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金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1
晋中市金鑫种植专业合作社
发展情况介绍
晋中市榆次区金鑫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二00八年五月,总资产100万元,主要从事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包装、加工等,经营的主要品种有:大蒜、蔬菜、水果种植及销售等。目前已经吸纳会员108户,辐射农户368户,种植大蒜面积1750亩,59套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150亩,豆角500亩,西胡芦160亩。注册商标为“魏榆”。当年7月初开始对长凝大蒜进行分类包装经销,11月对长凝大蒜进行了腊八腌蒜的加工,当年销售收入实现35万元。
长凝镇位于晋中盆地东沿,海拔800---1320米,自然地势为东部高窄,西部低阔,两梁一川一山,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并有榆次区第二大河涂河纵贯全镇,形成了“蔺郊十里无霜”独特的自然气候。
长凝大蒜的种植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主要生长在西长凝村以及周边几个村庄,是特定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下生长的优质品种。自明清以来就是皇家贡品,外观呈紫皮,四、六瓣,色香味美,辣味纯正,刀切后隔夜放置不变色,砸烂三天不变味,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并且食后口无异味,用老陈醋腌制后颜色呈翠绿色。
长凝大蒜生长于海拔8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0摄氏度,日照13小时以上,土壤PH值为7.2,2009年经过原产地认证,各项指标均超过产品平均值。其中:蛋白质含量为5.42g/100g(产品均值5.2g/100g);维生素C含量为11.6mg/100g(产品均值7mg/100g);钾元素含量为5360mg/kg(产品均值4370mg/kg);钙元素含量为107mg/kg(产品均值100mg/kg);铜元素含量为
1.47mg/kg(产品均值1.10mg/kg);锰元素含量为3.12mg/kg(产品均值2.4mg/kg)。
长凝大蒜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管理技术丰富,加上2010年合作社进行了长凝大蒜无公害原产地的认证以及在种植和管理上新技术的应用,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长,高效益的大蒜种植带动了农户发展大蒜种植的积极性,2010年全镇大蒜种植面积5000亩,亩均收入4000---5000元,是大田玉米种植收入的8—12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长凝农业产业的支柱产业。
我们金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就是基于长凝镇的特色产业发展成果,本着延伸农产品的发展链条的宗旨,从包装、储藏、加工等环节入手,以无公害绿色产品为根本,打造具有原产地特色的农产品。2008年对大蒜进行了初级包装和腌制,2012年计划投资200万元建设2000平方米的冷鲜库,从而使长凝大蒜达到全年上市的目标。
第二篇: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XX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
建立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是关系到我镇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统部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统部镇合作社发展目前现状
(一)合作社产生的原因
我镇具有与西乌珠穆沁旗草原毗邻的区位优势,多年来种养殖业一直处于持续稳步发展的状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其原因:一是农业生产方式单一,增收空间较小;二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农牧业生产者素质和数量下降、生产效率低下;三是生产投入不足、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不高;四是农民承包地分条成块,农业机械化难于推行;五是市场要素不健全、竞争力增大、生产风险增大。在充分认识到要想加快农牧业发展步伐,必须转变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的不利局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着手运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统部镇合作社成立情况(略)
二、统部镇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
根据本人对全镇合作社的了解,发现了目前已经组建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都相继办理了营业执照,取得了法人资格,但是,这些合作社还都普遍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是能人治社与民主决策的问题,实质上这也是个原则的问题。根据合作社章程规定,做为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原则。但纵观全镇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包括运作较好的合作社,还基本上都是以入股资金数额大小多少论决策权的,谁的入社资金最多,附加票数也多,谁就具有决策权。像双赢农机、鼎盛蔬菜、金土地机械化生产等合作社都出现这种情况。所以,目前全镇所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距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合作社的发展命运也就相应的掌握在这些以入社资金多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人手中,如果理事长是能人,路子广、思路宽、市场洞察力强,合作社就能适应市场发展,否则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风险较大,所以在扶持合作社发展方面首先是要选好人。
二是组织规模偏小,服务领域不全面,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纵观全镇各类合作社大多规模偏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社员与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而且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其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可能鉴于我镇已经成立起来的各类合作社,尚属初始阶段,所以在运作模式上有三分之二的合作社,还只限于集体团购农资以及技术统一培训指导这两个方面的服务。像绿园蔬菜种植合作社、千顷地种植合作社都是这一运作模式。还有的只是采取产前购料、产中统一耕作,产后统一销售农产品,但在中间的环节上,都是与合作厂家在资金上赊销而运作服务的,根本在产业的两头链条上没有一点深加工的服务。比如,金土地机械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这种类型。然而,这样严重短缺延长产业链条的做法与服务,究其原因是它们严重缺少资金的扶持。尤其是目前,县、镇两级政府十分重视合作社的发展,但是在具体扶持方式、力度上还远远不够。有一定实力的合作社取得效益以后,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就主动入社,可是刚刚起步的合作社,农户都在观望,入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相应的就牵制了合作社的发展,也就起不到大面积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三是“管而不理”、“实体不实”。全镇所有合作社包括运行比较好的像双赢农机合作社其运行机制欠规范。表现为:其一,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运作和管理随意性大。全镇各类合作社虽已进行工商注册登记,但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作用不能在日常管理中得到体现。在运作较好的13家合作社中,理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活动正常的几乎没有。所以出现了“管而不理”现象,合作社对全体入社的社员真的做到“管”了,但是,管而无方,管而无理。合作社没有按照相关要求管理入社社员,只是在有利于合作社运转与操作方面下功夫管理社员。比如说按季度召集社员大会或是社员代表大会,培训社员、搞社员活动等,即便是开了也不过是流于形式。其二,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虽然服务受益不同程度上得到体现,但盈余受益总体上仍显不足,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较小,制约了合作社功能的发挥。社员与合作社不能共命运,同担风险与责任,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最后导致了全镇有很多合作社出现了一些挂名的入社社员。所谓的“实体不实”,是指合作社对全体入社社员,在实际运作之中,应该做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而纵观全镇大部分合作社,还只是把合作社办成了一个“中转站”式的服务体制,合作社本身只有股金或入社方式的存
在,而丝毫没有自己所经营的“经营实体”。比如,蔬菜合作社本身没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只是把种蔬菜的农户联系到一起,各家种各家的,赔赚是各家的。养殖合作社同样没有自己的养殖基地等。但我想要真正地把自己的合作社做大、做强、做长远,除了为入社成员搞好服务以外,更重要的是合作社本身应该有其自己用集体股金创办同类产品的经济实体,并以自己的经济实
体或基地,既可作为科技试验示范去转化科技成果,又可以壮大自己的经济收入。但目前我镇能够真真正正这样运作的合作社存在严重的缺陷。
四是市场价格的杠杆因素是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成败的重要问题。纵观全镇发展比较好的合作社,无论是养殖业还是种植业,其生存发展的命运,基本上都系在市场产品的价格这个关节点上。目前从实践上看,凡养殖业的畜产品在市场上价格高时,养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就快就好些;反之,市场价格低时,发展的就慢些或说有的甚至于“解散”或“解体”。这从中也说明了目前我镇各行政村组建起来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暂时还是经受不起市场价格风险考验的,还是属于比较脆弱的。
五是专业合作社行业管理责任不清,建管脱节。我镇虽然从20XX年就开始发展专业合作社,但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机构一直未明确,导致责任不清,任务不明,标准不一,发展参差不齐,只建不管现象十分严重。我们镇里成立了合作社专项推进小组,靠一个推进小组是管不好合作社的,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帮扶,涉及农业、畜牧业、林业、农机等各部门共同配合,即便是我负责合作社党建工作也没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因而全镇合作社出现责任不清、建管脱节现象,使合作社按照自己的意愿运作,随意性很大。
六是对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虽然我县对专业合作社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从项目建设、惠民政策、信贷支持、产业覆盖等方面各项政策不明朗,形成对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缺失。
三、统部镇合作社党建工作探索
(一)我镇合作社党建工作现状
我镇在探索“1+3”村级党组织设置模式方面,走在全县的前列,三年来,全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成立,一定程度上在提高了农民组织化意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也本着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的目标,把党建工作切入到合作社中来,成立了5个合作社党支部,升格1个村党总支,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的推动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民增产增收。但我也注意到“两新”组织给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表现在:其一是部分党员跨村流动加入各类合作社,给党员管理带来困难,个别党员因为脱离党组织,党员意识不断淡化,责任感和荣誉感缺失,党员作用难以发挥,体现在共赢养牛合作社党支部;其二是一些合作社有党员但无组织的现象客观存在,制约和削弱了基层党组织应有作用的发挥,体现在全镇没有成立党支部的合作社;其三是合作社里的一些经济能人虽然政治上要求进步,但由于合作社没有建立党组织,只能长期在党组织边缘徘徊,只能追求经济发展,不能追求政治进步等,体现在合作社中认可的人,可是行政村党支部不认可也发展不成党员。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要求我们要行之有效的探索“对在产业合作社中建立党组织与按建制村建立党组织如何衔接”的党建工作思路。
(二)合作社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纵观全镇X个村党总支和X个合作社党支部,真正运作起来的不多,即便运作起来了,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目前之所以有大部分合作社没有组建党组织、或说组建起来并没有运作起来,其原因是即缺少资金的扶持,又缺乏专门的党务人才。现实的讲我们农村绝大多数的村党支部、村委会,尽管已经失去了“统”的功能、加之又没有对农民的服务能力,可始终还是能享受国家拨付的“转移支付”工资款。而作为各类合作社的党组织,却时常遭到“白眼”,而且还属于“白干队”之列的范畴。所以,又导致了在合作社中“建党难”和“党建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不少党员干部和合作社社员认为合作社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党组织怕影响合作社发展,建立时机还不成熟;也有的人认为,合作社基本上都设在村内,社员中的党员基本上都是村支部里的党员,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已有村党组织,再在合作社内建立党组织意义不大;还有的认为,合作社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如何界定、与村党组织的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上级都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工作难做,存在畏难情绪。
二是党员组织关系问题。组建合作社党组织涉及到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问题,是目前阻碍合作社党建开展的最主要因素。目前,我们采取村党总支与合作社党支部“双重”管理,因为合作社的党员也是村里的党员,党组织关系在村党支部里,实质上没有在合作社党支部,在党员数量上出现了“重复党员”,党员管理难。同时也容易产生村社干部的矛盾,当前,我镇合作社中的党员有一大部分是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或党小组长),村干部相当多担任了合作社的决策管理层人员,他们的党组织关系不可能转到合作社,在合作社发展超越行政村时,党员的向心力聚集在合作社,势必会削弱村党组织的战斗力,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地位也可能会被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取代。
三是发展党员问题,成立正式支部后,必然赋予发展党员职能,这就难免会出现新的“飞过海”现象,同时跨村的社员发展党员问题也非常棘手,从而带来合作社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的矛盾。
四是合作社自身的问题。一方面,目前我镇大多数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松散型结构、管理水平不高,这就给合作社的稳定性、持久性带来问题,没有稳定持久,党建工作开展就缺乏了基础,发展壮大党组织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问题,目前,合作社还是一个“三不像”,不像企业,不像中介组织,不像社团,各方面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真正理顺,这也给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障碍。
五是合作社党组织工作制度缺乏,活动载体和形式过于单一。我镇已成立党支部的合作社中,虽然都是与合作社办公地点合署办公,但没有建立相应党建工作制度,很多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很多支部不开展党员活动,即便开展活动载体和形式过于单调,缺乏特色,内容不够丰富。
(三)合作社党组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怎样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促进合作社发展与壮大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制定党建工作规划。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合作社的底数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党建工作目标计划,建立健全合作社党建工作情况档案。按照有利于巩固党组织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的原则,做到合理规划,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按县委组织部非公党建要求,对社员人数在50名以上且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合作社,争取早日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条件的合作社,合理划归覆盖单位,实现工作覆盖。目前,我正在着手制订我镇合作社党建3年工作规划。
二是理清一个关系:合作社与合作社支部的关系。我镇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不是理事长(鼎盛蔬菜、北大山兴农畜牧养殖等)及党支部书记是理事长(双赢农机、金土地机械化生产、共赢养牛等)的合作社都应按照“支部帮合作”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即“支持不把持,帮助不包办,工作讲配合,共同促发展)全力扶持壮大合作社。合作社支部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展示好党组织的形象,使理事长感受到党组织的实际作用,做到既要当好合作社“高参”或合作社理事长工作的“高参”,又要为其把关定向,引航前行。不是理事长的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要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防止以党组织“领导干部”的身份居高临下,指手划脚。要坚持到位不越位,指导不领导,依靠不依赖,配合不迁就,统揽不包揽。要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当挂牌的党组织,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办法,调动党员的干事热情,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增强党组织在合作社事业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从而实现党组织在农村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的有机结合,实现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和谐共振,让群众感到“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
三是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模式。根据合作社的产业特点、经营规模、社员分布等不同条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设置党组织,加快合作社党组织的组建步伐。一是单独组建。对已初具规模,运行相对稳定,社员中有X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合作社,单独建立正式党组织;二是联合组建。根据“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对运作模式相近,考虑跨村联合建立党支部,探索区域性党建工作,并且进一步按不同合作社划分党小组,方便党员开展活动。比如:双赢农机合作社党支部可以把其它村农机合作社联合,跨村成立1个农机服务业为主的党支部。三是挂靠组建。由行政村已成立的合作社党组织,对其他合作社实现工作覆盖。比如:统部村兴达养殖合作社党支部可以覆盖村其它养殖合作社。
四是完善两个场所:一是党员办公活动场所。随着专业合作社的专业性特点,组织党员、社员开展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引导他们富了口袋富脑袋,寻求社员参与的广泛性。通过建立合作社远教站点(目前我镇已有4个远教站点)和党员先锋岗等活动载体,进一步提高社员的参与度,扩大受教育覆盖面,为合作社广大党员、社员和群众提供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场所。二是党员示范种养殖基地。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帮扶创建党员示范种养殖基地。比如:干部帮扶基金用于合作社,对合作社中有发展潜力的党员、致富能手,积极为他们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小额信贷以及各级多项优惠政策,并以其为典型,引导社员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用党员的示范户效应带动社员户的快速跟进,促进农民增收。
五是建立三项制度:一是支部、合作社理事会例会制度。在具体工作上,支部与合作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合作社工作,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和社员大会决议运作,经济上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保持相对独立。二是党员联系户制度。组织合作社党员致富能手与困难党员和社员结对,每名党员致富能手和技术骨干结对帮扶联系2-3户困难群众和社员,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农业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脱贫致富。三是党员发展制度。把发展党员作为加强合作社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积极把合作社里的致富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推荐入党,吸收他们参与党的活动,大胆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党员发展质量的保证,吸引更多的社员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四、统部镇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现实地讲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意识到,在以后的工作中给予有力的指导、支持和必要的监督、协调,我镇合作社能够健康发展起来,并在繁荣农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我镇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以上分析,结合统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个人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是细化政府扶持政策,建立部门协商机制。目前我镇多数合作社都处于成长初期,经济实力薄弱,生存发展能力差,要保护农民入社及生产的积极性,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要通过党代会、人代会或其它手段向上级党委呼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对合作社在工商登记及商标注册、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信贷支持、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确立了具体政策,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制定政策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政府机构特别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其它部门,抓好政策的贯彻执行,让合作社组织真正享受到相关优惠措施。
其次是健全运行机制,推动品牌建设。一方面积极引导合作社建立健全章程和管理制度,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机构;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以农产品为主,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品牌效益,赋予合作社更多无形资产,提高农民专业合作实施品牌经营的积极性。
第三是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科学评价、奖励体系,对带动性强,切实引导农民群众致富的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积极探索合作社规范发展方式,根据合作社需求及自身实力,将合作社发展与土地流转、项目承接等联系到一起,盘活农村土地、林地等资产,引导农民群众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作价入股加入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农民利益紧密结合的专业合作社。
第四是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加快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以做大做强、培特培优,根据我镇的现状,以我镇主导产业及优势产业为目标,在“专业化”上做文章,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上抓突破。积极探索把同类产业的大小合作社联合起来,组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联合社,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加速全镇同类合作社的整合,增强实力和带动力。如:鼎盛蔬菜合作社可以把全镇其它蔬菜合作社建立生产基地,或是把其产品收购储存。
第五是探索合作社管理与社会管理的结合点,力求通过加强、理顺、规范合作社的管理,探索社会创新管理的新模式。我认为对合作社等“两新”组织要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提升功能与发挥作用并举,使其在健康向上、聚人心促和谐上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在“两新组织”管理服务中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县镇两级政府要逐步完善以登记、审批、监督、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合作社管理服务体系,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实施。比如:双赢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在探索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一定的经验。合作社充分利用党支部活动场所的作用,经常性的组织社员在农闲时边打扑克、下棋等娱乐活动,边座谈,商讨合作社的事、农村的事,切磋农牧业种养殖技术、信息,研究土地流转等与农村农业相关事宜,大家畅所欲言,探路子、出点子、谋计划、定对策共商发家致富的途径。农民也增收致富了,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更重要的是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参与经商、外出务工等事业,各有各的事,矛盾纠纷也少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是探索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合作社保障体系。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面临着许多风险。随着合作社的发展,风险也相对集中。应把农业保险向合作社延伸,发挥农业保险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化解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篇:虢镇街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
虢镇街道办事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
一、发展现状
虢镇街道办事处现有正式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涉及蔬果直销、农资销售、蔬菜种植及畜牧养殖三个方面,入社会员名,投入资金万元,年销售额万元。目前,各专业合作社运转正常,经营状况良好,很好的为全街道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促进作用。
二、发展意义及成效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紧紧依托政策支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虢镇街道地处城区,蔬果直销、农资销售及发展各类连锁服务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全街道现有的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在此条件下应运而生的。近3年来,针对我街道这8个专业合作社,我们坚持走“强化扶持,深化服务,立足优势,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积极协同区农业局等相关部门,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规定,走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之路,积极为其发展长大争资金,跑项目,打品牌,促其不断发展长大。如绿丰源蔬果合作社,经过短短的3年多发展,现在已发展蔬果连锁直销店6个,遍布虢镇城区各个商业网点,目前正向各乡镇及小城镇扩点,直接安排农村劳力达百余人,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余万元。同时,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长大,其对各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项目的发展起到
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南堡村在绿丰源、益农等蔬菜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城南蔬菜果品已成为南堡村村民增加收入的“支柱型”产业,直接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响了品牌战略,深化了优质服务,是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服务平台。虢镇街道地处城区,发展工商业、服务业是我们的必由之路。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没有品牌,不提升竞争力是不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响了品牌战略,深化了优质服务,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个很好的服务品牌,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农兴农资合作社、农丰良种繁育合作社坚持“立足市场,科技兴农,服务三农”的服务宗旨,充分利用城关供销社等“老品牌”发展现代农业,在良种推广、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中走适销对路、优质廉价之路,做出了信誉,做出了特色,深得群众信赖,合作社效益也不断提高。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立足地域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形式灵活多样,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加速了人力、财力、物力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加速了资源经济优势的转化。势单力薄、分散经营的农民,依托合作社进入了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使农产品商品率和效益明显增
加,农民增产增收,初步形成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农民”的发展格局。虢镇街道地处城区,农民发展产业的着力点在发展服务业上。近年来在我街道兴起的绿丰源、益农、金鸡果品等合作社,就是紧紧依托正在城区蓬勃发展的蔬果交易而生的,经过蔬果专业合作社建立的各直销店,菜农的蔬菜果品参与订单生产,每亩平均利润在5000元以上,比以前平均利润提高了一倍多;绿丰源蔬果专业合作社在城区设立6个直销店,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村民收入大幅增加,2011年,全街道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67元,位列全区前列。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业性、示范性,有力地推动了街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虢镇街道体制下,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方向更加明确,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艰巨。农民专业合作社立足区位优势,紧紧跟进城市化发展方向,在发展服务业、物流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示范性,对农民的发展也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街道8个专业合作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对农民的导向作用已初步显现,在发展城市服务业、物流业方面已经形成了规模,很好地为街道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导向作用,其意义更加深远。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我街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一
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不足,数量偏少。这主要还是对合作社发展的认识不够,对专业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知识缺乏了解,缺乏相应的建设经验;二是带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合作社没有真正形成经济实体,凝聚力不强,吸纳农民参与的措施不够,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带动效应明显不足。个别合作社有名无实,“只搭台,不唱戏”,呈现空壳化。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技术、信息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合作社缺乏有经验、善管理、懂经营的牵头人,合作社的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品牌意识不强,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够。
今后,我们一定要从街道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把我们现有的8个合作社发展好之外,我们还要立足实际,上下联系,把合作社的政策宣传好,把发展街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划统筹安排好,把相关的专业人才挖掘培养好,进一步把全街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为街道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农民不断增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湖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红薯产业经验
湖南南县南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提供红薯种植全程服务
【案例】在湖南省南县南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调研时,合作社种植大户刘子华跟我们细细地算了一笔账:种一亩红薯只要8个工人,亩产至少7000斤以上,按合作社0.3元/斤保底收购,收入就有2100元。而种一亩棉花至少要25个工人,顶多600斤/亩,按4.0元/斤,收入仅2400元。种红薯稳产、放心、省工,去掉合作社还有2分钱/斤的返利,比种水稻、棉花赚钱。不少农民也同刘子华一样感叹,还是合作社好。
南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08年12月,由南山村支两委创办。南山地处南县城郊腹地,当时农民人均收入仅3410元,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村支书赵志祥一班人面前的首要问题。穷则思变,村支两委先后通过查资料、到外地考察、召开会议等方式,确定了走专业合作社之路、增加农民收入的举措。
于是,在2008年底成立了南祥蔬菜专业合作社。从2009年初开始小面积种植玉米、辣椒、土豆等蔬菜,由于技术不成熟,合作社在经营上做的不是很成功。
2010年从安徽引进红薯新品种和技术进行试种8亩,共收鲜红薯70000多斤,无论产量和效益农民都很满意。2011年南祥合作社推广种植红薯,发展种植面积近1000亩,按照合作社的“五个统一”即: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旋耕用肥、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机械收割、统一收购加工,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 1
后服务。合作社当年收购鲜红薯600万斤,生产加工红薯淀粉750吨,获利40万元以上。全村仅种红薯一项增收近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多元。
看到种红薯也能赚钱,村民们纷纷改种红薯,2012年南祥合作社红薯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近4000亩,从南山村辐射到中鱼口、三仙湖、浪拔湖以及湖北等地乡镇。
在发展红薯产业的过程中,南祥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确保社员增产增收,从而使专业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启示一】
1、基层组织必须坚持自愿、合作原则。专业合作社通过“种给农民看”,村干部试种、种植大户示范种,让农民看到了效果,带动农民志愿加入合作社。
2、坚持为农服务。合作社在种苗、技术、资金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了服务,产品收购和价格方面也得到了保障,让农民放心种、大胆种。
3、必须掌握关键技术。合作社起初试种玉米,结实率不高而导致失败,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关键技术。“五个统一”做到了种苗供、肥料供、技术送、产品收,从产前到产后提供了优质服务。
4、必须坚持市场运作。如果合作社加工的红薯淀粉没有市场,卖不出去,势必影响产业发展,即使红薯产量再高也是徒劳。
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合作社从一开始就拼力找市场,与相关厂家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还制作了网站宣传页,扩大影响力。为提高产品价值,还着手开发红薯加工后附属物产品,与当地的克明面业洽谈开发红薯系列面条产品,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
【启示二】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
供销社的活力强不强,为农服务的作用大不大,关键在于基层组织。基层网络是供销社开展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近年来,全供销系统着力恢复重建基层组织,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同时也看到,目前基层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基层组织数量少、功能弱、实力不强、作用难于发挥等等。
面对当前供销社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如何全面强加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为农服务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入调研,笔者认为,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按照“空白抓重建、薄弱抓改造、较强抓提升”的原则,采取坚决措施,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一是要利用政策,争取党政支持,全面加强基层组织。
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党委政府历来非常重视供销社基层发展。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政策层面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积极争取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及农业、科技、教育和上级供销等部门的支持,加快基层组织发展。
二是要实行开放办社,借助外力,大力发展基层组织。
我们既要注重把社会上已经建办的符合供销社基层组织形式的各类组织吸纳进来,也要通过资金投入、产权联结等手段,加强供销社与这些组织的经济联结,使它们真正成为供销社新的基层组织。
三是要发挥自身潜能,因企施策,务实发展基层组织。
要充分利用基层组织的人才、网络、资产优势,通过自主筹资、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加快盘活社有资产,恢复、重建基层组织的经营与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的综合业绩考核机制,加强对基层组织的统筹管理,激发基层组织负责人创业干事的激情和动力。
第五篇:xx县xx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
xx县xx镇xxxx专业合作社 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中共xx县xx镇委员会
xx县xx镇人民政府
0000年0000月0000日
xx县xx镇xxxx专业合作社
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及调研组一行:
您们好!首先,欢迎调研组一行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我谨代表xx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干部群众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诚挚问候!
近年来,我镇把学习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农民实体经营管理得到巩固,专业合作组织得到稳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渐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带动农民致富,成效十分明显。下面,就我镇xxxx专业合作社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xx镇概况
我镇位于xx县城000公里处,总面积000平方公里,总户数000户00万人。辖00个行政村,00个农牧场,000个村民小组,000个站所,00所中小学,00座清真寺。全镇现有00个党总支、000个党支部,党员00名,团员000人,“四老”人员000人,入党积极分子00人,后备干部000人;现有“五好”村党支部00个,“群众满意”站所00个,县级文明村00个,地区级文明村00个,自治区级文明村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00个。
(二)xxxx专业合作社概况
xx镇xxxx专业合作社位于xx村,该村位于我镇以西00公里,xx公路1公里处,全村辖00个居民小组,00户00人,耕地面积00亩,主要以种植xx为主业,现有xx种植面积00亩。00年00月成立xxxx协会,初始会员00人,扶持和发展科技示范户00户,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00人,农民技术员00人;00年00月成功注册xxxxxx商
标;00年00月,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协会投入00万元资金,注册成立了xx镇xxxx专业合作社,主要集xx育苗、种植、贮藏、销售于一体,有成员00名(社会团体成员00名,农民成员00名)。xxxx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科学管理,规范经营,始终坚持产优质无公害绿色xx为理念,引导合作社成员种植高品质、高产量xx的同时,积极为广大农户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生产的xx以耐贮藏、品质佳、果肉脆、口感独特,而跻身于优质xx行列,产品远销区内外各大城市,受到果品销售公司和消费者的青睐。2006年至今,xx村每年xx挂果面积平均增长400亩,亩产量平均为00吨,总产量年平均增长00吨,年产值000多万元。xxxx专业合作社将xx培育种植、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果品冷储和销售等工作作为主要业务,为广大会员和农民服务,因其经营管理科学规范,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明显,000年,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创建“百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先进单位。
二、主要做法及运行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提高宣传学习力度,强化科学经营理念。xxxx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镇党委、政府利用会议、培训、广播、宣传栏、宣传标语,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使合作社成员、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更一步认识和了解;健全并完善了各类规章制度,强化会员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意识,把制度与管理相结合,将科技同经营相配套,不断夯实基础,拓宽经营思路。
二是积极参与果品展销,全面拓宽销售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使合作社取得更大发展空间,能够更好地为会员服务,合作社多次组织会员在xx产销旺季赴自治区各地、州、市进行展销,并学习借鉴同行业的经营销售模式。为使市场更加牢固,产品更具竞争力,合作社在引进新品种、掌握新技术的同
时,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和运营方式,为xx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经营奠定基础。成立至今,合作社会先后参加过000年广州农产品展销会、0000年杭州农产品推荐会及000各地农产品展销会00次,均得到较好声誉,极大的开拓了市场。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密切部门之间配合。镇政府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经营。每年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扶持,制定专项扶持资金与管理办法,确保专项扶持资金的科学利用。并要求各村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引导和扶持力度。农林牧业等相关办公室相互密切配合,通过统一指导,鼓励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合作经营模式,优化“五统一”服务(即统一收集市场信息、统一栽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生产技术操作及培训、统一销售),整合科技增长要素,聚集农户生产资料。
四是新建配套设施,提高果品质量。合作社在扩大规模化生产,多渠道扩宽销售渠道的同时,不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在果品保鲜、冷藏上提高市场竞争力。000年000月,xx村结合合作社发展实情,投资000万元新建了一座000平方米,有00间保鲜室,可容000吨不同果品冷藏的气调保鲜库。保鲜库的建成,有效解决了果品冷藏难,易腐烂,反季节无果品销售困难,较好的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运行成效
xxxx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运作,较好地促进了我镇林果、农牧等产业的发展,推进了我镇农业高效、优质、高产、安全、生态进程,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一是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对市场、内联农户,有效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一是把单家独户的农民联合起来,以统一的市场主体应对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通过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一体化经营,有效延
伸产业链条,组织商标注册,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加快了流通。
二是实现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推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格局更加明显。
三是推动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理配臵生产要素,实现了规模经营;通过统一服务、开拓了市场,降低了生产交易成本,扩大了产品销路;有效地增加了入社农民的收入,并带动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
五、存在的问题
由于专业合作社在我镇起步晚,没有成熟的经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是认识上有待提高,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二是整体竞争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三是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滞后;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初期实力弱,没有工作经费、基础设施等条件较为落实,制约了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五是思想保守、信息单
一、市场影响力较弱;六是合作社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能人效应不明显。
领导和同志们:现如今,我镇党委、政府正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现代设施产业的要求,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加快 “一村一品”和“一乡一特色”产业发展步伐,申请注册成立更多的专业合作社,将规划中的xxxx示范基地,000农业和000养殖基地高标准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加突显,使全镇农牧民的生活更加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