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孔子智慧
保持一颗诚敬的心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论语》,真能解开现代人的心结吗?
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这么多学生,也是家家都有难心的事情。那么他们是怎样看待人生遗憾的呢?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有一天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
他的同学子夏就劝导他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自称自己的名字叫“商”。他的话分几个层次:
既然死生、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个人无法左右,那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
但保持一颗诚敬的心,减少过失,对他人谦恭有礼,却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做到的。
一个人能做好自己,普天下的人就会爱敬你如同手足兄弟。
所以,做一个有良好修养的真君子,又何愁没有兄弟呢?
尽管这段话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提倡人格的尊严
我们常常会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
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给出的答案乍听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
孔夫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他当然不赞成以怨报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幸福,还有子孙的幸福。而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在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
孔夫子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为人之道
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
对有官位的人,应该表示尊敬;对身上戴孝的人,他们是遭遇不幸者,也应该表示尊敬。对盲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更应该表示尊敬。
这就是一种礼仪,这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孔夫子在其他场合也是这么做的。
《论语?乡党》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乡亲们一起行饮酒礼,仪式结束后,孔子总是要等扶手杖的老人出门后,自己才走。乡亲们举行驱除疫鬼的仪式,孔子一定穿着朝服,恭敬地站在东面的台阶上。这都是一些小礼节。其实,所谓圣贤的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它让我们觉得圣贤未远。他依然在把自己感悟到的道理,留给我们,一起分享。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他的老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一听,又追问:“如斯而已乎?”这样就行了吗?
孔子又补充了一点说:“修己以安人。”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
子路显然还不满足,又追问:“如斯而已乎?”
孔子又补充:“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炼自己,并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像尧、舜这样的圣贤之君还发愁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做好呢。做到这一点,难道还不够君子吗?
孔子告诉我们的,首先是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修身”是对家国、对社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孔子和弟子力争做“最好的自己”,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
别人曾问子路:你的老师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后来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呢:“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我发愤用功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当我快乐欢喜的时候,我会忘了忧愁。在这样一个行所当行、乐所当乐的过程中,不知道我的生命已经垂垂老矣。这是孔子的写照,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理想人格的一个写照。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第二篇:孔子的智慧读后感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
《孔子的智慧》为林语堂文集之一,共分11章,其中《孔子传》首次把孔子的传记译成英文,这是孔子最早的传记,也是孔子惟一的传记,依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英译。孔子是“至圣先师”,一生学不厌而教不倦,以讲学修德与治国利民为目标。孔子以身教和言教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学派,做为两千年来伟大的至圣先师,我们要学习孔子的智慧:一是真诚,二是学和教。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推行教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甚至是两次面临生命危险也没有停下脚步。孔子其实从不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因材施教,重言教更重身教。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孔子的智慧中学到什么呢?书中值得我学习的有这样一句话,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见所闻所学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那些呢?”我们知道,孔子之所以能成为最大的教育家,他成功的重要因素就在于他的“学不厌,教不倦”。后儒思、孟一派学者在所著《学记》中,提出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既是从孔子“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发展而来的。孔子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要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有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为人师表。如果不学习,不注重修养的提升,就会停滞不前,从而失去做教师的资格。
事实上,二期课改的精神也是倡导教学相长的,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事实上是同一件事,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面。通过阅读孔子的智慧,我想,我将汲取古老的教学智慧,结合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相信在将来的教学中会取得更多成绩。
第三篇:孔子的智慧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智慧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刚开始捧起这本书,心中充满着神圣,又充满了疑虑,我能读懂它吗?读过之后仍有不懂,但它却纯净了我的心灵,增长了我的智慧……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去读的好书!
孔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人极为推崇的文化大师,他的智慧就像钻石一样成为后人最为珍贵的宝物。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一座孔府,实乃国人精神的殿堂。面对孔子,常常令人产生敬畏感,因为他是站在千万人之上的思想巨人,他的智慧好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沐浴在人们的心上。这是孔子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孔子给后人留下的做人与成事的智慧是多方面的,简直就是一个“智慧之库”,令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无穷的智慧,正是孔子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夫子和他的学生们经常会进行这样幽默而有趣的交流。我们来到看看他和子路的对话: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当子路听到夫子说出“从我者由与”时,“闻之喜”。呵呵,他怎么能不心头大喜呢?夫子高足七十二人,却只想与他“乘桴浮于海”,这是多么无尚的荣耀啊!为什么让他随行呢,那是因为子路“好勇过我”,看来夫子对子路的评价极高。然而,紧跟着孔子却说了句:“无所取材”。“无所取材”有两种理解,其一,没有为桴的材料;其二,子路无“裁”,不善裁度。我更喜欢后一种解释,这么解,师生间对话的趣味才显现出来。想像着,正当子路心潮起伏,沾沾自喜的时候,孔子给了他当头一棒,那愕然,那满面的窘态,那手足无措的样子是多么有趣啊。在这样的交谈中,看不到噤若寒蝉的学生,看不到板着面孔的老师。学习的过程似乎也不复杂,就是在开启心扉的谈话中渐渐地延展开了。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学……
孔子给后人留下的做人和成事的智慧是多方面的,这正是孔子能够产生如此巨大影响力的主要原因。“学习孔子的智慧与精神,做一个理智和智慧的人,就不会深陷在牢骚和抱怨中,而是能用自己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叩开世人尊重的耳膜,并在别人的羡慕与嫉妒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认为这才是作者告诉我们学习孔子的根本所在。
司马迁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让我们读《孔子的智慧》,也许可以找到一条文化的脉络,触及圣人的脉搏,引起心灵的悸动……
【孔子的智慧读后感】相关文章:
1.《孔子的智慧》的读后感
2.孔子的智慧读后感范文
3.易经的智慧之孔子《文言传》
4.《孔子传》读后感1000字-伟大的智慧
5.水的智慧读后感
6.教师的智慧读后感
7.《提问的智慧》读后感
8.《教育的智慧》读后感
9.《观人的智慧》读后感
第四篇:读《孔子的智慧》有感
读《孔子的智慧》有感
读《孔子的智慧》有感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追求理想的政治生活。孔子的智慧集中了先人的智慧,有哲学的智慧,有历史的智慧。我们还应多读多想,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
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去读的好书!
一、自身素养: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生活中,我们应多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和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一个人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一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同样,一个给予别人方便的人,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给予的方便,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中,能多为别人着想,为对方设身处地考虑问题,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如果你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多想想,就不难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你和别人的思想沟通了,彼此就有了理解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只考虑到自己,只为自己着想,那么这个人一辈子也交不到朋友。但只要这个人开始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对别人付出爱心,就会形成一种吸引力,就能吸引周围的人与其结交成朋友,原来的相斥就变成了相吸。我想那些只想到自己的人,以及不愿意成人之美、不为他人着想的人,是不会
么对你,首先你要怎么对别人。”
二、业务理念:老师施教,各因其材。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及知识、能力现状,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进行教育和教学。不同的人,因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个性也互不相同,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他们对某一学科知识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如都按统一的要求和进度进行,就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给教师提出,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发展倾向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这里的“因”是根据、适应的意思;“材”就是学生的实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教”既指教育思想,也指教育方式和方法。“因材”是“施教”的基础,“施教”是“因材”的必然要求;“因材”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施教”。因此,“因材施教”就是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教育认识的活动。
我不由得惊叹,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注意到了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中的施教不是千篇一律,更不是让学生“齐步走”,而是因人而异,灵活多变。我觉得,这种尊重个性、包容个性、肯定个性的做法实在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学习。当今所谓的“分层教学”、“培优补差”、“走
正是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
从孔子教学中我明白了,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孔子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个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点都心里有数。也折射出一个道理:在我们的教学中,当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更好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因材施教。
三、相处社会:众志成城,团结奉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说,君子普遍团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亲近而不普遍团结人。一滴晶莹的水珠虽然美丽,但经不起太阳的暴晒,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单枪匹马杀出天下,只有团结才会让人生之路更平坦。团结需要奉献精神,需要团队的整体意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发挥它的力量,托起航船,杨帆破浪;一个人只有加入团队,才能体现他的价值,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一个集体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产生力量,我们的意志才不会轻易被摧毁。这些简单的语言蕴涵着人们对团结的理解与认识。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他人的合作,能成就事业吗?“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惟有将团结的力量形成有理想、有目标的团队精神,才能在波澜壮阔的事业中成就未来。
孔子给后人留下的做人和成事的智慧是多方面的,这正是孔子能够产生如此巨大影响力的主要原因。学习孔子的智慧与精神,做一个理智和智慧的人,就不会深陷在牢骚和抱
并在纷繁的世界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篇:感悟孔子教育智慧-
感悟孔子教育智慧
学校的教育智慧萌生于广阔的文化背景,只有培育出肥沃的文化土壤,才能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那么我们不妨到哲人那里寻找智慧。
智慧是很难界定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直苦苦追寻智慧的本质。苏格拉底遍访了雅典城所有自称有智慧的人,结果非常失望。他最后说: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既说明了苏格拉底伟大的谦虚,也说明智慧是很难探寻的。也许,这正是一种智慧。
孔子在《论语》中对智慧进行了探索。冯友兰先生说,“孔子是位大哲人、大智者,其《论语》所含的智慧是无限的,并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律与审美形式。孔子不但描述、解释了智慧,还对教育作了非常精辟的阐述。《论语》就是集孔子言论及观点与一体的一部教育智慧的辞书,它是中国教育智慧的源泉。
孔子的教育智慧涵盖有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孔子的教育智慧关涉于人、关涉于人生的体认,直抵人发展的目标。《论语》的思想精髓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此而无比强大。其一,孔子给我们描述了人生的轨迹:”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智慧让我们去追求完美的人生,完美的人生使生活有价值、有智慧。其二,孔子把智慧指向人的生活态度。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回也不改其乐“,因此孔子称赞”贤哉,回也“。这种对生活的态度,实质上是关于心灵的问题。其三,孔子把智慧指向如何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此要”吾日三省吾身“,因此”仁者不忧“。教育是为了人的,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目标,直抵教育的本质。
其次,孔子的教育智慧关涉对教育公平的追求,直抵教育的理想。2500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重大命题。它是历史的,却是现代的;是古老的,又是新生的。教育要面向所有的人,不论贵*,不论种族,不论性别,不论年龄,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再次,孔子的教育智慧关涉学习,直抵教育的核心。《论语》第一章即论述学习问题。孔子对学习作了精辟的论述:学习的态度---”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学习的志向---”博学而笃志“;学习的方式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的核心要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四,孔子的教育智慧关涉人心智之门的开启,直抵教学方法的最优化。这集中表现在他的著名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任务在于适时、适度的”启“、”发“。此外,他主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联系、迁移,在复习、巩固中发展,由此及彼,由旧而新。第五,孔子的教育智慧关涉师生关系,直抵师生关系的实质。孔子把师生关系提炼为”教学相长“,师生不只是教与学的关系,而且是”相长“的关系。民主、平等、合作、促进、共生,这些现代理念尽在”教学相长“四个字之中。教学过程中师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多么精彩的时刻;告诸往而知来者,是多么美妙的时刻。
孔子教育智慧的内涵不仅仅如此,但可窥见一斑。孔子对教育本质、核心的理解,是大智慧,是教育智慧之根、之源。
学校的教育智慧和文化品格
智慧是在文化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文化需要积累。学校的教育智慧萌生于广阔的文化背景,只有培育出肥沃的文化土壤,才能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学校要追求教育的理想,逐步形成教育哲学,凸显思想的张力。
学校要”顶天立地“,天,即为理想。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基于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在应试教育日益加剧的今天,这种追求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以孔子教育智慧滋养心灵,提升学校文化,形成教育哲学,浸润教育智慧,学校文化品格就会逐渐养成并得以提升。
学校要有伦理上的考虑,追求教育的道德意义,凸显道德的魅力。
孔子的”仁爱“,墨子的”兼爱“,启发我们从道德的尺度解读教育。西方亦有类似的论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是人类最高的目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一个概念---道德。杜威说: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道德即教育。
教育的道德表现为对学生的爱。英国诗人雪莱说得好:”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爱是教育的一种力量,爱推动着教育。教师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的尊重,表现为尊重前提下的民主、平等、合作师生关系的建立。如果学生和教师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校园里,那么,这所学校是具有文化品格的。
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生存状态,凸显师生的文化气质。
生活方式是对生活的一种表态与表现。学校的生活是规范的,因此需要规则;学校的生活空间是狭窄的,但这使师生远离社会的浮躁;学校的生活应当追求时尚,因为这意味着生活的创新与新生活的开端。诸如此类,构成了校园生活的特点。仅止于此,却很不够。校园的生活应当让教师和学生有快乐和幸福的人生体验,有被”释放“的感觉,有创造的热望。
同时,教师和学生应具有文化气质,这种文化气质表现为优雅,甚至是高贵。在这里,不允许有粗陋和低俗。孔子那种在”川上"的沉思,那种对学习的渴求,那种对生活哲理的追索,无不表现为文化气质。如果师生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生活状态得以改善,师生的气质与学校生活的特征互为印证,那么,这所学校应当是有文化品位的,大家如同沐浴在阳光下,沐浴在智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