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科研究考察报告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
天目山冰桌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徐馨
(南京大学地理系)
一
天目山位于浙苏皖三省交界处,呈西南—东北走向,主峰东、西天目山及清凉峰(海扰1787米)等,标高均在1500米以上,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冰川作用,使山体更显得高耸峻扰,成为长江下游和我国东南沿海重要名山和风景胜地之一。
天目山主体是由多种喷出岩和侵入岩组成,两侧低山丘陵则是下古生界沉积岩分布区,火山岩与沉积岩接触地带,常是天目山南北两侧断裂带之所在。对于天目山雄姿百态的地貌形态,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尤其对第四纪冰川地貌存在与否,分歧更为突出。为此,我们曾几次去天目山进行较详细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天目山很多地貌形态应是第四纪气候变化的产物,其中像冰桌,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本文着重阐述冰桌,以求引起有关专家和同行的关注。
二
天目山南北两坡各有一条较大的河流。南坡的叫天目溪,汇入富春江,属钱塘江水系;北坡的叫西苕溪,东流入太湖,属太潮水系。天目山则为钱塘江与太湖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发育在主体两坡的众多沟溪,分别成为两大水系的次一级支流。天目山冰桌,就是发现在南坡天目溪上游马哨河的支谷一—马哨坑谷口侵蚀平台上。
马哨坑支谷发育在两种不同的基岩上。上游位于火山岩区(主要是花岗岩类),由三条较典型的小U谷组成的。三者横剖面均呈半圆槽形,两壁圆滑,无坡折亦无平台;纵剖面为比较均匀的平底直谷,尤以在枫树下村相汇的两条U谷
保存最好,也最典型,这两条谷地源出于马哨岭与太子尖(1559米)南坡,朝向南偏东,在枫树下附近的谷口,是以40米左右的陡槛降落到主谷,使之呈悬谷形态,目前陡槛虽遭切割形成峡谷地段,但从陡槽残部可以恢复原有形态,略高于上游U谷谷底。
三条支谷汇合于方家村之后,谷地则由宽盆与窄裙相间串联而成。宽盆中巨砾岩块满布;窄槛上基岩裸露,显现原始谷底起伏不平。现代流水在宽谷盆地段,婉曲旋流于砂砾之间;而在窄谷岩槛段,则深切基岩成陡直峡谷。
待到谷口,谷地开宽,发育了两级平台。低级平台高出河面约20米,上部由红色砂粘土巨砾混杂堆积组成;下部由10余米高的古生代炭岩基座组成的。平台后缘砾径变小,少见巨砾(1米以上)。高级平台全由下古生界炭岩或泥炭岩组成的平坦开阔侵蚀平台,高出河面约40米以上,平台面基岩裸露,仅在后缘山坡坡麓,有少数灰岩崩积岩块。但在马哨坑谷口与马哨河谷地交汇处,发现4块巨大花岗岩块,叠加成桌状堆积体,鹤立于高级台面上,成为罕见的典型冰桌。
三
天目山冰桌是由4块不同大小的漂砾相互迭加而成的。其中相当于桌面的岩块,呈不规则的扁平体(4.8×3.4×1.3立方米),覆于3块巨砾之上,砾面上可同时容纳多人坐立。这块巨砾的原始轮廓,虽经长期风化剥蚀,外表已发育1厘米左右厚的风化壳,但其原始棱角依然可辨。恢复本来外形,原为沿节理崩落的岩块,这是冰流从上游驮运至此堆积的。相当于桌腿的3块巨砾(分别为3.5×2.35×2.1立方米,;2.8×1.8×1.7立方米,和1.7×1.2×1.1立方米,),支撑着桌面,它们虽具不规则形,但外部轮廓已受一定程度的磨损,并有一些平滑面,也经过风化剥蚀,发育较厚的风化壳。我们认为,由这4块巨大砾组成的桌状堆积体,应属冰流搬运的漂砾所组成的典型冰桌。在冰桌右前方3~4米远处,另有2块1米左右的漂砾散布。除此6块之外,别无其它。
6块巨大漂砾,均系外来的花岗岩类岩石,这类岩石产地,与冰桌堆积地点,近者相距4~5公里,远者可达10公里以外。这种巨大砾块由什么外力将其运至
高级平台面上,并使它们迭加成桌,且又选最大一块扁平岩块为“桌面”?我们认为除冰流搬运外,很难
以其它外力作用来解释。
这种现象,可能说明冰流流至谷口,已接近消融区的尾闾部分,冰层厚度大大减薄,将大量物质堆放在低级平台上。当冰流供给偶有增多,水面上升,这时,部分冰流连同搬运物质一起,外溢到高级台面,当冰量供给恢复正常,冰面下降,高平台上的溢冰消融,由表碛和里碛迭置而成天目山冰桌。
四
天目山冰桌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第四纪古冰川与古气候均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澄清多年来一直争议本区有无冰川发育的问题。
我们研究过第四纪冰期中我国雪线高度,发现古雪线是向东递降的;我们又分析过气候资料,又发现现代高空气温零度层分布也是由东向西增高。现代雪线、现代云杉、冷杉林下限及常绿阔叶林上限等,均具有向东倾斜的分布规律。这一分布规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别是巨大的东西向山脉,集中在西部,它们已成为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冰洋等强大寒潮南下的主要屏障,迫使寒潮路线向东部沿海平原地区集中、压缩,致使广阔空间的寒冷气流,被压缩在很窄的范围内通过,因而使东部沿海地区寒流加强,很多寒冷气候指标(如寒温带针叶林、冰缘动物群、黄土和冰缘冻土等)的界线,都比国内外同纬地区偏南。加之天目山地区又比长江下游其它山地更接近海洋,即使在盛冰期中,海面下降、陆地扩展、天目山距海较远的情况下,它还是比庐山等山地易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因而降水条件无疑比别的山地优越。在寒潮加强、降水条件又较优越的有利情况下,当盛冰期来临、气温急剧下降时期,天目山地区应有率先发育冰川的可能性。例如更新世中,上海(现今气温15°C左右)、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生长云杉、冷杉林,气温降到3~6°C(云杉冷杉生长在年均温为0~9°C地区)时,那么天目山顶峰气温由8.8°C下降到-1~-4°C(即0~-6°C)。这一温度值,与海洋型冰川雪线附近的气温值一致。然而云杉、冷杉林生长,一般反映盛冰期前后的气温条件,而不代表最酷冷的盛冰期,最冷期只能生长干草原或苔原植被,平均气温比今降低12~15°C。以此计算,天目山顶峰的气温低到-3~-6°C以下,特别是天目山降水条件又较优越,更加促使气温下降的幅度。天目山冰桌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这个地区在第四纪中期确实发育了一定规模的山岳冰川。当时雪线的高度与现在保存的800~900米冰斗底部标高是一致的,冰流的末端最低下达海扰200一300米谷地中,也是完全可能的。马哨坑谷口海拔320米,正处于冰流下达高程范围之内,故冰桌的存在,确是自然界的正常产物。
第二篇:学科课题研究
学科课题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
师生互动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郭淑贞 胡佩芬 林敏
宁海县西店小学东红校区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
宁海县西店小学东红校区 郭淑贞 胡佩芬 林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也不再是学生的“群口相声”,而是师生的互动之间的一种学习行为,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该想办法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学生也要主动地学,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新课程实施的全面铺开,教学中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特别在各级各类的比武课、优质课等评比中,教师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结果是课上学生按照教师的预设或引导进行,看是表现热热闹闹,回答问题或讨论有条不紊,课下却难见实效,因为少见课堂中的问题生成与创新思考。经常听到老师们有这样的怨言:“课堂上该讲的东西已经讲完、讲清,但一旦测验检查时,学生又好似没有学过一样。”这些言论说明师生教与学活动不同步,课堂实效低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只有弄清造成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并探求解决课堂教学低效的相应措施,才能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想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以提高师生学习活动的实效性为研究课题展开研究。为此,确立了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学习活动策略的研究”研究课题。
2、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构建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实践研究,实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改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有利于形成教师良好的教学品质,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育效果,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有利于提升教学实践经验并把它概括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以在教学研究中诊断教学过程,预测教学效果,评价分析教学活动,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为多样化教学和教学艺术开辟道路;有利于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规律,概括出“课堂教学理论框架”。
3、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国内外已进行了很久很多的探索,且有不少的成功经验与模式。新陈代谢乃自然规律,当今知识更新异常之快,照猫画虎难以应对。在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异常凸现的全球一体化时代,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才能在教育大发展的伟大事业中不落伍。本课题研究置身于学校开放教育的背景中,立足于超越传统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时空,重构师生关系,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唱主角”。教学中以发挥学生的“四性”(自主性、主体性、创造性,差异性)为教学的终极目标,紧扣“五开放”(开放的课堂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方式、开放的教学评价)等关键要素,创造性地进行开放式教与学的师生活动实践研究。在学校全面实施开放教育的基础上,我们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策略的研究”是对开放教育理论成果的消化和应用,是对开放教育实践的探索和细化,是开放教育理论与开放式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而进行的教学效益研究,以丰富学校教育特色的内涵。
本课题采取全体语文教师共同进行研究,学生参与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将依托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以解决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重点,利用我校教学研究氛围浓厚的优势,发动教师全面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既促进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二、研究的内容 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有没有充分体现,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课堂民主气氛仍停留在表层。新课程对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和个体开放心态的倡导,以及尊重差异和鼓励独特性、崇尚个性和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还没有全力的付诸于教学行为之中。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被动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新课程改革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如:“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的教学目标观;倡导开放、生成的新知识观;倡导创新、建构的课堂教学观;倡导关注过程、尊重差异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因此,寻找课堂教学改革的生长点,实现现代的课堂教学观,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就是要“聚焦课堂”。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发展、在课堂中生成,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树立科学的效益观,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最大化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争达到如下的研究目标:
1、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2、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规律、方法;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整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采取常态下的行动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同时运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数理统计法、思辨方法进行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全镇在校小学生,利用课堂师生学习活动展开提高实效性的研究。研究实施过程中采用网上查阅资料、教师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实践、形成研究成果、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等形式展开。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分两个方面展开:学生方面:包括学生的心理、身体的研究;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研究等。教师方面: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研究等。
① 行动研究法:由备课组长牵头,全体语文教师协同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通过进行教学反思和行为矫正,逐步解决影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问题。
② 个案研究法: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个案(比较成功的或遇到问题较多的),充分解剖,总结经验和规律,为行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③ 反思总结法:根据课堂教学的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这些事实,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继而形成相关的结论,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反思和完善,从而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④ 文献资料法:收集、分析和整理有关小学语文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的教育理论,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利用语文课堂提高教学实效的理性认识。
五、实施过程与主要措施
(一)抓好“四落实”,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1、组织落实:
自我校申报的《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项目,批准为县级课题后,首先成立了以郭淑贞为课题总负责人,由教科室主任叶云霄老师安排策划并组织落实,具体规定了研究的重点和组内分工(详见课题实施方案)。由教研组申报子课题,教研组长任子课题主持者并负责组内研究。
2、管理落实:
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的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研究步骤。要求课题组成员做到“三必须”:首先,课题组成员必须按照学校的规定,对组内成员或其他教师每人每月至少听一节课,同时认真填写《课堂观察表格》,记录并分析师生互动的“质与量”,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其次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必须准时参加每一次的课题会议,并检查总结汇报研究情况,及时交流。学期结束完成书面总结或撰写论文。
3、学习落实: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高度重视,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力求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创建学习型学校做自身的努力。
①认真学习了有关合作、互动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科研论文和科研成果,鼓励课题成员加强自我学习,掌握“互动”的内涵,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学校对课题研究也应采取特殊政策,允许教师自己购买有关的书籍,优先予以报销。
②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中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③邀请教育专家现场指导,拓宽课题研究信息渠道。
④鼓励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充实理论水平。鼓励组内成员互相观摩,在实践中共同提高。
4、目标落实:
在认真学习、领会各实验阶段计划基础上,我们确立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即通过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具有合作互动的情感,养成合作互动的品质。通过互动让学生找到互动的途径,掌握互动的方法。通过互动的研究让教师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二)明确要求,保证实验内容的实施
1、逐步提出要求,学会合作和互动
任何学习方法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需要老师耐心地指导,也就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指导方法。刚开始进行课堂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反映课堂秩序混乱,喧闹声很大,学生各行其是,没有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方法虽然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耐心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为解决此类问题,要求教师采用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学会合作。例如三年级 老师结合班级特点,多次开出体现合作互动的研究课,在摸索和借鉴中逐渐总结出合作互动的一般套路,像 老师在开始进行互动课堂教学时向学生提出:人人都要勇敢地发言,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鼓励,班级几乎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再提出第二个要求:一个人说话时,其他同学认真听,且不能弄出响声。就这样一点一滴地进行引导,逐步形成学生之间有序的、科学的、友爱的合作互动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各班学生的合作互动意识得到很好的加强。
2、学习内容丰富多样
互动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学习,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只作为“观众”、“听众”。为了充分运用这种优势,在学习内容上应丰富多样,不仅仅让学生在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才进行合作讨论,像互相认读生字,互相检查书写,交流学习方法,小组游戏学习、学习评价等等都可以进行合作和交流。例如,老师在《杨氏之子 》 这一课教学时,深入理解,让学生体会语言。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然后.讨论:(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试着演一演。另外,课堂教学中的同伴合作师生互动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所以,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也基本上达成共识:
1、互动要尽量采取民主的形式,充分尊重学生,这是保证合作互动有效地进行。
2、互动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指导,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课堂中的静与动的关系,不可急于求成。
3、互动时,老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合作互动的任务应该适当的难度,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小组活动的激情,以使每一节课同学们都是有目的地进行合作学习。
4、互动的时间要适中,这个时间应以学生的情绪变化而定,老师要做到仔细观察,掌握课堂发展态势,必要时对各个小组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三)合理分组,开展切实有效的互动的策略。
1、建立小组是合作的必要的组织形式,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展开实施的前提条件。小组生成方式有多种:如“自由组合式”,易相处的几个同学依据自己共同的兴趣而组合在起;“指定组合式”,就是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管理目标,将某些特定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小组;“优化组合式”,就是通过前两种方式相互融合,组成班级新结构。小组成员素质的分配,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优优”组合,即全部是优生组合在一起,这对“小教师”的指定、活动、培养有积极的作用;“中中”组合,即全部是中等生组合在一起;“特定”组合,就是组合在一起的全是学习或品德有待于进取的学生。这三种分配方式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分层次,在上课时可以将优秀生以“小教师”的身份指派到其他各组合作、讨论、指导。也可以采用“优中”、“中后”组合和“优中、优后”组合,这两种组合方式,非常适合各组成员在优生的带领下随时合作讨。同时老师也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兴趣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愿意接近他们,争取共同进步。
2、每组安排小教师,小组长,确定职责,是保证互动实施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互动学习,小组成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这样既保证了小组活动的进展有序,又能使个人的努力真正与小组总体工作想协调。因为我们学校每个班的人数都是比较多,四人的一个小组,需要根据任务的不同,教学目标的各异,确定职责,分工合作。生成方式:小组长可以由老师指定,也可以由本组成员民主推选或者轮流“执政”;“小教师”亦可以由老师指定或学生民主推选,遵循“有能耐者上”的原则,如知识掌握的程度、表达能力等,所以在上课时教师有时可以临时指定谁当“小教师”。小组中两者存在模式:小组中只有一位组长,兼职“教学”和“行政”的功能;小组中只有“小教师”,不但履行“教学”功能,还要执行“行政”功能;小组中设小组长和“小教师”各一名,两者各负其责;“小教师”全部集中在若干小组中去,其他各组各设一名组长,在上课时可以将 “小教师”指派到其他各组合作、讨论、指导。
3、理顺环节,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实践。互动活动的内容与环节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花很多的时间,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出具体的教学计划。我们课题组经过几次实践和研究,确定我们课题组还是按照最基本的互动的流程,就是:导学入境,确定目标→启发引导→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反馈提高→达标测试,完成学习任务。
六、课题研究的效果分析
从我们课题组开始实施学习策略研究一年多来,老师们本着边学习边总结、边改正、边提高的方法,由初步的接触课题研究,到深入地展开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我们课题组的每一位老师都感觉到自己在理论和业务上较之以前有了质的变化。根据已实施“师生互动”教学的班级同学反映,课堂实施合作互动对于他们来说一是新颖,二是给了他们真正的自主。参与课题研究的任课教师也认为,课堂教学实施合作互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互动意识,起到其他教学方法并不擅长的教育作用。经过我们课题组全体老师一年的努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一)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互动意识和社会适应性,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现在的很多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能力,这种状况与当今时代的发展甚不合拍,如何才能改变这一情势,我们的教师在思考,而新课程改革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契机。通过课题实践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进行必要的交流,必须互相帮助,妥善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这种交往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从而产生心理相容,体验到与他人建立起和谐关系的乐趣。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互动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满足了每个学生的“表现欲”和“归属感”的情感需求。
合作小组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互动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地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上他人。尤其是那些在群体中处于劣势的学生来说,对于被接纳和自尊心受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效应。
(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的民主。
互动给每个学生提供了相当广泛的活动空间,使学习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之上,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这种人人参与的学习方式,避免了目前班级授课中集体教学不可避免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的机会,而不得不处旁观、旁听的局限。师生间的关系也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同时教师可能对某一专门知识不了解,须请教专家或可利用学生的专门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四)课题研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对于我们课题组的教师来说,通过现实的课题研究,发现教育问题,制定对策,对研究的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生动的鲜活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教师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果便显示出来了。另外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上升到理论水平,就形成了科研论文。王老师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发表于《宁海教育》2010年第三期),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要处理好动与静、质与量、堵与放的关系,对其他教师也有借鉴意义。(语文组论文)
七、反思与探讨
经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和实践,虽然在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上有了些许进步,教学效果也自认为比较明显,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合作互动的理论觉得还不够深入,局限于比较狭窄的范围里,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存在着不足和困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个别教师对互动的简单理解,重形式轻实质,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很好实现原有效果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模式,核心问题应该是互动的实效性,而有的老师却误认为,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只要师生之间有了交流就行了。在课堂上也是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小组,然后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在此期间,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中的交往活动,反正只要有人代表小组给出正确的答案,整个小组就是顺利过关了。长此以往,那些不爱学习的同学,在“合作互动”幌子掩护下逃避学习责任,而能够完成任务的同学也会灰心,合作方式就会不了了之,互动成了相互之间的闲聊。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互动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合作互动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我们有时也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同时也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有的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有的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由于时间有限,再加上我们课题组的年轻教师真正做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还是第一次,总觉得我们组的课题研究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价值,所以,针对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还是要求教师在教案本的后面写上教学反思,在每周常规的教研活动时提出来,然后以备课组为单元群策群力,共同研讨,寻找理论上的支持或成功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或案例,再到课堂教学中实施,看效果再做进一步的研究。过去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可以说是“边学边教边做”,对合作互动的理论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能很好地利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后的反思有时也停留在表面。所以我们继续进行课堂互动的研究就要切实解决此类问题,在理论的学习上要更加认真,还要多读、多看、多记录有关合作互动的理论,并能够真正地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八、参考文献及书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2.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3.3、缪水娟.教师角色转变细节[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施建平.让学习变得更轻松[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余文森.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6、余文森.新课程与学校文化重建[J],北京:人民教育,2004(3).7、中国基础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8.〈〈语文研究性学习综述〉〉(《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5年第2期)
9.《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论》(程红兵《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四期)
10.《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第三篇:小学生研究考察报告
小学生研究考察报告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生研究考察报告》的内容,具体内容:研究考察报告怎么写?很多人或许还是不知道呢。接下来我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学生考察报告该如何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范文一这周,我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走...研究考察报告怎么写?很多人或许还是不知道呢。接下来我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学生考察报告该如何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范文一
这周,我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走进信息世界“这个综合性学习,让我懂得了: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在课内也好,还是在课外也罢,都有信息存在。
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给我们知识,这是信息;校园内,听学校领导讲话,这是信息;课外,看电视、上网、与朋友交谈,这也是信息......早在 2700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发明了几种传递信息的方式――烽火。烽火,俗称”狼烟“,是用干狼粪作燃料来焚烧的一种工具,主要用来传送军情。另一种方式――驿差,传送的消息决对十分准确,但传递信息的速度很慢.后来又有了飞鸽传书.到了近代,科学更是发达。19 世纪 30 年代,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后来,贝尔又发明了电话,这使信息传递更快了。1984 年,随着第一台多煤体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人们便由 1993 年踏上了”信息高速路“。如今,计算机飞速发展,几乎每隔十年就会更新一代,让人们传递信息能更快捷、方便。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通过网络发电子邮件;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自己不懂的资料;可以通过 QQ,问候远方的亲人......网络信息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方便,让我们好好学习,创造美好的明天!一、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 500 多万,低视力人近千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 22.8%,中学生为 55.2%,高中生为 70.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近视,与年龄有关系吗?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并调查询问同学,了解近视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近视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近视的主要原因:看电视距离太近;看电视的时间太长;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长时间的坐在电脑、电视前;不合理饮食;在车厢里看书遗传因素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2)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看书时作姿要端正,读书或写字时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也不要躺下看书。(三)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
范文二
进入小学四年级以后,我发现我们班戴近视镜的同学逐渐多起来了,在我座位的四周就有李林泉、于涵冰等同学。见到我小时候的玩伴,现在在东方一小上学的浩浩,听他说,他们班也有不少人近视了。我听姑姑说,她们小时候同学中近视的不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进行了调查。
调查
我对近视的同学进行了统计,我发现我们班就有十多名同学戴近视镜,四年级其它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近视。低年级近视同学较少,而高年级的同学近视率更高,六年级平均每班近视的学生有二十多个。在农村听我上六年级的哥哥说他们班近视的人只有几个。
分析
我对这些近视同学的家庭、学习、个人习惯等进行了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学习好近视的有五人,坐姿不正确导致近视的有四人,不做眼保健操的有两人,看电视、玩电脑过度导致近视的有七人。在农村导致近视的一般都是坐姿不正确或过度用眼,有的营养方面跟不上。在近视的这些人中,有一些同学的父母一方或双方为近视。
结论
1.有些同学坐姿不正确导致近视。
2.有些同学不做眼保健操导致近视。
3.有些同学玩电视、电脑过度导致近视。
4.有些同学受到父母近视的遗传,自己又过度用眼,更容易导致近视。
建议
1.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在过强、过弱光下看书;读书写字坐姿端正。
2.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
3.养成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4.加强预防近视的宣传,保护好眼睛,及时治疗眼病。
范文三
班内,越来越多的同学用上了手机。在方便学生和家长沟通的同时,手机也给老师带来了不少烦恼。据统计,我们班”有机一族“已占班级学生数的百分之十五,且有上升趋势。小学生用手机到底是亲情的纽带,还是玩物丧志的象征?为此,我们采访了部分同学、家长和老师,请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学生一:还是有手机方便
爸爸妈妈全是上班族,平时,我们主要靠手机联络。
上学期期末,我还没有手机。有一天,雨下得好大,我又没带伞。放学已经好长时间了,都不见爸妈来接。要知道,我家离学校挺远,平时爸妈都会准时接我的。当时,我好担心,担心自己回不去,担心爸妈会出什么意外,担心爸妈是不是不要我了......一个小时后,妈妈才急匆匆赶到学校。那时我才知道,爸爸还在厂里加班;妈妈呢?公司开会,说是明天有人来检查。妈妈见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走廊上,心疼极了,搂住我,一个劲儿说对不起。我并没怪他们,他们这样完全是为了家啊!
后来,爸妈商量着给我配一部手机。一旦有什么事,我们就打电话或是发信息。还有,我的小秘密都是借助信息告诉爸妈的哦。
学生二:没有手机更省心
我们班有手机的同学越来越多了。平时,他们拿着手机发信息,聊 qq,打游戏,不光影响自己的成绩,还在我们这帮没有手机的同学面前炫耀,看着就恶心。
更令人生厌的,是他们看黄色网页。我们班的一个小组长原先成绩特棒,可是后来,因为聊 qq,看 hs 图片把成绩都拖垮了。跟他要好的几个同学,也跟在后面学。他是组长,有号召力啊!幸亏老师发现得早,及时跟他爸妈联系。为了这事,老师还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引导拥有手机的同学,正确利用手机。说来说去,还是像我没有手机省心。
现在,组长的成绩虽比不上从前,可也在逐渐上升。其他同学,也渐渐远离了不健康的网络和游戏。
某家长:孩子因以学业为重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带手机进校园,总叫人担心,万一有个闪失,后悔莫及。
我们家孩子常回家嚷嚷,说班里这个有手机,那个有手机,言下之意,她也想要。我知道,手机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便利,倘若把持不当,弊大于利。
我侧面了解了一下,他们班有手机的同学有的上 qq,上不健康网站;有的扰乱课堂秩序,在同学之中互相攀比;有的沉迷于虚拟网站,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孩子毕竟的孩子,他们的免疫力还不够,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一个硬性规定,禁止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某老师:凡事都得正确对待
如今,小学生作为”有机一族“已是回避不了的事实。用手机发短信、打电话,不仅方便与家长联系,有什么好玩儿的还能和同学一块儿分享,遇到难题,也可以及时请教。
有条件的家庭,如果必要,可以适当考虑给孩子配手机,这样,可以跟孩子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一些发达国家,孩子使用手机很平
常。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配备了专供学生使用的 gps 手机,用以避免不必要的悲剧的发生。
毕竟,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使用手机存在很多隐忧。不良短信泛滥,铃声、图片下载、游戏花样翻新......这些,很容易让小学生沉迷其中。特别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给小学生带来的安全隐患;还有大量 sq 网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有机一族“的学生们,家长应配合老师进行正确引导。
我们认为:小学生能不能在校使用手机是个管理问题。一味地”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没有手机,那些因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在其他方面得到体现。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和老师应理性面对,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对手机的适应、判断和选择能力。
第四篇:现代教育学科研究工作制度
现代教育学科研究工作制度
一、坚持研究拟订工作计划,落实研究工作措施,年终开展工
作总结,表彰工作先进。
二、每年聘要开展一次专家级应用研究培训,每期举办一次培训讲
座,每人撰写一至二篇培训学习心得。
三、严格执行研究工作计划,依据学校研究工作需要,分学科、地
点,整合学科教研组、教学点研究活动,随机开展现代教育研究活动。
四、每期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二次现代教育研究工作经验交流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搞好教学工作反思。
五、坚持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年上好一堂学科教学“示
范课”;中年教师上好一堂“研究课”、“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一堂“汇报课”、“创优课”,积累研究成果。
六、每年举行一至二次现代教育论文、教案、课件、教学资源、专
题网站、学生作品等校级成果研讨活动,开展一次成果评审,推荐一批参加上级成果评审活动。
七、高级教师坚持每年辅导二位中青年教师,指导一至二堂优秀课
例,总结撰写一至二篇教学经验文章;中级教师带好一位青年教师,指导一堂优秀课例,总结撰写一篇教学经验文章,建好教师业务档案。
八、注重现代教育常规研究,按照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备
好日常学科教学方案,接受学校教导处、教科室的备课、上课常规检查。
渠县有庆镇第一中心小学 制
第五篇:学科课标研究感想
学科理论与教材研究感想 12010229 王恺
经过老师半个学期以来的课程,我接触到了许多新的课程改革概念,并留意对部分新课程概念进行了细致地探究性了解,记录如下:
初高中二四学制,据老师所说,二四学制即为初中读两年,将初三复习迎考的时间节省下来,转入高中部读高一,高中读四年。我之所以对该学制表示关注,是因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过一句:“二四学制目前在北京开始试点,但在浙江还没有一所高中开始尝试。”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母校今年的一个与此学制特别相似的举动。
我的母校是在杭州全市排名倒数第一的省一级重点高中,去年九月,我们学校新高一(2016届)学生即将入学,但是学校同时订购了16届与17届的校服。果然,在第一学期后,学校举办了针对全区初中的自主招生考试,选出了两个班级的17届同学,进行高一年级教学。此事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同学觉得荒诞无稽,有的同学羡慕其可以早学半年,也有16届新生惊讶道:我们竟然刚进高中半年就有学弟学妹了!
我当时也觉得很诧异,但是听了王老师对二四学制的介绍,我不禁怀疑我们高中是否在打二四学制的擦边球,最后我发现,虽然目前实行二四学制的学校基本都是初高中一贯制的,但是广州有些学校也在探索用提前招考的形式进行二四化,同时我注意到,对于二四学制的评价,官方与学生个体的感受很不一样。
我首先说一下我对母校此项政策的观察,我们高中相当于是部分进行了介于二四与三三学制之间的2.5/3.5学制。官方没有任何对此项改变的说明,整体来看学校的改革进度如下:16届自主招生仍是与16届新生一同入学,但学校开始试点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班,随后17届开始提前半学期自主招生、入学,并即将进行文理分班。相对于一般高中高二文理分科,17届自招生到今年九月就能追上区里其余16届同学的教学进度。
但是同学的声音显然更为多样,除了大面积的新奇感之外,大家还普遍发现了该改革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中考复习与中考的缺失给人的正常发展造成影响,在北京官方发布的一些信息中,我们看到有这样的表述:客观地说,大多数三三制的同学实际只能算是上了两年的初中和两年的高中,初三和高三这两年就不得不陷入日复一日的复习当中,几乎学不到什么新东西。特别是初三复习一年的中考,本身初中的知识量就不多,而且大多数对高中及以后的学习作用并不很大。而二四学制的直升制度则很好地避免了这个弊端,尽管可能有人会说没有经历过中考也是一种损失,但我可以很肯定地讲,不参加中考从而腾出一年的时间学习真正的知识是利大于弊的。对于直升班的学生来讲,从上四年制高一开始,就算是真正的开始了各科竞赛的学习,这比普通的竞赛选手准备的时间早了整整一年。我们学校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北京市的学科竞赛强校,生物化学竞赛在北京市占有绝对优势,物理竞赛也几乎能与人大附中这种传统强校并驾齐驱,数学竞赛自前年获得了第一个北京市一等奖后,这两年的发展也在蒸蒸日上。不得不承认,二四制的直升班在这之中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但实际上,我们仔细分析就能发现:“不参加中考从而腾出一年的时间学习真正的知识是利大于弊的。”这句话是值得推敲的,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以竞赛为导向的二四能否普及?答案应当是不能的,当今的学科竞赛内容与课本基础知识脱节严重,当一个二四制学校足够优秀且二四制还未普及时,的确可以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提前学了相关内容而获得很多竞赛奖项,但那些参与了二四制却并不能拼学科竞赛的同学该当如何?若二四制全面铺开,提前一年的优势不复存在,这还是该学制的优点吗?且我们不能拿竞赛作为我们教学的新导向,二四学制应该为我们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而不仅仅是因为“提前一年”所以为竞赛做出贡献。就这一点,我母校的同学在贴吧中表示:缺少中考与中考复习环节,很多初中内容得不到强化,学高中的知识会较为吃力,而且由于我们学校的自主招生同学也需要在中考时考一张同样的试卷摸底,结果却是年复一年的惨不忍睹。另外,没有参与过中考的缺失感会很强烈地影响人的内心,一些自主招生的同学纷纷建议学弟学妹尽量参与中考,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其次,不同的学制参差进行会导致一些同学的心理依恋感,比如在初三有些班级中被二四的同学跟没有二四的同学会在升学的关键期产生较大心理波动。二四的同学在分班后建制被打散,归入文理科之中,又面临一次心理波动。
另外,今年17届自主招生班的学生心理有了明显的不同,往年自主招生都发生在临近中考、实力基本确定的时候,而提前自主招生让许多被招入的新生觉得“我本来可以去一所更好的高中的,不过是为了保底、为了父母的意向,所以才委屈来了这里。”造成了两个17届自主招生班的普遍自傲情绪,也进一步引起了广大三三生的不满。
在浏览了北京十一学校、三十中等试点二四制的情况后,我基本可以看出,这种学制可以算作是顶尖名校在新课标的指挥棒下做出的反应形式。因为传统的拼升学率已经不足以区分各名校差距,所以各项竞赛指标越来越被它们所重视,在原有竞赛培育力量已经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它们自然想到了通过延长学习时间的方式来拉动自己学校的竞赛成绩,效果自然是显著的。
但这种成绩是在牺牲了学生正常发展的基础上得来的,对于天才学生不用说,但对于广泛的正常学生,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提升却可能是一种空中楼阁,缺乏基础的支撑。且部分优质学校做出了系列竞赛成绩之后,为了赶上他们,次一级的学校也会不断效仿以跟上时代潮流,当二四学制与三三学制分庭抗礼时,会形成极大地教育不公,这与我们强调教育公平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若二四学制完全推行,相当于整个教育体制都“被增长”了一整个年级,届时,基础内容将在初中两年分化、淘汰极大部分“非天才”的学生,并在四年高中生涯里让天才学生以竞赛为指导、指标,兼顾书本知识,进行更大量、辛苦的学习。
或许,这符合了我们国家即将到来的“学术型”人才与“职业型”人才分离的大政策,但在当前的条件下推行二四,绝不是一件毫无瑕疵的好政策,也绝不能一拥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