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打工受挫

时间:2019-05-13 13:4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打工受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打工受挫》。

第一篇:大学生打工受挫

在我看来,大学生打工受挫非但不是怪象,且是情理之中的事,不受挫才怪了。

打拼在这个社会,有几个人能够保证一帆风顺,别说是稚嫩的大学生,老于世俗的人也难免栽一两个跟头。没有刀疤的人怎么能够坐上黑社会老大宝座?大学生打工,常见的目的是积累经验、增长知识,这里把知识改为见识也许更好,能和经验对称起来,也就和历练联系到一起去了,所谓历练,即经历世事,锻炼自己。既为世事,便有残酷;既为锻炼,必有挫折,都是难以避免的事。未闻人出生落于襁褓而一生不离,在离地的那一刻,他便开始体验生命之难,几经摔倒才能正常行走,没有学会吃饭也只能是饿死的份。待长大之后,也是无时不刻都经历这各种挫折,于大风大浪中历练,最终成为一个拥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所以说,大学生打工受挫只是人生历练史上的一小段征程,社会要求我们一生历练,为何在这时候遭冷遇就在那瞪目疑惑?小学生就念叨失败乃成功之母,何则此时却大惊小怪?

大学生打工受挫是人生困难旅途中的劫数,其自私心理也是让这劫数来得频繁,至而有些没有必要的问题也因其为大学生而出现了。一般大学生打工都容易有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工作时间短且间断性强,打工的目的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心中只是念叨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处世经验,看重的是今天能够获得多少收入,由此导致组织归属感弱,难以从组织的角度去看待这份工作,有着这样的心理,一旦出现所从事的工作无益于自己利益时,怠工,散漫心思就产生了,慢慢地演变为逃避,不再从事这份工作。面对这种情况,狡猾的组织会利用其特点而将其欺骗,先以高工资短时间诱惑其来兼职,然后在结算之时附加各种条件,让大学生愤愤离去,这可看做是“黑吃黑”;而一般性的企业则对大学生不再感冒,不想招一些只考虑自己利益而忽视企业利益的职员。如此一来,大学生所谓的遭冷遇和被欺骗就根本不足为怪了。

人生必经之事难以避免,追问无意;自身所存缺陷后天生成,尚可改变。

第二篇:浅谈大学生打工受挫问题

浅谈大学生打工受挫问题

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打工热潮的出现,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合理且必然,无可厚非。对于近来出现“大学生打工被骗”“大学生打工遭冷遇”等负面现象,我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微观来说,这就是当事人成长过程中一次挫折、一个经历。我的态度是理智看待打工,遇事多思考,不要跟风,努力学习趋利避害的本领,成熟稳重一点。对于大学生打工被骗,我也经历过,那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回想当时,觉得自己很傻很稚嫩。由于不懂得拒绝,没有主张,白白被唬走了150元所谓的建档费,然后事情没影了。现在我已经不相信任何要往外掏钱的工作了。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反思一下大学生打工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发现校园比较单纯,大学生涉世未深、经验缺乏、思想天真,而社会却光怪陆离,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情以及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当大学生对复杂的社会认识不够时,就很容易被一些人利用,导致上当受骗。提醒社会上打工的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重申一下,要掏钱的工作一定不要相信!与陌生人见面、去陌生的地方求职应聘一定要慎重考虑安全问题!工资的结算和领取渠道、方式一定要是清晰明了无异议的!涉及到第三方的谈话一定要谨慎应答,不要把与自己相熟的人的信息透露给陌生人!在平时,可以多多关注社会新闻和与大学生有关的帖子、博客,与别人交流心得,保持信息的流通。参加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讲座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了解、掌握一些防范知识。与外面的世界接轨,去接触、了解社会,慢慢成熟吧。从成长角度来说,经历一些挫折是稀疏平常的事情而且是十分必要的,摆正心态,“吃一堑,长一智”,上过当就吸取教训不要再轻易被骗了。

另一种情况“大学生打工遭冷遇”,我没有经历过,但也不是难以理解的事。大学生假期打工最多两个月,而某些工作岗位新聘人员是需要培训才能上岗的,如果用人单位选用临时假期学生,学生培训上岗后做不到两个月就得走了,不利于用人单位人才的长期培养,导致人才队伍不稳定;另一方面,安排临时住宿会占用有限的宿舍资源,都会导致用人成本的增加,用人单位不想聘大学生临时工也情有可原。但是有些“大学生打工遭冷遇”的原因是用人单位对假期大学生打零工在管理上抱有顾虑,担心他们不能准时出勤,对工作难以做到负责任,不信任感增强。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另当别论了,这涉及到责任与诚信,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共建信任平台。

总的来说,我支持大学生找兼职打工,这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有很多积极意义,但是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提高自保和维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大学生要自尊自强自信,自觉维护大学生形象。到社会上你就是一个群体的代表,你的品行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上用人单位对将来大学毕业生的信任感,影响大学生就业前景。同时,希望社会上各用人单位能以客观、开放和发展的心态看待大学生,不要一叶障目,轻下定论,请给彼此多个机会。

第三篇:大学生打工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任课教师:喻术红09级法五 李知菲 2009301610142

大学生课余打工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大学,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学府培养的并非是只能在象牙塔里做科研写报告的书呆子,更应是能适应多变、复杂社会,可以抓住机遇和面对挑战的综合素质人才,也就是英文中所说的兼具academic 和 practical双重特质的社会储备力量。与英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相比,我国学生进入社会获得工作经验的年龄相对较晚,但随着教育对于学生自立意识的重视不断增加,大学生打工已成为普遍社会现象,但打工往往会面临同工不同酬、被拖欠或克扣工资甚至发生工伤的遭遇。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挣取部分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利用假期或课余兼职本应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是当这件好事因为得不到报酬甚至身体受到伤害而成无奈、痛苦时,对于完善、高效的法律体系和救济途径的诉求之声愈发声高。

一.问题背景

老师在课上也提起,法律的修订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迅速变迁,致使打工大学生成为没有法律保护的真空主体。事实上,数年前高校学生打工人数寥寥是有特定时代背景的:在当时学生工作由国家分配,学生缺少外出打工的动因,即使少量学生的外出打工也处于学校的严密控制下[1],因此这些学生的权利基本不会受到侵害,而如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人才市场相对持续饱和的情形下,即将迈入社会的在校生为适应市场需求全面提高竞争力,而在课余时间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除却上文所提及的素质教育对于自立的重视成为大学生打工现象日益增加的重要原因,我国高校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高校扩招,学生积数变大,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在校贫困生群体也越来越庞大。目前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为20%,特困生比例为8%[21]。

二.打工大学生法律地位不同观点阐述

2关于“打工大学生”的法律地位,我国现行劳动立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学界也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打工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理由是:其一,大学生符合我国劳动立法关于劳动者劳动资格的规定;其二,把大学生纳入劳动法律关系的范畴可以弥补我国关于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盲区”,有助于保护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另一种观点认为则不承认“打工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理由是:其一,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不能将社会学意义上的“劳动者”简单引入劳动法的范畴,否则会导致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无限扩大。大学生不能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主要因为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其主业是学习,大学生外出打工不是一种就业行为,更不能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且大学生在校期间受校方各种管理制度的约束,其行为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不完全符合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其二,我国现行劳动立法并未将“打工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范畴。

综上,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和核心问题是:大学生是否具有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身份,其劳动权益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三.大学生应纳入劳动法保护对象的几点理由

(一).劳动者定义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没有对“劳动者”的内涵和外延给出明确的界定,这导

3致了概念的模糊和保护的不周,在此,只能从法理上进行分析[3]。在宪法上,劳动者指一

切有劳动能力的人。(《宪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另外,《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这使得对大学生的劳动权的讨论不仅仅在理论上有很高的价值。但是,1 大学生打工维权之现状与对策 陈丹 镇江高专学报 2008(7)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法律保护 石磊 中国校外教育 2011(4)论“兼职大学生”的法律身份 钱小敏 时代经贸 2008(4)

宪法保障的仅仅是公民的劳动权,是一种就业机会保障权,《民法通则》赋予公民的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地位,都不是具体的劳动权利义务保护。因此,对劳动者的保护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法律法规上,也就落到了劳动法上。在劳动法上,劳动者指的是具有劳动资格并且已经参加劳动关系的公民。劳动资格主要取决或者受制于下述因素:一是年龄,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二是健康,在劳动法中,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必需的健康条件。三是智力,从精神健全、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三个层面去考察,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要求。四是行为自由,公民必须能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综观上述因素,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基本上可以满足这几个条件。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周岁之间,智力正常,而且拥有较多的自由时间,大部分大学生都属于健康群体。因此,大学生应该可以参与具体的劳动关系,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二).大学生打工与兼职、勤工助学的不同区分

司法实践中,将打工大学生排出在《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外,原因是我国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根据该条规定,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但“勤工助学”与“大学生打工”

4并非同一个概念。

1.“兼职”:在本职之外兼任其他职务。“兼职”并非规范的法律用语,而是对一种工作状态的表述。它具体是指,一个人在已经拥有一份工作的前提下,又利用这份工作之外的时间从事第二份甚至是多份工作的状态[1]。然而,大学生打工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兼职”的情形。因为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是在以学业为主的前提下,只能利用课余的时间从事打工。在学业之外从事一份工作的情形,显然不属于一般意义的“兼职”。

2.“勤工助学”是指高等院校组织本校学生参加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实验室、校内产业和后勤服务及各项公益劳动,学生从中取得相应的报酬的活动。这一名词是由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在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中,对“勤工助学”的认定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办法第4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第6条规定:“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学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不在本办法规定之列”。勤工助学必须是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而打工大学生大都未经学校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属于私自外出打工,不在勤工助学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勤工助学的资金来源是国家设立的“勤工助学基金”,其专门用于支付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中的劳动报酬,旨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因此,勤工助学是国家对贫困学生的一种优抚措施,而大学生私自外出打工则属个人行为,不在国家优抚支助政策范围内[2]5。因此,不能根据该规定就断然认定“打工大学生”不具有劳动者的法律身份,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

(三).从立法目的分析

如上所提及,司法实践中,处理“打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纠纷时,往往把“打工大学生”排除在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外,原因是我国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那么这是否表明“打工大学生”的劳动权益不受劳动法的保护?我认为,仅依据这条规定就把“打工大学生”排除在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外是对该法条的误读。上文提及过的“勤工助学”与打工的辨析不再赘述,这里主要从立1

2“大学生打工”的劳动法保护之研究 木韩震,于玲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院报 2010(6)对“打工大学生”法律地位的思考李彦法制与社会 2010(4)

法目的的角度展开讨论。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这意味着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的社会性以及劳动合同的继续性这两个重要特征决定学校和学生订立劳动合同的不便捷与不现实性。

在现代社会中,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获得主要生活来源。劳动关系的强烈人身属性,决定了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弱者身份。因此国家动用公权力介入并干预预先属于私法自治范畴的劳动合同领域,以保护弱者权利。劳动合同中许多内容受到法律的限制。为了维护劳动者的生存权,国家通过发布实施劳动基准:最低劳动标准,对劳动合同的许多内容做出了限制,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条款、工资条款,均必须遵守国家工作时间以及最低工资的规定。勤工助学的工作为政府支持下的优抚项目,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最低劳动保障,作为一种资助性质的行为,也没有必要规定和实施最低劳动基准。

劳动合同相对稳定,双方当时人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继续存在,不像一般的民事交易合同,通过当事人之间的一次或几次履行就导致合同关系的消灭,《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届满而终止,如果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不继订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在校大学生从事的大多为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整理或助教工作,无法与校方约定确定的合同期限,而学校对于勤工助学的学生大多没有强制性的工作要求,基本按照学生的自主时间随时调整。

从以上两点看,《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这一规定的立法目的,即强调勤工助学的学生未成立劳动关系,不必要签订劳动合同这一规定,旨在便于更高效、便捷地开展助学优抚的项目,使得从事勤工助学的学生得到最大利益,学校同时方便管理,而并非排除学生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四.特别说明

上文关于打工大学生劳动者资格部分的论述的出结论大学生可以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根据大学生打工的具体工作类别和工作性质,又可以继续区分为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分别受《劳动法》和相关民法的调整。

1.雇佣关系

我国《劳动法》的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劳动合同法》虽然将用人单位扩大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家庭、自然人仍不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法主体,受雇于家庭、自然人的在校大学生仍被排除适用劳动法。雇佣关系主要受民法调整,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平等合同关系,几乎没有最低保障的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第12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侵权造成劳动者身体损害.赔偿权利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由此可见,雇佣关系中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2.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双方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二者之间是被管理与管理的关系。广义上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一方将自己的劳动力有偿交

给另一方(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存在的前提,被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而形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用人单位必须在保障最低标准之上与劳动者协商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工作,属于《劳动合同法》中的非全日制工,是有劳动资格的主体,即《劳动法》、2007年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对象,受到两个法律的保护。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适用工伤保险赔付。且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的赔偿范围亦不相同.工伤保险责任仅对人身伤害限额赔偿,不涉及精神抚慰金等。

【结语】让打工大学生的权利保护不再空白,同时是使得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更加健康。大学生打工维权难的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靠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现在,大学生打工的合法权益有了更完善的法律保障,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应该做到有法必依,使得大学生打工维权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浅析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异同 房素素 学理论 2011(11)

2.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之法律考辨 白小平张玺 商业时代20008(36)

3.论“兼职大学生”的法律身份时代经贸,2008(4)

4.大学生打工维权之现状与对策 陈丹 镇江高专学报 2008(7)

5.劳动法上劳动者概念之研究候玲玲;王全兴 云南大学学报2006(01)

6.非全日制用工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以麦当劳低薪事件为例 王倩 2007(07)

7.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研究发展述评王庆高经济管理 2009(08)

第四篇: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同时也在择业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和挫折。择业挫折对大学生生理、心理、行为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对顺利择业不利。如何正确认识择业挫折、应对择业挫折,以良好心态参与社会竞争,克服面临的挑战,赢得择业成功,是社会、学校、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择业挫折的理解

择业挫折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反应、情绪体验。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择业挫折同其他挫折一样,包括择业挫折情境、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认识三个方面的涵义,三者中择业挫折认识,即对择业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最为重要。对于同样的择业挫折情境,不同的择业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择业挫折情境越严重,所引起的择业挫折反应也可能越强烈,但是,他们并不总是成正比,有时择业挫折反应会大于实际的择业挫折情境,有时即便没有择业挫折情境的发生,而仅仅由于择业挫折认知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择业挫折反应。择业挫折一般有二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择业时由于知识缺乏、能力缺乏、经验缺乏、物资缺乏而产生缺乏挫折;另一种类型是由于在择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而产生的阻碍挫折,这种阻碍可能是物质性的,也可能是观念性的、社会性的。

大学生在择业时都有可能遇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如果择业挫折太大,太频繁,或者越过大学生的耐受能力且不能正确对待,则有可能会引起择业心理困惑或障碍。择业挫折属正常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它有利的方面,它会引导大学生对择业的认知产生创造性的变迁,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求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合理就业。

引起大学生择业挫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一般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上分析把握。从客观因素上来讲,首先,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就业形势。多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在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绩,就业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但随着招生规模和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必将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难免遇到曲折和艰辛,这时大学生难免出现择业挫折。其次,毕业生政策有着严肃性和权威性,分配政策的执行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规范的步骤,如果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就业指导或政策宣传不到位,毕业生对政策缺乏了解,我行我素,这难免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再次,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不正之风还有一定的市场,往往出现好差学生分配上的“错位”现象,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信心动摇,导致价值观、择业观上出现了嬗变,因而不能正确地对待择业问题,不能正确地对待择业中的挫折问题。从主观因素上来讲,首先,一个人择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固然是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如果自身知识储备量少,能力不突出,综合素质不高,这种自身条件的限制和需求之间发生冲突,自然在择业中受挫。当然,在择业过程中的材料准备不充分、择业技能和技巧运用不得当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其次,不少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就业观念不更新,确定就业期望值偏高,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心理困惑,产生消极情绪。再次,择业动机冲突引起择业挫折。大学生择业时有时面临二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提供选择,二个单位都是一心向往的单位,“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出现了难以取舍的冲突,即双趋冲突。有时又面临两个不大满意的用人单位,自己又无法回避,出现“二者必居其一”的心理冲突,即双避冲突。其实,大学生在择业中遇到的心理冲突不尽然,还有更复杂的趋避冲突、双趋避冲突等等。

●择业挫折反应

大学生在择业受挫后,无论挫折情境是由客观因素还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都会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行为带来相应影响。择业受挫的生理变化是由择业挫折情境所导致的情绪变化引起的。在强烈的或持续的消极情绪的作用下,受挫者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等系统会发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反应。择业受挫后的情绪性反应更为复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择业焦虑、择业冷漠、择业幻想、择业嫉妒、择业逃避等。出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大学生在择业受挫后,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某种活动方式消除或减轻内心的不平衡,这种择业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具有的摆脱痛苦、减轻不安、平衡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即为心理防御机制。择业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的,有消极的。积极的行为反应,可使大学生心理挫折得到一定缓冲的同时,还可能表现出择业中的自信、愉快、进取的倾向,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积极战胜择业中的困难和障碍。

●择业挫折应对

1.大学生应对择业挫折的特点

(1)理性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文化素质较高,知识储备较大,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思维理性化色彩较浓,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所以大学生在应对择业挫折过程中往往有

理性成分。

(2)多样性。大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往往不局限于某一种,而具有多样性特征,应对方式方法以自我控制、认知超脱、补偿、转移、潜抑、奋进等较为多见,这正是大学生特殊群体综合素质的体现。

(3)封闭化。大学生在应对挫折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封闭性,往往重于自身的力量而忽视社会的支持作用。

2.如何有效应对择业挫折

胜择业挫折,社会、学校等外界环境是重要的。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尽快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学校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但要想真正战胜挫折,主要是依靠自己,这里重点谈一谈择业受挫的自我应对。

(1)正确认识择业挫折。大学生初次就业,难免遇到一些挫折,这是正常的。择业过程中的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它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的直接原因,大学生对择业挫折所持的看法,解释,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有的大学生怕就业,怕失败,对挫折不理解,认为不应该发生;有的大学生在挫折面前以偏概全,一叶障目,过分片面化;有的大学生对挫折过分夸大化,想象得非常可怕,无法挽回等等,这些都是不合理的观念。大学生择业受挫后,要保持冷静、理智,树立自信心,找出挫折源,分析原因、性质及严重程度,然后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可行性,最后付诸实施。

(2)积极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提高挫折承受力。挫折承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个体是否能经得起挫折打击。挫折承受力较强者,往往挫折反应较轻,受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者,则容易受挫折的消极影响,甚至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运用自我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当,可以减轻情绪上的痛苦,从而提高择业中的挫折承受力,为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提供时机。防御机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我们提倡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如升华、认同、补偿、幽默等。当然,不论何种方式都要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如何来准确把握,适时适度地运用。

(3)强化社会支持意识,克服封闭性应对。大学生应对择业挫折多采用封闭式应对方式,而较少寻找社会支持,这可能与大学生自尊心较强有关,这可能与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具有不可公开性有关。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亲戚关系等等。在同样的就业挫折情景下,社会支持较多的大学生,受到的挫折伤害小,解决问题的策略多、速度快。社会支持是择业过程中有效增强挫折承受力的又一有力武器。当然,社会支持不是“拉关系”,搞“不正之风”,而是在择业受挫过程中的关怀、爱护、帮助、信任、安全和指导,不能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而因此忽视甚至完全否定社会支持。

(4)正确评价自我,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大学生是一个容易幻想的青年群体,大学伊始就有优越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毕业时,对自己的能力估价过高,定位的就业期望值就过高,脱离了实际,超越了现实的就业条件,所以容易产生或加重挫折感。大学生之所以有时应对效率不佳,与他们建立的就业期望值不合理不无关系。毕业大学生,应当全面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差距,冷静地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面临的就业形势,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同时提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应立足现实的社会需要,抵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充分体现发展事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使自己的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做到自身条件与社会现实、个人要求与社会需要相一致。(好范文整理)

第五篇: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一个半月的暑期打工生活就结束了。感触很深,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得到了全身心的磨练。虽然这个暑假又苦又累,但是我认为未免是坏事,这乃我大学生活之后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一生中重要的一课!

首先回忆一下这些天在厂里的各种生活,工作情况吧!这时一天上8小时班,3小时的加班.一周一天休息(周日休息)。我们每天6:30起床一直到晚上的8:15下班,中午40分钟的吃饭时间,下午50分钟的时间。一天整整上11个小时的班。怎样形容这样的生活呢?简直就是把时间高度压缩成上班时间,白天除了上班时间就吃饭时间!用我的观点来描述“老板就是从我们员工身上最大限度地榨取劳动剩余价值,真是现代社会以的奴隶生活.”

三点式的生活与学校生活大相径庭,上班――吃饭――睡觉,跟本没有什么闲暇时间.一天下来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累”,在床上一趟下就是天亮!

提到了吃饭就说一说工厂里的伙食,这里员工估计8000人左右,吃的是大锅饭,8000人的大锅饭会吃成什么样可以想象一下.这里的伙食特别差,菜都是水煮出来的,要么咸要么没有盐,真够吓人的.一提到工厂里的早餐――禾粉足以让我一天吃不下饭.所以这里很多员工对厨师有很大的意见,经常发生吵口打架的事.他们天天吃大鱼大肉的而我们吃的就像猪吃的一样.再来说说这里的员工吧,我刚来到厂就感觉到了很明显.在学校里没有什么烦恼,这是相对来说,校园的每一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而厂里的员工呢或许是面相社会等一系列压力,看起来充满了仇恨与杀气.跟他们交往起来更是畏惧三分.

一个世界两个国度,一种是天上人间的安乐舒服生活,另一种是为了生活为了几个钱不得不干的痛苦生活.这样的打工生活是非常的苦,不是我想要的那种生活.真的得好好想想,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好加油吧.如果自己以后的为了生活所迫不得不时,那时候已经晚了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一辈

子打工更不行,打工是发不了财的.一辈子当员工,就是一辈子的平凡,一辈子的买力.人要有头脑,有思想的去想适合自己的出路.钱不是万能的,一点也不假,没有钱万万不能!

工作与学校生活还有一个不一样的:时间观念.工厂的时间观念特别的强一分一秒就是一分一秒,涉及到时间就与钱挂勾.你迟到或者早退都是要扣工资的,不像在学校拖拖拉拉的没有一点紧迫感,无非就是被老师批评几句,不痛也不痒.

出了社会”关系”很重要,能说会道吹牛拍马的很有发展.最前线的员工做得再好也没有用.做得不好,就要被”老大”骂几句.所以说流水线的员工挨骂日子是时常有的事.真的,这个暑假的打工生活让我认识了很多,打工很不好受的.”说好点就是在这里打工,说不好听点就是在这里受气”这句话没有半点错误,整天与”老大”过不去就是也自己过不去,成天的满肚子怨气往肚子里塞,迟早是要爆发的这个社会不可能是公平的,绝对的公平不可能存在.所以不要有什么怨言大学生打工心得(2):

很喜欢数学这门课程,我和小学生们也打成一片,大家仿佛忘记了下课的时间。12号下午2点30分到3点10分是我和小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节课,说真的,真的很舍不得大家,我和小学生们再复习了一下课本,之后看他们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这次家教补习活动不仅让我明白到做老师的责任和伟大,更加明白到可以帮助小学生们解答学习上的困难是那么的有意义,这让我的人生阅历和情操得到了提升,见到小学生们学会知识和对学习充满热情的那刻,我觉得这活动真令我体会启发很大,让我了解到了小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可以参加这样的活动。

这次实践活动虽历时不长却是让我带来了在象牙塔里得不到的宝贵社会阅历经历——第一次尝试上班工作弄档案输信息,第一次做志愿者,第一次落户与居民交流调查„„这其中有艰辛,有快乐,但更多的却是收获。

然而也让我明白到:不管在哪个行业,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而且作为我们这些大学生,应该多了解这个社会的发展,认识更多的人,触及更多的事情发展状态,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打好基础,利用暑假这些宝贵时间去进行社会实践是个很好的机会、很好的舞台,只要有理想就有机会,只要有抱负就有舞台。

短期的社会实践虽然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下载大学生打工受挫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打工受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一个半月的暑期打工生活就结束了。感触很深,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得到了全身心的磨练。虽然这个暑假又苦又累,但是我认为未免是坏事,这乃我大学生......

    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大学生打工心得体会 一个半月的暑期打工生活就结束了。感触很深,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得到了全身心的磨练。虽然这个暑假又苦又累,但是我认为未免是坏事,这乃我大学生......

    大学生打工问题(范文模版)

    大学生暑假打工做什么工作最有意义 家教既轻松又易挣钱,运用你的知识去帮助他人.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充实丰富自己。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

    大学生打工利弊

    首先从物质角度1黑中介要收取中介费,商家不断找借口压低待遇,上岗要有试用期。大学生利益是完全无法保障的2国家,社会,学校都设有奖学金,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

    大学生在校期间打工

    大学生在校期间打工,受不受《劳动法》的保护? 作者:林珺 来源:找法网 日期:2013年01月08日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假期打工,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

    大学生暑假打工

    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假,我选择了到江门市鹤山建豪灯饰企业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三十多天的假期打工生活。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生产圣诞灯饰和汽车灯泡产品为主的台资企业,产品主......

    大学生打工日记

    我的第一天,行(打工日记一) 2011年7月10号星期天 今天,应学校暑期社会实践要求,我开始了第一天的社会实践工作。 早上6点我便早早地起床了,吃完早饭大概7点,乘车来到外公所在的工艺......

    关于大学生打工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打工调查报告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05级法学一班 亢妍 05573019 暑假来了,新的打工热潮开始了,这次的主角是我们的莘莘学子们。每年的假期都有一批大学生投入到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