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在平凡
爱,在平凡
塘沽一中八年十班杨海鑫
在这不平凡的世界中,有一颗颗平凡的心,而在这平凡的心中,又有平凡的爱,在这平凡的爱中,最平凡而又最不平凡的就是——母爱。
在记忆的长河里,母亲,总是最宽容的,总是最爱笑的,也是最爱我的。
那天放学回家,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被老师批评了,心情十分低落。刚进屋,妈妈就是一阵絮叨,“今天怎么样啊?没跟同学们发小脾气吧,老师没批评你吧?”本来就糟糕的心情,像汛江一样,一触即发。一连说了好几句从没有对妈妈说的无礼的话。本以为妈妈又要“教育”我了,没想到„„母亲的表情瞬间塌败了。原来的笑眼僵直的望着我;原来手舞足蹈的手脚停滞不前了;原来褶皱的条条纹理展平了,前倾的身子也慢慢向后挺直了。而我,狠狠地摔上了门。我知道,当我摔门的那一霎那,摔痛的不是门,不是我,而是妈妈的心。我不但摔痛了它,我还摔碎了它。
第二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比往常要早得多。一直都是妈妈叫我起床,所以即使是时间到了,都要稍微的小憩一下。可是今天,我害怕见到妈妈,我不知道看到她该有什么样的表情,不知道该跟她说些什么。也或许,妈妈生我的气了,根本没起来给我准备早饭吧。
“叮呤当啷”一阵嘈杂。我走到厨房门口,看到妈妈在煎鸡蛋。妈妈看见了我,眼睛又弯成了月牙,冲我笑了笑。兴奋中透着点忧伤,说:“起床了?本来想等一会再叫你的。”“啊?嗯。”突然有了哑口无言的感觉。妈妈又笑着:“既然起了,就快去洗洗吧,马上就好了。”说完,母亲又扭过身子,继续她从早开始的事业。我看不见妈妈的表情了。
到学校后,突然想起妈妈的笑容。触动了我心中的冰山顶,慢慢融化,渐渐暖花开。咦?那个人的身影,怎么那么像妈妈啊?不会的,妈妈才不会来学校,她现在肯定在家,不知道跟哪个小阿姨扯家常呢。
这天晚上回家后,吃完饭,妈妈就非要跟我一起学习。本来觉得挺奇怪的,妈妈怎么想起来学习了,而且还跟我一起。再一想吧,妈妈可能也觉得在这个千千世界里,知识不丰富,就会显得很平凡,妈妈可是个不甘平凡的人啊。
这一晚上呢,妈妈总是“无事献殷勤”。渴了,送杯牛奶,饿了,拿片面包。闲暇时,就坐在我的小床边,翻看着我的教科书。说来也奇怪,我一遇到难解的题,一皱眉,妈妈就会问:“有不会的啊?拿来。我给你看看。”我还不相信,毕竟妈妈毕业多年了,怎么可能解出现在初中生的问题,就随便翻了一道题。不一会儿,妈妈还真解出来了,我跟答案一对,没想到还真解对了。看着妈妈得意的笑容,我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第二天上学,中午,班主任突然把我叫出去谈话。我还挺奇怪,最近也没犯什么错误啊,就那次考试没考好,老师也批评完我了啊,唉,怎么回事?
班主任跟我说了很多,最终结论就是:我跟妈妈发脾气的第二天,妈妈就来学校了,弄清我发脾气的原因后,妈妈还向班主任借了好多书。妈妈这么关心我,不应该跟妈妈耍脾气。
没想到,没想到那天的那个身影真的是妈妈啊。原来妈妈是那么的关心我。原来妈妈承受了,我所给予她的那么多的委屈。我知道了,知道了妈妈,您对我的爱比海深,比天高。
灿烂之极,爱至最深。
不平凡则伟大的爱——母爱。
第二篇:爱在平凡中
爱在平凡中
2008年5月12日,让世界震惊的日子。发生在中国汶川的8级地震,在震撼大地的同时,又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因为在地震中,让久违了的世间真情在中国人心中复苏了。中国人又凝聚到了一起,共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中国人自己都惊诧于自己的强大。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本以为百感交集地内心早已经平复了,许多的真情和感动都化作了点点滴滴埋在了心底,只有默默的工作着。但是,在观看了学习铸造“仁爱之师”教育片后我又流泪啦,这一次感动,更多的是为了我的同行,为了我的职业。在生死的边缘,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回归——教师用生命去爱学生。如果说母爱是一种天性,一种本能,那么教师的仁爱就是一种品质,一种崇高。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29岁的老师张米亚跪卧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地把守住了生命之门。这些伟大的教师用生命诠释了“仁爱”。
以前,“仁爱”在我的心中可能只是一个词语。单调的生活,紧张的工作,让我无暇去真正的体会“仁爱”的内涵。但是,在这次灾难之后,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逝去,看到同行们一个个伟大的举
动,特别是通过学校组织的铸造“仁爱之师”的学习活动,我在心灵深处对 “仁爱之师”有了更深刻的诠释。
1、热爱学生是“仁爱之师”的首要内涵。
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孩子是纯洁的象征,孩子的心中都有爱的种子,教育者应以爱育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因此,教育者应首先要去爱学生。这种爱必须是真诚地,没有杂念的爱。在师生交往中,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既当严父,又当慈母。在学习上、品格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热心关怀,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情感和行动中都把自己的老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更加爱老师,爱自己。老师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心中那颗爱的种子发芽成长,把更多的爱回报给他人,回报给社会。
2、尊重学生的人格是“仁爱之师”的核心内涵。
每一个人都渴望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老师的尊重、赞赏和期待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友善诚挚的关爱。这爱犹如春风轻拂受伤的心灵,这爱犹如春雨滋润嫩弱的禾苗,这爱犹如阳光洒向每一个阴暗的角落。正确地对待学生存在的问题非常的重要,学生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不能正确的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的问题,改正自己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学困生,他们更加渴望老师的赞美。所以,作为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语。同时,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要靠老师来创造。
3、讲究职业良心是“仁爱之师”的重要内涵。
人们常说“教师是一个良心活”,这话一点都不假。面对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你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可能他们并不能评价出来,在他们的心中老师是最值得自己去爱的。但是,正因为职业评价的困难,使得很多人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忘记了自己的职业道德。我们知道教师职业的特性要求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常问问自己干得怎么样”就是负责任,所以,当老师的要常常反思自己,常问问自己为孩子做了什么。只有守住心灵的净土,才能在净土中播洒爱的种子。
在大灾面前,那些英雄教师体现出的“仁爱”是轰轰烈烈的,但仔细想想在我们的身边 仁爱”之行也有很多。一笔一划指导学生写字,一言一语劝导学生改错,耐心辅导差生,认真批改作业……这点点滴滴都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工作的爱。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可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是,我要在平日的工作里,用自己平凡的行动去诠释“仁爱之师”,常常反思自己,做一个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尊重自己职业的教师。
第三篇:爱在平凡之中
爱在平凡之中
当我们呱呱坠地,母亲便用温暖的臂弯给我们筑起一个爱的小巢。她明亮的眸子中注满了对儿女的一世深情。
我们便在她的一个轻抚,一声吆喝,一个淡有极淡的眼神中如雨荷般铺满自己的世界。
在这个宁静的下午,当我读过冷月千山的《十八岁的秘密》时,心中还是禁不住激起涟漪。母爱,让这个酷热的下午静谧,一张张小小的贺卡,一个细微平凡的举止,它并不是简单的传递一个母亲对子女的爱,而是把自己一身一世的母爱化作了一挂奔流不止的小溪,就那么一点点,一滴滴的滋润儿女,清清冽冽,静然不息。
这是多么细腻而平凡的母爱,坚持着,永久弥散。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把你送给我。自从有了你,生命里都是奇迹。”是的,生命里当有了希望,当注满了爱泉,这位平凡的母亲生活里便有了不竭的动力。在她的文章中能处处感受到这种情感,她能把女儿的点滴琐事记录下来,为女儿每一次的成功欣喜。作为一个女性,她料理着一个温馨的家园,能给予家人呵护与关爱。作为一个教师,从她的教学生活中,能看到她的坚持和博爱,能感受到她的敬业与付出。这样的人,耕耘着自己事业沃土,把自己对生活的热忱散在每一个角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幸福着别人的幸福,当走入她心灵的文字中,我们无有理由不敬慕,无有理由不去静心去品味她的人生与文字。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第四篇:爱在平凡中
爱在平凡中,爱在点滴处
———师爱永恒
摘要: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就是热爱、关心、尊重学生,及时的为学生排忧解难。“给人一缕阳光,他会拥有一轮太阳”。好的老师。平时总能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爱字当头,用爱心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只要教师能深入学生的心里。尊重学生,爱生如子,就一定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教师爱教育
成功的教育总是充满爱的教育。教育不能没有爱。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学生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虽然只陪他们度过短短的三年,但我们应该为他们的一生着想。作为新课改时代的教育者,更应该懂得师爱力量的伟大。身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虽然我没有惊天动地的爱。但我知道,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要时刻关心爱护学生,给学生各种“爱”。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爱的温暖,爱的力量。师爱是一名教师真心与真情的融合,是值得我们每一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的真谛。
爱,其实很简单,学生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够多花点心思,跟学生多一份关注,多一份欣赏和期盼,我们的学生也许就会因为有了你而健康成长起来。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传递爱心?如何把师爱做到尽善尽美呢?
首先,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教师要爱一切孩子,爱孩子的一切。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学生心理已经基本成熟,他们特别重视人格尊严,自尊心也非常强,所以老师必须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行为、语言和意见,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不歧视不体罚。以自己的真心去温暖千万学生的心灵。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亦或是听话的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家庭条件好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我们都必须做到一视同仁。对待任何学生不偏爱、不袒护或是冷淡嫌弃,更不能有亲疏之分。要把爱学生的情感同时交给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注视的目光,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每位教师都应该记住,教师没有宠儿,每个学生都是天之骄子。尊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
其次,爱学生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其肯定表现,想尽办法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问题生”也是如此,有的可能球打得特别好,有的可能擅长画画,有的棋艺高超,还有的很有表演天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抓住他们这些特长,加以鼓励,激发他们求知上进的自信心,同时对他们提出希望,希望他们改正自身的不足。他们就会在学习上、生活中也能像发挥特长一样,积极上进的。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希望,以期待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这种愿望和心理从而使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发展。只有留心观察,最终都会淘尽黄沙始得金的。
再次,爱严有度,爱学生更要严格要求学生,倾注爱心但要有度。
老师把一颗爱心捧给学生,但教师对学生的爱绝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偏袒,而是在热爱学生的前提下爱中寓严,严中注爱,严爱相济,全面要求。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对学生要求严格,有利于学生得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严也绝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严格要求更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而是应该做的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之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
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才能达到严与爱的统一。
最后,爱学生应该信任学生,心心相通。
与人交往,只有互相信任,才能成为知心朋友。与学生交往,只有信任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真正走进他们心中。当学生朝着前方努力时,我们说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我们说你下次会有更大的收获,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说相信你下次会做的很好。一句简单的话,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勇气。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为他提供机会,创造机会,促其走向成功。
总之,师爱是包容“一个都不能少”让爱心帮助每一个学生更好的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赢在人生的起点,对优秀生的爱要理智和宽广,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其超越自我。对后进生要爱的细腻和真挚,真心帮助,使其鼓足勇气。对问题生要爱的理解和宽容,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爱拼才会赢的决心。
师爱是一种责任——“一点也不放松”。师爱不同于父母的慈爱,它肩负着社会和家庭的委托,决不能为了爱而去纵容、溺爱。让学生在严格中懂得爱的深意,懂得严格中的磨砺。
师爱是一种艺术——“心与心的沟通”。师爱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彼此的尊重。走进学生心里的爱才能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才能把爱不经意间传递给他们,润物无声。
“人之初性本善”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教育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只有博大、宽广、不求回报的师爱,只有浸润在自身生命里崇高的师爱,才能成就童年的美丽和人生的梦想!
第五篇:爱在平凡中闪烁
爱在平凡中闪烁
八年援藏,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她坚持得平平常常;身患绝症,别人都劝她把生命和健康作为头等大事,她却报之以一个微笑就又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坚持十三年资助山区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想。她外表瘦弱,但却总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自己常说自己太平凡了,不值一提,但只要是与她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到她内心深处那浓厚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生活的爱。她就是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思政课老师——李玉清。
1986年7月,李玉清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河北省无极县泗水中学任教。送走高三毕业班后,1989年,她响应国家号召,毅然赴藏援教,先后在西藏交通厅中学、西藏交通职工学校任教,一干就是八年多。
1997年,她从西藏回到内地,被分派到河北交通学校电视中专(现成教部)工作。那一年,她32岁。
2003年,正在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的时候,她患了癌症。那一年,她38岁。谁也不能说她是因为劳累过度或者是西藏的艰苦环境才使她患上了癌症,但谁都看到了,就在手术的前一天,她还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课。术后刚刚三个月,她又站到了讲台上。
她从没把自己当病人,嗓子失声了,就通过板书上课;肋骨骨折了,她缠着绷带用手托着伤处,忍着疼痛上课。她曾三次晕倒在讲台上,休息一会儿,又继续讲课。十年来,累计完成5000多学时的教学工作量。课余时间,她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一名男生自卑不合群,她几次找他谈心解开心里疙瘩;一名女生家庭贫困要辍学,她通过努力把女孩留了下来;学生生病住院,她整夜陪床;路远的学生过节不能回家,她请他们到家里包饺子。
对学生,李玉清总是倾注着满腔的爱;对同事,她一样是满怀热情。因为她的世界本身就充满爱,爱生活、爱事业、爱她身边的每一个人。谁有事找着她,她总是有求必应。系里有些工作没人干,她主动揽过来。期末考试完了,她总是第一个看完自己的卷子,然后帮着其他老师登录、打印成绩等表格……在她,这些顺手的事,是太不值得一提了,因为都已经成了习惯。
因为成绩突出,学院先后给予了她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但李玉清对这些都看得很淡,她更看重的是,她带的学生每天能开开心心地生活、积极努力地学习。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李玉清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教师的诺言,27年如一日,勤奋工作,关爱学生,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变的不再平凡,这就是对师德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