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悟孔子教育智慧-
感悟孔子教育智慧
学校的教育智慧萌生于广阔的文化背景,只有培育出肥沃的文化土壤,才能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那么我们不妨到哲人那里寻找智慧。
智慧是很难界定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直苦苦追寻智慧的本质。苏格拉底遍访了雅典城所有自称有智慧的人,结果非常失望。他最后说: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既说明了苏格拉底伟大的谦虚,也说明智慧是很难探寻的。也许,这正是一种智慧。
孔子在《论语》中对智慧进行了探索。冯友兰先生说,“孔子是位大哲人、大智者,其《论语》所含的智慧是无限的,并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律与审美形式。孔子不但描述、解释了智慧,还对教育作了非常精辟的阐述。《论语》就是集孔子言论及观点与一体的一部教育智慧的辞书,它是中国教育智慧的源泉。
孔子的教育智慧涵盖有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孔子的教育智慧关涉于人、关涉于人生的体认,直抵人发展的目标。《论语》的思想精髓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此而无比强大。其一,孔子给我们描述了人生的轨迹:”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智慧让我们去追求完美的人生,完美的人生使生活有价值、有智慧。其二,孔子把智慧指向人的生活态度。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回也不改其乐“,因此孔子称赞”贤哉,回也“。这种对生活的态度,实质上是关于心灵的问题。其三,孔子把智慧指向如何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此要”吾日三省吾身“,因此”仁者不忧“。教育是为了人的,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目标,直抵教育的本质。
其次,孔子的教育智慧关涉对教育公平的追求,直抵教育的理想。2500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重大命题。它是历史的,却是现代的;是古老的,又是新生的。教育要面向所有的人,不论贵*,不论种族,不论性别,不论年龄,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再次,孔子的教育智慧关涉学习,直抵教育的核心。《论语》第一章即论述学习问题。孔子对学习作了精辟的论述:学习的态度---”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学习的志向---”博学而笃志“;学习的方式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的核心要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四,孔子的教育智慧关涉人心智之门的开启,直抵教学方法的最优化。这集中表现在他的著名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任务在于适时、适度的”启“、”发“。此外,他主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联系、迁移,在复习、巩固中发展,由此及彼,由旧而新。第五,孔子的教育智慧关涉师生关系,直抵师生关系的实质。孔子把师生关系提炼为”教学相长“,师生不只是教与学的关系,而且是”相长“的关系。民主、平等、合作、促进、共生,这些现代理念尽在”教学相长“四个字之中。教学过程中师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多么精彩的时刻;告诸往而知来者,是多么美妙的时刻。
孔子教育智慧的内涵不仅仅如此,但可窥见一斑。孔子对教育本质、核心的理解,是大智慧,是教育智慧之根、之源。
学校的教育智慧和文化品格
智慧是在文化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文化需要积累。学校的教育智慧萌生于广阔的文化背景,只有培育出肥沃的文化土壤,才能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学校要追求教育的理想,逐步形成教育哲学,凸显思想的张力。
学校要”顶天立地“,天,即为理想。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基于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在应试教育日益加剧的今天,这种追求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以孔子教育智慧滋养心灵,提升学校文化,形成教育哲学,浸润教育智慧,学校文化品格就会逐渐养成并得以提升。
学校要有伦理上的考虑,追求教育的道德意义,凸显道德的魅力。
孔子的”仁爱“,墨子的”兼爱“,启发我们从道德的尺度解读教育。西方亦有类似的论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是人类最高的目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一个概念---道德。杜威说: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道德即教育。
教育的道德表现为对学生的爱。英国诗人雪莱说得好:”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爱是教育的一种力量,爱推动着教育。教师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的尊重,表现为尊重前提下的民主、平等、合作师生关系的建立。如果学生和教师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校园里,那么,这所学校是具有文化品格的。
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生存状态,凸显师生的文化气质。
生活方式是对生活的一种表态与表现。学校的生活是规范的,因此需要规则;学校的生活空间是狭窄的,但这使师生远离社会的浮躁;学校的生活应当追求时尚,因为这意味着生活的创新与新生活的开端。诸如此类,构成了校园生活的特点。仅止于此,却很不够。校园的生活应当让教师和学生有快乐和幸福的人生体验,有被”释放“的感觉,有创造的热望。
同时,教师和学生应具有文化气质,这种文化气质表现为优雅,甚至是高贵。在这里,不允许有粗陋和低俗。孔子那种在”川上"的沉思,那种对学习的渴求,那种对生活哲理的追索,无不表现为文化气质。如果师生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生活状态得以改善,师生的气质与学校生活的特征互为印证,那么,这所学校应当是有文化品位的,大家如同沐浴在阳光下,沐浴在智慧中。
第二篇:感悟孔子
学院:法学院班级101 姓名:董俊 学号:1002100110 指导老师:吴小强
感悟孔子
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先哲的人生不能复制,但可以创新;先哲的智慧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生命,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和借鉴之中延续、发展。
199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宣布:“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4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这一宣布可看作是一家之言。但同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说要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究竟有哪些智慧呢?
孔子的智慧,可以说集中在《论语》里面。《论语》是记载孔子和弟子言论、行为的一部总集。它囊括了孔子的全部思想精髓。用于丹的话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但不同的人读它,却会获取不同的感悟。政治家读它,能够读出为政以德、以人为本的治国安邦之道;哲学家读它,能够读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天人和谐之观;教育家读它,能够读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伦理学家读它,能够读出见利思义、博施济众的道德情操;有修养的人能够读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人文关怀,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读出“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心得体会。我悟性极差,没有能力读出《论语》的“庐山真面目”,但我也读出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鲜活的孔子:他超越时空,阅历丰富,一生见过许多人,君王、大臣、英雄、美女、农夫、商人、智者、愚者、狂者、隐者、君子、小人,什么人都见过,这些人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剔除了他不需要的,加固了他所追求的,丰富了他所没有的;他主张发家致富,但必须采取正当手段,鄙弃那种靠不正当竞争发家致富的人,“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体察民生,兴办教育,收费非常低廉,只是十条肉干而已,自古至今,可说是我国民办教育的第一人;他继承文化,也创新文化,他的创新是在坚实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他严肃生活,也享受生活,他的享受是在生命意义和高雅情趣基础上的享受;他向往古典,但也浪漫,他的浪漫是在对生活大彻大悟基础上的幽默和超越;他胸怀宽广、目光睿智、性格慈爱、态度豁达,以他永远的智慧和包容关照历史、关照人类!
最令我感慨的是孔子对天和道的追求与感悟!
孔子对于天与道也有很深刻的感悟。我们是否对于真理以及真善美有一种渴望?孔子的这种强烈的感情,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应该是相同的。在孔子来说,对于真理的追求,就是对于天与道的追求。我们可以从孔子对于天与道的理解和感悟中得到一些启示,因为孔子早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这有助于我们对于宇宙天地自然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在这里,我们今天主要从论语这本书里面的内容来讨论孔子的天道与人道思想。同时也从其他的一些记载来讨论孔子对于天与道的感悟。在孔子以前,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就对于天道和人道作了深入的探讨,也就具备了很多深刻的思想和观点。比如我们的经典《易经》 就是探讨天道和人道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哲学著作。孔子的思想也就是在以前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出了天有刚健和运动不息动的本质。人类从这种刚健的宇宙天地的运转中得到启示,也同样要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在论语中,孔子对于天和道的意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我们可以透过孔子的对于天和道的论述,来认识天和道所具有的内涵和意义。
有一次,孔子跟他的弟子子贡说:“莫我知也夫!”意思是说,没有人能够了解我啊!子贡不明白,分明老师您有这么多的学生,比如子路啊、颜回啊,子贡自己啊,等等,都可以说是了解老师的。所以感到疑惑,就问曰:“何为其莫知子也?”(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老师您呢?)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孔子说:“不怨恨上天,不责怪别人,通过不懈的学习而达到最高的道德,知道了解我的只有上天!”在这里,孔子认为:他的思想和上天是相通和一致的,只有上天才能真正了解他,才能明白他的事业和学说。孔子在春秋时期推行仁政的思想,并不为当时的执政者所采纳,也不为当时的一些人所理解。
很明显,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如果犯罪就是违反了天的意志。一个叫做王孙贾的卫国的大臣问孔子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王孙贾。孔子认为获罪于天,怎么祈祷也没有用的。有些人认为自己犯了罪,别人不知道,警察也抓不住,以为是没有什么事了。其实是错误的。他犯了罪,并不是仅仅违反了法律,而是违反了天的法则。这人的罪是上天给的,并不是人们所强加的。所以这个无罪论到那里
都逃不了。孔子认为只要是违反了天理,祈祷都是没有用的。我们民间俗话也经常讲犯罪是违反了天条,也就是这个意思,有一定的道理和来源。
在孔子心目中的天,时时刻刻都伴随着他。甚至认为天还在监督着他的行为。论语上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孔子去见南子,南子是卫灵公的漂亮的老婆,名声很不好的。子路对老师去见这个坏女人很不高兴,孔子就发誓说:“我要是不对的话,天来厌弃我吧,天来厌弃我吧!”孔子觉得他的作为是没有违反天理。同样孔子也把天当作是自己倾诉甚至是抱怨的对象。有一次孔子生病了,病得很厉害。他的弟子以为老师要告别人世了,为了来安慰老师,子路表现出来他感性和可爱的一面,要门人弟子装作是孔子的家臣,准备来组织孔子的丧事。而孔子的病慢慢好起来了,也清醒了,就对子路说:“很长时间了啊,由是在行诈啊。没有家臣而装作有家臣。我要欺骗谁呢?难道要欺骗天吗?!而且我与其死在家臣的手里(指让家臣来治理丧事),不如宁愿死在你们这些学生的手里。而且就算我不能得到大葬,我会死在道路上吗?”(《子罕》)孔子是真诚的,不愿意来欺骗别人,更不愿意来欺骗天。说明天在他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到了晚年,孔子最钟爱的弟子颜渊死了,孔子感到十分的悲痛,哭的很伤心,说:“咦!天丧予!天丧予!”(《子路》)难道是老天要丧失我吗?难道是老天要丧失我吗?孔子认为在这种时候只有上天才能了解他的悲痛了。所以向天来倾诉,本来是想要把颜渊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惜死的太早了。论语里面也有很多的地方孔子表达了对于颜渊早逝的可惜。
我们知道,孔子的道就是指仁道。分开来讲,有天道、人道,先王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大同之道等等。这些道,孔子都是以仁来表达的。天道是仁,人道也要求是仁义的。个人和社会要求是仁义的,这就是孔子所要在人类社会中实现的道。孔子的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子贡认为,老师的文章,是可以学得到的也是可以领悟得到的,而老师所说的性和天道,是很难学得到和领悟得到的啊。这个道存在于孔子的心中,却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上面我们也说过,是要用心去体会和感悟的。孔子的学生跟随他在一起,也是不能够完全了解。所以的弟子以为孔子对于他们有所隐瞒。孔子就解释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
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意思是“你们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是没有隐瞒的啊!我的没有什么行为不与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啊。”孔子认为他把所知道的道(知识)都教给学生了,没有像其他的师傅一样还要留一手,怕徒弟学成以后抢了自己的饭碗。孔子是大公无私的,把自己的学说和道全部多教给学生了。
对于这个要推行的仁道,孔子看得甚至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这句话也是很著名的。我想同学们也会曾经听说过这句话。不知道你们是怎样理解的。这里也表达的孔子对于道的追求是那么的强烈。只要早上领悟到了真理,就是晚上就是死去了也感到值得满足了。足以说明孔子对于道的信仰是坚定的。这也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气魄。对于道的追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对于真理的追求。孔子所说的道就是仁道,也就是现在经常说的以认为本的思想。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立志于道的人,是不会因为求生而去害(不顾)仁义道德的,只有用杀身来成全和实践仁道的。“杀身成仁”这个成语就是来源于此。中国历史上成千上万的民族英雄就是实践了孔子的这种思想。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天与道是不懈的追寻和实践的。那么,孔子对于天和道究竟有什么样的感悟和体会呢?论语中提到的地方也很少,而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来一些孔子思想的内涵来。当然并不是因为孔子不肯说出来,就像我们上面所强调的,天与道即现在所说的真理,即真、善、美。大家知道,这些真善美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判断的,别人怎么说都不算数的。是不是?更是要通过我们自己用心去体会和感悟的。
再说说,孔子的为官之道。
确切地说,孔子一生只做过一次官。即,鲁定公九年至十三年,先后在鲁国担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要职,期间还担任过相当于临时宰相的职务。此时孔子已经五十多岁了。之前,于鲁昭公十年至十一年(孔子二十至二十一岁),担任过 “乘田吏”和“委吏”之类的小官,据史料记载干得还很不错。但那只属于处理具体事务的小吏,根本算不上是官。离开鲁国之后,孔子曾经在卫国和陈国出仕,但只是拿着俸禄以备咨询的“顾问”而已,别说政绩,连具体的官名都没有留下。此外,在齐国和楚国,孔子都受到了国君的尊重并几乎受到重用,但是由于各国贵族和当权者(齐相晏婴、楚令尹子西)的反对,最终都是抱憾而归。
虽然在鲁国执政期间“鲁国几兴”,但孔子的治国理念是要复兴周道,尊崇周礼,应该说这种守旧的观念在当时是行不通的。被司马迁和孔门弟子们大肆渲染的“夹谷之会”,也不过是为日趋没落的鲁国在外交上争回点面子罢了。但是探究孔子的为官之道,我们可以想见他伟大的人格。这种高贵的人格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显得那么稀有、那么珍贵、那么耐人寻味。
孔子为官不求官。了解孔子行踪的人说:观孔子一生,其周游列国而往来奔走,目的不就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吗?不然,政治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热衷功名利禄完全是两回事。作为政治家的孔子,有心济世而志向远大,一直在寻求一个能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孔子为官,始终恪守着一条道义上的底线:“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当“僭离于正道”的鲁国君臣沉溺酒色、不理朝政之时,正直的孔子弃高官厚禄如蔽履,毅然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孔子曾声言“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表明自己决不为不义之人所用的态度。孔子一心要改变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他把为官作为自己拯救社会、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遇,而不是升官发财的途经。这样的官,这样的境界,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孔子为官不媚上。大凡步入仕途的人,无不四处奔波,求神拜佛,削尖脑袋往上爬,养成了官场上奴颜媚骨的习性。孔子不求官,自然就无需媚上。翻遍史料,我们从来没有发现孔子为达到自己升官发财的目的,对上级领导投其所好、溜须拍马的媚态(这与孔子倡导的“礼”无关)。
孔子为官做实事。按说五十多岁了,好不容易混个司空、司寇之类的大官,吃穿不愁,衣食无忧,与国君和大夫们好好交往、多多应酬,舒舒服服过自己的日子岂不美哉。其实,只要听“三桓”的话,维护这些当权者的利益,孔子的晚年生活完全可以是另一个样子。至少不用曹宋遇险,陈蔡绝粮,“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究竟如何处理政务,史料上没有详细记载,想来应该做了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吧。不然,怎么会引起强邻齐国的担忧呢(齐大夫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然从有限的记载来看,孔子的官做得的确实在:为了维护鲁君的利益,堕三都以抑制三桓的势力;诛杀乱政者少正卯;夹谷之会,更是文武兼施,尽挫
齐国的锐气,也算是为日趋没落的鲁国注入了一股活力。就是在客居卫、陈以及晚年居鲁以备顾问期间,也是针砭时弊,直言相谏,导人向善,决不尸位素餐。
孔子为官不敛财。按说孔子在鲁国作过“俸粟六万”的大官(年薪六万斗小米,相当于省部级以上的待遇),在卫、陈等国虽无实职,但也是国君、贵人们的座上客,顾问费总不会太少吧。然孔子的确是家无余财!鲁哀公十二年,孔子唯一的儿子孔鲤死了,其丧礼“有棺而无椁”,已足见其生活的窘迫。鲁哀公十四年,最钟爱的学生颜回死了,孔子十分悲伤(子哭之恸),然终不能为生活贫困的颜路(颜回父)提供点经济帮助。那么孔子历年的俸禄都到哪去了呢?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
近些年由于各种原因似乎我们和孔子疏远了,但孔子的思想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我们每个人可能对孔子的话一句都说不出来,但我们的所作所为却很容易和孔子的论述对上号。“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毛泽东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孔子说的。两个人谈的都是做人要谦虚。朋友来我们高兴,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他表达的不就是我们这种心情吗?
人类一步一步从远古走来,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到今天的高度文明,是我们的前人在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智慧不断调整的结果。两千年前的孔子用他的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孔子在对社会的认识上所达到的程度是今天我们很多人都无法超越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在复杂的生活面前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在思想上、精神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认真的研究一下孔子,这些问题可能就很容易解决。
我们已不再把孔子当作偶像和神灵来膜拜,但我们也不要把孔子看得那样简单。当我们大谈亚里士多德,或是心中不停的叨念“阿弥托佛”之类的时候,别忘了我们的自家有孔子。
孔子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英雄,有孔子的民族是伟大的,有孔子的人格是高尚的。
第三篇:孔子教育智慧简介及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教育智慧简介及孔子的教学方法 闫合作
孔子教育智慧可用“一二三四五”五个数字来简单概括。
“一”是一个教育目标:仁。就是以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为目标。这样的教育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有计划地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是指两种认识观:孔子的教育观和孔子的教师观。
孔子的教育观主要是: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移风易俗的社会活动。求学不是为做官,而是为开启智慧、提升能力,使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成。
孔子的教师主要是:教师不能只是教授“记问之学”,而要对知识追根溯源,还原生活,使学生学到活知识而不是死知识;教师应具备“知”(会说)和“愚”(会不说)两种语言能力;教师教的是孩子而不是知识,要目中有人、尊重学生。
“三四”是指三个四:四种教学方式、四种教学方法、四种学习方法。四种教学方式分别是:个别教学,无为教学,随机教学,说记教学。四种教学方法分别是:喻,诲,言,教。四种学习方法分别是:问、说、见、习。
“五”是指教师应像孔子那样具备五种品格:自信乐观、积极进取、敢说敢为、重名重利、心怀天下。
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老师可以轻松地教,学生可以快乐地学,把教学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孔子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老师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受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制约。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授、谈话、演示、实验、练习等方法。
传统的教育是“遗传”式的,即传承人类文化,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的。而新课改使现在的教育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成为教育的主题。
新目标必然要求有新的教学方法。人们总是向外找,移植国外的教育教学理念。其实,要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只有从我们的文化中去找药方。从中国古典的教育思想中借鉴,比照搬国外的教育理念,更能适应中国的教育。
据《论语》中的记载,孔子针对不同的施教对象和施教内容,主要运用四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喻、诲、言、教。
喻是通过打比方、举例子、讲故事等方法来讲清知识;诲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言是交谈,即师生对话;教是做出示范,使人仿效。
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非常注重讲授方法,“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和教育对象不同,分别采用喻、诲、言、教四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我们没有把“讲解”“讲授”单列为教学方法,一是因为几十年的教育现实已经证明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这一种教法,不能保障大部分学生取得优秀成绩,而是造就了大批的差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少讲,少用这种无效的教学方法。
二是因为很多教师的讲解,其实只是“诲”知识,而不是“喻”知识。也就是说不是在讲课,而只是在重复教材知识。而且有的老师的重复,不是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而是把简单的知识变得更复杂。老师不讲,学生看看书还能明白;老师一讲,学生反而更糊涂了。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把重复知识当作讲解,却不知“喻”才是最好的讲解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太注重重复知识,仿佛不如此重复,无以表现教师的渊博。
一些本属“教”的知识,不去用身教,让学生模仿,也是靠讲解。如一些实践课、实验课、学习的方法、做题的技巧等。现在教育缺乏的是“喻”、“诲”、“言”、“教”,而把教学方法一味地禁固在讲解——复述教材知识上。
那么老师在课堂上还讲不讲?讲,这里说的“讲”不是重复教材知识,而是把“讲”变成 “喻”、“诲”、“言”、“教”等不同方法来使学生明白。
这四种最基本有效的方法,老师们平日也在用,只是没有明确意识,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不能理性地运用罢了。
我们要像孔子教学一样,有教无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最佳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目标,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而孔子的教学方法,正是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法。
一、喻
讲解是说明、解释事实和论证原理。传统的讲解法,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讲解,只是将教材上的知识重复而已。如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中,传统的讲解方法实质上就是重复知识。
真正的课堂讲解应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使学生易知易懂。讲解最主要的方法是“喻”,而在现代教学中,老师却很少有意识地运用。
《礼记·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喻”是先秦最主要的讲授方法,也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而在现代教学方法中,最缺乏的正是这种教学方法。
《礼记·文世子》载:“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先秦时期对教师教法的要求,是“喻”而不是“传”“授”。
“教之以事”,就是举事例来阐述,让学生体会到需要学习遵守的各种知识、品德。我们把这种教法叫“喻教法”。也就是说,教师的教法主要是“喻”,而不是“传”和“授”。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就是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繁杂的知识简单化,运用举例子,打比方,说故事,使学生领悟得更深刻。
而“喻”,就是这样的教学方法。
1.何谓喻
“喻”是什么意思呢?喻就是不明言,而暗示之,“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使学生心领神会,理解得更深刻,知道得更确切,明白得更清晰。
“喻”和“谕”不同,“喻”是不明言而暗示之;“谕”则是明确地告诉,直言而使人知道。
《广韵》解“喻”为“譬谕也”,意思就是打个比方来告诉对方,而不直接告诉对方。譬,譬如,打比方。
喻,是打比方来说明,能使人理解得更深刻,更清晰,因此,古代把“喻”做为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礼记·学记》:“君子之教,喻也。”——君子教学,用的方法就是“喻”。“喻”是最重要的一种讲课方式。
“喻”,更容易使人接收。
想让学生知道的知识,不要明确地讲说,而是通过举例子,打比方,讲故事等,创设情境,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使学生自己领悟到该学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兴奋感,对自己感悟和发现的知识,就会记忆深刻——因为是自己感悟出来的的东西嘛。这些知识,他会积极主动地去掌握和运用。“敝帚自珍”,也可用来解释这种现象。
“喻”,更容易使人明白。
抽象的道理打个比方,使之形象生动;难解的习题,举个例子,使之容易理解。
比如在小学数学中有这样的文字题:6乘8加上4的和,积是多少?学生往往列式为6×8+4。
如果这样给小学生讲解:“6应该乘一个和,应该是最后求一个积,我们可以用缩句的方法来理解:6乘和,积是多少?所以正确的列式应该是6×(8+4)。”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这种玩文字游戏式地给学生讲解,只是重复题意,很多小学生仍很茫然,无法理解,如果打个与小学生生活有联系的形象直观的比方来说明,就容易使学生明白。
“比如说‘弟弟吃了哥哥的苹果’,这句话中弟弟吃的是‘哥哥的苹果’,并不是‘哥哥’,所以不能因为上面的8离6最近,就用6×8。”
儿童思考问题,主要取决于儿童生活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这个比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容易使学生理解,可以使学生有直接的感觉。碰到这样的题,也不敢吃“哥哥”了,就会吃“哥哥的苹果”。(储冬生:《“数学现实”与生活经验》,《教书育人》2004.4)
这种打比方来讲的方式,就是“喻”。
4.现代教育如何运用“喻”教
现代教师讲授知识,最缺乏的就是“喻”这种讲授方式。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不是不用“喻”这种教学方法,而是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优越,没有将这种教学方法明确化、经常化。
有的老师讲课,往往只是重复教材,将教材上的知识重复说给学生就算是讲课了,而不是用“喻”来阐述教材上的道理。道理只是几句话,而要学生学透学深,则需要来“喻”教材。就是打比方,举事例,深入浅出地以喻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得更明白,掌握的更扎实,学到的是活知识,而不是死知识。
讲课不是重复知识而是“喻”知识。
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是不能传授的。现代教师,不但要具有传授知识的艺术,更要具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传授”,可以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但这种方式是以泯灭和牺牲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为代价的。
教材一般是用严谨的、学术的语言来说明理论、公式、定理。而老师讲课,不是重复这样的语言,而应该将这些理性知识用感性知识来阐释,用举例子、打比方等方式来“喻”这些理论。教材一般是用严谨的、学术的语言来说明理论、公式、定理。而老师讲课,不是重复这样的语言,而应该举例子来说明这些理论、公式、定理是如何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该如何运用于生活。将这些理性知识用生活中的感性知识来阐释。
万有引力是理性知识,教材是用抽象枯燥的语言来阐释的。如果老师只是照着教材来讲,学生很难理解,即便理解了,也只是作为知识来掌握,只是为了做题。如何来讲解这个知识?国外的老师就用故事来讲解。说有一天,牛顿坐在树下,有一个苹果掉下来,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想,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往天上掉?牛顿就去研究这个问题,发现物与物之间相互有吸引力,苹果往下掉,是由于地球的引力的缘故。
这个故事,很生活地说明了理论,又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的发现是很简单的事,如果“苹果”砸的是我的头,我也可以发现这个伟大的理论。使学生知道,这个“苹果”,就是一种念头,一种对生活的观察。
教材讲的是理论知识,教师讲课是将理论通俗化,知识生活化。不能只是把知识从书本传到学生的大脑,再让学生从大脑搬到试卷,而学生却不知这些知识与生活有什么关系。哲学本来是与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而在我们所学的教材中,“哲学”是一门学术,是一门知识,学习它,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学生记记背背,并不了解哲学是怎样来的,也不知如何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因为老师的讲解只是照本宣科地将教材上的内容重说一遍而已。我问过许多大学生,许多教师,甚至政府官员,他们对哲学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这是一门课程的认识上。问是否有意识地运用哲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他们很茫然,觉得不可思议。“能指导吗?没有用过。”
你有这样的感叹吗?自己学十多年,学了几十门课,发现自己工作、生活很少主动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知识是用来改变自己的思维、见识、能力的,而我们学的知识,只是用来考试,几乎完全与生活脱节。这是我们老师只是重复知识的教学方法造成的,难道我们老师没有责任吗?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里是怎样讲哲学的?“用照相作比喻”形象地阐述了“反映论”;“追论雷峰塔的倒塌”来说明“质和量互相转变的规律”;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来说明现象和本质;一句“天晓得”,就点明了“不可知论”的真正内涵„„
读过这本书的人,就会真正知道哲学是什么,就会知道怎样用哲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针对《哲学》这门教材,语言是枯燥和抽象的,教师给学生讲解时,如果只是将教材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一遍,还是用那种抽象的、学术性的语言来表述,不是讲课,只是重复教材。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不重复教材而能讲好教材呢?
像艾思奇写《大众哲学》那样以“喻”来阐释理论,这才是老师真正的讲课方式。
教材所讲的都是理性知识,是在人类无数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是对事实和材料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而教师的讲课,就是把这些理性知识还原为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感性知识。
教育是为了传播理性知识,而教学过程,决不能是传授理性知识,教学过程是用感性知识来阐释理性知识的过程,是知识被发现和被总结的过程。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里谈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时说:“科学著作中的理论知识,也是从极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上辛苦研究出来的,我们自己如果不多少有一些同类的感性知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些著作。例如我们要了解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要了解其中的许多深刻的理论,我们就必须同时学习一下中国近代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要有这些历史的感性知识作基础,才有可能了解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理论著作。”
打个比方,如果教材是讲毛泽东的理论,教师讲课,就要讲中国近代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用感性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性的知识。
讲故事是最好的“喻”方式,而很多老师几乎忘记了这种形式。并不是只有孩子才喜欢听故事,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用故事来说服人,最容易使是相信接受。把说教的内容编成故事,把要传授的知识融于故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诲
诲,《说文解字》:“晓教也。”——就是用直接告诉的方法来教育别人。
告诉对方怎样做,使对方知晓。诲是直接告诉的意思。诲的内容一般较明白,直言于人,使人知道。
“诲”与现代的“讲述法”相近而又不同。讲述法是教师向学生传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讲述是传述、描绘事实。
“诲”,就是直接告诉对方,使学生知道而去遵守,无需做过多的解释。
(一)孔子的“诲”教
《论语》记载孔子用到“诲”的句子共五处,而在回答学生问题中,用“诲”这种教学方法的却比比皆是。
如《先进篇》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在子路与冉求问“闻斯行诸”时,孔子只是告诉其该做的行为,而不做解释。如果解释原因,告诉子路你有兼人的毛病,所以说要问问父兄;告诉冉求有固执己见的毛病,所以要“闻斯行之”。子路与冉求还会接受老师的建议吗?
有些知识,只要明白地告诉就行,过多的解释,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孔子弟子请教孔子的问题,孔子大都是针对其缺点而谈自己对学生的要求,解释只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孔子往往采用“诲”这种教学方法。
(二)“诲”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绝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的讲课既不是“喻”,也不是“诲”,而是一种对教材知识的重复。将课本上的例题给学生在黑板上再重复讲述一遍,或把教参上的内容复述一遍,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讲课内容。
其实,那不叫讲课。老师上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记忆,课本上的例题学生可以看,老师的职责是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重复教材知识,是帮助学生理解的方式,但不是最好的方式。
“诲”是是用肯定句式,最简洁、最直接告诉学生的方式。这不是老师偷懒,而是一种教学艺术。有的老师一上课就是“讲”,说了很多,学生不知该掌握什么,好象都理解,却又抓不住重点,不知所云。
道理只有一句或几句,而要阐明这个道理,却需要无数的事例,需要数十句或数百句语言。说道理叫“诲”,而要讲清道理,就需要“喻”。在讲课中,说明讲课内容,用“诲”;而讲课,不能是重复知识,而要用事例来喻。
课堂上哪些知识该用“诲”,什么时候用“诲”呢?
1.出示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简洁明白,使学生一目了然。出示课堂教学目标时用“诲”,直接展示给学生,告诉学生今天学什么,使学生上课学习的目标明确。
2.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一定要采用“诲”的形式,明白地表述,使学生知道这节课学的内容是什么,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学生应该注意的知识点,需要老师强调的,要直接点出,让学生有明确的意识。
3.批评学生的时候
老师在批评的学生的时候,要用肯定式的句子,直接明了地告诉学生错在哪,应该如何做。不要用反问的句式。反问语气有一种挖苦、嘲笑的意味。
一般的错误,直接指出就行,只要不是品行问题,不要长篇大论地说教。
4.回答学生的问题
在学生发问时,老师要用“诲”这种教学方法,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不要频繁地针对学生发问。很多老师在学生来问问题的时候,总是反问学生许多问题,还美其名曰“启发式”教育。
学生来问某个问题,说明某个问题的有关知识并没有掌握,老师此时的发问,只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发问的勇气,使学生不敢再问。因为学生可能只是问你一个问题,而你要反问学生几个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不出,你可能发脾气,责问学生。学生为了避免与老师间的这种自找的尴尬,就会减少自己发问的次数直至不问。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礼记·学记》)我们老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往往是小叩而大鸣,效果适得其反。
该“诲”的时候要“诲”,这不是老师偷懒,而是一种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大胆提问,勇于提问。
三、言
“言”的意思就是“言谈”,“谈论”,用现在的话就是“课堂对话”。是《论语》记载中运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意义上的谈话法有很大不同。
传统的课堂对话,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课堂对话,只是少数学生与老师有对话过程,也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没有真正的对话。
这里所说的“言”,不是传统理解的问答式教学方法。不是老师提问学生,更多的是学生询问老师,或由老师引出话题,师生各抒己意,共同讨论。在对话中深化学生的思维。
这种对话式的讲课方法,将教师从独霸课堂的“独奏者”角色转变为“伴奏者”角色,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将学生的独自学习变成了合作学习,由被动性的接受变为主动性的学习。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也主张对话式教学,认为教育是对话不断展开的过程,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
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老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师要保持坦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展开对话,进行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一)言谈式教学法的形式
1.讨论式
这种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是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有了自己的理解时,师生共同讨论,互相提高认识。
如《学而篇》15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在这里,“始可与言《诗》已矣”,就是说可以与子贡一起讨论《诗》了。因为子贡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了。
《八佾篇》第8章: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有了自己的见解,因此“始可与言诗已矣”。2.各抒胸意式
《公冶长篇》第26章: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在这章,孔子提出一个各言其志的话题,师生各自表明自己的心志。言谈法的运用,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做到师生平等,不是居高临下式的。
《论语》中记载的另外一次学生谈志章,孔子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就是要学生以平等的心态与自己交流。
3.答问式
答问式,是老师回答学生的提问,而不是老师对学生穷追滥问。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发问的欲望,使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发问,这样老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发问能力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只要培养了学生的发问能力,不愁学生掌握不了知识。
教师提问,只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学生提问,除了掌握知识外,更多的是培养发问能力。发问能力就是创新能力。
(二)言谈式教学的对话方式
现代课堂教育,真正的课堂对话太少,缺乏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缺乏生生之间的自由对话。而课堂对话,可以梳理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交流能力。
“言”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算是学习方法,做为学习方法我们叫“说”。“言”是一种对话式的交流。
课堂教学不是“个体活动”,而是“群体活动”,课堂对话的主体可以分为三种: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及学生群体。言谈式教学的对话方式可以分为几下几种:
1.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对话。
这种对话方式多表现为提问与应答中。传统的这种对话,往往是教师占主体地位,主导问题。新课堂要求让学生占主导地位,来主导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对话,只有形成一种平等的交流,对学生的成长才更有益。
此时教师最好不要站在讲台上,而要走近学生,便于与学生的交流。
2.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对话 这种对话多发生在组织教学、课堂讲授、课堂评价等教学过程中。这时教师是主体,其行为不是指向某一个学生,而是指向学生群体。
3.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的对话
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一般在相邻座位的学生之间进行。这种对话交流,可以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4.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对话
这种交流方式一般发生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个体最好不要与全班学生进行这种个体与群体的对话交流。
5.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对话
这种交流一般是小组对小组,或持相同观点的学生形成的群体之间的争论。
第三至第五这三种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时,教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在学生中巡视,一来便于掌控组织课堂,随时发现问题,二来便于学生发问。
这种言谈式的教学,增加了学生表达知识的机会,可以使学生理解更明确,记忆更深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交流等能力,是现代教育最需要的教学方法。
四、教
教,与演示法有相同之处,却又不完全一样。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指教师做出示范来,让学生跟着模仿做。
“教学”的内涵应该是教师做出示范来,让学生跟着学。而现在的“教”,严重缺乏示范性。教师对“教”的理解,已完全偏离了其原义,成了讲课,而不是“教”课。
“教”的内容一般是实践性强的,多指行为。
在《论语》中用到“教”字的句子共七处,而且 “教”的对象主要是民,只需“使由之”就行。
“困而不学,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篇》)。不学,只能使他照着做,不能使他们知晓其中的道理。故针对百姓,一般提倡教化,使用“教”,而不用“喻”、“诲”、“言”。
当传授使人遵循的行为内容,形象直观的知识时,用的方法是“教”,让人仿效。
“言传身教”,很好地体现了“言”、“教”的本意。
现代教学中的演示法、参观法、实验实习法都是“教”。
实际上,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用到“教”这种教学方法,只是不是自觉行为罢了。
例如,我们在给学生讲一道例题时,对其解法的重复也是一种“教”,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只是我们把这种“教”当作了讲解,而没有当成一种示范。强调的是学生的听,而没有强调学生的模仿。学生运用最好的学习能力不是听而是模仿。“教”和讲只相差一点点,而效果却有天壤之别。
如果我们明确“教”这种教学方法的概念,在教学中就可以自觉地运用,使之产生更好的效果。
当学生问问题时,教师若将自己如何思考的过程,再现给学生,尽量做得能让学生模仿,这是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很多知识的学习其实都是一种模仿,老师写一篇下水作文,使学生仿写,这是“教”;如果讲写作的技巧,一二三四五地罗列写法,这是“传”。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不可以“传授”。
老师范读课文,是“教”,而如果讲朗读的方法列出一二三四条,就是“诲”知识或“传”知识。只是“诲”或“传”知识,是不可以培养出能力的,“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方法,它使学生有了可模仿的对象,模仿是能力养成的最重要方法,也是人类最擅长的学习方法。
在现代信息社会,教育的功能已经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培养能力。”
匠人与艺术家区别在哪?能传授的是匠人技能,而匠心是无法传授的,只有让学生多参与,在实践中摸索,才能体悟。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最本能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孩子最初的学习就是模仿,他们从一出生,就会将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东西贮存在大脑中,每天都在不自觉地加以仿效。
而孩子上学后,老师却不用孩子最擅长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就发挥了学生这种本能的学习能力,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孔子教育思想学习感悟
医者仁心
师者泛爱
——记山东访学归来有感
2017年仲夏,正值伏天,骄阳似火,气温达到历史极值。而扬州市师资培训中心正组织第二期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一行同仁前往山东曲阜——孔子故里进行访学活动。学员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不负组织者的热心,不输这40度的高温。
山东访学行程时间紧凑,活动频密。首先参观孔庙孔府孔林,而后又参观了曲阜师范学校,并聆听了专家的讲座。最后又同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了业务上的交流讨论。在曲阜这样一座沉浸在孔子思想的古城里参观访问,所见所闻都让我们对于二千年前的孔子及其所创立的思想体系有了更为真切地体会。空间上的亲近仿佛让我们能够超越时空与孔老夫子直接对话,作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和一名普通人民教师之间更多的是顶礼膜拜,更多的是学习和领悟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所创立的儒教文化。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超越那个时代的儒家思想包括其先进的教育思想。孔子的终身职业就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实践了其教育思想。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可以归为两点:
一 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 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巧妙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和方法。
作为一个乡村教师,扎根农村教育近二十年,面对种种教育怪像的诸多疑问,面对教育中的许多困惑在学习和研究孔子教育思想中慢慢释然。在教书育人的问题上,我们其实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在如今的乡村,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生源特别是优质生源不断减少,教师的直观感受就是好教的学生变少,难教的学生变多。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诸多学生情况层出不穷。在这种抱怨中,如何心平气和地去对待所有的学生也就成了教育的首要问题。试想一下,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说明当时 的生源肯定也是良莠不齐,否则网上也就不会有嘲笑孔子教学的优秀率差的段子了。但是这恰恰是孔子坚持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的实例。
面对当下的情形,我们不能挑剔我们的教育对象,相比较所谓的名校,我们所在的乡村学校在生源大战中是极度弱势的,现实的乱象其实是有违教育理想的。当然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时也会有意无意地渗出歧视的毒素。面对在不利的教育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发挥教师的个人影响和力量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而不因为其暗淡的背景、残缺的人格,更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艺而不因为学生薄弱的基础、后进的能力,更应该无私的奉献而不因为我们的回报不成比例,社会地位不够高尚。这次游学是对我们教育精神的一次洗礼,两千多年前的哲人都已经明白,身处二十一世纪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更应该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并且能够在现实的困境中找到智慧的解决之道。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客观地认识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特别是经过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先天与后天的多重因素的综合下学生的差异有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总之我们都要理性地对待,冷静地分析;其次要乐观的规划每个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马上新带的初中的起始年级,更要让学生又一次重新起跑的机会,让他们又一次重新认识数学,热爱数学的可能。这一点上,对于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一样的。
教育首先是要公平,大家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教育是一场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人生马拉松。教育是人的最终发展。教育应该遵循人的意愿和个体差异,获得自身不同的发展,那是更高层面上的公平。也就是孔子所追求的“因材施教”。它既是教育上的大战略,又是教学上的小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开头所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尊重学生共同发展的前提下,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发展,不去刻意回避“差异”。当然“因材施教”的原则是要细化到教学的具体措施当中去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率。
一 课堂教学中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有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特性。
二 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相互作用的,因此,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煞了能力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抽去了 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
教育是个永恒的问题,今天的困惑也是数千年来的困惑。我们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求我们今天的答案。此次山东孔子故里之行便让我们在教育思想上有了一次与先师孔子亲近的机会,当然在今后的教育生涯里,那位先哲的思想就如同泰山横亘在齐鲁大地一样矗立在我这样一位乡村教师的心中,纵然泰山有十八盘难登,我依然会一步一个台阶的慢慢前行。
第五篇: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智慧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教育智慧
育才分校张秋玲
看周勇教授说《论语》,谈孔子与教学,其实就是跟随他的脚步,他的思想,进行一次特别的旅行。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我从《论语》中看到了孔子的教育智慧。
一、待人以诚,了解学生
子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
这四个学生先分别介绍一下。首先,高柴是一个较迂的人。他不懂得适可而止地自我控制,根据记载,他的父母过世,他的孝心使他无法控制自己,悲痛得哭干了眼泪,继而流出血来。孔子对他说,孝顺父母是对的,但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而应该适可而止,然后奋发图强,让父母亲因为有你这个孩子而感到安慰。孔子能一下子找到安慰高柴的出发点,又激励了他要努力向上而不必沉沦,与他对学生平时的细心观察了解是分不开的。
其次,“参也鲁”,鲁是迟钝。迟钝的学生也有个好处,因为他会很努力。你学一遍就会,他学十遍,你学十遍就会,他学一百遍。所以很多人特别喜欢曾参。曾参后来传《孝经》,而《论语》中称他为曾子。儒家许多经典是靠曾子及其弟子传下来的,因为他老老实实地把书读好、教好了。
接着,“师也辟”,师就是子张,辟代表偏激。子张在孔子的学生当中确实个性较为孤僻、激烈,不太能与人沟通,有些志大才疏。
最后,“由也喭”,由是子路,喭是粗野。
从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可看出,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是相当的了解的。有此作基础,他的教育才能施展开来。
二、天赋有别,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孔子,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们对话的大意是: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回复和符合于‘礼’,就是仁。有一天做到了克制自己,符合于礼,天下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纲领条目。”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先进》)因为冉有个性较为谦虚、退让,所以教他该做便要立刻做,不要考虑太多;子路性格是勇往直前的,所以要教他收敛一点。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 1
法的问题,其中也包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三、启发诱导,举一反三
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孔子的启发式教育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提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愤”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尚未通达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结论尚未成熟,思路尚未明晰,处于意欲陈述而又难以准确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孔子明确的指出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由此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孔子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促进。启发式教学有着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符合认知的规律。”
孔子还重视触类旁通,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即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你就可以知道未来的事。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八佾》)从而体会到“礼”应该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为政》),子贡也说颜渊“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特别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
四、循序渐进,温故知新
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颜渊感叹地说:“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人,用文化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动,使我想停止前进也不可能,直到竭尽了我的才力也不能停止学习。总好像有一个非常高大的东西立在前面,虽然很想要攀登上去,却没有途径。”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
在学习方法上,孔子还特别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学习了则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从孔门弟子的身上,也能看到孔子对温习的重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学业上的温故而知新,正如树木的根深而叶茂。任何一棵树苗,只要根扎得足够深,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任何一个学生只要遵循温故而知新的自然规律,没有学不好的功课。这种巩固工作必须是及时的、经常的,要把平日的巩固与阶段的巩固结合起来。既温故而知新,又知新而温故。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对于教者而言,“温故知新”还有其特殊的意义。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温故知新”,更要不断反省最近的教学行为和思想,这也是“温故而知新”的一种形式。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师本身就无法成长和进步。只有不断反省自
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才能探索出新的、最佳的教学思想、策略和方法。
五、叩其两端、触类旁通
孔子还经常用“叩其两端”反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答案,从而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位乡下人问我一些问题,我脑子里像是空空的;可是我询问了那些问题的正反面,就完全有了答案。”这种教育智慧既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者主体性张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自己的辨析、判断,创造性地完善自己的教育工作,也创造性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格。
六、发掘潜力、个性发展
孔子通过谈话法,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并在教育指导方面给予关注。他经常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志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他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别,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例如,政治是子路真正的专长所在,他曾自信地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先进》)子路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受别国军队的侵犯,又遇上凶年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民勇敢,而且知道遵守礼义。”孔子也赞许子路的政治才能,说他:“千乘之国,可以治其赋也。”后来子路出任蒲邑大夫,果然经过三年,成绩斐然,百姓都能尽力耕种,而且洁身自爱,当地很少出现犯罪现象,孔子为此多次表扬他,觉得他治理得很成功。此外,孔子还建议让仲由负责军事,让冉求做地方行政长官,让公西赤负责外交方面的日常事务,事实证明他为学生设计的个人发展计划是相当成功的。
由孔子的教育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孔子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的教育方法是循循善诱,因人施教,方法多样,手段灵活,他从来不会简单地以某种笼统的、教条式的方式刻意地塑造学生;而是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欣赏和发掘学生的潜力,鼓励他们个性化地成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成为真正的人才。总之,孔子的教育智慧,对中国历史已经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
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为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教育智慧而不断探索;作为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炎黄子孙,应该为孔子文化的发展壮大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