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制论语复习内涵
论语思想内涵整理
(一)为政以德
【概述】为政以德的思想包含了:以德、礼导民;富而后教;取得百姓信任;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反对横征暴敛;“足民”藏富于民;正己等
(1)“为政以德”:
“德”和“礼”是孔子政治的主要主张。“为政以德”是对执政者的素养、执政的方法提出的要求。要求执政者实行“仁政”——富民、教民、正已、举贤。
A、对人:以民为本,对百姓不能过分地压迫剥削,应在富民的同时教化百姓;(不杀伐、不重赋)
B、对已:执政者应用自身的德行给百姓作示范,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敬、俭、爱、庄、明)
(后人评价:孔子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今天的德治作为“法治”的辅佐,用道德标准来规范统治者和百姓的行为,以维护社会性稳定,有积极意义。)
“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手段是教育熏陶。
法治与德治: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法治则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强迫人们遵守。实行“依法治国”正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一项重要举措。德治是实行法治的根本保证。无论从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都离不开道德的保证,再完备的法律都是靠人来执行的,特别是对执法者来说,如果道德水平低下,就会把法律作为谋私或滋生腐败的工具和土壤。法治与德治的实行,首先要做到依法治吏,以德治官,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实行。
(2)“民生与教化”:
孔子高唱仁爱赞歌的同时不忽视老百姓的温饱。子贡问政时,孔子先强调“足食”再强调“教之”。
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3)“先富后教”
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孔子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重视人的基本准则。
(4)“均无贫”与“均贫富”: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是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一致,不是均贫富,而是上下各得其分。
(二)克已复礼
【概述】在这一章里阐释了克己复礼的思想,同时表明了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与仁的关系等。
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1)“礼”的内涵:
“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规范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孔子之礼是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
(2)“礼”与“仁”:
周礼的核心:孔子的“礼”是周礼,周礼核心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
“礼”与“仁”的关系: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
谓“礼”了。
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是礼的一部分。
(3)克己复礼: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
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提倡君臣各守本分,君有君的义务,臣有臣的责任。
孔子与宋儒异同:
宋儒把君臣权绝对化,只讲臣的义务,不讲君的责任,把把臣父子关系片面化,把君权父权绝对化,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存天理,灭人欲”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4)孝悌与仁:
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孝强调的是“孝心”,悌是对兄长的尊敬。
(1)利于社会稳定:“孝”“弟”不仅是维系血缘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维系等级关系、避免犯上作乱、维持政治稳定的基本保证。
(2)孝是礼的需要:孝敬父母是小孝,孝于天下,看天下老百姓如自己的父母,到了这一步就叫忠,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3)孝是仁的需要:只有做到对亲人的爱,老吾老,幼吾幼,才能推己及人,爱他人之老幼他人之幼,然后才能“泛爱众,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仁者无不爱”,要用对待家人一样的态度去对待一切人。先“事亲”,“笃于亲”之后,由近及远,由亲及疏,逐步渐进到同事、朋友以至全社会的人,这是儒家的“爱人”。所以仁从孝做起,孝是仁之本。
(5)孔子的“正名”:孔子所谓的“名”指的周礼的规定,“实”是现实情况,解决名的问题是解决治国指导思想的问题。这就是他所谓“正名”,“正名”就是“复礼”。①正名是当时的社会所需。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当时的社会现实已不符合西周的制度,孔子认为“名”和“实”混乱就会引起混乱,礼乐就不能复兴。(1分)②正名寄托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想用“名”(周礼怕规定)去纠正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实”。③“正名”实际上是解决治国的指导思想问题。
(6)“非礼勿视……”这几句话与今天张扬个性有无矛盾?
A、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张扬和尊重个性不能绝对化。
B、孔子的思想是有效的和合理的约束。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自我克制的能力还不够,需要合理的约束。
C、过于强调后者而不强调前者已产生可怕的后果。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
【概述】这一章主要表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同时包含着儒家与道家(隐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在礼崩乐坏,社会无序的背景下,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存在的问题,都忧国忧民,只是出世与入世,担当与逃避,选择不同。
1、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内涵:
“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的是孔子坚持理想、坚守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表现孔子对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的坚信;体现了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如:“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不告。在其位谋其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才能的人不仕无义。担当意识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挽狂澜于既倒,以天下为己任。是对理想的执着。
“不可”不是孔子的错,“天下不容” 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显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2、隐者眼中的孔子:
”今之从政者殆耳”,在天下无道时执着从政不会全身;“是知津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只知求仕,不事劳动;“深则厉,浅则揭”偏狭,不知变通。
(隐者只是从社会黑暗的角度否认孔子的做法,觉得他的主张难以拯救社会现实,但不否认这种精神。孔子十分看重这些不愿在乱世中做中流砥柱的隐士,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很想跟他们交流。)
3、孔子的悲哀:
“欲与之言,夫子怃然”,说明孔子不被理解的落寞。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说明:理想不能实现的怅惘。
1)认识到自己此生无缘见到天下太平的理想社会了。
2)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即把圣人之道传递下去,著书立说以等待明君的出现。
4、儒道精神之辨
儒家和积极入世精神:对社会:①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在乱世中,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对个人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道家的避世思想:对社会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对个人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五)仁者爱人
【概述】:本章需要理解两个概念,即仁与圣。同时要能正确理解它们的内涵,并要清楚地知道,孔子的仁爱是有着等级差别的仁爱,并不是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10.17、15.42、9.10、7.27四章主要是从孔子具体的言行来表明其仁爱的思想的。
仁的内涵:
“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而其具体体现则包含方方面面,诸如“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忠恕内涵: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也就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 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也就是“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圣与仁的区别:
“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孔子所说的“必也圣乎!”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仁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达到,因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罢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而仁的境界则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从我 们自己身边做起的境界。
实践仁的方法——推己及人
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要想到其的他的人。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孔子的仁爱是维护君臣父子等级制度和宗族血缘关系的,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
孔子衡量仁的标准: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由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看,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而不拘泥于小节小信。孔子否定管仲知礼而肯定他为仁,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而肯定他的大节大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识上能通达权变。
(六)君子之风
【概述】君子之风:(1)走正道、守道德、有仁爱、有才艺;(2)安贫乐道,死而后已(3)重义重德,不患得患失(4)文质彬彬,庄重、平静、安祥。
1、君子之风,即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有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能安贫乐道,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这些品质对我们今天的个人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
2.“浮云”的比喻义:
“浮云”的比喻,形象地表明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
(聚散无常,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轻飘淡然,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
3、孔子的义利观:
“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可见孔子倡导诚信经商。
韩非子的“义利观”:完全的功利主义,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它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但它把人们追求势力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董仲舒的”义利观:“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谋其功”,将道义与功利相对立,强调只讲道义而不计功利。
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都奉
《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都走向了两个极端,但今天仍有市场,在今天,还有不少商人、企业家昧着良心、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所以说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4.仁者和智者:
孔子所说的“仁者”和“智者”不是一般的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孔子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与“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质,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深刻。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迂;有智慧的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像水不停地流一样。
(八)周而不比
【概述】:孔子的交友观,察友的方法,;交友原则,处友方法。
交友原则交友目的:以友辅仁。
君子与小人的交友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交友的目的不应该为了维护小集团的利益而互相勾结,君子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庄重自尊,自己对自己很有信心,但却并不骄傲自满,所以也就不会去和他人争强斗胜。和而不同——有独立见解不苟同,不阿谀,但却坦荡公正能与人和谐相处。
小人囿于私利,比而不周——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同而不和:小人出于私利所以就心胸狭窄,搞宗派主义而不讲道义原则,表面上随声附和,暗地里却结党营私而排除异己,互相控拆台。
察友的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圣人有一套了解别人的方法:既要看现实表现,也要查一查履历档案,观察观察他的兴趣爱好所在。
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过错,但过错的性质有所不同。有的过错是“十恶不赦”的,有的过错却有种种复杂的原因,比如说动机不错,但结果造成错误。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作细致的观察、分析,找出他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从他的过错中进一步认识他的品质,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加以合理的利用。
择友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
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处友的方式和方法
1、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2、以直报怨:以正直的心和磊落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这表现了儒家的原则性和宽容心。相对而言“以德相报”显得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显得太偏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以直报怨应该是较高的一种境界。
3、适度交往:
朋友之道,平等独立,不宜强加于人,即使忠言善告,也应适可而止;如不接受,也就算了,否则自讨没趣。这种“处世之道”,至今有用。但它之所以不仅是“处世之道”,因为它显现了作为本体的某种人际关系的具体的情理刻度。过此刻度则此关系不再维系。孔学中朋友之道最宜于现代的社会公德,即以独立、自主、平等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也,诚挚、善意地对待朋友。
(十一)诲人不倦
【概述】: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态度:诲人不倦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讨论激励,注重身教治学原则:述而不作。
教育的作用:孔子既承认先天因素的作用,也强调后天教化的作用。所以,孔子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治国之首。
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贤愚、贫富、地域都有可以入学,与我们今天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广义务教育是相通的,与今天的教育要面向全体也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不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职业都有可以接受教育,与我们今天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是相通的。
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重视三方面教育: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是孔门四学科,其中以道德为中心。为了因材施教设立专业、分科教育是首创。
教育方法和原则:
诗礼传家,平等对待,有教无类;启发式教育,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进行启发、开导。这就决定着他必然用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激励式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无言之教。重视学生的主观努力,重视独立思考。学思结合、学行结合、教学相长。
态度: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评价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
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已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适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恢复周礼的需要。(1)述而不作,作是第一位,只述不作是一种保守主义,不符合社会创新要求。(2)述又是作的基础,作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而是据时代要求和后来人的认识对原有进行新的整理,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作。
(十三)沂水春风
人物的风貌,孔子与弟子之间和谐平等的氛围
(1)既记言谈,又传神情。写出了人物的神情风貌——子路争强好胜、勇于任事;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谦退;曾点的从容;孔子的长者风范和闲暇心情。
(2)孔子聊天式的开场白,子路的率尔,曾点的鼓瑟,孔子的简要点评、神态表情。还有对比——“率尔”、“铿尔”,“哂之”、“喟然”等。孔子与点原因
(1)契合孔子“知时而不求为政”的心情;(2)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理想社会的写照;(3)曾点描绘的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思想;(4)较驰心政务,曾点志向更远,境界更高。
(十四)中庸之道
概述:中庸思想的内涵,和而不同的理解。
什么是中庸之道?
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善恶分明)孔子中庸的表现方面
德、行、礼、和、和”与“同”,在汉语中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 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中庸与折中主义
“中庸”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中庸”的实质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它不等同与折中主义。
第二篇:论语十则复习
《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的言行。全书共()篇,是()体散文。它与()()()()是合称“四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字(),春秋末期()国人,我国伟大的()家、()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和重要代表人物。2.结实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⑪学而不思则罔()⑫思而不学则殆()..⑬温故而之新()⑭择其善者而从之()......⑮学而时习之()⑯不亦君子乎()....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⑱人不知而不愠()⑲其恕乎()..⑳不亦说乎()⑴吾日三省吾身().....⑵见贤思齐焉()⑶是知也()...⑷松柏之后凋也()⑸勿施于人()..⑹吾日三省()⑺必有我师焉()..3.找出文总的两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⑪()通(),()⑫()通(),()4.用原文语句回答;
⑪孔子讲述求学能获得乐趣的句子是: ⑫表明巩固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句子是:
⑬讲述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⑭讲述做人要心胸开阔,要有君子之风的句子是: ⑮讲述学友之间相互学习、探讨、激励,才能增长才干,得到快乐的句子是:
⑯指出只要虚心学习,到处有老师的句子是: ⑰文中与“取长补短”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⑱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
⑲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⑳指出学习需要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句子是:
⑴有的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冷饭“没意思,这是不正确的。孔子在《论语》中认为:
⑵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如孔子所说的: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指什么样的人?
6.“温故而知新”对于知道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7.找出课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则,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体会。
8、写出文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一句
9、孔子认为哪句话可以终身奉行
10、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就是
11、《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12、如何理解空子所说的恕?这种待人接物的态度对我们日常处事有什么启示?
1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理解?
第三篇:《童趣》《论语》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三)《童趣》《论语》复习
一、解释重点文言词语
1、加点词义
项为之强凹者为壑作青云白鹤观
徐喷以烟鞭数十方出神
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 以丛草为林
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驱之别院
舞于空中 拔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蹲其身 必细察其纹理 盖一癞虾蟆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可以为师矣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必有我师焉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士不可以不弘毅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幸甚至哉
次北固山下 行不足
2、理解熟背重点句子翻译: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非常细小的东西也看得很清楚。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里这样去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变成鹤一样。
(3)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定下神来,抓住了癞虾蟆,用鞭子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其它院里去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掉它。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读书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以后时时温习它,不也是快乐的吗?
(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反省我自己。
(10)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11)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第四篇:《论语》复习教案
《<论语>十二章》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和作家作品。
2、理解各则语录的含义以及古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重点难点:通过复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教学环节: 一 导入: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论语》一书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孔子智慧的结晶。就目前来说,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那么,《论语》中到底有哪些精神食粮供我们学习呢?
环节一:回顾作者、作品
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时期)鲁 国人,思想 家、教育 家、政治 家,儒 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2、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
3、《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共 20 篇,由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写,以 语录体 和 对话 为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
4、请写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环节二:自主先学——我学习,我快乐。
结合课下注释,复习本课重要词句解释及翻译。(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4)吾日三省吾身()()(5)与朋友交而不信()(6)传不习乎()(7)三十而立()(8)四十而不惑()(9)不逾矩()(10)学而不思则罔()
(11)思而不学则殆()(12)人不堪其忧()(1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4)饭 疏食 饮 水()()()()
(15)曲肱而枕之()(16)于我如浮云()(17)逝者如斯夫()(18)不舍昼夜()
(19)匹夫不可夺志也()(20)博学而笃志()(21)切问而近思()(22)仁在其中矣()
环节三: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人人参与,互帮互助。
整理本课的文言现象,有不同意见或是需要补充的直接表达。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一词多义
环节四:质疑拓展——我疑惑,你解答。
“而”这一文言虚词在文中的表示的含义一样吗?
1、人不知而不愠 表示转折,可以翻译为“却”、“但是”
2、温故而知新 表示顺承
3、博学而笃志 表示并列
除此以外,“而”还可以表示修饰,“而”前面的内容用来修饰后面的。判断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1)为人谋而不忠乎(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4)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曲肱而枕之(7)不义而富且贵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切问而近思
环节五:检测反馈,实践提高 源于本课的成语有哪些? 环节六:小结:
课文中阐述的不论是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还是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亦或是人的思想品德修养的“三省吾身”等等,都需要我们好好去体会把握,以自己的志向为起点,以孔子的言行为航标,以自己的勤奋为主力,以自己的个性为助力,以自己的目标为终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五篇:论语十则复习知识点汇总
《论语》十则知识点
★文学常识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与《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又称《周易》)、《春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重点字词释义
学而时习之:时习,时常地复习..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
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发怒。.
三省吾身: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诚
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故,旧有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
词。新,新的理解与体会(或“新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殆,有害。.
诲女知之乎:诲,教诲。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
是知也:是,此、这。知,通“智”,聪明,智慧。..
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凋,凋谢。.
★一词多义
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却
思而不学则殆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接连词
日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能张目对日太阳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天
其其恕乎大概
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他们”
细察其纹理代词,指“藐小之物”
蹲其身代词,指“自己”
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知道
知之为知之明白,知道,懂得 .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道
故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
为可以为师矣成为
以虫蚁为兽当做
项为之强因为
★出自《<论语>十则》中的成语
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死而后已
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
5、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者而改之。
6、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课文内容理解
本文所选十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品德修养。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则主要讲学习方法和个人品德修养。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这则讲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这一则讲的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要实事求是,应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这两则都是讲的学习态度,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这一则讲的思想品德修养,曾子的这一番话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这一则讲的思想品德修养,这里借松柏后凋比喻社会现象,告诉我们人的品质要如松柏,坚强不屈。
译文: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这一则讲思想品德修养,强调要待人宽厚、仁爱。
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