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数学专题:几何图形证明与计算题分析(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15:0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中考数学专题:几何图形证明与计算题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中考数学专题:几何图形证明与计算题分析》。

第一篇:2012中考数学专题:几何图形证明与计算题分析

2012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几何图形证明与计算题分析

人说几何很困难,难点就在辅助线。辅助线,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梯形里面作高线,平移一腰试试看。

平行移动对角线,补成三角形常见。

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直接证明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半径与弦长计算,弦心距来中间站。圆上若有一切线,切点圆心半径连。切线长度的计算,勾股定理最方便。要想证明是切线,半径垂线仔细辨。是直径,成半圆,想成直角径连弦。弧有中点圆心连,垂径定理要记全。圆周角边两条弦,直径和弦端点连。弦切角边切线弦,同弧对角等找完。

要想作个外接圆,各边作出中垂线。

还要作个内接圆,内角平分线梦圆如果遇到相交圆,不要忘作公共弦。内外相切的两圆,经过切点公切线。若是添上连心线,切点肯定在上面。要作等角添个圆,证明题目少困难。辅助线,是虚线,画图注意勿改变。假如图形较分散,对称旋转去实验。基本作图很关键,平时掌握要熟练。解题还要多心眼,经常总结方法显。切勿盲目乱添线,方法灵活应多变。分析综合方法选,困难再多也会减。虚心勤学加苦练,成绩上升成直线。

几何图形线段长度计算三大方法: “勾股定理” “相似比例计算” “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计算”(2011深圳20题)如图9,已知在⊙O中,点C为劣弧AB上的中点,连接AC并延长至D,使CD=CA,连接DB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AE。

(1)求证:AE是⊙O的直径;(2)如图10,连接EC,⊙O半径为5,AC的长为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结果保留π与根号)=-

D

D

A

图10

A

C

(2011深圳中考21题)如图11,一张矩形纸片ABCD,其中AD=8cm,AB=6cm,先沿对角线BD对折,点C落在点C′的位置,BC′交AD于点G。(1)求证:AG=C′G;(2)如图12,再折叠一次,使点D与点A重合,得折痕EN,EN交AD于点M,求EM的长。【典型例题分析】

1.(2011四川凉山)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8,点E在直线AD上,若DE=3,连接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M,则

B

A

图1

1图1

2图9

MC的值是.AM

D

A

B

E

D

C

图1

B

E

图2C

4B

2.(2011重庆江津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ABCD,其中A(0,0),B(8,0),D(0,4),若将△ABC沿AC所在直线翻折,点B落在点E处.则E点的坐标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如图,在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中,P为AD上一点,且AP5,BP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正方形的边于点E,F,Q为垂足,则EQ:EF的值是()A、5:8 B、5:13C、5:16D、3:84.(2011•泰安)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中心,E是AB上的点,沿CE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

O重合,若BC=3,则折痕CE的长为()A、B、C、D、6

5.(2011•潍坊)已知长方形ABCD,AB=3cm,AD=4cm,过对角线BD的中点O做BD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则AE的长为.

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1。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30°得到A1B1C1,CB1与AB相交于点D。求BD的长。

7.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延长AB到E,使BE=DC,连结CE,若AFCE于点F,且AF平分DAE,CD

2,求sinCAF的值。

AE

5B

E

8.如图,把一副三角板如图(1)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

AB6cm,DC7cm,把三角板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CE'如图(2),这时AB与CD'相交于点O,D'E'与AB相交于点F。(1)求OFE'的度数;(2)求线段AD'的长;

(3)若把三角形D'CE'绕着点C顺时针再旋转30°得到D''CE'',这时点B在D''CE''的内部,外部,还是边上?证明你的判断。

F

B

C

9.(2009年清远)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过点O作弦BC的平行线,交过点A的切线AP于点P,连结AC.

(1)求证:△ABC∽△POA;(2)若OB2,OP

7,求BC的长. 2

10.(2010河南)(1)操作发现 :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且点G在矩形ABCD内部.小明将BG延长交DC于点F,认为GF=DF,你同意吗?说明理由.(2)问题解决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2DF,求(3)类比探求:保持(1)中条件不变,若DC=nDF,求

AD的值; AB

AD的值. AB

11.如图,已知: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一点,CH⊥AB于点H,直线AC与过B点的切线相交于点D,E为CH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D于点F,直线CF交直线AB于点G.(1)求证:点F是BD中点;(2)求证:CG是⊙O的切线;(3)若FB=FE=2,求⊙O的半径...如图,已知△ABC,以BC为

A

OA 直径,A 为圆心的半圆交AC于点F,点E为弧CF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点M,AD为△

ABC的角平分线,且ADBE,垂足为点H.(1)求证:AB是半圆O的切线;(2)若AB3,BC4,求BE的长.13.(2011成都)已知:如图,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O,⊙O经过B、D两点,过点B作BK⊥AC,垂足为K.过D作DH∥KB,DH分别与AC、AB.⊙O及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F、G、H.(1)求证:AE=CK;

(2)如果AB=a,A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为大于零的常数),求BK的长:

(3)若F是EG的中点,且DE=6,求⊙O的半径和GH的长. 14.(2011•綦江县)如图,等边△ABC中,AO是∠BAC的角平分线,D为AO上一点,以CD为一边且在CD下方作等边△CDE,连接BE.

(1)求证:△ACD≌△BCE;

(2)

延长BE至Q,P为BQ上一点,连接CP、CQ使CP=CQ=5,若BC=8时,求PQ的长.

15.(2010湖北省荆门)如图,圆O的直径为5,在圆O上位于直径AB的异侧有定点C和动点P,已知BC∶CA=4∶3,点P在半圆弧AB上运动(不与A、B重合),过C作CP的垂线CD交PB的延长线于D点(1)求证:AC·CD=PC·BC;(2)当点P运动到AB弧中点时,求CD的长;(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CD的面积最大?并求这个最大面积S.

⌒上一点,过点M作⊙O的切16.(2010 安徽芜湖)如图,BD是⊙O的直径,OA⊥OB,M是劣弧AB线MP交OA的延长线于P点,MD与OA交于点N。(1)求证:PM=PN;

(2)若BD=4,PA=2AO,过B点作BC∥MP交⊙O于C点,求BC的长.

AD

第15题图

BC

17.(2010福建宁德)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⑴ 求证:△AMB≌△ENB;

⑵ 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⑶ 当AM+BM+CM的最小值为31时,求正方形的边长.24.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F为边BC的中点,DF与对角线AC交于点M,过M作ME⊥CD于点E,∠1=∠2。

(1)若CE=1,求BC的长;(2)求证AM=DF+ME。

C

M

E

D

第二篇:中考数学几何证明、计算题及解析

1、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CD=90°,且AB=1,BC=2,tan∠ADC=2.(1)求证:DC=BC;

(2)E是梯形内一点,F是梯形外一点,且∠EDC=∠FBC,DE=BF,试判断△E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2)的条件下,当BE:CE=1:2,∠BEC=135°时,求sin∠BFE的值.AB[解析](1)过A作DC的垂线AM交DC于M,则AM=BC=2.又tan∠ADC=2,所以DM

(2)等腰三角形.21.即DC=BC.2F

D

C证明:因为DEDF,EDCFBC,DCBC.所以,△DEC≌△BFC

所以,CECF,ECDBCF.所以,ECFBCFBCEECDBCEBCD90

即△E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设BEk,则CECF

2k,所以EF.因为BEC135,又CEF45,所以BEF90.所以BF3k 所以sinBFEk1.3k32、已知:如图,在□ABCD 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AG∥DB交CB的延长线于G.

(1)求证:△ADE≌△CBF;

(2)若四边形 BEDF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1=∠C,AD=CB,AB=CD .

∵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E=11AB,CF=CD . 2

2∴AE=CF

∴△ADE≌△CBF .

(2)当四边形BEDF是菱形时,四边形 AGBD是矩形.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 .

∵AG∥BD,∴四边形 AGBD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BEDF 是菱形,∴DE=BE . ∵AE=BE,∴AE=BE=DE .

∴∠1=∠2,∠3=∠4.

∵∠1+∠2+∠3+∠4=180°,∴2∠2+2∠3=180°. ∴∠2+∠3=90°. 即∠ADB=90°.∴四边形AGBD是矩形

3、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绕斜边EF的中点O(点O也是BD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1)如图13-2,当EF与AB相交于点M,GF与BD相交于点N时,通过观察或测量BM,FN的长度,猜想BM,FN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三角尺GEF旋转到如图13-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线段

BD的延长线与G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A(B(E)

图13-1 图13-

2图13-

3[解析](1)BM=FN.

证明:∵△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D =∠F =45°,OB = OF. 又∵∠BOM=∠FON,∴ △OBM≌△OFN . ∴ BM=FN.

(2)BM=FN仍然成立.

(3)证明:∵△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BA=∠GFE=45°,OB=OF. ∴∠MBO=∠NFO=135°.

又∵∠MOB=∠NOF,∴ △OBM≌△OFN . ∴ BM=FN.

4、如图,已知⊙O的直径AB垂直于弦CD于E,连结AD、BD、OC、OD,且OD=5。

(1)若sin∠BAD,求CD的长;

5(2)若 ∠ADO:∠EDO=4:1,求扇形OAC(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

[解析](1)因为AB是⊙O的直径,OD=5

所以∠ADB=90°,AB=10

BD

AB

3BD

3,所以BD6 又sin∠BAD,所以

5105

在Rt△ABD中,sin∠BAD

AD

AB2BD22628

因为∠ADB=90°,AB⊥CD

所以DE·ABAD·BD,CEDE 所以DE1086 所以DE5

485

所以CD2DE

(2)因为AB是⊙O的直径,AB⊥CD

所以CBBD,ACAD

所以∠BAD=∠CDB,∠AOC=∠AOD 因为AO=DO,所以∠BAD=∠ADO 所以∠CDB=∠ADO

设∠ADO=4x,则∠CDB=4x

由∠ADO:∠EDO=4:1,则∠EDO=x 因为∠ADO+∠EDO+∠EDB=90° 所以4x4xx90 所以x=10°

所以∠AOD=180°-(∠OAD+∠ADO)=100° 所以∠AOC=∠AOD=100°

⌒⌒⌒⌒

S扇形OAC

100125

52360185、如图,已知: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一点,CH⊥AB于点H,直线AC与过B点的切线相交于点D,E为CH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D于点F,直线CF交直线AB于点G.

(1)求证:点F是BD中点;(2)求证:CG是⊙O的切线;(3)若FB=FE=2,求⊙O的半径.

[解析](1)证明:∵CH⊥AB,DB⊥AB,∴△AEH∽AFB,△ACE∽△ADF

EHAECE,∵HE=EC,∴BF=FD



BFAFFD

(2)方法一:连接CB、OC,∵AB是直径,∴∠ACB=90°∵F是BD中点,∴∠BCF=∠CBF=90°-∠CBA=∠CAB=∠ACO ∴∠OCF=90°,∴CG是⊙O的切线---------6′

方法二:可证明△OCF≌△OBF(参照方法一标准得分)(3)解:由FC=FB=FE得:∠FCE=∠FEC可证得:FA=FG,且AB=BG由切割线定理得:(2+FG)2=BG×AG=2BG2○2 在Rt△BGF中,由勾股定理得:BG2=FG2-BF2 ○

1、○2得:FG2-4FG-12=0 由○

解之得:FG1=6,FG2=-2(舍去)

∴AB=BG=42 ∴⊙O半径为226、如图,已知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4,3),⊙A的半径为2.过A作直线l平行于x轴,点P在直线l上运动.(1)当点P在⊙O上时,请你直接写出它的坐标;

(2)设点P的横坐标为12,试判断直线OP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

解: ⑴点P的坐标是(2,3)或(6,3)

⑵作AC⊥OP,C为垂足.∵∠ACP=∠OBP=90,∠1=∠

1∴△ACP∽△OBP

ACAP

OBOP

AC 在RtOBP中,OP又AP=12-4=8,∴ 3∴

AC=241.9

4∵1.94<

2∴OP与⊙A相交.7、如图,延长⊙O的半径OA到B,使OA=AB,DE是圆的一条切线,E是切点,过点B作DE的垂线,垂足为点C.求证:∠ACB=

∠OAC.3O

A

B

[解析]

证明:连结OE、AE,并过点A作AF⊥DE于点F,(3分)

∵DE是圆的一条切线,E是切点,∴OE⊥DC,又∵BC⊥DE,∴OE∥AF∥BC.∴∠1=∠ACB,∠2=∠

3.∵OA=OE,∴∠4=∠3.∴∠4=∠2.又∵点A是OB的中点,∴点F是EC的中点.∴AE=AC.∴∠1=∠2.∴∠4=∠2=∠1.即∠ACB=

∠OAC.3

8、如图1,一架长4米的梯子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壁ON上,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α为60. ⑴求AO与BO的长;

⑵若梯子顶端A沿NO下滑,同时底端B沿OM向右滑行.①如图2,设A点下滑到C点,B点向右滑行到D点,并且AC:BD=2:3,试计算梯子顶端A沿NO下滑多少米;

②如图3,当A点下滑到A’点,B点向右滑行到B’点时,梯子AB的中点P也随之运动到P’点.若∠POP’= 15,试求AA’的长.

[解析]

⑴RtAOB中,∠O=90,∠α=60 ∴,∠OAB=30,又AB=4米,

AB2米

.2

OAABsin604.--------------(3分)

∴OB

⑵设AC2x,BD3x,在RtCOD中,OC2x,OD23x,CD4

根据勾股定理:OC2OD2CD2

∴2x

23x2

42-------------(5分)

∴13x2

12x0 ∵x0∴13x12830

∴x-------------(7分)

即梯子顶端A沿NO

.----(8分)

⑶∵点P和点P分别是RtAOB的斜边AB与RtA'OB'的斜边A'B'的中点∴PAPO,P'

A'P'O-------------(9分)∴PAOAOP,PAOAOP-------(10分)∴PAOPAOAOPAOP

∴PAOPAOPOP15

∵PAO30

∴PAO45

-----------------------(11分)

∴AOABcos45

4

分)

∴AAOAAO米.--------(13分)

第三篇: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几何证明与计算分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几何图形证明与计算题分析

【2011中考真题回顾与思考】

如图9,已知在⊙O中,点C为劣弧AB上的中点,连接AC并延长至D,使CD=CA,连接DB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AE。

(1)求证:AE是⊙O的直径;

(2)如图10,连接EC,⊙O半径为5,AC的长为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结果保留π与根号)

A A

图图9

(2011深圳中考21题)如图11,一张矩形纸片ABCD,其中AD=8cm,AB=6cm,先沿对角线BD对折,点C落在点C′的位置,BC′交AD于点G。

(1)求证:AG=C′G;

(2)如图12,再折叠一次,使点D与点A重合,得折痕EN,EN交AD于点M,求EM的长。

D [来源学科网]D

B C 图1

1图1

2【典型例题分析】

1.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8,点E在直线AD上,若DE=3,连接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M,则

.2.(2011重庆江津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ABCD,其中A(0,0),B(8,0),D(0,4),若将△ABC沿AC所在直线翻折,点B落在点E处.则E点的坐标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C的值是AM1

3.如图,在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中,P为AD上一点,且AP5,BP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正方形的边于点E,F,Q为垂足,则EQ:EF的值是()A、5:8B、5:13 C、5:16D、3:8

C

E

B

4.(2011•泰安)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中心,E是AB上的点,沿CE折叠后,点B恰好与点O重合,若BC=3,则折痕CE的长为()

A、B、C、D、6

5.(2011•潍坊)已知长方形ABCD,AB=3cm,AD=4cm,过对角线BD的中点O做BD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则AE的长为.

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1。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30°得到A1B1C1,CB1与AB相交于点D。求BD的长。

7.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延长AB到E,使BE=DC,连结CE,若AFCE于点F,且AF平分

DAE,CD

2,求sinCAF的值。AE

5E

8.如图,把一副三角板如图(1)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6cm,DC7cm,把三角板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CE'如图(2),这时AB与CD'相交于点O,D'E'与AB相交于点F。(1)求OFE'的度数;(2)求线段AD'的长;

(3)若把三角形D'CE'绕着点C顺时针再旋转30°得到D''CE'',这时点B在D''CE''的内部,外部,还是边上?证明你的判断。

9.(2009年清远)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过点O作弦BC的平行线,交过点A的切线AP于点P,连结AC.(1)求证:△ABC∽△POA;(2)若OB2,OP

10.(2010河南)(1)操作发现 :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且点G在矩形ABCD内部.小明将BG延长交DC于点F,认为GF=DF,你同意吗?说明理由.(2)问题解决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2DF,求

7,求BC的长. 2

AD的值; AB

AD的值. AB

F

(3)类比探求:保持(1)中条件不变,若DC=nDF,求

11.如图,已知:C是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一点,CH⊥AB于点H,直线AC与过B点的切线相交于点D,E为CH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D于点F,直线CF交直线AB于点G.(1)求证:点F是BD中点;(2)求证:CG是⊙O的切线;(3)若FB=FE=2,求⊙O的半径.

O为圆心的半圆交AC于点F,12..如图,已知△ABC,以BC为直径,点E为弧CF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点M,A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ADBE,垂足为点H.(1)求证:AB是半圆O的切线;(2)若AB3,BC4,求BE的长.A

B

A A

13.(2011成都)已知:如图,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O,⊙O经过B、D两点,过点B作BK⊥AC,垂足为K.过D作DH∥KB,DH分别与AC、AB.⊙O及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F、G、H.

(1)求证:AE=CK;

(2)如果AB=a,A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为大于零的常数),求BK的长:

(3)若F

是EG的中点,且DE=6,求⊙O的半径和GH的长.

第四篇:2012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讲义专题几何图形的归纳,猜想,证明(精)

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 @Peuland.com 精英数学(www.xiexiebang.com 2012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几何图形的归纳 , 猜想 , 证明问题 第一部分 真题精讲 【例 1】 2011,海淀,一模

如图, n +1个边长为 2的等边三角形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设 211B D C ∆的面积为 1S , 322B D C ∆的面 积为 2S , … , 1n n n B D C +∆的面积为 n S ,则 2S n S n 的式子表示.C 5C 4 C 3 C 2 C 1 B B B 2B A 【思路分析】 拿到这种题型,第一步就是认清所求的图形到底是什么样的。本题还好,将阴影部分标 出,不至于看错。但是如果不标就会有同学误以为所求的面积是 22B AC ∆, 33B AC ∆这种的 , 第二步就是看这

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性和联系.首先 2S 所代表的三角形的底边 2C 2D 是三角形 2AC 2D 的底边 , 而这个三角 形和△ 3AC 3B 是相似的.所以边长的比例就是 2AC 与 3AC 的比值.于是

212223S = 接下来通过

总结 , 我们发现所求的三角形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高相等 ,B 点,将阴影部分放在 反过来的等边三角形中看。那么既然是求面积,高相等,剩下的自然就是底边的问题了。我们发现所有 的 B,C 点连线的边都是平行的, 于是自然可以得出 n D 自然是所在边上的 n+1等分点.例如 2D 就是 2B 2C 的 一个三等分点.于是 1121n n n D C n +-=⋅+(n+1-1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要减

1? 11122n n n B D C n n S D C +∆= = 【例 2】 2011,山西,一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边长为 1且顶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正方形为单位格点 正方形,如 图,菱形 ABCD 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80-, ,(04 , ,(80 , ,(04-, ,则菱形 ABCD 能覆盖的单位 格点正方形的个数是 _______个;若菱形 n n n n A B C D 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20-, n ,(0 , n ,(20 , n ,(0-, n(n 为正整数 ,则菱形 n n n n A B C D 能覆盖的单位格点正方形的个数为 _________(用含有 n 的式子 表示.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 @Peuland.com 精英数学(www.xiexiebang.com

【思路分析】 此题方法比较多,例如第一空直接数格子都可以数出是 48(笑。这里笔者提供一种方 法,其他方法大家可以自己去想想看。因为求的是菱形包涵的正方形个数,所以只需求出被 X,Y 轴所分的 四个三角形包涵的个数, 再乘以 4即可。比如我们来看第二象限那个三角形。第二象限菱形那条边过(-2n,0(0,n,自然可以写出直线解析式为

12y x n = +, 斜率 1 2 意味着什么 ? 看上图 , 注意箭头标注的那些空白三角形 , 这些 RT 三角形一共有 2n/2=n个 , 他们的纵直角边与横直角边的比是不是就是 12 ? 而且这些直角三角形都是

全等的 , 面积均为两个单位格点正方形的一半.那么整个的△ AOB 的面积自然就是 1 n n ⋅⋅, 所有 n 个空白小 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 1212 n ⋅⋅⋅, 相减之后自然就是所有格点正方形的面积 2 n n-, 也就是数量了.所以整个 菱形的正方形格点就是 2 44n n-.【例 3】 2011,平谷,一模

如图, 45AOB ∠=︒,过 OA 上到点 O 的距离分别为 1357911...,,, 的点作 OA 的垂线与 OB 相交,得 到 并 标 出 一 组 黑 色 梯 形 , 它 们 的 面 积 分 别 为 1234S S S S , , , ,.则 第 一 个 黑 色 梯 形 的 面 积

1S =;观察图中的规律,第 n(n 为 正 整 数 个 黑 色 梯 形 的 面 积 n S = 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 @Peuland.com 精英数学

(www.xiexiebang.com A...1311975310 【思路分析】 本题方法也比较多样。所有阴影部分都是一个直角梯形,而因为 45AOB ∠=︒,所以梯 形的上下底长度分别都对应了垂足到 0点的距离 , 而高则是固定的 2。第一个梯形上底是 1,下底是 3,所 以(1113242 S =⋅+⋅=.第二个梯形面积(21572122S =⋅+⋅=, 第三个是(319112202S =⋅+⋅=, 至此 , 我们发 现本题中梯形面积数值上其实就是上下底的和.而且各个梯形的上底都是前一个梯形上底加上 4。于是第 n 个梯形的上底就是 1+4(n-1=4n-3,(第一个梯形的上底 1加上(n-1个 4.下底自然就是 4n-1, 于是 n S 就是 8n-4.【例 4】 2011,丰台,一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请你观察图中正方形 A 1B 1C 1D 1, A 2B 2C 2D 2, A 3B 3C 3D 3…… 每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按此规律推算出正方形 A 10B 10C 10D 10四条边上的整点共有 个.【思路分析】此题看似麻烦,但是只要把握住“正方形”这个关键就可以了。对于 n n n n A B C D 来说 , 每

条边的长度是 2n, 那么自然整点个数就是 2n+1, 所以四条边上整点一共有(2n+1x4-4=8n(个(要减去四个 被重复算的顶点 , 于是 10101010A B C D 就是 80个.【例 5】 2011,河北,一模 如图, △

ABC 中,∠ ACB=90°, AC=BC=1,取斜边的中点,向斜边做垂线,画 出一个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所画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 △

ABC 的 BC 边重叠为止,此时

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 @Peuland.com 精英数学(www.xiexiebang.com 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_____.【思路分析】 本题依然要找出每个三角形和上一个三角形之间的规律联系。关键词 “中点” “垂线” “等 腰直角”。这就意味着每个三角形的锐角都是 45度,并且直角边都是上一个三角形直角边的一半。绕一圈 是 360度,包涵了 8个 45°。于是绕到第八次就可以和 BC 重叠了,此时边长为△ ABC 的 1 ,故而得解。【例 6】 2010,上海,二模

如图,以等腰三角形 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 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1 ABA ,再以等腰直角三角形

1ABA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11A BB ,„„,如此作下去,若 1OA OB ==,则第 n 个等

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n S = ________(n 为正整数.B 2 B 1 A 1 B O A 【思路分析】和上题很类似的几何图形外延拓展问题。还是一样慢慢找小三角形面积的规律。由题可 得

123124...222S S S ===, , , 分子就是 1,2,4,8,16这样的数列。于是 22 n n S = 【总结】 几何图形的归纳总结问题其实就包括了代数方面的数列问题,只不过需要考生自己找出图形 与图形之间的联系而已。对于这类问题,首先就是要仔细读题,看清楚题目所求的未知量是什么,然后找 出各个未知量之间的联系,这其中就包括了寻找未知量的拓展过程中,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最后根据 这些联系列出通项去求解。在遇到具体关系很难找的问题时,不妨先写出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然后去 找数式上的规律,如上面例 6就是一例,如果纠结于几何图形当中等腰三角形直角边的平方,反而会使问 题复杂化,直接列出前几项的面积就可以大胆的猜测出来结果了。这类题目计算量往往不大,重在思考和 分析的方法,还请考生细心掌握。

第二部分 发散思考

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 @Peuland.com 精英数学

(www.xiexiebang.com 【思考 1】 2011,浙江,二模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1B(0,1, 2B(0,3, 3 B(0,6, 4B(0,10,„,以 12B B 为对角线作第一个正方形 1112A B C B ,以 23B B 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 2223A B C B ,以 34B B 为对角线作第

三个正方形 3334A B C B ,„,如果所作正方形的对角线 1n n B B +都在 y 轴上,且 1n n B B +的长度依次增加 1个单位,顶点 n A 都在第一象 限内(n ≥ 1,且 n 为整数.那么 1

A 的纵坐标为;用 n 的代数式表示 n A 的纵坐标:.【思考 2】 2011,朝阳,一模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颗棋子从点 P 处开始跳动,第一 次跳到点 P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1 P 处,接着跳到点 1 P 关于 y 轴 的对称点 2P 处,第三次再跳到点 2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处, … , 如此循环下去.当跳动第 2009次时,棋子落点处的坐标是.【思考 3】 2011,昌平, 一模

对于大于或等于 2的自然数 n 的平方进行如下“分裂” ,分裂成 n 个连续奇数的和,则自然数 72 的分

裂数中最大的数是 ,自然数 n 的分裂数中最大的数是.【思考 4】 2011,湖北,一模

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 x 轴、y 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 , ,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 所示方向运动 , 即(00(01(11(10 →→→→, , , , … ,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 35秒时质点所在位 置的坐标是 _______ 1 3 1 3 5 本站部分资源网友上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精英部落 QQ 群: 172077288 y 3 2 1 0 1 2 3 „ x 【思考 5】2011,海淀,二模 如图,将边长为 其对应的正方形的中心依 的正方形纸片从左到右顺次摆放,次为 A1, A2, A3, „.①若摆放前 6 个正方形纸片,则图中被遮盖的线段(虚线部分)之和为 ;②若摆放前 n(n 为大于 1 的正.A1 A2 A3 A4 整数)个正方形纸片,则图中被遮盖的线段(虚线部分)之和为 第三部分 思考题解析 【思考 1 答案】2;

【思考 2 答案】(3,-2)

【思考 4 答案】(5,0)【思考 3 答案】13;2n-1 【思考 5 答案】10,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Peuland.com 精英数学(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几何证明计算题

几何证明与综合应用

1、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BC上任意一点(点G与B、C不重合),AE⊥DG于E,2、CF∥AE交DG于F.(1)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2)求证:AE=FC+EF.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点F在CD边上,射线AF交BD于点E,交BC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ADE≌CDE;

(2)过点C作CHCE,交FG于点H,求证:FHGH;

(3)设AD1,DFx,试问是否存在x的值,使ECG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x的A

D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E

F

B

C

H

G

23、如图3,P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动点(P与A、C不重合),点E在射线

BC上,且PE=PB.(1)求证:① PE=PD ; ② PE⊥PD;(2)设AP=x, △PBE的面积为y.① 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② 当x取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4、如图4-1,在△ABC中,∠ACB=90°,∠CAB=30°, △ABD是等边三角形,E是AB的中点,连结CE并延长交AD于F.(1)求证:① △AEF≌△BEC;② 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4-2,将四边形ACBD折叠,使D与C重合,HK为折痕,求sin∠ACH的值.F

30°

D

B E 图

3C

D D

B

H

B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E,AF∥DC,E、F两点在边BC上,且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D A(1)AD与BC有何等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当ABDC时,求证:□ABCD是矩形.C B

图4-1 图4-

26、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探究: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当点O在边AC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会是菱形吗?若是,请证明,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3)当点O运动到何处,且△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 A

E FM N

B DC

7、如图-1,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DC

边上的点,且AEEF,BE2.(1)求EC∶CF的值;

(2)延长EF交正方形外角平分线CP于点P(如图-2),试判断AE与EP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

由;

(3)在图-2的AB边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四边形DM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给予证

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P F

B E C B E C8、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BDDF,G为DF中图-1 交BC于F,连接图-2 点,连接EG,CG.(1)求证:EG=CG;

(2)将图①中△BEF绕B点逆时针旋转45º,如图②所示,取DF中点G,连接EG,CG.问(1)

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BEF绕B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

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

D D

图②

图③ 图①

9、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动点M从点A出发,沿A→B→C向终点C运动,连接DM交AC于

点N.

(1)如图25-1,当点M在AB边上时,连接BN.①求证:△ABN≌△ADN;

②若∠ABC = 60°,AM = 4,∠ABN =,求点M到AD的距离及tan的值;

(2)如图25-2,若∠ABC = 90°,记点M运动所经过的路程为x(6≤x≤12).

试问:x为何值时,△ADN为等腰三角形.

M(图25-1)B B(图25-2)A10、已知△ABC中,ABAC,D、E是BC边上的点,将△ABD绕点A旋转,得到△ACD,连

结DE.

(1)如图1,当BAC120,DAE60时,求证:DEDE.

(2)如图2,当DEDE时,DAE与BA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在(2)的结论下,当BAC90,BD与DE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DE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说明理由).

DD D

B DC B B E D E D E 图3 图1 图

211、正方形ABCD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当M 点在BC上运动时,保持AM和MN垂直,(1)证明:Rt△ABM∽Rt△MCN;

(2)设BMx,梯形ABCN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

D 时,四边形ABCN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3)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ABM∽Rt△AMN,求x的值.

N

C M第22题

12、图中是一副三角板,45°的三角板Rt△DEF的直角顶点D恰好在30°的三角板Rt△ABC斜边AB的中点处,∠A=30o,∠E= 45o,∠EDF=∠ACB=90 o,DE交AC于点G,GM⊥AB于M.

(1)如图①,当DF经过点C 时,作CN⊥AB于N,求证:AM=DN.

(2)如图②,当DF∥AC时,DF交BC于H,作HN⊥AB于N,(1)的结论仍然成立,请你说明理

由.

EB B①

13、(1)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开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AEF(如图②).小明认为△AEF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A A

F

图① 图②

(2)实践与运用

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如图③);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D处,折痕为EG(如图 ④); 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的大小.

E D A DA D A

DC C B B C F  F图③ 图④ 图⑤

14、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过点E作EF∥BC交CD于点F.AB4,BC6,∠B60.(1)求点E到BC的距离;

(2)点P为线段EF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EF交BC于点M,过M作MN∥AB交折线ADC于点N,连结PN,设EPx.MN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PMN的周长;①当点N在线段AD上时(如图2),△P

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N在线段DC上时(如图3),是否存在点P,使△P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A A D D DNF F F

B C B C B C MM 图1 图2 图

3D A D(第25题)A

F F

B C B C图5(备用)图4(备用)

15、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G是BC上任意一点,DE⊥AG于点E,BF⊥AG于点

F.(1)求证:DE-BF = EF.

(2)当点G为BC边中点时,试探究线段EF与G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点G为CB延长线上一点,其余条件不变.请你在图②中画出图形,写出此时DE、BF、EF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A D

A D

E

FB C CG G B

图①

图②

下载2012中考数学专题:几何图形证明与计算题分析(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中考数学专题:几何图形证明与计算题分析(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数学证明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1 线段角的计算证明问题第一部分 真题精讲,AD3,BC8.求1.如图,梯形ABCD中,AD∥BC,BDCD,BDC90°AB的长.2.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DCB90,ACBD于点O,DC2,BC4,求AD的长.A......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综合题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综合题 必胜中学 2018-01-30 15:15:15 题型专项 几何图形综合题 【题型特征】 以几何知识为主体的综合题,简称几何综合题,主要研究图形中点与线之间的位置......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策略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中心小学 苏桂英 2011版《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图形与几何”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学前班数学计算题

    学前班数学计算题5+()+9=164+5+()=17()+5+6=13()+6+3=124+()+6=17 12+()+2=197+()+1=103+()+6=1312+()+4=18 7+5+()=152+6+()=104+5+()=111+2+()=74+5+9=() 7+6+()=142+7+()=143+4+()=195+6+()=135+6+7=......

    中考数学与圆有关的证明问题

    与圆有关的证明问题一、选择题1.已知AB、CD是⊙O的两条直径,则四边形ADBC一定是A.等腰梯形B.正方形C.菱形D.矩形2.如图1,DE是⊙O的直径,弦AB⊥ED于C,连结AE、BE、AO、BO,则图中全等三角......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图形与证明复习题

    图形与证明复习题(3)一、基础练习1、下列图形:线段、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其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A、3个B、4个C......

    2017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9

    注重细节,避免错误;反复练习,争取满分! 物理小班化教学案 中考计算专题 月 日 星期 姓名 17.(力学计算)一辆氢气动力试验汽车的质量为1.5×10kg,10min内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了1......

    2017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10

    注重细节,避免错误;反复练习,争取满分! 物理小班化教学案 中考计算专题 月 日 星期 姓名 19.(力学计算)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交通拥堵也成了普遍现象,一款时尚的电动独轮车,让您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