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指出,“妇联工作说到底就是社会工作、群众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是妇联工作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县妇联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在参与中注重发挥传统工作领域优势,找准工作切入点,紧紧围绕工作重点,积极打造妇女工作品牌,引导妇女参与**县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做好健全组织载体的大文章。
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基本职能。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要有效健全组织载体,搭建妇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平台。
一是充分发挥“妇女之家”的作用。**县“妇女之家”已经建立到了每一个村和社区。全县339个“妇女之家”充分发挥了宣传教育、维权服务、组织活动等功能,“妇女之家”真正成为了凝聚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阵地。
二是有效开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县妇联把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工作当成是加强妇联基层组织的重要机遇,通过共建组织、共建阵地、共建队伍来全面带动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实现组织全覆盖。首先积极推进村、社区基层妇女组织标准化和示范点建设,实现村、社区妇代会主任100%进两委,使基层妇女在了解和参与基层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决策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益。在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中,陈二乡粟家村和四新岗镇四新岗社区分别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和示范社区。其次县妇联还积极探索在“两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妇女组织,已建立10个,这项工作还在进一步的扩大之中。
三是充分发挥“巾帼文明岗”的示范引导作用。**县已培育有国家级巾帼文明岗1个、省级巾帼文明岗3个、市级巾帼文明岗14个、县级巾帼文明岗22个。县妇联通过开展岗台培训、技能比武、岗村结对等活动,使巾帼文明岗成为女性成长岗、机关形象岗、服务窗口岗,切实引导和带动了全县妇女爱岗敬业、创先争优。
二、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做好引导妇女发展的大文章。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解决妇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键靠发展。为此,**县妇联努力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为妇女增收致富服务。
一是宣传政策,破解妇女创业资金瓶颈。宣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降低门槛、扩大贷款发放范围和额度,简化流程,及时为妇女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012年**县全年妇女获得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人数145人,金额1161万元。从2009年以来,**县妇女共获得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人数274人,金额1929万元。扶持的创业项目涵盖了商品服务、种植、养殖等多个行业。实践证明,小额担保贷款成为对创业妇女最实在、最有效、最明显的帮扶助手。
二是整合资源,提升妇女创业就业本领。为解决妇女创业致富技术难求问题,针对不同对象的创业需求,我们充分整合农业、科技、劳动等部门资源,举办特色创业培训班,采取专家现场指导学、远程教育网上辅导学、致富能人帮带学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元化地对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近年来,每年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50余期,培训妇女5000余人,培育种养女专业大户、女经纪人30余名。
三是搭建平台,提供妇女就业岗位。一方面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搜集空岗信息;另一方面深入基层了解妇女求职愿望,并联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多场**经济开发区企业就业招聘会,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000多人,解决就业500多人。
三、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做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大文章。搭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平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妇联的法定职责,也是法律赋予妇联的权力。**县妇联注重从制度上、整体上、个体上全方位、多层次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一是参与制定和督促实施《**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近年来,**县妇联积极争取县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等机关的重视支持,从源头上保障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2012年县妇联力促县政府出台了《**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在妇女儿童与健康、妇女儿童与教育、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管理、妇女儿童与社会保障、妇女儿童与环境、妇女儿童与法律保护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为今后几年**县妇女儿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确立了制度保障。
二是开展留守流动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打响“爱心妈妈”服务品牌。2012年5月以来,**县妇联从县直各单位和各乡镇的妇女干部中招募组建了600名“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为全县600名特困留守流动儿童服务。“爱心妈妈”主要肩负起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解决这一特殊群体少年儿童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现实问题,帮助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管理,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县妇联把推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结对帮扶活动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并形成了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是在全县推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帮困助学活动。近几年来,县妇儿工委每年都号召全县120个县直单位开展帮困助学活动。今年5月份以来,全县已有100家单位为450多名贫困妇女儿童送去帮困助学资金、物品共计15万多元。
四要开展法律宣传,提高妇女依法维权的能力。今年来,县妇联编印了《妇女儿童工作法律法规政策汇编》5000册,发放到了广大女干部、女职工、妇女工作者和女性志愿者手中,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女权益保障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妇女民主法制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引导妇女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努力实现妇女有序参与和有效参与社会管理。县妇联还充分利用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短信息平台,长期为妇女发送普法短信息,进一步提高妇女依法维权的能力。
五是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县妇联建立健全信访接待制度,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轮流值班接访。2012年全年县妇联共接待来信来访来电57件,案件处理回复率达100%。在信访案件中我们及时和法院、司法部门联系,为她们提供必要的诉讼支持和法律援助,为弱势妇女儿童依法维权争取“娘家人”般的支持。2013年已接访27件,件件有回复,得到了广大妇女的满意和肯定。
六是大力开展社会禁毒工作。通过开展禁毒宣传提高社会禁毒意识。2012年3月县妇联和团县委在县一中篮球场联合组织开展了“禁毒知识进万家”千人宣誓签名活动。宣誓会上学生代表、志愿者代表、禁毒妈妈代表等分别进行了精彩发言。通过活动的开展,吸引广大的妇女群众和青少年朋友们参与到“禁毒人民战争”中来。成立了64名志愿者组成的“禁毒妈妈联盟”,力所能及地做好对戒毒康复人员的帮教工作。
四、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做好引导妇女创建文明和谐家庭的大文章。
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是妇联组织大显身手的舞台。为此,**县妇联积极开展特色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文明推进社会文明,以家庭和谐带动社会和谐。
一是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近几年来,县乡两级妇联都狠抓“五好文明家庭”的评选工作,以优秀的家庭影响社区和乡村,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良好风尚。通过报道“五好文明家庭”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家庭成员唱响共建和谐家庭的主旋律。2012年县妇联组织部分优秀家庭参加常德市妇联首届金婚银婚评选活动,四新岗镇刘云龙、关桂姑夫妇荣获全市优秀农村金婚家庭。安福镇推荐的黄生华、龚春秀家庭、新安镇推荐的胡宗元、苏菊玲家庭被评为全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受到了市妇联的隆重表彰。
二是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年初,我们以“树清廉家风,创廉洁家庭”为主题召开了领导干部家属茶话会,通过编发廉政短信、组织收看警示教育片、发放廉政倡仪书、签订廉政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增强干部廉政意识,筑牢家庭助廉防线。
三是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县妇联积极组织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宣传服务周、工作推进月活动,探索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平安家庭加油站等阵地建设,通过召开现场会、推进会,发放平安家庭宣传手册,开展平安家庭宣传活动,提高平安家庭知晓率和创建率。
第二篇: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和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对妇联组织履行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妇联组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在党政所需、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探索参与社会管理的合适位置,发挥妇联组织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社会协同作用,是当前各级妇联组织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我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海宁市妇联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平安海宁、构建和谐社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妇女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在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服务妇女儿童等方面积极作为,使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不断增强。
1、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途径。妇联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要发挥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就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开展工作。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以“巾帼创新业、转型促发展”活动为主题,大力实施巾帼创业“五大提升行动”,引导服务妇女在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实现妇女自身发展。一是以先进选树浓厚创业氛围。开展优秀女企业家、十佳创业女性、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等评选表彰,举办创业事迹报告会、创业故事巡讲、创业案例展示等活动,在海宁电视台、《海宁日报》、海宁妇女网等开设“巾帼风采”、“我身边的女性创业故事”专栏,宣传各行各业女性创业典型,营造有利于女性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二是构建多元支持体系提升发展能力。每年举办“双学双比”培训班,邀请省、市农业专家为女能手们授课,组织参观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培育发展“妇”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和巾帼专业示范合作社,目前全市共有90个 “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带动大批妇女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充分利用女企业家协会平台,组织女企业家开展经济形势分析、政策咨询、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升女企业家转型发展能力。积极推荐创业女性参加 “中国女性创业能力开发项目”免费培训,四年来已经输送了29名女性参加了培训。成立了全省首个女性创业联盟协会,支持女性创业者依托协会这个平台学习提升、合作发展。三是落实帮扶举措拓展创业渠道。争取财政支持设立了每年50万元巾帼创业贷款贴息专项扶助资金,2009年至今有273名妇女享受了政策,批准贷款金额5千多万元,有效帮助解决创业女性资金难题。开展百名女大学生与女企业家、百名农村妇女与女能手结对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双百结对、携手创业”活动。积极培育巾帼家政服务品牌,举办免费育婴员(月嫂)培训。开展助推女性网上创业行动,建立女性网商创业基地,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促进女性在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发展。
2、把激发妇女活力、促进和谐建设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各级妇联从自身的职责和工作优势出发,以弘扬和谐精神、培育文明风尚为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妇女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各类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妇女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一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引导妇女。开展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时代女性价值观大讨论”、“我与中国梦”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办“魅力女性幸福生活”品牌课堂,开展健康卫生、文明礼仪、婚姻家庭、法律维权等专题讲座,提高女性综合素质。加大典型培树力度,开展巾帼建功标兵、十佳好母亲、十佳好婆媳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筑牢和谐海宁建设的思想基础。二是突出“家”字特色开展系列文明创建。以“八星级” 文明家庭创建为基础,不断深化平安家庭、书香家庭、廉洁家庭、绿色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以“四美”标准要求开展 “优美庭院” 创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万户家庭普法行”,制作“平安知识入户”、“法律进家庭”等宣传手册送到千家万户。连续六年举办家庭文化节,开展家庭厨艺大赛、亲情故事征文比赛、家庭才艺展示、家庭美德感言等一系列贴近群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在参与中提升文明素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三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争当合格父母,争当合格人才”为主题,开展“科学家教城乡行”活动,从2009年至今,全市共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咨询、亲子实践活动等近千场次,为近10万人(次)家长送上科学家教知识,营造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四是壮大巾帼志愿队伍塑造美丽团队。组织市、镇、村分别成立“巾帼文明传播”、“巾帼创业指导”、“巾帼家庭教育”、“巾帼法律维权”、“巾帼科技惠民”、“巾帼环保护绿”等巾帼服务队伍,在心理咨询、维权服务、创业就业、文明新风等方面深入开展服务,促进了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3、把反映妇女诉求、维护妇女利益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根本内容。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联系、协调、沟通优势,建立和完善妇女儿童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一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维权网络。建立健全以妇联维权干部为主体,妇联系统人民陪审员、法律维权志愿者和巾帼平安志愿者为依托的妇女维权队伍,不断完善市、镇(街道)、村三级妇女维权网络,通过“12338”妇女维权热线、“12348”法律服务专线、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法律援助中心妇女维权接待室、“110”妇女儿童救助中心、妇女维权法律顾问小组等多种渠道,为妇女群众提供有效的、多方位的法律帮助和服务。二是强化法制宣传普及教育。通过三级妇联组织网络,利用 “三八”维权周、“11.25”反家庭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通过上街宣传、窗口宣传、培训教育、社会化教育等手段,向广大妇女群众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以及民法、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广大妇女学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三是推进妇女维权工作社会化、专业化。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机制,市妇联联合司法、民政等部门,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海洲老舅妈”作为专职调解员,开展婚姻家庭问题指导,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帮助当事人排除各种婚姻家庭危机。自2012年12月婚调委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婚姻家庭纠纷183起,调解和好71对,表示暂缓离婚56对,顺利协议离婚56对。组建“和乐社工事务所”,开展单亲妈妈家庭服务项目,为单亲妈妈提供心理疏导、情感调适、就业帮扶、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四是关注困境弱势群体。建立了“受助儿童资料库”,开展“同一片蓝天,母爱满人间”为主题的“社会妈妈”爱心结对、从生活、情感、学习上给予帮扶。从2010年起连续四年实施了“助推贫困母亲创业行动”,为60人(次)贫困妇女提供20余万元实物资助,并联系结对女能手,提供技术指导、生产帮扶、联系销售等跟踪服务,帮助贫困母亲创业增收脱贫致富。
4、把注重夯实基础、拓展组织网络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按照“党的基层组织建到哪里,妇联基层组织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不断扩大妇联组织覆盖面,努力构建统筹城乡、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妇女工作网络。结合村“两委”换届,推进妇委员专职专选,全市妇代会主任进村“两委”的比例达100%。通过独立、联合、挂靠等多种组织形式,进一步探索在“两新”组织中灵活建立妇女组织。截至目前全市已建“两新”组织妇女组织652家,组建率69.8%。全面推进“1+X”妇女之家网格化建设,形成以村(社区)“妇女之家”为龙头、“妇女之家联系点”为网格的妇女组织服务网络,及时收集掌握妇情民意,调处矛盾纠纷,切实把妇女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整体格局,有效发挥了畅通民意渠道、消除不稳定因素的重要作用。发动各级妇联干部广泛开展“进村入企访访妇情、服务妇女办实事”活动,实现了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帮扶一批困难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的预期目标。
二、进一步促进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几点思考
随着社会管理创新的进一步推进,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更好地发挥妇联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妇联组织必须清晰地界定自己的角色,重新审视妇联的工作定位,在更高层次、更高目标、更高水平上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夯实基础,实现以转变促发展,以发展促提高。
1、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必须围绕中心,积极作为。一是围绕经济发展中心,努力搭建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平台,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和城乡妇女创业与再就业。加大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贴息工作的力度,力争扩大小额贷款的覆盖面,鼓励更多的城乡妇女创业就业。继续开展妇女创业(SYB)培训,争取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项目资金开展对农村妇女的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进家庭服务品牌工程建设,开展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帮助更多妇女就业。以“巾帼创新业,建功‘十二五’”为主题,进一步深化“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巾帼示范岗”创建活动,引领广大妇女为转变发展方式做贡献。二是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中心,努力搭建妇女参与和谐家庭创建平台,为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发挥家庭作为妇联组织传统工作领域优势,以家庭为阵地,找准着力点,作好“家”字文章。要立足家庭,面向社会,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促进社会和家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道德风尚与和谐人际关系。要开展美德在农家、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廉洁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优美庭院创建活动,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切实承担好妇联牵头家庭教育工作的任务,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依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妇女之家”办好一批家长学校,组织家教志愿者参加全国、省、市的培训学习。做好机关、社区和农村家教工作,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开展家教理论研讨和社区家教工作调研工作,提升服务妇女、服务家庭的水平。
2、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必须选准载体,讲究实效。一是在选择工作载体时,既要体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又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用活动吸引群众,搭建参与平台,提供多方服务,把广大妇女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要注重创新妇女工作品牌,不断发掘独具妇联特色、影响大、效果好的活动。二是深入了解需求,及时掌握妇情民意和妇女发展重难点问题,科学反映诉求。充分用好妇联的话语权、建议权、监督权,从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推动解决妇女参与社会管理、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实际问题,通过项目化、实事化运作等方式,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三是关注解决好特殊妇女群体的问题。特别要关注失地失业妇女、特困妇女、老龄妇女及留守流动儿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大帮扶力度,扎实推动贫困母亲救助、创业帮扶等公益活动,做优做实潮乡“社会妈妈”公益品牌活动,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妇女儿童解难。四是完善维权维稳机制建设。加强基层妇女维权服务站(点)建设,不断完善12338热线服务功能,加强信访四级网络建设,建立以村(社区)妇代会委员为调查员、信息员的妇女民情报告制度,及时把握妇女群众的思想脉搏和利益需求。进一步完善妇联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调解员、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等制度,积极协助党和政府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继续深化平安家庭创建,主动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3、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必须调动资源,借势而为。一是充分运用妇联资源。在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妇联组织的基础上,不断扩容妇联团体会员,如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妇委会等,为妇女工作影响力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提供组织保障。二是紧紧依托党政资源。依托妇儿工委办设在妇联的资源优势,有意识地与政府相关部门多联系、多沟通,依托党政资源为妇女实事。三是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层级式的妇联工作网络,通过各种女性联谊组织,通过各类社区文化团队,发挥团结妇女、凝聚人心的作用,做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哪里就有妇女工作”,在服务妇女、服务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必须夯实基础,提升水平。一是拓展妇联组织网络。在现有组织网络的基础上,根据城乡妇女的分布和变化,通过创新组织设置,在不同妇女利益群体、不同阶层妇女、不同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设置妇女组织、巩固和发展各类妇女联谊组织。抓“两新”。进一步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一批妇女组织,按照“先建立、后完善、再提高”的组织建设思路,采取“建、联、挂、靠”等不同模式,在“两新”组织中灵活多样地建立妇女组织,有效地开展妇女群众工作。二是完善各级“妇女之家”的建设。抓好一批“妇女之家”示范点建设,通过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建好、用好、管好“妇女之家”,使“妇女之家”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作为体现,真正成为基层妇联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传递信息的窗口、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纽带、展示妇女风采的平台。三是发展壮大巾帼志愿服务队伍。以妇联现有的工作队伍为核心,扩大妇女社会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广大妇女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壮大兼职妇女工作者和巾帼志愿者队伍,积极吸纳各种专业人才进入妇女工作领域,为提升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人力保障。要广泛发动组织巾帼志愿者见诸日常、深入持久地开展助老、帮困、咨询、调解等服务,使巾帼志愿服务扎根于城乡社区和家庭日常生活中,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篇: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情况典型材料
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情况典型材
料
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情况典型材料
立足“小家庭”做出“大文章”近年来,文山州各级妇联组织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与妇联职能紧密结合,立足家庭“小社会”,做好平安和谐大文章,以“平安家庭”创建为载体,加强与综治部门的协作联动,有效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平安文山”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女性和家庭在平安和谐文山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州共有79万户家庭,有65%家庭达到了“平安家庭”创建标准,创建平安示范区51个,覆盖率为100%。州妇联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一、做法及成效
突出主阵地,以“家”引领和谐新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千万家庭的小平安,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大平安。妇联的职能定位,决定了妇联参与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主阵地是家庭。我州将“平安家庭”创建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管理,立足家庭“小社会”,利用妇联在家庭这块主阵地上参与社会建设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女性与家庭的能动作用,做好“家”字文章。
第一,安全保“家”。以化解婚姻家庭矛盾为重点,建立“社区调解站”等妇女调解员队伍,推广“以奖代补、以件计补”经验,大多数邻里冲突、家庭矛盾、婚姻纠纷实现就地化解,家庭主妇们的主角作用在平安建设中得到充分展示。以“万名妇女学法律”、“千村普法、百村培训”、“乡村法律讲堂”以及编排平安建设诗歌、山歌、文艺节目宣传等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让法律真正走进千
家万户,特别是在“乡村法律讲堂”活动中,组织警官、法官、检察官、法律援助工作者进村“以案讲法”,使广大群众受到了思想灵魂深处的洗礼。以实施“零家庭暴力”工程为载体,在全州农村推广“人人为我站岗,我为人人放哨”的群防群治模式,大力发展女子互村互助队、女子民兵义务巡防队,广泛开展联户联防、互济互助活动,今年仅砚山县女子互村互助队就开展互帮互助240次,化解纠纷297起,协助破案63起,涌现出了何桂琼等一批“全国平安家庭”。广南县龙乜村经过综合治理,由典型的“贩婴村”变为省级“文明村”。
第二,文明创“家”。把文明创“家”作为促进“平安家庭”建设的重要抓手,向全州79万家庭主妇发出倡仪,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美德在农家、双合格家庭、文明家庭、廉洁家庭等特色创建活动。在“美德在农家”主题实践活动中,全州涌现出了一大批“三八红旗手”、“尊老爱幼模范”、“双学双比能手”、“好
婆婆、好媳妇、好家长、好儿女”等优秀女性,文明新风悄然进入数十万家庭;通过开展“双合格”家庭评先活动,万名家长“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家教理念广为传播;随着“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涌现出了纳欣等一批“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现代家庭的时尚,文明家庭创建逐步成为我州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在文明创“家”的推动下,广大妇女重礼仪、讲道德、比奉献的自觉性空前高涨,全州涌现出“五好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廉洁家庭”、“和谐家庭”4164户,223支家庭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3万多人次。在百年一遇的旱灾面前,一支支“巾帼爱心送水队”、“巾帼科技服务队”活跃在受灾严重的壮村苗寨,为受灾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心。
第三,科学理“家”。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直接反映体,家庭发展才会带来社会发
展。以促进妇女发展为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送文化、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村群众送去了免费“精神大餐”;启动了“万名妇代小组长”培训工程、新型女农民培训工程,直接参与科技学习培训的妇女群众达万人,有8900多名妇女获得“绿色证书”;实施了中英大龄女童、春蕾女童、母亲水窖、母亲沼气、巾帼信用贷款、小额信贷、循环金、贷免扶补、12·1爱心温暖基金等10余个项目,建成省、州、县三级“巾帼示范村”239个,帮助39972名妇女走上就业岗位,全州550多名“双学双比”女能手岗位建功、岗位成才,一大批巾帼致富带头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引领着全州广大妇女群众为实现小康再立新功。抓住借力点,突出“联”字提升维权维稳效能
社会是每个人的社会,每个人都应当成为参与社会管理的一分子,成为社会人文关怀的积极力量。我州将妇女维权纳入全州维稳大局,做好“联”字文章,整
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妇女维权维稳工作社会化格局。一是组织上联建。以党建带妇建,完善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建设,实现了村村都有“妇女之家”;搭建组织载体,建成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569个,团体会员478个,巾帼志愿者队伍46支,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研究指导机构527所,在“两新组织”中新建妇女组织31个,基层妇联组织真正成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温暖之家”,成为凝聚妇女、吸引妇女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坚强阵地。
二是工作上联动。发挥“联”字优势,协调联动组织、人事、民政部门大力培养女性人才、女性干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女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协调联动人事、劳动部门为女性搭建就业平台,向外输出劳动力27万人次;协调联动相关部门为妇女健康、妇女教育、妇女发展“大维权”贡献力量,组织了7万名已婚育龄妇女免费体检,高校在校女生比
例达%,全州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全省“双学双比”能手、“三八红旗手”,今年有300多个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受到省、州妇联的表彰。三是机制上联创。与金融、财政部门协作建立贷款担保联动机制,争取资金帮助妇女发展生产。今年,仅麻栗坡县就为526名妇女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贷款,发放资金2346万元。与企业共建发展平台,推出了“协会+基地+农户”、“能手+农户”的发展模式。与政法机关协作建立制止家庭暴力、化解家庭纠纷、打击拐卖犯罪联动机制,推动建立了青少年“圆桌审判”模式、“反家暴”合议庭、妇联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制度、“110”家庭暴力报警服务中心、12338妇女维权热线、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制度。机制建设有力推动了妇女维权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妇女维权先进个人,文山县法院女法官岳珍姝受到全国妇联表彰,州公安局副局长赵云华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
益先进个人”。搭建新平台,“两个托管”成为留守家庭的保护伞
近年来,我州外出务工人员超过万人,近10万个家庭处在天各一方的家庭关系模式里,“留守家庭”不仅对农村治安防范带来冲击,也逐渐成为繁育“问题家庭”的土壤。为此,我州积极探索“有偿托管、互助托管”的留守家庭服务管理模式,并通过形式上规范、制度上约束,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安全问题。有偿托管:就是由外出务工的村民给付一定费用,由村民小组安排照顾其老人、子女,照管其房屋、土地,组织治安巡逻,从而形成统筹安排、有偿服务的管理摸式。互助托管:就是村民自行协商,轮流有计划地外出务工,轮流耕种土地,轮流照管老人、子女、房屋、山林,从而形成轮流代管、互济互助的管理摸式。自在西畴县试点以来,“两个托管”制度逐步形成规范,并在全州范围内得到推广。“两个托管”制度适应了农村劳动力大量
转移条件下的治安防范新形势,防止了广大农村“空巢家庭”房屋土地遗弃、荒抚,强化了留守老人服务管理、留守儿童监护教育,解决了农村治安托管、劳务经济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三大现实问题,成为广大农村“留守家庭”的一把“保护伞”。
二、经验及启示
认识到位是前提。做好任何一项工作,认识是首位,只有认识上到位了,行动上才会绝对落实。妇女占人口的一半,是生产劳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做好妇女工作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妇女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整体水平,妇女身心是否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千家万户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州把妇联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工程来高度重视、紧紧抓住、全面落实。这是做好我州妇联工作的思想基础。
领导重视是关健。领导重视至关重要,只有领导真正重视起来,工作上才能迈出更大的步伐。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妇联工作,专门研究下发《意见》,把妇女工作纳入党政工作大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一纳入四同步”,率先把维权工作列入党校培训计划,在全省第一次增设兼职副主席职位,及时研究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有力推动了我州妇联工作的发展,全州各级妇联组织机构的加强、人员的增加、经费的落实,无不是州委、州政府重视和关心的结果。创新发展是动力。创新是妇联工作发展的持久动力,只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在实践中催生推动妇联工作的妙方良法。我们坚持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找准参与社会管理的最佳位置,在思路、内容、方法、组织、机制等方面推进维权维稳工作创新发展,创造了许多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检验的经验、举措,万名妇女学法竞赛、首届妇女书法作品展、“正恒杯”
民族健身操大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展示了妇女风彩、凝聚了妇女力量。把握妇女运动规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做好我州妇联工作的不竭动力。
第四篇:关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央提出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给妇联工作带来了崭新契机和发展空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妇联组织深刻认识到加强社会管理与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找准定位,立足基层,切实把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着力点放在妇女权益的有力维护上、放在妇女民生的切实关注上、放在妇女群众的有序引导上、放在妇女作用的充分发挥上,推动了妇女事业的有序发展。
一、了解掌握妇女群众所思所想,当好妇情民意的忠实代言者 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中,必须首先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在动态中准确把握妇女群众的心声和意愿,为妇女群众的利益代言。近年来,我们将调查研究工作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通过深入调研,问需于群众、问计于基层、问效于实践,针对留守妇女儿童问题、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建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妇女儿童阵地建设、家庭志愿者创建等妇女工作的重难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有份量的调研报告,为上级妇联组织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妇女儿童工作提供建议和对策,推动成果的转化和重点问题的解决,更好地实现了源头参与。我们还充分发挥妇联领导担任人大、政协常委的优势,掌握妇女儿童话语权,推动妇女群众利益进入决策层。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入党校主流课程,覆盖每学期所有班级的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每两年在市委党校举办一期妇女干部培训班,纳入党校的主体班次统一管理,共举办4期,培养妇女工作骨干队伍200人。积极争取人大、政协对我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建设和妇女干部担任人民
陪审员情况、女职工劳动权益等落实情况开展了执法调研和检查,提出了新的对策和建议,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送市委市政府领导阅示。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玲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田昌兵同志先后做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落实好人大、政协建议。
二、引领妇女群众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当好弘扬文明新风积极倡导者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在思想上尊重妇女群众,在感情上贴近妇女群众,在工作上依靠妇女群众,积极做好坚定信念、凝聚力量、融洽感情的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团结凝聚广大妇女群众,为社会管理与创新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通过举办妇女健身运动会、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女性大讲堂和城乡妇女健身文体活动、各类先进妇女典型的评选表彰等,深入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今年我们开展了节能环保家庭社区行动和“低碳家庭 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倡导“家庭低碳计划15件事”;在家庭和社区推广节能灯40000只,免费发放环保袋3万个;8户家庭被评为全国和省级节能环保家庭,泉口社区被评为湖北省“节能环保家庭社区行动”示范社区。我们还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和社区工作领域的优势,把家庭教育作为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实施了百万家长教育工程,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当好妇女群众合法权益的坚定维护者
社会管理与创新的重要目的是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和谐稳定。作为妇联组织,要积极推动解决妇女群众的合法权益问题,将维权与维稳相结合,积极做好综治维稳工作,参与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在推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中发挥协同作用。我们紧紧抓住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中的突出问题,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探索社会化、常态化的维权工作机制,使各类机制和组织有效汇入社会管理服务的大格局,构筑“维权协调、法律服务、司法救助、心理帮扶”社会化维权网络机制,使妇女儿童诉求有渠道、怨气可释放、情绪能控制、权益得保障。我们积极协调各级法院设立“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11个,聘请15名妇联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协调公安机关在“110”报警网络中增设家庭暴力投诉内容,建立家庭暴力报警点35个,联合公安、司法建立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5个;联合司法行政部门加大妇女法律援助力度,设立妇女儿童维权法律服务站1个,建立妇女法律援助机构22个;协调民政部门加强对弱势妇女儿童的救助保护,挂牌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家庭暴力救助站;立足“平安家庭”创建,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载体,通过深入家庭,激发家庭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使更多的家庭做到“四防”,实现“四无”。通过创建“流动姐妹之家”、“家庭暴力调处中心”、“妇女儿童维权法律服务站”等,坚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妇女儿童提供信访、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心理咨询“四位一体”的维权服务,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婚姻家庭、侵害劳动权益等典型案件。
四、立足解决妇女民生根本,当好解决妇女民生问题的有力推动者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解决妇女民生问题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为此,各级妇联组织把重点放在解决妇女儿童民生问题上,从妇女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健康等问题入手,实施了巾帼创业工程、妇女健康关爱工程,着力改善妇女民生。联合劳动部门依托妇女创业培训中心举办了多期月嫂、厨嫂培训班;联合卫生部门开展“妇女健康行动”,抓好妇女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免费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开展免费体检和优惠体检,并对全市农村及城市低保户、五保户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的患病女性开展救助,全额救助20名,部分救助100名,在全市巡回举办大型健康知识讲座10场次,免费为2万余名妇女体检;联合计生部门开展了“三关爱”企业行活动;联合司法部门开展妇女法律援助活动,主动为贫困妇女儿童维权。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审理涉及妇女儿童案件3000余件。积极发展妇女特色手工艺、家政服务业,开展为妇女“送政策、送技术、送岗位、送项目、送服务”,帮助5万名农村妇女转移就业。推介创业项目100个,为800多名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00余万元。积极争取省妇联支持在钟祥市长滩镇创办“春蕾女童班”一个,连续三年为50名贫困女童提供学费6万元。组织爱心妈妈为孤残儿童织毛衣195件;为麻城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儿童送去慰问金2万元。今后,我们将继续以解民忧、暖民心为重点,扎实做好妇女民生工作,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妇女群众当中。
第五篇: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思考
理论征文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思考
汝城县总工会肖勋雄
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会议还指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工会法》总则中规定:工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如何找准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要围绕中心,在推进科学发展中凝聚力量展示作为。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集中力量发展先进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也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
1会支柱,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工会工作必须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来,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会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根据工会的性质,特点来积极参与。在经济建设上,工会突出强调发挥职工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所以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要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激情干事为切入点,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建功立业,展示风采。当前就是要紧紧围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主题,围绕打造“一个中心,建设五个汝城”的目标,创设多种载体,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切实提高广大职工的技能水平。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努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不断健全有利于职工学习成才的制度机制,激励广大职工树立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职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整合各种资源手段,努力培养更多“金牌工人”、“技术能手”和“创新能手”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要不断深化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各级工会要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抓手,积极组织企业和职工,深入实施以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和技术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促使广大职工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不断涌现创新成果。要瞄准各行各业的关键技术,发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
2技术创新,着力推进创新型班组建设,为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要建立健全激励职工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技术创新奖励、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评价体系等制度,努力营造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各级工会要围绕促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发展,建立激励机制,动员广大职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要按照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规律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着力在创新竞赛方式、丰富竞赛内涵、提高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劳动竞赛的科学化水平。在开展传统制造业领域劳动竞赛的同时,要注意探索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组织劳动竞赛的新途径,不断扩大劳动竞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
二、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要抓住关键,在维护权益中构建和谐,促进稳定。
《工会法》第六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必须要抓住这个关键,在维护权益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作为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工会与职工群众联系最广泛、关系最密切,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劳动关系的政策制定,协调和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参与劳动矛盾调解和社会风险化解等都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重点工作,当前要紧紧围绕服务职工
3群众这一主题;从解决广大职工群众最关主、最急需、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充分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职能作用,建全帮扶机制,拓展帮扶领域,提高帮扶水平,尽最大努力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真正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成为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职工之家”。要充分发挥工会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要配合有关方面,督促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切实解决好困难职工群众生活问题。要不断丰富和拓展送温暖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从就业援助、医疗救助、技能培训和政策指导等方面做好工作,深入开展职工群众生活救助和互助互济活动,努力形成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要始终抓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一主线,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职工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大力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劳动争议调解和矛盾预警预防等工作。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把它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长远工作,作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长远工作。要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法律援助等三大机制,加强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和女职工特殊利益维护,不断巩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努力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促进和谐的“指
4导员”和社情民意的“报告员”。要牢牢把握引导职工正确行使权利这一重点,各级工会要针对国有、私营、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的不同特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等形式,鼓励广大职工认真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权利,积极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要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通过正当途径和正确方式表达个人利益诉求,自觉做维护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
三、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要优化环境,在强基固本上打牢基础,健全机制。
工会参与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对原有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更需要工会自身在创新观念、优化环境、夯实基础和完善制定等方面进行大胆实践。随着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加强和拓展,职工群众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工会自身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必须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环境条件。工会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心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把对党负责和对职工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在社会管理中的贯彻落实。主动争取党政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为工会在社会管理中拓宽领域、提升质量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推动完善工会参与社会建设与创新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工会在社会管理中的法律地垃、5主要任务和政策激励等内容,使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有法可依。要打牢工会组织基础,加大建会工作力度,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实现基层建会的动态全覆盖。要以企业工会建设为重点,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为目标,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深入开展职工之家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工作活力。要立足基层,创新工会组织方式,探索乡镇、街道、社区工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政府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建设相衔接,充分发挥工会直接参与社会管理、直接做职工群众工作的作用,使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各项工作更贴近基层、贴近职工。要完善工会参与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责职能,搭建工会有效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平台,探索建立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强与人大、政协的沟通联系,加强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协作,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相互配合,形成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整体合力。要加强工会干部社会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会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吸引更多的社会工作人才成为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工会志愿者,进一步提升工会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