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奇台一中学习体会
赴奇台一中学习体会
11月17日至19日,我和学校中层一起赴奇台二中、一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通过此次考察学习,使我看到了这两所学校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体会
一、奇台二中在领会新课改精神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富有成效的实践。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课堂上教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探究型、合作型的小组学习。在奇台二中,我听了三节语文课,三名教师各有侧重。有强化基础训练的、有注重教法的、有注重学法的。这三名教师虽然各有特色,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注重课堂上学生探究型、合作型的小组学习。在课堂上,面对许多听课的教师,小组讨论井井有条、小组代表侃侃而谈,思路清晰。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体会
二、奇台二中整齐、规范的教室布置。
每个班级教室的墙壁上都整齐、统一地贴着“团员阵地”、“学习园地”、“张贴栏”。“团员阵地”中有班级团支部的机构设置,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照片及团员的名单。
“学习园地”中有班级“优秀之星”“进步之星”的照片。“张贴栏”中有值日表、时间表、课程表、制度栏、通知栏。
体会
三、奇台一中无处不在的浓厚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氛围。校门口、橱窗里、大楼墙壁上、宣传栏中比比皆是的给老师的寄语、给学生的寄语、行为礼仪上的劝告、大楼前的对联、各种石刻、雕像、每个班级门前班主任的照片、寄语,教室里的各具特色的班旗、班徽,带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那一句句温馨的的话语,渗透着实实在在的教育理念,深入到人心灵,一点也不空泛、不生硬,给生活工作其中的教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和疏导。
第二篇:赴合肥一中挂职学习体会
感受的是“真”,收获的是“情”
――赴合肥一中挂职学习体会
寿县寿春中学 倪文萌
为深入推进寿县与合肥市教育结对合作工作,根据《“十二五”期间寿县与合肥市教育合作意见》,2011年12月6日-31日,我县派遣了20位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和骨干教师到合肥市几所名校(园)挂职学习、跟班听课。本人因此有幸与霍邱周集中学的张杰校长和我县炎刘中学的团委书记李静老师、隐贤中学的王传兰老师一同来到合肥一中挂职学习。
合肥一中作为一所历史名校,我们对她久有耳闻,然而将近一个月的共同生活,我对合肥一中更是有了深切的感受。合肥一中占地300余亩,现有在校学生6000余人,在职教职工近500人。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功能区划合理,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学校设有高
一、高
二、高三3个年级部和国际部,在校长室和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相对独立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合肥一中的办学理念:“全面施教、广育英才”。陈栋校长提出“全面施教、广育英才”的办学理念,陈校长表示学生不论是哪一个层面,都会因为高中阶段获得坚实的基础,而在将来成为某一方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陈栋校长举例说:“比如,我们学校一位学生,考上了大专。他到了大学后,很快竞选学生会干部,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很快展现出来,毕业后到了一家公司,又很快升迁。那么,在他这个层次上,他是佼佼者,是成功者。”环卫工、警察、企业员工,不论你身处哪个行业,只要你曾是合肥一中的学生,那么佼佼者的理念就在心中扎下了根。“在你所处的环境和领域,你一定要做到最优秀。”合肥一中的办学理念,不仅教师认可,学生认可,也得到家长和社会的称赞。合肥一中高素质的毕业生受到全国各大名牌高校的青睐,北大、清华、人大、中科大、浙大等名校每年的保送生、推荐生名额在全省同类学校中是最多的。许多高校还授予合肥一中“优质生源基地”,本人在挂职期间有幸见证了中南大学、安徽大学两校隆重的授牌仪式。
合肥一中的教育定位:“大学预科,英才摇篮”。陈栋校长说,合肥一中坚持两条腿走路,对教学教育实行两手抓:“既抓高考,又抓课改;既抓智育,又抓德育。”同样的高考,同等级别的考分,合肥一中的学生在大学中发展潜力更大。合肥一中将自身教育定位为“大学预科,英才摇篮。”大学里有的,合肥一中都有,学生在高中阶段即已熟悉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模式,锻炼了自学自治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物,成为各项活动及各自领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合肥一中,不仅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也享有世界一流名校的美誉,集中了全省最知名的教师群体,也集中了全省最优秀的学生,还具有全省最先进的办学条件。无论是完善的配套设施,整齐划一的师资,还是浓厚的百年历史文化底蕴,优良的校园人文环境,我们不仅比不了,也学不来,但通过深入学校与教师交往,与校领导谈心,与学生交流,和2010年先期到合肥一中挂职学习的霍邱二中杨明生校长一样,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些十分宝贵的可学、可比、可用的东西。
一、合肥一中教师真的很辛苦
在外界人看来,合肥一中的教师应该有很强的优越感,有很高的幸福指数。通过与他们的朝夕相处,我发现合肥一中的教师真的很辛苦。他们的很多教师,尤其是住在市区的两语教师及班主任,他们不得不在6六点钟之前就起床,以赶上学校的早班车,有的教师只得在车上将就一下早餐,如果班车晚点,为了赶时间可能还要忍饥受饿一个上午。有晚自习辅导的教师,不得不在十点半以后才能搭上最后一班车,经过半个小时甚至1个小时的车程回到市区,十二点才能到家休息。如果上、下午都有课的教师,他们不得不在学生公寓楼里那十分简陋的临时休息室午休一下,还有很多教师不得不在那张没有下铺只有上铺的床上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学校领导实行24小时值班,白天要全天候巡视、检查,晚上要查自习和学生就寝情况,值班晚间不能回家,只能在办公室的折叠床上将就一下,第二天还得正常上班。为了错开学生就餐高峰,教师们要么早早地吃饭,要么待到学生用餐之后吃饭,更多的教师常年吃着不凉不热的饭菜。合肥一中的教师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私家车,但我们看到他们的私家车更多地停在校园中。在合肥一中滨湖新区,由于方方面面都还不够配套,想找一个娱乐或购物的场所都非常困难,但这样的环境让合肥一中的老师倒是多了几份清静,少了一些浮燥,整天只能在“市区——学校”、“食堂——寝室——办公室——教室”之间,重复着非常枯燥、单调、泛味的生活,这也恰恰印证了“合肥一中是个教书育人的好地方”的说法。随着滨糊新区的生活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合肥一中教师工作和生活苦的现状可能会得到改善,但我还是有很多的感慨,排除收入较高的因素之外,相对合肥一中的教师来说,我们的教师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二、学生社团活动真的很多
在合肥一中行政楼门厅的公示栏上贴有一则通告,上面列出了2011年在校团委社团注册的30多个社团名称、社团负责人、活动内容等。合肥一中的社团活动在全国都很有名气,我们挂职期间每天上午的大课间,校园广播都会反复播送各个社团的活动通知,有时一个课间会连续播出5、6个社团活动的消息。在合肥一中的诸多社团中,最有名气、最能体现合肥一中社团活动特色的是“模联”与“同伴教育”。所谓“模联”是一个世界性的社团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角色扮演活动,就是模拟联合国成员国在联大会议上辩论时的场景,要求社团成员必须对自己所扮演国家角色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联大会议的基本程序了如指掌。我们寿春中学2010届毕业生洪霄同学就担任“模联”中文组组长,他说:通过参加“模联”的活动,他个人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所谓“同伴教育”就是利用学生骨干向其他同学开展生活技能培训,以传播艾滋病防控知识。合肥一中社团活动的最大特色,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行为,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主筹募经费,自主邀请专家或老师,自主开展活动,不存在讲形式、走过场的表面工作。
用合肥一中老师的话说,合肥一中的高
一、高二阶段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在高三阶段实施的则是应试教育。即高
一、高二阶段学校从不利用周六、周日进行有组织的补课,晚自习也绝对禁止教师上课,而只能到堂辅导。从周一到周五,校园内到处是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的场面,而学生进入高三以后,他们就会加班加点学习,晚自习一直要上到11点半,做着各种各样的应试准备。也有人担心,学生高
一、高二阶段如此进行所谓的“素质教育”,会不会影响到高考升学?据我们观察,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并没有影响到孩子的高考升学,倒是社团活动激发了很多孩子的想象力,锻炼了很多孩子的创造力、交际力、语言表达力、活动组织力,让孩子们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和社会知识,同时,也有一大批孩子通过参加“模联”等社团活动,获奖后被推荐或保送到国内或世界一些名牌大学升造。
基于学校文化建设和未来人才培养的社团活动,在合肥一中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广泛支持。用陈栋校长的一句话说,社团活动不一定能为你的高考加分,但一定可以为你的未来人生加分。不亲历现实,很难相信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还有如此深得人心的社团活动,与我们加班加点在学海中苦游的应试教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也许就是我们的教育最需要反思的地方,是基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效率的提升,还是基于高考升学的题海战术。
三、学生的素养真的很高
合肥一中新校区已经启用5年了,但我们漫步在合肥一中的校园中,找不到一片纸屑,也找不到一处人为破坏的痕迹,无论在教寝室的墙壁上,还是在卫生间的墙壁上,我们找不到一履脚印。特别是合肥一中校园内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窨井盖,已经找不到原来的模样,都是被人为地涂上了色彩,包括连接学生生活区与教学区的地下通道墙壁及通道出口的玻璃幕墙都难以“幸免”,细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些孩子的恶作剧、乱涂乱画,而是一些绘画爱好者有组织地展示他们特长和想象力的得意作品。
合肥一中教学区的东、南、北三面各有一个大门,南门主要是机动车出入通道,西门主要是行人进出校园的通道,也是去往学生生活区的必经之地,北门则被一堵低矮的无人值守电动门封闭着,四周的围墙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高墙陡壁。我们曾经好奇地做了一个试验,手往墙上或门上一搭,从校外就可以轻松跳入校内,但我们却惊奇地发现,每天早、中、晚学生到校期间,熙熙攘攘的学生流都会从校园的四面八方自觉走向校园的西门,却没有发现一例学生通过低矮的北门或围墙翻越入内的情况,即使西门口有认真值守的考勤人员和保安人员,但很多学生宁愿冒着迟到被记录在案的风险,也不愿意抄近越“雷池”一步。
这一切给我们的感受是合肥一中的孩子文明素养真高,与我们校园里的“再高的围栏都有人敢翻、再洁白的墙壁都会有脚印,再美丽的花朵都会有人摘,再干净的地面都会有人扔”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们已经把很多的教育资源都用在了学生的养成教育上,入学教育、文明礼貌月活动、向不文明行告别签名活动,等等,但总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四、学校的教学管理真的很细
合肥一中的教学管理采取是年级部负责制,年级部再分教研组进行学科管理。有人说,合肥一中的年级部权力很大、任务很多,不仅负责全年级教师的调配与管理、绩效工资的核算,还负责全年级教师与学生的考勤。尽管对年级部来说,一个年级40个班的管理任务与压力很大,但各个年级的教学班在级部的领导下,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多而不乱。其实,这并不是我们所称道的,因为实行年级部管理是各个上规模学校都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让我们感受最为深刻的则是他们教学管理非常之精细。今年,为了加强对学校教科研和学术研究工作的指导,合肥一中在全省高中率先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其职能作用是: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进行学术认定;对教师专业技能进行评比考核;为学校的各种学术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合肥一中的教学管理中,最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是他们的学生文理倾向分科模式。合肥一中在学生文理科倾向分科时,采取的是打乱原有行政班级的形式,设立文理科全科班、文理科学科加强班,以及文理科全科加强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现状和兴趣爱好填报相应的班级志愿,年级部再根据学生填报志愿情况进行重新分班,对于文理学科加强班,通过增加课时的方式强化学科教学,对于全科加强班,通过双班主任负责制来全面强化班级管理。细细推敲这种文理科倾向分科模式,虽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与风险,但确实有其十分合理的一面,也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上规模学校全面解决学科薄弱问题倒是一条可行之路,值得探索与借鉴。
五、举办和承办的活动真的很多
作为省级示范高中,合肥一中经常举办和承办一些大型会议、教学教研活动和外事接待活动。就在我们挂职学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学校先后承办了“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学生辩论大赛”、“合肥市中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2011年„永中杯‟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合肥市中学生辩论赛”、“2011年合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摩会”、“安徽高中教科研联盟成立大会”、“越南与老挝国家电视台记者来访”、“加拿大驻上海领事馆领事慕容新一行来访”、桐城二中“英才共建班”赴合肥一中参加社团展示活动、中南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挂牌仪式、安徽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挂牌仪式等等,更不用说合肥一中本校举办的各类社团活动和常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了。
六、合肥一中的人真的很热情
我们寿春中学是一所只有初中部的县属城镇中学,与合肥一中省级示范高中相比,从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力、社会知名度等方面上来讲,虽然我们的自我感觉不错,在当地同类学校中也数一数二,但我们也感觉到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不能与合肥一中相提并论。因此,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合肥一中应该很“大牌”,合肥一中人应该很傲慢,我们的挂职能否受到妥善的接待与安排,我们的临时性加入是否受到他们的欢迎,这是我们在挂职之前最为担心的事。经过与他们的朝夕相处,我们不仅打消了顾虑,而且还真真切切地感受了合肥一中的真“情”。
合肥一中的领导及老师对我们都非常热情。在合肥市教育局举行挂职学习人员交接仪式过后,合肥一中党委阮厚广书记、办公室赵岩主任亲自把我们送到事先安排好的宾馆,然后又把我们接到学校。学校不仅把我们挂职学习的文件印发到各个年级部,提出了热情接待的要求,而且给我们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室。办公室为我们特意制作了《出入门证》,同时,还给我们发放了100元就餐饭卡。学校也专门设宴进行了欢迎仪式,陈栋校长亲自参加了欢迎晚宴,晚宴后还亲自开车把我们送回宾馆(挂职结束时,陈栋校长同样亲自设宴欢送我们一行四人)。
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或行政会议,开展相关活动,也主动邀请我们参与。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我们的人,见面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尤其是我在那里感受到了很多朋友、熟人、老乡、曾经的同事的热情,像田国标老师、罗晓燕老师、陈赟哲老师、廖先红老师,他们热情宴请我们,只要我们提出什么需要,他们总是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加以满足。合肥一中领导与老师,用他们的热情感染了我们,让我们这些编外的临时人员,感受到了兄弟般的温暖与真情。
合肥一中的领导与老师也非常重友情,我们与他们相处,丝毫没有感觉到学校地位上的差别,而是处处感受到兄弟学校间的友情。尽管我们与陈栋校长、阮厚广书记、唐晓和副校长、吴英明副校长、王勇副校长、封安保校长助理以及办公室的赵岩主任、李萍主任、金爱诚老师、总务处张主任、学生处王主任等都是第一次交往与接触,但他们对待我们向老朋友一样,经常性嘘寒问暖,与我们拉家常,谈工作,介绍他们的管理经验与工作体会。
在挂职学习期间,我无意中遇到在合肥一中就读的我们寿春中学的优秀毕业生,他们是马宁、洪霄、王振宇、张远威、时晓霜、李国、李海涛、孙济层、丁可、王爽、袁李袁……他们见到我非常亲热,就像见到阔别多日的亲人一般。虽然我和他们相聚交谈的时间不长,但我真切地感到他们长大了、成熟了。他们十分怀念母校的老师,不忘老师对他们的教诲,他们大都参加了种类社团活动,有模联社的,有国学社的,有音乐社的,有外语社的,洪霄同学还代表合肥一中到北京、深圳参加全国模拟联合国社团活动,李国同学还参加合肥一中合唱团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秀”了一把。我们寿春中学到合肥一中就读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也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还让我回校后告诫他们的师弟、师妹,初中阶段不能只学好中考的科目,地理、生物等学科同样重要,初中学不好,没有基础,到了高中再学就难了。这让我很感动,也领略到他们对母校的深情。近一个月的挂职学习,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合肥一中的许多“真”,也收获到我们之间深深的“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会认真吸收我们能够用得上、行得通的“真”,再续我们的“情”,让那“真”与这“情”在我县基础教育这片沃土上不断生根、开花、结果。
(2012年1月12日)
第三篇:2013年奇台一中道德讲堂新
2013年奇台一中道德讲堂议程
一、道德讲堂流程总策划人:马永平
二、活动主题:心系雅安 爱心传递
三、主持人:陈俊杰 高俊萧
四、时间:
2013年4月28日
五、地点:
体育馆
六、议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陈俊杰:2008年,一个令所有国人悲伤并铭记的年份,那一年,我们记住了汶川,更记住了汶川中的温暖,汶川中的感动,还有汶川中坚挺的中国脊梁。
高俊萧:2013年,具大的灾难再一次降临四川,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4月28日?时统计,已发生?级以上地震?次,最大余震?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地震已造成?人死亡?人失踪、?人受伤。现在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为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默哀一分钟。这一刻,国人的心又一次颤动,也再一次聚集,将情汇聚,将爱传递,将目光聚焦雅安。
陈俊杰:大地的颤动,让多少人的生命变成了一种奢求。就是那样一个分秒的瞬间,原本繁华的街市、幽美的校园都化成了一片废墟。多少鲜活的生命永久地沉静了,多少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这不可挽回瞬间成了四川人民、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心中永远无法消散的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短片再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
播放视频
地震现场
合:今天,让我们在这里一同回顾4月20日的雅安,去了解灾难,去发现感动,去传递爱的伟大。与国人一同为雅安祈福,为中国加油!陈俊杰:尽管雅安遭遇了地震灾难,但同时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给经受着伤痛的灾区人民带来支撑的力量。雅安不哭,雅安挺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短片当时发生在四川雅安地震救灾现场的感人事迹。
过度 灾难面前爱是沉重的,是温暖的,更是无法割舍的。很多人在网上留言说不哭,不哭,祖**亲不哭,灾区同胞不哭,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让那些因为爱而幸存下来的生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幸福的生活。下面就请全体起立,一同唱响歌曲......为那些在灾难面前一直奉献的人们献上自己的爱与感谢,道一声你们辛苦了。音乐起
一、唱歌曲:全体师生起立,齐唱《我爱你中国》
过度 谢谢大家!请坐。在巨大灾难面前,也许很多人觉得人类是如此渺小和无力,但是我们真正看到了生命力是伟大的,让我们共同祈福死者安息、生者坚强。请雅安的同胞相信:十三亿亿兄弟姐妹将在这一刻再一次紧紧地拥抱,肩并肩,手挽手,向这场突如其来的夺命大灾宣告:中华民族是一个永远压不倒、击不跨的民族。奇台一中再次送上最真诚的祝福,为雅安送上最美的祝福,我们万众一心,雅安加油!
1、陈俊杰:地震发生到今天,到现在已经有9天了,全国人民的心情是相同的,我们悲痛着,我们牵挂着,我们期待着,但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
2、高俊萧:灾难发生后,李克强总理第一时间飞赴灾区,人民子弟兵十万大军星夜驰援。举国上下,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死大营救、爱心大接力就此展开。全国各地也相继掀起了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热潮。
3、陈俊杰:面对沉重,有爱就有力量,有关心就有希望!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立刻启动一级应急程序,军区部队紧急出动2000人赶往芦山,两架直升机已经起飞。红十字会已经调拨500挺帐篷调往受灾区域。中国人民心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站在一起。
播放视频
雅安感人事迹
二、学模范
播放四川雅安地震感人事迹视频。
1、陈俊杰:【救援车翻下山崖2名战士牺牲】 12时40分许,第13集团军一辆载有17名官兵的救灾车辆,在赶赴灾区途中翻下山崖,坠入河中,记者从成都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1人现场牺牲、1人在医院去世。3人重伤、4人轻伤。目前,伤员已经送入当地医院救治。车祸原因是,避让私家车,军车爆胎,然后飞进河里。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
2、高俊萧:医护人员们在全力以赴的抢救伤重员
3、陈俊杰:汶川的数十辆的哥,车里装满水和方便食品赶赴芦山灾区。这就是知恩报恩!而在映秀,人们抢着报名去救灾。部分村民非常激动,带上抢险工具,决定自费开车进雅安。他们说,懂得雅安人的心情,当年就是这样盼着救援!雅安强震,华夏同心!
4、高俊萧:【雅安电视台女主播穿婚纱播报】
今天本来是四川雅安电视台主持人陈莹的婚礼,但地震发生后,已经打扮好的她穿着婚纱在现场报道灾情。她的敬业和大爱,被网友称为"最美主播”。祝福这位敬业的记者,这一刻,你是最美的新娘。
5、陈俊杰:【雅安市民在街头自发献血】
成都晚报记者从距离震中约20公里左右的卢山人民医院发回消息,附近的伤员正陆续送到这里。地震后,雅安方面急需鲜血,雅安市民正自发走向街头鲜血
6、高俊萧:【母亲为救儿子顶起上百斤预制板】
华西都市报记者报道:儿子上厕所被砸,埋在预制板内,母亲冒着余震危险去救儿子,期间,眼见着三楼的床掉下去。儿子求母亲快走,别管他,母亲使出全部力气,独自将上百斤的预制板挪开,救出儿子。母亲事后说,她也不知道怎么那么有力量。
7、陈俊杰:【母亲被救出时仍紧抱孩子】
当日,在地震重灾区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五星村九组,四川省雅安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队员将一名被地震废墟掩埋的母亲救出。据现场救援人员称,被救出时,孩子在母亲怀中;经医生检查,母亲有心跳,其孩子已经去世。
8、高俊萧:男子抱着老父等待做手术】
华西都市报记者报道:芦山县医院,大量伤员送过来。医院也受损严重,一平坝搭建成为临时帐篷医院。手术室前,一儿子抱着父亲等待手术。没座位,儿子足足抱了他一小时。儿子说,爸,不累!
9、陈俊杰:他们是一对姐弟,也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生活。今晨,姐弟起来倒垃圾,被倒下的房子砸中。关键时刻,12岁的姐姐扑向两岁弟弟,保护他。姐姐砸成重伤,弟弟得救了!姐姐送到条件更好的医院,让我们为姐姐祈祷!
10、高俊萧:“她的头上裹着一层厚厚的纱布,粉红色的外套和连衣帽上沾满了血污,她瘦小的身躯看起来是如此弱不禁风,这个年仅四五岁的小女孩本应该在突如其来的地震中惊慌失措、嚎啕大哭,但她却在帮助自己的交警面前,始终保持着淡淡的微笑„„正是这一笑“倾国倾城”,让救助她的交警为之动容,让全国近3万余名网友为之赞美。地震无情,但小女孩如此温馨的一笑,让感慨不幸的人们,顿时坚强无比。
11、陈俊杰:【商家自发为灾区群众免费提供食物】
华西都市报记者报道:芦山县体育馆面向灾区群众提供免费的稀饭、米线和面条。商家们自发拿出米面和锅碗瓢盆,当起自愿者,为大家(微博)免费煮饭。
12、高俊萧: 4月23日,新疆拜城县爱心车队将掺有鲜牛奶和鸡蛋的特制烤馕20000个装车送往四川雅安地震灾区,以表达对灾区百姓的慰问和祝福。4月22日,乌鲁木齐慈善总会在红山体育馆设立的捐款点迎来特殊捐款者,一名以乞讨为生的残疾男子捐出了乞讨两个月所得1003元。他的举动感动了现场所有人。这并不是该男子第一次捐款。今年3月11日8岁昌吉女孩欢欢患白血病的事后,他就曾给欢欢捐了200元。
13、陈俊杰:2013年4月22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四川省天全县中学学生情绪稳定,迎战高考。在广场上整齐地摆放着帐篷,同学们都很平静而紧张地投入到高考的迎战之中。倡议学子们努力学习。
合:有一种瞬间,叫做震撼,让人们害怕去触碰那心灵上久久难以平静的伤痕,但他永远不能动摇人们生的希望与追求幸福的动力。
有一种微笑,叫做坚强,相信灾区幸免于难的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关爱和帮助下一定可以勇敢面对,战胜困难。过度
?
三、诵经典? 由主持人带领全体人员一起诵读一段《弟子规》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过度
1、陈俊杰:我们说,是中国的山中国的水滋养着我们的这种大爱,是中国的血中国的热焕发着我们的这种中国大爱。
2、高俊萧:因此,再大的地动山摇,也撼动不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灾精神。相信观看了这些视频和图片后都让我们很震撼,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请谈出此时此刻你心里的感受。
四、发善心:由年级安排老师和学生分别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过度
五、送吉祥:各部学生于指定区域完成千人签字仪式,
第四篇:寿光一中学习体会[推荐]
赴寿光一中学习创新教育有感
李光
2018年1月24日,由王为学主席带队,我们一行14人到寿光一中参观学习创新教育研究,收货颇丰。
参观学习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寿光一中负责创新教育的张校长给我们介绍了寿光一中的创新教育发展的内容。第二阶段是参观寿光一中的创新教育成果展览中心。
寿光一中张校长对安丘一中的到访表示欢迎,并对创新教育研究就以下几个方面的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首先是学校领导重视创新教育研究。创新理念必须有学校领导重视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寿光一中在2001年就建立了创新教育研究中心,比市教育创新研究院成立的还早,张校长从很早以前就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张校长说搞创新教育研究不能按普通学科一样搞,应该从小培养创新思维(大学很重视),培养学科精神(动手能力)。寿光一中重点在机器人制作和应用、电脑动画制作和网页编程、“明天小小科学家”项目研究三个方面重点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其次是有关创新教育研究的内容方面,要想出成绩,课题或项目最好搞课本外的内容,最好是因地制宜的搞研究和制作。例如寿光是蔬菜种植基地,那寿光一中就围绕大棚蔬菜种植及养护,蔬菜病虫害及防治,绿色蔬菜及环保等内容上做研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做出切实可行的调查报告甚至是解决方案。其中蔬菜秸秆变废为宝的研究设计是相当成功的例子(有三名学生保送上大学)。
再者是对创新教育研究的师生提出要求。对师生要鼓励引导,对家长要宣传发动。有创新研究方向的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要先讲奉献再提要求。创客要营造氛围,鼓励师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想别人需要的,干别人还没有干的。张校长还提出:潍坊市创新教育研究院提出对创新教育人才培养要实行贯通教育,我们高中就必须在学生中广泛的调查有创新思想和理念的学生,广泛的发动教师带领学生去研究,创客各个部门都可以搞自己的项目,但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寿光一中的创新教育成果展览中心,对于寿光一中在创新教育研究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我感到很是惊讶。寿光一中在机器人制作和应用、电脑动画制作和网页编程、“明天小小科学家”项目研究三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人次在国家级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或二三等奖,在省级大赛中更是获奖多多,张校长更是在人民大会堂等高精尖的场所和院士博士们做过深入的交流探讨,在创新教育研究方面有很深的底蕴,更有其独到的见解。张校长也鼓励我们在创新教育研究方面沉下心,耐住性子,用发现的眼睛,思考的大脑,勤劳的手脚抓紧行动起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
虽然是仅有一天的学习,但收获满满,面对新的教育形式,希望有新的起点,愿安丘一中在创新教育研究方面扬帆起航,鹰击长空!
2018.1.25
第五篇:赴华东师大学习体会
心在哪里 智慧就在哪里
————赴华东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非常幸运地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赴上海华东师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这些天的学习,专家教授言谈之中充满哲理的思考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激发智慧、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在培训班上,我领略到了众多专家的精湛理论和人格魅力,真是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收获着、快乐着、成长着,真可谓“期待而来满载而归”。
一、专家们精彩的讲座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
高级研修培训班为我们创造了条件,搭建了一个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平台。无论是王斌华教授、吴亚萍教授、还是李政涛教授和程华教授„他们渊博的学识,钻研的精神,风趣的讲座,都让我们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明晰了教育的真谛。
教授们站在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使我们眼界大开,多角度、前瞻性的讲座,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相关知识结构得到完善,我们享受着心灵碰撞带来的震撼与兴奋,享受着精神洗礼带来的幸福和愉悦。《备好一类类课——在教学转化中促进学生养成》是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亚萍教授的讲座。吴教授根据自己对教学的长期观察和研究,用翔实的课堂案例,生动分析了我国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并介绍了新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教育的转化难点及策略。她的“备好一类类的课,才能上好一节节有关联的课”,以及“三放三收”的教学过程设计,让我重新认识了观课的意义与评课的实质。“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这是吴老师的点睛语,也会成为我成长的座右铭。培训中,我按要求认真撰写学习心得,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并不断梳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智慧需要教师有终身的学习力
优秀的教师需要有博学多才、视野广阔、令人折服甚至崇拜的学识魅力。她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底气所在,是来自于长年累月不断学习、吸收文明的成果。富有学识的教师会为学生开智引慧,为学生打开知识之窗。但我们许多人在庸庸碌碌的工作中却失去了学习的能力,认为就是这样了,结果是教书教了三十年水平只有三年。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并让我产生了无尽的向往。
教师的成长源于内心的觉醒,而内心的觉醒源于对幸福的追求。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个很时髦的话题,也现实的话题。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绝不能坐吃山空,只做知识的消费者,而需要做个终身学习者。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影响自己的教育行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只有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创造条件完善自我,拥有智慧,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追求,我们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最终乐业,才会由教书匠成长为真正的数学教师。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但是不平庸。也许,我没有成为教育家,但是我依然可以享受教育的幸福;也许,我没有桃李满天下,但是我依然可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三、用心为学生的发展浇水捉虫。
新课程改革将课堂还于学生,以学生的学为主。过去的教学我们关注的是知识的积累,现在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更要追求学生的养成教学,即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探究、整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定位,我们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伙伴、鼓动者、裁判甚至是学生的欣赏者、供学生分析批判的参照物或靶子。其次要转变思考的维度,不应仅仅思考把什么给学生,还应思考把什么东西不给学生,什么东西用什么方式给学生可以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思考和收获,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给 学生带来激励性的评价。再次我们还要有转变教学成果意识,它包括有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还应有方法、能力、意识,更有教师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加深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就像植物,需要浇水、施肥、治病、捉虫,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自由发育生长。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多读书,广读书,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反思,在读书中成长。
2、阅读一些和自己业务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书籍报刊,从中汲取精华,运用到实践中去。
3、选取一些名师、名家的案例在课堂上加以实践。
4、通过系列的学习与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位“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我们要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当我们把心放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智慧就会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长大。是啊!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只要有“心”,我们就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心在哪里 智慧就在哪里
-----赴华东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焦艳芬(B06)
刘 家 堡 联 区 2012 –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