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大全)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一个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社会群体,我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
争日益加剧和空前复杂,经济全球化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会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大学生既带来了利,也带来了弊。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人,大量政治、文化观念以不同方式越来越普遍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主流意识受到冲击最后甚至可能被同化。西方文化产品诸如麦当劳文化、好莱坞文化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着大学生。这些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观音乐、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将可能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另外,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不
仅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生活,也引发了人们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但同时可能淡化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现代市场经济所包含的个体本位、优胜劣汰等原则,往往会使一些学生对个人利益的要求更加强烈。
因此,无论是企事业主体还是个人主体,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独立性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自我的觉醒,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日益强化。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增强了大学生的主动性,但同时可能淡
化大学生的协作意识。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能力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应培养和具备竞争协作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及政治辨别
能力等,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方面的客观要求。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经济全球化意味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发展自己。我们大学生要肩负起 21 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
予当代大学生的神圣使命,把握住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经得起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第二篇: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当今的时代是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期,我国处于这样的时代,体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与矛盾,而要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正确的理解全球化经济对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先提出重点。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产生原因开始,引出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的机遇与挑战的表现,最后论证我们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问题的必要性。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 机遇 挑战
一、经济全求化与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这一概念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不过早在19世纪末就曾出现贸易与投资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场,但这一进程被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国际商业贸易高速增长,国际投资日趋活跃,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国际互联网迅速扩。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张。这一要求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过程中,通过跨国投资活动,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了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保障这种跨国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
其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二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整个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效配置,成为国际经济与合作的战略目标。同时,发达国家凭借其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在国际双边和多边经济关系设制中,不遗余力地推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前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相继独立,在探索自己发民族经济的道路上大多数屡遭挫折,但一些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它们的示范作用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了贸易、投资与金融自由化改革 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技术扩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比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不再仅仅输出初级产品,逐渐成为世界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重要供给者,有的甚至从资本净输入国变成了资本净输出国,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也对进一步削减贸易和投资壁垒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战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走上了经济转型道路。为尽快摆脱原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全球范围谋求发展机遇,也纷纷选择开放政策。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政策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动选择。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自由化经济政策,为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经济自由化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因此,一些地缘相邻、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与地区相互提供贸易与投资便利,促进经济一体化,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如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它们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安排,与多边贸易关系的宗旨并行不悖。只要不出现排他性趋势,区域集团化也会从另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2]
[1]
二、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向,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从而分析利弊,正确理解。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据统计,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9—1982年)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入20世纪 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在过去 20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中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给了人们很多启迪和借鉴。
第二,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主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从经济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市场按照自由竞争原则,自发地调节各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关系。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通过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链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国际经济政治的风险、矛盾和危机,直接引导到中国社会中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其表现有二,一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状况,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稳定。二是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影响政治稳定发展。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这些因素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形成一种综合影响力,贯穿在我国经济政治发展进程之中。因此,市场机制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基本的方式。
从政治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政府宏观控制和对话协商机制来实现各国政治稳定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跨国公司和企业根据自由竞争原则和全球性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争权逐利,导致了国际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却不对各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负责。因此,维护世界经济秩序和各国社会政治稳定的职责,仍然需要各国政府承担,通过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使市场起到基础性配置全球性资源的作用。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打着自由化、民主化、私有化的招牌,主张通过“自由民主市场模式”,鼓吹和采取政府管制经济自由化政策,来消融中国政府管制经济机制,制约我国政府管理行为过程,直接影响我国的政策稳定和政局稳定。此外,西方国家通过操纵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强调一切按照所谓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办事,甚至奉行单边主义,把本国法律凌驾于国际关系准则之上,企图迫使中国就范。这种不正当干预我国经济政治事务的“合法”手段,对我国政治稳定的隐性影响更大更深。可见,政府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是全球化条件下维护政治稳定的关键。
从文化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国际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其渗透整合机制,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国公众的政治思想稳定和民心稳定。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全球化,也是精神文明的全球化。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带来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对我国公众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但世界主要大众传播工具却被西方发达国家支配着,少数全球性传媒公司垄断着全球信息的发布权和控制权,这实际上使我国公众处在一种信息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之中。发达国家借此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推销“西方价值”,妖魔化中国等活动,这对我国社会公众的思想统一和心理稳定,产生和形成了无形的渗透影响和强大的舆论压力。从社会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体化,也是影响我国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通过各种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已经十分普遍地扩大了,我国社会公众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不断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向。由于中国与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差距,人们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性,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可能产生和加剧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状况。
三、为什么要我们要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资本和产品能够实现全球性的流动,有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这能够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来,所以说以经济全球化是有利于人类进步的,它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象我国就是这要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既无可反对,也无法回避。这跟我们无法阻止地球自转和抱怨恶劣的天气毫无用处一样。我国历史发展表明,我们不可能关起门来走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而只能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在此进程中趋利避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是不同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它们的目标是希望在市场体系扩大的过程中,巩固自身的优势,包括新技术的控制,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维持和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的扩展,以及通过多边机构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推动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进程来体现。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希望获得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些好处,而考虑更多的是风险防范问题,如维护经济主权、经济安全,同时又担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在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所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问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
从另一方面来说,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它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全球化的合作,经济全球化是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但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经济科技实力雄厚,掌握着国际经贸组织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在全世界争夺资源和市场,同时极力推行它们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企图通过经济全球化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这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导致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一些经济技术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很多,一旦出现金融震荡,就会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强烈冲击。经济全球化不仅加剧着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市场和资源方面的竞争,也加剧着一些国家内部的贫富矛盾,引发社会冲突。总之,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世界,是不可能长期安宁的。这点在我国也有体现,所以理解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有助于理解与更好的解决这些新的特点与矛盾。
参考文献
[1]王逸舟.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冯芸,吴部锋.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3]郑必坚.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崛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4]何建春,胡南.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0 [5]樊纲.全球化中的不平等问题[J].新华文摘,1999.(7):51-54
第三篇: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详)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辩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辨证地思考、看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收集、整理、选择有关资料,有效地解读政治经济学教材内容,掌握基本知识,拓展视野,培养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主动关心天下事,能辨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现象,能感悟到:在享受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要树立一定的忧患意识;要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为世界作贡献的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勇敢迎接挑战。树立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这是主要的,同时又带来挑战。
三、教学过程
导入:对世界而言,经济全球化己是一个现实问题;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此环节由教师展示资料)(多媒体图片与材料)
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5月16日,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开幕。以“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为主题,重点探讨中国及整个亚洲地区如何通过能源合作、金融合作、信息技术合作来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的主题下,“上海论坛2007”于5月25日开幕,为期三天的“上海论坛2007”共设五个分论坛,分别是:全球视野下的亚洲能源;经济全球化下的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经济全球化下亚洲经济的一体化选择;亚洲地缘经济与政治;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与会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晶,“上海论坛2007”在会议结束时将首次发布“上海论坛共识”,为亚洲各国的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和发展建议。教师提问:
两届论坛的举办和探讨的主题都围绕着经济全球化,涉及到哪些领域? 学生回答:略
归纳:(多媒体显示)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过程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有消极的影响。
(多媒体显图片与材料)
2004年11月19日,近5万名智利民众在首都圣地亚哥市举行大规模游行活动,反对经济全球化。(图文)
*“七国集团”(美、加、德、英、法、意、日)人口占世界11%,GDP占世界65%。*目前全世界有12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下以下。*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威胁到许多国家的经济安全。
*英国《卫报》2005年3月28日披露了一则惊人消息:荷兰警方最近在鹿特丹港口截获了1000吨来自英国的家庭垃圾。这些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被贴上“废纸”的标签,正准备启运前往中国。荷兰和英国环境部门随后进行的联合调查表明,英国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家庭垃圾被一些公司非法运到中国进行处理。(图文)
归纳:(多媒体显示)
2、消极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A、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 B、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的全球化; C、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探究学习,思考与讨论:(多媒体显示)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前进道路上“开满鲜花”,还是“布满陷阱”?
(此环节由学生展示和交流收集的图文资料)(略)(教师也可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学生交流)(附后)
归纳:(多媒体显示)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为中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提供了有利时机。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进行优势互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使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有助于人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也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2、挑战
部分跨国公司在我国渐露垄断之势,使我国身处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中国步入贸易摩擦多发期,使我国经济遭遇动荡的风险增大。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多元文化碰撞,使中华文化面临严峻的考验。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这是主要的,同时又带来挑战。我们应以怎样的姿态应对机遇和挑战?(学生发言)(略)
归纳: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所以谁也回避不了。我们要辨证地看待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既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同时又要勇于面对挑战,乘风破浪,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实现跨越式发展。(多媒体显示)我们的正确认识: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不是反对,我们应积极面对。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我们的态度;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增强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促进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为世界发展作贡献!
下节课探究思考内容: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四、教学设计说明
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思辩能力逐渐形成,让他们通过研究性学习和交流的形式,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收集整理挑选合适的资料,折旧市一种学习,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课后留下思考,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
教师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数据作为补充使用,视情况而定,不一定用。当课堂上学生收集的资料不能较好地说明问题时,可以使用。
五、多媒体资料与图片 想一想
部分跨国公司在我国渐露垄断之势,使我国身处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技术转让的80%,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在全球加快扩张步伐。对跨国公司的投资管制过严,就可能失去引资的机会;对本国重要产业保护不当,跨国公司的综合优势就可能冲跨当地经济,经济命脉面临被跨国公司控制的危险。
事件: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的中国鞋城,约400名不明身份的西班牙人聚集街头,烧毁了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造成约80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这是西班牙有史以来第一起严重侵犯华商权益的暴力事件,世界为之震惊。
中国步入贸易摩擦多发期以反倾销为例,1995年至2006年,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使我国经济遭遇动荡的风险增大。除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外,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标准、检验检疫和环境、劳工保护等方面的壁垒不断增加,形式日趋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
2001年初,韩国认为我国出口的大蒜价格偏低,是属于倾销,他们单方面采取了反倾销手段,提高我国大蒜的进口关税,造成我国大量的大蒜卖不出去。我国认为,我国出口到韩国的大蒜价格,没有低于成本,不属于倾销,要求韩国政府撤消反倾销手段。在韩国政府没有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我国也采用反倾销手段,限制韩国机电产品的进口。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政府不得不要求协商解决。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多元文化碰撞,使中华文化面临严峻的考验。
第四篇:大论文: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怎样把握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和挑战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抉择,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西方化和美国化的暗流趋势,我们要有一种十分清醒的认识,从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使之立于不败之地。当今的时代是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期,我国处于这样的时代,体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与矛盾,而要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正确的理解全球化经济对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先提出重点。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产生原因开始,引出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的机遇与挑战的表现,最后论证我们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问题的必要性。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机遇,挑战
一、经济全求化与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背景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这一概念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不过早在19世纪末就曾出现贸易与投资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场,但这一进程被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国际商业贸易高速增长,国际投资日趋活跃,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国际互联网迅速扩。
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难以阻挡的世界性进程,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接受者来说利与弊兼而有之。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后发性优势”,广泛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但全球化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因素和风险。由于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带来国家经济安全的风
险,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稳定。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张。这一要求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过程中,通过跨国投资活动,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了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保障这种跨国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
其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二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整个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效配置,成为国际经济与合作的战略目标。同时,发达国家凭借其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在国际双边和多边经济关系设制中,不遗余力地推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前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相继独立,在探索自己发民族经济的道路上大多数屡遭挫折,但一些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它们的示范作用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了贸易、投资与金融自由化改革 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技术扩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比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不再仅仅输出初级产品,逐渐成为世界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重要供给者,有的甚至从资本净输入国变成了资本净输出国,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也对进一步削减贸易和投资壁垒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战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走上了经济转型道路。为尽快摆脱原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全球范围谋求发展机遇,也纷纷选择开放政策。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政策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动选择。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自由化经济政策,为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经济自由化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因此,一些地缘相邻、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与地区相互提供贸易与投资便利,促进经济一体化,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如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它们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安排,与多边贸易关系的宗旨并行不悖。只要不出现排他性趋势,区域集团化也会从另一方面推动经
济全球化进程。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中国和平发展至关重要。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可能性。正确分析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整个全球化进程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市场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展,各国经济、金融、贸易和技术发展逐渐相互渗透,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全球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急剧增长。经济全球化成为整个全球化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市场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交通和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向,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利弊与得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了哪些机遇,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从而分析利弊,正确理解。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据统计,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9—1982年)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入20世纪 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在过去 20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中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给了人们很多启迪和借鉴。
第二,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主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的挑战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产生消极影响。作为现代化启动晚的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科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强势,使我国可能面临经济依赖性和技术殖民地的风险,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第二,经济全球化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将迫使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接受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其中不乏部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产业项目。尽管这种转移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调整,但会对产业结构的真正优化产生负面效应,尤其是可能加剧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使资本紧缺更为严重,也无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知识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产生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异步性规律,可能会加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同时表现出各地发展的明显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问题日渐凸现,不论是按基尼系数还是欧希玛指数计算,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已超过美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和物流,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无疑会加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在纵观完种种机遇和挑战后,合理并仔细的分析机遇和挑战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也是推动中国与世界发展相衔接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准备工作。
三、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问题
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竞赛并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存在着历史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只有正视这种差距的存在,才有发展的动力。发展中国家尽管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存在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的流动,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容易学习和借鉴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从而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几率大大增加。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确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发展。较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战后能从一片废墟中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获益于大量引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奇迹。所以,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有:
首先,重视新技术的运用,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发展中国家在前三次科技革命中都落后了,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只有奋起直追,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对传统产业,如纺织业和钢铁业,通过引进和运用新技术给它们注入新的活力,如广泛运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高其竞争力;对新技术革命下诞生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由于发达国家也刚刚起步,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吸收和联合攻关,争取在一两个领域获得突破,发展成适合本国国情的主导产业,并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其次,重视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变为“后发劣势”。同样,—个良好的制度,又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助推剂”。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撑,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我国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推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中摸索适应本国发展的道
路。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加强立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保驾护航。
再次,重视适用技术的引进,通过引进而带动国内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实现引进、吸收、开发的良性循环。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世界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开发利用上,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就在于能够利用前人的知识和技术存量,引进适用于本国发展的技术,实现赶超战略。当然,引进的目的还在于最终能自主开发,通过引进带动国内的技术的模仿与创新,从而促进国内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最后,重视人才的作用,实现由引进技术到自主开发的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也将越来越激烈。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国与国的竞争最终将体现于人与人的竞争。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三要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排在首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能否发挥出来,还在于能否有效地利用世界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存量,而能否有效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则取决于高素质的决策者、技术人才和劳动者。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秩序和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原有的全球经济体制也产生了一些质疑,但从根本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是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仍将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就要认清形势,顺应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危机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就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巨大的挑战往往也孕育着巨大的机会,在把握机会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提高,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中国的和平崛起将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机遇,创造机遇,汇入世界前进的洪流。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以此为契机,不断地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的前进步伐,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最终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
参考文献
[1]王逸舟.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冯芸,吴部锋.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3]郑必坚.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崛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4]何建春,胡南.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0 [5]樊纲.全球化中的不平等问题[J].新华文摘,1999.(7):51-54
第五篇: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英语作文(模版)
Nowaday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has had a great implication for China.when we want to pursue all aspects of all-around
development,we can't avoid staying in contact with other countries.So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unstoppable trend.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point of views.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globalization is a good thing for China,because we enjoy the convenience and
quality life globalization brings, whereas others argue that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the only beneficiaries of globalization,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China suffer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globalization.Globalization is
a double-edged sword.It is believed that globalization has many advantages for China.For one thing, it is
beneficial to expand exports of our country, for our Chinese business owners can have
opportunities in expanding their companies globally, having more choices when recruiting a
workforce.More importantly, they gain an opportunity to target the customer around the
world.with globalization we are able to develop friendly business relations with more foreign
countries.it is such an excellent chance that we can introduce capital, sophisticated
technology and managerial experience, which is bound to offer more job opportunities.Additionally, a global economy would also help in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peace.If countries are dependent upon one another's economic success,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conflicts among countries would be less likely occuring.Nevertheless, as we know, globalization is a double-edged sword.First, the poor is
becoming poorer and the rich is becoming richer as a result of globalization.Furthermore,some domestic enterprises have no ability to compete with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and
they may collapse, which will cause the disappearance of some national brands.Last but
not least, som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exploit the low-cost resources of our country
and they do harm to the environment.Therefore, it is high time that the government took measures to handle these problems.In
the first place, the large gap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professions and employees should be
narrowed.And the authorities ought to make efforts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people in the
low and middle brackets.Additionally,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upgrading must be vigorously
promoted.Of course, those national enterprises should make innovation and it is essential
to achieve success.Finally, the government must reject the firms consuming too many
resources and causing too much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