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堰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3 14:3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丁堰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丁堰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丁堰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关注失地农民完善社会保障丁堰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全民创业、环境打造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在全市年度责任制目标考核中连续位居前列。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经济的发展,依附的是土地资源,没有土地资源一切将无从谈起。作为一级党委政府,一肩肩负的是“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神圣使命,一肩扛着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郑重许诺。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用地的矛盾,如何关注失地农民,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我们做了一些初浅的探索,现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

2003看,我镇成功地引进了上海制皂集团整体搬迁的项目,新建一个占地450亩的专业工业园区,投资2.5亿元,需要拆迁农户64户,用地涉及95户,工程之大、用地之多,这在我镇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先例。任务之繁重,情况之复杂,也是我们工作中从未遇到过的。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我们深知: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只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只要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任务再大不可怕,困难再多不可畏,矛盾再多终化解。2003年5月份出版的《半月谈》内部版,围绕失地农民调查刊载了三篇文章,文章讲: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血浓于水,唇齿相依,然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不断从土地上剥离出来才是中国现代化的唯一出路。文章中也反映了部分地区在用地建设中,不关心农民利益,补偿标准偏低且资金不完全到位,不妥善安置失地农民,造成了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现象。这一期《半月谈》的出版,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思想上的共鸣,我镇三套班子组织了学习讨论,即将拆迁的村民也自发的组织了学习讨论,文章引发了我们工作上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给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带来了高层的信息。经过反复的学习,党政一班人首先统一了思想,在拆迁安置动员会上,党委宋书记郑重表明:项目建设要加快,但保护好拆迁户、征地户的利益也是我们的责任,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政策,严格依法办事。为了切实维护好失地农民的利益,党委政府建立了失地农民保障工作组,宋健书记亲自挂帅,镇长任组长,分管工业、土管、农经、社保等工作的相关同志和相关村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切实加强对失地农民保障工作的领导。

二、创新工作机制

㈠关于土地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资金的到位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安置费为4至6倍。土地补偿费我镇取的是上限10倍,安置费也都在5倍以上,有6倍,甚至有的达到了7倍以上。年平均产值,我们的实际数只有1102元,考虑到地理位置及全部拆迁等因素,我们研究后,年产值定为1300元/亩。文章说,一些地方青苗补偿费平均只有498元,而我们的青苗费是910元/亩。对于土地补偿安置费,协议一经签订,付款50%,搬迁结束一次性兑付到位。

㈡关于失地农民中劳动力的安置

对失地农民,在过去的历史上,存在“土地工”、“土地保养工”等安置办法。而今,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一切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国家政策规定,对失地农民则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办法,失地的农民从眼前考虑,也容易接受。我们在实行货币化安置的同时,必须切实维护用地单位的合法权益。我们己对拆迁用地范围内的人口年龄结构做了调查,对于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且符合用工条件的,可向镇劳动就业服务站提出申请,由镇劳动就业服务站与制皂公司协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这一点,在制皂园区建设及招工录用的过程中已得到充分体现,目前失地农民中70%左右的劳动力被安置在制皂集团工作。另外,我们积极鼓励失地农民自发创业。在三产服务业发展中,我们的失地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一技之长,各显神通,自谋职业,自创门路。

㈢关于失地农民中中老年人生活保障的考虑

在这次拆迁评估工作中,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中老年人担心失地、失业后的生活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如何使失地农民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关键是看广大的农

第二篇:丁堰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关注失地农民 完善社会保障——丁堰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全民创业、环境打造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在全市责任制目标考核中连续位居前列。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经济的发展,依附的是土地资源,没有土地资源一切将无从谈起。作为一级党委政府,一肩肩负的是“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神圣使命,一肩扛着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郑重许诺。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用地的矛盾,如何关注失地农民,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我们做了一些初浅的探索,现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2003看,我镇成功地引进了上海制皂集团整体搬迁的项目,新建一个占地450亩的专业工业园区,投资2.5亿元,需要拆迁农户64户,用地涉及95户,工程之大、用地之多,这在我镇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先例。任务之繁重,情况之复杂,也是我们工作中从未遇到过的。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我们深知: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只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只要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任务再大不可怕,困难再多不可畏,矛盾再多终化解。2003年5月份出版的《半月谈》内部版,围绕失地农民调查刊载了三篇文章,文章讲: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血浓于水,唇齿相依,然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不断从土地上剥离出来才是中国现代化的唯一出路。文章中也反映了部分地区在用地建设中,不关心农民利益,补偿标准偏低且资金不完全到位,不妥善安置失地农民,造成了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现象。这一期《半月谈》的出版,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思想上的共鸣,我镇三套班子组织了学习讨论,即将拆迁的村民也自发的组织了学习讨论,文章引发了我们工作上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给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带来了高层的信息。经过反复的学习,党政一班人首先统一了思想,在拆迁安置动员会上,党委宋书记郑重表明:项目建设要加快,但保护好拆迁户、征地户的利益也是我们的责任,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政策,严格依法办事。为了切实维护好失地农民的利益,党委政府建立了失地农民保障工作组,宋健书记亲自挂帅,镇长任组长,分管工业、土管、农经、社保等工作的相关同志和相关村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切实加强对失地农民保障工作的领导。

二、创新工作机制㈠关于土地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资金的到位《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安置费为4至6倍。土地补偿费我镇取的是上限10倍,安置费也都在5倍以上,有6倍,甚至有的达到了7倍以上。年平均产值,我们的实际数只有1102元,考虑到地理位置及全部拆迁等因素,我们研究后,年产值定为1300元/亩。文章说,一些地方青苗补偿费平均只有498元,而我们的青苗费是910元/亩。对于土地补偿安置费,协议一经签订,付款50%,搬迁结束一次性兑付到位。㈡关于失地农民中劳动力的安置对失地农民,在过去的历史上,存在“土地工”、“土地保养工”等安置办法。而今,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一切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国家政策规定,对失地农民则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办法,失地的农民从眼前考虑,也容易接受。我们在实行货币化安置的同时,必须切实维护用地单位的合法权益。我们己对拆迁用地范围内的人口年龄结构做了调查,对于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且符合用工条件的,可向镇劳动就业服务站提出申请,由镇劳动就业服务站与制皂公司协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这一点,在制皂园区建设及招工录用的过程中已得到充分体现,目前失地农民中70%左右的劳动力被安置在制皂集团工作。另外,我们积极鼓励失地农民自发创业。在三产服务业发展中,我们的失地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一技之长,各显神通,自谋职业,自创门路。㈢关于失地农民中中老年人生活保障的考虑在这次拆迁评估工作中,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中老年人担心失地、失业后的生活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如何使失地农民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关键是看广大的农民对一次性土地补偿安置费等如何来安排。土地补偿安置标准再高,但补偿额终究是一个绝对值,用一分就会少一分,难免会出现坐吃山空的现象。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从有限的土地补偿安置费中拿出一部分给中老年人办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较为理想、较为现实的养老方法。根据市社会保障局提供的保险测算方案,如果把土地补偿安置费等用来参加保险,你所获取的收益,将比存在银行更为理想,甚至超出目前土地流转、出租获取的收益。据测算,本次征用土地范围内的农民人均可得到2万元左右的补偿安置费。根据现行农保政策预测:如果现在年龄是60周岁或60岁以上,一次性投保2万元,从缴费次月起就可每月领取养老金167.4元,全年可领取2008.8元;如果现在年龄是55周岁,一次性投保2万元,从缴费的次月起就可每月领取养老金152.6元,全年可领取1831.2元。参保年龄越轻,到龄领取的标准越高。至今为止,制皂园区拆迁失地农户共参保49人,已有19人开始领取养老保险。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皂园区失地农民通过妥善安置,劳动力得到了有效的转移,绝大部分失地农民在制皂集团谋求了一份相应的工作,生活得到了保障;部分中老年人通过参加农村养老保险,领取领老保险金,解决了一定的生活费用。但随着一些农副产品的涨价,生活仍然遇到了一些困难。如2003年拆迁时大米0.7元/斤,而目前涨了近一倍;以前可以自生炉火烧饭,现在液化气及电费都有一定的涨幅;少数农户劳动力缺乏,生活上也遇到一定的困难。我们将想方设法,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正常生活。

1、对于年龄偏大的劳动力,我们将积极协调制皂集团安排适当的工作,同时在新建的新堰居民小区

试行物业管理市场运作机制,妥善安置部分大龄劳动力从事物业管理服务。

2、对于失地农户的子女一经进入社会,将协调制皂园区优先安排工作。

3、对于失地农户中生活确实比较困难又无稳定收入或家中有大病重病者,可以列入农村低保对象。失地农民为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尽管我们按法规、政策已实施了偿补,但补偿金不能代表损失的全部。我们不能让失地农民成为新的弱势群体,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失地农民,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切实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三篇:丁堰镇幼儿园2010工作计划

丁堰镇幼儿园2010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幼儿园将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丁堰镇中心初中工作思路与要求,以巩固现代化教育创建成果,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为发展宗旨,以常规求特色,创品牌;质量求突破,争一流为主要思路,践行“以学生为本,师生共成长”的理念,实现“放大教育一条街示范效应,打造丁香书韵教育品牌”的重要目标,促进内涵提升,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构建绿色、人文、和谐校园,创办人民满意幼儿教育。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提高幼儿园常规管理档次,巩固已有创建成果。

2、加强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全体人员整体素质,建立具有特色的协作型团体。

3、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绿色和谐校园”的主题活动为平台,打造幼儿园“绿色教育”特色。

4、全面提高保教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起“丁幼”人真诚朴实、博学善思的公众形象。

三、具体任务

管理工作:

1、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科学优化管理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教师自我管理新格局和园部协调的管理势态。倡导管理人员学在先、做在前,形成一支善思考、敢创新、能吃苦、愿奉献的管理队伍,与全体教工一起共同营造团结、协作互相促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2、构建多元的评价标准,尊重教师的个人差异,促进每个教师的各自提高。通过《星级教师评比细则》,设立“个人发展规划”目标落实奖,引导教师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突破点和再发展,让教职工在“规划”中享受成功,体验情感上的满足。

4、加强班级工作的管理力度,本学期要求各个班级对常规管理常抓不懈。组织学习幼儿园管理规范,强化教师的班级管理意识,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决策水平以及协调水平,以良好的班级形象、优质的服务态度、全新的工作理念,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5、重视财产管理,消除设施、设备的一切安全隐患,杜绝人为浪费,把平时的记载、学期末核对物资与奖惩挂钩,确保财产无一流失。科学管理和使用幼儿园已有的各项设施,通过活动区使用登记表等方式,实现谁使用谁整理的管理规则,提高各项设施的使用价值。

6、以“人”为本,加强素质建设,寻求教师队伍跨越式发展。重视在教育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课程改革的探索中促进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拓宽教师视野,为教师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加强教师专业技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促使经验型的教师向科研型的教师转变。优化教职工服务意识,做到“笑脸迎家长、爱心献幼儿”,在家长心目中树立起“丁幼”人真诚朴实、博学善思的公众形象。

7、以“教”为重,管理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本学年,将进一步规范管理集体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提前一周备好教学内容,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制作为教学服务的教学具,分区活动的指导及教具的投放等。在集体备课中,强调以《纲要》为指导,围绕我园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合理地分析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制定、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使教学活动真正地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的发展。开展“人人上好课”的活动。通过随堂听课、跟踪检查、随机检查等形式管理教学过程,检查备课及教具准备情况,促进教师主动备好课、上好课。规范幼儿园各种档案和资料室的管理工作,极力为教职工的发展助力,做到物尽其用,做好档案整理、严格把好安全关等各项工作。

8、加强幼儿园博客管理,建构幼儿园与家庭、社会联系的平台。保教工作:

(一)安全、卫生、保健工作

1、加强安全管理,把安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在研究教育教学工作时,要研究安全工作;落实教育教学工作时,要布置安全工作;检查教育保育时,要检查安全工作;领会安全考核细则,开学初签定安全责任状。

2、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各项突发事故预案。落实各种消毒制度并加强检查、指导。配全两教一保,提高保育人员的保育及安全意识,要求保育员在幼儿入园前送好饮用水,离园前必须进行水、电及各种开关进行巡视,并承担协助教师管理幼儿职责。

3、把好晨检关,做好全日观察及记录,做好师、幼体检及计划免疫、疾病防治等工作,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4、定期为幼儿家长开展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定期出卫生知识专栏,向家长介绍卫生保健、科学育儿的有关知识。

5、保教人员切实做到勤巡查、勤动手、勤提醒,勤管理,做到随时保持幼儿园环境整洁,井然有序。做好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和幼儿活动室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6、关注幼儿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除了作好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外,有计划有主题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如保护视

力、保护牙齿、消防安全模拟演练等等。

7、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点心食谱,并定时上墙,做到营养搭配合理又美味。让幼儿吃得开心、让家长放心。

(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1、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落实新《纲要》,学习新《纲要》,并写好学习笔记。以幼儿积极体验为中心,组织幼儿相互学习,促进幼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将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有机结合。

2、认真钻研教材,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开展优秀教学活动评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优化教学活动组织,扎实搞好教学。

3、加强集体备课。组织教师研究教材,科学合理制定各项教学、活动计划,注重教材的分析把握,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

4、继续开展互相听课、年级教研课活动。开展“一课三研”、“一课多研”活动,每位老师每周必须听课一节,园长每周听课三节,听课后及时评课。

5、挖掘本地资源,探索如何结合幼儿园自身实际,开展主题性区域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设置和投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角和材料。以年级为单位,积极商讨设置适合本年级幼儿活动的区角内容。每学期开展1-2次主题环境与区角创设评比活动。

措施:

①要求教师能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指导方式,注重活动的效益。

②抓好常规教学工作,通过检查各班环境情况、看教学反馈等措施,了解熟悉各班教学实际情况。从而确定好教研专题,开展扎实有效的教

学研究。

③创设体现园本特色的活动环境,使环境具有以下的特点:● 以尝试为主线,突出尝试精神,体现班级亮点。

● 以使用性为主线,创设家庭式的环境布置模式。

● 以互动为主线,强调师生互动,让墙面会说话。

● 注重区角主题活动的延伸,让幼儿有更多的自主时间进行学习、探索。

6、要求教师坚持点名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并针对幼儿年龄特点、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及一日活动常规,不断提高观察、分析、反思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通过良好的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促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执笔习惯、倾听习惯、幼儿自理能力等)。

7、以“绿色教育”为特色,体现绿色办园理念,全面启动特色教学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注意幼儿环保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户外活动引导幼儿掌握各种技能,并及时地向社会、家长反馈幼儿教育成果。保教人员要重视对自然角、种植园地、饲养角的管理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幼儿爱劳动、爱护动植物的良好品质。

8、发挥本园的优势,关注幼小衔接。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寻求使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的途径。尝试开展《幼小衔接课程方案》实施的研究,进一步突出办园特色,体现创造性活动课程,探讨园本课程的改革。

(三)教科研工作

1、以“研”为导,加强教育研究,促进专业理论不断更新。

借助教研活动进行探讨、对话、观摩、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继续进行对新《纲要》的领会、贯彻,组织教师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开展研究性、探讨性、常规性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2、各课题组要继续进行定期实验研究,形成阶段性总结争取出成果。家园社区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塑造良好形象。通过板报及宣传栏积极向社会、家长介绍幼儿园教育教学特点和科学育儿经验等,树立“服务到家”意识,定期为家长提供教育服务上门的帮助,推动学习型家庭的研究与延伸。

2、丰富家园联系栏,及时张贴本周教学安排表,宣传家教知识,向家长介绍一周工作重点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争取家园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3、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活动。为帮助幼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活动。如:三八妇女节组织“巧手妈妈”和“巧手奶奶”竞赛活动;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幼儿生日会;召开家长育儿经验交流会;组织家长会等,以更好地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互动。

4、做好家长问卷调查工作,针对家长意见或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幼儿园工作的服务更体贴,收效更大。

第四篇: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2010-12-29河南城建学院李海洋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生存、发展和就业的权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目前的安置模式普遍存在补偿数额低,风险不确定等因素不能很好的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土地换保障”的思路才能妥善的安置失地农民,让他们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成果。

关键词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社会保障

随着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显得日益紧迫。失地农民由于失去土地,在生活上如果得不到合理的保障,不仅会造成社会隐患也会阻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空间迅速扩大,为保证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大量的土地被征用。目前,我国已有被征地农民4 000多万(章安友,2004)。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从2001年到2010年,全国还需要安排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 850万亩,其中90%以上为集体土地需要征用。按照目前全国人均耕地水平和现阶段每征用1亩耕地大约造成1.4个农民失去土地进行测算,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 850万亩,将有近2 600多万被征地农民需要陆续安置,年均需要安置失地农民260万人左右。

农民失去土地后就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随之也流失了与土地相关联的一系列权利。因为土地被征用之前,农民主要靠土地来养活自己,土地是他们的立命之本,失去土地就相当于失去了生活的基本来源;而且农民一直是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工作;再者,土地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如果农民利用的好是可以为他们带来增值的,这就意味着农民失去土地后也就失去了一项经济价值极高的财产权利;最后,农民失去土地后,就失去了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这会间接导致村级干部的寻租行为。可见,土地的丧失会对农民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安置好这些失地农民将会阻碍国家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二、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保证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

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后,就失去了可以获得较稳定的收入来源,未来生活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尽管在征地过程中,政府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偿,但是从实际的分析来看,这种补偿并没有取得很好的保障效果。政府给予农民的补偿往往不高,并且由于集体分配中的一些不合理,农民实际能够拿到手的补偿很少。另外农民缺乏一些专门的技术,很难在城镇找到合适的工作,因而建立合理完善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2、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

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民与城镇人口的社会保障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远远低于城镇人口。而失地农民处于农民与城镇人口之间的地位,恰恰可以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通过对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使得农民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享受到社会福利,有利于提高农民参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积极性,为城乡统筹打下了铺垫。

三、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十分的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保障制度。这样使得这些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怎么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政府的政策。政策好,失地农民也许会得到更多的利益,反之,他们也可能基本的生活水平都达不到。

1、农民没有争取保障的权利:在整个征地过程中,政府往往起主导作用,而土地的另一方农民处于谈判的弱势。农民对政府给出的土地价格没有否决的权利,自己日后的社会保障也完全由政府决定如何。而且对政府的政策和实施效果也没有监督的权利。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和政府的交易地位不平等是当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目前保障水平低,且项目单一:就目前各地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来看,基本上属于低水平。并且大部分只是给予基本的养老保险,但是对于医疗保障却很少涉及,能够积极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就更少了。因而总体水平偏低,且不能多层次给予社会保障,给失地农民日后的生活留在了很大的隐患。

3、政府的执行力度不够:尽管在法律上有规定,政府要给予农民一定的补贴,并且中央也强调要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然而,往往地方政府对农民采取“拖”的态度,没有足额地支付补贴。另外,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其他保障关注度也不够,比如帮助农民解决就业问题显得很不积极等。总体概括就是政府的执行力度不够,一些政策没有很好地贯彻下去。

4、保障资金不足:政府财政资金不足以兼顾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由于历史及现实国情等原因,我国一直都将重心放在城市的发展与稳定上,没有给予失地农民国民待遇,没有筹集足够的资金来建立一套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这与我国的财力有关,同时也体现出我国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方式比较单一。

5、社会保障安置模式的覆盖面窄,体系不完善:失地农民中有一部分已经完成了非农户身份转换,他们理应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社会保障待遇,可是据统计,失地农民加入城镇社会保障系统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5%左右。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社会保险费是主要从土地出让金,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中筹集的,保险费直接列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的“安置费”专户,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被征地对象签订安置协议,对符合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统筹费的被征地人员,为其设立社会保险个人账户,达到退休年龄的,按月发放养老金。

四、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安置失地农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土地换保障的过程,因为在征地前,农民的生活、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都是以土地为依托的。农民失掉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失地农民应该随之分享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成果,在市场经济下就表现为,农民可以用土地换回他们生存、就业、发展和获得社会保障的实际社会安置成本。只有失地农民用土地换回了生存权,就业权、发展权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才能真正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从短期来看—要使失地农民获得的补偿足以弥补失去土地带来的损失在市场经济时代,土地应该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才能真正体现土地的价值,农民失去土地后暂时最希望得到就是与土地进行转让后所带来的收益相一致,也就是失地农民要在最大程度上分享土地出让带来的利润分配。因此“土地换保障”

首先应该体现在土地换取的利益补偿上,而且这种补偿应该根据国家征用土地后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因为土地价格是由土地收益直接决定的,土地收益又往往取决于土地的用途。由于工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工业所能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农业。因此,当土地从农业用途更改为非农业用途,从农村土地转为城市用地时,同劳动相结合的土地所能吸收的价值带来的利益会迅速增加,从而发生明显的土地增值。而当土地还是用于农业发展时,土地增值相对工业就会逊色很多。目前,国家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金仅仅只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补偿标准并没有参照土地用途进行区分,随着农民意识的增强,这种补偿标准不能合理的安置失地农民,因此制定合理的补偿机制迫在眉睫。

2、从长期来看—要为失地农民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暂时的需求是获得合理的补偿,那么从长远来看呢?失地农民和其它的农民一样渴望得到诸如养老、医疗、就业等各方面的保障。因此“土地换保障”的第二步就是要为失地农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加快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体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中有一部分年轻的劳动力流向了城市,这就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调查表明,目前被征地农民50岁以上的比例大约占30%。这部分人群的再就业能力低,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部分人群的养老问题,对这部分人群家庭中的年轻成员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压力。由此可见,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重中之重。但由于农村和农民的现金收入水平普遍很低,尚不具备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全部费用由国家承担也不现实,即使是部分费用,也超出了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因此要使失地农民享有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可以参照城镇养老保险体制,采取统账结合的方法。社会统筹账户可以从农民的土地补偿费以及土地增值受益部分划拨,个人账户可由参保人自行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交纳标准和养老金的发放应随经济发展水平做适当的调整。由于被征地农民的年龄结构复杂,必须根据各自的特点,分门别类地将其纳入养老保险计划。

(2)、加快完善失地农民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

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经济水平普遍较差,失地农民更是如此,他们小病拖着,大病看不起,长此以往致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断攀升,因此给予失地农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实施医疗保险及其必要。由于失地农民大多居住在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城镇化,而且收入稳定,这部分人群应统一纳入到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由于支付能力有限,如陕西、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 000元,将其纳入城镇医疗保险体系无疑是增加他们的负担,对他们应该实施新型合作医疗体系。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和农业部三部委《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要求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到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可见国家对农村合作医疗的高度重视。由于失地农民缴纳合作医疗的资金数额较少,可从土地补偿费中扣除。

(3)、政府为失地农民投保

最好法律上能够明确规定,政府征地的时候要为失地农民统一办理各类保险,多方面保障农民日后的生活。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可以采取多渠道筹集。一部分是政府可以用转让土地后得到的收入为失地农民办理保险,这样也让农民真正地分享了土地增值的收益。一部分可以建立专门的失地农民保险基金,从社会多方面筹集,保证了资金的充足。另外,也可以适当让农民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建立个人保险帐户,从而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4)、积极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问题,始终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首要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要以提供长期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为目的,以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为重点,鼓励和支持各地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就业和创业途径。政府要为农民开展就业培训,让农民掌握基本的技术和知识,提高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另外可以为失地农民多提供就业信息,让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最后,对有工作的农民宣传劳动法的知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其他保障制度配套

住房安置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又一剂良药。其具体的做法是: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后,建立现代化的城市小区;根据每户获得土地补偿金的比例,确定应分配房屋的套数和面积。这样既可以解决失地农民的居住问题,又能使其依靠出租多余房屋而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另外,对于那些想投资或者创业的失地农民要给予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提供一定的风险保险,从长期上保障农民的财产收益。

【参考文献】:

[1]涂文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和构建[J].理论导刊,2004,(12).[2]汪辉.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征用权与征地补偿[J].中国农村经济,2002,(2)

[3]陈磊 薛兴利.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前沿,2005,(5)

[4]葛金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4,(8)

第五篇:城市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城市化论文: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的土地不断扩张,越来越多原本属于农村集体的土地被国家征收,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我国,土地对农民来说不仅仅是生产资料,也是承担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的重要载体。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成为游离于城市和农村的弱势群体,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增添了不安全因素。因此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失地农民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入手,分析我国目前针对失地农民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哪些问题,着重阐述对失地农民施行社会保障的迫切性,并结合国内几种典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完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英文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the city of the land is spreading,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belonging to the collective land was the state and lead to more and more out of the peasants that they were the foundation.in china, land to a farmer is not merely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protection of minimum living and job security, retirement protection important vector.a land of the peasants, they lose

their the most basic hygienic and...【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英文关键词】banization landless peasants social security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Q2:139938848

【目录】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6-711-1311-1212-13

ABSTRACT7

引言8-11

致谢5-61.绪论

摘要

1.1 研究背景111.3 研究的内容12

1.2 研究意义1.4 研究方法13-19

2.1 国内相关

2.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文献综述13-1414-19

2.2 国外土地征收制度概述

2.2.2

2.2.1 英国土地征收及保障制度14-15

美国土地征收及保障制度15-16制度16-1717-19

2.2.3 日本土地征收及保障

2.2.4 国外土地征收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3.我国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概述19-23

3.1 失

地农民的概念和产生原因19-2020

3.2 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3.3.1 失去稳定的3.3.3 再

4.3.3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20-23

生活来源20-21就业困难21-22

3.3.2 日常生活成本提高21

3.3.4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22-2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23-30障存在的主要问题23-24

23-28

4.1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

4.1.1 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

4.1.3

4.1.2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缺陷24-25

征地补偿存在问题26-27

25-264.1.4 就业保障存在不足

4.1.6 中央政府责

4.1.5 司法保护欠缺27-28

任承担不到位2828-30

4.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4.2.2 有利

4.2.1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8

28-29

于统筹社会保障体系29-3030-3531-3233-3535-4235-36

4.2.3 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安定

5.国内不同失地农民保障模式的比较分析5.1 北京模式30-315.3 浙江模式32-33

5.2 重庆模式

5.4 不同模式的比较分析

6.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的思路及具体办法6.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的总体思路6.1.1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35-36

6.1.2 城乡一

6.2 失

体,有机结合366.1.3 因地制宜,逐步发展36

36-42

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的政策建议范围,完善征地程序36-37理补偿机制37-38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民的竞争力40障40-42历44-46

6.2.1 严格征地

6.2.2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合6.2.3.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38-40

6.2.4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失地农

6.2.5 做好司法救济,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保

参考文献43-44

作者简

7.结语42-43

学位论文数据集46

下载丁堰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丁堰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

    内容摘要: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农民土地被征用......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我国目前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这一进程,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大量的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据估计,目前我国完全......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精选)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失地农民正被社保边缘化据估计,目前我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4000万至5000万人。国家强制性大量征地造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失地农民培训工作汇报

    失地农民培训工作汇报近几年,随着高速、环路、、大桥及职院等重点项目的上马建设,以及工业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招商引资的深入开展,我区征用了大量的土地,使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司法制度分析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司法制度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司法制度分析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障,司法,失地农民,制度,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司法制度分析本文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

    浅析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几点思考[范文]

    浅析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几点思考 我国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大量的农业用地变成非农用地,一大批农民变成失地农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大量土地被征用后必须做......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大量土地被征用,必然导致大规模失地农民以及相应问题的产生,因此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刻不容......

    试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措施

    试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措施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快,不少土地被征用,致使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样本中就有97.6%的农民失地超过五年。总体来说,以北苑社区为样本, 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