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心得1

时间:2019-05-13 14:3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失地农民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心得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失地农民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心得1》。

第一篇:失地农民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心得1

失地农民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心得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失地农民”这个词,频频闯入公众的视线。

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农民的地被征走了,换来的只是几千元甚至几百元的一次性补偿,很多人由此陷入“务农无地、务工无岗、低保无份”境地。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深入进行,人们逐渐意识到,集体土地的征收和补偿亟须立法规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达沃斯夏季论坛上回答城镇化问题时直言,土地问题根本上与制度有关,农民合法的土地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现有的财税制度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土地财政”的现象,并明确表示必须从制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让我国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采取土地征用的办法将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转化为国家所有。然而,国家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转变为国家土地所有的同时,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唐福珍”似的自焚事件也曾多次发生。

当前,不少地区在征地时,都对失地农民作了补偿安置,有些地方的补偿费还比较适当,但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却日渐降低。究其原因,就是有关部门对失地农民未作妥善长远安置,通常采取“一补了之”的办法打发农民,有的甚至补而不足、补而未安。

有一个数据,每占用一亩耕地,就有1至2人失去赖以生存的“饭碗”。

集体土地征收对于农民而言,最根本的影响在于其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基本生产资料,而非简单的财产权益丧失,其对于农民长远的生产生活有根本性的改变效果。单一的经济补偿模式很难给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提供足够保障,探索具有长久性、多样性和社会保障性质的补偿途径,应是立法的题中之意。

一次性的补偿可能很快就会被农民消耗殆尽,而随后已经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将难以为继,仍然需要国家重新予以扶助。可以通过提供社会保障或者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安置的方式,保障农民今后的基本生活。

我所思索的是: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是否能够保证失地农民的生存与生活?征地补偿的相关规定为什么不能得到执行?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其中,征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安置补助费 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人的补助标准是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至于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规定。

先不论这个标准是否合理,但是从总体来看,征地补偿费用的支出,实际上只是占到被征土地收益分配之中的极小份额。一般的格局是:地方政府两至三成,企业占4至5成,村级政府占近三成,那么农民仅获得5%-10%的。而从经费的重要程度来看,相对于政府获得一大笔财政收入,企业获得大笔利润,失去土地而且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到手的这笔下半辈子的救命钱,无疑太少太少。

根据我们对132户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有36.36%的失地农民认为征地后收入减少,33.33%的收入提高了,21.97%的基本持平,有8.3%的在征收后无任何收入,仅靠安置补偿费度日;有50%的农民对生 活现状不满意,35.61%的基本满意,满意的仅有14.39%;因此,支持土地征收的只占27.27%,不支持的23.48%,还有49.24%表示无 所谓。调查发现,那些征地前祖祖辈辈完全依赖土地为生,年龄偏大,又没有从事其他职业经验和技能的老住户影响最大,是失地农民中的困难群体。而利用征地补偿发家致富的只是那些有经营头脑的很少一部分人,土地暴发户则是极少数极个别现象。现阶段多数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比较困难,并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个人身份 边缘化。多数失地农民并未完全离开原居住地,从劳动者身份看还是农民,但享受不了国家的惠农补贴。另一方面,他们虽然解决了城镇户口,但文化水平不高,劳 动技能不强,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城乡边缘人。二是社会矛盾复杂化。当大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而逐步取消原来对周边失地农民无偿或低价提 供的水、电、气等物质供应时,沉积多年的失地农民与大企业之间的矛盾便逐渐尖锐起来。三是生活保障低质化。虽然政府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也做了一些探 索,但因保障度低、救助面小、补助额少,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低质化的困难局面。

目前,我们一般采用按征用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没有考虑土地经营者使用权权益增值,征地价格明显偏低。调查问卷显示,97%的农民对土地补偿 标准不满意。按照有关标准,对失地农民的综合补偿一般为2.2-3.2万元/亩,而这些土地大多就在新城区,进入市场后每亩可升值为几十万元,被征地农民 没有完全享受到土地变更使用方式后的超额效益。农民普遍认为在计算土地平均年产值时,没有按照现在实际的优质高效农业经济效益来计算。这与21世纪农业结 构调整后,土地的最高经济效益和最佳用途,或征用者通过二级市场拍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工厂企业主的价格不配。几十年的土地使用权就值几万元,这对农民来说 相当不公。此外,用地不同价,补偿标准悬殊太大。现在各级政府制定土地补偿标准时都把征地用途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造成同一个村,同一块地段因公路建设、企业用地、商品房开 发用地等用途不同,到农户的补偿费用悬殊太大。特别是征地安置补偿费分配管理比较乱,缺乏统一规范。

有的村对土地征用费留村较大,且没有建立规范的村务制 度和财务制度,村民对于那部分村留费用如何管理、如何使用等等,又成了一块心病。村民认为村干部把卖土地的钱吃喝玩乐挥霍一空,聚众群访事件时有发生。此 外,女儿出嫁、有的打了结婚证后就没有补偿也不合理。

以法律之名,政府征用农地按照农业用途进行补偿;以法律之名,政府又可以按土地的城市建设用途的市值来批租征得的土地,其间的巨额利益,无疑极大挑逗了政府和开发商人牟利冲动,更使人觉得,这满足了二者尤其是后者的一种隐性的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而财富的聚集,以农民的流离失所和无所依靠为基点。

在这个问题上,江苏吴江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市对3万多失地农民实行“土地换保障”:对就业农民实行城镇职工保险,对老年农民实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对全部农民实行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没有一个失地农民上访。

就我们研究看来,针对失地农民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各级政府应该想方设法搭建就业平台,开辟就业门路,提供就业岗位,创造条件实现再就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报道了为失地农民送岗位送技能活动情况。但离开了世代相关的土地,“一无所有”的失地农民,从大面积看还是心里没谱。因就业意识差,不愿到劳动市场去参与就业竞争;因自身素质低,就业 观念陈旧,依赖性强,拈轻怕重,难以挑选合适的岗位。每月包吃包住几百元的工资,如果又脏又累,还不如坐在家里打麻将。加之大多数失地农民地处近城(镇厂),环境相对较好,恋土怀乡情结重,不愿外出工作。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和观念根深蒂固,城市的下岗工人就业相对突出,制定了很多限制农民准入的政策,目前又面临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就业高峰,失地农民找工作难上加难。并且社会对失地农民现象关注起步较迟,对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相对薄弱,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接受过政府部门免费培训。尽管也采取过一些强制安置措施期望让失地农民成为工薪阶层,但毕竟名额有限,难免杯水车薪,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堪忧。

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基本社会保障尚属起步阶段,覆盖率处于较低水平。失地农民是一种新 的社会现象,还未纳入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的范围。从农民自身来看,对社会保障制度缺乏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原来的纯农民户,失地就意味着失业,意味着失去保 障,失地农民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据对城区失地农民抽样调查,85.61%没有享受任何社会保障,没有办理任何社会保险,12%的办 了医疗保险,仅5.3%享受了低保。当问及他们未来最担心的是什么问题时,有15.91%的认为是医疗,27.27%的是养老,75%的认为是失业,有一部分既担心养老,又担

心失业。被征地农民没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他们对集体土地拥有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被剥夺后,就没有任何保障了。除了春节前发给困难户200元慰问款外,平时也很少有人来关注他们的实际生活。农村家庭靠子女赡养,而他们的子女本身大都是失去了田地、就业困难的居民。征地拆迁补偿坐吃山空后,就只能在城市边缘苦苦挣扎。但鉴于保障资金缺口太大、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有限、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等因素,市县地方政府文件的颁发出台举步维艰。

总而言之,通过研究学习可以看出,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应该只是让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的第一步。下一步,政府还应该在调整建设规划和布局、严格土地征用管理的同时,关注农民失地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如将农民征地补偿费纳入社保,解决其后顾之忧;或易地搬迁、或进行失地青壮年转岗就业培训,就地进厂务工等,多途径、多渠道地探索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和生活问题,让失地农民生计有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第二篇: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张彦丽 王峰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 要】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涌现。他们“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处于贫困的边缘。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失地农民 城市化 就业 社会保障

Research on the Employment of Land-expropriated Farmers

Zhang YanliWang Feng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school of law, Shandong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llegeyantaiShandong ,264005)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 large number of land-expropriated farmers are emerging.They are on the brink of poverty by no land, no jobs and no minimal security.The employment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nd-expropriated farmers.At first I analyze of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tatus of land-expropriated farmers and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ir employment.Then I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land-expropriated farmers.Key words: land-expropriated farmers;urbanization;employment;social security.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实际上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这种职业的依托,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去土地,不仅意味着农民失去生活来源,而且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其收入主要来源的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催生出一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但由于我国征地制度不完善,补偿标准过低,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致使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不得不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造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局面,成为城市化浪潮中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征地时安置就业的仅有2.7%(参见表1)。而货币安置的补偿标准又过低。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失地农民具有强烈的就业意愿。由数据显示,河北迁安、高碑店市的失地农户有80%以上反映就业困难,山西省有55.6%的失地农户迫切希望有就业机会。[1]可见,失业是失地农民普遍面临的最大问题。“民以食为本,以业为基”,因此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最佳途径。

一、当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

1、失地农民无业状况较为严重。据有关调查表明,全国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其失业率都比较高。2003年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显示:征地时安置就业的有2.7%;外出务工占24.8%;经营二、三产业的有27.3%;从事农业生产的有25.2%;赋闲在家的占20%。而这部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的耕地已经由征地前的平均每人1.13亩减少到征地后的平均每人0.36亩(参见表2)。这人均0.36亩的耕地已经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他们实际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可以说,赋闲在家或继续从事农业的45.2%的失地农民实际上也处于无业状态。

作者简介:张彦丽(1978-),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社会保障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学,E-mail:yanlizh6565@yahoo.com.cn。

2、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就业渠道少、就业缺乏稳定性。

首先,失地农民的就业不充分现象比较普遍。不充分就业是指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劳动年龄段男子和妇女不能充分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不充分就业不同于失业,不是完全失去工作岗位,而是劳动力利用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饱满,是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的表现。我国在1995年确定了不充分就业的统计定义:不充分就业是指非个人原因,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20小时,并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人员。可以说赋闲在家的劳动力中的失地农民基本都符合这三个条件。浙江省统计局在2003年作的一项调查表明:土地被全部征用的农户,基本赋闲在家的富余劳动力比例更大,占调查户全部富余劳动力的68.5%。

其次,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少、就业缺乏稳定性,就业转失业的比例过高。经分析,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较少,大致可以划分以下两类:一是通过“招工安置”或“自谋职业”在本地企业务工,开店经商或在当地从事个体经营。这种工作表面上看似稳定,但是一方面这类具有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勇气、技能与资金支持的失地农民数量比较少;另一方面,这些农民有的会随着企业转制、技术进步以及企业用工制度的市场化,由于自身缺乏知识技能而面临下岗与失业;二是外出做建筑工人、跑运输、搞装修、干零活、摆地摊、装卸等短期的临时性的工作。这类工作是大部分失地农民选择的就业方式,但是很显然这种方式很容易由于受季节性或者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就业不充分或者直接造成失业。据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调查,在全省历年征地已得到就业安置的42.94万人中,到2003年底处于失业状态的人数为24.46万人,占征地时已得到就业安置人数的56.96%。另据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统计,杭州市江干区历年征用土地招工安置4916人(只占应招工安置人员的72.67%),目前已有80%下

[2]岗回村。失地农民的回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3、失地农民就业责任分担不合理。

在占地与解决就业的相互关系上,内在要求是谁占用土地谁就应承担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就业问题。而现在占用土地的情况是既有国家占地,也有地方占地;既有本村建设占地,也有外来企业占地。农民为支援国家和地方建设,为外来企业的发展失去了土地,却没有一方承担农民就业问题的责任。各级政府的忽视、外来企业的漠视,土地被征用之后留给地方的是大批就业无门的农民和由此引发的上访事件,这也是在征地谈判过程中未能重视对即将失去土地的农民今后就业问题的结果之一。

4、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下降。

2003年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农户的年人均纯收入在耕地被占用前平均为2765元,耕地被占用后为2739元。虽然下降的比例仅为1%。但是,其中年人均纯收入下降的农户占到总数的46%之多。[3]可见,失去土地使接近五成的农户的家庭收入受到影响。而且大部分农户随着城市化搬进楼房之后,水费、电费、卫生费、物业费、燃气费、取暖费、有线电视费、电话费等固定支出接踵而来。加之,土地被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依靠自己种植,而现在需要从市场购入,这样一来食品消费的增加也导致了失地农民的固定消费支出。尤其对于征地后收入降低的农民,消费支出的增加可谓是“雪上加霜”。

5、失地农民对目前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较低,尤其不满就业安置工作。

造成目前失地农民对目前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普遍不满的原因有很多: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滞后、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缺陷、征地过程存在暗箱操作和违规行为、补偿标准低、补偿不到位、补偿费用分配机制不规范,以及征地后安置工作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等。而不满意农民主要是找不到工作、年龄较大和收入减少的那部分。这些表面上看是农民失地后收入减少以及对年老后的生活产生后顾之忧。然而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没有解决。农民失去集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为一体的生产资料——土地后,却不能和城市人一样获得就业机会(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别),没有就业就没有稳定的收入支撑他们未来的生活,极易使他们陷入贫困。

二、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分析

1、土地征用过程过快过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能源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与完善,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由于每次征地过程都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涉及人数多、拆迁面积大”,从而造成土地征用过程过快过急,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被忽视。同时征地拆迁的仓促进行也使失地农民即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再就业的知识技能与资金的储备,从而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就业压力,由此频频引发大批农民失业和征地拆迁矛盾与纠纷。征地拆迁速度过快造成大量失地农民一时无法就业,他们在同一时间囤积在同一区域内的劳动力市场。这样即干扰了劳动力市场的有序运转,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致使有些地区甚至两到三年内也无法消化这些滞留多年的待业失地农民。这种情况在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和人多地少的较发达地区尤为突出。以北京市为例,位于北京市三环路与四环路内外的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启动于2000年,2003年基本建成,绿化总面积102.3平方公里,涉及6个区,26个乡镇,91个行政村,339个自然村和3个农场,总人口88.5万。这项工程涉及的征地范围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短,前所未有。据统计,目前丰台区共有1.8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其中10404人是因为绿化隔离带建设造成的。截止到2003年上半年,朝阳区绿化隔离带地区80个村仅因绿化就导致13191人失业。

[4]

2、现行征地安置方式单一,法定安置途径存在缺陷。

现行《土地法实施条例》规定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施对被征用土地农民的安置:用地单位的就业安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就业安置和发放安置补助费给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的货币安置。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这三种安置方式都存在缺陷和问题。

第一种是传统的“以土地换就业” 的安置方式。即由用地单位一方负责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然而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深入,劳动用工制度也已完全市场化,传统模式下被安置就业的失地农民往往会由于年龄偏大或缺乏技能而在企业转制过程中面临下岗和失业,从而造成就业不稳定或隐性失业状态。

第二种是由失地农民所在乡村集体负责安置就业的方式。即把征地款付给当地乡村组织,让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他们往往通过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吸纳失地农民就业。但是由于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产权不明晰,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融资困难,信息不畅,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败多胜少,导致大批失地农民就业转失业比例高。

第三种方式是给予失地农民一次性货币补偿,这也是目前被采取的最多的征地安置补偿方式。以福州市2000年安置征地农民为例,货币化安置比例高达82%。根据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1999

[5]年至今,全省因征地农转非427395人,采取货币安置自谋职业的311955人,比例高达72.99%。上述两

种就业安置方式操作耗时久难度大,所以操作简单的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受到了政府各级机构和用地企业的青睐。但是对失地农民采取货币化安置,只能解决他们的近忧,却难以化解远虑,尤其是对于就业难度大,养老和医疗风险迫在眉睫的大龄失地农民而言。更何况,一次性货币补偿金直接发到失地农民手中可能因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或使用不当而坐吃山空。重庆市农调队的问卷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失地农民将领到的土地安置补偿费用来补贴家庭日常生活开支,而真正将这笔钱用来发展和投资从事个体

经营的只占一成。

目前我国征地补偿费的计算标准,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土地补偿费,标准为该耕地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二是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年产值的4—6倍;三是被征用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然而进一步剖析发现,我国现行征地补偿费的计算标准也有待商榷。

首先,这种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土地被征用后,由于使用用途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增值价值。特别是当土地被用于房地产、商业、旅游、娱乐以及生产企业等经营性建设项目,土地附加值的飙升带给用地单位巨大的收益。有资料显示集体土地经过行政划拨和市场批租所产生的价值增值中,被征地收益方地方政府占有20-30%,开发商占有40-50%,村级组织占有25-30%,而分配到个人的补偿金仅占5%-10%。

[6]而失去这些土地的农民不但得不到这部分增值收益,就连货币补偿的部分在实际发放过程中,也要受到各级政府巧立名目提留发展基金或收取各种税费等的层层盘剥,最后发放到农民手中的已寥寥无几。

其次,目前的补偿标准偏低。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根据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为1.8万元/人(不含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仅相当于2002年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倍。按目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计算,只能维持7年左右的生活;按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2年多的生活。如果将1.8万元全额缴费让农民进入社保,按失地农民

平均年龄50岁、预期寿命72.6岁测算,每月只能领到60多元的养老金,远远低于当地近郊现行最低生活

[7]保障费180元和城市中档养老金500元的水平。可见,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确实偏低。

3、失地农民择业观念落后、就业技能缺乏,就业培训跟不上,造成就业竞争力弱。

受传统思想影响,失地农民择业观念落后,尤其年龄较大者对土地有着血浓于水般的深厚感情。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使他们养成了保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观念,不愿意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不愿意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因而不能适应征地后的诸多变化,不能面向市场主动出击。即使就业,也不愿意远离家乡,到陌生或者艰苦的地方创业,造成在就业竞争中的失利。

此外,失地农民文化水平低、技能缺乏,培训跟不上以及地理条件和信息沟通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目前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1约4.2亿近九成农村劳动力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加之目前我国尚缺乏对农民的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造成就业培训跟不上。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而且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000万农民中却大部分是30岁以上的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又由于年龄较大、身体不好,缺乏相应的就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而很难找到工作。

4、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高校的不断扩招,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激增以及新增劳动力、复员转业军人的安置给我国就业带来沉重压力。就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难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失地农民涌入城镇,这给原本已经形势严峻的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有资料显示,近十年我国已产生失地农民近3400

[8]万人,而且每年还将以260万人的速度保持增长。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是2006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将“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是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控制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国家的诸多的经济政策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在制约着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从而影响失地农民在城镇的再就业。

三、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源于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征地安置工作不到位、社会保障建设滞后以及失地农民自身就业技能缺乏和择业观念落后。因此,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关键还要从完善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着手。然后结合征地制度的改革、补偿安置工作的完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全方位地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首先,应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失地农民权益不流失。

第一,政府应提前做好土地使用规划,加强征地的行政审批工作,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将未来5到10年内待开发的土地资源进行分类,然后综合考虑未来使用用途做出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同时将土地使用规划公之于众,使农民对自己未来的失地状态有个准确地预知和准备。不至于造成因征地过程过快过急使农民仓促进失业的尴尬境地。并且在征地审批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征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与经济持续发展和两个率先的要求相符合,防止耕地被不合理开发。

第二,应建立农业用地综合估价体系。综合考虑被征用土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将这些指标量化后对农用地进行分等定级。然后根据农用地等级,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农地价格评估体系。这样可以避免土地的低价出让以及因此带来的不良竞争和国家与集体的经济损失。

第三,适当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建立土地补偿标准增长机制。以农地估价结果为基础,以被征用前土地的地上作物价值和周边房地产市场价格为参照,科学合理地确定补偿标准。并根据国民经济与物价指数的增长状况,适时提高补偿标准,保证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

第四,探索多种安置方式的同时,将就业安置作为重点,保障农民失地后获得相应的就业机会。除1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2005年11月15日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的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主题的“农民教育创新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一次性货币补偿外,各地积极探索“就业安置”、“留地安置”以及“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等多种安置方式与配套措施。各种方式在保障农民权益方面都有各自独特的作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就业安置。为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各地政府应将农民的就业安置作为征地安置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土地出让、招商引资时,将就业安置作为征地的前提条件。本着“谁征地谁安置,谁开发谁负责”的原则,与征地单位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吸纳适龄失地农民就业。除此之外,城市化后形成的新社区,社区服务业就业空间大,可招纳失地农民作为保洁工、保安员等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

第五,公开征地过程,建立群众监督机制,提高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透明度,乡、镇、村必须对征地补偿安置费的收支、使用情况实行村务公开,使被征地农民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征地的各项费用按时全额到位发放。政府有关部门应对补偿安置过程实施全程监督,真正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与事后查处结合。同时,应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各项征地制度落到实处。

其次,加强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转变其就业观念,提高失地农民自身就业能力。培训要坚持“面向市场、突出重点、因人而异、提高质量”的方针,推动“市场引导就业、培训促进就业”机制的形成。在组织培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提高劳动力供求的匹配度。有益的经验是: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定培训项目,例如江浙等地开展的对失地农民实行“菜单式”和“计单式”培训;以竞争定培训机构,例如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以补贴促参与,例如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二是开展多层次的培训。结合失地农民的年龄、文化水平、性别、求职意愿等不同特点,侧重于文化知识、农科知识、经营知识、职业技能以及创业培训等不同方面的培训,更好地为失地农民的就业服务。同时,开展教育与宣传,帮助失地农民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增强就业信心,转变择业观念,改变被动的就业态度为主动出击参与市场竞争,寻找就业岗位的积极的就业态度。

再次,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管理服务范围,按照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通过税收减免政策和个人自主创业信贷政策,提供就业扶持,促进其就业。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建立失地农民档案,定期组织适龄失地农民到劳务市场进场交流,或及时掌握用工需求,引导企业优先录用失地农民。同时,加强与各类职业中介组织的联系,拓宽分流安置渠道。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为失地农民免费提供求职登记、择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安置等一系列服务。

最后,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并逐步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借鉴南京等地的成功经验,提留部分土地出让金,由政府主导,财政兜底,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由失地农民根据自身要求和经济状况选择具体的参保档次。在充分考虑失地农民未来养老和生活问题的同时,针对各个年龄段人员目前生活、就业等状况,给予不同生活补助费,为失地农民提供稳定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逐步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农调队: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79-81.[2] 游 钧: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统筹城乡就业[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63-75.[3] 同[1].[4] 同[2].[5] 同[2].[6]中国社科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2004~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J], 管理世界,2005(1):17-25.[7]张亚 郑予捷 潘渝棱,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探讨[J],南方农村.2005(3):10-13.[8]杜 伟.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J].财经科学.2004(02):91-94.张彦丽 工作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通信地址: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64005。

联系电话:***、***; yanlizh6565@yahoo.com.cn

第三篇:社会问题研究导论重点

社会问题:社会学所讲的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妨碍社会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的公共问题。由社会结构本身的缺陷或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结构内出现功能障碍、关系失调和整合错位等原因造成的,被相当多的人所共识,需要运用集体力量才能消除和解决。

社会问题是指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不协调和各种矛盾、冲突、从而危及广大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需要依靠社会群体力量解决的社会现象。

判断社会现象为社会问题的环节:1利益受损人群的强烈不满和呼吁。2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3社会舆论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9

社会问题的类型:1二分法:显性的、隐性的。墨顿与尼轼特:偏差行为(犯罪、青少年犯罪、精神病、吸毒、自杀、娼妓)社会解组(世界人口危机、种族关系、家庭解组、社区解组、都市交通问题)2三分法:袁华音a社会制度失当性题或制度性社会问题(婚姻家庭、就业、老人、消费者权益、教育、医疗保健)b社会关系失调性问题或关系性社会问题(人口、贫困、环境污染、交通、住房)c行为失范性问题或个人性社会问题(犯罪、色情、卖淫、贩毒、吸毒、赌博、走私、贪污渎职)3四分法孙本文:a家庭问题b人口问题c农村问题d劳资问题。当代学者:a结构性社会问题b变迁性社会问题c越轨性社会问题d道德性社会问题5五分法兰迪士:a个人调试的失败b社会结构的缺憾c个人对适应的失败d政治与经济问题e社会政策与制度的失调

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功能学派: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某一部分不能正常的发挥它的社会功能。1社会病态论:将社会比作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社会问题的发生是由于社会中的某些人或群体不能保持健康状态,不能保持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关系。

2文化堕距论:认为社会变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变化速度不一致,当文化各部分之间出现较大差距或者错位的时候就形成了文化堕距

3社会失范论: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时候,旧的行为规范受到人们的怀疑或不适用了,而新的规范又没有建立起来或没有被人们广泛的接受,这样,人们便失去了行为准则。

4差异交往论:认为一个人是否会成为越轨行为者,取决于他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冲突学派:认为社会问题是不同利益群体相互冲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1价值冲突论:富勒、迈尔斯认为,社会问题是一种被相当多的人认为是偏离于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的社会状况。不同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立场、态度,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会引起人们无休止的冲突。2群体冲突论:社会是由不同的利益群体构成的,各个群体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与其他群体发生冲突。

3阶级冲突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阶级是最主要的社会群体,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生物社会论:试图从生物和人类的生理方面来解释社会问题的原因

1体质论:隆布罗索、格卢克2染色体论:

标签论:贝克,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构,是社会问题的主观方面而不是客观方面,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是因为受到大众或社会控制机构的注意,而社会反应只有在宣称的行为或状况被确认之后才可能发生。

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状况是人口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基本限制因素之一。a自然灾害b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

2人口增速及其素质低下的影响

3我国目前正处于特定的市场经济转型期,即非传统的计划经济,又非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经济过渡时期。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缺陷,是社会问题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4我国处于政治体制改革中,新旧体制间的真空或结合部的断层,成为某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干部腐败、经济犯罪得以滋生蔓延的便利条件a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严重滞后b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涵待改革c基层政权建设薄弱

5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发生变化,外来文化的引进和渗透,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重大改革。

人口数量问题:人口数量问题是指人口数量过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的社会问题 人口素质问题: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

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结构包括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分布结构。我国的人口结构最突出的是人口老龄化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

人口老龄化问题:影响: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关键:1经济能否继续稳定和健康地增长,2能否建立起社会化的养老保障体系。

人口性别比失调:影响:会对将来的婚姻和家庭形成严重的冲击,进而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关键:逐渐改变人们对男孩的性别偏好,消除性别不平等,提高妇女地位,其次,由于限制生育的人口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性别偏好的影响,放松人口的数量控制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性别比失衡问题。

新人口问题:流动人口问题: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或人类额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1由于自然力引发的环境问题2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分为生态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于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水体污染: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中国环境问题的成因:1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2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3难以抵制的市场诱惑,使资源遭受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4工业技术总体水平低产生的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5经济发展存在“政策失效”问题

对策:1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a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传统发展观转到科学发展观c推动循环经济,鼓励环保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加强立法,规范环境保护机制3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环保公众参与机制 就业问题:

1摩擦性失业:指劳动者在正常的流动的间隙中所发生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因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失业3寻找性失业:指人们本来可以找到工作,但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而暂时不就业所发生的失业。介于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之间。4需求不足性失业:也称为周期性失业,即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带来的失业。

当一个社会的失业率达到或接近一定程度(7/100—城镇失业承受能力大小)当社会普遍感到就业困难的时候,就业就成为一个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国家安全、百姓生活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即就业问题。

措施:近期: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期通过经济的发展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这是环境社会就业压力的根本性措施。

2积极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调控失业率

3针对我国主要是结构性失业问题,对失业职工开展再就业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全国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

4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5发展较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6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7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善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

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

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政

府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市场就业机制

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合理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对困难群众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腐败防治措施:坚持改革传统政治体制,建立对全力监督和制约的科学机制,以防治权力的滥用和失控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渡干预,使经济租金降低到最小限度。建立健全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农问题表现: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

2农民负担沉重

3农村贫困人口多,返贫现象严重存在4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处于简单再生产状态,农业失去发展能力

农民素质低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

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失业问题严重

原因

人地关系的紧张是三农问题严重存在的客观原因

实行工业倾斜的战略选择是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

城乡二元体制加剧了三农问题的形成和发展

措施:

1实行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改变工业倾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途径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从长远来解决农民问题

2减轻农民负担,实行税费改革

3完善落实农民的土地经营权

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

要建立集体土地价格评估体系和土地流转中介市场

积极促进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自我保护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 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四篇:当代社会问题研究论文

对于当代社会的问题,大家有着什么样的想法以及思考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当代社会问题研究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当代社会问题研究论文一

摘要:

本文阐述了留守儿童的定义;指出了留守儿童的特征;剖析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意义。

关键词:

留守儿童;定义;特征;意义。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速,中国出现了规模愈来愈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2009 年 10 月 1 日零时,全国流动人口估算数为 2.11亿人,“80 后”正逐步成为主体。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随着流动民工队伍的持续扩大,流动人口子女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子女群体中,有一些不能跟随父母进城,留守在家乡,和父母一方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或独自生活的儿童,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他们的数量是巨大的,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 5800 万人。近些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引起政府、社会、学者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留守儿童的定义。

什么是儿童?儿童,“系指 18 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 岁。”这是依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权利公约》由联合国 1989 年 11 月20 日大会通过,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阐述了应赋予所有儿童的基本****;生存的权利;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保护他们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权利;以及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中国政府于 1992 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并与各人民团体、国际组织、新闻媒体以及个人共同努力,把本公约规定的义务从单纯意向角度上的宣言转变成为改善所有中国儿童的生活的具体行动方案。《儿童权利公约》于 1992 年 4 月 1 日开始在我国正式生效。

什么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被很多研究者称为留守学生、留守子女、留守孩等等,很多研究者对留守儿童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研究者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辈、亲戚、老师或朋友等其他的监护人养育的儿童。但是有些研究者没有将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儿童归为留守儿童,例如:留守儿童即是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幼儿(林宏,2003 ;彭金兰,2Q04;王东宇,2005;王丽芬,2002)。这部分儿童与单亲尤其是母亲共同留守也同样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也是应该将这部分儿童加入其中的。另外,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不一。有人认为,留守孩是 16 周岁以下的儿童;也有人认为留守孩是 14 周岁以下的儿童;还有的界定为 18 岁(叶敬忠,2005);除了吴霓的课题组(2004)对留守孩的年龄的下限作了界定外(6 一 16 岁)大多数研究者都没有对其进行说明。但是,留守现象并不仅是从 6 岁开始,研究和调查表明,许多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留守经历,而且儿童年龄愈小,留守经历对其的影响就愈大。所以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应该只关注 6 岁以上儿童,更应该关注 6岁以下儿童甚至是幼儿的状况。

笔者查阅大量资料,遵照《儿童权利公约》,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因务工原因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年龄18 周岁以下所有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特征。

1、留守儿童是一个未成年的社会群体,他们处在初级社会化进程中:他们不是成人,没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2、家庭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父母是最重要的教育者。

3、留守儿童作为儿童,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儿童期的教育和环境决定他们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秩序的构建。

三、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意义。

1、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儿童是早上 8、9 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然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不只是中国部分农民的家事,也实实在在是国家的大事。在这期间,要好好解决留守儿童身上的教育、心理、道德、安全等问题,否则会直接影响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进而影响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2011 年末人口乡村人口为 65656 万人,农村是留守儿童的聚居地。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社会安。可见,留守儿童是广大农民工父母的一块心病,如果解决了广大农民工父母的后顾之忧,那么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人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就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2、构建和谐与稳定的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然而,中国社会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分配不公等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是当前留守儿童出现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不和谐的因素重要体现。因此,关注留守儿童,能够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着改善,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文化建设开创出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等等。但是,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

因此,我们要高度的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就业,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在劳动力大量的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体制等原因形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成长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影响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解决了留守儿童问题,就是解决了新时期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党和国家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实际上也是“三农”问题的一个表现。其根源在于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这两个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无法化解的。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什么时候“三农”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相对解决了。

总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未来,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希望,关系到众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当代社会问题研究论文二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变化巨大。与此同此,各类民生问题也随之凸显,尤其表现在教育卫生、劳动就业、居民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问题都关涉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理应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民生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民生问题解决不好,极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

【关键词】

民生;保障体系;制度改革

一、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均发生着重要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不断加剧,民生问题已然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业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在十八大之后,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毫无疑问,要想真正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在当前社会必须妥善解决好新出现的民生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了:教育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

首先,从教育方面来说,教育不平等、不公平问题日趋严重,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差异日趋加大,先天因素在教育资源获得上发挥很大作用。而且优质资源越来越多的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十分短缺。高考移民的现象广泛存在,究其原因,是不同地区的教育不公问题,另外从困难群体的角度来说,他们子女的平等教育机会很难得到保障。从就业问题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供给关系上来看,劳动力的供给大大高于需求,毕业生难就业在所难免,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尽管毕业生会陷入找工作难的困难境地,但是也有部分企业陷入了招工难,如何打破市场的这种不平衡和盲目性,需要政府加以正确的引导。住房问题上,尽管政府出台了控制房价的相关政策,房价依然居高不下,甚至在部分城市,房价的上升速度持续居高不下,高额的房价成为压在人们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房价上涨幅度大大高于人们收入增加的速度,城市地区生活成本高。在社会保障问题上,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公正,在城市地区,居民广泛享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然而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却还未实现全覆盖,而且从保障的范围来看,区别也很大。另外,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事业单位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保险制度相对比较健全而其他社会群体的保险制度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二、我国民生问题形成的原因

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民生问题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首先,国情因素不可忽视,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人口基数庞大,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生产力水平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依然很低,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效率优先的原则深入人心,人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就慢慢凸显出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观念开始显现出来。第三,体制和结构的转换又是形成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国家将更多的资源放到有关经济发展的领域而忽视公共事业和公共保障方面。城乡二元的体制的长期存在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最后,社会焦虑心理也有很大的示范效应。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速度日益加快,下岗和暴富可能就在一夜之间,人们的焦虑情绪日益滋长,对美好的现实生活充满渴望。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

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应该惠及全体公民,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国家发展的理应义务,应该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改善民生来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根本举措,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只有在蛋糕做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如何分配才能实现公平这一问题。其次,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政府应当将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升到更高的位置,应当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政府应当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现就业难、教育不公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再次,应当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停留在基本生活保障的水平上,更多的是一种生存性的保障。社会保障制度要想切实保障民众的利益,必须要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从政府的资金投入,到相关机构设施的建立,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都必不可少。户籍制度本身的缺陷并不明显,然而从长久以来,我国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都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打破城乡的不平等就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并对配套的制度进行相关改革。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使人民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畅通表达。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从法律上赋予人们表达的权利;其次,要拓展多样化的利益诉求渠道,把人民的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渠道;最后,各级官员要深入实际了解民众疾苦,开展定期的访问,听取民众呼声,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切实把服务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实处。

总之,要想实现发展全民共享,要想国家取得长治久安,就必须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只有这样,政权才能稳固,国家才能繁荣,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

第五篇: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内容摘要: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了影响农村社会繁荣与稳定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化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城市化

一、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

上个世纪年代,为了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我国实行了严格的城乡二元化政策,大量的人口滞留在生产力极低的传统农村社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收益成了农民最根本最直接和几乎是唯一的收入来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征地搞开发建设为标志的城市扩展进入了高潮,大量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年以来,我国的“圈地运动”造成数千万农民失地、失业平均每年流失的耕地数量为万亩以上,人为征地、占地数量为万亩,按人均亩耕地计算,从年到××年的年间失地农民的数量至少达万人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供的数据表明,年到年,中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万亩,其中以上是征地①。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万农民因征地失去或减少了土地②。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年到年的年间。我国占用的耕地将超过万亩,失地或部分失地的农民将超过万③,这就意味着我国失地农民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在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农民就业、生活、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之前,土地必将是“农民社会保障的载体”和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经济基础”④。因此,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而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而且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且必须解决好的一大社会问题。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环节。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格局农民被排除在国家的一般社会保障之外,在城市实行的是“高补贴高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即拥有城市户口就可以享有就业、养老、医疗、住房和粮食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险和社会补贴;而在农村实行的是“以群众互助和国家救济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⑤。年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福利均分(农村按人口均分土地)的原则下,把土地分给农民,并以此作为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手段,通过土地政策努力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土地的福利绩效足以抵消其效率的损失,从而为家庭经济的发展及其保障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为农民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提供了制度安排。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大量的农民变成失地农民。失地后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生活、生产的土地,也丧失了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征地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单一。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到倍,如果支付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能使需要安置农民报纸原有生活水平的,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综合不得超过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倍。按照该标准,农民的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虽然各地区不同,一般以现金作为补偿的应该都在每亩万—万元之间。浙江省的一项调查表明,如果征地成本价(征地价加上地方各级政府收取的各类费用)为,被征地收益的分配大致为:农民到,村级组织占到,企业占到,各级地方政府占到;而从成本价到出让价之间所生成的土地资本巨额的增值收益,大部分被中间商或地方政府所获取。目前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大部分以货币补偿为主。以福州市年安置征地农民为例,货币安置比例高达⑥。货币补偿只能解决失地农民的近忧,难以化解远虑。

⒉现有土地制度的缺陷和土地征用程序的不规范。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权是属于农村集体,而“农村集体所有”的涵义包括个方面:①村农民集体所有(年《民法通则》,第条);②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年《民法通则》,第条);③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所有(年《土地管理法》,第条)。在实践中,“农村集体”或“农民集体”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没有法律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⑦,是一个虚置的权利主体。因此,在实践中政府拥有分配土地的绝对权利,土地归集体所有是虚的,集体最多不过是土地的经营者、管理者。正因为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虚置的特点及征地程序的不规范,为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路径分析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以后,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农民了,只是由于户籍和身份的原因才仍被当作“农民”。当他们完全失去土地时,就已经和城市居民没有本质的区别了,他们一样得承受市场经济下存在的巨大风险。因此,必须为失地农民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应该包括失

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为失地农民提供再教育培训和再就业的机会、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按理说,失地农民应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但是要建立一个与城市居民相似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还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目前只要设计一个与城市居民相对较近,便于今后与城镇社会保障相衔接的可操作的方案。

⒈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是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最基本权利,因此必须重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建立。农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往往被国家以各种名义剥夺,如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其适用范围仅仅限于城市居民,而将广大的农民排除在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之外。失地农民是不同于“农民”(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又有别于城市居民的边缘性群体。他们已经不再享有土地保障,也不能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因此,在农民失去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之后,就应该将其转为城市居民,纳入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⒉建立失地农民失地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养老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对失去土地后养老问题的担忧,同时可以减少因养老问题而产生的城市化阻力。老年人由于劳动能力下降或机会丧失,不再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收入明显减少,而表现为支出大于收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目前实际的养老方式主要是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这是一种以约定俗成的规则,依赖子女供给的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风险。失地农民由于文化素质较低,面临着失业,这又冲击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因此,失地农民养老制度的建立,将对社会稳定和促进失地农民自身的“可持续生计()”起到积极的作用。

⒊建立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在我国农村,生产力普遍较低,经济水平整体上较差。农民面临着养老、疾病和贫困的巨大风险。医学科技的进步,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居民健康的同时,医疗费用也大幅度攀升,致使农村医疗风险凸显,因病致贫已成为人们重返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医疗风险还对生活质量造成冲击。因此,医疗保障也应该成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一个基本面。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基金的来源应以失地农民自愿缴纳为主,村集体、政府、征地主体三者也应该出一部分。

⒋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失地农民与进城农民工、城镇下岗工人、城镇贫民一样同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地位低下,经济能力有限,在征地过程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没有足够了能力支付因寻求行政救济所需要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他们身上也无法体现,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要为失地农民提供多种方式的法律援助,为其能够平等地享有行政救济的权利建立通畅的渠道。使农民对土地权利的行使切实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结束语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建立和谐社会,缓解征地矛盾,长远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等问题,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即可以使他们获得基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又可以促进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下载失地农民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心得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失地农民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心得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教学大纲(5篇)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Social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课程编号: 课内总学时: 撰写人: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及目的 本课程为政治学、社会学等专业的限选课程之一,是一门很......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之研究[推荐]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之研究 李丽 2220091357 摘要:通过对失地农民现状的分析,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分析,对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提出区别对待,分层养老的解决方法......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 黄振超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一书是由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教师、民建重庆市九龙坡区会员陈亚东历时3年完成的......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实证研究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实证研究植志刚 胡伟峰【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划区外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刻不容缓,处理不好会让城镇化的初衷落空,直接威胁到社会经济的......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大量土地被征用,必然导致大规模失地农民以及相应问题的产生,因此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刻不容......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作者:周林树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占用了农民的大量土地,导致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同时,由于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偏低等......

    社会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类的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 特征:1、从其存在状态来看,它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的......

    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1客观性的事实依据。社会问题具有客观意义,社会问题的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