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大学生打工早冷遇

时间:2019-05-13 13:4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看大学生打工早冷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看大学生打工早冷遇》。

第一篇:我看大学生打工早冷遇

我看大学生打工早冷遇

兼职,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更是勤工俭学的有效途径。找份兼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打打工,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他们之中更多是为了从实践中学习经验,得到锻炼,增加毕业时求职简历的厚度和分量。

近来,大学生打工遭冷遇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相信我们都会有所耳闻或经历。去兼职打工时被要求去做一些苦力活或者能力不被肯定,一些负责人一听是大学生表现出一种怀疑的态度,对我们的的问题和要求不以为然。

在我看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会公众视角下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倾向于纸上谈兵与不切实际的空想,在大众眼中就是觉得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并不足以让他们成熟的走向社会,他们需要更多的考验。另一方面,我觉得是社会上大学生普遍综合能力不强给公众留下一个不被信任的印象,在打工时有些大学生表现出的没有责任感或素质的缺失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首先应从自身下手,抓住每一个锻炼的机会,尽量做到每件事情都用心倾灌。成为一名全面发展、有素质、有道德的当代大学生。提高眼力,防止上当受骗,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要急一时之利而害人害己。与此同时,社会各机构也应该适当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锻炼自己。而且,也应该呼吁社会人士,对于大学生请不要冷眼相待,应该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给予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对于大学生兼职,虽然它有很多弊处,但我更相信它的利大于弊。首先,可以打工帮助我们在社会中认清自我,丰富阅历,不断成熟。很多学生在学校中成绩优异,自我感觉良好,而在社会中能否经得起考验就难说了,打工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锻炼平台,这样既可以收获工作经验,又可以保证理论与实践的很好结合。其次,打工也可以减少大学生对社会的恐惧感,培养交际能力,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过,未来的人才标准,交际能力占75%,而学历只占15%。交际是一门大学问,而且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需要历练,历练的途径就是工作。再次,随着我们逐渐步入成人的行列,我们无论家庭条件优越与否,我们都渴望独立,需要独立,独立的首要问题也就是经济独立,而打工不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走自己的路。

大学生打工,是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俭学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无论发生什么让我们自信心受打击的事件,我们还是要选择相信自己,相信社会,这也是对大学生的一种考验,能够让我们增加更多正确认识社会的机会,不再像温室里的花朵,一碰即枯萎。通过大学中的兼职,为自己以后踏上社会积累阅历,以后遇到难题也不至于一击就倒。

第二篇:我看大学生打工受骗

我看大学生打工受骗

离开高中的课堂步入大学的校园,一切如新翻开的篇章,任我们恣意书写。没有了父母的唠叨老师的监督,我们成了脱笼的小鸟,凭着自己的心意计划着大学四年的精彩生活。而在这些精彩之中,打工做兼职毫无疑问是最绚丽的一笔。然而,大学生打工受骗的现象却屡屡发生,这让我不得不冷静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还记得上个月在网页上看到的一则“哭诉”:中国矿业大学的两名大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徐州某酒店当兼职服务生。在一次端菜的过程中,应菜量过多想分两次端送,而招到酒店领班的不满和殴打。其同学在劝阻过程中,也招到酒店其他服务员和厨师的拳打脚踢。最后在公安部门的处理下事情才得以制止,但至今仍未给受伤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看完这篇消息,不禁让人义愤填膺,难道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一直都被认定为是好欺负的弱势群体吗?虽然并未亲身经历过,但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同学!

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充满诱惑和吸引力的,它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而且可以赚点零用钱,打工做兼职成了每个象牙塔里大学生的美丽愿望,可实现这些愿望的过程中又有多少同学上当受骗,又有多少问题和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呢?

依我个人之见,大学生打工受骗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劳动市场不健全,陷阱重重。目前大学生的劳工市场远未成熟,参差不

齐,真假难辨,而一些学生打工、找工作时盲目无序,许多骗子正是利用劳工

市场的混乱和学生找工作的盲目无序等种种缺陷,从而导致大学生打工被骗的事件层出不穷。

二,教育局限性大,缺乏必要的与劳动者权益和大学生今后就业的相关知识的教育。

大学教育还是以书本知识为主,与社会现实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从而使大学

生脱离现实社会,在打工时屡屡受骗,有的甚至对社会产生了畏惧感。

三,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大学生思想十分单纯,很容易上当受骗,而且许多大学生

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找工作期间,安全意识淡薄。再者,一

些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维权意识和勇气。许多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动法》和有关劳动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一点都不了解,缺乏法律意识

和法律敏感。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多学习一些有关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多与社会接触,在打工找兼职的时候多张个心眼儿,一定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把里面的各项规定认真仔细看清楚,在打工中遇到受骗的情况一定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更加自信,少一些受伤受骗现象,让这些打工经历成为我们今后就业路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第三篇:看大学生打工利弊

首先,大家要知道大学生暑期打工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劳务关系,不是劳动关系,并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劳动关系,即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生产资料的单位),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来说,与单位构成劳动关系,他们受劳动法保护。而暑期打工者,兼职,身份不是劳动者,是学生,遇到纠纷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只能按照民法通则的原则来索赔,或者报警,或向法院起诉(起诉也只能按民法通则)看大学生打工利弊

谢谢主持,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感谢对方一辩的精彩陈词,但纵使您舌绽莲花,也无法颠倒黑白,纵观各大媒体大学生打工时间浪费,学习耽误,利益受损事例比比皆是。事实胜于雄辩,故我方坚定认为大学生打工弊大于利。

关于打工在《现代汉语大辞典》第244页是这样解释的:打工,即是做工,而且多指临时性的,而对于“做工”在第1830页即从事体力劳动。可见大学生打工无论从现实还是字典上看,大多从事低级劳动。如果对方以少数勤工俭学为例,那么这次讨论将失去意义,因为条件导致了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

我方认为在校大学生打工弊大于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物质角度1黑中介要收取中介费,商家不断找借口压低待遇,上岗要有试用期。大学生利益是完全无法保障的2国家,社会,学校都设有奖学金,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学习获取奖学金才是减轻家庭负担缓解经济压力的最佳途径3高校现在基本上都会给学生提供集体实践机会,大学生是有足够的机会

段连自己的。

第二从精神角度看,在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够成熟,判断能力和维权意识较弱的前提下让他们盲目进入社会,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收到社会不良风气和错误意识影响,从而产生扭曲的心理和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严重阻碍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第三从社会宏观角度,大学生打工不利于社会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社会团体大学生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不够,再能干的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让大学生这个时期从事低级劳动,显然是一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难免因小失大,熟不知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

现阶段,法律尚不完善,维权成本高,大学生维权意识薄弱,法律贯彻力度不够的背景下,大学生利益遭受侵害时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综上所述,大学生打工的利是临时的,局部的,而弊却是深远的,所以我方坚定认为大学生打工弊大于利,谢谢!

第四篇:大学生打工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任课教师:喻术红09级法五 李知菲 2009301610142

大学生课余打工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大学,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学府培养的并非是只能在象牙塔里做科研写报告的书呆子,更应是能适应多变、复杂社会,可以抓住机遇和面对挑战的综合素质人才,也就是英文中所说的兼具academic 和 practical双重特质的社会储备力量。与英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相比,我国学生进入社会获得工作经验的年龄相对较晚,但随着教育对于学生自立意识的重视不断增加,大学生打工已成为普遍社会现象,但打工往往会面临同工不同酬、被拖欠或克扣工资甚至发生工伤的遭遇。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挣取部分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利用假期或课余兼职本应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是当这件好事因为得不到报酬甚至身体受到伤害而成无奈、痛苦时,对于完善、高效的法律体系和救济途径的诉求之声愈发声高。

一.问题背景

老师在课上也提起,法律的修订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迅速变迁,致使打工大学生成为没有法律保护的真空主体。事实上,数年前高校学生打工人数寥寥是有特定时代背景的:在当时学生工作由国家分配,学生缺少外出打工的动因,即使少量学生的外出打工也处于学校的严密控制下[1],因此这些学生的权利基本不会受到侵害,而如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人才市场相对持续饱和的情形下,即将迈入社会的在校生为适应市场需求全面提高竞争力,而在课余时间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除却上文所提及的素质教育对于自立的重视成为大学生打工现象日益增加的重要原因,我国高校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高校扩招,学生积数变大,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在校贫困生群体也越来越庞大。目前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为20%,特困生比例为8%[21]。

二.打工大学生法律地位不同观点阐述

2关于“打工大学生”的法律地位,我国现行劳动立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学界也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打工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理由是:其一,大学生符合我国劳动立法关于劳动者劳动资格的规定;其二,把大学生纳入劳动法律关系的范畴可以弥补我国关于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盲区”,有助于保护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另一种观点认为则不承认“打工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理由是:其一,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不能将社会学意义上的“劳动者”简单引入劳动法的范畴,否则会导致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无限扩大。大学生不能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主要因为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其主业是学习,大学生外出打工不是一种就业行为,更不能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且大学生在校期间受校方各种管理制度的约束,其行为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不完全符合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其二,我国现行劳动立法并未将“打工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范畴。

综上,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和核心问题是:大学生是否具有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身份,其劳动权益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三.大学生应纳入劳动法保护对象的几点理由

(一).劳动者定义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没有对“劳动者”的内涵和外延给出明确的界定,这导

3致了概念的模糊和保护的不周,在此,只能从法理上进行分析[3]。在宪法上,劳动者指一

切有劳动能力的人。(《宪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另外,《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这使得对大学生的劳动权的讨论不仅仅在理论上有很高的价值。但是,1 大学生打工维权之现状与对策 陈丹 镇江高专学报 2008(7)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法律保护 石磊 中国校外教育 2011(4)论“兼职大学生”的法律身份 钱小敏 时代经贸 2008(4)

宪法保障的仅仅是公民的劳动权,是一种就业机会保障权,《民法通则》赋予公民的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地位,都不是具体的劳动权利义务保护。因此,对劳动者的保护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法律法规上,也就落到了劳动法上。在劳动法上,劳动者指的是具有劳动资格并且已经参加劳动关系的公民。劳动资格主要取决或者受制于下述因素:一是年龄,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二是健康,在劳动法中,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必需的健康条件。三是智力,从精神健全、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三个层面去考察,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要求。四是行为自由,公民必须能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综观上述因素,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基本上可以满足这几个条件。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周岁之间,智力正常,而且拥有较多的自由时间,大部分大学生都属于健康群体。因此,大学生应该可以参与具体的劳动关系,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二).大学生打工与兼职、勤工助学的不同区分

司法实践中,将打工大学生排出在《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外,原因是我国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根据该条规定,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但“勤工助学”与“大学生打工”

4并非同一个概念。

1.“兼职”:在本职之外兼任其他职务。“兼职”并非规范的法律用语,而是对一种工作状态的表述。它具体是指,一个人在已经拥有一份工作的前提下,又利用这份工作之外的时间从事第二份甚至是多份工作的状态[1]。然而,大学生打工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兼职”的情形。因为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是在以学业为主的前提下,只能利用课余的时间从事打工。在学业之外从事一份工作的情形,显然不属于一般意义的“兼职”。

2.“勤工助学”是指高等院校组织本校学生参加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实验室、校内产业和后勤服务及各项公益劳动,学生从中取得相应的报酬的活动。这一名词是由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在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中,对“勤工助学”的认定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办法第4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第6条规定:“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学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不在本办法规定之列”。勤工助学必须是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而打工大学生大都未经学校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属于私自外出打工,不在勤工助学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勤工助学的资金来源是国家设立的“勤工助学基金”,其专门用于支付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中的劳动报酬,旨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因此,勤工助学是国家对贫困学生的一种优抚措施,而大学生私自外出打工则属个人行为,不在国家优抚支助政策范围内[2]5。因此,不能根据该规定就断然认定“打工大学生”不具有劳动者的法律身份,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

(三).从立法目的分析

如上所提及,司法实践中,处理“打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纠纷时,往往把“打工大学生”排除在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外,原因是我国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那么这是否表明“打工大学生”的劳动权益不受劳动法的保护?我认为,仅依据这条规定就把“打工大学生”排除在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外是对该法条的误读。上文提及过的“勤工助学”与打工的辨析不再赘述,这里主要从立1

2“大学生打工”的劳动法保护之研究 木韩震,于玲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院报 2010(6)对“打工大学生”法律地位的思考李彦法制与社会 2010(4)

法目的的角度展开讨论。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这意味着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的社会性以及劳动合同的继续性这两个重要特征决定学校和学生订立劳动合同的不便捷与不现实性。

在现代社会中,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获得主要生活来源。劳动关系的强烈人身属性,决定了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弱者身份。因此国家动用公权力介入并干预预先属于私法自治范畴的劳动合同领域,以保护弱者权利。劳动合同中许多内容受到法律的限制。为了维护劳动者的生存权,国家通过发布实施劳动基准:最低劳动标准,对劳动合同的许多内容做出了限制,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条款、工资条款,均必须遵守国家工作时间以及最低工资的规定。勤工助学的工作为政府支持下的优抚项目,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最低劳动保障,作为一种资助性质的行为,也没有必要规定和实施最低劳动基准。

劳动合同相对稳定,双方当时人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继续存在,不像一般的民事交易合同,通过当事人之间的一次或几次履行就导致合同关系的消灭,《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届满而终止,如果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不继订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在校大学生从事的大多为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整理或助教工作,无法与校方约定确定的合同期限,而学校对于勤工助学的学生大多没有强制性的工作要求,基本按照学生的自主时间随时调整。

从以上两点看,《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这一规定的立法目的,即强调勤工助学的学生未成立劳动关系,不必要签订劳动合同这一规定,旨在便于更高效、便捷地开展助学优抚的项目,使得从事勤工助学的学生得到最大利益,学校同时方便管理,而并非排除学生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四.特别说明

上文关于打工大学生劳动者资格部分的论述的出结论大学生可以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大学生打工的具体工作类别和工作性质,又可以继续区分为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分别受《劳动法》和相关民法的调整。

1.雇佣关系

我国《劳动法》的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劳动合同法》虽然将用人单位扩大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家庭、自然人仍不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法主体,受雇于家庭、自然人的在校大学生仍被排除适用劳动法。雇佣关系主要受民法调整,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平等合同关系,几乎没有最低保障的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第12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侵权造成劳动者身体损害.赔偿权利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由此可见,雇佣关系中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2.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双方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二者之间是被管理与管理的关系。广义上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一方将自己的劳动力有偿交

给另一方(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存在的前提,被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而形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用人单位必须在保障最低标准之上与劳动者协商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工作,属于《劳动合同法》中的非全日制工,是有劳动资格的主体,即《劳动法》、2007年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对象,受到两个法律的保护。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适用工伤保险赔付。且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的赔偿范围亦不相同.工伤保险责任仅对人身伤害限额赔偿,不涉及精神抚慰金等。

【结语】让打工大学生的权利保护不再空白,同时是使得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更加健康。大学生打工维权难的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靠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现在,大学生打工的合法权益有了更完善的法律保障,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应该做到有法必依,使得大学生打工维权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浅析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异同 房素素 学理论 2011(11)

2.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之法律考辨 白小平张玺 商业时代20008(36)

3.论“兼职大学生”的法律身份时代经贸,2008(4)

4.大学生打工维权之现状与对策 陈丹 镇江高专学报 2008(7)

5.劳动法上劳动者概念之研究候玲玲;王全兴 云南大学学报2006(01)

6.非全日制用工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以麦当劳低薪事件为例 王倩 2007(07)

7.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研究发展述评王庆高经济管理 2009(08)

第五篇:我看大学生恋爱

我看大学生恋爱

步入大学,许多同学都步入了大学恋爱这一人生事业当中。在大学校园里,常常能见到一对对“有情人”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亲密无间地走在宽阔的校道上,大学恋爱已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应该选择“一切从恋爱开始”呢,还是认为“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要现在找”,这就取决于我们对爱情的态度以及自身的恋爱观。

大学恋爱可遇而不可求。爱情是个奇怪的东西,你有意去寻找它时,它偏不出现,而你又有可能在无意中收获了美好的爱情。有一句话说得好:“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随着大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逐渐成熟,对爱情的渴望也渐渐强烈,这就使得有些大学生“饥不择食”,不管对方是否和自己志趣相同,情投意合,而只凭双方初次见面或经过几次接触之后,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迅速地确立了恋爱关系。这种由于一时冲动而获得的爱情常常是“无疾而终”,因为开始时没有深入地了解对方,而将来随着对对方了解的深入,双方的缺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从而使双方的矛盾也不断加深,最终导致感情的破裂。而大学生往往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面对感情挫折时,有些大学生会自暴自弃,从此无心向学,更有甚者会做出极端行为来伤害对方。所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并不用刻意地去追求大学的爱情,应当一切随缘,如果爱情真的会来,你躲也躲不掉!" 凡事都有个“度”,恋爱也不例外。如果能把握好这个“度”,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那么,在大学中谈恋爱也未必是一件坏事。爱情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它能够振奋人的精神,使大学生们把爱情作为奋发学习的动力。

如何能够兼顾好学业与爱情,是恋爱中的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他们赞成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阶段应以学习为主,爱情应当服从学业;或者希望学业与爱情双丰收,既渴望学业有成,又向往爱情幸福。总之,大都没有忘记学业,总想把学业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上述这些仅仅是大学生主观上、思想上的愿望而已。

真正在客观上、行为上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关系的大学生,虽然也有,但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一旦坠入情网就不能自拔,有些大学生整天沉浸在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中,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大学生们无意于学习,荒废了学业。可见,摆正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是大学生难以控制而又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

大学生恋爱不能只重过程而不顾后果,当代大学生注重的是恋爱过程本身,至于恋爱的结果已经不太在意。注重恋爱过程,有利于双方相互了解、加深认识,也有利于培养感情、增加心理相容度,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不愿落入俗套,着意追求爱的真谛。但是,如果“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种做法也不可取。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爱的责任。爱情不是自私地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地为所挚爱的人付出感情、担当责任。那些抱着对大学恋爱只是玩玩而已的心态去尝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正确认识友情与爱情,切莫把友情错当作爱情。

综上所述,我们大学生恋爱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更要正确地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分清主导地位和次要地位。只有形成了正确的恋爱观,才能实现学业和爱情双丰收。不过,在大学阶段里,我个人认为恋爱还是弊大于利的,所以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待到功成名就时,天涯何处无芳草?

下载我看大学生打工早冷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看大学生打工早冷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看大学生就业

    我看大学生就业 所谓大学生,在百度词条里是这样解释的: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

    我看大学生志愿者★

    我看大学生志愿者 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大到城市社区,小到城镇乡村。他们是象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勤于行动,服务人民,服务家乡,......

    我看大学生舍己救人

    大学生应该舍己救人 在2009年的10月24日下午2时许,长江岸边发生了一件大学生营救落水儿童事件。当时,组织野炊活动的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同学忽然听到了江中传来了呼救声,有两个......

    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一个半月的暑期打工生活就结束了。感触很深,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得到了全身心的磨练。虽然这个暑假又苦又累,但是我认为未免是坏事,这乃我大学生......

    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一个半月的暑期打工生活就结束了。感触很深,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得到了全身心的磨练。虽然这个暑假又苦又累,但是我认为未免是坏事,这乃我大学生......

    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一个半月的暑期打工生活就结束了。感触很深,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得到了全身心的磨练。虽然这个暑假又苦又累,但是我认为未免是坏事,这乃我大学生......

    大学生打工问题(范文模版)

    大学生暑假打工做什么工作最有意义 家教既轻松又易挣钱,运用你的知识去帮助他人.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充实丰富自己。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

    大学生打工利弊

    首先从物质角度1黑中介要收取中介费,商家不断找借口压低待遇,上岗要有试用期。大学生利益是完全无法保障的2国家,社会,学校都设有奖学金,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