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6:0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篇: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摘要:传媒界最近几年兴起了一个热词,那就是新媒体。在新媒体的视觉冲击下,思维模式和参与心理的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观念及其表达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一个大众的角度分析了新媒介技术对受众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发现,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改变了受众的媒体消费习惯,颠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影响了受众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同时改变了受众个人身份被建构的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互联网;社会大众;影响

引言

当今时代,传播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新媒体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很多文章从各个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呢?一般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时代还在不断向前跃进,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已是一个让人每天经历惊奇分享惊奇的伟大时代。站在一个时代的超高点,看清传媒发展本质与走向,学会融入这个时代,将对每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意义。

一、传播媒介发展历程概述

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总会带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艺术形式等。媒介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终于进入了一个全能传播的状态。传播媒介大致经过了报纸媒介、电视媒介、杂志媒介、互联网媒体到除互联网以外的新媒体的这么一个过程。目前,报纸、杂志、电视和国际互联网之间是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的,每一种媒介都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它们同时保持一种互相参与、互相渗透、互相联合的关系,借助于其它媒体发展自身。

譬如,现在报纸可以为广播电视节目做宣传,也可以充当国际互联网的媒介,同样,互联网也能宣传报纸广播电视。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由需求带动的。技术不能自发产生,传播也是只有在人与人之间才有意义。媒介是先是一种人化的产物,后才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

二、实例探讨:以互联网为例

媒介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发展史。新媒介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为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

(一)新媒介对大众的影响有如下方面:

第一,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使个人化消费趋势加剧。历史发展的进程不难看出,媒介发展的历史就是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历史,就是受众群体不断分化的历史。电影的出现,使受众分化为以剧场为单位的小群体;电视的出现又将受众锁定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私人空间里;而如今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比如MP3、MP4、手机、计算机,它们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制造了更加个人化的消费模式。网络媒体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传播成为可能,互联网可以根据个体的个别需求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化”服务。实际上,“个性化”是网络媒体的技术特点所带来的理论上的结果。虽然目前互联网上的“个性化”服务还很粗略,但是网络技术为个性化消费提供的可能却是不容质疑的。

第二,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从而使信息传播有了双向交互和“一对一”的特点。这种传播特点决定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是主动的,二是个人的。也就是说,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这就彻底改变了受众被动接收的消费习惯,同时使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受者中心”代替“传者中心”,受众地位受到充分的尊重,受众的主体性增强。

第三,新媒介技术颠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长期以来广播的传播方式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绝大多数的人对广播的理解仍然保持着“线性传播、过耳即逝、你说我听”的印象。相对于传统广播而言,播客则是一种彻底的颠覆。传统广播的特点是即时性,播客的特点则是自主性;传统的广播模式是“你说我听”,而播客则是“在我想听的时候听我想听的”,而且还可以“你听我说”。在这种模式下,受众不再是媒体内容的被动接收者和消费者,而是媒体内容的选择者,同时也是内容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第四,新媒介技术赋予并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网络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受众因此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权。一方面,用户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时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何地”、“用何种方式”获取“何种”信息;另一方面,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受众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信息发布者,同时还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沟通。网络传播还扩大了受众近用媒体的权利。此外,网络还使传统媒介的权利受到监督和制约。受众可以根据网上获得的多方信息对大众媒体的公正性、中立性和可信性提出质疑和挑战。

第五,新媒介技术影响了受众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众所周知,网络信息具有海量和超链接的特点。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是一对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势必使得受众对媒介信息进行有选择地收看和接受。选择性收看带来视觉上的“拼贴状态”和无序性,使人习惯于碎片式思考。网络世界中沟通的主动性、对话的平等性、传播的广泛性以及交流的匿名性使得信息传播过程中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地区化、去现实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第六,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个人身份被建构的方式。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可以暂时摆脱现实世界的压力和烦恼,尝试另一种身份和角色。目前非常流行的网络同居现象就是个人身份被虚拟建构的典型。

(二)新媒介带来的问题:

第一,垃圾信息。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如垃圾邮件、虚假信息、失实信息、过时信息等。统计显示,我国网民每年接收电子邮件约500亿条,其中垃圾邮件为300亿条,占60%。垃圾邮件不仅危害了电信安全,损害了用户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散布了各种虚假信息或黄、赌、毒等有害信息,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伤害。

第二,知识产权问题。现在互联网侵权盗版现象仍十分猖獗,很多网站都依靠大量转载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来增加点击率,但很多都未经授权,且没有支付费用。日益红火的网络博客也成为侵权灾区,公民在博客上发表的文字、照片

应受到法律保护,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站,如果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照片、文字,属于侵权行为。但网上资料具有可修改性,一旦没有及时保存好证据,就会陷入明知被侵权却无证可举的尴尬境地。应针对网络的特点,增设、细化相关的法律条款,约束借助网络窃取他人个人资料、侵犯他人隐私、名誉等各种侵权行为。

三、加强对信息传播新媒介的管理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新媒体亦如此。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的出现给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信息交流者的权利得到了最充分地体现,信息可以跨越地域,瞬间传遍全球,但传播的内容,因传播者的政治立场、价值判断、目的动机等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社会后果。同时新媒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汹涌而来的信息常使人无所适从,色情、暴力、虚假、违法言论等有害信息对社会危害极大,给安全保密工作也带来很大压力。如有人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介,聚焦话题,组织事件,不负责任地乱发信息,甚至散布谣言,扰乱人心等。网络等新媒介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新生事物,会有一些新功能被不断地开发和应用,同时也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借鉴世界各国的媒介管理经验,制订切实可行的媒介管理办法。

结束语

本文以互联网为例,分析了新媒介给大众社会带来的影响。第一,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使个人化消费趋势加剧;第二,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第三,新媒介技术颠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第四,新媒介技术赋予并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第五,新媒介技术影响了受众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第六,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个人身份被建构的方式。此外,还分析了新媒介带来的问题,从而提出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培爱.中外广告史 [ 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

[2] 王文静.全面数字化:广电的新媒体冲动 [ J].中国数字电视2007

(4)

[3] 柳斌杰.新媒体现状与趋势 [ J].青年记者2007(4)

[4] 高畅宏.新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浅议[ 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

(2)

[5] 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徐道先.网络时代,你准备好了吗[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第二篇:关于烟草对社会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烟草对社会影响的调查报告 调查项目:烟草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

调查目的:烟草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次调查针对烟草工业对国家税收、种植农民、人民健康的影响以及禁言举措对烟草工业今后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希望魔能得出对社会有意义的结论。

调查人员:闫晨

调查地点:苍山县烟草专卖局

调查方法:网上查阅走访调查

调查内容:烟草工业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一方面它为货架的税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记忆它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让人们深恶痛绝。鉴于对烟草的复杂情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烟草的影响。

1、烟草工业对国家税收的影响。

烟制品的两重性和经济性的特性使得烟草工业具有投入少、产值大、税率高的特点。为了巩固财源,防止烟草税金的流失,许多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烟草工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财政首日的重要来源之一。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烟草所纳税种主要分为6种:有属于中央税的消费税和所得税,有属于地方税的城建税、营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还有属于共享税的增值税,其中消费税占烟草税收的比例最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烟草工业对税收的影响重大。

2、吸烟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香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同的香烟点燃释放的化学物质也有所不同,但主要是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

(1)致癌作用

吸烟致癌已经公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吸烟室肺癌的重要致癌原因之一。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

(2)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害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以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死亡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急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中的30%~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

(3)对呼吸道的影响

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所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

(4)对消化道的影响

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增加91.5%,致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诱发溃疡。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使胆汁易于反流,从而削弱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因子,促使慢性炎症以及溃疡的发生,并使原有溃疡延迟愈合。

(5)被动吸烟

被动吸烟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人们,不自觉的吸进烟雾颗粒和有毒物质。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多一倍左右。研究发现,经常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妇女,其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工作场所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

3、烟草工业今后的发展。

中国卷烟市场是全球最庞大的市场,拥有近30%的全球消费者,而且主要吸食中式烤烟型卷烟。卷烟是习惯性嗜好品,传统上以中式烤烟型为主导的中国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相对稳固。所以,中国卷烟市场在本土中长期内仍占有绝对的优势。

烟草行业的税收占到国家税收总额的8%左右,如果占到5%一下,国家会考虑取消烟草专卖制度。因为,如果烟草行业的税收在5%以下,那么在烟草带来的卫生、医疗和环境等方面的支出将远远超过收益。烟草效益是不可能越来越好的。近几年烟草效益之所以有比较迅猛的发展,是因为卷烟的价格在猛涨,而人们卷烟的消费习惯还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烟制品以后是往奢侈品的方向发展,就是价高量少,保持一定的税利而减少烟草的销量,所以经过人们对烟草制品从普通消费品向高端奢侈品的观念转变后,烟草的效益就会逐渐下降了。

在烟草工业带来巨大税收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带来巨大的社会支出,如何进一步发展烟草工业,是有待于国家职能部门考虑的问题。

第三篇:非理性主义兴起对德国社会影响

非理性主义兴起对德国社会影响

——群体视角下的19世纪末德意志社会

(学号:20104093)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1-

非理性主义兴起对德国社会影响

——群体视角下的19世纪末德意志社会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19世纪末,德国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直接影响了20上半叶德国的国家走向,进而影响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德国在20世纪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都可以在19世纪末的非理性思潮中找到根源。由于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处于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理性的德国人最终迷失于群体的盲目性并丧失理性。

【关键词】德国;非理性主义;群体

毫无疑问,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德意志民族留下的篇章既令人钦佩,又使人深感痛心,德意志民族在哲学、文学、音乐、艺术等的领域不仅为德国也为全人类造就了一代代巨匠伟人,犹如灿烂群星、光辉夺目;同时,它也两度把自己和人类拖入战争,使之饱受战乱之苦。歌德曾经说过“一想到德国人民,我不免常常黯自神伤,作为个人,他们个个可贵,作为整体,却又那么可怜。”“也许需要几个世纪,才能使高贵的精神和高度的文化深入到我们同胞的心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长期以来他们始终是处于野蛮和愚昧状态之中。”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泰勒这样评论德国“德国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 在这部历史中, 什么都有, 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 德国人什么都经历过了, 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温和的人生。他们曾经征服了欧洲, 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别人奴役的无助的受害者;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 然而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和压迫。他们向人类贡献了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最具思想性的音乐家, 然而也滋生了最无赖和最残暴的政治家。“德意志”这个概念在一些特定的时间里意味着敏锐、细腻、令人信任、尊崇上帝;但另一方面, 这个概念又意味着残暴、毫无原则以及奴役他人。因此, 有时候德国人给人一种印象: 他们太厚爱这个世界了;同时他们又给人一种印象: 他们简直不配为人。而这两种特点不但会在同时代出现, 而且也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或许歌德和泰勒的话语从某种角度提供给我们一个视角去发现一个培育了歌德、贝多芬、康德、黑格尔、尼采这些伟人的民族所以矛盾性格的原因。

一.十九世纪德国历史进程与社会状况

近代德国是世界的冲突中心。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处在剧烈变革的时代。由于第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国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因为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资本的发展需要重要两个因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广阔的市场。因此资本需要国家能为其提供强大的政治后盾和统一的市场。所以,从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较强大的普鲁士联邦开始了国家统一的进程。1864年,联合奥地利几百了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的德意志地区,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奥军主力被击溃,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第二年,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北方诸邦,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最终德国击败法国,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南方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德国统一完成。

政治上的统一为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其统一战争同步的。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家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确立都伴随着战争。改革只能是修补,只有战争和暴力才能彻底铲除或确立新的制度,德国亦是如此。战争确立的普鲁士国王统治直接决定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由于的普鲁士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特别是军政统治的传统,决定了必然不会出现诸如英法之类的议会制民主政治。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近代非理性主义开始其萌芽。

谈到非理性主义,就必然要看到理性主义在德国的历史渊源。德国人崇尚思考,特别注重逻辑的严密性,所以毋庸置疑“理性”在德国是备受推崇的。如泰勒所言,德国是一个极端的民族,在它的极端性格里蕴藏了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十三世纪之前的德国一直是较为繁荣和富庶的,但由于后期的十字军东征和“神圣罗马帝国”侵略扩张,极大地消耗了帝国的实力,导致国内割据势力严重。到13 世纪时, 帝国的实权集中在以勃兰登堡、萨克森等七大选帝侯手里。1356 年查理四世颁布的”黄金诏书“即从法律上承认了封建割据势力的存在。而后期的“三十年战争”更是给德国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恩格斯所描述的那样:在整整一代的时间里, 德意志到处都遭到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 到处是焚烧、抢劫、鞭打、强奸和屠杀。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当和平到来的时候, 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下, 被踩得稀烂, 撕成了碎片, 流着鲜血, 但是受苦最深的是农民。由于封建制度的反动和加强,农奴制复活, 行会制度变本加厉, 使17 世纪德国的农村农奴制变成了普遍制度, 自由农民正如白色乌鸦那样少见在经济衰落、社会倒退的同时, 三十年战争更加剧了德国政治上的分崩离析, 造成了这样一种怪现象, 在17、18 世纪的欧洲, 难得有一次没有德国人反对德国人的斗争, 而且双方都是为着外国人的利益而斗争, 民族利益在德意志诸侯看来是一钱不值的。德国经济从三十年战争中恢复元气, 差不多用去了200 年时间。这就大大推迟了资本主义在德国的产生和发展。和英、法相比, 德国资本主义近代化起步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在于此。正是因为长期的战争,一方面培养了好战,勇敢,严守纪律的民族性格,这是德国人尚武和极端的真实写照;一方面也促使德国社会精英思考启蒙运动下的理性主义并希望以此来促进德意志的发展。康德,德国古典唯心者学的奠基人,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康德对理性主义的思考和总结是划时代的,他的哲学思想某种程度上对德国人的民族性格起到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而长期的国内混战过后,已经形成了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大邦国,理性主义的出现与兴起契合了国家统一的需要,最终从政治上的需求转变为德国民族性格上深深的烙记。

伴随着德意志统一进程的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着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德国在统一之后建立的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帝国契合了德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满足了资本主义对政治稳定和社会市场的需求,但是,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隐患:德意志历史传统形成的好战性格和理性主义在德国人身上的矛盾性。极端是可怕的,特别是当它认为自己的极端是正确的时候。德国在统一战争过程中击败了宿敌法国,促使了民族自信心的极大爆棚,而与此同时,世界殖民主义浪潮的兴起和资本对市场和原材料的渴望又让德意志民族开始思考德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当德国人认识到由于长期的分裂,世界在已被瓜分,自己无法攫取更大的利益时候,危机便出现了。

二.非理性思潮及群体主义兴起与影响

“这种历史条件使德国哲学在发展趋势上必然发生新的变更。德国资产阶级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那种消极悲观心态不复存在,起而代之的是积极主动的扩张。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是当时哲学的主要倾向,但此时的非理性主义不再具有叔本华那种的对生命和生存的消极悲观的气息,而更为倾向于强调生命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当时凸现的尼采哲学突出地体现了这种倾向。”正是由于统一进程的不断推进,德国人找回了失落已久的民族自信。德国社会空前膨胀着一种民族主义情绪,这是唯意志论的早期萌芽。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曾经说过:群体是盲目的。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帝国很好的契合了人们的需要,启蒙运动带来的人的解放一方面促使人加深对自我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由于对人本身的认识加深,人们的主观独立性增强,人们摆脱了用盲目的宗教观点来解释自我的存在,重新审视生命个体的存在与发展,所以个体的自主性在民族主义的引导下空前的一致。与此同时,由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社会物质基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和坏境污染,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理性地思考促使德国人苦苦探寻这些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而此时,在资本主义思潮的冲击下社会信仰体系早已式微,人们遭遇着极大地精神危机:信仰缺失。

勒庞在《乌合之众》写到,他认为有两个互为表里的基本因素,是引发传统社会进入现代转型的主要原因,即传统的宗教,政治及社会信仰的毁灭,和技术发明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巨变,而这一变化体现在西方各民族的政治变化时,则是群众作为一股力量的崛起。勒庞论述“群众的力量”并进一步指出:当我们悠久的信仰崩塌消亡之时,当古老的社会石柱一根又一根倾倒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唯一无可匹敌的力量“。19世纪末的德国正是如此。

尼采喊出了“上帝已死”并最终把这种非理性主义思潮推向极致。群体是盲目的。群体意识中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倾向,使得德国人总是把民主理解为个人意志和自主权要服从于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意志和自主权,因此在德国,理性主义在这种国家和群体概念下显得苍白无力。正是这一暗流涌动的群体化倾向直接催生了非理性主义,导致了德国在下个世纪针对世界的两次战争。

我们可以从希特勒的一段话中看出这一端倪:“群众就像女人,宁愿屈从于坚强的男人,而不愿统治懦弱的男人;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个不宽容对

手的学说这幅,而不大容易满足于慷慨大方的高贵自由,他们对用这种高贵自由能做些什么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感到被遗弃了。他们既不会意识到对他们施以精神恐吓的冒失无礼,也不会意识到他们的人身自由已被粗暴剥夺,因为他们绝不会弄清这种学说的真正意义。”德意志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德意志的历史伴随着长期的战乱和经久不衰的思考。正是因为在不断的战乱中促使德国人思考作为人的主体重要性,也因此催生了一代又一代伟大的人物,而同样,因为不断的战乱促使德国人始终把国家意志放在首位,群体中的个人意志暂时消失,是千差万别的个人目标被一个集体目标所取代。个人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要为一个“更崇高的事业负责”。在这种责任意识的激励下,个人不自觉的自我渺小化。追本溯源,19世纪末德国的非理性主义兴起无不是因为在特殊的历史时代中,在那个转型时期,德国社会陷入了巨大的狂热中并最终丧失了理性。

[参考文献]

[1] [法]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J].中央编译出版社

[2] [德]希特勒.我的奋斗[J].转引自维基百科

[3]Liu Fang Tong.《西方近现代过渡时期哲学:哲学上的革命变更与现代转型》.人民出版社

[4]姚丽丽.德意志民族精神[J].法制与社会.2006(9)210-02

[5]盛薇.德国文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及其原因浅析.中国校外教育.2010(8)

第四篇:浅谈新媒体专题

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发展受众的速度极其惊人。李开复曾说:“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校园里不用微博或者不看微博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会被同学们视为“外星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明与普及,社会的虚拟化倾向日趋明显,虚拟的生存空间,是新媒体带来的客观存在。”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李林英说。

李林英和她的同行们承担了一项有关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课中的应用的课题,该课题选取全国部分高校的近2700名大学生,进行了走访和调查。调查显示,网络终端设备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大学生是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最早、最直接的群体。网络搜索成为大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最佳途径,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将网络与自身的学业需求结合起来。登录网络社交工具成为大学生网络第一行为,63.1%的大学生连接计算机网络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QQ等聊天工具,16.3%的大学生则首先打开“人人网”(社交网站)首页,这说明大学生热衷于网上交往形式。新媒体在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祖嘉合说,新媒体满足了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需求,也解答了他们对现实问题的一些疑惑,但是有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感较前几代有所下降,对网络的不信任感会延伸到现实社会中。对此,我们能做些什么?应该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和反思。

“因为新媒体强调受众对信息进行评述、解释、分析与选择,因此会张扬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的精神。但大学生涉世未深,当他们将这些能力与精神迁移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时,不免会出现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还可能沉溺偏狭的个人世界,甚至会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这需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加以引导。”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教师郭丽萍说。

从提高“到课率”到提高“抬头率”

中国矿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院长田霞上了30年思政课,让她感到困惑很大的是如何实现从提高“到课率”到提高“抬头率”,如何确保思政课“进头脑”。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受到影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单向灌输,学生处于被动的受教育状态。而新媒体环境下,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进行双向交流。

北京理工大学对教师新媒体的应用调查显示,教师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术一般的占39.4%。影响教师利用网络获取资源的因素包括:技术能力不够(29.5%)、资源有限(22.4%)、缺少培训(17.1%)。教师对数字资源现状不满意的占35.3%,认为多媒体教学资源不足的占89.4%。

“在新技术的使用方面,教育者的脚步落后于受教育者。”李林英说,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在庞杂的信息流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认为,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初步实现了系统化、科学化、专家化,但在通俗化、学生化、时代化方面还不够,需要教育者认真反思。

如今的新媒体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机遇。“新媒体使得每个人成为媒体的使用者和创造者。”祖嘉合说,技术的变革应该引起教育模式的变化,在强调学生主体性方面,要提倡老师少讲,学生多讲,模式的创新也会带来教育效果的变化。高校要建立新媒体使用效果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融入原有的教育生态,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入手进行评价。

祖嘉合说,应该清醒地看到,现实中存在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不当使用。比如,有的人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的人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认识,产生消极的人生观,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凸显;有的人对网络依赖过度,情绪、人格受到影响,等等。对此,她建议,应该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从学生、教师中招募优秀的青年骨干,在新媒体上对广大学子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行为规范的引导。同时,要建立有影响的博客平台,这种平台要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主辅博客相互呼应,资源共享,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引导教学。

“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宏大叙事,就是个难点。”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说,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于社会发展趋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应该怎么去表现,才能让学生喜闻乐见,都是挑战。日本的经济漫画、社会漫画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用漫画的形式来阐释经济现象、社会现象背后的社会规律,使之“具象化”,这些漫画甚至都得到了成年人的喜爱。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民忠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有阵地意识,有学生的地方就要有教育者的声音。教育者要注重主体性实现的途径,特别是要在“有用”和“有趣”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据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侯光明介绍,把新媒体应用到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是个很有前景的领域,北理工将加强硬件投入力度,下一步将建立“价值建构虚拟实验室”。在“严肃游戏”中完成隐性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游戏专业研究生田育霖跟同龄人一样,是个爱玩游戏的“90后”,她在高中时,就曾玩过美国一款名为“模拟人生”的游戏。这款在欧美风靡一时的社区类游戏教给她怎样与人交往、经营家庭、旅行、举行派对等,但是因为意识形态和社会风俗的不同,田育霖从中学到的技巧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还是有些出入。

在不少人认为网络等新技术是“电子海洛因”的时候,对于虚拟世界价值观念的输入在慢慢引起很多国家的重视,“严肃游戏”开始尝试用于教育、军事、医疗等领域。比如,训练军人使用异国的文化,让人们在工作时发挥团队精神,教导儿童理解科学原理等。这在国内尚处在起步阶段。

“严肃游戏”启发了很多思政课教师,基于“严肃游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教学的尝试已经在国内高校展开。据北京理工大学新媒体中心主任王立群介绍,该校的研究团队开发了“情商加油站”的“严肃游戏”,主要是教初入校门的学生如何面对感情,计划在今年秋季学期针对大一学生铺开。

中央戏剧学院学生杨扬参加了该游戏的测试,她说,游戏的场景设置要么在图书馆、食堂,要么在操场、宿舍等,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供的建议也很真诚,比如大学生应该怎样过情人节。一同参加测试的同学们经常谈论,玩这个游戏给自己的教育和启发特别大。“这种仿真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教育游戏中得到思想政治道德体验,从而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王立群说。

李林英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如,有些高校举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讲师团年级汇讲”,学生围绕某一指定的教学内容自拟题目,以团队的形式自己完成备课、授课整个过程,课件制作精美,还会利用数字视频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效果。

独具个性的博客也开始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并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方式,已被大学生群体广泛地接受和青睐。2003年,我国高校教师之中首次有人将博客应用于教学。2006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博客。北方工业大学则于2006年年底在天涯论坛建立了一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博客。事实证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如果能将博客适当地引入,并加以规范管理,将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课堂教学仍是目前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形式,借助于多样化新媒体样态的其他教学形式仍然只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扩展和丰富,其基本定位是对主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

第五篇: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湖北大学 肖笛

科技的进步诞生了新媒体,人们把从前看报纸的时间拿来刷微博,看电视的时间改成了看网络电视。新媒体具有的多样性、实效性深深吸引着受众,它不受地理限制,将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传播给受众,它交互性强,一个问题可以引发全民讨论,人们可根据喜好选择想看的栏目资讯。当人们把实现转移向新媒体时,传统媒体必然受到冲击。报刊、广播电视这样单一的传播渠道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由于受众流失,广告也大大减少,传统媒体面临巨大考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迎来了新一轮变革。

一.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对于新媒体,传统媒体从业者抱着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威胁论,事物有新旧交替,认为传统媒体已死,不再有未来,一种是乐观派,认为传播注重的是内容,而传统媒体拥有精干的队伍从事新闻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应该扬长避短。简单来说,威胁论是从渠道角度出发,传统媒体渠道单一,而渠道正是新媒体的优势,这就有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变革。而新媒体由于成军晚,缺乏过硬的技术,制造的内容粗糙,不具备权威性,使得传统媒体得以发挥特长。

其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直都在相互影响,相互取经。传统媒体在冲击下向新媒体转变,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湖南广电集团,在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制作一流的情况下,向下发展芒果TV、金鹰网、芒果粉丝圈等,逐步构建全媒体网络生态模式。以互联网思维经营媒体,《我是歌手》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节目全程由经理人控制生产流程、制造原理、观众反应,从单纯的节目制作,发展成粉丝效应商业链,这些是在经理人的推动下完成的。《我是歌手》还引起了一个现象,让许多不看电视的人重新回归银幕,大家守在电视前看直播,人们同步用手机在微信上讨论,带动社交网络进行图文直播。这说明了好的内容在媒介传播中的重要性,值得许多传统媒体思考学习。

然而,受新媒体打击最大的当属报业集团。网络的渗透,新媒体信息的迅速传播,使得报纸失去时效性。人们一打开手机就能受到最新的实时资讯,对比之下,刊登前一天新闻的报纸成了“旧闻”。在严重的市场冲击下,报纸开始了革新,其中最成功的当属南方报业集团,旗下有南方周末报系、南方都市报系、21世纪报系,主打深度报道,开辟独到的评论视角。抓住网络时讯不能进行深度评判的弱点,站在更高的地方审视事实新闻。南方报系还进行了内部办公结构的整改,借鉴西方媒体,采用集约型采编形式,核心的11人负责最终内容的把握,其他人曾网状散开,例如,负责体育新闻的团队,从外采到内编呈一条流水线,整理过后送往内容中心,由11人决定是否发布以及内容的调整。这种模式加快新闻生产的速度,生产的新闻有分量有深度。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南方报系采取资源整合方式,开辟南方报刊网站、手机应用、电子杂志业务,实行跨媒介多元化跨位置发展战略。在互联网时代找回受众,把产品定位在学生、各行业精英,对准受众精确投放广告,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在另一边,培养互联网读者,依靠南方报系老牌影响力,将互联网潜在消费人群转变成显性,维持报业更长远的发展。

新媒体具有信息发布和更新的及时性、群言性、开放性;传统媒体在信息的选择性以及内容的权威性、公信力和信息的原创性等方面的优势。两者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

二.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途径

建立自身的网络体系,在转型过程中,传统媒体应该结合新媒体技术,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系统的跨媒体经营方式和营销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的网络体系,不是简单的指建立网站,和官方社交软件,对于企业内部的制度,我们也要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借鉴先进理念,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改革。扩宽渠道的同时,加强媒介影响力。传统媒体在开辟新媒介道路的同时,发挥传统媒体的采编实力,整合报业、广播、电视等资源,提升自我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当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才能使传统媒体的生命得以延续、生长。

最后,还是要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源源不断向前的根本力,对于媒介而言,内容制作上更要新颖大胆,角度要更独特,赋予时代的意义。例如,这几年大热的《舌尖上的中国》,从美食出发记录着中国人的点点滴滴,两套纪录片切入点都能打动人心,引起观众的共鸣,《舌尖》从策划到播出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依托于传统媒体强有力的采编背景。与其他美食节目不同,对国内,弥补了国人对饮食文化的不了解,也对准国外游子的思乡之愁,更重要的是,给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打开了窗口。舌尖的成功也证明了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优势,其素材丰富,内容制作精良,也得到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表明想要吸引受众的眼球,必须是眼前一亮的东西,在制作内容时有匠人思想,把细节做到完美,在选题时要蕴含深意,引发观众思考。

与此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扩充市场占有率,吸引受众目光。媒介自始至终都是传播文化,输出信息的渠道,今天最流行的,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或许是微博、微信,但过个十年,出现了更新颖的媒介,微博、微信和电视、报纸一样,又被划分成“传统媒体”,时代在变,科技在进步,人们的观念在更新,但不变的是,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局面,都会需要媒介来提供信息,需要媒介来弥补精神上的缺失。

下载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媒体对公安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对公安工作的影响 姓 名: 指导老师: 日期:2015年9月24日 新媒体对公安工作的影响 姓名: 【内容提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公安机关的责任日益重要,由此而产生的涉警舆论报......

    古希腊文化对现代社会影响(5篇)

    古希腊文化对现代社会影响 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影响之我见[5篇范文]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影响之我见儒家思想作为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古代产生深远影响更对现代社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以下是我对儒家思想影响的一点看法:一、儒家思想的内......

    浅谈新媒体对广播节目发展的影响(范文模版)

    浅谈新媒体对广播节目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传统广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媒体技术得到飞跃式的发展。近年来,由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

    论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范文大全)

    论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与发展,新媒体信息时代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使我们的闲暇之余变......

    谈谈对新媒体作品的体会

    谈谈对新媒体作品的体会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是建立在以数......

    对报纸建设新媒体的建议

    对XX网XX站(站)和地方论坛等建设的建议 连喜 一、改进图片呈现方式。 我网有一些高清组图文包括多张图片,需要点击文末“上一页/下一页”才能翻页,不太方便。建议增加点击图片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