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中“仁”、“孝”、“君子”三要素的内涵

时间:2019-05-13 21:5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论语》中“仁”、“孝”、“君子”三要素的内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论语》中“仁”、“孝”、“君子”三要素的内涵》。

第一篇:浅谈《论语》中“仁”、“孝”、“君子”三要素的内涵

《浅谈<论语>中仁、孝与君子三大要素的内涵》

作者:桂佳

摘要:本文对《论语》中仁、孝、君子三大要素进行详细考察研究,将三者的释义进行深刻剖析,就其内涵展开论述。作者认为《论语》中的这三要素不能仅从字面分析释义,简单译为白话文即可,而是需要更深一步发掘它们内部的不同意义。“仁”、“孝”、“君子”可以说是撑起了《论语》的半壁江山,仅凭它们出现的频率就可以看出三者在《论语》中所占据的地位。所以,深刻研究“仁”、“孝”、“君子”的内涵,剖析它们的内里,对于研究《论语》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体系有着极大的辅助意义。关键词:《论语》、仁、孝、君子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在《论语》中作者认为“仁、孝、君子”三者贯穿首尾,可以说是《论语》的中心内容。本篇文章不企图把《论语》中每一个内容都彻底解析,仅限于对于“仁”、“孝”、“君子”三者的考察研究。

一、仁

众所周知“仁”这一要素,在《论语》中是首屈一指的地位,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最看重的德行。“仁”在仅仅一万多字的《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可想而知它的地位是处于怎样的一个高度。正因如此,学者们对“仁”的研究也是多如牛毛。

仅从“仁”的释义上来说,我认为可以大概分为三类:第一为仁德,名词词性;第二为仁者,名词词性;第三为行仁,动词词性。第一类仁德,基本属于“仁”最普遍的释义,出现的频率最高。如《里仁篇》中第五章提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君子离开仁,哪里还能扬名立万,名垂千古?君子不会在须臾之间违背仁德,就是在仓促急迫之间、颠沛流离之时也一定会按照仁德办事。《雍也篇》第七章提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意思是颜回的心长久地不违背仁德,其他弟子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不违背仁德。《述而篇》第三十章提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难道仁德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吗?其实不然,只要我想要仁德,仁德就来了。《泰伯篇》提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意思是对于不仁德的人,痛恨的过分了,也会造成混乱。《卫灵公篇》提到“志士 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眼里的志士仁人,没有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只有勇于牺牲来保全仁德的。第二类意思解释为仁者,也就是有仁德、行仁事的人。《学而篇》第六章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里的“仁”就是指具有仁德的人,年轻人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谨言慎行,诚信做人,博爱众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由此看来孔子也认同近朱者赤的说法,这也是评判你是否交到益友的标准之一。《论语》中孔子较少的直接用“仁”单个的指代仁者,而是直接使用仁者多一些。《雍也篇》第二十三章中提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缠绵水畔,仁者留恋与山野;智者好动,仁者乐静;智者快乐,而仁者长寿。《子罕篇》第二十九章提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的人哪里会有疑惑的地方,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无所畏惧。第三类将“仁”解释为行仁,也就是做仁事。《泰伯篇》第七章提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人志士的心胸要宽广,内心要刚毅坚强,因为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推行仁德的重担,使命艰巨而且路途艰辛遥远。这是孔子对读书人的期望,学习仁的意义就在于推广仁地,让仁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宗旨和信仰,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也就由千千万万的“仁”支撑起来,兴旺起来,这也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与奋斗目标。《子路篇》第十二章提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译为如果有圣明的君主出现,一定需要三十年才能使仁政大行。这里的“仁”即“行仁政”,这就将“仁”与孔子的政治观念与理想挂钩。《卫灵公篇》第三十六章提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一向注重师生礼教伦理,只有在遇到行仁之事时,弟子不用谦让与老师,这也体现了“仁”在孔子观念中所占的位置十分重要。

除上述三种意义外黄怀信先生提出了第四种解释—仁的名声,并举出了例子:《颜渊篇》第二章提到“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黄先生将这里的“仁”翻译为仲弓想要求得仁的名声,孔子认为只有做到出门在外要像去见尊贵的客人一样庄重,役使百姓要像去承担祭祀典礼一样严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愿意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中、在封地上都没有人怨恨自己,这才能得到仁的名声。这样解释我认为有些牵强。据史料记载,仲弓即冉雍位于孔门十哲之列,以德行著称,孔子对他也有着“可使南面”的高度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这样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仁德的追求仅限于求一个“仁德”的名声吗?我认为在这里将“仁”当翻译为仁德比较切合,仲弓应该是想要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德,如何真正做到仁德,而并非仅限于如何求得名声。

当然上述都是当代学者们和我自己对《论语》中“仁”的不同理解,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这方面存在差异是被理解的。在《论语》中也收录了孔夫子自己是如何解释“仁”的意义的。《颜渊篇》第一章提到“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礼的要求,就是仁。一旦每个人都能够克制自己并且践行礼数,天下就归于仁了。这样的解释孔子是将“仁”与“礼”结合在一起,从而看出孔子认为“仁”“礼”不能分离,“礼”如果没有 了“仁”就会流于表面,空洞乏味;而“仁”如果少了“礼”的反导作用,也不能真正达到“仁”的要求。“礼”与“仁”是《论语》的两个概念支点1,可以说是它们支撑起了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阳货篇》第六章提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谦恭、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是组成“仁”的五大要素,只要能够真正做大这五点就能得到大众的拥护、别人的任用、工作上的成绩以及使唤他人的权利,从而做到“仁”。《子路篇》第十九条章提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这是樊迟想孔子请教“仁”时孔子的回答。平日的起居端庄恭敬、办事严肃认真、对待他人忠诚恳切,即使是到了夷狄之地,这样的品德也一样适用。《子路篇》第二十六章中提到“刚、毅、木、讷近仁”在孔子眼里,有仁德的人一定具备刚强、果敢、质朴、言语谨慎这四种品德。而人们最熟知的孔子对于“仁”的定义莫过于《颜渊篇》第二章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良言。也是孔子对于“仁”最为直接,最普适的论理意义,时至今日,对我们现代人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

如果不仅限于字面释义上来区分《论语》中“仁”的类别,当代学者对“仁”也各有看法。陈开先先生在《孔子人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将“仁”的含义分为以下五层: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台湾著名教授傅佩荣在她的作品《我读孔子》中将“仁”分为了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这三层,人之性就是指人性,人之道就是指人活在世界上具体选择的道路,人之成则是之人格的完成;黄怀信先生则认为《论语》中的“仁”的实质皆是爱人—关爱他人,他认为孔子仁学的真正内涵只有“爱人”这一项,而没有其他„„而我认为抛去“仁”的字面解释,从内涵深处挖掘的话可以将“仁”分为三类:一类流于理论层面,也就是说是一种人格、气度,是抓不到摸不着的虚物。这里的人格、气度并不是指妇人之仁,不是那些小恩小爱,而是一种深刻博雅、有使命、有担当的远大情怀2,是“杀身成仁”的豪情壮志;二类则深入实践层面,即行仁,将学到的仁德付诸实践才是真正学习仁德的目的,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作为仁人志士,他们不可以不宽容坚强,因为他们的身上是背负着推行“仁”的重任,这样的担当太重了、路途太遥远了;三类则是成为仁人,要想做到仁人十分困难,在我看来也是除去以仁治世之外最终极的目标,是人格道德的终极追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孔子的治世思想并不被君主接收,所以他只能通过教书育人来培养弟子,通过他们来传播自己的思想,践行“仁”的道路。我想他就是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成仁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将“仁”这一重要概念渗透给弟子,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二、孝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在《论语》中孔夫子也曾深入探讨过“孝”的话题。自商起,”孝“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德行,这和封建社会宗法世袭制及文化有相应的关联。3自“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之后,血缘关系覆盖了整个国家官员体制,世袭制也成为贵族垄断官场的手段,这也为“孝”的重要性埋下伏笔。孔子生活的年代决定了他必定十分重视“孝”,所以在《论语》中也有较大篇幅的记录了孔子对“孝”的看法与观点。

12樊洁《<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于丹《<论语>感悟》第七章 3陈来《<论语>的德性伦理体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一期(第26卷)首先,孔子对于“孝”的认知并不仅仅停留于物质上的供养。《为政篇》第七章记载了子游询问孔子“孝”的对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当今的“孝”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孔子偏不认同这一点,对于犬马来说也都能够得到供养,这和供养父母有什么两样?这就能称之为“孝”了吗?如果你不从心底里敬重你的父母,那便真的沦为犬马之养了。本篇第八章提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孔子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认为“孝”难在儿女永远对待父母是和颜悦色的。难道说父母有事儿女操劳、提供父母吃喝就能算是孝了吗?远远不够!无论什么时候儿女对待父母都必须脸色和缓温顺,这是非常难做到的。当自己的工作出现窘境,当自己的学业陷入瓶颈,当父母老了腿脚不方便甚至神智不清的时候,你能保证自己永远拿一张笑脸面对他们吗?《阳货篇》第二十一章提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认为为父母守丧一年即可,不需要守丧三年。而孔子却不认同,并且认为宰我是“不仁”的,小孩子生下来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当父母归西之后孩子为父母守丧三年是理所应当的,普天之下都是这样做的。难道宰我没有得到父母的三年之爱吗?在孔子看来,三年关爱和三年守丧是相守恒的。但是与其在父母身后做这些看似合乎礼节的事情,倒不如在父母仍健在时多做一点,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于父母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4才是孝子们应该做到的。关于如何做到孝,孔子有着不同的回答。《为政篇》第六章孟武伯向孔子请教时,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这些做子女的担忧。现在的社会工作压力、工作竞争、工作风险都很大,或许在外受了许多委屈,吃了许多苦,想要回家发泄一下,跟父母倒倒苦水。但是你有没有想到,这样做只是让你的父母陪你一起痛苦,从而更加担心你的生活?父母已经为你操了一辈子的心,没道理再为你的挫折埋单了。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孔子说道“无违”。这又与礼节紧密相连,这里的无违是指不违背礼节。父母健在是按礼节服侍他们,父母去世后按照礼节埋葬并祭祀他们,就可以称之为“孝”《里仁篇》第十九章提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时,儿女不出远门,即使出远门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去处。孔子不是反对儿女们离家父母外出闯荡,而是儿女应该有自己正确的志向。你既然不能在父母膝下供养他们,就必须要在外面的事业上给父母一个交代。当今社会,除过一些官、富二代,哪一个孩子不需要自己在外奋斗打拼?如果在家不远游,可能只会落得个啃老的下场。但是在外打拼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低头乱闯,在离家之前就要想好自己离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离开家要去哪里打拼自己的未来,或是漂洋过海留学,或是外出挣钱养家,这些都要告诉父母,让父母明白理解并支持你的志向。这样才叫“游必有方”,这才是“孝”。第二十一章记录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天的我们谁能一口说出父母的生日、年龄?反过来问,又有哪一个父母不知道自己儿女的生日、年龄?孔子说父母的年岁我们必须清清楚楚地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他们仍健在而开心,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心。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们,尽儿女所能为他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不让他们再为我们操心,安心享受天伦之乐;惧的是这样的年龄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日子还剩下多少,倒计时从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开始,这样的残忍是每个有孝心的儿女都会面对的。所以说“孝”真得不是说说而已。

4于丹《<论语>感悟》第一章 孔子在外安其身内安其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父志子继”的标准。儿女不简单,要供养父母、侍奉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弘扬父母之志。5《学而篇》第十一章提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里清楚明白地提到了如何观察一个人是否孝的方法,父亲健在时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能够在守丧的三年里不改变父亲的道德规范,便可称为孝。在孔子生活的年代里,父亲健在时孩子是基本没有自己的意愿的,只能跟随父亲的志向,遵从父亲的命令,所以在父亲健在时实无法真正看出儿女的孝心的。只有当父亲死后,他能够独立行动了,才可以观察他的是否仍然遵从父亲的意愿,是否真的孝。《里仁篇》第二十章也提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去世三年后,仍旧不改变父亲当初所教授的准则,就可以称之为孝了。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将“孝”与“顺”连在一起,说为“孝顺”。何为“孝顺”?顺者即孝者,这是字面上的意思,中国民间也有着这样的说法。只不过一味地顺从父母就是“孝”了吗?不,显然是错误的,如果只知没有原则的“顺”,则称之为“愚孝”。《里仁篇》第十八章提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显然,孔子也是反对“愚孝”的。侍奉父母,应该婉转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如果父母没有听从仍然要恭恭敬敬,不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也不要心存怨恨。父母不会一直正确,当我们与父母的意思相悖时,我们可以提出异议,不过重要的是注意方式方法,必须要以父母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出来,婉转地提醒父母,不能直接违抗父母的意愿。当父母不听从我们的意见时,我们不能对他们心存怨恨,抱怨他们的思想陈旧或眼界不够宽广,做儿女的仍然要对父母抱有恭敬的态度,不和父母发生正面冲突,不冒犯父母。南开大学的艾跃进教授曾经也提到过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儿女应该如何处理,四个字:顺而不从。这不是说你当父母面一套背后又一套,而是说理解、退让,但是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样的处理方法才是得当的。

三、君子

《论语》开篇第一章第一节就提到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全书提到君子的地方共有60处,可以说《论语》以“君子”开头,以“君子”结尾,“君子”贯穿着正本《论语》。所以说,研究《论语》,“君子“是绕不过去的。君子之说由来已久,在中国各个学派都有着和深刻影响,尤其是儒家。对于君子的研究也是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本文只谈论令我印象深刻的两篇文章中对于“君子”的看法。

《于丹<论语>心得》中第四章,专门将“君子”从《论语》中剥离出来,独立地进行研究。于丹给“君子”定了三个标准,并在《论语》中找到了相对应的名句论证。首先,君子得是一个善良的人;其次,君子是一个有恒心的人;最后,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于丹由内而外地给“君子”下了定义,且不论她这样划分是否有说服力,单看她的书中描写就是十分精彩。《论语》一类的古代文学作品为什么现在慢慢衰落了呢?而为什么于丹就能够掀起“国学热”呢?看了她的书,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于丹,一位学传媒出身的博士,自然是从艺术的眼光去看待《论语》,她把《论语》中枯燥乏味的文言文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哲理故事串联起来,激发了国人们重新拿起《论语》的兴趣。在于丹眼里的“君 5于丹《<论语>感悟》第一章 子”是否与孔子眼里的“君子”不谋而合呢?我认为在这里是有一定出入的。《论语》中对“君子”的记录是非常多的,于丹单单三个标准就能将其中滋味品个明白吗?

相比较于丹老师的看法,我更加认同清华大学教授陈来的看法。陈来教授在2011年发表过一篇文章--《<论语>的德性伦理体系》,这篇文章刊登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其中也谈论到了《论语》中“君子”的问题。陈来教授把“君子”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知名、言行之耻、谋道求义、态度面貌、精神境界和处世德行,在我看来仍然需要加上一点,那就是君子所具备的能力。

《卫灵公篇》第二十章提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就是说君子担心的是自己过世之后后人没有称颂他。这样的想法或许只有君子才会有吧。鲁迅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这才是君子所追求的身前身后名。

《为政篇》第十三章中,子贡向孔子请教君子的问题,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对于要说的话先得亲自实践之后再说出来,这才是一个君子所该遵守的言行准则。如果说话前并不实践,便是鲁莽、不谨慎,何谈君子?《里仁篇》第二十四章中提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并不是说君子口舌笨拙,讲话吞吐,而是指言语谨慎的意思,君子应该言语谨慎而重在心动敏捷。君子的力量不是在口舌之间,而需落实到行动上,方显君子本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不逞口舌之快,而是用行动说话的人。《阳货篇》第二十四章中子贡问“君子亦有恶乎?”孔子回答道:“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君子也是常人,有所好自然有所恶。君子所恶何事呢?孔子说君子憎恶专讲别人坏话的人,憎恶处在下位而诽谤上级的人,憎恶勇敢而不知礼节的人,憎恶揭发别人隐私还自以为直率的人。管好自己的嘴巴,不去在背后说人坏话,也不妄加评论上级的工作或生活,安守本分,踏踏实实。所以说君子是言行知耻的人。《宪问篇》第二十七章中说道“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如果自己的行为没有符合自己曾说过的话语,这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君子应该是言行合一,而不是言过其实的。

君子一生所追求的是什么?孔子同样也给出了答案。《学而篇》第十四章说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何谓君子?他不像常人一样追求生活富裕安定,一心在追道求义的路上,这就是君子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古语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并不要求吃饭温饱、居住安逸、享受生活,而是想要做到做事勤劳敏捷、言语谨慎,并向道德高尚的人看齐并且匡正自身。《里仁篇》第十章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待天下的是只有唯一的标准,那就是道义。但凡符合义的就是正确的,一旦违背义便是错误的。那么君子应该如何追求道义呢?《雍也篇》二十七章给出了答复“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只要君子广泛的学习文献,用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内涵,并且用礼节来约束自己言行,使得自己言行合乎规范,就可以不离经叛道,换句话说也就是谋道求义了。《宪问篇》第二十三章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也点明了,作为君子一生所追求的都是仁义二字,并无其他杂念,只有小人才会热衷于名利财富的追求。这句话与《卫灵公篇》第三十二章提到的“君子谋道不谋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君子致力于求取道义,而不是谋衣求食。

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君子对待事物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君子的面容外形又有什么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呢?《学而篇》第八章“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 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告诉我们: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稳固。要以忠诚守信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错误,要勇于改正。在孔子眼中,“君子”是一定是庄重威严的,由内散发的气场让人不由得被震慑。这与《卫灵公篇》第二十二章相对应“镜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庄重,不像常人一样欲求不满,而是与世无争,与人相处时也是和睦友好,团结善良,而且不与人勾结,制造小团体。《乡党篇》第六章提到:“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服而朝。”可能在我们现代人眼里,这样的“君子”有点过分讲究外在,他们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其实不然,在孔子眼里只有遵守礼教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只有用诚挚的心态来面对这繁琐的礼节规矩,才是真的君子所为。同一篇中第七章也提到了君子如何挑选食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君子”不仅对自身要求颇高,对食物的选择可以说到了苛求的地步: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这难道与之前提到的“君子食无求饱”有所冲突吗?君子既然“食无求饱”,在这里为什么又如此苛刻呢?在我看来,这两者都是一种精神境界,要么不吃,要么就吃好的、符合礼教规矩的。如此想来,君子的境界还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子张篇》第九章中提到君子给人的三种不同印象“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远远望去,君子给人一种庄重矜持的感觉,走进时又有温和敦厚之感,如果有机会听他讲话,就会感受到君子的严肃与刚正不阿。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君子。

面貌是内在的外化,那么君子是要有怎样的精神境界呢?《里仁篇》第十一章告诉我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心胸宽广,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国家法制这等大事;而小人眼界狭隘,心里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有那点小恩小惠,如何成得了大事?当人的精神境界升华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得到远大高尚的事情,不在局限于那些私人的蝇头小利。同篇第十六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是这样的意思。《颜渊篇》第四章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君子是,孔子答道:“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不忧愁,不恐惧,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这样的境界确实是高啊!君子修身养性,在求学过程中,便专志于求道,时常有所领悟,乐在其中;而当亲身经历到圣贤教诲之后,又乐于自己所得到的道德学问,并能在生活中巧妙地运用,随意自在。因此,君子有 着终身的快乐,而没有忧愁。不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却不这样,在没有得到的时候想要得到,在得到之后又害怕失去,因此一生都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没有一天的快乐自在可言。《卫灵公篇》第二章中提到:“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这就是君子的精神境界,再怎么山穷水尽也会安守节操,保持自己的人格,而小人就不一样的,但凡遇到点什么困难就马上抛掉底线,只要能够脱离窘境,无所不用其极。君子与小人的差距就在这里,显而易见。《季氏篇》第十章提出了著名的“君子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相比较我自己这样白话的翻译,我还是更欣赏康有为那段精妙绝伦的解释—“视明则无所蔽,听聪则无所壅、色见于面者,忌冷而贵温。貌举身而言忌慢,而贵恭忠,则言精切。而竭尽蔽,则事详审而不败。问则疑不蓄,思难则忿必怨,思义则不得苟。九者,盖皆人事之要,日用之常,以此日省,可谓近思。孔子示人检身思虑之法至为详明,为人格中不可6少阙者。”如此解释,实在透彻,让人不得不佩服康有为作为一个打着孔子旗号,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政治家能把孔子的一句话解释得清晰有力,着实妙极!另外《尧曰篇》第二章也提到了君子“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君子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境界都是一般人所望尘莫及的,但孔子却用朴素温暖的言语描述了君子的标准,让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位“君子”,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着。

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君子处在社会这张纷繁负责的网络之下是怎么样为人处世的呢?《为政篇》第十四章提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以道义为基础来团结人,忠信而不勾结;小人则是由于眼前的利害关系所勾结,狼狈为奸,并且毫无忠信可言。“周”就是以道义为基础去吸引朋友,团结朋友,巩固友情,与真正的君子交往感觉是十分舒适融洽的,而“比”的意思则是因蝇头小利而勾结在一起的人群,并不是真正的朋友,更没有什么忠信可言。《八佾篇》中也提到君子与世无争的精神境界“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如果一定要有什么好争的话,那大概就是射箭比赛了。先要互相做作揖谦让友好,比赛结束后又一起畅饮开怀,就连竞争也 6康有为《论语注》 是有着君子应有的风范。这样的行为既体现了君子爱好高雅,有着“往来无白丁”之感,又表现了君子的风度所在,对人以礼相待,包括自己的对手。《子路篇》第二十三章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能够与人和谐相处,而非盲目附和;小人则只能盲目附和,不能与人和谐相处。“和”之多种事物,在真善美占主导地位下的和谐。表现在君臣关系上就是臣子赞成君主正确的意见而不赞成错误的意见;“同”则是指盲目附和对方所有意见,不辨是非。为人处世方面也是如此,对朋友来说可能会有忠言逆耳的地方,但是真正的君子不会为了达到让对方“顺耳”的目的而改变自己的判断,去盲目地顺从讨好对方。《卫灵公篇》二十一和二十二章分别提到了“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他人则抱有宽容的态度,“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小人则相反,但凡有什么差错只会苛责他人,把责任推诿他人。真正的君子庄重矜持,与人无所争,和人们交朋友只会团结友爱,而不会拉帮结派,形成小团体。君子有着自己的大气、宽容与友善。

我认为在陈来教授的基础上,《论语》中的“君子”还可以有一个部分的解释—能力。君子不是空口白话说来就是君子了,一定有着别人没有的能力,才能区别与寻常百姓。《为政篇》第十二章提到“君子不器”这就说明了君子的能力范围之广,不是任何一个器皿可以限制的。器皿是为某种需要制作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各个器皿之间不能通用,这就比喻那些才能有限的人。孔子用“君子不器”来主张君子要具备多种的才艺和技能,就像现在的“万金油”一样!《颜渊篇》第十九章说道“君子之德凤,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必有德,但君子的德行仅仅用于他自身吗?其实不然,君子的德行就像风,而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吹草动,也就是说君子有着影响百姓的能力,君子的德行是寻常人们的标杆,起着范导的作用,有着规范他人的能力。《子张篇》第七章提到“君子学以致其道”,这体现了君子异乎常人的学习能力。各个行业的工匠们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任务,而君子则通过学习来掌握事物的规律和方法,用现在的话将就是君子靠脑子吃饭,有着超群的学习能力就不用担心日常的温饱问题,而是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学问。那么如何考验君子的能力呢?《卫灵公篇》第三十四章给出了答案:“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考验君子的能力时不能用小事来考验,可以让他来担当重任;而小人却不能委以重任,只能通过小的事情来考验,君子不拘小节,只担重责。

孔子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通过上述分析想必大家也都有了君子的标准,沐浴在圣贤光辉之下的我们更应该向圣贤学习,向君子致敬。

四、总结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达官显贵,亦或是贫民百姓,几乎都抛掉了《论语》时期的单纯与淡然,看看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们,又有几个能够达到《论语》中对“仁”、“孝”、“君子”的要求呢?本文意在分析其深刻内涵,希望能够触摸到圣贤之光辉,让自己以及他人沐浴在古代先贤的智慧中,并学习这其中精华,完善自身。

总之,《论语》区区几万字,内涵却十分庞杂深奥。对于《论语》我们每个人都要心存敬畏与感激,在数字化高度普及的今天,也应该停下物质的脚步,去看看《论语》中的远山之黛、流水之碧,从心里升华自己,才是走向“君子”的必经之路。参考文献:

1.樊洁《<论语>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学诠释》; 2.于丹《<论语>感悟》第一章、第七章; 3.陈来《<论语>的德性伦理体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一期(第26卷); 4.康有为《论语注》。

第二篇:《论语》中的君子

《论语》中对君子的论述摘录: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3)“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评析:

孔子《论语》中的君子是有鲜明界定的,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兼具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的人中楷模。孔子学说中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与“君子”相对立的是“小人”。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经常作为对比而出现。

1、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2、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记惦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3、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小人则刚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孔子理想人格中体现出君子高尚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与小人的价值观相对比而存在。

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面:大家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的话还没说完,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对对对,领导说得真好,什么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之类的溢美之词说了一大箩筐;可是到会后他转脸就会对别人说,哎,这个领导说的都是什么啊?我一点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4、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所谓“结党营私”,正是这个意思。而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5、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会不高兴。决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你给他施一点小恩小惠,帮他一个小忙,甚至你请他喝一顿酒,这个人就会很高兴了。即便你取悦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义的,是不正当的,他也还是会很高兴。但这样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欢心,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地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时候,他不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责备,觉得你这儿也不够格,那儿也不达标,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费。他会想法刁难你,让你觉得很尴尬。所以这样的人你很难与他相处。

第三篇: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浅谈

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浅谈

摘 要:《论语》中反复出现的“君子”,可说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一种典范。《论语》中 孔子对“君子”的界定,以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君子”理论体系,即:“君子”的修进之道、“君子”的特质,从而反映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君子”观。关键词:孔子;论语;君子观

《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这部儒家的经典以对话的方式,展现了孔门师徒对于社会各个现象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构成了统领中国两千多年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成为中国文人世世代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动纲领。在《论语》中多次论及了“君子”,并从各个角度加以阐明,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养性,可以说对“君子”这个概念做到了全方位的诠释。然而君子一词发展到今天仅仅保留了它最初含义的一部分。下面就以《论语》文本为中心,以“君子”一词为切入点, 君子”的修进之道、“君子”的特质、孔子对“君子”的界定等方面来探析孔子思想体系中至为重要的“君子”观的来阐述孔子的“君子”观。

在《论语》20 篇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 次,从开篇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到末篇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可谓是首尾呼应,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不断深化的君子修养体系。“君子”一词虽非孔子首创,但《论语》中的“君子”是孔子对周代贵族所崇尚的君子人格的重新阐释和再次规定,以比较具体的道德品质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君子”理论体系。

一、“君子”的修进之道

在《论语·先进》篇,子曰:“德行:颜渊,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被后世誉为孔氏四门,孔子认为君子应尽可能地修身砺己,在这四科中求得精进。

二、“君子”的特质

对于君子之道,孔子在《论语》中屡有提及。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这是对君子人格系统多方面、多层次的界定。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孔子在评论子产时说他有四种德行:“行为态度谦逊、庄重;侍奉君长严肃、尊敬;抚养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合理而适当。”曾子言曰:“君子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进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君子注重容貌,端正态度,注意谈吐。(《泰伯》)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智、仁、勇是所谓“三达德”,既是道德,又是传统的文化积淀。

与孔子的一贯主张相同,为君子之道,依然注重自身的内在条件。在孔子看来,君子应是仁、智、勇的统一体。“三戒”、“三畏”、“九思”、“三变”,君子时刻在自警;不忧、不惑、不惧,态度恭敬,对君主尊敬、对人民恩惠。这些对君子道德修养的“定量”规定,反映了孔子对君子之德的严格要求和多方赞美。为明确君子的特质,《论语》中一度将君子与小人并提。孔子认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关键是道德。君子道德品质高尚,小人道德品质低劣。君子以义为先,见义忘利;小人以利为本,见利忘义。君子为人处世以仁为本,依礼而动;小人为人处世弃仁忘义,违礼而行。君子追求真理,寻求善道;小人追求享受,寻求私利。君子崇尚道德,为政以德;小人推崇武力,为政以刑。君子和小人在性格、好恶、器量、作风、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是相背的,在道德修养上彼此对立不同。然而,正是在这种比对中,二者的形象更加鲜明,也使得孔子界定的“君子”更加丰满。

三、孔子对“君子”的界定

据现有文献所记载“,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虽然沿用至今,但其涵义却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君子”的本义源于“君”字。许慎《说文解字》注:“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上面表示手执笔,即“尹”字,与“父”近形,有“父辈掌权”的意思,表示治理事务,是对做官者的通用称呼;下面的“口”字表示发布命令。“君”主要是对社会地位高的贵族的称号,有时也指国家元首。“君子”合称,多是对贵族的专有称号。而《论语》中的“君子”一词已经突破身份、地位的高贵而增加了道德品质的内涵,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前代以来“君子”与道德品行有关联这一点,第一次从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养性,全面具体地阐释了“君子”的内涵。《论语》通俗而多方面地阐释了“君子”的为人处世之道及其道德评判标准,多视角、多层次地探讨了“君子”应具有的内在人格和外在表现。

孔子从内、外两方面对君子作了界定,对内,即自身修养;对外,即立身行事。自身修养方面“,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人的内在品格“, 文”指人的外在仪表。在立身行事方面,孔子认为君子应“以合宜为原则,以礼节实行它,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

四、《论语》中的君子之行

(一)君子在家如何侍奉父母和对待兄弟。孔子认为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就必须从治家开始,治家如治国,治国如治家,治国治家一体。孔子认为对待父母要孝,不违背父母意愿,“父母在不远行“。对兄弟要悌,对兄要听其言,要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兄长;对弟要怜爱和关心,帮助其健康成长,要和兄弟和睦相处。

(二)君子为政。孔子认为君子应以德教化百姓,为政以德。统治者应该明白治国之道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随心所欲,不要乱开战事和滥用民力,要爱护老百姓,提倡节俭,减轻赋税和徭役,使老百姓能休养生息。.治理老百姓不能只用政治和刑法,用道德加礼法才是治国的根本之道。

(三)君子在外如何交友

1.孔子认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认为做人应该做到“温、良、恭、俭、让”。3.君子之交,重的是义气和情谊,有高尚德行和节操的人,才能赞扬人和批评人,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什么不是我们该拥有的。另外,孔子认为君子应“敏于行,讷于言”。

五、“君子”的现实意义。

从孔子给的君子本体论出发,扩展到君子对父母兄弟、对为政之道和如何交朋友,我们发现,孔子树立君子的模范形象和神圣使命,一是为君子树立崇高的地位,把它放在遥不可及的彼岸,使它成为知识分子永恒追求的价值观,使他们以国家栋梁和万世师自居,为他们实现他们自己的理想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使君子成为君主治理国家的重要辅助力量,给君子自己提出了一些从政必备的素质和技能。知识分子是先知先觉,有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和抱负,孔子提出的针对知识分子自己的道德规范和人格提升的方案自然能被统治者采纳。再从个人的精神修养和道德品格的塑造来说,孔子从自己的学习总结说:十五岁开始学习,三十岁有自己的坚固的立场,四十岁能明辨是非,五十岁知道天命的强大不能违背,六十岁是非荣辱不惊,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而那时候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都比较底下,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要想能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注定孔子所说的精神修养,是不会为那些追求急功近利和立竿见影的实际效果的人所赞同的。但孔子是个苦行僧式的求道者,他不会“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他会坚守下去,虽然悲壮却不悲观,而且还乐观积极向上。孔子在他的当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经过后世的改造和加工,孔子的学说还是得到了发扬光大,而且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统治思想,成为士大夫们追求伟大理想和崇高道德的精神导师,这些无论如何是不能抹杀的,是值得称赞和重视的。我们不应一味的去批判和解构孔子,因为积极建构是无论如何都要远远大于任何消极解构的。孔子树立的君子自我的高度的精神修养和道德情操,以及坚忍不拔的迎难而上的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积极精神,还有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的乐观的和豁达的态度,我认为是值得当下的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浅析孔子仁与礼思想及关系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他的“仁”、“礼”思想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各个领域,甚至影响到现代社会。那么,他的“仁”与“礼”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本文仅就 这一关系作如下论述。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所以,对孔子来说,礼是古已有之的。而仁,虽然是“古已有之”,但作为一种系统的道德思想体系,却是孔子首先提出的。孔子是崇尚周礼的。他处在“ 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对“天下无道”的局面痛心疾首,一生都在为恢复礼的权威而努力。正是为了这个目的,他提出了仁的道德思想体系。那么,孔子怎样看仁与礼的关系呢。

“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 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 在《论语》中, 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 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 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 其言也訒。”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子贡问仁,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 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是极其广泛的, 在对弟子的要求上也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而提出不同的要求。从一个简单的含义上来说, 仁最通常的理解是通过对道德准则的学习及遵从, 达到一个“修身”“ 爱人”的目的, 将仁作为是一种实现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但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论述, 其中的深刻含义自然不是一句两句话所可以说清的。

“礼”。对于礼, 在我们现在这个日益现代化并处处要求讲求礼仪的社会里, 人们应该不会陌生。但是我想对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最主要的礼仪倡导者——孔子的礼学思想, 我们就不见得了解的那么多了。虽然礼仪本身是历史传统的产物, 但礼敬意旨和礼敬心态的强调则是礼学的创造性的发挥。对与礼的思想实质, 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这句话中得知一二: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哉!在这句话中孔子的意思是说, 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 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虽然孔子在这句话中没有明确点明礼的定义, 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解释, 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约束自己, 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自我的净化与修养;“复礼”通常情况下认为是恢复周朝的礼。在实现途径上,约束、培养、调整自我以使言行符合礼, 就是”克己复礼”。同时,在具体方法上,“克己复礼追求的是“人欲”与“天理“、人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平衡协调与和谐统一。0 但是,礼作为一种很高的德行,孔子的礼也决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而是从人出发, 在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实践观察中, 运用简单的唯物辩证思想所得出的一些朴素的哲学规律及其基本的运用。孔子的礼,从小的方面来看, 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从大的方面来看,礼就是哲学基本规律,就是通过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最终实现“天人合”的理想境界,也就是孔子所展望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在对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上,从仁的方面来说,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 礼以仁为根据, 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但这并不是说两者的地位就是完全平等的, 孔子有些时候会更重视对于仁的培植,以不断给礼注入一种内在的新精神、新生命。他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要是不讲求仁了,那还要礼干什么呢!在“修身”那一节里,“中庸”作为仁的一种修养方法,讲究“不偏不倚““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矛盾避免、冲击、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仁通过调整人们的精神状态在维持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为礼所不能及的重要作用。所以孔子虽然以周礼为本,但因为孔子”仁学的本质不是针对社会秩序维持本身的, 而是针对人类精神状态的。” 因此仁仍代表着一种核心地位,礼须以仁为本,礼是实现仁的途径。但这么说, 并不是表明孔子不重视礼, 相反, 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之高甚至是可以超过人们想象的, 为了维护礼, 孔子敢于不畏强权,对于违反礼的行为直言自己的愤慨:”-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干三家之堂?”。孔子为何会为了礼而不怕触怒权贵呢, 原因就在与: 孔子虽然提升了仁的思想, 但它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仁依然要受到礼的制约, 与礼处在一种相维相异、相辅相成的关系之中。仁虽然超越礼而对礼的生成和践履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 但它并未取代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相反, 当孔子把礼深深地植根于仁的基础上之后, 礼作为人类生活和行为的道德规 范, 其合理性、权威性、重要性, 都被更加有力地确认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属于心性范畴的仁还为礼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础。所以, 很多人认为孔子重仁轻礼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简单的说, 在仁与礼的关系上, 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 二者紧密结合, 不可分割。在孔子的学说里, 仁与礼的关系概括而言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礼是一种伦理规范和制度,而仁则是一种伦理观念和品德。仁是内在的品质,礼是外在的规范,仁为里,礼为表,二者互为因果,缺一 不可。

孔子虽早已离我们而去, 但他一生中所创立的伟大儒学思想却有幸流传到了现在, 孔子的”仁”与”礼”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学习它,不仅在于了解我们古代的优秀文化,关键是在于要认清其所能起到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从我们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习,建立和谐社会,发展自己。

第四篇: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学习心得——君子之道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仁”与“礼”的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语记录编纂而成,在这部蕴含着人生智慧的典籍中,我感悟最深的,便是君子之道。

君子,是《论语》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们直到今天还常常将其作为做人的一个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是君子呢?

其实,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的人格标准。将孔子对君子的言语总结一下,就会发现学习君子有几个标准。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经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算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不忧不惧。”他又追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了吗?”孔子说:“自我反省,无所愧疚,你又有什么可忧惧的呢?”君子的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做到。在当下,人们活得常常偏离本心,这样看来,要使自己所做的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推敲琢磨,着实不易。

孔子还曾说过一句话:“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何谓不忧?一个人心怀仁义,活得仁厚,宽和,看淡种种得失,这样才是“不忧”。

何谓不惑?在我看来,这句话在现在极难做到。现在是一个繁荣的社会,正是一个繁荣的社会,才会有那么多的诱惑在左右着你。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我想只有明白自己真正要追求的,增强内心的选择能力,才能做到“不惑”。

何谓不惧?这是要求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勇往直前,不怕挑战。当你怀有这种力量的时候,你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人只有做到仁、智、勇,才能减少忧、惑、惧,也只有做到了这些,他才是一个真君子。

当然,要做成君子还远远不止内省不疚与不忧,不惧,不惑,这只是几个方面。任重而道远,愿我能向此看齐。

于丹老师说得好;“道不远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愿我们都能沐浴在圣人的光辉之下,活得更加幸福。

第五篇: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儒家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分为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等,但实际上又可大致可分为圣人、君子、众人、小人四类。

如何做一个君子,能够称为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

“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使许多人正在努力的方向与动力。提到“君子”一般都会与男子相联系,谁说女子中就不能有“君子”。“君子”并不是男子的惯用名词,所谓“君子”就是在星光大道上夺放异彩的人物,并不是从外表能看出来的,而是内心散发的一种无可彼及的光辉。

称之为“君子”的标准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所谓善良是攻于身,行于义。真正善良之人是渺小的,是默默无闻的,待人处世皆以善为本。所谓:“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说一善话,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善良之人是不求回报的,这种善是发于内心的。如果你挖掘它将不断涌出来。善良的心灵是园,善良的思想是根,善良的语言是茎,善良的行为是果,善良之人会使灵魂变得高尚,会对生活充满勇气,会对未来充满自信。

君子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君子的美德之一就是要宽容。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坦”即平;“荡荡”即宽广的样子;“长”指常;“戚戚”是忧愁、悲伤的样子。意思是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忧愁悲伤。”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能得到百姓拥护,有亲和力的条件。孔子说“宽则得众”(当权者宽容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所以,商汤说:“如果我本人有罪请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如果天下万方有罪,那罪就由我一人承担。

君子的美德之二就是要谦让,孔子认为君子有四种道德品行。其中之一就是谦逊。君子的美德之三就是讲仁义。君子明白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私利。正因为如此,君子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在下位而诽谤地位在他以上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得礼节的人,厌恶固执任性顽固不化的人。

“矜而不争”就是要庄重自守。君子庄重自守,与人无所争;能够合群相处,但不与人相互勾结。

“躬行君子”就是指在身体力行方面做君子。君子凭文章来交朋友,靠朋友的交往来培养仁德。在言行方面,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方面的政事)。正因为君子能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环境,都能泰然处之,把事情做好。

君子是那种追求大的信念,而不计较小的信誉的人。

因此,君子很注重名声。君子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君子处世待人方面有三个问题应该重视:常注意自己的容貌真诚谦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慢待;常注意脸色庄重严肃,就可以使自己日益接近诚信;常注意说话的言辞和语气,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的错误。

下载浅谈《论语》中“仁”、“孝”、“君子”三要素的内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论语》中“仁”、“孝”、“君子”三要素的内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笔记之《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读书笔记之《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其实在抛开诸如升学需求或者专业需要之类的功利心去看《论语》的过程中,我倒是得到了很多身心上的愉悦。此前认为《论语》太蠢,基本上都是教......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5、弟子入则孝,出则......

    《论语》中的“孝”文化五篇

    《论语》中的“孝”文化 ——试论“孝”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表现及意义 “百善孝为先”,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德,更是构筑中国......

    《论语》孝篇

    孝篇 第一课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第二课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

    企业文化三要素与《论语》三句话

    企业文化三要素与《论语》三句话孔子的这三句话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的意思就是学习、朋友和宽大......

    论语之君子读后感汇合

    论语之君子读后感汇合 《论语》中提倡大家成为君子。君子,乃孔夫子心中理想的做人标准。当然,现代人的做人标准也是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呢?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孔......

    论语读后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读《论语》有感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

    简单谈谈论语中“仁”的不同意思

    班级:1403 学号:04140317 姓名:居颖 孔子“仁”的论述 摘要: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频率极高,并以中心思想贯穿全文。而“仁”在中国古代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