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县域央行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讨
关于县域央行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讨 来源:桃树苗 http://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县一级央行面临着人员逐渐老化和和机构整合的趋势,内部管理有所松懈,职工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都在走下坡路。在这种形势下探讨县域 央行的精细化管理思路,重新唤醒“管理立行”的意识,实现员工和集体的和谐发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县域央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精细化管理是打破吃“大锅化”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基层央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许多人上班无所事事,不求上进,工作没有任务、目标和压力,我们认为这都是缺少精细化管理的体现。精细化管理可以通过细分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对决策、控制、考核过程进行精确量化的管理模式,体现的是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按绩效取酬的分配原则,大多表现为定量管理。它能有效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内动力。而粗放式管理,由于管理过程的松散性和分配的不合理性,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则很难做到精确计算和精确考核,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其工作效果就大打折扣。
(二)精细化管理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必要条件。人民银行有发行、国库、保卫、保密、计算机等要害岗位,这些岗位内控制度做到严格执行,就是精细化管理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如果对这些要害部门和岗位不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明确和细化工作岗
位职责分工、处罚标准,或者代之以多人混岗兼岗的粗放式管理,其后果可想而知。对外聘临时工如果不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签订用工协议,明确岗位责任,就会造成管理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在人员流动中形成风险隐患。
(三)精细化管理是重塑央行文化价值观的需要。央行职能调整后,县一级支行从事的职能工作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从上到下调研工作层层铺开、新增的金融稳定和征信管理职能工作任务更重,面对县支行人员“只出不进”的现实情况,基层央行员工普遍感觉到肩上担子更重。而且,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工思想的不稳定性,许多职工思想开始“走下坡路”,往消极方面发展。部分员工甚至认为自己前途一片黑暗、难以作为,于是干脆在日常工作中不去作为,对本职工作消极应付,或者另谋出路、社会兼职、下海经商。面对基层县支行员工思想行为的这一切微妙变化,对于处于职能转型和机构改革新形势中的县域中央银行,迫切需要从精细化管理角度重塑价值理念,结合实际营造新型央行文化氛围,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四)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基层央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央行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提供金融服务,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是我们基层人民银行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央行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央行的窗口服务声誉和社会形象。要踏实有效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我们就必须在包括支付清算、国库、发行、金融统计、征信、外汇等金融服务领域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从金融服务的每一细节着手,规范金融服务每一个流程,以标准化、高效率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才能实现金融服务管理效益最大化。而粗放式的管理较为随意、主观性心理因素影响大,容易出错。
(五)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保持基层央行争先创优的意识。要在人行系统中争当先进支行,要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一流业绩,我想最根本的是看其管理上的优劣。支行要保持业务领先和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对业务发展目标和定位进行科学系统的分解落实,更需要通过精细管理和提升执行能力来支撑。只有精益求精于每个工作管理细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把精细化的思路贯串到宏观调控、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等工作领域,基层央行事业才会有新突破、新作为。如果还是延续老一套的粗放型管理方式,问题当然会越聚越多,最后陷入困境,最终失去本行特有的优势。
二、县域央行应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基本涵盖了业务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于基层央行而言,可以考虑在明确责任、强化内控、规范操作、央行文化、员工管理等六个方面重点推进。
(一)明确岗位责任分工,提高奖优罚劣水平。基层县一级人行人手少而且平均年龄相对较大,这是客观的现实,但我想这不是粗放松懈管理的原因和“借口”,相反,随着经济金融的向前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基层央行人必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金融业务知识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改进和优化金融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和流程。具体到管理方面,建议上级行对基层县一级央行定岗定责,针对县一级央行业务数量多寡和实际情况,把多个岗位整合在一起,或者跨股兼岗,划定每个岗位职责范围,细化和量化考核标准,同时规定每个岗位的浮动薪酬水平,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平时,可通过上级行专业对口部门和本行内部领导班子人员,不断加强和细化对每个岗位的工作考核,通过奖优罚劣效应推动支行各项工作上台阶、争先进。
(二)完善内控体系,严格防范风险。根据当前基层央行业务发展特点和资源配置状况,完善富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对前台业务、守押工作、会计国库、计算机安全等要全面梳理其业务的管理流程,找出关键风险控制点,针对每一控制点,制定控制办法、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职责、责任追究办法等措施。树立全员、全程内控理念,建立前、中、后台分工制约机制,明确各部门内控职责,将责任分解到人,建立起清晰的追踪路径。针对每项业务的办理流程和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内部风险评价和管理制度,定期不定期对每一项业务的风险进行集体评价,查补漏洞,防患于未然,保证基层央行人员安全和资金的绝对安全。
(三)优化操作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效率是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基层央行也要引进竞争意识和市场机制,在严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及时全面地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抓住商机。这就要求基层央行要多站在客户角度看待问题,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争取第一时间办结业务,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升基层一线窗口的服务形象,扩大县域央行在地方的“话语权”。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品种,简化不必要操作流程,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增强调查、审查、审批的科学性,提高运作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根据业务性质、业务量的大小、业务发生的频率分别设计服务手段和流程。
(四)细化费用开支,提高管理效益。目前,县一级央行的费用开支刚性且紧张,所以大力组建节约型支行也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是必须按照建立节约型支行的要求,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对每一费用项目,要从合理性和必要性思考,把费用分解到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员工,将费用支出和绩效标准结合起来,尽可能压缩一切非必要开支。同时要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制度,加强成本控制考核,提高管理效益。
(五)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央行文化氛围。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挖掘中央银行文化核心,就笔者所在的瑞金支行而言,其作为革命老区中央银行,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和张扬苏维埃国家银行精神文化,使之渗透到职工的生命灵魂之中,形成一种固定而独特的日常工作思想行为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平时要多注意宣传苏区国家银行精神,通过出版报、宣传栏、举办演讲会等多种途径,或者组织职工有目的开展建设有本行特色的文化研讨会,制订创建“央行文化”的规划,引起广大职工对本单位苏维埃文化建设的关注。借助为各金融单位提供良好优质的金融服务,强化货币信贷窗口指导来展示自己的央行精神文化风彩,通过多种中间宣传媒介力量,增强自身环境文化气氛和氛围。通过宣传,让社会了解,让金融企业和客户了解、关心,并参予评议苏维埃国家银行精神,不断改进、充实、提高,从而真正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央行文化。
(六)推行员工个性化管理,激发员工争创一流业绩的潜能。要在充分了解员工的知识结构、气质、特长和爱好的基础上安排员工的岗位和工作,合理组合工作团队,为青年员工规划职业生涯,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个人才干,实现团队和个体互补的最优化。为鼓励员工选择创新性、有难度和“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要加快推进分配机制改革,实现有效激励。在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工作责任细分的基础上,探索制定每项业务合理的计价分配办法,对每一个岗位制定出台具体可行的工作标准,以推动每个岗位的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二篇:关于县域央行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讨
关于县域央行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讨
来源:桃树苗 http://www.xiexiebang.com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县一级央行面临着人员逐渐老化和和机构整合的趋势,内部管理有所松懈,职工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都在走下坡路。在这种形势下探讨县域 央行的精细化管理思路,重新唤醒“管理立行”的意识,实现员工和集体的和谐发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县域央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精细化管理是打破吃“大锅化”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在基层央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许多人上班无所事事,不求上进,工作没有任务、目标和压力,我们认为这都是缺少精细化管理的体现。精细化管理可以通过细分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对决策、控制、考核过程进行精确量化的管理模式,体现的是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按绩效取酬的分配原则,大多表现为定量管理。它能有效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内动力。而粗放式管理,由于管理过程的松散性和分配的不合理性,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则很难做到精确计算和精确考核,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其工作效果就大打折扣。
(二)精细化管理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必要条件。人民银行有发行、国库、保卫、保密、计算机等要害岗位,这些岗位内控制度做到严格执行,就是精细化管理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如果对这些要害部门和岗位不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明确和细化工作岗位职责分工、处罚标准,或者代之以多人混岗兼岗的粗放式管理,其后果可想而知。对外聘临时工如果不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签订用工协议,明确岗位责任,就会造成管理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在人员流动中形成风险隐患。
(三)精细化管理是重塑央行文化价值观的需要。央行职能调整后,县一级支行从事的职能工作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增加了,从上到下调研工作层层铺开、新增的金融稳定和征信管理职能工作任务更重,面对县支行人员“只出不进”的现实情况,基层央行员工普遍感觉到肩上担子更重。而且,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工思想的不稳定性,许多职工思想开始“走下坡路”,往消极方面发展。部分员工甚至认为自己前途一片黑暗、难以作为,于是干脆在日常工作中不去作为,对本职工作消极应付,或者另谋出路、社会兼职、下海经商。面对基层县支行员工思想行为的这一切微妙变化,对于处于职能转型和机构改革新形势中的县域中央银行,迫切需要从精细化管理角度重塑价值理念,结合实际营造新型央行文化氛围,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四)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基层央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央行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提供金融服务,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是我们基层人民银行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央行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央行的窗口服务声誉和社会形象。要踏实有效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我们就必须在包括支付清算、国库、发行、金融统计、征信、外汇等金融服务领域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从金融服务的每一细节着手,规范金融服务每一个流程,以标准化、高效率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才能实现金融服务管理效益最大化。而粗放式的管理较为随意、主观性心理因素影响大,容易出错。(五)精细化管理有助于保持基层央行争先创优的意识。要在人行系统中争当先进支行,要在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一流业绩,我想最根本的是看其管理上的优劣。支行要保持业务领先和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对业务发展目标和定位进行科学系统的分解落实,更需要通过精细管理和提升执行能力来支撑。只有精益求精于每个工作管理细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把精细化的思路贯串到宏观调控、金融服务、调查研究等工作领域,基层央行事业才会有新突破、新作为。如果还是延续老一套的粗放型管理方式,问题当然会越聚越多,最后陷入困境,最终失去本行特有的优势。
二、县域央行应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基本涵盖了业务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于基层央行而言,可以考虑在明确责任、强化内控、规范操作、央行文化、员工管理等六个方面重点推进。
(一)明确岗位责任分工,提高奖优罚劣水平。基层县一级人行人手少而且平均年龄相对较大,这是客观的现实,但我想这不是粗放松懈管理的原因和“借口”,相反,随着经济金融的向前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基层央行人必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金融业务知识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改进和优化金融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和流程。具体到管理方面,建议上级行对基层县一级央行定岗定责,针对县一级央行业务数量多寡和实际情况,把多个岗位整合在一起,或者跨股兼岗,划定每个岗位职责范围,细化和量化考核标准,同时规定每个岗位的浮动薪酬水平,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平时,可通过上级行专业对口部门和本行内部领导班子人员,不断加强和细化对每个岗位的工作考核,通过奖优罚劣效应推动支行各项工作上台阶、争先进。(二)完善内控体系,严格防范风险。根据当前基层央行业务发展特点和资源配置状况,完善富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对前台业务、守押工作、会计国库、计算机安全等要全面梳理其业务的管理流程,找出关键风险控制点,针对每一控制点,制定控制办法、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职责、责任追究办法等措施。树立全员、全程内控理念,建立前、中、后台分工制约机制,明确各部门内控职责,将责任分解到人,建立起清晰的追踪路径。针对每项业务的办理流程和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内部风险评价和管理制度,定期不定期对每一项业务的风险进行集体评价,查补漏洞,防患于未然,保证基层央行人员安全和资金的绝对安全。
(三)优化操作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效率是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基层央行也要引进竞争意识和市场机制,在严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及时全面地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抓住商机。这就要求基层央行要多站在客户角度看待问题,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争取第一时间办结业务,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升基层一线窗口的服务形象,扩大县域央行在地方的“话语权”。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品种,简化不必要操作流程,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增强调查、审查、审批的科学性,提高运作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根据业务性质、业务量的大小、业务发生的频率分别设计服务手段和流程。
(四)细化费用开支,提高管理效益。目前,县一级央行的费用开支刚性且紧张,所以大力组建节约型支行也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是必须按照建立节约型支行的要求,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对每一费用项目,要从合理性和必要性思考,把费用分解到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员工,将费用支出和绩效标准结合起来,尽可能压缩一切非必要开支。同时要建立成本分析报告制度,加强成本控制考核,提高管理效益。
(五)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央行文化氛围。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挖掘中央银行文化核心,就笔者所在的瑞金支行而言,其作为革命老区中央银行,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和张扬苏维埃国家银行精神文化,使之渗透到职工的生命灵魂之中,形成一种固定而独特的日常工作思想行为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平时要多注意宣传苏区国家银行精神,通过出版报、宣传栏、举办演讲会等多种途径,或者组织职工有目的开展建设有本行特色的文化研讨会,制订创建“央行文化”的规划,引起广大职工对本单位苏维埃文化建设的关注。借助为各金融单位提供良好优质的金融服务,强化货币信贷窗口指导来展示自己的央行精神文化风彩,通过多种中间宣传媒介力量,增强自身环境文化气氛和氛围。通过宣传,让社会了解,让金融企业和客户了解、关心,并参予评议苏维埃国家银行精神,不断改进、充实、提高,从而真正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央行文化。
(六)推行员工个性化管理,激发员工争创一流业绩的潜能。要在充分了解员工的知识结构、气质、特长和爱好的基础上安排员工的岗位和工作,合理组合工作团队,为青年员工规划职业生涯,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个人才干,实现团队和个体互补的最优化。为鼓励员工选择创新性、有难度和“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要加快推进分配机制改革,实现有效激励。在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工作责任细分的基础上,探索制定每项业务合理的计价分配办法,对每一个岗位制定出台具体可行的工作标准,以推动每个岗位的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三篇: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
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让精细化成为影响师生人生的良好习惯
众所周知,海尔集团凭借高效的精细化管理“oec”(即:全方位,每人,每件事,每天,控制,清理),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誉为“海尔现象”。他的成功秘诀就在于“精”和“细”。所谓“精细”就是精密细致之意。中国宋代教育家的朱憙说的.“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蹉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海尔集团正是领略到了古人对事物认识的精髓,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的先进经验,才创建了海尔精细化管理模式,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更被各行各业奉为模仿的对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管理学校时虽然不能照搬海尔全部的成功经验,但他的的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却是不得不借鉴的。因此,世界已进入精细化时代,学校也不例外。
“魔鬼就隐藏在我们行为的细枝末节里。”是对现代人最中肯的忠告。在各校你追我赶进“名校”,创品牌、特色学校的队伍中,许多学校管理者就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拉开了学校的档次?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学生刻苦精神?教学设施?„„不可否认,这些差异的确制约着一些学校进军“名校、品牌特色学校”但对学校步入竞争机制的今天,这些差异越来越小,尤其是名校之间,更是微不足道。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学校名气参差不齐的局面呢?学校管理的粗放型与精细化的区别正是导致学校之间差异的关键所在。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作为我们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必须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得到转变,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
第二,在学校管理者的带领下,成立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组织,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制定出学校精细化目标管理措施,其实部门工作精细化分工在各校均已初步形成,安全组负责学校安全精细化管理,由分管副校长、班主任、路队长组成;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由教导处负责,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总务处负责学校的美化、绿化、亮化的精细化管理,德育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双文明评比的精细化管理,由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监督岗学生组成;教科室负责学校教科研、校本培训的精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各重要场所的精细化管理。此外,通过实行领导干部轮流值班制、领导干部包班级部门、班级制;层层落实责任制使干学校的各校工作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
第三,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精细化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教师制定自己的教学精细化措施,学生确立自己的精细化学习目标,从而让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各项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四,为了教育教学的全面精细化管理,在制定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和具体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主张加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促进全校上下共同进步。
第五,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的教育工作搞不好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家学质量,所以必须“强化学生管理,认真抓好落实。”不仅要求教师严格执行教学精细化管理常规,做好资源共享的协作备课、运用成功教育的思想上好每一堂课的工作,还要出台针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学生成才实践教育成功的措施,如:要求每个学生有座右铭、分班建立满分专栏、张贴满分卷、带光荣花、开展班级小标兵或班级之星、校园之星、学科能手等评选,设立班级争章达标台或在校园内开展公德积分等活动,发挥和调动学生和队员的积极性,让其在实践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第六,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出台“问责制”,学校精细化管理小组对每个部门、各个负责人的工作目标,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方式,细致的对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进行评分,并进行书面通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采用复查的形式,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在力求公开公正的前提下将成绩与考核挂钩。
学校精细化管理力求层层完善、系统健康,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到每一个步骤精心,每一个环节精细,每一项工作出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学校精细化管理它强调求“精”、求“细”这就是为全体教职员工及全体师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和要求,久而久之、外在的要求就会内化为师生的潜在意识,形成一种行为习惯的规则,并通过这种规则的不断暗示,使最初的要求转变成师生优秀的习惯。
希特勒·希尔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好习惯是我们成功的基石,也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新时期社会赋予学校的新理念,更是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让我们在学校中推行精细化管理,大兴精细化之风,播种精细化的习惯,塑造师生美好的人生。
第四篇:浅谈学校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
浅谈学校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工作达到精密、细致,管理的关键、重要环节、每个环节均达到精致的程度,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精细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奉贤”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可见精细化自古有之,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农业上讲“精耕细作”,生活上讲“精打细算”,军事上讲“精兵简政”,企业管理讲究“精益求精”。时至今日,汪中求先生在总结企业管理的成败基础之上,写出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揭开了管理精细化的序幕,管理走上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学校管理是必然趋势。
学校管理为什么要精细化?学校管理千头万绪,教育对象是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学生,我们如果在管理过程中有某一环节没有到位,没有精细,就可能出现混乱,以至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教师管理不到位就可能引起人心涣散,工作消极被动;教学管理不到位,必然引起教育质量下滑;财务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资金浪费、矛盾丛生;学生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学生教学秩序混 1
乱;财产管理不到位,必然发生公物受损;卫生管理不到位,就会造成校园环境脏乱差;安全管理不到位,则有可能造成学生人身伤害以至伤亡现象发生;作为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大至每学期制度的设计、计划出台,小到每一天从早上起床、从学生生活、活动就寝;从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到每个教室每扇门窗的坚固程度;从食堂食品质量到每时每刻的饮用水的质量,无时无刻,无不要求我们学校管理必须精细化。
那么,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呢?
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喊口号,唱唱高调,凑凑热闹。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要克服好大喜功、心情浮躁、急功近利、搞形式注意等不良现象,要有“莫以善小而不为”的心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务求精细,务求实效。
其次是要从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一是从要求抓起,每件事要求越明确越具体,就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二是从规范程序抓起,规范的程序建立,不但有据可依,而且能够忙而不乱。做事无计划和计划不实在,计划不落实是一回事,所以抓好计划的“健全、实在、落实”是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四是从环节抓起,环环相扣,一环不让,一环不差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五是从课堂抓起,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管理精细化了,教育教学质量就必然会大大提升;六是从考核奖惩抓起,学校工作要做到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
哪里,这样就能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形成;七是从问题抓起,哪里有问题,就研究到哪里,就解决到哪里,这样就不至于使管理的路径堵塞,造成细不小去,深不小去。
第三是制立制度,逐步推进。第一步是完善各项制度,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第二步是制定出操作性强的评比细则,否则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管看不管用;第三步是重过程管理,落实每一处细节,这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第四是兑现奖惩,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完善各项制度和评比细则,使学校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学校精细化管理不是人为制造工作、随意增加工作环节,而是把事情办得更实在、更全面、更理想,增强真实性,避免虚浮作风,提高精细性,减少工作失误的需要;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是增强师生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做好。
第五篇:推行精细化管理
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区队管理水平
----新庄矿综采二队2010年工作总结
一、我队安全生产工作回顾
全年,我队累计生产原煤798232吨,安全质量标准化平均得分 95.5分,达到特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消灭了轻伤及以上事故,职工思想稳定,工作热情保持高涨。
但第四季度在机电设备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事故,造成生产影响多,员工“三违”现象时有发生,这对我队安全生产平稳推进形成了阻力。
二、关于班组建设 班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能否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关键在班组。尤其是当班组生产任务较重,出现了不安全因素或其它事故隐患,只有班组成员在现场真正贯彻了安全第一的思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事故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这样才能使安全和生产得到保障。结合我队实际情况,在班组建设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班组安全意识教育从基础抓起
矿内各别职工目前存在这样一个想法,当前全矿抓三违、查隐患力度逐步加大,当有检查时,先放下手头的工作,等领导过去了再开始干,这是员工缺乏安全工作自信心的具体表现。
就我队来说,由于年初职工调整变动较大,目前虽然进行了组合搭配,各组岗位员工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素质上都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还是从最基本的基础教育入手,利用班前会、学习日、技术课堂等平台,经常性开展规程、措施、操作技术、应知应会的培训教育,首先要员工明白什么是标准、如何干才正确。杜绝仅靠经验、误传误带现象发生。
“每个人要实现他的人生梦想,体现他的个人价值,安全是第一要求”这句话,朴实、贴切地揭示出我们安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下一步,我们在培训工作中引入责任、价值、成才方面的内容,以具体实例,结合员工自身进行分析探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价值观念、成才意识。这些工作的开展,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员工安全生产的自信心,化解矿、队与班组在安全管理上的矛盾。
2、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标准
(1)有完善的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根据班组生产工艺与岗位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制度,安全自检、互检和定检制度;
(3)完善必要的原始记录,按照矿发文件要求建立安全活动各项记录,违章违纪记录,考核与安全教育记录等;
(4)建立巡回检查制,明确检查内容、检查范围、检查部位、检查责任者,并纳入考核,突出正面激励,有奖有罚。
3、进一步强化班组安全激励监督
下一步,我们继续坚持既已形成的小班考核评估体制,一是班组内部根据个人工作实绩的考核评分,当班打分,当班讲评,当面签字认可;另外加强队对班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验收考核力度,实行公开公示,形成竞赛氛围。同时,在两级考评体系中加入精神文明建设、班组建设目标责任考核相关内容,进一步增强班组自治、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最终形成浓厚的竞赛氛围和强烈的团队凝聚力。
三、关于精细化管理
细节体现作风,细节决定成败,抓执行力必须重视养成精细化管理意识。2010年在推进精细化管理方面,我队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三个保持”,即由静态达标转向动态达标,保持时时、处处、事事达标;保持安全质量标准化专业等级不滑坡;保持综采队伍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优良作风不掉队。
二是突出三个重点,即以操作环节达标为重点、以生产作业源头达标为重点、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精品点、精品线建设为重点。以文明生产整治为突破口,首先突出两巷及各设备操作点治理,不断细化文明生产项目、提高标准,直至将文明生产同井下作业每道工序相融合。
三是突出三个提升,即:安全质量标准化档次的提升,质量标准化精细管理品位的提升,质量标准化管理科技含量的提升。进一步完善岗位指标考核办法,加大岗位监督考核力度,由数字考核逐步向环节考核、过程考核、细部考核过渡,提高岗位指标的操作精度,从而在全队形成精细标准、精细管理、精品展示,使区队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