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失地农民促进社会和谐
关注失地农民促进社会和谐
——法学院“teamwork团队”走访贾岗社区失地农民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政府提上议程,而这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支撑,因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土地征收问题。然而由于我国的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各地政府部门的工作有待进一步详细落实,失地农民的权益可能受到损害,为了促进郑东新区的和谐建设,关心失地农民的生活,我校法学院暑期实践队的成员决定对郑东新区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以期能够传达出他们的心声,给政府部门提一些合理的建议,来促进郑州的和谐建设。
7月5号上午八点半法学院实践队的成员一行来到贾岗社区展开调查。在小区门口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位附近的环卫工人,了解了征地前后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状况,了解了他们生活的疾苦,同时对贾岗小区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面的调查奠定了基础。然后我们分成两组展开调查,针对不同对象有所侧重的展开调查。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被征地农民的一些权益受到一些损害,体会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其基本的社会保障有待改善,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有幸访问了两位老党员和贾岗的老支书,他们积极地配合我们得调查,给我们提一些好的建议使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他们也对政府的工作提了一些建议,传达出了他们的心声。我们呼吁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及时兑现各种承诺,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服务于民,还利于民。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队伍中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实干炼人才,书本知识的关键在于“要管用”。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却是对学生自身学识和潜能的一次锻炼,它能引导学生们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感悟人生,它是书本知识的充实和延伸。队员们纷纷表示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定努力工作,为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和郑州的和谐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关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关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提 要: 随着社会进一步地发展进步,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不同阶层群众的生活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当前,要提高关注民生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让关注民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政府应当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重点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要统筹城乡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关键词: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社会公平社会和谐
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充分体现了民生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亿万人的切身利益。方法得当与否,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关系到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益,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具体表现如下:
1.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也充分证明:只有代表民意,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长久。各级党委政府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循序渐进,一切从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着力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着力确保群众的安全需求,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可以说,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关键问题,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头等大事[1]。
2.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它既体现着人民群众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利益,综合起来又关系着人民群众长远的、根本的、整体的利益。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从而认同和拥护党和政府。所以,我们党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把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作为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3.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深化认识的必然产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思想路线,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实质就是把对发展的认识真正地转到解决好民生问题上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
4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在新的形势下,我党以新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民生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顺利地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关系到
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国家政体的安全。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必须面对的三项重大任务。自觉地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保民生上,民生问题被放在新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即关注民生是关键、是根本、是核心。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关注民生是实现以人为本、体现发展目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关键[2]。其次,关注民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的根本所在。第三,关注民生是走出经济困境、战胜各种经济困难的力量源泉。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把事关人民群众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做好,给人民群众以信心和力量,共同度过经济困难的难关。
二、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层面关注民生解决民生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创新性地提出:“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当前,在福建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要以胡锦涛总书记6月2 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指南,行动的纲领,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着力解决事关民生的四大根本问题,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还有城乡差距的扩大化和地区差距的扩大化等等,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3]。
1.关注民生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时代,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求,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重点。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的中心,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上个世纪末,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进入了总体小康社会,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新时期面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再是衣食之忧,而是对诸如优质教育、稳定就业、公平分配、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住房供应、交通便利、食品安全、环境改善、社会公平等的日益迫切的需求,这表明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追求正在快速而全面地升级。从历史的视角看待今天的民生问题,可以发现民生问题升级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发展的视角来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则需要采取综合而有效的一揽子措施并使之升华到制度化的层面。
2.关注民生要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并逐步形成制度保证。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到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政府政策着力点的转移、各项关系民生制度的落实,关注民生正在成为我们社会的共同理念。一种理念的形成是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的,关注民生这一理念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深化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认识后,在观念上的集中反映。各级党委、政府有义务、有责任把关注民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念来树立,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主动作为。关注民生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这就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既要又好又快地实现经济发展,使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有具体的制度保障,使解决民生问题能够落到实处[3]。
3.政府要始终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核心任务。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城的乡居民过上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2006年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500美元,部分发达地区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2000美元[1]。极大改善。但是,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人均指标的持续大幅攀升,并不意味着民生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即使以四大基本民生问题而论也是
如此: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并不牢靠,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义务教育福利性保障不足、受教育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形势相当严峻,就业岗位的增长并不能让大学生放心就业,农民工也不能安居乐业,城镇失业率更是在持续攀升,就业形势在未来十年都将相当严峻;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同样存在着失衡、失范与不公的现象;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更是城乡分割、漏洞巨大,大多数国民不能享受到应当享有的社会保障。解决不好新时期的民生问题,便不可能有稳定的社会基础,更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因此,解决好民生问题将始终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系与核心任务[4]。
4.关注民生要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民生问题。今天,良好的教育、稳定的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安全的社会保障网、健康的生活环境、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乃至民主的政治、文明的法制、个人的尊严与体面,日益成为城乡人民的普遍追求,进而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必须考量的重大民生问题。但现实中最为迫切和直接相关的还是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民生问题。首先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此外,要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机制,按照住房的供求关系,切实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基本满足需要的经济适用房,使人们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5.关注民生要统筹城乡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要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把城市开展共建共享的经验引向农村,实现以城带乡、共同发展。首先要统筹城乡规划,强化城乡规划的作用,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当前要特别重视规划和规划过程的严肃性、权威性。政府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要明确缩小城乡差距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其次要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注重质量,发挥特色;统筹城乡生产要素,努力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再次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良好条件。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满足农村生产结构优化和特色经济的需求。第四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要把重点放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公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快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健全教育、医疗等社会救助体系。逐步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不断增加收入渠道,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要求落到实处[5]。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今年3月7日在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强调的:“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各级党委政府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把“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 //news.sina.com.cn/c/2009-03-14/***1.shtm,l 2009-03-14.[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9日第一版)
[3]胡锦涛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看望工青妇的全国政协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见2007年3月8日《人民日报》第1版)
[4]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见2007年3月6日《人民日报》第2版)
[5]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所作的重要讲话{2007年6月26日《人民日报》第1版}
二、谈谈对参加硕士生政治专题讲座的体会和建议
参加硕士生政治专题讲座的体会
通过这学期的政治专题讲座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如和蔼可亲的学者风度、对于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的重视,讲座人是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其语言、内容、逻辑之清晰,观点之新颖,让人叹服理性光芒的魅力,下面谈谈我对政治专题讲座的具体体会:
这学期学校对我们的政治课程改变以前政治讲座的模式,进行了有以前的围绕某个知识层面进行学习,变成了专题讲座的形式,每个课题都涉及到该学科的前沿与当前的热点问题,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各自专业的研究帮助很大。通过研究生政治专题讲座学习,不仅让我我了解到政治学习在生活工作中方面的应用,学习政治既是研究生增长才能、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使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让我们都能学习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博览群书、修学储能、修身养性,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想上保先进,理论上下功夫,行动上求实干,注重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健康、觉悟的提高。
作为一名党员的我,更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改造,改正缺点,克服弱点,发扬优点。使自己人格的健全、身心的健康、觉悟的提高。同时作为一名学生的我,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先行者和忠实实践者,结合自身定位,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和院系的科学发展。作为一名研究生的我,认为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思想上也要与时俱进。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让我的政治方向更加明确,思想更为活跃,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更加敏锐,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但不会束手无策,反而使我游刃有余,灵活自如。
在面对政治专题讲座的重要性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虚心学习。为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形式化、表面化、文章化,不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那永远是毫无价值、盲目地学习。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做为一名学生应该有一种“与时惧进”的思想,否则会被远远地丢在后面甚至被社会所淘汰。在学习中,“多思考,常记些什么,写些东西”。唯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及时更新理念,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永远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一名知识层次有提高了研究生,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把自己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民族兴旺的重担。即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政治为经济服务 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各项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了解世界格局,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在课余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培养,拓宽知识面。通过这次政治专题讲座的学习,我也深刻的体会、反省,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我将不断反省自己,以十分的热情和饱满的情绪去对待工作,努力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效率,把工作尽快尽好的完成,不断的追求完美。我会牢记自己是一个学生干部,培养朴实的工作作风,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讲座的价值远远超过思想政治课本身。使我充分认识到,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有多种视角去把握,理论创新的契机可能存在于用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新的视角、其他学科比较成熟的理论来理解与解释某一特定研究对象,这对于丰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大厦是有重要意义的;其次,理论研究是对形态各异的复杂现象之后本质
性规律的一步步追问,并最终力图发现存在与现象之后最本质的规律,然后对其进行理论描述,在此基础上,寻找指导现实的可操作的理论构架。同时讲座者逻辑思路的清晰、论据的详实、表达的流畅与生动,这几个方面恰是我未来几年感觉应提高的方面,我总结为可以结合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1)发现问题的创新意识;(2)文献与知识存量的积累;(3)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4)在行文、语言的流畅方面有提高。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变成谋划工作的思路,变成促进学习,促进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在此对老师为我们的精心培养和谆谆教诲表示感谢!
对政治专题讲座的建议
作为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索质。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使位学生都能参与和决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一、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在不同层次和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为营造和谐、互动、高效的理想课堂。
二、激活对话。彰显教师教学机智和智慧。进行对话交流,面对面地心灵碰撞才更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插话,发表自已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这样更要着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彰显自己的教学机智,弘扬自己的智慧。
三、合作探究,弘扬团队精神。激发他们表示自己的意见,多动脑、多思考,决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观众”。还要鼓励同学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教师引领,促使课堂和谐、互动、高效,才能形成一种和谐温馨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鼓励下,学得更好,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获得学以致用的鉴赏力、判断力和选择力。
第三篇:关注失地农民_促进和谐发展_城镇化进程现状调研
关注失地农民 促进和谐发展
对我市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现状的调查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一个新的社会群体¾¾失地农民数量也随之迅速扩大。一部分失地农民失去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没有保障,没有依靠,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为全面了解我市失地农民生活现状,探索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近期,我们对全市征地较多的乡镇进行了专项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重点调查的方式。对全市8个区县(市)部分失地农户就22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1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95份。调查的395户失地农民中,失去土地2年以内的占被调查户的17.6%,2-3年的占15.4%,3-5年的占28.9%,5-8年的占9%,8年以上的占29.1%。
二、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困难和问题
(一)约半数调查户收入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从调查的情况看,失地农户现在的收入水平较征地前有了明显变化。其中有196户收入减少,户均年收入减少6251元;104户收入增加,户年收入平均增加5703元;其余的95户收入水平没有变化。影响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进行生产的土地资源。调查的395户失地农民中,有近五成成了完全无地户;部分农民虽还留有少许土地,但那也只是一些边边角角的零星地块,不能或无法再像以前一样的进行种养业。据调查,年收入减少最多的达几万元,最少的也有几千元。如高新区征地前有些农民大搞经济作物种植(如油茶树、甘蔗等)和大棚蔬菜及园林花卉种植,经济效益较为可观,年收入高者有7万元左右,而失去土地后,就没有这样的土地种植收入来源了。这样的情况占了该区50户被调查户的62%。二是失地农民缺乏新的收入来源与途径。一些失地农户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靠打零工谋生,无固定的收入来源,有一半的失地农民处于无业或靠打零工为生的状况。虽有一半的失地农民反
映收入水平略有提高或持平,但以前吃饭米不要买、吃菜土里摘、吃鸡笼里捉、吃水有摇井,过年还能杀上一头大肥猪,但现在集中居住,什么都要掏钱买,生活消费成本提高,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调查中只有6.1%的失地农民表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21.8%的农民表示比较满意,27.1%的农民表示一般,还有4成的农民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
(二)就业困难,失业率高
调查中,有66.3%的农民反映就业困难。这些失地农户中有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天天赋闲在家。有一部分虽已就业,但工作极不稳定,时常是刚就业就下岗、失业现象比较严重。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处于无业的失地农民占40.5%,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失地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低,年龄结构偏大,加之过去以种地为生,无技能或技能单一,就业缺乏竞争力,在招工用工市场化的情况下,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二是部分年轻失地农民对就业期望较高,希望找份轻闲干净、工资待遇高的工作,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粗活、重活往往怕吃苦、嫌工资低而不愿干,索性在家当起了“啃老族”;三是因失地农民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和原始资本,加之信息闭塞怕担风险,创业之路困难重重,自主创业难以实现。
(三)缺乏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就业前景堪忧
在问卷调查中农民反映,除少数人外,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参加过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或招聘会,这些失地农民的工作主要靠自己寻找与亲戚朋友介绍,其中尤以自己寻找的比例较大,占被调查户的73.16%,而政府、社区安排介绍就业的只占10.13%。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能,这些农民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些苦活、累活,并且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间长、待遇较低、劳动保障不完善,如装卸运输、建筑安装等工种。调查中有31.7%的人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职业的满意度表示一般,29.9%的人表示不太满意,15%的人表示很不满意。
(四)保障制度不完善,后顾之忧多
目前,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加上失地农民自身的资金缺乏和社会保障意识还不是很强,失地农民享受社会保障的程度不是很高。从调查情况来看,只有1%的农民参加了失业保险,19.2%的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就连已经开展了好几年的医疗保险也还有11%的人没有参加。失
地农民既无土地保障,又无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尤其是年岁已大、丧失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他们对今后生存问题忧心忡忡,一部分人靠得到的补偿费生活可以暂时渡过一段时间,几年后补偿费用完,养老将成为一大突出问题。
(五)补偿方式单一,农民“坐吃山空”
目前,我市征用农村土地基本是采取一次性货币补偿,补偿方式单一。由于失地农民缺乏投资理念和理财能力,大部分人都是将原本不多的补偿款全部或大部分用于建新房,其余部分用于生活消费,很少有人将这笔钱用于投资创业或购买养老保险,加之农民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失去了土地便感觉自己“空有一身力气无处使”,又由于缺乏劳动技能,二次就业困难重重。在无养老、失业、退休等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将征地补偿款开销完后,生活就失去了保障,导致这部分农民转化成城市贫民。
(六)补偿标准不一,村留部分开支不透明
调查中不少农民反映,有的地方在房屋和土地的补偿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有门路的、厉害的、当官的补偿款就多些,而守规矩、老实巴交的农民补偿的就少些,如同样的房屋,有的补几万,有的只补了几千;有的荒山作油茶林补偿,每亩补偿2万多元,而有的有林地却只按山林地补偿,只有1万多元。在征地补偿的过程中,有些地方的补偿款先由村里统一按一定的比例扣留拟用作集体投资、办企业或公共事业,各村扣留的比例不一,两成、三成或四成不等,扣留款由村干部掌握,其开支去向村民不知情,意见很大。
(七)小区设施不配套,存在安全隐患
安置小区虽然是按统一标准设计规划的,但是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给失地农民带来诸多不便。一是个别地方的道路没有硬化,给出行带来不便。二是生活用水、电、燃气、有线电视的配套建设滞后于小区建设。如自来水压力不够等。三是安置小区的政府负责部分的公共设施质量不达标。如主水管质量差、地面水泥烧坏、墙面出现裂缝等。四是安置小区无绿化带、无消防设施、无文化娱乐设施。五是小区物业管理不健全。主要是生活垃圾乱倒乱放,物业管理没有完善或几乎没有物业管理。
(八)征地制度亟待完善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失地农民对政府的一些制度和管理方法表示不满和担心。对于当前政府的征地制度,有33.4%的人认为不完善,13.2%的人认为很不完善,30.9%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7%的人认为很完善。当问及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时,有68.1%的人认为是“要建立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有33%的人认为是“要彻底改革现行严重不合理的征地制度,保障农村集体组织完整的土地产权”。对于城镇化中农村环境的管理是否合适的问题,回答不合适的占了42.8%,回答无所谓的占了29.4%。
三、解决失地农民困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市城镇化过程中不容回避的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市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解决这一问题。
1、完善保障制度,解除后顾之忧。要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基本养老、重大疾病三大保障制度,在生活上给予失地农民政策扶持,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生活问题最直接最普惠的办法。对特别困难的失地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其基本生活所需;对普通失地农民推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将土地补偿款和部分被征土地增值效益作为社保资金为农民加入社保,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身患重大疾病的失地农民,给予医疗费补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完成失地农民的身份转换,使农民变居民,保证其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劳动部门要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2、健全培训体系,增强“造血功能”。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和就业本领,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生活问题的长久之计。由于失地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年龄层次、身体素质等参差不齐,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差,就业竞争处于弱势。同时,部分失地农民就业观念陈旧,认为到一些保洁、卫生等岗位就业有失面子,因此高不成,低不就。建议将失地农民中的青壮年劳力作为农业部门培训的重要内容,制定计划,轮流培训。对参加培训掌握一定技能的农民,由劳动部门负责推荐劳务输出或介绍就业,为他们转变生存方式,提供实实在在的扶持和帮助。
3、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率。有关部门在安排公益岗位中,应将失地农民纳入工作范畴,努力缓解失地农民就业难的突出矛盾。一是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引导当地企业吸纳失地农民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给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健全完善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三是劳动部门要采取“订单、定向、定点”模式,有组织地向沿海等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实现失地农民转移就业。
4、加大扶持力度,力促自主创业。对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的,劳动部门要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视同下岗工人办理优惠证明,凭优惠证明,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比照下岗工人,落实相应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对办厂经商、发展特色种养业等失地农民,提供适量的小额无息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使他们顺利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5、统一补偿标准,加强财务监督。征地拆迁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补偿标准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同一地区、同一规格质量的住房和土地补偿标准要一致,对每户补偿的金额数量要张榜公布,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同时,对村留部分征地款的使用要加强财务监督,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严格审批手续,重大的项目开支要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才能实行,按季公示财务账目,保证征地预留款真正用于失地农民。
6、加强设施建设,搞好物业管理。安居才能乐业。政府在规划失地农民安置小区时,要搞好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特别是要高质量、高标准的搞好连接小区的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如路、水、电、燃气、消防设施和有线电视等;要帮助安置小区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搞好小区绿化、保安和卫生防疫等工作,给失地农民一个舒适、安全的家园。
第四篇:关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关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社会进一步地发展进步,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不同阶层群众的生活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当前,要提高关注民生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让关注民生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政府应当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重点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等四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要统筹城乡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关键词: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社会公平社会和谐
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充分体现了民生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亿万人的切身利益。方法得当与否,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关系到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使用的效益,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具体表现如下:
1.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也充分证明:只有代表民意,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长久。各级党委政府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循序渐进,一切从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着力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着力确保群众的安全需求,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可以说,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关键问题,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头等大事[1]。
2.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它既体现着人民群众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利益,综合起来又关系着人民群众长远的、根本的、整体的利益。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从而认同和拥护党和政府。所以,我们党始终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作为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把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作为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3.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深化认识的必然产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思想路线,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实质就是把对发展的认识真正地转到解决好民生问题上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
4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是在新的形势下,我党以新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民生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顺利地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国家政体的安全。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必须面对的三项重大任务。自觉地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保民生上,民生问题被放在新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即关注民生是关键、是根本、是核心。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关注民生是实现以人为本、体现发展目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关键[2]。其次,关注民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的根本所在。第三,关注民生是走出经济困境、战胜各种经济困难的力量源泉。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把事关人民群众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做好,给人民群众以信心和力量,共同度过经济困难的难关。
二、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层面关注民生解决民生
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创新性地提出:“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当前,在福建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要以胡锦涛总书记6月2 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指南,行动的纲领,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着力解决事关民生的四大根本问题,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还有城乡差距的扩大化和地区差距的扩大化等等,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3]。
1.关注民生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时代,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求,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重点。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的中心,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2亿多人的贫困问题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上个世纪末,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进入了总体小康社会,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新时期面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再是衣食之忧,而是对诸如优质教育、稳定就业、公平分配、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住房供应、交通便利、食品安全、环境改善、社会公平等的日益迫切的需求,这表明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追求正在快速而全面地升级。从历史的视角看待今天的民生问题,可以发现民生问题升级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发展的视角来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则需要采取综合而有效的一揽子措施并使之升华到制度化的层面。
2.关注民生要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并逐步形成制度保证。从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到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政府政策着力点的转移、各项关系民生制度的落实,关注民生正在成为我们社会的共同理念。一种理念的形成是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的,关注民生这一理念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中逐步深化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认识后,在观念上的集中反映。各级党委、政府有义务、有责任把关注民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念来树立,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主动作为。关注民生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这就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既要又好又快地实现经济发展,使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有具体的制度保障,使解决民生问题能够落到实处[3]。
3.政府要始终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核心任务。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城的乡居民过上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2006年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500美元,部分发达地区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2000美元[1]。极大改善。但是,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与人均指标的持续大幅攀升,并不意味着民生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即使以四大基本民生问题而论也是如此: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并不牢靠,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义务教育福利性保障不足、受教育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形势相当严峻,就业岗位的增长并不能让大学生放心就业,农民工也不能安居乐业,城镇失业率更是在持续攀升,就业形势在未来十年都将相当严峻。
第五篇:关注失地农民问题
关注失地农民问题-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方忠敬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已超过400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2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多数面临着“种粮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等生计问题。
●产生问题的原因:征地制度不完善,补偿标准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和基本保障不落实;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备,失地农民就业难。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经济;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
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用农村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和长远生计、基本保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一、目前失地农民的存在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每征一亩地,将造成1.4个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已超过400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2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这些失地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技能较弱,多数面临着“种粮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等生计问题。一是就业难。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非常突出,调查显示18—25岁的失地农民中,无业者或找到不太满意工作者占到近九成,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劳动技能的纯农户,更是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二是社保力度弱。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已经起步,但
总体滞后,力度脆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没有完全落实, 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不足三成,参保的门槛很高,而享受的标准又很低。参加者中不满意的达三分之一。三是生活水平下降。超过半数的失地农民与征地前比较生活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国家统计局对近3000家农户调查显示,耕地被征收前年人均纯收入平均为2765元,征收后下降了26元。而且土地征收后,大多数农民增加了三项生活支出。使不少被征地农民生活负担有所加重。一些失地农民已成为贫困人口。据调查,在东部某省历年累计200余万失地乡村人口中,有30万人左右是失地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问题更为突出,西南某省20%的失地农户仅靠土地征用补偿金生活,25.6%的失地农户最急需解决的是吃饭问题,24.8%的失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四是群众情绪低落。土地可以说是农民的“生命线”。失去土地之后,许多农民的生计、生活成了大问题,形成了“生活难、就业难、入保难”。许多原本较为富裕的农民,特别是那些中老年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在失地、失房、失业后,情绪低落、怨声载道。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征地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补偿标准偏低。按照现行的征地制度,农民的补偿原则是以“土地原用途”为依据,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主要的前两项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这一补偿办法忽视了两个问题:一是被征地多为城郊农村,而这些地区的农业多为包括生态农业、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内的现代都市农业,其土地的产出价值远高于普通的粮食、蔬菜价值。二是这一补偿办法忽视了土地的增值部分。我国大部分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出让,拍卖价格基本都在百万元以上,而村集体拿到的补偿款一般为3万—5万元,农民拿到的,只一万元左右。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和基本保障不落实。土地不仅是农民的谋生之本,而且是其生存的基本保障。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性障碍,在我国农村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失去集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功能为一体的土地,农民也就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一次性的低标准的土地补偿费根本无法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的生计问题,更无法解决他们的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障问题。一旦土地补偿费花完,他们将陷入窘迫境地。
(三)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备,失地农民就业难。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谋生技能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一下子离开了千百年来熟悉的土地,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他们变得无所适从。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使他们拥有一种谋生的手段,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近年来,政府在农民职业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农民自觉接受教育培训意识薄弱,居住分散无法就近获得培训,缺乏廉价甚至免费培训等原因,部分失地农民还是难以得到教育培训的机会,因而影响他们的就业。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此,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安全网。在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民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被排斥在正规的社会保障之外。笔者认为,首先政府和用地单位要从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失地农民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要设身处地为失地农民多考虑,在执行征用地政策上,给农民的补偿标准能执行上限的决不要执行下限,能求高的不要求低。在此基础上,动员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大病
医疗保险等,将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助费,按照统一进入社会保障的办法,划入劳动部门“社保”专户,统一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统筹和生活补助。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既要有别于城镇职工基本养劳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又要考虑与城镇职工基本养劳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相衔接。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关键要落实保障资金。本着“群众能接受,政府能承受”,则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予以筹集。要按照“政策引导、适当补贴、农民参加”的原则,宣传引导被征地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医疗问题,防止农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第二,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目前,要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及资金支持,满足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同时,要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培训,在培训前,根据农民的需求设计符合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围绕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等开展培训,要坚持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拓展培训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提高农民的各项技能,特别是针对用工单位需求和农民的需要,进行“订单式”和“菜单式”培训,切实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素质。
第三,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要争取和落实失地农民优惠政策,构建符合城乡统筹就业要求的就业管理制度。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彻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性政策,对吸收失地农民的企业,应享受安排城镇下岗人员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失地农民创业发展。在失地农民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头脑灵活,具有经商致富的能力。为此,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给政策、给教育、给培训、给贷款,帮助这些失地农民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农民参照下岗失业职工的办法,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享受与下岗失业职工同等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同时,享受新办企业和小额贷款担保的优惠政策。第四,加快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发展是第一要务,就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他们安居乐业。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实践证明:
二、三产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同时要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强调这些企业要最大限度地优先安置失地农民。
第五,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确保失地农民长期受益。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市场价值为依据,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成本。按照一定要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一定要严格依法办事、一定要注意节约土地“三个一定要的原则”,严格土地征用,并且始终坚持“凡征必补、补必到位”,对土地补偿标准、补偿款的发放、兑付时限都做出具体要求。明确规定,凡是对农民土地补偿款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确保土地补偿金及时足额拨到农民手中。要防止补偿安置费用的截留、挪用和滥用。同时为避免有限的补偿金短期内被“吃光分光”。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经营土地补偿金的路子,把土地补偿金留在村集体作为开发建设资金,通过村民入股、合作开发等形式建设标准车间向外出租的方式,让“死”钱变“活”,“小”钱变“大”,实现了土地补偿金的多次增值,让失地农民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收益。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农民富才能全民富,农业兴才能百业兴,农村安才能天下安。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切
实做好三农服务工作、特别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是推进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
作者系湖南省双峰县老科协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