第一篇: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研究
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在其呈现出大众化趋势的同时,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因此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压力大的问题,与当今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有很大关联,由于长时间受旧就业制度的影响,我国多数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所以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文章分析研究了我国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必要性;指导
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其自身的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大学生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的总体计划,具有粗略性、目标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为一生的职业发展指明了途径和方向。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显现,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就业,了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缺乏
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调研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识是模糊的,只有少部分对就业和职业有着明确规划,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对就业以及职业规划没有任何打算。总体来说,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我国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职业规划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发展比较缓慢。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滞后,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这种规划意识淡薄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实践经验的不足,对职业信息的获取也只局限于就业指导课、互联网以及媒体的相关资讯等。大学生缺乏职业实践,择业观尚未定型,缺乏职业感觉,对职业没有深刻理解,导致职业意识淡薄。这种现象将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茫然不知所措,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也就无从谈起个人的职业规划,同时也增加 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挫败感。
其次,大学生对职业规划存在认识误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仅局限在表面上,缺乏系统性认识。多数高校在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上,只局限在提供一般的就业政策咨询和一些单位的招聘信息,举办一些就业讲座,教学生一些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方法等,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和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目标缺乏明确性
首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确定,是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关键的作用,并往往决定大学生就业的成功与否。然而据调查,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职业目标无明确定向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将要进入从事的行业并不了解,对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制度规定、用人要求等都没有进行必要的了解和研究。
在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定向模糊的情形较为普遍和严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清楚、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很多同学由于缺失职业规划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没有发展方向,学习工作缺乏动力,导致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明确。在面临毕业就业时,往往表现得茫然失措。
三、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出现偏颇
首先,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导致了人才竞争的加剧,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下,受到冲击的人们的价值观等必然会发生转变。由于利益的趋势,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首先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不能将自身利益与社会需求相统一。在择业时,都普遍得流向经济发达、发展较好的城市,和热门的行业,这就不利于人才分配的平衡。
其次,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的完善,使得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由于利益驱动,使得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引进高素质人才形成了难度。拜金主义等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个人的切身利益成为了大学生择业的标准,这就造成了就业领域失衡的状况,热门职业和冷门职业形成了鲜明对比。
再次,大学生择业期望值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由于大学生择业时过分强调自身的经济利益,不能够正确处理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期望值过高和社会实际就业岗位不一致性,是大学生就业和就业后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当代大学生素质薄弱,职业准备不足
首先,很多大学生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心理素质脆弱,存在自负或自卑的两个极端,自我认知和评价不够客观冷静,从而无法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导致职业理想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在实施规划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竞争意识,素质薄弱。
其次,很多大学生个人能力欠缺。有的大学生存在专业知识能力较强,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目前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实际动手能力,就要求毕业生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部分学生忽视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薄弱,较少参加社会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在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就处于劣势,往往表现为消极、等待、退缩的就业心态,不能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再次,部分学生自我认识不足,缺乏职业准备。调查显示,很少部分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很多学生仍不能客观定位自身。自我认识不足、职业准备不到位,是当前职业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在对自己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才能制定出符合个性性格,能力,特长及兴趣爱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策略。大学生应准确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兴趣,能力和就业环境等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而在社会上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
五、当代高校职业规划指导不足
首先,很多高校存在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认识的不足,没有把职业生涯指导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滞后,已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忽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多数高校只是提供一般的就业政策咨询和一些单位的招聘信息,举办一些就业讲座,教学生一些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方法等,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和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
其次,高校职业指导教育不规范,结构不合理。开设合理的职业指导课程,对于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有许多职业学校的师生对职业指导课程的设置缺乏正确的认识,课程的体系设置不科学、缺乏系统性。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随意性强,缺乏系统管理,没有按照学生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进行分别指导。课程设置的随意性便不能形成系统科学的课程设置,使职业指导工作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六、职业指导教学的队伍建设落后
职业指导课程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科的知识,这就要求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师要拥有丰富的知识理论储备、就业的实际经验,同时还需要对就业政策、就业市场等有深刻的把握。
然而目前,从事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未达到标准。首先,缺乏专业教学人员,教师中职业指导专业出身的较少;二是缺乏实践经验。当今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社会阅历偏少,缺乏社会求职经验,难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造成了在教学中缺乏说服力。职业规划咨询机构的社会接受程度尚比较低,多数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提供的服务非常不如人意,职业生涯设计的各种服务项目也没有很好的宣传。
七、结语:
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其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也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赵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8)
[2]英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M].中国石油大学.2009
[3]马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现状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6)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研究
华东政法大学团委
内容摘要
政治信仰,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群体或个人,对理想社会模式及其社会政治理论的笃信、追求与自觉。本文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在时代发展变化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有失偏颇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政治信仰,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群体或个人,对理想社会模式及其社会政治理论的笃信、追求与自觉。政治信仰植根于内心,以人的自我意识的生成为基础;扎根于社会,是现实生活的内化和人们道德人格的升华;籍由内省产生,并依赖于人们心中的尊崇。有无政治信仰或者信仰到什么程度,是一个社会成员是否参与政治生活以及参与到什么程度的重要依据。作为社会群体与个人的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对于推进政治社会化、统一社会意识形态、坚定社会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年在任何社会制度中,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幻想。任何有远见的民族,都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在中国,大学生又是青年中文化水平较高、政治基础较好的群体,他们的政治素质、政治信仰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影响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重心由“思想至上”转移到“科技至上”、“经济至上”,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对边缘化,其中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已经是不容忽视的客观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修身齐德、全面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课题以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各高校大学生为考察对象,综合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文献研究、座谈、访谈等手段,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进行深入探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37份,有效率为91%。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突出的现象和问题
1、政治态度比较明确。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比较鲜明,政治情感趋于理性,主流积极向上。他们饱含爱国主义情怀,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改革进程,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尤其对与自己有切身利益的问题思考较多。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与直接受益者,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青年,他们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国家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学会了从国情出发,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和看待问题,审视形势。同时,他们积极肯定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的成就,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问及“你对现在的政治制度的看法”时,多数大学生认为“是好的,但要完善”;在问及“你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时,42.8%的大学生选择“充满信心”,45.1%的大学生选择“较有信心”。
2、政治理论素质相对缺乏。大学生在繁忙的专业课学习与缤纷的社会活动之外,几近无暇参与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理论能力不强。在问及“政治信仰”的确切含义时,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不清楚。以华东政法大学为例,76.4%的同学不知道校团委理论研究会的职能,即便是理论研究会成员,经常参加理论学习的也仅占28.2%;与此相对应,每年理论研究会都有两次征文,每次收到的有效稿件可达400份以上,但文章质量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获奖作品的质量和深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低水平的文章也越来越多。
3、政治参与热情降低。高等教育由往日的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使得大学生的优越感、成就感逐渐淡化,亦不再像前辈那样激进狂热、豪情万丈,积极充当“社会精英”的角色。在问及“你是否有当人大代表的想法”时,46.4%的大学生选择“有”,41.2%选择“现在没有”,12.3%选择“从来没有”;在问及“你是否喜欢参加各种类型的选举活动”时,7.3%的大学生选择“喜欢”,28.2%选择“比较喜欢”,34.1%选择“不太喜欢”,8.3%选择“很不喜欢”。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在整体上趋于降温。
4、政治信仰出现淡化倾向。伴随着政治理论的缺乏和政治参与热情的下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不容乐观,出现了淡化倾向。在问及“你的政治信仰”时,48.2%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29%的大学生选择“个人主义”,22.8%的大学生选择“宗教或其它”。在访谈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即使是选择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些学生,政治认知与政治行为也是脱节的,这样的政治信仰不是真正的信仰。调查还显示,只有12.5%的大学生把信仰共产主义作为入党动机,令人忧心。
(二)原因分析
首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大量新兴事物和思潮出现,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某种意义上被边缘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引起人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各种思想大量涌现、多样并存,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社会价值判断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日益模糊了人们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判断力与荣辱感。与此同时,西方文化的涌入亦使青年形成了价值观念的“去中心化”。大学生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弱势群体,在这样的荡涤中或裹足不前,或无所适从,或偏激狂热,从而造成政治信仰缺失。
其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把大量的政治现象和政治信息展现在人们面前,大学生在早期形成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及政治信仰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大学生处于校园的亚社会环境中,对社会现象的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尚不健全,多数尚未形成政治价值认同,在此状况下,必然直接影响他们政治信仰的状况。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对学习边际收益的心理预期中正处于边缘地位。市场技术成本和道德成本分离的现象是促使学生产生重技轻德心理取向的直接原因。市场趋利性和课堂道德性的现实差距已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接受性心理障碍。一旦大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教育与社会现实产生反差,就极易形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当前教育方向与现实的相悖,更大程度地将这一矛盾凸显出来。当代大学生不习惯于说教式的灌输,而我们的思想工作方式趋于传统和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一些社会负面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形成正确、坚定的政治信仰。社会风气的低俗化、拜金主义现象,以及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对于充满激情的大学生来说,是难以用冷静、全面、客观的态度来对待的。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课程安排,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关心国家和社会的现状、前途与命运,进而指导他们的社会行为。而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是重要内容。但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比如,我们比较重视思想意识和政治立场、观点的培养,但对于大学生的政治技能教育则不够。又如,课程安排不尽合理,有些高校受师资力量所限,各专业开设思政类课程的时间不一。由于合理的课程次序设置对于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系统学习,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是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度、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的有效途径。
(二)提供参与平台,提高参与意识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政治的接纳度和接受性还是积极的,造成他们政治参与度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没有适当的参与平台,因而出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被边缘化的情况。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关键在于“参与”,重点是提供“机会”和“平台”,亲身参与其中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要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细小事件中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做了才能有认同,才可能提升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与主动性。
(三)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凝聚青年思想
共青团承载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时代责任,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强化思想凝聚,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上发挥积极作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体现积极作为。长期以来,团组织在自身建设上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面对新情况,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区域联动机制,在服务大学生的过程中引导他们的思想,让大学生由认同团组织到认同党的事业。此外,团组织要进一步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推动大学生热情投身和广泛参与,只有共同参与、共同分享才能共同体认。
(四)依靠传统文化,提升向心引力
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内化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是先进文化的根基。在培养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功能,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凝聚大学生。共青团组织必须积极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青年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力,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构筑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基础,进而坚定政治信仰。
(五)创新工作模式,择优培优树优
面对存在的问题,共青团应在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方面明确定位,整合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阵地,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模式,努力将正确的政治信仰牢牢印刻在当代大学生心中。
学校课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而高校共青团组织亦可在这一过程中有所作为,例如,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政治信仰教育纳入团校教学体系之中,开展以坚定政治信仰为主题的团日活动,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设施在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共青团要建立健全“择优培优树优”机制,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动线,以线影响面,从而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六)明德知耻崇法,促进“精神和谐”
高校共青团应把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走形式”、“轻实效”、“两张皮”等问题。要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解决大学生思想困惑,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把大学生团结在党的周围,投身党的事业,永远跟党前进。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心得体会
大学生职业规划心得体会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里,科技进步、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 也在快速发展,这些都增加了我们毕业后的竞争压力。我们面对这样 严峻的就业压力,毕业后如何找工作?又怎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 作?这些都取决于大学期间自己有怎样的的职业规划,是否为自己的 职业人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很多人进了社会之后,因为没有做好职业规划,让自己的生涯路 越走越迷茫。在宁老师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上,宁老师以多样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授课方式,一步一步引导我们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现在,我懂得了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并开始思考未来理想职 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尤其,在那次为自己制定职业规划的过程中,我想了很多,切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自己认真制定了一 条职业生涯。设定了发展的目标,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和方 向性。现在,我对职业规划有了明确的认识。职业规划就是全面、深入、客观分析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并设立 明确的职业目标,在通过各种积极的行动与措施去争取职业目标的实 现,以及个人对生活需求及工作需求进行恰当地调整职业(生涯)规 划是一个过程,规划的功能在于为生涯设定目标,并找出达成目标所 需采取的步骤。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 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 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 行动计划,制定出基本措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并获取最 大程度的成功。《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里许三多说过一句话:“有意义的人生 就是好好的活着,怎么才算好好的活着?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 什么事情是有意义呢?好好的活着。”生活要有目标要有意义就需要 我们认清自己适合做哪一些职业,适合做什么,认清所选职业的需求,以及如何经过努力达到目标。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提高自身技能,做到百战百胜”。我们花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涯,但也要了解到有时我们所播下的 种子,未必能马上发芽。性格类型没有对错,每一种性格类型和每一 个人都能带来独特的优点。哪一种性格类型最符合自己,是由自己来 作最后判断的。自己的性格分析结果是根据自己在回答问题的选择来 建议自己最可能属于哪一种性格类型;但是,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真 正的性格类型。我们可以用性格类型去理解和原谅自己,但不能以它作为自己做 或不做任何事情的借口。不要让性格类型左右自己考虑选择任何事 业、活动或人际关系。要留意自己对类型的偏见,藉此避免负面的把 别人定型。说性格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选择人生目标时,一定要扬 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 性格优势方面的作用,寻找职业和人格的最佳匹配,使得我们成为更 有焦点,更有效的工作者,避免或减少自己性格中劣势方面对事业的 影响。很多人想等自己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自己退休,就要去做想 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就可以……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 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 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 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从现在就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提升自身技能,不然为时已晚。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那句经典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 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接下来的就业指导里,我相信我会学到更多,我也会坚定的朝 着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走,我相信我会有一条很好的职业生涯路
职业规划心得体会
我认为职业规划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我们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关注与我的职业相关的发展状况和不断的对计划做出修正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个角度讲,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书是相当必要的.所有的规划和具体行动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机动空间.在原有判断和规划的基础上,我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目标执行的结果不断的调整和修正我的规划,从而真正地对我的职业生涯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消极的心态,病猫子的状态是永远不能成功的。他的人生也是黑暗的,看不到未来。今后想成就一番事业,你就要做别人不想做的,别人不能做到的,别人认为没有希望的,别人认为平庸的。职业本身不是卑微的,而是有的人的思想卑微。第一,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考虑。首先要去、认清自己是怎么样的人,学什么专业的,能力怎么样,自己适合在那方面工作。有什么样的就业愿望。所以我们应该将自己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来正确看待自己。最后将自己的心态归零。不管在哪里工作,这个是很有必要的,打个比方,知识和能力就像一瓶水。可能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水没有一瓶子,当工作了,慢慢的积累经验相当于在原有的瓶子里面注入水,如果水在工作之前是瓶子的2/3,工作之后注满瓶子也只能注入1/3的水,意味着在工作岗位上学到的知识,经验只有1/3.如果把瓶子的水倒掉,工作之后从零开始注水,就能注满瓶子,学到的知识,经验就越多。有出才有进,得到的就比别人多。
第二,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作为大学生,不要看低自己正确看待自己。能上大学说明我们的知识需要有一定的智力,大学生有2个条件是可以骄傲的:其一,我们年轻,其二,我们没有钱。年轻是我们的资本,我们有许多的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今天你被炒鱿鱼了,明天你失败了。我们还可以重新再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我们的目标。我们有好的体魄。我们没有钱,有人会笑,没有钱还很骄傲吗?正因为没有钱,我们才有赚钱的欲望,谁也不想当啃老族。每个人的能力,智力因人而异。我们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特长。只要能为企业公司创造财富,我们就能成功,相信自己。
虽然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写下了职业生涯规划书或者有了比较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但是随着职业的变化、个人兴趣的改变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会发生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随着形势的变化灵活的改变自己的规划方案.当然,其中阶段性的方案及实施细节问题也要随之调整,也就是说我们要一直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规划.以上就是我从老师您课上得到的心得体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都会为自己的未来制定一个严谨而又周密的规划。如果规划得当并且顺利实施,那么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应该平坦些许,成功的机率也会增加不少;相反,如果我们没有人生规划的意识,或者制定的规划不现实,或者没有坚持实施,半途而废,那么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也许会艰难一些,波折也许会增加很多。在历史中,这样的例子不足为奇。所以,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人生负责的态度,我们应该及时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价值才更有意义,我们的生活才更幸福美满。
作为一名大学生,走在人生的转折道路上,内心不免有些慌乱,不知所措。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是时刻困扰我们的人生难题。我们不应该把大学当作人生的避难所,只知道无休止地享受和索取,昏天寥日的堕落。
在就业压力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无疑增加了一份自信.而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一天天消磨时光的日子里,不如多学习点知识来充实自己.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趁自己现在还年轻,赶紧为自己的未来之路定好一个方向,按照这个方向前进!
总体目标:自己创业,有自己的事业
一.自我评估
1.优点:
a.自我评估:有责任心,做事认真,有热情,有学习新事物的欲望,做事很灵活。
b.老师领导评估:学习兴趣浓厚,成绩良好,工作认真,待人热情,同学关系较好。
c.父母家人评估:工作起来的时候很认真很投入,有非完成不可的决心,喜欢自己创作,动手能力一般,手巧,观察能力强,很乐观。
d.同学朋友评估:待人热情,平易近人,乐于助人,为人有正气,学习认真负责,有礼貌,活泼,乐观,想象力丰富。
2.缺点:
a.自我评估:缺乏主见,做事不够果断,不够主动,没有耐心,自控能力很弱。
b.老师领导评估:做事有点轻浮,有点糊涂
c.父母家人评估:懒,缺乏生活常识,缺乏主见,做事虎头蛇尾,情绪化,思想太单纯不够成熟
d.同学朋友评估:过于追求完美,情绪化,有点幼稚,做事拖拉
f.部门评估:涉世未深,做事不够凌厉
3.自我认知小结: 本人做事认真,有责任心,但是有时候过于追求完美;喜欢学习新鲜事物,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处理问题很灵活,但是有时候工作不够主动,还有的时候比较拖拉,存在懒惰的心理;有上进心,但是有时候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有热情,但是做事虎头蛇尾;缺乏主见。在性格方面,很平易近人,热情,友善,乐观,但是情绪化,一点小事就可令情绪波动;有亲和力,但是缺乏领导风范;生活常识贫乏,很无知。
4.发展与提高:
a.克服懒惰心理,克服散慢。
b.学会自己做决定,自己拿主意。
c.学会留意身边的事情,多听,多了解,多思考。
d.学会约束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
f.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制定行动计划
大一
学习: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了解这个学校的学习模式,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争取每个星期去图书馆
工作:积极参与工作,大胆尝试,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责任心。因为没有经验,大一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服从命令,接受工作安排,总结经验。
生活:适应新的环境,适应这里的生活模式,多参与活动,多交朋友,养成早起的习惯,学画画,提高个人修养。
大二
学习:学好专业课程,加强英语的学习,主要是在线学习和口语锻炼,做好四级准备,多看新闻,多了解市场动态。
工作:这一年主要是通过工作来克服上一年总结和发现的自己存在的不足,需求新的突破。
生活:多运动,注意饮食,多跟朋友交流,多参与活动,抽空去画画,学会思考,摆脱幼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大三
学习:当英语四级一过去就立即准备英语六级,为相关的等级考试做准备,学习写简历,求职信等求职技巧,向已毕业的校友或老师了解求职情况,争取实习机会。
工作:工作视情况而定。
生活:学会用比较成熟的想法去看问题,学会分析情况,衡量问题轻重。
大三下学期
学习:进行预习货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好较为充分的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可大胆提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
工作:到企业去实习,写实习总结和报告。
生活: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参与工作之后的生活,建立自己的生活模式。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们读高中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学习,是为了上大学!对,我听到最多的答案就是上大 学。那么,我们上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找到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立足 于社会。所以,针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我们提出了议题,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也 是让我们对我们的人生有一个小的规划。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不再是一个新话题。昔日的天之骄子,今天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 力。对缺乏工作经验、没有操作技能的大学生来说,就业变得异常的艰难。大学生宋国旗可 算是个例子。2005 年,宋国旗从某大学财经学院毕业,虽然之前学的是经济学专业,但找 到的工作却与大学时的想象相去甚远。作为一名销售,宋国旗需要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忙 着拉客户、拿订单。原本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能换来职场的晋升,但是三年中一次次的尝试只 换来一次次沉重的教训,四处打拼到处碰壁。回想起刚刚离开校园时的豪言壮语,宋国旗开 始怀疑起自己的选择。这时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找到的工作与专业不符,无法 适应与想像中的工作的落差。问题之二:就业处境遭遇尴尬,如高学历却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本科生遍地都是,硕士生也没那么稀罕,博士都扩招了,所谓的高学历还能在市场上所向披 靡吗?不看学历看能力,学历只不过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很久以前人们这样说。时过 境迁,曾经被人们看好的高学历在今天似乎怎么也敲不开企业的大门;研究生白送没人要; 与农民工同酬……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再次面临就业的时候,却发现学历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已 大大缩水。最夸张的是招聘洗碗工,也要求本科学历。那么,面对这种种的尴尬遭遇,种种的困难,要好好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 就业困难。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就业 心态不好,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国家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等。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逐 步解决这些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参差 不齐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学毕业生是就业的优势群体,他们有思想、有知识,而且 年轻,身体好,接受新生事物快。然而,由于这些年来大学的一再扩招,导致大学生从生源 的质量、培养的水平都有所下降,一大批拥有“真毕业证、假能力”的学生走向社会。通过 调查,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认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欠缺:(1)专业知 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
己的核心竞争力。很多毕业生对专业是一知半解,大部分还需要企 业培训来完善和提高,而企业需要的是招之能用,而且是能够很好用的人才,因此,造成有 “中间差”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 的人。(2)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很多毕业生的能力停留在书本上、思 想上,真正要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行。(3)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不好是造成就业难的另一方面。(1)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主要表现在: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投地,人为地造成就业难。(2)没有清 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没有自己职业目标和规划。据一项调显示,“你 在 清楚考虑过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吗”一题中 51.4%的人对此“只存在模糊的想法和原望。” 17.0%的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有 27.6%的人有 3~5 年的职业规划。学生不清 楚自己要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对应的能力、素质又是什么,大部分学生都是茫 然无知,走一步算一步。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 2000 万(2010 年大学生 630 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400 万,城镇人口和新增劳动力 1000 万)。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 10%算,每一个经济增长 1%带来 80~100 万个就业岗位,每 年还有近1000 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
生就业难才可能解决好。既然分析了原因,俗话说“适者生存”,应该即时纠正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行为,适应 生活,适应社会。当然国家会帮助大学生们,从政策层面出台相应的文件法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这 些年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出台了相应的一些政策、法规,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鼓励大 学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学生到中西部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比例,下基层去当村官,从大 学毕业生中招收士官生等。但力度还不够,有些方面更有待加强,如促进公平就业、就业保 障、就业待遇等方面。企业也要出一份力。企业要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中来。企业是人才的使用方,最具有发 言权,也最具有权威性。但是作为企业并没有真正落实“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参与学校 人才建设的企业不多。学校在用人上面是弱势群体,不知道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最后也就只 能单打独干、闭门造车。企业要把企业文化、企业的技术、企业的管理与学校有机融合,学 校才能真正培养产销适路的学生,大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
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
1.恋爱动机的多样化。
据调查统计,以“建立家庭”为恋爱目的的大学生只占30%,更多的是以“丰富生活”、“摆脱孤独寂寞”为目的,也有为追求金钱、名誉和地位。他们只注重恋爱过程的情感投入和体验,走出了“交往—恋爱—结婚”的传统爱情三步曲,认为恋爱不必托付终身。于是,校园里便出现了“契约式恋爱”,在校时卿卿我我,心理上相互填补空白,甚至在校外租房同居,但毕业时互相说声“拜拜”。这种缺乏责任感与严肃感的盲目的“寂寞期恋爱”是十分危险的游戏,是不可取的人生态度。
2.恋爱随意性大。
主要表现为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一些学生恋爱凭的是一时的冲动,对未来考虑得不是很清楚,通常是在交往一段时间后发现有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人,于是马上和“现任”分手,去追“更适合自己”的“下一任”,“短平快”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一个特征。有少数大学生把在大学里恋爱视为在经营“实验田”,出现了“恋爱专业户”。
3.恋爱成功率低。
由于恋爱随意性大,因此,在校期间成功率就低,另外,大学毕业后不能在一起工作,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恋人分手的主要原因。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毕业的季节,也是分手的季节。
4.网恋日益盛行。
除了传统的恋爱形式外,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恋爱又有了其虚拟形式:网恋。无形的网络开始取代月老的红线,许多未曾谋面甚至远隔重洋的男女,通过网络相识、相恋。网恋几乎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新公式,也成为e时代少男少女的一种新时尚。大学校园本来就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大学生又对新事物有强烈的猎奇心理,且高校的网络已十分普及,因此在高校里上网聊天和网恋更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