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过分执着警惕病(本站推荐)
过分执着警惕病
偏执狂或妄想狂就属于这种病的范畴。从发病的基础来看,这类病人在发病之前多表现为主观固执、敏感多疑、容易激动、自尊心过强、自我评价过高、以自我为中心、爱做不切实际的幻想等。这些个性上的缺陷,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不能虚心地接受批评意见,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遭遇。小王第一眼见到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自己单位的婷婷,就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因为他非常喜欢婷婷,而且认为婷婷也喜欢自己。为此他发动了猛烈的爱情进攻。虽然婷婷已经明确告诉他,自己已经有男朋友,很快就要结婚了。但这丝毫没有让小王退缩,反而认为婷婷是在考验自己。他对婷婷穷追不舍,并大造舆论说他们是恋人,这让婷婷哭笑不得,对他简直烦透了。直到婷婷结婚的那一天,他依然认为婷婷喜欢的是自己,是在考验自己。小王的父母疑惑不解,这孩子是否精神有毛病,怎么这种时候还如此固执?的确,小王患了偏执性精神病。这种疾病,从表面上看不出病人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不像某些精神病人那样“两眼发直”,甚至在得病多年之后依然还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但是,跟他们谈起话来,就会发现在他们的思想里有一种固定不变、无法动摇的想法。或者坚信有人故意跟他作对、迫害他;或者坚信自己的才能大大超过了所从事的工作,却没有被人发现和提拔;或者坚信其配偶与他人有不正当的两性关系;或者坚信某位异性垂青于自己,碍于种种原因无法向他表白;即使屡屡遭到对方的拒绝,仍坚信这些举动都是对方对自己的考验。偏执狂或妄想狂就属于这种病的范畴。从发病的基础来看,这类病人在发病之前多表现为主观固执、敏感多疑、容易激动、自尊心过强、自我评价过高、以自我为中心、爱做不切实际的幻想等。这些个性上的缺陷,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不能虚心地接受批评意见,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遭遇。
这种病人在刚患病时,往往以夸大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后才出现迫害妄想。夸大妄想和迫害妄想两种偏执观念彼此影响,互为因果。偏执性精神病病人的妄想,一般只局限于某一件事情或仅针对某一些人,并不涉及到无关的事或人。因而,他们在处理其他事情或对待其他人时,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偏执狂的病人到了晚年,由于妄想观念减弱,加之年老体衰,在行动上会渐趋平静,但这并不是精神衰退的表现。在治疗上,偏执性精神病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除了偏执狂的妄想观念一时难以动摇外,一般均可收到较好效果 过分执着警惕病
小王自从看到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自己单位的婷婷后,就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因为他认为婷婷喜欢他,而且自己也非常喜欢婷婷,为此他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虽然婷婷已经明确告诉他,自己已经有男朋友,很快就要结婚了,可丝毫也没有让小王退缩,反而认为是婷婷在考验自己。他对婷婷穷追不舍,并大造舆论说他们是恋人,这让婷婷哭笑不得,对他简直烦透了。到婷婷结婚的那一天,他依然认为婷婷喜欢的是自己,是在考验自己,这让父母疑惑不解,这孩子是否精神有毛病?怎么这种时候还如此固执?的确,小王患了偏执性精神病。这种病,从表面上看不出病人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不像某些精神病人那样“两眼发直”,甚至在得病多年之后依然还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但是,跟他们谈起话来,就会发现在他们的思想里有一种固定不变、无法动摇的想法。或者坚信有人故意跟他作对、迫害他;或者坚信自己的才能大大超过了所从事的工作,却没有被人发现和提拔;或者坚信其配偶与他人有不正当的两性关系;或者坚信某位异性垂青于自己,碍于种种原因无法向他表白,即使屡屡遭到对方的拒绝,仍坚信这些举动都是对方对自己的考验。偏执狂或妄想狂就属于这种病的范畴。从发病的基础来看,这类病人在发病之前多表现为主观固执、敏感多疑、容易激动、自尊心过强、自我评价过高、以自我为中心、爱做不切实际的幻想等。这些个性上的缺陷,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不能虚心地接受批评意见,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遭遇。这种病人在开始时,往往以夸大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后才出现迫害妄想。这两种偏执观念彼此影响,互为因果。偏执性精神病病人的妄想,一般只局限于某一件事情或仅针对某一些人,并不涉及到无关的事或人。因而,他们在处理其他事情或对待其他人时,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偏执狂的病人到了晚年,由于妄想观念减弱加之年老体衰,在行动上会渐趋平静,但这并不是精神衰退的表现。在治疗上,偏执性精神病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除了偏执狂的妄想观念一时难以动摇外,一般均可收到较好效果。过分执着是一种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为了追星可以舍弃一切,甚至是生命。这不可谓不是一种执着,执着一直是一种美德,可这样的执着,则象一种病。
这样的执着,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孩子。如果,不是这样执拗的父亲,也就很难教育出更加痴迷的女儿,执着在他们的身上,成了一种负担,不如没有。
其实,人有的时候,真的应该学会放弃。
或许,真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放弃也是一种勇气,放弃也是一种爱。
放弃的爱是一种博大和宽容,或许,很多深刻的爱恰恰因为松开了彼此的手。过分执着警惕病
小王第一眼见到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自己单位的婷婷,就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因为他非常喜欢婷婷,而且认为婷婷也喜欢自己。为此他发动了猛烈的爱情进攻。虽然婷婷已经明确告诉他,自己已经有男朋友,很快就要结婚了。但这丝毫没有让小王退缩,反而认为婷婷是在考验自己。他对婷婷穷追不舍,并大造舆论说他们是恋人,这让婷婷哭笑不得,对他简直烦透了。直到婷婷结婚的那一天,他依然认为婷婷喜欢的是自己,是在考验自己。小王的父母疑惑不解,这孩子是否精神有毛病,怎么这种时候还如此固执?的确,小王患了偏执性精神病。这种疾病,从表面上看不出病人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不像某些精神病人那样“两眼发直”,甚至在得病多年之后依然还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但是,跟他们谈起话来,就会发现在他们的思想里有一种固定不变、无法动摇的想法。或者坚信有人故意跟他作对、迫害他;或者坚信自己的才能大大超过了所从事的工作,却没有被人发现和提拔;或者坚信其配偶与他人有不正当的两性关系;或者坚信某位异性垂青于自己,碍于种种原因无法向他表白;即使屡屡遭到对方的拒绝,仍坚信这些举动都是对方对自己的考验。偏执狂或妄想狂就属于这种病的范畴。从发病的基础来看,这类病人在发病之前多表现为主观固执、敏感多疑、容易激动、自尊心过强、自我评价过高、以自我为中心、爱做不切
实际的幻想等。这些个性上的缺陷,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不能虚心地接受批评意见,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遭遇。这种病人在刚患病时,往往以夸大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后才出现迫害妄想。夸大妄想和迫害妄想两种偏执观念彼此影响,互为因果。偏执性精神病病人的妄想,一般只局限于某一件事情或仅针对某一些人,并不涉及到无关的事或人。因而,他们在处理其他事情或对待其他人时,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偏执狂的病人到了晚年,由于妄想观念减弱,加之年老体衰,在行动上会渐趋平静,但这并不是精神衰退的表现。在治疗上,偏执性精神病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除了偏执狂的妄想观念一时难以动摇外,一般均可收到较好效果。过分执着警惕病 陈福新
第二篇:警惕病从口教案
警惕病从口入(教案)
老粮仓中心小学:朱海燕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案例了解病从口入的原因;
2、掌握预防措施,把好入口关;
3、掌握食物中毒后的急救方法。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病从口入的预防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教学准备:
装了水的盆、洗手液、毛巾、食品包装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想听故事吗?今天呀,老师就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故事。
1、路边粉摊中毒事件;
2、蔬菜中毒事件;
解说:人类80%以上的疾病都与吃有关,食品卫生直接影响这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很容易感染疾病,影响健康。“病从口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从案例中获新知
(一)不是“我”有意,是你太大意
1、出示小虎生病的案例。(出示相关课件)
2、学生分析其生病原因。
3、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嘴和手,做到进食前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总结饮食卫生注意事项。
1、食物方面
2、器皿方面
3、环境方面
三、防范于未然,把好入口关。
(一)洗洗刷刷再入口
1、你会洗手吗? 1)让学生示范
2)观察正确洗手的挂图 3)学生再次示范
2、什么时候该洗手? 1)学生自由发言 2)总结
(二)细心识别保安全
1、激发学生兴趣
师:我是漂亮的食品包装袋,肚子里装着小朋友们爱吃的食物,我身上藏着许多悄悄话,你能找到吗?
(出示食品包装袋实物,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
2、激发学生思维,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保质期 你会看食品的保质期吗?过期食品千万不能吃哦!
2)QS标志(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像一个蓝色的小蜗牛,你找到了吗?
3)在包装盒上,你还发现了哪些秘密?
如:配料或主要成分,生产厂家及厂址,保质期,生产日期,注意事项等。
4)你知道什么是三无产品吗?
(出示课件)
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和厂址,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的产品。
3、小结
以后小朋友吃东西时一定要细心,不要吃过期或三无产品。这样我们才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四、知识拓展
1、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不能吃,你会辨认吗?(学生自由发言)
2、走出吃的误区。
3、食物中毒后的症状和急救。
第三篇:警惕“节日病”,坚决防反弹
目 录:
警惕“节日病”,坚决防反弹
1、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12、站好“监督岗” 守住“廉节”关............4
3、福利可以有,“腐利”要不得...............7
警惕“节日病”,坚决防反弹①
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磊
落实主体责任,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各级党委绝不能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如果带着“闯关”心态做做样子,消极应付,糊弄事儿,注定过不了关。
中秋、国庆两节渐渐近了。当节日迈着欢快的脚步迎面走来,带来的不止是欢乐祥和的轻松氛围,还有改进作风、纠正“四风”的重大考验。这一考验事关党的使命、对人民的承诺。各级党委务必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和干劲,紧紧盯住“节日病”,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天下事,从来在作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门积极跟进,狠抓落实,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赢得了党心民心。但目前取得的成绩,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761起,平均每天查处80余起。
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只表明一些党员干部心存侥幸,对中央要求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还暴露出个别党组织对“四风”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9月8日,本报报道了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大白峪社区党支部书记唐继和顶风违纪一案。根据案情,唐继和不仅在十八大之后不收手、不收敛,而且是“一错再错”,当地主体责任落实之苍白无力可见一斑。
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四风”问题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是脱离群众危险的集中体现。节日期间,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容易麻痹,纪律之弦容易松弛,迷失犯错的可能性更大。有调查显示,70%至80%的贪官曾在节假日收礼,这为其日后的贪腐埋下了伏笔。解决好此类问题,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关键就在把主体责任牢记心头、落到实处。
落实主体责任,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主体责任是党章赋予各级党委的神圣职责,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如果主体责任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抓好中秋、国庆两节期间的纠正“四风”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对主体责任落实的一个现实考验。在这个问题上,各级党委绝不能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
责任的内容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当前,“四风”问题在面上有所好转,但防止反弹的任务依然严峻。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如何以更严格的标准、更严厉的措施纠正“四风”,考验着各级党委的决心和智慧。落实主体责任,纠正“四风”,决不能只挂帅不出征,止于开个会、表个态、发个文。只有切实当好作风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既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啃等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又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历史、经济、文化实际,分析研判突出问题,创新升级战术打法,才能打赢中秋、国庆期间纠正“四风”这场主动仗,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好作风是抓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在这一方面,中央领导同志已经作出了表率。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不正之风,又要把自己摆进去,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无声的行动,带动作风一点点转变。
近日,中央纪委转发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新乡市委原书记李庆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新乡市纪委落实监督责任不到位问题的通报》,在各地各部门产生强烈反响。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深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这是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确定的重要任务。中秋、国庆临近,纠正“四风”又到了重要节点,落实主体责任没得推、没得脱。如果带着“闯关”心态做做样子,消极应付,糊弄事儿,注定过不了关。本报记者 张磊
警惕“节日病”,坚决防反弹②
站好“监督岗” 守住“廉节”关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本报记者 闫鸣
守住“廉节”关,光靠正面教育引导并不够,还要让纪律和规矩的“高压线”真正通上电、拦住人。作为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者,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就是正风肃纪这场斗争中的主力军,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金风起处秋意凉,暑热正一天天消散,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节点、狠刹“四风”的力度却持续增强。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中秋、国庆将至之际,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座谈会上,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出“动员令”:要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作为纪律审查的重点,通过抓重要节点、抓具体问题、抓执纪监督、抓通报曝光等一系列措施,盯住不放,严格执纪,一抓到底。
常言道,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怎么过,一直是对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检验。实践证明,守住“廉节”关,光靠正面教育引导并不够,还要让纪律和规矩的“高压线”真正通上电、拦住人。作为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者,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就是正风肃纪这场斗争中的主力军,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是仅仅表个态,更是言出必行的承诺,关乎人心向背和事业成败,考验着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和担当。监督执纪问责是份得罪人的活儿,逢年过节搞监督更是“讨人嫌”的事儿,立场不坚、信心不足的人干不好。如果心里还抱着“给人家添堵了”的“歉意”,认识不到点滴作风好转对于净化政治生态、涵养公序良俗的重要意义,怎么能板起脸来监督?如果初见成效就沾沾自喜、碰到难题就灰心丧气,缺少冷静清醒的定力也难成事。抓节点、纠“四风”,要的就是驰而不息的韧劲和咬住不放的狠劲,将每一个节点都打造成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加油站”,以“常”“长”二字积小成为大成。
节日期间,纪律和规矩能不能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看的是执纪者的能力。“节日病”往往披着温情脉脉的面纱,有着花样翻新的变种。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瞪大眼睛、竖起耳朵、打开思路,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让顶风违纪者知道什么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震慑作用,通过公开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处理越重的强烈信号,强化不敢、知止的氛围。同时,也要会同工商、税务、审计等力量开展明察暗访、协同作战,打一场反对“四风”的全面斗争。
细心的网友不难发现,就在这次工作座谈会召开的同一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秋国庆纠正“四风”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每周通报”栏目公布了第一周的通报情况: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12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不仅存在公款旅游、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老毛病”,也有违规“借用”下属单位车辆之类新动向。除了顶风违纪者以外,被问责的还有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党委和纪委。
行动是最有力的回应,也是最明确的信号。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对各种可能发生的“节日病”开展“地毯式”排查。党员干部不论职级高低、权力大小,只要胆敢顶风违纪,就一定会受到查处。同时,各级党委和纪委也要注意了,如果对党员干部提醒不及时、监管不到位、发现不处理,也将被严肃追责没商量!(本报记者 闫鸣)
警惕“节日病”,坚决防反弹③
福利可以有,“腐利”要不得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磊
违规发放福利看起来“没啥大不了”,却和公款、公权密切相关,容易滋生浪费公帑、奢靡享乐、寻租分肥、侵吞国资等行为,是不正之风和贪污腐败发酵的温床。正风反腐不排斥正常福利,但借机腐败必须严惩不贷。只有吃透福利与“腐利”的内涵,守好公与私的边界,才能让干部职工过一个既充满关怀,又风清气正的节日。
中秋、国庆两节临近,福利问题注定成为一个避不开的话题。一来,干部职工辛劳大半年,朴素地希望能够获得一些物质方面的慰藉;二来,一些人可能会打歪主意,妄图借福利之名行“腐败之实”。福利可以有,“腐利”要不得。防治正常福利中的非正常情况,打好节日期间纠正“四风”的主动仗,是摆在各地各部门面前的一个现实考验。
说起福利,国人心中总有一股萦绕不去的情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条件艰苦,一张父母从单位带回家的肉票、糖票,总能让住在筒子楼里的孩子乐半天。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充盈,福利告别票证时代,米、面、油等慰问品虽谈不上贵重,却总能给人带来融融暖意。而今,经济更加发达,物质更加丰富,福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然而,形式在变,寄予的情感未变。福利一直蕴含着对干部职工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激发奉献进取精神。然而,美好的东西总是容易被玷污。不知从何时起,承载着浓浓情意的福利,竟成了铺张浪费、奢靡享乐附着的“俗物”,一些别有用心的单位和个人甚至搭“福利便车”大搞腐败,把“送给干部职工的温暖”变成了“慷国家之慨,养私人之肥”。(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9月1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128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就包括9起违规发放福利问题。其中,江苏淮安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党支部副书记、所长裴东林,巧立名目,多次违规给职工发放奖金、福利共计51.56万元,人均5万余元,其本人获得6万余元。
在很多人看来,违规发放福利只是一桩小事,虽有违程序,却无伤大雅,毕竟这是在为“大家谋好处”。殊不知,“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违规发放福利和公款、公权密切相关,看起来“没啥大不了”,却容易滋生浪费公帑、奢靡享乐、寻租分肥、侵吞国资等行为,是不正之风和贪污腐败发酵的温床。有的单位虚列经费、套取开支,违反了财经纪律;有的人利用福利采购,虚开发票,搞中饱私囊、利益输送。
更可怕的是,违规发放福利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公共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比如,有的企业发放福利,套取的竟是企业安全生产经费。不难想象,本应体现关怀的福利,就这样为安全生产埋下了一颗危险的“地雷”。
这便不难理解,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就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狠抓“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明者慎微,智者识几”。这一工作的深远意义,就在于通过抓住非正常福利这个具体问题,明确公与私的界限,告诉党员干部,“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由此也就明白,正风反腐,反的是巧立名目、违反程序滥发乱发福利的铺张浪费、奢靡享乐,反的是打着发放福利幌子的权钱交易、贪赃自肥。正常福利与不正之风和腐败没有多大关联,绝不是正风反腐的对象。现在,一些单位以纠正“四风”为由,“名正言顺”地砍掉干部职工的正常福利,显然是曲解了中央意图。
正风反腐不排斥正常福利,但借机腐败必须严惩不贷。中秋、国庆临近,违规发放福利问题易发多发。各地各部门应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台相关规定,明确福利边界。同时,保持“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严肃性、认真劲,严防死守、一寸不让,确保非正常福利“一分也不能发”。只有吃透福利与“腐利”的内涵,守好公与私的边界,才能让干部职工过一个既充满关怀,又风清气正的节日。(本报记者 张磊)
第四篇:警惕隐形杀手——病理性赌博
警惕身边饿隐形杀手——病理性赌博
湖南省脑科医院 周旭辉
在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中,赌博的身影无处不在:从儿时的“拍画片”、“弹玻璃球”,到当今商家各式各样的促销抽奖、社会上花样繁多的赛马比赛、彩票等,再到曾风靡一时的地下六合彩,乃至越来越活跃的网络赌博、电子游戏赌博。可以说,赌博行为伴随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而且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那么,赌博到底是不是一种病?需不需要治疗?下面,让我们通过了解患者小李的心迹历程来认识病理性赌博的表现与危害。
小李的故事
患者小李,28岁,湖南长沙人,2003年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单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刚开始工作时,小李工作勤奋,好学肯干,曾多次立功受奖,单位领导和同事都对他寄予厚望。两年过去了,小李顺利恋爱、结婚,职位也从科员升职到副科长,这日子瞅着越过越好了,但小李心头埋藏已久的发财梦却一直在蠢蠢欲动,“靠这点死工资,什么时候才能发大财啊!”。一次偶尔的机会,在朋友的怂恿下小李开始接触彩票。
刚开始每个星期买1~2次,每次买十几块到几十块钱的彩票,后来发展到几乎每天都买,买的数额也越来越大,从每次几百块发展到最后的每次2、3千块钱。刚开始时,小李每次买彩票前都有一种难以克制的兴奋感,这种感觉就像曾经恋爱时约会之前的感觉,而买彩票的过程时感觉莫名紧张、心跳加快,甚至手抖、出汗等,但随着买彩票的次数增加,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只有当买更大的赌注时才会再次体验这种“心动”的感觉。
渐渐地,小李内心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总是控制不住地要去彩票站,如果不去购买彩票则感觉心里不舒服,每当有机会下注时就会有心痒难耐的渴望。很快,小李工作以来所存的几万块钱积蓄花光了。为了筹集赌资,他开始以各种借口向亲朋好友借钱,将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去低价出售或抵押用于购买彩票。患者甚至为了参赌向地下钱庄借高利贷,导致债主经常找上门来要其父母代其还债。在这一段时间,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每况愈下并濒于崩溃,原本富裕的家庭变得债台高筑。由于患者长期沉迷于赌博,对家人也变得漠不关心,对亲人缺乏亲情,脾气暴躁,经常冲动摔东西。至于不守信用更是家常便饭,并变得日益孤僻、懒散。患者自2005年参与赌博以后,总共输掉人民币近300万元。
直到2012年11月,患者在亲属的陪同下到湖南省脑科医院酒瘾网瘾治疗中心就诊并住院治疗,医生诊断其患有“病理性赌博”,接受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在住院1个多月后患者情绪趋于稳定,赌博的欲望明显减轻,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并表现出对家人的关心和亲情。
上述个案表明,病理性赌博是参与赌博个体难以自控的赌博行为进行性加重而形成的病态现象,若无医疗干预,患者几乎不可能自发终止其赌博行为。
1:什么是病理性赌博?
目前大部分人将赌博分为病理性赌博和非病理性赌博两种类型。
非病理性参赌者往往有明确的赌博动机,并且能够自我控制,将赌博视为一种消遣方式,有的人则将其作为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和生活嗜好,但是不能排除少数人为着不劳而获或是为赢取他人更多的钱。
病理性赌博是指在个人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频繁发作的赌博行为,且行为对社会、职业、财产及家庭价值观念与义务都造成损害。现代医学认为,病理性赌博是一种精神障碍,并非参赌者的思想品德等方面出了问题,而是患病个体的大脑发生了某种病理改变。
病理性赌博有三大特点:一是平时充满对赌博的向往和冲动,放弃正当的文娱活动,不顾及家庭,甚至可以牺牲学业、工作及前途。二是增加赌博时间、频率和赌资,会感到满足、陶醉;常常不顾后果地增加赌注,赌资越来越大。三是病理性赌博者可发生与戒酒、戒烟类似的“戒断反应”,即一旦停止赌博,会出现紧张、困倦、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恢复赌博后上述症状可迅速消失。
病理性赌博者大都要经历这样一个三部曲:首先是赢钱阶段,大多数人以娱乐的心态参赌,赢钱后经常赌,他们常想赢大钱,并对此过分乐观和自信。继之是输钱阶段,此时他们总想翻本,千方百计筹集赌资以赚回所输,人格也发生变化,对家人不关心、说谎乃至触犯法律。最后是沮丧阶段,此时可出现绝望、酗酒、家破人亡及自责、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知识链接2:病理性赌博有何危害?
病理性赌博者在人群的发病率在1.4~5.1%之间,男多于女,约为2~3:1。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晚,但发展快。除了赌博带来的经济危机外,长期赌博不仅易出现失眠、头疼、胃肠功能紊乱、高血压等心身疾病,而且还常常存在着精神障碍,如情感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或成瘾、边缘性人格障碍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病理性赌博者中有自杀未遂者占13.3%,有犯罪行为者占26.7%,虐待配偶者占23.3%,虐待子女者为16.7%,失业者也较多,常在家庭和工作中遭受挫折。
知识链接3:导致病理性赌博的原因何在? 一方面来自生物学因素
研究发现脑内神经细胞功能的化学物质──5-羟色胺的数量降低可能是嗜赌成性的个体原因之一,另外研究还发现病理性赌博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社交困难、睡眠障碍等等,而这些因素均与大脑内神经递质有紧密的联系。
另一方面源于社会心理因素
病理性赌博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或障碍,而心里缺陷和障碍往往源于患者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性格特点有关,并且常常有其诱因一般是空虚无聊,也有不少人是因为生活里出现了大挫折,比如失恋、婚姻生活不幸、事业失意等等,便想在赌场里大显身手。也有一些赌瘾是自小养成的,还有的人认为小赌自己能控制,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参赌者大多的动机在于逃避家庭、社会和自己过去的经历所造成的压力,试图通过赌博来减轻抑郁和改善不良的心情。
知识链接4:如何治疗病理性赌博?
对于病理性赌博的治疗,目前多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断绝患者参赌的途径、纠正导致患者涉赌的不良情绪、矫正患者的包括赌博行为在内的应付挫折的不良模式等。其中,住院脱离赌博环境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对于患者治疗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患者所采取的具体治疗方法则主要涉及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一方面适当的心理治疗比如说厌恶治疗、精神分析等方法,最好由专业心理治疗师进行,可以给患者指点、解释,找出其不良行为的来龙去脉,增加自我认识,改变自己的行为,但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常常会遭到病理性赌博者的排斥。另一方面,因为病理性赌博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社交困难、睡眠障碍等等,而这些情况与脑内的神经递质比如说5-HT、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等等有关,因此选用适当的药物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目前的研究表明,经上述综合性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疗效,尤其是在完全隔绝患者接触赌博环境的情况下,治疗成功率更高。
第五篇:职场新人要警惕职场八卦病技巧
女人天生在一起就特别“能说会道”:八卦新闻、王长李短,老板如何为人、某某怎么化妆、谁谁每天故意加班表现、谁谁刚上班连穿衣打扮都不会,无聊谈资总是偷偷摸摸又光明正大地充盈着办公室茶余饭后的每个角落。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来说,该如何应对这种不甚健康的办公环境,特别是当自己也八卦上身的时候?
某总医院心理研究所主任提示广大女性朋友,办公室八卦的成型有其特定环境和人员心理因素,对此,职场新人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流言来得快自然走得也快,过分关注受其干扰会让自己失态不说,一旦身心受到伤害,妨碍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就不值得了。
下面举几个新人的八卦难题,听听专家的分析。
应对流言,心宽大度是关键
案例一:
小丽参加工作时间不长,非常谦虚,遇事总先向年长同事请教,可是有几个年长的女同事总是故意对她态度生冷,还时不时地对她的穿着打扮冷嘲热讽一番。一次小丽向经理汇报工作出来,正好听到她们又在八卦,说小丽有意接近领导、跟经理套近乎、根本不是省油的灯。小丽很伤心,自己对她们很尊重,可她们总是为难自己,从此忧郁成疾,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都不想去上班。
专家分析:
小丽这种长期的思想压抑很容易导致精神抑郁。其实坐在同一个办公室里,这种情况十分普遍。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的人们必须保证自己的空间存在一定矛盾,才能和其他人保持共同语言朝夕相处。小丽的角色只是充当了一个特定时间内的牺牲品,你新来乍到,对大家是个新生事物,自然容易让别人评头论足,这只是老同志间暂时化解矛盾的一种方法。如果此时你不能诚恳老实、襟怀坦白,那么从此你就无法在新环境中立足了。学会扩大自己的心胸和气度,继续主动去和老同志们打招呼请教问题,即便受到误会和委屈,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一定会有公正的评判
智对流言=反省自身+寻求支援
案例二:
能干的小雪刚参加工作时跟同事出奇的友好,每天一块上班干活,中午一起到食堂吃饭,晚上一起泡吧、打保龄、蹦迪。小雪觉得,既然是朋友就要百分百地忠诚,所以当同事们在一起发牢骚“变态的老板、偏心的经理、马屁的他、无知的她”的时候,小雪虽然从来不参与,但也保证自己绝对不会去把这些话告诉别人。可是,没多久,小雪发现大家对她的态度好像有明显的变化,有的对小雪怒目而视,有的偷偷在领导跟前给她打小报告,有的干脆以牙还牙当面就数落小雪。小雪惊诧、愤怒,自己有什么做错的吗,为什么世界一夜之间就远离自己了呢?
专家分析:
办公室职员八卦流言上身,这就是优秀与平庸如影随形始终相伴相生的原因。优秀者难免受大部分平庸者的打击和排挤,而八卦正是平庸者惯用招式之一。应付这样的办公室八卦,要学会机智:
1、保持镇定。切忌在八卦面前暴跳如雷,大吵大闹,那样于事无补,反倒给别人留一个遇事急躁的坏印象。谨记,八卦面前保持微笑、冷静对待。
2、寻求支持。单枪匹马笑对八卦流言,虽说显示了为人坦荡的一面,但毕竟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主动出击,寻求支持,才是彻底战胜八卦之道。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积极主动寻求上级支持外,向下寻求支援也极为重要。上司在八卦面前总会以下属意见为参考,下属意见有时会起到一言九鼎之功效。同事中总有稍感正义的,不妨有选择性的寻找一位正义使者,至少让别人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对自己的境遇改变或许能起些作用,然后接下来就可以主动出击,驱赶八卦流言了。
适时炒作,让自己左右逢源
案例三:
漂亮的小林面对八卦就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同事总是在一起评论小林靠着自己长了一张漂亮脸蛋勾引领导,让领导迷昏了头。小林也为此生过气,可是静下心想想,既然别人说领导对我与众不同,那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在同事间树立自己的威信、在领导面前确立自己的能力地位呢?从此,虽然和领导关系一清二白,但在公众场合小林总是会适时地跟领导汇报工作提出建议,由于小林的大胆直率,领导对小林越来越器重,而同事们恰恰因为看到了小林跟领导的无所不能,而逐渐有了一些收敛和避讳,生怕小林哪天在领导面前进自己的谗言。
专家分析:
与其说八卦是把软刀子,不如说八卦就是力量。小林的做法很值得提倡,无畏且正直。很多人惧怕八卦,流言还未近身先退避三舍反躬自省,殊不知这样更容易沾上唾沫星子。不妨学小林用八卦为自己炒作一番,说不定可以借此提升人气指数,成为升职加薪的利器。比如这样的八卦:“某公司一直想挖你过去”,这会大幅度提升你在老板心目中的价值;这算什么,你见到我的能力正如冰水一角,会让别人对你本身就有的敬佩更增添十分想象,以为你真的样样都行。要知道,大多数时候,只有会吵的孩子才有糖吃。让别人知道你的努力很重要,“炒作”一番争取别人的注意也必要。但炒作要巧妙,要有点故意又不能太显山露水,千万记住不要玩过头,一旦你的“八卦炒作”太过夸张,便很容易被揭穿,而导致你的可信度一落千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