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基于边缘化的理论
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基于边缘化的理论
作者:黄笛 廖文龙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加,目前全国约有失地农民4000万,并以每年约200万人的速度递增。专家研究的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需要征用土地约20万亩,新增加10万左右的失地农民。据此估算,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增至1.1亿人。失地农民正在成为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本文基于边缘化的理论视角,以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失地农民边缘化产生的原因,失地农民对社会经济的巨大影响,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化;边缘化;社会保障制度
一.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基于边缘化的理论。
边缘化理论也称边际理论,最初是由生态学领域提出的,后来运用到社会学、经济学、城市学、文化学等领域。按照生态学的解释,所谓“边缘”,是指两种物体或两类环境相接触的部分。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认为,两种生物的交汇地带,具有多样性增大、种群密度加大的趋势,由此形成“ 边缘效应”;产生边缘效应的空间域称为Ecotone。不过,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所谓“ 边缘区域”不仅仅是指地理意义上的边缘区域,更重要的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趋于边缘化的区域。这当中,经济的边缘化是最基本的标志,其突出表现是处于边缘化地区在经济要素集聚能力上呈下降趋势。由于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被更大的中心区域或经济体吸走,致使边缘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影响力日趋减, 最终被排斥在主流经济之外。经济边缘化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相对衰退,即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增长,但其增长速度和水平明显低于同一可比条件下的平均水平;二是绝对衰退,即经济增长出现负数。经济的边缘化往往伴随着社经济的边缘化往往伴随着社会、人文、城市发展的边缘化。
著名的社会学界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边缘化的过程是指收入下降的过程,为边缘化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按照沃勒斯坦的观点,世界是一个研究体系和大市场,我们可以把中国看作是一个大的体系,他们有三部分组成,即城市,郊区和农村,分别对应着整个体系的中心,半边缘和边缘区。由于这三个区域的角色和分工的不平等,导致不平等的贸易的产生,长期存在的二元分割制度和工农业“剪刀差”,使农民利益长期受损,导致农村的贫困和农民的贫困,形成农民和城市在收入方面和消费的巨大差异;农村和郊区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被边缘化的过程,以农民的低收入用来支付城市的高消费,在农民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极易引起生活水平的下降,所以说失地农民的城市化进程也是农民利益受损的过程,一定程度上表现收入下降的过程,该理论为研究部分失地农民的贫困化提供了理论解释。而且这种不公平性的存在具体路径的依赖性,并且有加重的趋势,导致不公平程度的加深.二.失地农民边缘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不规范。
自1978年后中国农村的产权制度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剧烈变化,目前农村的产权制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所有权,收益权等权利不明细,具体表现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主题的不明确。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
1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级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和管理;已经分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和管理。”这表明农村土地归乡、村、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是,从乡镇一级来看,乡镇管理的土地仅有乡镇企事业占用的一点土地,由于乡镇政府是国家机关,有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究竟谁是所有权代表着也较为模糊,;从村民小组一级来看,村名小组虽然处于最基层,但既没有法律地位,又不是一级经济核算组织土地所有权及行使所有权的主题也不明确;从村民委员会一级来看,表面上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的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但是很多农村还没有建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一些地方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早就不存在了。
由于土地产权制度不够明确,图地产产权界定不清,责、权、利不明确,导致土地在征用的过程中对农村集体所有权的补偿缺乏依据,导致土地在征用的过程中利益博弈各方遇到权力时,各个主体相互争夺;遇到义务时,则相互推诿,无人问责。二在利益的博弈中农民天然成为弱势的一方,导致一些农民土地被征用了,农民自己还完全不知情。因此,土地征用、开发过程中流转和补偿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权利越位,存在着公权侵犯私权,行政权侵犯财产权,使农民遭受不公平待遇,源于土地制度不完善,在于没有建立社会均衡制度。
(二)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
目前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太低,难以达到补偿的目的。土地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一旦土地被征用之后,农民的所有生活的支撑就是征地补偿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三年农业平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费为4-6倍。虽然新的土地管理法规定的补偿安置标准比原有的标准在总倍数上由原来的20倍提高到30倍,但是由于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按照法定的标准算出来的价格太低。假如每亩农田的产值是2000元的话,土地补偿款应该是0.2*8=1.6万,安置费应该是0.2*5=1万(所有的倍率都取的是中间值),按照武汉市最低工资标准900元每月计算的话,农民获得的补偿费用只相当于不到城镇居民三年的最低工资。有关专家估计,农村土地征用流失的财富,比建国后30年的工农产品剪刀差(6 000~8 000亿元)还要多2倍以上。以上不仅根本没有体现分配正义、交换正义和校正正义,反而有背于一般的公平理论。土地征用补偿费过低,导致农民将会老无所依,老无所养,导致农民边缘化程度越来越高,最终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得不偿失。
(三)公共利益的界定不够清晰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公共利益做出做出明确的界定,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成为了职能部门和主要行政领导的自由裁量权。而土地管理法中的规定“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的土地”,从而将《宪法》规定的征地范围从“公共利益需要”扩大到费公共利益需要的一切用地项目。但法律并没有对两者的界定。在征地过程中,有哪些具体的建设项目来使用用地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是谁申请使用,就由市、县人民政府按标准该规定出让或者划拨给谁使用。在实际中,不论是国家公益向建设项目,还是经营性项目或者是房地产开发项目,从国家重点建设到个体企业用地,无论何种投资主体搞建设,一律动用国家征地权,远远超出了“为了公共利益”这个范围。因此,按照现行的制度设计,出了农村自己搞建设需要使用集体土地的,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搞建设需要使用集体土地的,都可以让政府动用强制性征地权帮助他们获得土地。由于土地使用权的滥用,农民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四)部分政府错误政绩观和圈钱交易的暗箱操作。
在整个征地的过程中,农民作为土地的所有者完全属于被动地位,从土地征用的认定,到补偿费用的确定、分配和劳动力的安置等,都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说了算,农民无法以独立权利主体参与到征用协商谈判中来。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数量和速度,在土地的征收过程中与民争利,也
使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对上级政府隐瞒信息的源动力,而地方政府弄虚作假提供可能。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的考核只是看城市建设等表面的内容,更是加速了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筹集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资金大肆圈地,片面追求规模扩张。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以极低的价格征用农民土地,建成工业园区后以非常优惠的价格转让给投资者,已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为自己的政绩考核上增加“锦绣”的一笔。
征地是一个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的利益取舍考验了相关部门的政绩观。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城镇化的推进,对土地的征用不可避免。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些地方不断加快开发、经营土地步伐,房地产业对地方GDP的贡献率不断攀升,地方财政对房地产业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在“房地产业一感冒,地方税收和财政就打喷嚏”的背景下,每遇征地问题,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往往不自觉地站到开发商一边,容忍某些野蛮、暴力征地,从而加剧矛盾和冲突。从这个角度来讲部分政府错误政绩观和圈钱交易的暗箱操作是促使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失地农民问题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一)失地农民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有些地方政府在征地的过程中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顾农民的生计问题,用极低的土地补偿金敷衍农民,达到低征高卖的目的,变相牟利。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了生活保障,一旦补偿费用用尽,就失去了一切经济来源,走投无路。因征地引发的越级访、重复访居高不下,阻挠征地、反映补偿费用问题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规模都不太大,但隐含的社会矛盾很深。由于涉及到众多人的直接利益,往往参与上访的人数众多,对抗性较强,处置难度相当大。集体访一旦形成,又极易酿成群体性事件,而且对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波动。因为征地问题而产生的“三无”农民正在成为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和难题。
(二)失地农民问题严重威胁到我国粮食的安全生产。
“粮价稳,百价稳”。作为百价之基,在当前通货膨胀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粮食价格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安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
6、阿根廷的1/
9、加拿大的1/14。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对照国际上的大都市,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仅78平方米,香港才37平方米。中国人均耕地只有一点四三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四十。到2030年,中国将会有16亿人口,如果按照人均消费300公斤计算,届时中国将会需要粮食6.4吨,而按照现在的粮食产量,缺口将会达到2亿吨,相当于历年来世界平均粮食的进口总量,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
(三)失地农民问题会造成我国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据国土部在2010年6月份的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根据国土资源部数据,截至5月底,全国共上报房地产违法违规用地宗数3070宗,面积约18.84万亩。其中闲置土地宗数2815宗,面积16.95万亩。从闲置土地分布来说,东部地区数量较多。从闲置时间上看,闲置5年以下的地块1354宗,占闲置土地总数的48%;闲置时间5年以上的地块共875宗,占31%;闲置时间较长,但合同中未约定具体开工时间的地块586宗,占21%。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受到错误的发展观的误导,盲目加快经济的发展,大量囤地积地,上马一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宜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项目,形成大量土地闲置和撂荒。也有一些开发商只为了炒地皮,并不是真正的投资,或由于投资商资金能力不足或者中途撤资导致一些项目的搁置,直接造成我国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极大浪费。
四.建立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彻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隐患。
(一)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构建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是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活的资料,也是重要的社会保障。土地的资产属性,直接体现了利益问题。农民失去集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为一体的土地后,却不能和城市人一样获得就业机会,没有社会保障支撑他们未来的生活,就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那么征地之后对农民补偿多少才合适呢?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土地能换到农民的保障”,而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项目。其中农民最关注的就是养老保险的落实。养老保险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以土地换保障、以保障换就业”。
2.构建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需要。
推进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建设超大规模城市,另一类是建设小城镇。这两类都无一例外的需要征用土地,从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改变资源的分配。首先是土地资源的重新组合,其次是人力资源的再分配。任何一项变动都涉及到就业与社会保障的问题。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短时期内可以使一个低水平的但必须是一个没有漏洞的体系。城乡居民遭遇生活困境的时候才能免于陷入绝望的困境。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正是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3.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城市进程新形势的需要。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相对滞后,引起或者加剧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就业压力大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实际措施,积极推进城市化,并通过城市化拓宽就业渠道,使更多的农村剩余人口进入城市,从而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加快我国社会转型步伐。
(二)构建失地农民保障机制应该遵循的原则。
1.保障失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原则。
土地是农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征用是农民对城市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应该让农民获得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成果,并且也应该因为城市化进程带来更好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因使失地农民总体生活水平不应该因为征地而下降。
2.遵循政府主导,多方出资的原则。
目前土地征收中收益的60%-70%被地方政府所得,约有20%-30%被村集体所有。仅有10%-20%的土地被农民所得。所以根据土地收益分配比例确定社会保障资金的出资比例。确定政府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贯彻“政府出大头,村集体出小头,农民承担一小部分”的原则多方筹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3.区别对待的原则。
根据失地农民的特点和不同类型确定不同的社会保障内容和形式。应该根据失地农民年龄和雪球确定符合失地农民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年龄在16周岁一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应是教育培训的机制,主要采取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对已年龄在16-60周岁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应该是就业培训机制和失业保险机制。对于年龄在60周岁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应该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1.失地农民就业制度保障。
首先,要拓宽就业服务领域,切实将失地农民纳入服务范围。目前,政府的就业服务机构从准确意义上讲是城市就业服务机构,面对的是城市居民,局限于城市范围,因此,有必要拓宽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领域,使其视野更广,服务领域更宽,服务手段更注重区域性、个性化,更好地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服务。一是在被征用土地中,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或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给失地集体经济组织从事土地开发和经营,安置失地人员。二是扶持、引导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效益农业,在农产品深加工中创造就业岗位。三是在镇、村改造中建立和发展各类专业市场或商业服务一
条街,发展各类市场,将部分摊位优先租给失地农民。
2.失地农民培训制度保障。
一是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政府、征地单位和征地企业要承担培训费用的主要部分,失地农民个人可以承担一部分培训费用,但是要充分考虑其负担水平。二是建立开放式的失地农民培训联动机制。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购买认定一批家政服务、餐饮、建筑、制造等培训专业,对参加培训合格的失地农民给予培训补贴,调动失地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对失地农民实施分类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失地农民自身的年龄、文化基础、现有的技术水平等条件,给予他们必要的分流指导,让失地农民分别进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接受与其意愿和学习能力相符的培训。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家庭负担沉重的失地农民是目前劳动意愿最强、但就业安置最难的,适合参与针对性强、技术难度低的短期培训;年龄较小、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上、家庭负担较轻的失地农民,预期工作时间较长,并具备深造的条件,应该鼓励他们进一步深造,提高自身素质。额,将全体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范围内。
3.失地农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财政能力相差较大,政策配套措施不健全,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失地农民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的建设。现阶段的合理选择是,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失地农民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城镇养老保险体系过渡。多元化、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应强制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失地农民生活补贴;经济发达地区可以直接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养老、医疗保险体系;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应与个人和政府的能力相适应,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应有别于农村与城镇养老保险,具有地方特色。政府、集体和个人3方共同出资,构建失地农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政府财政投入应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30%,这体现为政府应承担的公共责任,这部分资金完全可以从土地出让金的留存部分和土地出让增值受益中提取,以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专项补贴基金。乡村集体投入承担部分不低于保障资金总额的40%,完全可以从集体提留的土地补偿费中列支。个人缴费部分不高于保障资金总额30%,从征地安置补偿费中抵交。
4.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网。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维护农民作为公民应当享有的生存权利的最起码要求。因此必须重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建立,避免贫困失地农民因为暂时的生活困难而陷入生活困境。应该根据核定的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金
5.制定相关法律,依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通过多年的实践,社会各界已经达成共识,依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最为有利的渠道。地方政府首先行动起来。2005年,由江苏省国土厅起草并经省政府反复修订的《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5年9月1日起施行。这一全国首创引起了巨大社会反响,取得了示范效应。笔当前的迫切任务是,人大机关应当从建立失地农民长效社会保障机制的现实需求出发,组织力量,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如果这一步有障碍,则可以考虑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起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条例》,由国家颁发实施。
6.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及运行制度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高效运作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监管体系作为保证,例如健全财务核算制度、审计监督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等,实现基金管理和运作的规范化;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单独建账、专款专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的高效运作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监管体系作保证。因此,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如财务核算制度、审计监督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等在基金管理的规范化和运作的法律化上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或财政部门设立一个专门从事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存储和管理的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单独建帐、专款专用。要确立多元化的投资理念,如实物投资、购买国债、银行存款等,把基金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还可由地方财政担保向银行贷款用于地方建设,实现基金的投资回报。
此外,还有一种途径,就是把养老保险基金交给实力和信誉都不错的商业保险公司托管。商业保险公司应坚持“安全托管、独立运营和有效投资”的原则,保证该一定的基金收益率,同时为每一位村民建立个人账户,该账户的所有权归村民自己所有。
参考文献
[1]刘海云.边缘化与分异:失地农民问题研究,2007
[2]李淑梅.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2002
[3]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2005
[4]严新明.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2008.[5]崔惠玉 钱伟伟.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2005
[6]康钧,张时飞.京郊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05
[7]梁伟,袁堂明.失地农民权益流失探析2003.[8]刘燕萍.征地制度创新与合理补偿标准的确定.中国土地.[9]沈关宝.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上海大学学报,2006.[10]谭术魁.农民失地及其附属权利的丧失.2006
第二篇: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之研究[推荐]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之研究
李丽 2220091357 摘要:通过对失地农民现状的分析,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分析,对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提出区别对待,分层养老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完全靠土地产出生活失地农民,靠固定资产投资生活的失地农民,靠外出务工失地农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无收入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民养老保险。
一、当下我国的失地农民现状分析。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城市化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农民尽快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能否换回失地农民的保障就成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而事实是,被征收土地的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城市公民的待遇,不但没有生活,缩小城乡差异,而且加大了社会的不公平,由此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有些地方因此与地方政府发生冲突,尤其是在县级以下,各级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但做好的只是少数,如华西村。我国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城郊以及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且,这些地方的农民的土地较少,一旦失地就可能意味着完全的失地。这些人一旦失地后,既不同于一般的农民,也不同于城镇人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由于现实的很多原因农民得到的土地补偿特别的少,失地农民把有限的补偿金花光后,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就业困难,许多失地农民成了无地无业无保障的“无产阶级”。
不仅如此,失地农民很多都是养育一个孩子,“养儿防老”也成为一种不可能。就业没技能,就算勉强就业也只是一些没有编制,没有“五险一金”的体力活,临时工,工资低,待到老年时也不可能了,攒够足够的养老资金。很明显他们的老年生活将会很困难。
二、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养老问题的分析。
在2009年,我国开始了新型农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并且2010年在城镇也开始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在这两个制度中,目前一些农民被纳入了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下,包括了一部分的失地农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吸收了一部分的农民工群体。虽然这两个制度在试点的初期,但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得生命力。现行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水平较低,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如农民的基础养老金每月55元,最低档次缴费的农民每年缴100元,政府补贴30元。缴费满十五年之后,到达年龄也只能每月领取69.03元。完全不可能保障其生活。另外没有有效地激励机制激励年轻的农民多缴纳保险费用。十五年满之后,再继续缴费的欲望不大。同时政府没有建立最低待遇承诺机制和补偿机制。农民没有对政府的绝对信任。也没有得到最稳健的保障。城镇居民的养老保 1 险目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失地农民如果要纳入这两个体制中,这两个体制还有待完善。
三、探索的失地农民养老模式。分层养老,区别对待。
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大家面临的问题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农民可分为完全靠土地产出生活的农民(远离城市中心,又没有出去务工的)、靠固定资产投资生活的农民(靠近城市又有固定资产的),靠外出务工生活的农民。这三种可区别对待。
(一)、完全靠土地产出生活的农民。这类型的农民如果失地,面临的问题是最大的,需要重点关注。这类农民没有务工经验,没有可投资的财产,生活和养老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建议设立无收入农民的特殊养老保险制度,可下属于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但相对于一般的农民补偿机制要有所不同。补偿比例要提高,保险金替代率也必须提高。才能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当然为了防止“保险依赖群体”的出现,同时要明确他们自己的职责,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要“以工作换保险”。对于劳动者来说,知识技能的缺乏是最大的风险。所以要通过培训来增强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可以顺利就业。“由国家对就业教育、义工和环保工作场所提供补贴,吧下层阶级的成员纳入劳务市场,这是帮助下层阶级的唯一途径。”这种观念给我们以启发,国家要对农民工所从事的这些“下层”劳动给予补贴,使他们可以进入正常的市场经济中,有正常的工龄。这是他们享受较高养老保险的前提。
(二)、靠外出务工生活的失地农民。
这部分失地农民,土地对于年轻时的他们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只是务工不顺利时的保障和老年后的生活保障。所以失去土地最这些人来说并不是当下的生活问题,而是长远的养老问题。所以这部分人纳入我国的城镇居民保险之列就可以了,随着养老保险的逐步完善。长远来说可以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但这部分人最重要的是解决当前失地,又已经年老不能出去务工的部分,这部分直接纳入无收入农民保险范围之列可以解决问题了。
(三)、靠固定资产投资生活的失地农民。
这部分农民虽然不是太多,但也已经可以代表一部分群体了。据了解,这部分农民生活于城市周围或中心地带,由于农村的特殊情况,大多都有自己的宅基地。随着城市的发展,他们的宅基地成为他们生活资金的主要来源,靠投资建房,出租或自己做小生意赚钱。土地本生就不是很多,并且很多人已经使土地抛荒,所以,失去土地,也不会太多影响他们的当下生活,只是让他们觉得作为农民没有了最后的保障。认为自己被忽略,没有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又没有享受到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力。所以他们更多的是需要认可,这部分人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城市人口。2 现在的制度下他们纳入的是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这目前还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们如果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话,他们的养老保险转制问题。政府需要制定出规范的程序和转制保险待遇具体实施方案。
综上所述,我认为对待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不可以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分层管理,并且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潘锦堂
社会保障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3 【2】 蒋天文
成本转嫁与养老保险的脆弱性/中国行政管理 /2011年第10期 【3】 曹信邦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责任机制的探讨/行政管理/2011年第10期 【4】 刘志英、刘超 农民工代际差异及其养老保险探析/武汉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5】 史云贵、赵海燕 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论析/四川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6】 文军、黄锐 超越结构与行动:论农民城市化的困境及其出路/吉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7】 肖巍、钱箭星 “发展型福利”与社会保障体制的效率问题/复旦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8】 拉里·奥特、丹·特金森
不安全时代 【9】 Neil Gilbert、Paul Terrell
社会福利政策导论
第三篇: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大量土地被征用,必然导致大规模失地农民以及相应问题的产生,因此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对策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大规模征用农民的土地,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或即将失去土地。如果征用土地与农民市民化同步发展,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能及时被纳入城镇体系,享有市民的各种权利,失地农民就不会形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去土地的同时,却成为一个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特殊群体--“三无”人员(上班无岗、种田无地、低保无份)。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进程化进程中令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研究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项紧迫任务。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1.安置方式单一,征地补偿偏低,政府“低征高卖”,农民享受不到土地增值带来的好处。土地巨额差价刺激政府官员寻租,滋生腐败。我国实行征地补偿办法,补偿费虽然在每个地区存在一些差异,但从整体看,现金形式的补偿标准仅在每亩1.5-3万元之间。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补偿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土地补偿费,按每亩土地前3年农业的平均产值的6-10倍来计算;二是青苗及其他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按成本或市价补偿;三是对劳动力安置补偿费,按每亩土地前3年农业的平均产值的4-6倍来计算。在实践中,按法定标准算出来的补偿标准太低,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畸形政绩观驱使下,利用现行征地制度的不足和其掌管征地的主导权,把土地当作第二财政,以地生财,出现了低征高卖现象,而农村的土地所有者并没有分享到土地出让后的增值。
2.征地补偿金分配被层层截留,村级留用管理不规范。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收益为土地的所有权及使用收益权,因此这部分收益应该在失去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产权主体之间进行分配。但有些县乡政府也参与补偿收益的分配,使得
农民获得的补偿收益减少。留村的补偿费用份额较大,但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
制,使一些村干部任意霍霍,不当的使用和管理使得农民的所得进一步减少。据
国家有关资料统计,被征土地征用费的收益分配比例为:地方政府占20%-30%,企业占40%-50%,村级组织占25%-30%,农民仅占5%-10%。
3.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比较突出。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只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低的体力劳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逐
步转变,低素质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度大。同时,由于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
制度的短缺,导致不少农民失业失地。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得
不到妥善解决,生存风险极大。
4.部分失地农民丧失了基本的“国民”待遇。大量农民失地失业,使其成为
典型的弱势群体,丧失了基本的“国民”待遇。一是他们失去了土地,不再是原
来意义上的农民,没了土地这个基本的生活保障;二是失地农民并未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因为他们失地后没有稳定的工作,也没有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畴,尤其是我国二元体制的存在,不能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
二、构建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有利于减少征地矛盾和纠纷,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近年来,由征地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出现,很多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进而导致失地农民
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矛盾加深,纠纷不断,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建立失
地农民保险制度,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征地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减少矛盾就封的产生,促进政府各项政策的落实。
2.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是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突破口。长期以
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现实状况,农民一直未被纳入社会保险制之中,客
观上造成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不均衡。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
体化的总体要求,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为失地农民提供不同的制度安排,将失地农民逐步平稳的吸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城乡人员两种身份制度的差
别,使失地农民拥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促
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必然要求。在“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成为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缩小城
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三、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走向城镇化是必然趋势,但在这个过程中,决不能牺
牲农民的利益,必须给他们基本的社会保障,使其也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和
利益。因此,针对失地农民社保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几个解决对策。
1.改进补偿方式,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在确认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利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以
市场的价值为基础,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补偿。社会保障基金是建立社会保障制
度的关键和核心,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所征用土地的补偿费用,可由政府、集体和
个人三番反共同出资来承担该基金的筹集。同时,由国家劳动部门设立专门的社
会保障基金账户。
2.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按照现行的土地征用
制度,农用土地再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前必须先征为国有,具有强制性和垄断性。
政府通常以很低的土地补偿费将集体土地变成国有土地,在以市场价格将土地转
让出去,从中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而失地农民却不能享受到利益分配,使农民的权益受到严重损坏。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维护农民在土地征
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应该坚持征地收益分配向农民倾斜的原则,让失地农民拿
大头,政府的中头,集体拿小头,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征地产生的矛盾,保
护农民的利益,而且可以和谐干群关系,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增强其养老保障能力。重新就业是改善失地农民家
庭经济状况的根本途径。然而,在以技术知识为重的今天,失地农民由于文化水
平低,缺乏在城市谋生的技能,且他们市场意识浅薄,缺乏资金积累。在促进失
地农民在就业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应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机会,一个有
效的措施就是建立再就业培训基金。
4.分层次、分重点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失地农民的社会保
障制度建设可以先从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险
制度建设入手,待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其他内容,为失地农民提供适度的社会保障替代模式,充
分发挥社会保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稳定器”、“安全网”作用,对解
决失地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一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浙江的证据[J].改革,2005,(5).[2]王敏,杨宇霞.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重庆社会科学.2006
[3]鲍海君,吴次方.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4]蒋和胜,涂文明.解决城市进程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新思路[J].农村经济,2005,(02).[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第四篇: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作者:周林树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占用了农民的大量土地,导致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同时,由于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偏低等,导致很多失地农民未能就业。为了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有必要对目前有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当前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以便进一步完善已有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化;征地;失地农民;再就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土地被大量占用。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 000万人左右,今后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2000—2030年的30年间,失地农民将超过7 800万。有研究显示,估计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达到
1.1亿人,其中有5 000万以上的农民既失地又失业,而从动态来看,这一数字可能达到8 000万人。由于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非农劳动技能欠缺等因素,导致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有很多农民未能就业,成为失地无业农民。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失地农民是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应该关注这部分人的生活,而就业是解决生活的较好途径,因此有必要重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
一、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影响
(一)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少,并且缺乏稳定性
张彦丽等认为,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大致有两种:(1)在本地企业务工或开店经商。这些农民有的会随着企业技术进步以及用工市场化,由于自身缺乏知识技能而失业。(2)做临时性工作。受季节性或市场需求等影响,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或失业[1]。
(二)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失地后消费增长的幅度大于收入增长的幅度。徐忠红认为,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化为市民的生活方式,家庭的食品如粮、菜从市场上购买,这样食品消费的增加导致固定消费支出增加[2]。
二、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因素
(一)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孙绪民认为,我国许多地方的城镇化陷入误区:用城镇建设代替城镇化。用城镇建设的现代化代替工业化来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没能带动经济增长,反而排斥了农民就业[3]。李培林指出,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加快,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日趋强化。在制造业,大量的手工操作过程变成了机器的流水线;即使在管理领域,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很多人脑的工作岗位缩减[4];有些地方超常规开发,但经济总量尚未超常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二)征地补偿不合理
征地补偿标准没有考虑土地对农民承担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又没有体现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张彦丽等指出,失地农民不但得不到土地的增值收益,就连在发放补偿安置费中,政府巧立名目提留发展基金或收取税费等层层盘剥。除此之外,村委会很可能会截留补偿费。李世平等指出,征地代理人为降低行政成本,将安置补助费与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也一起交给了村委会,这为村委会截取安置补助费等提供了方便[5]。
(三)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跟不上
对失地农民的培训没有硬性要求,导致培训率低。徐君认为,失地农民培训弹性大,约束力不强,对失地农民是否组织培训、失地农民是否参加培训,往往取决于培训部门和失地农民对培训的认识[6]。许方丽指出,国家承担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费用,政策上也有许多优惠,而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无具体安排[7]。
(四)失地农民观念陈旧
失地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养成了保守的观念,武玲娟认为,许多失地农民对政府和集体有“等、靠、要”的思想。大部分年轻人“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们认为“低工资、重劳力、苦脏活”是外来民工的职业,自己从事这些工作会丢面子,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8]。
(五)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劳动技能欠缺
失地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陆飞杰认为,学历越低,意味着他能够从事的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也就越低,工作的可替代性也就越强,竞争也就更为激烈。一个劳动力要找到一份工作,除了要具有比较高的人力资本之外,就业信息对他来说也比较重要,而就业信息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数量。失地农民与其交往对象之间大多具有共同的背景,从关系网中获取的信息比较单一。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薄弱,严重影响就业信息的获取[9]。
(六)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马弛认为,国家向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而农民基本上没有。失地农民不能享受“国民待遇”,导致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失败时没有社会保障这个“避风港”。如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其适用的范围仅限于城市居民,而将广大农民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10]。
三、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魏有玲等认为,县级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国土资源局负责征地补偿,公安局负责做好“农转非”工作,劳动局负责就业培训工作,民政局、社保局、人寿保险公司负责社会救济、养老保险,扶贫局负责扶持产业开发,为失地农民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11]。
(一)发展经济,创造就业空间
工业化是带动就业的基础,葛红岩等认为,工业化进程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直接的需求,而工业化对服务业的衍生需求也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12]。沈志兰指出,政府应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加大发展第三产业[13]。
(二)建立公平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有必要合理分类提高现行补偿标准。付娆认为,对纯公益性项目用地仍由国家统征后拨付,但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对准公益性项目用地,除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还应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同征地主体协商谈判,让农民分享所征土地的增值收益;对开发性项目用
地,引入谈判机制,让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直接参与市场交易[14]。
(三)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1.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培训要根据失地农民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求职意愿等,开展多层次培训。林惠玲认为,政府要协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对口职业培训,并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即先在培训机构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然后到定向单位学习实践知识[15]。政府通过制定评价标准、对培训单位进行考核、并向社会公布等方式加强对培训单位的监管,促使培训单位提高培训质量。培训费用要遵循政府补贴与农民合理分担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和法律责任。
2.应转变失地农民的观念。鼓励失地农民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武玲娟认为,使失地农民由原来散漫的小农意识转变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纪律性强的企业管理意识[8]。通过大众媒体,加强择业观念的教育。邢月梅认为,使农民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工作不分高低贵贱,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16]。
(四)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考虑到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为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应该坚持低标准缴费,并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惠晓峰指出,在国家财政负担不起的情况下,应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及征地主体各负担一点的筹资机制[17]。中国的传统和现实决定了社会养老不可能替代家庭养老。刘同昌认为,不能把养老的责任推给家庭后只是事后被动的监督。精神宣传和鼓励远远不够,要求建立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相一致的约束机制,加快完善地方性老年法规[18]。
参考文献:
[1] 张彦丽,王峰.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6,(12).
[2] 徐忠红.建立湖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穴1?雪.
[3] 孙绪民.我国失地农民保护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06,(5).
[4] 李培林.中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0,(5).
[5] 李世平,江美丽、孙寒冰.失地农民贫困现状缘于中国农民权利贫困[J].农村经济,2006,(1).
[6] 徐君.现代远程教育?押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远程教育杂志,2005,(2).
[7] 许方丽.对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1).
[8] 武玲娟.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J].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2006,(2).
[9] 陆飞杰.对城郊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6,(3).
[10] 马弛,张荣,彭霞.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就业[J].华东经济管理,2005,(1).
[11] 魏有玲,王青娟.青海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6,(1).
[12] 葛红岩,吕彦儒.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思考[J].农业经济,2006,(5).
[13] 沈志兰.南汇区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和对策建议[J].上海农村经济,2006,(1).
[14] 付娆.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现实分析和政策思考[J].开发研究,2006,(4).
[15] 林惠玲.关于失地农民就业的几点建议[J].台湾农业探索,2006,(4).
[16] 邢月梅.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17] 惠晓峰.农民失地补偿及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6,(6).
[18] 刘同昌.青岛市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对策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5,(2).
第五篇:失地农民问题
失地农民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农民不可避免
地要失去部分承包土地。有史以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唇齿相依,谁也
离不开谁;农民精心耕耘土地,土地则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但是,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必须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出来。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
现象。土地是农民一切生存的希望和资本,扮演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
障的双重功能。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耕
地被征用,产生了数量众多的失地农民。
土地被大量征用以后,打破了农民多年以来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
惯,多数农村劳动力必须离开土地,在农业之外重新寻找生活出路。
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村企业相对较多,农民
找到工作的机会比较大,务工的人数比较多。另一方面,失地农户的村庄多处于县、镇边缘,外来人口多,接收信息多,发展农村二、三
产业的成功率比较高。部分失地农民利用征地补偿费,开小商店经商、建房屋出租或买车辆搞运输,增加收入的门路比较多。
目前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耕地被征
用,农业收入减少。如非农就业不顺利则家庭收入减少,是不少失地
农民都遇到的问题。一部分农民一直以来都是以种田为生,没有其它
技能,一旦失去土地或土地减少,收入便骤减,生活陷于困难。失地
农民就业受外省劳动力冲击。江西省每年有上百万外来人口,外省民
工对江西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本省农业劳动力的转
移也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外省民工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年纪轻,能吃
苦,工资要求低,本地失地农民中年龄偏大的几乎没有竞争力。不少
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无地可种,富余劳动力增多,但是找工作很不容易;一些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也找不到土作,只能赋闲在家,无所事事也没有什么收入。教育支出大,农民不堪重负。调查农户有的家庭有两个或以上的小孩同时在上学,有读中专、大专的开支更大,农民靠木身的收入很难维持下去,只有向亲戚朋友借债。教育收费实行“一费制”后学费的确有所下降,但是伙食费、住宿费、补课费等却相应地提高了,结果支出还跟以前一样。缺乏发展资金。部分被调查农民在征地后有意去做小生意或发展养殖业,但苦于没有资金,未能实行。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省土地征用仍然不可避免,失地农民队伍将越来越庞大,问题会越来越多。必须关注失地农民问题,避免上访告状加剧,防止出现新的贫困源,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
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动用征地权。政府不能利用国家或政府的强制力专门为一般营利企业去取得土地。政府只有为“公共目的”才动用强制性的征地权。为了防止滥用公共目的征地,对政府强制性取得土地要有严格限制,对征地目的和范围都有严格的界定。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一是目前的现状中,我国并不是按土地的实际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而是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以征地前耕地若干年的产值为标准,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不利于保护耕地。被征用土地本身的赔偿应根据其最佳用途估价,农村土地转变成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后土地迅速增殖,但征地部门给予农民的补偿只是土地价值的小部分,更多的收益落入政府或企业的腰包。二是土地征用补偿应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以农民征地
补偿费全部进入社保后能领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为参照来提高补偿标准。三是对农民给予公平的补偿。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
多渠道对失地农民进行妥善安置。一是农业生产安置。征收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民集体土地,应当通过利用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农户自愿交回的承包地、承包地流转和土地开发整理新增加的耕地等,首先使被征地农民有必要的耕作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二是重新择业安置。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在同等条件下,用地单位应优先吸收被征地农民就业。三是入股分红安置。对有长期稳定收益的项目用地,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与用地单位协商,可以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入股,或以经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合同约定以优先股的方式获取收益。四是异地移民安置。本地区确实无法为因征地而导致无地的农民提供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在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意见的前提下,可由政府统一组织,实行异地移民安置。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 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的基金可采用政府出资一部分,征地补偿款中筹集一部分,失地农民所在村组织出资一部分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