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孝是法律责任还是道德义务
孝是法律责任还是道德义务
“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品德,它是一种稳定的伦理关系表现,也是和谐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看重与推崇孝道。在《孝经》中,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他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在《论语.为政》里许多弟子向孔子问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子游的发问,孔子说得极有道理。关于具体如何行孝,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很是精辟!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中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那孝到底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律责任,众说纷纭。而我认为,孝需由心而发,不是简单的法律约束就能办得到的。
今年北大实名推荐制在公布推荐生遴选条件时重点强调了道德品质,其中把不孝敬父母列为不得推荐情形之一。此举是重视孝的传统美德,从某方面来说,这还是最强有力的反腐败的英明措施。但是,且不说将采取何种适当标准去衡量孝,孝敬父母本应该是人最基础的美德之一,无论贫富贵贱都应当以孝为先,难道那些不能进或不想进北大的学子就不用孝敬父母了吗?!
同时,据新华社报道,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近日在北京启动。这项工程由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将计划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4-6岁的中华小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提倡孝道绝对是好事,但仔细琢磨下,这一基本人伦到现在却需要国家级学会专门启动一个工程来培养,还是令人难以接受。虽然培养孝子彰显美德,营造充满爱心的良好环境,但放在全国青少年当中,5年培养的百万孝子也只是冰山一角,那剩下的大部分就不培养了,或都是不孝之辈?
一个不孝敬父母,不知道反哺感恩的人很难懂得关爱他人、回馈社会,自私、冷漠一旦习以为常,又会反作用于世间乱象。“小悦悦”等一系列事件凸显我们情感荒芜,传统美德已经岌岌可危。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孝心并不是靠一个工程建立而成的,更不是以法律规范来确立,培养孝心也不应带有功利性、强制性、形式化的色彩,若是孝心可以“量产”,那么机械迂腐负面效果或许更先体现出来。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孝道的推崇更多的是要求家长,教师的言行示范作用。
第二篇:孝是道德的基石(定稿)
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道德的基石。一个对父母不孝的人,再怎么道貌岸然,那也是伪君子。
怎样才算得上真正的孝?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里的“几”当委婉讲,“几谏”的意思是儿女如和父母有不同意见,即使是父母错了,也应当委婉地去劝止。这是表示对父母的尊重。“敬不违”“劳不怨”突出了敬和顺两层意思。敬和顺是孝的真谛。因为敬,就会顺。因此敬和顺也常常和孝连在一起,称作孝顺、孝敬。仅仅为老人提供物质上的供养,而缺乏“敬”和“顺”算不上真正的孝。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是说,现在的所谓孝,以为能养活老人就行了。那么你也养狗养马,如果你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而没有发自内心的敬重,那么这跟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在这里孔子明确表示,缺乏内心敬、顺的孝,和饲养宠物没有什么两样。而我们现在的确有许多人对宠物的关心超过了父母。
孔子的学生闵子骞是个孝子,孔子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是说:闵子骞是个真正的孝子,人们听不到他的父母兄弟对他有抱怨批评的话。
闵子骞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的棉衣铺着厚厚的棉絮,而闵子骞的棉衣里塞的却是芦花。一天,父亲出门,闵子骞冻得直打颤,连拉车的绳子也握不住掉在了地上。父亲以为他偷懒,就一鞭子抽过去。芦花从打破的衣缝里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子骞受继母虐待,一气之下就要休逐后妻。闵子骞跪地求父道:“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两个弟弟都要挨冻。”他的举动感动了父亲和继母,从此继母待他也和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这个故事出自《二十四孝》中的“芦衣顺母”,故事阐述了“孝”除了赡养,还包含宽容、理解、友爱、以德报怨等高尚的道德情操。赋予“孝”更为深厚的内涵。“芦衣顺母”突出了“顺”这一孝的重要标志。
孔子曾经对子夏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是说:做晚辈的最不容易的就是能和颜悦色。有事帮着去做;有好吃的,请他们一块享用,这样就能算“孝”了吗?孔子是在告诉他的学生,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长辈始终如一的顺和敬。
可见孝不单单是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让他们身心愉悦。孝体现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和爱心,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抚育长大,那一份永恒的爱心,是报答不完的。于丹在她的《论语》心得中用一则寓言,讲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她说:有一棵大树,年轻时它给在树下玩耍的孩子攀爬戏嬉,提供果实;孩子稍长,树又为他遮风挡雨,提供阴凉;孩子长大成人,树又用自己的躯干,作为他建房造屋,制作家具的材料。孩子老了,树也被锯掉,只留下树根。但它仍惦记着在它庇护下长大的孩子。它说,孩子我现在什么也不能给你了,剩下的树根,你就劈了当柴烧吧。父母就像大树一样,可以为子女牺牲一切。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近乎一种本能,只有付出,不求回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是一个简单的“孝”字,就能报答得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的。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父母老了,我们应该为他们的高寿而喜悦;同时我们也应该担心,他们能够陪伴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真的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一天,请再多的和尚道士,烧再多的豪宅、冥币又有何用。乘父母健在,应该想想,在有限的岁月中,我们还来得及为他们做些什么。
孝是中国伦理道德的精髓,孝的真谛是敬和顺,不是简单的赡养养。孝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家庭内部子女与父母间的私事。
第三篇:企业领导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
企业领导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
一.基本概念
安全——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能按照自身规律和程序顺利行进。
安全行为——人们在满足目标,时间,经济成本要求的条件下,选择风险最小的行为。安全生产——在生产活动中严格按照科学的操作规程操作,保证人和财物不受到意外伤害和损失,生产活动顺利达到预期目的。
道德——社会族群公认的,族群成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民族文明的精髓,是作为社会的“人”最基本的准则,受社会舆论的控制。
法律——是政治实体制定的,强制所辖范围内指定人群执行的行为准则。法律的目的是保障人们的最基本的权利,维护社会最基本的稳定。是社会到德的底线,是人们一切言行的“高压线”
二、企业领导安全生产的道德义务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两个新的执政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是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在执政理论方面一个质的飞跃,十分精确地回答了我们一切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在什么环境之中才可能顺利达到这个目的?等重大问题。我们的一切活动其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幸福,快乐,健康,长寿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以人的生命为本。社会是人组成的,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主义,没有人的健康和生命,一切政治理想,经济成就,文化造诣都失去意义。人权最基本的是生存权健康权,如果没有了生存和健康,什么学习权,劳动权,居住权,生育权自由权等等都是零。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延续生命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义务,维持物种的繁演是一切动,植物本能,人类当然不能例外!最起码道德义务。
因此,凡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就做,凡是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就不做或少做,只有按照科学的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安全生产就是要求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因此,安全生产就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包含很多内容,但从拆字这个角度来说,可以归纳为大家有饭吃,人人能讲话,就是共同富裕,政治民主。但是人的生存,健康,是基础,“禾”“口”“言”“皆”,“口”代表人的生命安全,是政治和经济的载体。没有载体就没有政治和经济。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实体,希望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是理所当然的。企业所有者通过合法经营为自己获得财富也未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明白,我们创造的所有财富都是为了自己和他人活得更好,而不是死得更快。是为了享受,不是为了治病。实施安全生产,保证人和财产安全,与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相一致,是企业和企业负责人
三、企业领导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
俗话说“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国家为了长远利益和核心利益,都要用法律的手段,强制人们实施安全生产,保证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安全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以来,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构逐步完善,各级政府,企业和法人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逐步落实,各类安全生产措施逐步完善,领导和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安全生产事故和伤亡人数逐年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事实说明《安全生产法》确实是一部有关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立体的,综合性法律。是一部操作性很强且威力巨大,行之有效的法律。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的内容很丰富,除了进一步确立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外,还涉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眼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法律责任等。其中与企业安全生产有直接关系的主要有:关于生产经营许可方面,明确指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关于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配备方面,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相应数量相应水平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设置相应安全管理机构。关于安全教育方面,明确要求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别强调企业及单位是安全生产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不安全就是违法。违法了就要找法定代表人,对法定代表人要处理。因此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要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做好六件事情。
1、是贯彻党和国务院安全生产方针,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能简单照搬照抄,而是要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制定本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原则。此外还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
2、是要层层落实责任制。企业法定代表人是第一责任者,但要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副手,落实到下级,落实到车间、井下、班组、岗位,形成全员的责任。
3、是把《安全生产法》变成自己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应该是《安全生产法》的延续,它是整个社会依法治安不可或缺的制度。落实与否,首先看规章制度是否落实,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的要求。《安全生产法》是历史经验的结晶,是职工生命鲜血换来的宝贵财富,必须一丝不苟的执行。
4、是对隐患治理要做到胸中有数。隐患不除,永无宁日。而治理隐患要投资,只有一把手说了算。
5、要履行安全工作的“三同时”。治理老隐患,不要出现新隐患,否则隐患永远都存在。基建技改项目的“三同时”要扩展到发展规划,五年规划、中长期规划里一定要有安全篇,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兑现。安全必须在规划里有一席之地。
6、是发生重大事故要亲自处理,要掌握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重大事故,主要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赶到亲自处置。如果贻误时机没有采取措施,就是企业领导者失职。
四、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到位,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
1、是建设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强化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各级领导和企业负责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经营理念,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行业和企业要确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落实各种事故防范预案。加强职工安全培训,确立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理念。安全是企业和社会永恒的主题,永远是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常抓不懈。
2、是要广为宣传《安全生产法》使之真正深入人心。要健全《安全生产法》的配套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标准,行业、企业要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将那些被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上升为制度和法规。逐步建立健全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企业、职工和公民的安全行为,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体现安全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真正落实到日常生产生活中。
3、是落实安全责任。企业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职责,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保障
发展规划和新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主体,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要科学界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综合监管职能,要建立严格而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问责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4、是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水平。安全是企业管理、科技进步的综合反映,安全需要科技的支撑,实现科技兴安。企业要采用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国家要积极组织重大安全技术攻关,如煤与瓦斯突出、静电危害、高压油气井喷等重大安全技术,研究制定行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积极开展国际安全技术交流,努力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5、是增加安全投入。安全需要投入,安全生产要付出成本,设备老化、安全设施缺失是安全的心腹之患,隐患不除,国无宁日。要解决历史欠账,消除不安全隐患,加快安全技术改造,需要解决资金渠道,建立企业、地方、国家多渠道的安全投资机制。企业是安全投资主体,要按规定从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加强财务审计,确保专款专用。国家和地方要支持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要制定源头治本的经济政策,并严格依法执行。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期和安全事故的易发期,经济快速发展给安全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够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怎么能够维持正常生产,又怎么能有经济效益呢?更严重的是,如果发生事故造成亡,那么,这个企业很长时间给职工留下了阴影,对人的伤害,对人的情绪的伤害是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
对企业的职工来讲,他们最期盼安全生产能够使自己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如果说一个企业发生事故,最直接的受害者是企业的职工。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做什么事情,第一应该考虑的是这项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的安全性.这就是“安全第一",因为安全问题在时间上有不可逆转,事后的任何补救措施都无法否定已发生的事实,无法弥补已造成伤害和损失.所以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成为每个公民的座右铭,每个领导,单位(企业)负责人,每个人都应该从对单位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的高度去理解,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一个明智的企业家,一个明智的企业领导人,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的,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承担起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
第四篇:保安义务及法律责任界定
保安义务及法律责任界定
案例一:2001年2月4日,卢某与XX南方物业公司(下称南方公司)签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一份,约定由南方公司管理卢某的一套公寓,管理期限从2001年2月16日至2006年12月31日。该合同约定由南方公司提供小区保安服务。2003年1月23日晚9点左右,卢某在其居住大楼的电梯内遭受不法分子袭击并因此而受伤。卢某因此将南方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解除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并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营养费、护理费、整容费、学习中断费及精神损失费共计76896元。
案例二:
宏大公司与XX神达物业公司(下称神达公司)2000年签订物业服务合同。2001年1月由于春节放假,宏大公司没有安排人员值班。2月1日, 宏大公司员工又开始上班,发现其所租用的房屋门被撬,电脑被盗,遂向公安机关报警。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系被开锁入室,现场有撬挖痕迹。经清点,宏大公司报称损失物品总计11115元。宏大公司要求神达公司赔偿,神达公司认为是宏大公司春节期间没有安排人值班所致,不同意赔偿。故宏大公司将神达公司告上法院,诉求赔偿11115元。
以上都是涉及物业服务中保安义务的案例,虽然案例一和案例二的原告分别有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但是法院最后判决物业服务公司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却截然不同。案例一被告无须赔偿卢某,案例二被告却在其过错范围内,赔偿部分原告损失。为什么相似的案件却是不同的判决呢?笔者认真分析这类物业保安义务案件,认为判断物业服务公司是否承担人身、财产赔偿,必须准确界定物业保安义务的性质,以及物业服务公司承担法律责任的范围和归责原则。
物业保安义务的性质
《物业管理条例》中保安义务的规定
一、保安义务是一种法定的消极义务。第47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
服务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服务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物业服务企业雇请保安人员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安人员在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应当履行职责,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该规定见物业服务公司的安全防范工作仅限于“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服务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在安全事故发生的条件下,保安义务是一种消极的安全防范义务,而不是积极的安全保护义务,而且该条也没有强制物业服务公司聘请保安人员。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条例》没有将保安义务列为物业服务公司积极安全保护义务。
二、保安义务也是一种合同义务。《条例》第36条的规定则从侧面强调了保安义务具有约定性,其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个规定包含三个层次内容:(1)物业服务合同是业主和物业服务公司之间权利义务产生的前提;(2)物业提供的保安服务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3)物业服务企业在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导致了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论证保安义务的根本性质――法定义务
确认保安义务为一种特殊的双重义务,尤其是承认法定义务的根本性,不但利于保护小业主的合法权益,维护社区物业的公共秩序,提高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水平,而且从司法实践的发展趋势看更倾向认可保安义务的法定性。
1.法定义务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所建立起来的模式。保安义务对义务人而言,应是其承担的最基本义务和达到的最低要求。保安义务作为一种法定义务,除特别情
形外,通常都要求义务人积极的作为,保障相关公众的人身或财产安全。
2.法定义务符合司法实践发展趋势。有学者认为保安义务除了来源于合同义务外,其他来源的理论基础都是源自诚实信用原则,这种合同虽然未作明确规定,但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保安义务在性质上是一种附随义务。相对于附随义务,来源于合同的保安义务就是一种给付义务。附随义务与给付义务相对应,附随义务不能独立诉求履行义务。
可是,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颁布实施,一些附随义务也上升为法定义务,该解释第六条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赔偿权利人起诉安全保障义务人的,应当将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确定的除外。”物业服务企业是否可以适用本条,司法实务中逐渐倾向于按此施行。
物业保安义务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物业保安义务具有“双重性质”,既有法定性,也有契约性。法定性为根本性质,起着概括规定、约束限制物业保安合同的作用;契约性为首要性质,在适用上为第一位,即有契约依契约,无契约依法定或者契约违背法定时依法定的适用顺序。因此在确定物业保安义务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时候,必须区分有无契约存在,契约是否约定清晰明确,具体如下:
1.无过错责任,以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物业保安服务及合同约定违反法定为前
提。上文已述,《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了物业服务公司应做到最低保安义务,作为一个合格的物业服务公司必须知道法定保安义务,并且符合最低保安义务,不得违反法律强制规定。
2.过错归责原则,以合同明确约定物业保安服务为前提。物业服务公司如果已经尽职尽责履行了合同规定的保安服务,业主仍然产生损失,或者完全由于业主自己的过错导致损失,物业则不承担赔偿业主人身、财产的损失;如果未能履行或者完全履行规定的保安服务,导致业主人身、财产损失,物业服务公司必须在过错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若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同时存在过错,则双方按各自过错的比例,由法官自由裁量各自承担的责任。
引言中两个案例就是法院以过错归责原则认定被告是否应赔偿原告。案例一法院调查所得南方公司已经在小区设置了门卫岗及保安员,卢某不能提供其所遭受袭击系南方公司不履行职责所致的证据,南方公司在卢某被袭击事实中没有过错,故没有支持卢某的诉讼请求。案例二判决被告承担部分责任,就是因为被告宏大公司在春节期间一方面没有按规定打开监控录像,保存有效的监控信息,导致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受阻;另一方面也没有对春节期间出入服务区域的物品进行登记,对原告物品被盗出国贸大厦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官认定物业服务公司赔偿原告部分损失,但同时原告春节期间没有人值班也有过错,所以法院判决双方在各自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第五篇:是...是...还是怎么造句
1、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祖国的希望,还是人类的希望。
2、老师是蜡烛,是园丁,还是慈母
3、快乐是享受,是权利,还是一种象征。
4、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父母对我们的寄望,是老师对我们的希冀,还是祖国对我们的期盼!
5、你是听到了窸窸窣窣的落叶声码?是高贵的灵魂在歌唱吗?还是想用手去抚摸那些可爱而可悲的听众?
6、那个人是我的慈祥的父亲,是我妈妈的值得依靠的丈夫,还是我奶奶的孝顺儿子。
7、雷锋是一名普通的战士,是党的好同志,还是人民的好榜样。
8、今天的天气很好,我们是去打篮球,是去打乒乓,还是去打羽毛球呢?
9、小明是学校里的好学生,是家里的好孩子,还是同学们的好朋友。
10、这个小孩为什么一直哭呢?是渴了,是饿了,还是身体不舒服呢?
11、勤奋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道路,是照亮成功之门的明灯,还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12、你是敌人,是朋友,还是旁观者?
13、我是父母的好孩子,是老师的乖学生,还是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