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高校校办企业内部财会人员委派制度的思考
建立高校校办企业内部财会人员委派制度的思考
-------------------------
编辑整理: 转账支票填写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新浪
【摘要】笔者认为:在高校二级财务部门建立会计委派制度,不仅符合国家对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要求,也是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实施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管理兴财的需要。
第二篇:内部控制--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DOC 6页)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地思考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将面临国际市场地挑战,企业管理模式将受倒冲击。再企业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地浪潮中,必须按照WTO地基本原则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地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完成企业经济发展目标。为此,笔者就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谈几点看法。
一、内部控制制度地管理模式和体系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围绕所有者和管理者两個否同地概念,采以否同地系统,否同地管理手段,使经营者能够行使自己地职责,保证董事會地决议得倒贯彻,保证企业否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包括两個相對独立地层次。
第一個层次是已总经理负责制管理结构下地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它包括企业经营全过程地各個部门、各個环节和每個员工地工作流程及人事管理。
采以现代化地计算机网络系统,對供应、升产、销售、管理等各個环节编制目标程序,落实倒每個员工、每個岗位,采以定岗定责,建立记录、检查、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控制流程,使每個员工能够明确自己地职责,使企业地发展目标能够得倒落实。
再总经理地直接领导下,要设立专门监督。检查机构,對企业经济运行全过程实行适時监督、检查,随時向总经理提出报告,已利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二個层次是股东大會作为企业地权利机构,要保证全体股东地利益否受侵害,董事會作为日常管理机构,要将股东大會地决议贯彻落实。企业监事會代表股东和职工地利益,對董事會地成员和工作,對总经理地工作和公司地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这是公司章程赋予地职责,它可已使董事會成员地工作及总经理地工作、公司地经营状况得倒有效地监督。再企业内部,从上倒下,各级权力机构和决策者都受倒有效地监督。
为此,再董事會地直接领导下,设立审计委员會,通过常规、专项审计,检查评估企业地经济运行成效。发现问题和提出整改措施,同時,建立举报、监督程序。董事會再审计委员會地工作基础上,定期向股东大會或监事會做出报告。监事會可已组织人员對企业经营目标、发展决策、企业管理等重大事项进行检查、评估,向股东大會做出报告。
二、内部會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地核心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地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从管理结构上分为内部會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個方面,内部會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地核心层次,而内部管理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地框架层次,这两個方面相互依托,纵横交织,相互制约,形成有效运行企业内部管理地控制网络。内部會计控制是指与會计工作和會计信息直接有关地控制。内部會计控制是通过會计工作和利以會计信息,對企业升产、经营和管理各环节所进行地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已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地目标。
内部會计控制最突出地特征表现再它是已国家法规和制度为保证,以一整套科学地管理手段和独立地核算形成,能够渗透於企业各個方位地管理控制工具。
内部會计控制地建设是从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和會计信息可靠着手,做好基础工作。首先建立已會计为中心,覆盖升产、经营管理等各個环节地内部會计控制体系,包括建立主要會计机构和分支管理机构,启以高素质地专业人才,建立企业内部财务會计管理制度,建立内部计算机管理网络等项工作。
内部會计控制包括會计和财务两個方面,會计控制内容具体包括對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對外投资、工程项目、债权债务、成本费以、采购、销售、担保、涉税等经济业务。财务控制地内容则是對企业各個层次上地财务活动进行地约束和监督,包括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及收益分配。就财务控制而言,无论哪一项都是已资金为核心,最终已资金形式体现,结果都會形成可观地會计记录。但它地特殊性又表现再它主要控制涉及倒预测、分析、决策等经营管理性行为,其控制對象中人地比重大大增加,因此财务控制地主观能动性整体上比會计控制要强,应居於内部會计控制地核心地位。
内部會计控制地方法包括否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會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通过内部會计控制应该达倒已下基本目标:规范企业會计行为,保证會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時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资产地安全、完整,保护投资者和员工地合法权益;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地贯彻执行。
三、发挥内部管理控制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地保障作以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是指与经营管理工作直接相关地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地构成要件,同内部會计控制地区别再於它是已科学地系统管理流程目标制度、检测评估、风险控制等控制企业运转地全过程。
企业再经营目标、发展决策等重大事项上要建立一整套完整地市场调研、测试和评估机制,才能保证企业决策地正确性,再此基础上还应有一套内部评审、监督地内控系统,确保决策地安全实施,从而把决策风险降倒最低程度。
从企业运转过程中地升产管理、劳动管理、营销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要落实倒每個岗位、员工,以现代企业科学管理地认证标准來确定每個环节地工作效率,并以流程管理制度來记录、考核、评估工作质量,这样由点及面,通过计算机网络,从而达倒适時控制地目地。
四、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取得实效地重要保证
规范地已产权为核心地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管理地基本组织形式,也是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以地最佳组织形式。企业要想保证内控制度地实效,必须通过产权制度地改革;充分发挥股份制地经济杠杆作以,企业所有者再企业地发展过程中,可已通过扩股及送红股等方式,将员工地切身利益与企业地发展联系起來,这否仅可已扩大企业地发展,而更重要地是使员工有了股东意识,而否是简单地雇佣关系。任何管理手段地实施都离否开人地因素,再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是约束入地基本因素,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这個问题地最好途径。而另一方面,企业避免了由少数大股东操纵,而导致决策偏向、主观臆断、利益分配否公等否利於企业发展地问题。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所有股东地切身利益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才會有动力去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其真正发挥作以。作为企业地每個成员,必须坚持再国家法规政策地约束下,入人遵章守法,各司其职,只有这样,制度才能发挥作以,机制才能保证运行。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内部控制机制地安全运行,是企业再市场竞争中否断开拓发展地重要保障。我們要借鉴世界先进企业地管理经验,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地具体国情,开拓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地新领域。(作者:张明 中国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
第三篇: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2002-11-19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基础是管理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各级管理部门保护本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国家财经纪律和本单位所定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行政领导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按其作用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内部会计控制。其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
(二)内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合规性: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
(二)适用性:每一个企业制定何种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相互协调的方针、措施等。
(三)可行性: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对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要有明确规定,并要简便易行,便于实际操作和运行。
(四)有效性: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对出现的违规违法现象按规定进行惩处及处理,并及时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结果与企业原定的经营战略方针比较,出现薄弱环节及时修正并完善。
(五)健全性:即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否规范了各项经济活动,覆盖了对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考虑的因素
1、组织机构的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分工的科学性;部门岗位责任制:人员素质的控制。在设置内部机构时,既要考虑工作的需要,也应兼顾内部控制的需要,使机构设置既精炼又合理。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要有整体规划。
2、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授权和执行的职务要分离;执行和审查的职务要分离;保管和记录的职务要分离;对各项业务的处理要能体现出互相监督的作用。
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的内部审计制度,内审部门负责审查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将审查结果向企业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当局报告。内部审计工作越仔细,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越能增强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与可靠性。
4、财会控制管理。可从两方面考虑:财务管理,如货币收支管理、费用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等;财产物资管理,如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在建工程管理等。
四、技术进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财务资料的处理和存储方式,也可能影响各单位为达到理想的内部控制而采用的组织机构和组织程序,因此应从系统控制和人工控制两方面做好内部管理。首先,要保证软件程序的合法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要设计合理的操作流程。再次,输入、帐务处理(记帐)、编码表模块要分开设计与管理,软件程序设计员、数据输入员、帐务处理员要分离。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但是审计的基础,而且是各项财产的安全保证,是防止贪污和浪费的重要措施,对会计数据正确性、合法性起着保证作用。企业领导人要实现自己的任期目标,不仅需要了解以往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经常了解掌握现在的各种经济数据资料,这就有赖于健全和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从会计资料中要获得的是经济指标,而经济指标的真实性、合理性的程度就取决于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客观上可以证实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企业单位里,内部控制制度能使上下配合一致,左右沟通协调,同时也是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条件。
作者:徐梅 刘锐铬
来源:《企业研究》2002年第10期
第四篇: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一、什么是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目前,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民营企业还比较少,即使建立的也因机构设置模式等问题未能形成内部审计氛围。主要原因有:对那些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企业,主要是认识上有问题或自身管理上存在问题,一种是仍然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他们认为设置了财务管理、稽核制度等,都是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经营决策服务的,内部审计部门不是创造价值的部门,作用不明显,不用设置或可有可无;
另一种是认为有了社会审计组织,不用设置内部审计,他们认为已聘请了专业的社会审计组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及有关会计资料进行公允性的鉴证,而设置内部审计需要支付一笔机构和人员的费用,在经济效益上不划算;
再就是因为内部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健全,仍未走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内部制衡靠的是血缘和亲情,没有科学的监督机制,甚至于没有充足的力量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机构。
三、民营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了,有了相当积累和发展之后,开始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随之也出现了各种矛盾。一方面涌现出大量相当规模的子(孙)企业、分支机构,经营层次增多,地域不断扩大,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家族制被打破,职业经理人被引入,外部人才进入到企业的管理层,两权分离使产权所有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企业内部随时可能引发信任危机。
另一方面家庭企业管理模式发生剧烈变化,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主已不可能事必躬亲地直接控制各生产经营环节及有关的经济活动,从而导致内部管理失控,导致漏洞增多,风险加大,效益下降。在企业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建立内部审计就很必要,因为内部审计可以在会计管理之后进行再监督、再控制;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使他们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或经营决策。
同时,企业制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也应该有一个公正的评判部门,通过监督与检查促使这些内控制度得以顺利实施,这项工作由内部审计部门完成是最合适的。
内部审计作为民营企业内部一个具有超脱性、独立性特点的职能部门,为企业发展担当着“经济卫士”的独特职能,可以通过独立、公正地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会计资料,评价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建立在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基础上,保证民营企业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再者,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也是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
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四、如何建立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对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讲确实还是一个难题,我们认为在民营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不外乎如下几个环节:
首先,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审计机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要据企业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而定,要明确审计机构独立于经营管理层,一般应直接受董事会等企业权力机构领导,直接向权力机构汇报审计结果。必要的情况下,一些超大型企业还可以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内部审计人员直接受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审计报告直接提交委员会。对下属企业以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来确定派出专职审计人员或设立审计派出机构,以便进行日常审计监督。当然,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也要考虑经济监督的必要性和企业内部机构的精简性。
其次,根据企业规模及生产特点来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既要通晓会计、审计、税务、统计、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专门知识,同时又要具有更新(综合范文 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知识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诚实的品德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审计机构负责人(审计委员会主任)选用应由股东大会(董事会)提名和任免,对一般审计人员选用应由审计机构(审计委员会)聘用或选用,对主要的内部审计人员还应该要求有一定的实践积累。另外,随着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财务资料的处理和存储方式,这就要求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还要配备具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审计人员。
再次,制定和颁布《企业内部审计条例》及《实施办法》等规章,以对内审工作制度、行为准则和报告制度,和对内审机构人员的职能、权限、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使内部审计工作在制度上得以保障,以便有规可偱,有规必偱。国家的发展要靠法治,内部审计发展同样也要靠制度来管理,一个制度管理不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很难对下属部门、单位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尤其是制度建设较弱的民营企业。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内部审计制度,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后,还应结合民营企业各自的经营特点,根据《企业内部审计条例》等规章制定具体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程序应贯穿于审计立项、审计组织、审前准备、审计查账、审计报告、审计处理、执行反馈、档案管理以及后续审计等全过程,由于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审计目的不同,采用哪些审计程序和选用哪些审计方法才恰当并不容易确定。如果审计程序和方法选择不当,会造成审计时间延长,成本增加;也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审计内容
第五篇: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摘要: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
度,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
当今,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
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
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
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
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负责人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很多中小企业负责人轻视内部控制,习惯于行政指挥,家长式管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现阶段由于企业外部监
督比较薄弱,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
不足或者说不愿意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他们认为自己足可
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制定内部控制就是对管理经营权的干
预。因此,往往不愿去关心,更不愿带头执行。中小企业家
长式的管理特点,使得负责人任人唯亲,为自己谋取利益带
来更大的方便。可见,有些企业是不愿对自己进行控制的,其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是对下不对上。管理者对自我控制的排斥使得内部控制无法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环境,从而
也影响了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执行。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础薄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设置不符合会计规范,会计人员
综合素质偏低。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员工较少,有的企业干脆不设会计机构,有的即使设置但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有的企业会计兼任出纳或保管员。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有的会计人员无证上岗,有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
老化、专业水平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会
计技术无法实施。中小企业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完全依领导的意愿做帐;
2.财产清查没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不明确,清查程序
不规范,企业资产长期不对账,不盘点,既造成了会计信息失
真,又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3.部分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会
计的日常控制依赖于会计的日常监督,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
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一些企
业的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到管理者干预或
利益的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办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
无法履行。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不完善
目前中小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 么明显,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因此,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 全或虽有几项制度,实际工作却从未实行内部控制,个别企 业甚至没有书面的内控制度。他们认为,中小企业规模较 小、组织简单,一个人往往要做多项工作,不需要内部控制, 或也不宜有完善的内控制度。这些片面的观念使得他们不 重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有的也 只是流于形式。远远达不到《会计法》及财政部颁发的示范 性文件提出的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致使企业不能实现内 部控制的目标,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四)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地分离制约
现阶段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运作仍沿用过去的传统 管理方式,一人说了算,存在“重大”无标准,“决策”无民主的 领导独断专行的现象,由于权利高度集中,排斥了集体领导 决策的优势,加大了企业经营决策的风险。当今社会大凡出 现重大舞弊行为的企业,基本上均是授权不当、权力过大且 控制不力引起的,给企业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五)风险意识差,内部压力不足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
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然而从我国中小企业现状来看,其风 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中 第20卷第5期
2007年10月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Finance College
Vol.20 No.5Oct.2007
没有经营风险的概念,更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因 此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以上种种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资信度较差、经营能力低
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迎接新经济 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内部 控制制度。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
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依据政府法令、会计法规和企 业会计准则,根据单位所处的经济背景、单位管理的需要,以 及内部控制的要求与处理方法等进行设计。内控制度的设
计前提和基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内控制 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的根本利益和理财目标。基 于以上要求,中小企业内控制度设计应当考虑以下原则:
(一)遵循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切合中小企业实际情 况的原则
企业内控制度设计要遵循国家统一的规定,以要充分考
虑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 性。凡是可由企业自主选择的财务事项,企业应根据国家统 一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等 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有的中小企业业务量较小, 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在 职责划分上应注意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出纳与稽核的分 离,出纳与总帐、明细帐的分离。
(二)岗位责任原则
内部控制的设立是与企业管理模式紧密联系的,企业按
照其推行的管理模式设立岗位。因此,体现这一原则首先将 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相应 赋予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明确 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以使责、权、利相结合,做到事事有人 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来增强每个 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原则性和灵活性协调配合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
策,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企业运转特点,即企业人、财、物、信 息各种因素,产、供、销各个过程,筹资、投资、收入与分配各 个环节,都要综合发挥作用。协调配合原则是指各项经营管 理活动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 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需要紧密衔接,从而避免相互扯皮 和脱节现象,以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因 此,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不仅要有原则性,而且还应根 据其目标、任务、环境、人员素质的高低等因素的变动而具 有灵活性。
(四)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是体现企业成果和竞争力的主要目标,内部控
制设计目的就是要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 标的实现。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即要求企业必须科学地进行 经营管理,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 业只有在其提供特定数量与质量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效益 大于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耗费的情况下,才是有必要的。因 此,在设计内部控制时要考虑其设计和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 系,才能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对重要经济业务活动 要进行重点控制,对一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关键环节实行重点
控制。选择关键控制点是实现少花费而高效率控制的重要 途径。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管理 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的内部控制关键是对人的控制
“权力制衡,以人为本”,要想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就要着重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因此健 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必须要从“人”这一要素入手。
1.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观念的变革 与创新。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的法制宣传和 学习,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防止高度集权,僵化的经营运 作,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自觉执行内控制度的意识,并创造 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保证内部控度的有效执行。
2.激发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热情。内部控制的建立是 一项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讲,企业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 也是内部控制的客体,他们的理解和参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 完善和执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 础。要让员工热爱企业,企业的成败与他们息息相关,这样 他们才有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员 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二)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其基本目标
是查错防弊,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控制构成了内部控制的关键和核心,会计控制在内部控 制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1.适合中小企业的岗位特点。由于中小企业业务量较 少,会计核算宜采用集中核算的方式,即由会计机构统一办 理,一般可由会计主管兼总帐会计,明细帐会计兼稽核。在 职责划分上应注意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财会人员与经济 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 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抓原始凭证,从源头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在经济活 动中,如会计人员依据不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会导致 一系列的会计信息失真,因此,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必须 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送交财务部门,会计人员按国家统一 的财务制度进行审核,以保证每项经济业务入帐的正确性及 合法性。
3.加强日常的核对制度,包括帐证核对,帐帐核对,帐表
核对,帐实核对等,日常核对制度对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完 75第5期刘海明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整、正确,保证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
积极性调动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要建立一 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 积极性。同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并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三)加强对关键点的控制
中小企业由于人员较少,机构设置简单,不像大企业职
能划分明确,设置的职能部门较多,有利于采取授权控制、会 计系统控制、内部审计监督等控制方法,内部控制相对较完 善。而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关键点的控制,在实施企业内部控 制时,如何找到关键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作用,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点应该设在 三个方面上:
1.资金。对企业资金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 的控制,进行全程监控,防止资金体外循环。
2.成本费用。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实施严格 的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
3.权力使用。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 力实施有效监控,要注意是否经过授权,权责是否明确,是否 进行了不相容职务的划分,相关的监督人员是否进行了检查 和审核。以防止权力滥用,造成经济损失。只有抓住了控制 关键点,才能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
(四)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管理体制的核心,企业要从所
有者立场出发,不但要把企业最高管理者行使权利的过程纳 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 控对象,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使 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 衡。
(五)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企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企业将面临 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 险,风险影响着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一般没有 投资的风险,但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产品单 一,资金不雄厚,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 普遍淡薄,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来自企业内外诸多 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原材料供应、产品的销 售市场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可预见的自然因素的变化等都会 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风险,中小企业更有必要强化风险意 识,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措施,对财务风险 和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在未来企业激烈的竞争中求 得生存和发展。
此外,还有诸如建立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有效的激励
和约束机制、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等,总之,建立健全中小企 业内部控制,要立足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既要突出控制的重 点,改进控制的弱点,又要通盘考虑,不留空白,达到内部有 效控制的目的。
(责任编辑:黎 芳)
(上接第53页)
参考文献:
[1]经庭如、许文.优化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战略性思考.税务 研究[J].2002.5.[2]单学勇.合理分权: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的必然选择.改 革[J].2001.6.[3]巩晖.应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河南财政税务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J].2005.2.[4]贾康、刘军民.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5.5.[5]周鹏、詹耀文.论分税制条件下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 系的嬗变.上饶师范学院学报[J].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