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一单元作文题目

时间:2019-05-13 14:0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下)第一单元作文题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下)第一单元作文题目》。

第一篇:九(下)第一单元作文题目

九(下)第一单元题目

山花浪漫,流水淙淙,星光闪烁,细雨蒙蒙„„大自然中的景物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或人生的启迪。本单元的几首诗歌,均从大自然中撷取美妙的景物,弹奏出生动的乐章,书写出诗人心中的情致,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的共鸣。下面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将你对大自然的某种感怀诉诸笔端。

第二篇:九下第二单元(语文)

5、词两首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词的方法,了解词的格式。

2、体会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境界。

重点:感悟诗词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难点:理解诗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指导学生欣赏《忆秦娥 娄山关》

一、导入新课

简介写作背景

1935年1月29日,红军撤离土城,回师东进,再渡赤水,2月25日,经激战攻克娄山关,重占遵义。此役,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俘三千余人,取得长征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毛泽东登上娄山关,纵目眺望,只见千山万岭,起伏连绵,如浩瀚大海,浪涌波逐;长空湛蓝,纤云不滓,夕阳缓缓下移,绯红、鲜艳、透亮。胜利的喜悦与眼前壮美的景色相契合,毛泽东诗兴蔚起,灵感压榨奇发,吟成这首《忆秦娥 娄山关》。

二、作品欣赏

1、齐读全诗,初步感知这首词的意境。

2、赏析词的上阕

(1)概括上阕内容:描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

(2)赏析角度:

A 行军的自然环境:西风、雁鸣、白霜、淡月--------清寂苍凉

请学生把这些富有云贵高原特色的景物用描述性的语言连缀起来,要能体现凛肃、静冷的气氛。

B 红军出征的情形:马蹄声、军号声------刚劲悲壮

请学生品味“碎”、“咽”二字的表达效果。

234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所以说本诗营造的气氛轻松。

3、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使作者好像一位神仙,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所以说本诗的意象选择新颖。

4、齐读第三段——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体验? 明确:《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境像,全是为情驱使。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底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情绪,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 ”与那“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以上说明作者向往宁静安详自由生活。

五、艺术技巧鉴赏。

下面我们分别从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三方面来赏析诗歌。

1、形式方面 主要指诗歌的建筑美,是句子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

2、语言方面 主要指诗歌的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有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意象方面 主要指诗歌的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情感体味和诗歌的艺术技巧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 识记训练:背诵本诗。八,作业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作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导入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世界文化名城,2008年我们要在这里举办奥运会。去看奥运会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但中国这么大,怎么去北京最便捷呢?当然是乘坐火车了。假如你去过北京,你就一定会知道北京火车站,这个号称全世界最繁忙的火车站,每天要发送几十万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在电视上见过它,那个有着大钟楼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虽然我们很熟悉它,但它不过是忙碌与拥挤的象征,你能想象得到有人为它写诗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它就写于四十年前北京的火车站。

二、作者、作品介绍

食指,原名郭路生,因为母亲在一次旅途中生下他,所以取名为“路生”。

为什么叫食指呢?(提问)因为我们诋毁或指责别人总爱用食指,诗人认为,在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食指在“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但“牧童遥指”的乡村并没有诗意的美好,繁重的体力劳动反而打击着诗人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身体。71年参军,在部队他见证了极其残暴的批斗,遭受强烈刺激,精神分裂。

主要作品: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食指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那种对生存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相媲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

三、时代背景

一些曾经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作家,如史铁生,叶辛,梁晓声,张承志,张抗抗等,他们都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知青文学。然而,更多的知青则永远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更是首当其冲,经常被工作单位裁减而失业。

四、朗诵课文

板书: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关键词:故乡 母亲 痛苦

五、分析课文,教学重点解析

1、作者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开头是有深刻用意的,它隐含了三个事实,是哪三个呢?

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

当时每天有三列运送知青的专列,从北京开往全国各地,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三年。

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

据说当时在北京火车站要设立急救站,由于过度悲痛,很多人都昏死过去了,哭喊声震天动地,场面异常壮观,很多人离开北京和亲人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客死他乡,谁也不知道这场运动要什么时候结束。

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北京: 上山下乡前,无数中国城市青年对农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一些曾经积极参与过文革运动的城市年轻人经过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后,意识到自己被人所欺骗利用,至此彻底放弃了曾经坚信不疑的革命理想以至于一切理想,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道德失序可以在此找到部分根源。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

2、在汽笛声中,为什么作者感觉“北京车站剧烈地抖动”? 作者又为什么“吃惊” “不知道发生什么”?

这是一种幻觉:

鲁迅说,当人睡到布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人一迷茫就会产生幻觉。

“剧烈地抖动”的车站是诗人心灵的外化: 在开阔的空间范围上,作者把握住这特殊的历史时刻,作者此时对“北京火车站高大的建筑”的感受,超越的传统的视觉逻辑,深入到生命的潜意识中去,表现为一种冥想的哲理意味。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迷惘、无助和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每个人都对未来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但没有哪一个人的恐惧像当时的知青,恐惧来得如此强烈。这就好比我们算命算卦一样,只不过是对未来不可知所产生的恐惧的一种安慰吧。在尖锐的汽笛声,就好像在宣读死亡判决书一样,他们已经隐约认识到了,现实好像不像他们了解的那样美好,但还有很多人没有察觉,诗人是敏感的,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艺术的功能告诉我们,有些既成事实是错我的。

3、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句诗化用了那位诗人的名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唐代诗人孟郊:

表达告别母亲时的眷恋和痛楚:

记得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画面,盟军抢滩登陆奥马哈海滩,遇到了德军疯狂的抵抗,重机枪的子弹不停的扫射,很多士兵还没有登岸就死在了海滩上。有一个士兵,他被炮战击中了,肠子流了一地,但还没有死,他在要死的那一刻,一直在呼喊一个音符:妈妈,妈妈,救救我!不是上帝,不是总统,是妈妈,世界上所有民族,各样人种都在妈妈这个发音上是一样的,当我们最无助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妈妈。

说明了在普通的人性面前,“政治神话”是那么苍白无力

4、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喻成“风筝”?

感觉自已的前途像风筝一样飘摇:

能唤起童年记忆,表达对母亲的依恋:

在诗人的心中,北京和母亲始终是叠合在一起的,远离北京就等于原离母亲和文明,在文革中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中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表现出他们对政治权力话语的轻蔑与反叛。这场运动赵城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由于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知识断代,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希望母亲能够拯救自己,因为线在母亲手里。

5、“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是作者真实的感受吗?这一感受对诗人意味着什么呢?

这是物我颠倒的错觉:

作者感觉到已经被北京抛弃了,被时代和文明抛弃了:

在当时的官方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神话,从而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其实很多人是不想走的。食指这样的诗却以真诚朴素的态度,将个体的真实而独特的经验彰显出来。他具有天生的诗人的敏感气质,表现在这首诗中就是敏锐地抓住个体的“我”心灵中的几个幻觉意象。

食指个人主观感受的表现,无疑是冲破文革中虚假的权威话语对个人的真实生活的遮盖,在这种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艺术中,蒙在时代表面的灿烂辉煌的神话面纱才被撕得粉碎,显示出现实“黑暗与血污”的真相。在此之后,人性的觉醒才有可能随着个人的觉醒进入人们的脑海与视野之中

6、“这是我的北京”作者为什么说了两遍?为什么要强调“最后”这个词?

反复呼喊表达绝望与不舍

这是最后的诀别,透射浓烈的悲壮色彩。

北京是故乡,是文明的家园

茫然而绝望地抓住同样迷惘的青年人的手,仿佛落水者去抓住 一根稻草,这样的迷惑不安,绝望与痛楚怎能不牵动读者的心呢?**时期青年一代的生存状况不能不说透射着浓烈的悲壮色彩。这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

邓小平曾说: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六、语言分析,教学难点突破思考:通过分析,你能找到诗中有哪些“幻觉意象”

1、“剧烈地颤抖”的“北京车站” “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 “针线穿透了心胸 ”

“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

2、幻觉”意象的组合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作用:其实这就好比我们看电影,我们看到电影中有很多现实社会中得罪恶,当弱者需要帮助,坏人得不到惩罚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电影中出现英雄,小李飞刀告诉我们什么叫导弹解决不了的事情;蜘蛛侠告诉我么什么叫不用翅膀也能飞行的道理;阿基琉斯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要让后脚跟暴露在空气外面;山村贞子告诉我们为什么熬夜看电视剧对身体不好。

其实这不过是把我们个人的知觉感受带到客观世界中,并有机的联系起来,接着无限放大。其目的是给读者留下鲜明、强烈的印象。最爱制造幻觉悬念的大事希区柯克说:电影的魅力在于悬念,这也是诗人写诗时爱写幻觉的原因。

七、拓展练习

听《相信未来》

鲁迅与食指的点评:20世纪,在整个世界都在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却整整浪费了80年,在为我们主义的正确与否,政党的合法地位而无休止的上演尔虞我诈的勾当,几代人为虚无的政治牺牲了他们宝贵的青春。政治家在大谈主义的时候,却忽略了最普通的人性,当政治权力者们制造的所有神话都褪去了绚烂的光彩,显而隐藏在其背后的黑暗、悲哀与人性永恒的咏叹就赤裸裸地表露出来。

好在,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相信新生的生命力量一定能战胜腐朽的黑暗力量;坚信人类良知的伟大力量;他们是民族的精魂,也在努力保住人类最后的良知,就像他们的诗文所说的一样,请救救孩子吧,请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八、作业:课下欣赏食指的《疯狗》 •

8、外国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的面对人生选择。

0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只的是什么?(特指在生活中应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性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思考探究

学生再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的怀念”?(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学生朗读背诵诗歌,试着当堂背诵这首诗。

2思考每节诗歌的意思,然后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考题: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学过的〈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都采用了这种写法。)

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静。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经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有很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竟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选择,更要慎重对待。)

思考探究

41516-

第三篇:苏教版九下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学案)

第一单元 《古诗三首》教案

主备:刘晓琴 审核:初三语文组

《饮 酒 》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

2.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3.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体会他那种不愿屈己从俗、决然舍去的高尚节操。【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不久前学习了东晋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指名背)

我们了解了一些诗词的知识,也知道了唐诗宋词元曲这种说法。唐代以前很多题材的诗歌,唐代的时候才登上它的高峰。比如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惟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田园诗。它是由东晋的陶渊明开创的,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它的顶峰。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那么,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诗人,他的人生经历、他所处的环境对他的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检索到的有关资料、信息。

补充材料:陶渊明生平

陶潜,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今江西九江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任官,他的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但到陶渊明时,家境衰落。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终于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回家乡当隐士去了,与官场彻底决裂。《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二、通过反复朗读,体味诗人的感情和诗的意境美。1.生自由读课文

2.教师学生共同讨论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

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的是诗人悠然自得、宁静淡泊的心境,所以,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这是五言诗,朗读时按二/三结构。可灵活变式为二/二/一或二/一/二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洁身自好不受尘俗的烦扰。起句应读的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体现出得意感。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能尔”设问,尔,代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心远地自偏” 此句为全篇之骨,要读出一份自豪,体现出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读这两句之前,应有个停顿。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这两句是颇有意境的诗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句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3.生再读课文 4.师范读

5.学生跟读,试背。

6.指名再读课文,会背的背诵。

三、通过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心情。思考:

1.一二两句诗运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叙事)

2.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

明确: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议论)怎么理解这两句话?

明确: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富有意境。请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这份意境美。把这两句诗描绘出来。

(学生可以有各自的想象联想,只要与诗句的淡然悠闲、物我合一的意境即可)5.“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

补充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时俯时仰,“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意境宁静清远。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景物描写。

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补充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体宁静恬淡。

这四句,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7.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为什么欲辨已忘言?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样美妙,那么富有人情,都能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

四、艺术特色鉴赏

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一、二句叙事,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自然引出后面两句。

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前面四句在事理情中融情,透露出诗人恬淡的心境。五至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景中寓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小结: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陶渊明的诗文我们接触不多,同学们可以去找些来读读。

《行路难》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内容,积累名句。

2.感知诗中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立志报国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重点:感知诗中塑造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回顾关于李白的文学常识

资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写作背景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本想干一番大事业,但因得罪权贵,不到三年便被玄宗赐金还山。这首《行路难》可能就是离京时所作。

三、解题:《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四、指导朗读:

比较诵读效果,确定诵读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二二三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四三节奏)

二二三节奏和表达作者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读这首诗时要主要用四三节奏来读。

五、研读赏析

1.前四句写京城友人为李白饯行。宴席的档次很高,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 金樽、玉盘——形容餐具华贵

清酒、珍馐——形容酒肴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形容酒菜价格高

2.面对美酒佳肴,李白为什么却难以下咽,想要舞剑助兴,却又茫然不知所措? 明确:因为其内心苦闷,所以有这样的动作神态。

3.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想像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这两句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

4.虽然世路艰难,但生性豪爽的李白却并未对前途丧失信心。接着两句引用两个典故——“垂钓碧溪”“乘舟梦日”——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

主题讲解: 用典,以传情达意

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精炼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

如:“卧薪尝胆”,它既是词语又是故事。我们也常在口语中用到它,这就是典故。我们在运用成语的时候,很多都是典故。

用典是一种高层次、很雅致的表现方法。它避直就曲,生动典雅。句子的含义是需要人们去理解的,就像作者不直接说“我要从政”“我要当官”,而是用典故来说话。

师生再次理解一下用典的句子。

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这句是用吕尚垂钓时遇周文王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希望。

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这句是用商朝伊尹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憧憬。

(学生齐读)

明确:从表面上看,看不出来其真正的含义。真正的含义是希望有机会得到赏识,希望委以重任。

补充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学生齐声朗读)思考:

(1)用典的句子是哪两句?

明确: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旧空吟闻笛赋”说的是物是人非,“到乡翻似烂柯人”说的是岁月流逝。这就是话不直说。

(2)警句是哪两句?

明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在诗里写的是他的想法,其实这两句诗的意义早已离开文本原意,被人们广泛运用,它的寓意是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更加美好的事物在前面呢。用典和警句都是诗歌里高层次的表达技法,我们在读古诗时要有意识地注意一下。

5.姜尚、伊尹的经历,又激起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但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 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不知出路在何方。“行路„„安在”这几句在句式和修辞上有怎样的特点,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明确: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 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再一次困扰着诗人的心。

6.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他暗用典故,表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最后两句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六、归纳总结: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写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苦闷中不乏追求,失意中仍怀 希望。

2.本诗是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明确:巧用典故,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跳跃式的结构,揭示了诗人感 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

《游山西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教学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教学难点: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由背诵《卜算子咏梅》导入

二、解诗题,知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三、指导朗读,明确朗读节奏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抓字眼,明诗意

1.学生结合注释和文后评论,自由阅读,自主思考。2.集体交流: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古诗的一二两句。(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

难道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

自由读——个人读——个人读——齐读。

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

自由读——个人——齐读。

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交流。

(2)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五、多诵读,悟诗情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在诗里写的是他的想法,其实这两句诗的意义早已离开文本原意,被人们广泛运用,它的寓意是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更加美好的事物在前面呢。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第四篇:九下第一单元1课 《乡愁》教学设计1课时

九下第一单元第1课 课题:《乡愁》

单位:彩石中学

主备人:商建平复备:刘贞艳 李玉莉

课标及教材分析:

1.《新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余光中的《乡愁》以其丰富的意象,浓厚的家国情思成为广为流传的“乡愁诗”佳作,也是这位“乡愁诗人”的代表作。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将人生每一阶段的“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使“乡愁”有所寄托。其完美的形式与丰富的内涵深深打动了无数的读者。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同时,他们的情感根据生理和心理的实际也变得日益丰富起来。但是,相对七年级时,他们的情感更趋向内敛,很少直接表达吐露的。又由于学生虽有离家的经历,而只是停留在表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使情感丰厚起来显得很关键。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能力目标: 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教学重点:

诵读。欣赏诗中递进组合的四个意象,理解诗意由乡愁到家国之思的升华。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和感情,领会其象征意义。教学方法:

1、结合音画效果,让学生进入乡愁世界

2、教学分为几大板块:(1)音画情景;(2)朗读领悟;

(3)诗歌欣赏;(4)自主探究。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现代诗我们已不再陌生,也认识了不少现代诗人,在当代诗坛,有一位生长于大陆,定居于台湾的诗人,一位热爱故土如爱自己的诗人,有一位唱着乡愁永不老去的诗人,他——就是余光中。现在,让我们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世界。

二、认识余光中:

1、学生自主介绍,相互交流,说出对于光中的初步认识。

2、老师适当补充其人其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诗创作。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细,抒情缠绵,含蓄隽永。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欣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诗人的感情。)〈多媒体播放朗读材料〉

2、提问:以第一节为例,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3、分四组朗诵。注意模仿节奏、重音、诗歌感情。边读边思考:读完整首诗,你的头脑里剩下几个什么词语?

四、意象、感情的理解: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2、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诗的四个中心物象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这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练习三)

3、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3

反衬出乡愁的浓烈。托物寄情,表达绵绵不尽的乡愁。含蓄委婉,而又深沉哀怨。

4、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全诗运用新奇的比喻,从纷繁的世事与旷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除此而外,还运用了对比,反复,反衬的修辞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如泣如诉,哀怨动人。前三节犹如汹涌而进的波涛,最后一节轰然汇成全诗的九级大浪,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达到高潮。正如诗人所说:“纵的是历史感,横的是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人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了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广度与深度。

5、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受?[各抒己见] 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6、“乡愁”的含义(练习一/2)

“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五、小结: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朗诵、领略音乐美

明确余光中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六、联想迁移:

1、读全诗,再次领悟全诗意境。

2、创新支点:以“读__________”(余诗中的句子),我联想到_____________。(课外诗词曲均可)”为例造句,请说说余光中《乡愁》让你想起了什么?

(教师出示幻灯总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另外,①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②李煜的词《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③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⑤李白的《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⑥崔颢的《黄鹤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看多少英雄少年,白了头在一夜间!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团聚梦难圆?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深刻的理解。

七、比较阅读:(练习四)

余光中和席慕容的《乡愁》,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参考: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 5

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八、拓展模仿:

阅读下面句子,然后仿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愁是

九、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乡愁》

2、自己写一篇《乡愁》,可以是诗,可以是散文,下节课配乐朗读交流。【附学生作品:】

乡 愁

乡愁是一抹净净的黄土 风吹不走的相思 乡愁是滴在草间的露水

感念中的芜杂

乡愁是我心中思念不死的枝桠

从爱到痴 从生到死

板书设计 :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邮票

思乡 长大后

船票 思亲

后来

坟墓

现在 海峡 爱国

第五篇:九下第一单元1课 《乡愁》教学设计1课时

九下第一单元第1课 课题:《乡愁》

【课标及教材分析】:

1.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诗歌的目标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诗歌的教学建议是: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余光中的《乡愁》以其丰富的意象,浓厚的家国情思成为广为流传的“乡愁诗”佳作,也是这位“乡愁诗人”的代表作。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将人生每一阶段的“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使“乡愁”有所寄托。其完美的形式与丰富的内涵深深打动了无数的读者。【学情分析】:

1.学生知道了什么:学生们在七八年级已经学过了几首现代诗歌,对于这一体裁已经比较熟悉,而且学生们也有朗诵和背诵诗歌的情趣。

2.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什么:诵读这首诗,达到背诵的程度。

3.学生需要教师指导解决什么: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音韵节奏、情感表达均了解不多。所以教学本单元时宜从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现代诗歌的技巧入手,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设身处地的用“心”去读、去品味、去联想和想象诗中的意境,去感悟、探究诗歌中所深含的情感及意义,引导他们领悟诗中丰富的人文内涵,逐步激发起他们赏读诗歌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及审美情趣。

4、学困生分析:后1/3的学生想达到当堂背诵还有难度,可以让他们在课上读熟练,背诵放到下一节课,并让他们达到默写的程度。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也不要对他们做过深的要求,只要理解到诗人的爱国情感就行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2、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能力目标: 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教学重点】:

诵读。欣赏诗中递进组合的四个意象,理解诗意由乡愁到家国之思的升华。【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和感情,领会其象征意义。【教学评价】

诗歌朗诵、背诵、默写 【教学方法】:

1、结合音画效果,让学生进入乡愁世界

2、教学分为几大板块:(1)音画情景;(2)朗读领悟;

(3)诗歌欣赏;(4)自主探究。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现代诗我们已不再陌生,也认识了不少现代诗人,在当代诗坛,有一位生长于大陆,定居于台湾的诗人,一位热爱故土如爱自己的诗人,有一位唱着乡愁永不老去的诗人,他——就是余光中。现在,让我们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世界。

二、认识余光中:

1、学生自主介绍,相互交流,说出对于光中的初步认识。

2、老师适当补充其人其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诗创作。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细,抒情缠绵,含蓄隽永。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欣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诗人的感情。)〈多媒体播放朗读材料〉

2、提问:以第一节为例,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3、分四组朗诵。注意模仿节奏、重音、诗歌感情。边读边思考:读完整首诗,你的头脑里剩下几个什么词语?

四、意象、感情的理解: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这首诗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2、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诗的四个中心物象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这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练习三)

3、愁是凝重的,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乡愁的浓烈。托物寄情,表达绵绵不尽的乡愁。含蓄委婉,而又深沉哀怨。

4、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全诗运用新奇的比喻,从纷繁的世事与旷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除此而外,还运用了对比,反复,反衬的修辞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如泣如诉,哀怨动人。前三节犹如汹涌而进的波涛,最后一节轰然汇成全诗的九级大浪,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达到高潮。正如诗人所说:“纵的是历史感,横的是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人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了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广度与深度。

5、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什么感受?[各抒己见] 表达了作者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6、“乡愁”的含义(练习一/2)

“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

五、小结: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朗诵、领略音乐美

明确余光中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六、联想迁移:

1、读全诗,再次领悟全诗意境。

2、创新支点:以“读__________”(余诗中的句子),我联想到_____________。(课外诗词曲均可)”为例造句,请说说余光中《乡愁》让你想起了什么?

(教师出示幻灯总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另外,①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②李煜的词《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③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⑤李白的《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⑥崔颢的《黄鹤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挥不走的乡愁,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看多少英雄 5

少年,白了头在一夜间!风流少帅张学良,困居台湾几十年,有多少离愁别恨,客死他乡,团聚梦难圆?多少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人民与大陆两地相隔,饱受相思之苦,因而对乡愁有着其他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深刻的理解。

七、比较阅读:(练习四)

余光中和席慕容的《乡愁》,你更喜欢哪一首?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参考: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八、拓展模仿:

阅读下面句子,然后仿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愁是

九、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乡愁》

2、自己写一篇《乡愁》,可以是诗,可以是散文,下节课配乐朗读交流。【附学生作品:】

乡 愁

乡愁是一抹净净的黄土 风吹不走的相思 乡愁是滴在草间的露水

感念中的芜杂

乡愁是我心中思念不死的枝桠

从爱到痴 从生到死

板书设计 :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邮票

思乡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船票 思亲

坟墓

海峡 爱国

下载九(下)第一单元作文题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下)第一单元作文题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下第五单元教学案

    17 公输 【课时学习目标】 1.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等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

    九下第三单元基础练习[最终定稿]

    九下第三~六单元字词练习 要求:1、给加点字注音;2、读拼音写汉字;3、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 《白杨礼赞》无边无yín 坦荡如dǐ倦daì潜_暗长 秀qíyān yān欲睡横斜yi出 倔强......

    九下第六单元复习教案(范文)

    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主备人:黄艳秋 审核: 批准使用: 时间:2012.1.17 复习内容: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重点课文:《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复习目标......

    九下语文第二单元同步作文

    第二单元:走进小说天地 题解 1.小说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见的文体,小说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故事。身处小说的 世界中,你有过什么样的感触呢?有没有一个故事可以让你开怀大笑,有没......

    九下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整理 油印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整理 姓名 班级 《公输》 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 1、起.于鲁2、公输盘不说.3、不可谓知类..5、然胡.不已.乎然:6、胡不见.我于王7、子墨子九距.之8、子墨......

    九下第四单元作文训练教案

    九下第四单元作文训练 以“责任”为话题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3......

    九下语文第四单元同步作文

    第四单元:乘着音乐的翅膀题解 1.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它能够感染人的心绪。从小到大,相信你一定听过许多的歌曲,你一定有自己最喜欢的歌,请你自选一段乐曲或一首流行歌曲,反复聆听......

    岁月如歌——九下第六单元

    岁月如歌——我的初三生活 ——第六单元写作指导 【文题展示】 走进初三,我们丢掉了丝丝稚气,多了一份新奇,多了一份狂放,多了一份欢乐,当然也有欢乐背后掩饰不住的痛楚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