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社会问题研究教学大纲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Social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课程编号: 课内总学时: 撰写人: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及目的
本课程为政治学、社会学等专业的限选课程之一,是一门很强的应用性课程,旨在以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较系统地讲授社会问题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掌握社会问题的研究对象、基本发展历程、社会功能、基本概念、主要范畴,主要理论观点及涉及的各领域的相关知识,以促使学生对社会问题及其治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课程主要内容
一、社会问题概述
①社会问题的内涵及特征;②社会问题的界定及类型;③社会问题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二、社会问题产生背景与成因
①如何看待社会问题;②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其表现;③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①什么是社会问题理论;②社会问题理论分析;③社会问题理论评价。
四、社会问题研究方法
①社会问题研究的特征;②社会问题的经验研究;③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④社会问题研究的模式、功能。
五、自杀问题
①自杀社会问题的内涵;②自杀社会问题的原因;③自杀问题的控制及其对策。
六、青少年问题
①青少年犯罪问题;②不良青少年问题;③青少年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七、失业问题
①社会失业问题概述;②社会失业问题的表现及原因;③失业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
八、贫困问题
①贫困问题概述;②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原因;③贫困问题分析;④贫困问题的治理措施。
九、腐败问题
①腐败问题概述;②腐败问题的现状及原因;③腐败问题的治理对策。
十、农民工问题
①农民工问题概述;②农民工问题的现状及原因;③农民工问题与社会发展。
方纲 Ⅱ
开课单位: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学分数:
政治学院
研讨、讲授、自学、调研 论文 3 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美]帕里罗 等著.当代社会问题(第4版).周兵 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2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美]J.M.卡龙.社会问题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张向东.当代社会问题.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5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 孙立平.断裂: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 何雪松.社会问题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8 朱 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 樊新民.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0 尚重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1 向德平.社会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预修课程 使用专业、范围
社会学原理
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
第二篇:社会问题研究导论重点
社会问题:社会学所讲的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妨碍社会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的公共问题。由社会结构本身的缺陷或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结构内出现功能障碍、关系失调和整合错位等原因造成的,被相当多的人所共识,需要运用集体力量才能消除和解决。
社会问题是指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不协调和各种矛盾、冲突、从而危及广大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需要依靠社会群体力量解决的社会现象。
判断社会现象为社会问题的环节:1利益受损人群的强烈不满和呼吁。2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3社会舆论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9
社会问题的类型:1二分法:显性的、隐性的。墨顿与尼轼特:偏差行为(犯罪、青少年犯罪、精神病、吸毒、自杀、娼妓)社会解组(世界人口危机、种族关系、家庭解组、社区解组、都市交通问题)2三分法:袁华音a社会制度失当性题或制度性社会问题(婚姻家庭、就业、老人、消费者权益、教育、医疗保健)b社会关系失调性问题或关系性社会问题(人口、贫困、环境污染、交通、住房)c行为失范性问题或个人性社会问题(犯罪、色情、卖淫、贩毒、吸毒、赌博、走私、贪污渎职)3四分法孙本文:a家庭问题b人口问题c农村问题d劳资问题。当代学者:a结构性社会问题b变迁性社会问题c越轨性社会问题d道德性社会问题5五分法兰迪士:a个人调试的失败b社会结构的缺憾c个人对适应的失败d政治与经济问题e社会政策与制度的失调
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功能学派: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某一部分不能正常的发挥它的社会功能。1社会病态论:将社会比作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社会问题的发生是由于社会中的某些人或群体不能保持健康状态,不能保持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关系。
2文化堕距论:认为社会变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变化速度不一致,当文化各部分之间出现较大差距或者错位的时候就形成了文化堕距
3社会失范论: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时候,旧的行为规范受到人们的怀疑或不适用了,而新的规范又没有建立起来或没有被人们广泛的接受,这样,人们便失去了行为准则。
4差异交往论:认为一个人是否会成为越轨行为者,取决于他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冲突学派:认为社会问题是不同利益群体相互冲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1价值冲突论:富勒、迈尔斯认为,社会问题是一种被相当多的人认为是偏离于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的社会状况。不同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立场、态度,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会引起人们无休止的冲突。2群体冲突论:社会是由不同的利益群体构成的,各个群体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与其他群体发生冲突。
3阶级冲突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阶级是最主要的社会群体,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生物社会论:试图从生物和人类的生理方面来解释社会问题的原因
1体质论:隆布罗索、格卢克2染色体论:
标签论:贝克,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构,是社会问题的主观方面而不是客观方面,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是因为受到大众或社会控制机构的注意,而社会反应只有在宣称的行为或状况被确认之后才可能发生。
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状况是人口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基本限制因素之一。a自然灾害b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
2人口增速及其素质低下的影响
3我国目前正处于特定的市场经济转型期,即非传统的计划经济,又非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经济过渡时期。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缺陷,是社会问题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4我国处于政治体制改革中,新旧体制间的真空或结合部的断层,成为某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干部腐败、经济犯罪得以滋生蔓延的便利条件a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严重滞后b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涵待改革c基层政权建设薄弱
5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发生变化,外来文化的引进和渗透,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重大改革。
人口数量问题:人口数量问题是指人口数量过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的社会问题 人口素质问题: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
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结构包括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分布结构。我国的人口结构最突出的是人口老龄化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
人口老龄化问题:影响: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关键:1经济能否继续稳定和健康地增长,2能否建立起社会化的养老保障体系。
人口性别比失调:影响:会对将来的婚姻和家庭形成严重的冲击,进而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关键:逐渐改变人们对男孩的性别偏好,消除性别不平等,提高妇女地位,其次,由于限制生育的人口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性别偏好的影响,放松人口的数量控制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性别比失衡问题。
新人口问题:流动人口问题: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或人类额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1由于自然力引发的环境问题2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分为生态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于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水体污染: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中国环境问题的成因:1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2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3难以抵制的市场诱惑,使资源遭受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4工业技术总体水平低产生的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5经济发展存在“政策失效”问题
对策:1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a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传统发展观转到科学发展观c推动循环经济,鼓励环保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加强立法,规范环境保护机制3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环保公众参与机制 就业问题:
1摩擦性失业:指劳动者在正常的流动的间隙中所发生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因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失业3寻找性失业:指人们本来可以找到工作,但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而暂时不就业所发生的失业。介于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之间。4需求不足性失业:也称为周期性失业,即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带来的失业。
当一个社会的失业率达到或接近一定程度(7/100—城镇失业承受能力大小)当社会普遍感到就业困难的时候,就业就成为一个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国家安全、百姓生活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即就业问题。
措施:近期: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期通过经济的发展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这是环境社会就业压力的根本性措施。
2积极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调控失业率
3针对我国主要是结构性失业问题,对失业职工开展再就业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全国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
4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5发展较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6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7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善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
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
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政
府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市场就业机制
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合理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对困难群众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腐败防治措施:坚持改革传统政治体制,建立对全力监督和制约的科学机制,以防治权力的滥用和失控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渡干预,使经济租金降低到最小限度。建立健全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农问题表现: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
2农民负担沉重
3农村贫困人口多,返贫现象严重存在4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处于简单再生产状态,农业失去发展能力
农民素质低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
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失业问题严重
原因
人地关系的紧张是三农问题严重存在的客观原因
实行工业倾斜的战略选择是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
城乡二元体制加剧了三农问题的形成和发展
措施:
1实行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改变工业倾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途径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从长远来解决农民问题
2减轻农民负担,实行税费改革
3完善落实农民的土地经营权
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
要建立集体土地价格评估体系和土地流转中介市场
积极促进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自我保护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 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三篇:中国当前的社会问题
中国当前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的现象。他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阻碍城市的协调发展。但要声明一点的是并非所有的失调都构成社会问题。我们所说的城市问题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1、城市社会问题的起源具有社会性。
2、城市社会问题的发展也必须具有社会性,少数人无法控制也无法解决。
3、城市社会问题的结果也得具有社会性,它影响的是城市的大多数成员。
4、还有就是它的解决手段也应该具有社会性。
一.城市社会问题的涵义和特征
城市社会问题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普遍性。这个普遍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横向看,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社会问题;二是从纵向看,就是城市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社会问题。
2、特殊性。即指城市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世界和空间两个方面。
3、爆发性。这个特点它是相对农村社会问题而言的,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城市中开始出现的“农民工”问题。就具有爆发性这一特点。
4、复合性。它主要指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方式和表现形以及其引起的后果的多样化和复合化。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上的复合性,又称之为多因性,是指社会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城市人口问题的出现,既有人口数量方面的原因,也有人口质量方面的原因,还有人口构成方面的原因。
二、城市人口问题
城市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引起“人口爆炸”。
2、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文化水平较低和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口偏多。
3、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结构等与城市发展不协调。
城市人口问题中,突出的是城市流动人口问题和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其城市人口流动规模也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频率也越来越高。城市人口流动的来源广泛,目的各异,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从居住方式居住时间和居住目的来看,他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新移民”群体。他们直接参与城市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城市人口的一个组织部分。城市流动人口它具有以下特点:1:数量大,增长速度快。一些中心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在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而且每年还在增长。2:流动的性质以从事经济活动为主。3:滞留时间延长,现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增强了对流动人口的容纳力。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滞留时间延长,一的以成为城市的事实居民。他们在城市谋求长期的发展。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存在很大的影响。首先是积极的影响,城市流动人口增加,它促进了城乡人、财、物的交流。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其次是它的消极影响:
1、加重了城市的负担,流动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城市人口的密度,加剧城市“膨胀病”的症状,使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
2、增加了城市的管理难度。事实证明流动人口的犯罪率比常住人口高得多,而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3、流动人口还对城市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家庭婚姻等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消极影响是可以控制的,甚至可以消除。再者,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离退休职工迅速增加,相应的退休金、养老金、老年医疗保健费用以及老年福利事业的费用日益增多,这些费用在消费基金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将会影响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最后,社会需求发生变化,由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老年人的需求增加,满足老年人口需要的商品和生活服务设施相应增加,其中主要是老年人消费品、老年公寓、老年医疗保健、老年教育以及娱乐活动设施增加。
三、城市就业问题
城市就业问题涉及到每个人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城市生活中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现象:一是劳动力供少于求,城市劳动人口不能满足城市就业的需求,出现“有事无人做”的现象;二是劳动力供过于求,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导致部分劳动人口失业,这些都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城市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职业社会,其职业结构受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当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劳动需求与劳动人口数量、质量不相一致时,就会出现就业问题。这些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是人口问题与就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总量上的不平衡导致就业问题;第二是生产发展与就业;第三是经济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第四是教育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等等。就业问题还表现有不同的形式:一是显在劳动就业问题,是指劳动人口没有工作而形成的就业问题,即城市人口的显在失业问题;二是隐性就业问题,即隐性失业问题,是指就业者中实际工作量与实际工作人数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实际劳动者数量大大超过所需劳动者数量,从而导致劳动者与劳动资料无法实际有效的结合;三是结构性就业问题,即当企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生产规模尚未提高时,会有一部分劳动人口才现有岗位被排挤出来等等。
就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即不充分就业。当劳动者具有的技术在市场中不属于需求之列,或缺乏技术时,劳动者被迫从事不适合他的技术或潜力的工作,如博士开出租车。这部分人成为不充分就业者。在发展中国家,不充分就业实质上是失业的一个滞后影响。为解决失业问题,过量人员为服务业所雇佣或自我就业。虽然这些人的就业属于被动行为,但雇拥超过需要的劳动力毕竟是解决失业的一个办法。在非正式部门的就业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却带来一些新问题,而且不易纳入国家宏观经济轨道
四、城市贫困问题
城市贫困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城市贫困问题。城市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的、技术上复杂的、高度分化的社会经济体系的产物。在这种复杂的社会中,报酬较高的工作要求过硬的技术,无技术或缺乏教育的人不易获得高报酬工作;技术需求和一般劳动力需求的波动使失业率和不充分就业率变化,这些社会经济条件产生了失业者、技术过时者、缺乏充分教育或熟练技术的贫民群体。偏见和歧视是城市贫困的另一个原因。贫民拮据的经济条件和不好的名声导致偏见和歧视。偏见和歧视使他们在教育和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城市贫困的第三个原因是规范。贫困问题与规范有关。由于贫民的规范与社会主流群体的规范不同,所以贫民常受到某些社会心理障碍的折磨,并在贫民生活方式中反映出来。而我国的城市贫困是指各级城镇中从事非农生产的人口其收入在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线以下。
第四篇:当代社会问题研究论文
对于当代社会的问题,大家有着什么样的想法以及思考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当代社会问题研究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当代社会问题研究论文一
摘要:
本文阐述了留守儿童的定义;指出了留守儿童的特征;剖析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意义。
关键词:
留守儿童;定义;特征;意义。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速,中国出现了规模愈来愈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2009 年 10 月 1 日零时,全国流动人口估算数为 2.11亿人,“80 后”正逐步成为主体。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随着流动民工队伍的持续扩大,流动人口子女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子女群体中,有一些不能跟随父母进城,留守在家乡,和父母一方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或独自生活的儿童,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他们的数量是巨大的,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 5800 万人。近些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引起政府、社会、学者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留守儿童的定义。
什么是儿童?儿童,“系指 18 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 岁。”这是依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权利公约》由联合国 1989 年 11 月20 日大会通过,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阐述了应赋予所有儿童的基本****;生存的权利;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保护他们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权利;以及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中国政府于 1992 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并与各人民团体、国际组织、新闻媒体以及个人共同努力,把本公约规定的义务从单纯意向角度上的宣言转变成为改善所有中国儿童的生活的具体行动方案。《儿童权利公约》于 1992 年 4 月 1 日开始在我国正式生效。
什么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被很多研究者称为留守学生、留守子女、留守孩等等,很多研究者对留守儿童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研究者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辈、亲戚、老师或朋友等其他的监护人养育的儿童。但是有些研究者没有将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儿童归为留守儿童,例如:留守儿童即是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幼儿(林宏,2003 ;彭金兰,2Q04;王东宇,2005;王丽芬,2002)。这部分儿童与单亲尤其是母亲共同留守也同样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也是应该将这部分儿童加入其中的。另外,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不一。有人认为,留守孩是 16 周岁以下的儿童;也有人认为留守孩是 14 周岁以下的儿童;还有的界定为 18 岁(叶敬忠,2005);除了吴霓的课题组(2004)对留守孩的年龄的下限作了界定外(6 一 16 岁)大多数研究者都没有对其进行说明。但是,留守现象并不仅是从 6 岁开始,研究和调查表明,许多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了留守经历,而且儿童年龄愈小,留守经历对其的影响就愈大。所以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应该只关注 6 岁以上儿童,更应该关注 6岁以下儿童甚至是幼儿的状况。
笔者查阅大量资料,遵照《儿童权利公约》,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因务工原因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年龄18 周岁以下所有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特征。
1、留守儿童是一个未成年的社会群体,他们处在初级社会化进程中:他们不是成人,没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2、家庭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父母是最重要的教育者。
3、留守儿童作为儿童,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儿童期的教育和环境决定他们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秩序的构建。
三、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意义。
1、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儿童是早上 8、9 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然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不只是中国部分农民的家事,也实实在在是国家的大事。在这期间,要好好解决留守儿童身上的教育、心理、道德、安全等问题,否则会直接影响未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进而影响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2011 年末人口乡村人口为 65656 万人,农村是留守儿童的聚居地。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社会安。可见,留守儿童是广大农民工父母的一块心病,如果解决了广大农民工父母的后顾之忧,那么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人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就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2、构建和谐与稳定的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然而,中国社会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分配不公等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是当前留守儿童出现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不和谐的因素重要体现。因此,关注留守儿童,能够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着改善,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文化建设开创出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等等。但是,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
因此,我们要高度的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就业,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在劳动力大量的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体制等原因形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成长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影响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解决了留守儿童问题,就是解决了新时期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党和国家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实际上也是“三农”问题的一个表现。其根源在于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这两个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无法化解的。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什么时候“三农”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相对解决了。
总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未来,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希望,关系到众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当代社会问题研究论文二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变化巨大。与此同此,各类民生问题也随之凸显,尤其表现在教育卫生、劳动就业、居民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问题都关涉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理应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民生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民生问题解决不好,极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
【关键词】
民生;保障体系;制度改革
一、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均发生着重要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不断加剧,民生问题已然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业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尤其在十八大之后,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毫无疑问,要想真正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在当前社会必须妥善解决好新出现的民生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了:教育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
首先,从教育方面来说,教育不平等、不公平问题日趋严重,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差异日趋加大,先天因素在教育资源获得上发挥很大作用。而且优质资源越来越多的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十分短缺。高考移民的现象广泛存在,究其原因,是不同地区的教育不公问题,另外从困难群体的角度来说,他们子女的平等教育机会很难得到保障。从就业问题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供给关系上来看,劳动力的供给大大高于需求,毕业生难就业在所难免,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尽管毕业生会陷入找工作难的困难境地,但是也有部分企业陷入了招工难,如何打破市场的这种不平衡和盲目性,需要政府加以正确的引导。住房问题上,尽管政府出台了控制房价的相关政策,房价依然居高不下,甚至在部分城市,房价的上升速度持续居高不下,高额的房价成为压在人们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房价上涨幅度大大高于人们收入增加的速度,城市地区生活成本高。在社会保障问题上,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阻隔,造成了城乡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公正,在城市地区,居民广泛享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然而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却还未实现全覆盖,而且从保障的范围来看,区别也很大。另外,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事业单位人员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保险制度相对比较健全而其他社会群体的保险制度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二、我国民生问题形成的原因
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民生问题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首先,国情因素不可忽视,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人口基数庞大,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生产力水平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依然很低,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效率优先的原则深入人心,人们的利益诉求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就慢慢凸显出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观念开始显现出来。第三,体制和结构的转换又是形成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国家将更多的资源放到有关经济发展的领域而忽视公共事业和公共保障方面。城乡二元的体制的长期存在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最后,社会焦虑心理也有很大的示范效应。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速度日益加快,下岗和暴富可能就在一夜之间,人们的焦虑情绪日益滋长,对美好的现实生活充满渴望。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
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应该惠及全体公民,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国家发展的理应义务,应该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改善民生来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根本举措,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只有在蛋糕做大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如何分配才能实现公平这一问题。其次,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政府应当将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升到更高的位置,应当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政府应当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现就业难、教育不公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再次,应当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停留在基本生活保障的水平上,更多的是一种生存性的保障。社会保障制度要想切实保障民众的利益,必须要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从政府的资金投入,到相关机构设施的建立,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都必不可少。户籍制度本身的缺陷并不明显,然而从长久以来,我国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都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打破城乡的不平等就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并对配套的制度进行相关改革。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使人民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畅通表达。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从法律上赋予人们表达的权利;其次,要拓展多样化的利益诉求渠道,把人民的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渠道;最后,各级官员要深入实际了解民众疾苦,开展定期的访问,听取民众呼声,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切实把服务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实处。
总之,要想实现发展全民共享,要想国家取得长治久安,就必须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只有这样,政权才能稳固,国家才能繁荣,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
第五篇: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405315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二)目的:
1.深入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产生、发展,解读重点作家的代表作品,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
2.提高学生阅读、欣赏中国现代诗歌的能力,提升他们热爱诗歌的兴趣。3.通过分析中国现代诗歌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
(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班。
二、先修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
三、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
1.讲授代表作家、作品。
2.指导学生正确处理熟读作品与分析作品的关系,强调学生积累自我的阅读感受与充分认识现代诗歌作品的艺术魅力。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
(二)考核方式:考查
四、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36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
第一章:中国现代诗歌的产生发展史(1917—1949)(2学时)教学内容:
1.1中国新诗的产生 1.2新诗发展第一期
1.3发展第二期(不同思想倾向的诗歌)1.4发展第三期
1.抗战初期国统区的诗。
2.解放区诗风的变化。3.送旧迎新的诗歌
教学难点:不同思想倾向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中国新诗发展脉络
第二章:初期白话诗人群的诗歌创作(2)教学内容:
2.1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人的诗歌创作 2.2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等人的诗歌创作 2.3鲁迅、周作人等人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初期白话诗人的诗歌创作对中国新诗发展的引领作用 教学难点:初期白话诗歌特点
第三章:文学研究会的诗歌创作(2)教学内容:
3.1冰心、朱自清等人的诗歌创作 3.2王统照、徐玉诺等人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冰心与小诗运动
教学难点:朱自清与胡适的诗歌风格比较
第四章:湖畔诗社的诗歌创作(2)教学内容: 4.1湖畔诗社 4.2爱情诗创作
教学重点:湖畔诗社诗歌创作特点 教学难点:湖畔诗人的爱情观
第五章:郭沫若的诗歌创作(4)教学内容:
5.1《女神》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5.2《凤凰涅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女神》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开一代诗风的诗歌创作
第六章:新月诗社的诗歌创作(4)教学内容:
6.1陈梦家、方玮德、林徽音等人的诗歌 6.2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的诗歌 教学重点:新月诗社的诗歌主张 教学难点:“三美”内涵
第七章:象征主义诗派的诗歌创作(2)教学内容:
7.1李金发的诗歌创作 7.2穆木天等象征诗派
教学重点: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李金发诗歌的象征意象
第八章:现代诗派的诗歌创作(4)教学内容:
8.1戴望舒、施蛰存、徐迟等人现代派的诗歌创作 8.2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等人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现代派诗歌的构成及特点 教学难点:现代派的发展流程
第九章: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4)教学内容:
9.1左联领导下的诗歌团体
9.2穆木天、任均、杨骚、蒲风等人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中国诗歌会的诗歌主张 教学难点:左翼诗歌创作的特点
第十章:七月诗派的诗歌创作(4)教学内容:
10.1胡风的文艺思想
10.2艾青、田间等人的诗歌 教学重点:七月派诗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第十一章:九叶诗派(4)教学内容:
11.1辛笛、陈敬容、唐祈的诗歌 11.2唐湜、穆旦、杜运燮的诗歌 11.3袁可嘉、郑敏、杭约赫的诗歌 教学重点:穆旦诗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九叶诗派的诗歌的象征意象
第十二章:民歌叙事体诗潮(2)教学内容:
12.1解放区诗歌创作 12.2国统区诗歌创作
教学重点: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 教学难点:民歌叙事体诗出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