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都匀市积极探索大鲵养殖发展新思路
都匀市积极探索大鲵养殖发展新、思路
近年来都匀市充分利用山区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开展特色渔业大鲵人工驯养繁殖。为了使该项养殖真正成为保护珍稀野生物种,农民增收致富新兴产业,市农村工作局始终把大鲵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3月7日,市农村工作局宋迷和、王宗伟副局长带领水产站技术人员一行来到我市大鲵养殖示范基地位于杨柳街镇文德村华坤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实地检查指导。该社于2011年2月初由当地文登华,高加林等村民自发成立,他们在参观学习了陕西汉中,湖南张家界等地大鲵养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后,多方筹集资金,利用本地废弃铁路隧道,周围山林密布,泉水绵源不断,非常适合大鲵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展大鲵人工驯养。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努力,目前基地养殖面积1812平方米,存池商品鲵3216尾,种鲵68尾,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并带动周边社员8户养殖大鲵600余尾。
当天检查小组对该社养殖场地基础设施,大鲵生长繁殖情况,合作社的运营模式进行了认真考察和详尽了解,并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建议该社进一步精细驯养技术,引进大鲵养殖专家,派员外出学习,充实技术力量,突破人工繁殖技术瓶颈,为养殖场后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带动,推动全市大鲵跨越式,健康化,经济效益化发展,检查小组与基地负责人经认真搓商并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一、为解决资金投入大难题,可进行招商引资,以股分制方式增加投入,壮大养殖规模。
二、充分利用今年国发2号文件的政策机遇,争取国家财政项
目支持。
三、努力抓好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我市大鲵养殖示范与学习样板。利用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过硬的技术力量为全市大鲵养殖户、场培育脱鳃鲵苗,以降低养殖户盲目从外引进未脱鳃等劣质成活率低的鲵苗,防范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第二篇: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正安县位于贵州地处黔北边陲,襟连重庆市前沿北距重庆220公里、南距遵义130公里、贵阳295公里,辖2596平方公里,沃土津奇诱人。正安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特别是在农作物生产旺盛期正值高温多雨时节,热量和水分的有效性高,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由于地势高差较大,立体农业气候明显,温凉、温和、温暖气候均兼有。年平均温度为16.14℃,极端最高温度38.8℃,极端最低温度零下6.2℃,绝大部分地区在14一16℃。无霜期平均290天,最长337天(1973年),最短246天(1990年)。平均年降雨量1076毫米,多数地区在l000一1200毫米。
正安县水资源十分发达,大小河流 393 条,水域面积 4 万亩,河网密度 0.68 千米/平方公里,阴河暗泉流水、洞穴较多,硅质含量极为丰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域,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为众多水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场所。不但有鲤鱼、鲫鱼、倒刺鲃、大口鲶、泥鳅、黄鳝、石蛙等名贵经济水生动物类,还生长有国家二级动物大鲵、山瑞鳖、虎纹蛙等。事实证明,正安县是水生动物的天然宝库。经正安县畜产办2011年对项目实施地点的水质进行全面化验分析,证明全部符合大鲵养殖用水标准。
正安县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正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把大鲵养殖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并把大鲵养殖产业确定为特色产业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县特色养殖产业龙头。
一、发展现状
正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十分适宜大鲵养殖,县内谢坝乡谢坝河自古以来就有大鲵分布,并且是黔北地区唯一出产大鲵的原产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谢坝乡野生大鲵资源还相当丰富,每年的端午节期间都有许多村民亲眼目睹上千尾大鲵从谢坝河沿岸的泉眼中随水流出。据当地村民介绍,即使进入本世纪以来,每年只要到清明节后,当地一些村民还会经常在谢坝河及其沿岸的泉眼捕获到3~5斤以上的野生大鲵。谢坝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个别农民出于好奇,开始驯养大鲵,并养殖成功。2004年,谢坝乡建立了大鲵养殖场,并探索大鲵生活习性,研究大鲵的人工繁育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大鲵饲养、繁殖经验。2011年,又在谢坝乡建有吉昌大鲵驯养繁殖场、东方大鲵驯养繁殖场、宝莱大鲵养殖有限公司、大鲵养殖保护协会,安场镇建有正安县农业科技大鲵发展公司、凤仪镇建有梨坝大鲵实验基地等规模养殖企业。正安县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干部领养”等发展模式,干部群众养殖积极性高,养殖效果显著。大鲵养殖产业已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发展目标
大鲵别名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腮鲵科,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是生存了约3亿年的物种,是现存两栖类中个体最大的动物。资料记载最大个体可逾100公斤,体长近2米。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典型濒临灭绝的珍贵稀有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活化石,是我国二类保护动物。主要分布黔、湘、鄂、川、秦的狭长弓形地域及长江下游部分地域的石灰质山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天性好静、昼伏夜出,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状,亲体护卵。大鲵是传统的名贵药用和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有记载,有提高智力、美容、益肤的显著功能。现代临床观察,大鲵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大鲵体内富含丰富的金属硫蛋白,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金属离子,可调节人体微循环,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大鲵肉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大鲵又因其体形奇特,体色多样是动物园里用作观赏的特殊动物,1995年被国家定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的珍品。大鲵是国际公认和前景看好的绿色食品。市场价格高,销量越来越大,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大鲵养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发展大鲵养殖产业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正安已先后建成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县,贵州省优质肉牛基地县,贵州省优质肉猪基地县。从2009年起,已被省政府列为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实施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贵州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发展机遇,确立了把正安建成生态畜牧业强县的目标,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设立了专项发展资金,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呈现了畜牧产品产量连年增大,质量连年提高,畜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猪牛羊禽及特色养殖飞速发
展的良好势头。正安水产养殖有着深厚的科技基础,水产特色品种养殖正蓬勃发展,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民间就有群众养殖野生大鲵;八十年代正安县水产公司在贵州省内首家人工繁殖埃及胡仔鲶成功;九十年代人工繁殖南方大口鲶技术填补了贵州省内空白;二OO一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大口鲶稻田养殖技术开发”在正安实施;二OO八年正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实施的“棘胸蛙仿生态养殖技术”通过遵义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组的鉴定,该技术填补了贵州省内空白。二O一O年至二O一一年,正安建成有四家规模化、标准化的大鲵养殖基地,为省内外众多大鲵养殖单位和个人提供了学习、参观和交流的平台,另有数家大鲵养殖单位正在积极注册入驻正安。
经过多方考查论证,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这一品牌优势和大鲵产品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在全县大力发展大鲵养殖特色产业,把正安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大鲵养殖生产基地。
2010年,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切实抓好特种(大鲵)养殖产业的意见》“正府发[2010]23号文件及《正安县大鲵养殖工“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着力大鲵良繁体系建设,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繁育技术创新,使大鲵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达到70%以上,同时,大力发展商品大鲵养殖,加强商品大鲵养殖技术的创新,到2015年,全县建成商品大鲵养殖基地20个以上,带动发展大鲵养殖2000户以上,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以上,全县大鲵产值突破4亿元。以后逐步扩大规模及发展范围,成为我县的品牌产业。
三、效益分析
根据正安县近几年养殖大鲵的实际经验表明:
1、购买0.1公斤/尾的鲵苗饲养2年可以长到1.5公斤/尾以上,饲养的饵料系数按5计算成本,即投喂5公斤普通鲜鱼可增重1公斤大鲵,普通鱼平均价格为30元/公斤。即两年后每尾鲵苗可创纯收入为:1.5公斤×2800元/公斤-1500元/尾-(5×1.5公斤×30元/公斤)=2475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可创产值为:10万尾×1.5公斤/尾×2800元/公斤=4.2亿元(纯收入为10万尾×2475元/尾=2.475亿元)。
2、购买0.25公斤/尾的鲵苗饲养1年可以长到1.5公斤以上,饲养的饵料系数按5计算成本,即投喂5公斤普通鲜鱼可增重1公斤大鲵,普通鱼平均价格为30元/公斤。即一年后每尾鲵苗可创纯收入为:1.5公斤×2800元/公斤-2000元/尾-(5×1.5公斤×30元/公斤)=1975元。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大鲵养殖年销售量达到10万尾,可创产值为:10万尾×1.5公斤/尾×2800元/公斤=4.2亿元(纯收入为10万尾×1975元/尾=1.975亿元)。
四、具体作法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正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鲵养殖产业建设,为了加强对大鲵养殖特色产业发展的正确引导和高效服务,政府依据产业发展实际,成立了正安县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领导组,组长由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政府办、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畜产办、扶贫办等各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大鲵养殖产业的规划发展、发动宣传、技术推广,协调搞好大鲵养殖产业
示范建设和进行业务指导等工作,并为各乡镇养殖户提供组织保障措施。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大鲵养殖产业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二)狠抓龙头,推动技术革新
为进一步促进大鲵养殖产业上档次、上规模,实现大鲵养殖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全县积极鼓励引导大鲵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正安县畜产办印制了《大鲵养殖技术》小册子发放给广大养殖企业或农户,并邀请有关大鲵养殖专家现场进行培训。到2011年底,在全县扶持发展有谢坝乡建有吉昌大鲵驯养繁殖场、东方大鲵驯养繁殖场、宝莱大鲵养殖有限公司、大鲵养殖保护协会,安场镇建有正安县农业科技大鲵发展公司、凤仪镇建有梨坝大鲵实验基地等规模养殖企业。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各重点公司和合作社的设施设备日臻完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大大增强。比如,我县畜产办从贵州大学引进专业大学生1名,东方大鲵驯养繁殖场引进了目前全国最先进的人工繁殖生产系统,于2011年10月突破人工繁殖大鲵技术难关,首次实现人工繁殖大鲵并获鲵苗100余尾。全县大鲵养殖总体生产格局逐步由小规模分散养殖转向集中规模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生产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大鲵养殖生产效率,规模效益进一步得到体现。
(三)培养典型,实现园区化带动
为进一步加强大鲵养殖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全县加快了大鲵养殖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谢坝乡建设了大鲵养殖生态园区,按照正安县大鲵养殖发展总体规划,打造谢坝大鲵养殖生态园区(即谢坝乡、流渡镇、市坪乡)为核心,辐射带动
安场、凤仪、中观、碧丰、新洲、俭坪、和溪等乡镇的总体思路。在园区的引导下,通过企业运作,辐射带动养殖户70余户(分别在谢坝、安场、凤仪、俭坪、和溪、新州、市坪),建养殖池837口2865平方米,大鲵养殖总量9280余尾。全县现在已累计投入各种大鲵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目前全县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速度较快,群众积极性高正在成为正安县大鲵养殖产业焦聚的新亮点。
(四)规模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践证明,在大鲵养殖生产发展中,适度的规模经营既能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又能避免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生产盲目性和产品结构上的趋向性,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全县的大鲵养殖产业发展中,我们注重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干部领养”、“社会人士领养”等经营模式得到多样化发展,这样,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更加紧密,实现了企业、养殖农户、在职干部及社会人士多边“双赢”,实现了产业发展模式新的拓展。
(五)技术创新,养殖生产模式多元化发展
为了探索大鲵养殖生产发展的有效模式,东方大鲵养殖公司建有溶洞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373.8立方米(747.7平方米),建生态繁殖池600平方米,孵化池1300平方米,饵料池2600平方。吉昌大鲵养殖公司建有室内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201.4立方米(402.8平方米),饵料池8000余平方米。正安县农业科技大鲵发展公司建有废弃煤洞养殖模式,建大鲵养殖池330立方米(660平方米),繁殖池24平方米。
通过以上多种大鲵养殖生产模式的探索,我县大鲵养殖产业发展有新突破,为正安县大力发展大鲵养殖生产发展开拓了空间。
(六)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扶持
正安县政府在《关于切实抓好特种(大鲵)养殖产业的意见》“正府发[2010]23号”文件中,明确了发展大鲵 养殖产业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在资金协调、项目补贴、土地租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和引导大鲵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确保财政投入,从2011年起,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作为大鲵养殖发展基金,以后视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二是解决养殖用地,各级党委政府要优先安排大鲵养殖用地,将大鲵规模养殖场(小区)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是发展模式,鼓励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或科技干部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承包、租赁、入股兴办大鲵养殖和产品加工;四是引资机制,对投资发展大鲵产业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各有关单位要全程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在承诺的时间内办完有关手续;五是激励奖惩机制,(1)养殖贴息补助,根据养殖户养殖数量给予相应的贷款贴息。(2)种苗、养殖设施补助。对单位及个人领办大鲵养殖产业的,给予大鲵苗种和养殖池等基础设施补助。(3)定期评选表彰奖励对大鲵养殖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4)将大鲵养殖发展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养殖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察考核。正安县人民政府按照“一事一论,特事特办”的原则,具体制定项目优惠措施,并与企业及广大养殖农户协商解决所有建设和生产运营中的一切问题,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及广大养殖农户 8
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当前,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积极投身和参与到全县的大鲵养殖产业建设中,为实现全县大鲵养殖“十二·五”任务的全面完成,为实现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关于发展大鲵养殖产业的意见
关于发展大鲵养殖产业的意见
州渔业局
大鲵是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在食用、药用、观赏和科研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市场前景广阔。我州气候温和湿润,溪河及地下水资源丰富,发展大鲵养殖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良。为推进我州大鲵产业化经营,培育新的产业支柱,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引进大鲵种苗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充分发挥“国家保护动物”的品牌效应,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大鲵养殖产业发展,推进产品深加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财政增强、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大鲵种质资源为前提,在充分调查论证基础上对生产规模、方式和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做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相结合。2.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保障大鲵养殖业平稳较快发展。3.坚持依靠科技,鼓励科技创新,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4.坚持合法经营,严格特许经营制度,打击非法交易,建立合法的商品大鲵流通市场,保护持证养殖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5.坚持政府扶持,鼓励多元投入。
(三)目标任务。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统筹兼顾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科学规划和布局大鲵生产方式及规模,保护渔业环境和水质,努力建设优质大鲵产业化示范点。全州大鲵养殖基地分重点区域和一般性区域,以重点区域辐射带动一般性区域。到2014年全州大鲵养殖户力争达到500户以上,大鲵养殖数量达到20万尾以上,户均年纯收入3.5万元,年产值达到7亿元;到2019年全州大鲵养殖户达到3000户,养殖规模达到30万尾,产值突破10亿元。推进大鲵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和产品深加工,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制定规划。初步规划为:兴义、兴仁为大鲵养殖重点区域,安龙、普安、贞丰为大鲵养殖的一般性区域,以重点区域辐射带动一般性区域。重点推进兴义市白碗窑镇落
水洞林场、马岭镇乌拉村、桔山办事处滴水村、坪东办事处木贾村,兴仁县屯脚镇鲤鱼村、城北办事处丫桥村大鲵养殖基地产业化发展,带动安龙县新安镇、万峰湖镇,普安县青山幸福水库坝后、盘水镇碧水园,贞丰县平街乡李家屯村、珉谷镇坡轰村等大鲵养殖产业。在兴义、兴仁各扶持一个龙头企业,重点开展大鲵仿生繁殖技术研究,形成人工繁育种苗能力,力争到2014年重点区域仿生态驯养繁育规模达20万尾以上,一般区域达5000尾以上。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州渔业局要牵头制定全州大鲵养殖发展规划和发展措施。各涉及县(市)要结合实际做好本区域发展计划,指导大鲵养殖规范有序发展。
(二)政策保障。1.建立大鲵养殖发展基金。从2010年起,州财政每年从支农资金中安排100万元作为大鲵养殖发展基金,以后视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相关县(市)财政每年也要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大鲵养殖基金。基金主要用于大鲵养殖发展的基地建设、养殖小区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养殖贷款贴息、技术培训、表彰奖励等。2.探索建立金融资金支持大鲵养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各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大鲵养殖产业的支持力度,把发展大鲵养殖的个人、集体、专业协会、龙头企业作为主要信贷对象,通过联贷和组建担保公司等有效方式,解决农户养殖贷款难问题,强化金融资金支持。3.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大鲵养殖多元化投资体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调动养殖户和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广泛吸引科研院校、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多方参与,激活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大鲵养殖产业,促进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4.强化项目支撑。各部门要积极利用好国家和省、州各项投资扶持政策,结合部门实际,申报大鲵产业发展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扶持大鲵产业发展。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资金、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我州大鲵养殖产业,按照企业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利益体,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养殖、一体化经营、市场化拓展、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做大做强大鲵产业。
(三)技术保障。1.加强部门服务。渔业部门要通过邀请专家讲课、组织养殖技术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养殖户养殖水平和疫病防治水平。2.强化企业服务。依托有实力的养殖企业,发挥科研人员的优势,通过合同约定,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3.发挥协会作用。通过协会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带动、引导农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4.加强检疫力度。建立大鲵病害疫情监测制度,制定防治预案,及时控制和扑灭病害的蔓延,减少养殖损失。5.加强合作交流。加强与科研院所、相关地区渔业部门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大鲵养殖繁育技术和病害防治防控能力。
(四)市场保障。1.探索发展模式。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协会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整合市场营销力量,建立高效的销售渠道,增强养殖后劲。2.加强行政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按照农业部“四证一表”要求,对大鲵的捕捉、运输、经营利用、驯养繁殖各个环节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走“统一办证、分级管理、规
范运作”的路子。3.推进产品加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优势,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部门、企业的横向联系,在保障养殖规模的前提下,推进大鲵食品、药品、美容、保健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价值,促进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抓好组织领导。成立各级大鲵养殖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对大鲵资源保护开发与产业发展进行宣传发动、服务指导、综合协调和督促管理。同时,通过公开招考、招聘等方式,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技术力量。
(二)抓好种苗供应。依托省内外大型大鲵养殖繁育企业,引进优质种苗繁育,建立大鲵原种、良种基地,逐步提高孵化率、成活率,建成自己的大鲵亲本资源库,保障种苗供应。
(三)抓好分户散养。坚持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社会资金,通过金融资金扶持和强化技术保障等措施,加强协会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大鲵分户散养,实现大鲵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四)抓好龙头企业。
1、在州内大力扶持一到两家龙头企业,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逐步形成龙头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
2、利用市场杠杆,农户养殖的大鲵种苗由提供种鱼的企业按低于市场6%的价格回收,成鱼按最低保护价回收,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3、提供种鱼的企业负责对养殖农户进行跟踪,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
(五)抓好相关产业。通过大水面捕捞、养殖开发,促进大鲵养殖所需饵料等产业的发展,提高大鲵养殖的带动效应。同时,依托大鲵产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开展科普旅游、体验式旅游,推动大鲵及其产品的旅游商品化进程,走大鲵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
第四篇:大鲵养殖可行性报告
大鲵(别名娃娃鱼)养殖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总论
1、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娃娃鱼的养殖研究报告,针对日益受大众欢迎的娃娃鱼,在餐饮、医药、科研等各个方面都很好的发展前景。
2、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价值及必要性:
大鲵为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娃娃鱼属两栖动物,是著名的活化石,原来在三四亿年前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由于环境、气候的变化,再加上人为破环,存有量极少,现仅中国有,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和国际濒危物种,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由于天然娃娃鱼资源存量极为有限和娃娃鱼繁殖率低等诸多因素,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开发娃娃鱼商品化养殖,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1)食用价值:娃娃鱼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佳肴,它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上被视为珍惜补品,对人体补虚有奇效。每公斤售价约合人民币1200元。据有关专家分析,娃娃鱼肌肉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须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必须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均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娃娃鱼皮肤中含有41%—61.3%的人体最佳祛皱美容物胶原蛋白。(2)药用价值:娃娃鱼对贫血、霍乱、痢疾、癫痫、血经等病症都有显著疗效,还具有补肾、强壮、补血益气的功效。它能促进细胞的DNA生物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据有关文献报道,娃娃鱼机体中可提取超级抗原PRCA,它被国际卫生组织称为“诱导癌细胞凋亡反应因子”。民间常以娃娃鱼皮肤粉拌桐油治疗烫伤,娃娃鱼皮肤分泌的粘液可预防风麻病。
(3)观赏价值:娃娃鱼是一种奇特观赏动物,其貌不扬,只产于山区,并且是野生保护动物,所以国内有的城市公园内也有饲养有娃娃鱼,供游人观赏。
3、主要建设条件:
(1)市场条件:由于天然娃娃鱼资源存量极为有限和娃娃鱼繁殖率低等诸因素。因而抓住娃娃鱼资源锐减,尚未形成商品娃娃鱼养殖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这一发展机遇,开发娃娃鱼商品化养殖,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2)资源条件:我县瓜咱沟特别适合养殖娃娃鱼。娃娃鱼喜阴暗、清凉、流动的流水环境。它的食性广泛,幼体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为食。瓜咱沟天然的地理气候条件,是天然的娃娃鱼养殖基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研究结论
市场预测:国内现在年产量不足5000公斤,苗种年产量不足1.5万尾。娃娃鱼年繁殖率低,未来十年苗种年产量不会超过10万尾。所以娃娃鱼价格的整体销售行情比较看好,娃娃鱼的价格持续上升,在北京现在2—3斤的娃娃鱼每斤售价2480元。
三、建设规模
1、厂址选择:拟定建设地点瓜咱沟沟口处,利用那里得天独厚的娃娃鱼养殖环境。
2、建设规模:准备先从小规模培育娃娃鱼种苗开始。慢慢扩大规模。计划3年后扩建成占地50亩的养殖场,争取年产10万尾娃娃鱼。
四、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1)具备良好的水体环境:含碱量大的水或浑浊水,对娃娃鱼的危害性极大,所以水质要清洁。水温以14~18℃为宜,水深以30㎝为好。
(2)修建阴暗的洞室:需用片石、水泥砂浆砌成拱洞,如水源好的防空洞也可利用。拱洞大小按饲养规模俩决定,拱洞规格一般为:长30㎝,宽4.5㎝,高2.5㎝。
(3)饲养池:娃娃鱼的饲养池要建在拱洞内。最好分左右两排,中间为人行道,用砖建成四方形或长方形池子。池高1m,四周和池底用水泥抹光滑。池的面积大小不等,有2平方米,4平方米,6平方米,10平方米或者更大,以利用大小分开饲养。每个池边都要设一个水位孔(或称溢洪孔),孔位高35㎝,便于排水和控制水位。各池要安装进水管,管径大小视饲养池的面积大小而定。每个进水管都装上水龙头调节水量。池底设活动的石板孔穴,备娃娃鱼栖息用。
(4)要掌握饲养管理方法:夏秋季投食以蛙类为主要饵料,冬春季以羊肉为主要饵料。喂食的时间每天早晚1次,投喂数量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摄食能力酌定。每长1kg娃娃鱼需要精科1.7kg。一般冬季少投饵,春季增加,夏秋季多投饵。以投喂新鲜、活饵为好。此外,应加强管理,做到勤巡塘、勤观察、勤检查、勤清污、勤洗池,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理,发生鱼病要及时用药消毒治疗。
五、环境影响评价
因为娃娃鱼的饲养借用天然的地理条件,没有任何可对环境造成破环的因素,所以对环境没有破坏。不会有环境污染的存在。
六、投资预算
1、资金预算:估计开始总投资250万元。其中估计150万用于娃娃鱼生产基地及工具等的构建。50万用于娃娃鱼的购进及娃娃鱼的繁殖配种。另外50万作为可流动资金。
2、资金来源:其中银行贷款150万,自筹50万。
七、结论
娃娃鱼作为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科研价值不言而喻,在就我国娃娃鱼的养殖现状,所以建设一个娃娃鱼的大型养殖基地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对我县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篇:大鲵养殖创业计划书(本站推荐)
创业计划书
企业名称:施秉黔林娃娃鱼(大鲵)养殖场创业者姓名:吴黔林
通信地址:施秉县杨柳塘镇中垮村中垮组 邮编:556200
电话:1364855452
2年2月20日
2012
一、概况:
娃娃鱼(大鲵)在我国分布很广,其中陕西、河南、湖南等省都是大鲵的主要原产地,但随着环境的破坏,人为的疯狂捕捉,野生大鲵资源急剧下降,基本上已经绝迹。目前大鲵养殖已成为很多人发家致富发财的首选。我在2010年成功养殖成品大鲵13条,创经济效益3.6万元。2012年初从湖北新引进幼苗300尾,截止目前我养殖场共有种鱼和幼鱼307尾,为以后的繁衍奠定了基础。今年我又利用我村得天独厚的天然溶洞修建了第二期养殖场,计划2012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
二、创业地点:
养殖场位于施秉县杨柳塘镇中垮村架仰沟。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仿生态养殖大鲵的理想场所。
三、创业者的概况:
本人吴黔林,男,28岁,本人前几年在外务工,主要从事水产养殖。2010年底回村后,看到家乡的青山绿水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萌生了在家乡养殖娃娃鱼的念头。经过一番考察与论证,决定把自己打工多年来的所有积蓄投资在娃娃鱼的养殖上。经过自己两年多的学习和精心饲养,最初购进的13尾条子鱼,已于2011年8月成功出售10尾,获利3.6万元,这使我感到养大鲵的商机和致富的机遇。今年年初,又合伙货款20万元,以每尾700元的价格从湖北购进幼苗300余尾,继续扩大养殖,为走好产业化道路作好准备。
四、市场评估:
1、目标顾客描述
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全身是宝,它的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8种是人体必需的,食肉可改变癌细胞转移,起到预防癌症的作用,皮肤还有50-60%的胶原蛋白,可提炼高级化妆品。国家在三年前已允许人工饲养子二代,子三代走向市场,由于成品大鲵生长循环周期要2-3年才能出手,价格年年攀升,商品大鲵的利润空间很大,带动了很多养殖户,所以生态繁育将会产生巨大的生态效应和经济利益,养殖和繁育同时都有
很大的发展空间。
2、市场容量和本企业占有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鲵的药用价值,人们对他有很大的需求,每年商品大鲵出手量都满足不了市场的巨大需求。市场需求给养殖和繁育大鲵提供了不可限量的商机,据调查,目前贵州娃娃鱼养殖户屈指可数,施秉娃娃鱼养殖户几乎为零。本养殖去年出售种鱼10条,净利3.6万元。今年预计条子鱼出售150尾,约占本地区的90%以上,按目前条子鱼0.6-0.8斤的950元/条计算,本年将收入毛利142500元。广阔的市场前景将让本养殖稳中求进。
3、竞争对手的优势
a)、从事养殖时间长,积累很多的经验。
b)、养殖场建在得天独厚的天然溶洞内,水源较好。
c)、规模比较大、目前为我县最大规模。
d)、有较为科学的大鲵池构建和养殖技术,建有亲本繁殖池,幼鲵培育池,成鲵养殖池
4、竞争对手的劣势
a)、繁育、养殖场所不理想。
b)、养殖时间长,病虫容易交叉感染。
c)、饲养密度大,生长缓慢。
五、市场营销计划
1、产品
a)、产品成服务,仿自然生态繁育养殖。
b)、主要特征: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信誉好。
2、价格(目前市场)
成品大鲵(1斤计算)养殖时间(年)种苗
a、成本:1500-2000元/条1600-650元/尾 b、销售:2500-2700元/条1900-950元/尾
3、场地
本养殖场建在本村架仰沟天然溶洞内,第一期建筑面积约100余㎡(已投入使用),第二期建筑面积约160余㎡(正在建设中,总计建设成本约7万元),种苗6对尚在培育阶段。
六、企业组织机构
本养殖场是合伙企业,本人全权负责经营和管理,雇佣2人,年薪2万元,共需3人经营,含本人工资每年需支付3.5万元。
七、固定资产
养殖场2处,住房2间,种、幼鱼苗307尾,摩托车一辆,水泵等设施,共计投资340000元。
八、流动资金
大鲵的日常饲料除自己捕捞外,平均每天需购买3-5斤,按市场价15元/斤,约50-70元,全年1.8万-2万元。目前无水电费用。工人工资一般年底结算。
九、销售收入
本养殖场去年出售成品大鲵10条,收入3.6万元,今年预计出手条子鱼150尾,明年的销售量估计在今年的基础上还会增加。
十、风险说明
主要风险是,养殖过程中技术和疾病的防控,本养殖场在天然溶洞内,不受天旱和洪水的影响。安全措施有专人看管,不会有安全隐患。
十一、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大鲵养殖处于起始阶段,还未达到产业化生产,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从事大鲵养殖的巨大潜力,可抓住这些机遇有力推动商品养殖。在商品养殖的前端,种苗自然繁育更不能缺少。人工仿生态养殖会为改变生态效应,社会效益而产生广阔的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