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由的方式享受语文学习

时间:2019-05-13 16:5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自由的方式享受语文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自由的方式享受语文学习》。

第一篇:用自由的方式享受语文学习

用自由的方式享受语文学习

杨忠兰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信息系 湖南 长沙 410300)

钱理群先生谈到他当学生时,有三堂课令他终生难忘,一堂是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在月光下讲的《月赋》,试想,草地上,学生们围成一圈,老师端坐期间,当头一轮皓月,大讲《月赋》,俨如《世说新语》里的人物,这有多美妙!一堂是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的考试课,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题问先生,你提个问题,他就能知道你的学识程度怎么样,当场断定你本学期的成绩是多少分,学生太有兴致了。第三堂是李金发先生给文学社的学生讲的写作课,开始就提出:写文章即抄袭,只是要掌握抄袭的方法,这是学生多么想学的方法呀!我想我们高职学院的老师如果也像钱理群先生的老师那样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那么我们的学生对语文学习都会非常享用的,而且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使我们的高职学生更好地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种有用的机器。

在实践教学中,我一般将高职语文的学习分为两大块来进行,一类是文学性文体的学习,一类是实用性文体的学习。

对于文学性文体的学习我们应建立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的具体目标是: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理智与情感的稳定性;②强化道德观念和人的价值观念;③培养求知欲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④经常有意识地使用大众传播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熟悉各种宣传手段,培养学生从中进行学习的能力;⑤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不断提高欣赏水平,以人文学科平衡纯粹技术学习;⑥培养高效率工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技能,要养成敢于分担责任的习惯。针对目标我们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学习不同的课文,充分地享受我们的语文学习。

用角色表演法来学习诸如《威尼斯商人》、《项链》之类的课文,让学生在扮演角色、排练和观赏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戏剧情节的变化,练习情感的表达,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学生自己充当演员和观众来学习课文,干劲十足、兴趣大发。

用诵读法来学习《春江花月夜》、《再别康桥》、《雨巷》等优秀诗文和名言警句。诵

读诗文中优美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背诵诗文中的部分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积累,当你与人交流或作其他的口语交际时,能恰当地运用名言警句一语中的地阐述问题、发表观点,不更增添了你的文采和说服力吗?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教学生一些背诵诗文的记忆方法:替换记忆法、文脉记忆法、辅助记忆法、整分记忆法、尝试记忆法,让学生背诵更多的诗文,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用想象绘画的方法学习《天净沙·秋思》。鼓励有绘画爱好的同学将文中描绘的情景用图画表达出来,以供同学们观赏和讨论,或者在网上收集符合文意的图画来进行讨论,这样图文并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更增添了课文的美感。

用漫谈感悟的方法来学习《感受幸福》、《致橡树》等课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及时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幸福,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对于实用性文体的学习,我们应重点训练学生以下两方面的语言能力:①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使用语言,如制定计划、进行讨论、主持会议和各项实际工作;②熟练地运用语言,为寻找满意的职业而学会应聘、会谈、即兴演说等技能。这些内容的学习比较枯燥但很实用,所以我们先从思想入手,引起学生自己的重视。用范文分析和模拟练习的方法学习自荐信的写作,用扮演点评的方法学习条据的写作,用情景练习的方法学习工作计划的写作,用模拟情景法训练学生的应聘口才等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大胆地改革和创新我们的语文课堂,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我们师生互享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认为我们的语文课是他们人生成功幸福的前提。这是我们高职语文教师要研究的课题,让我们共同努力,力争把语文课变成一道美食,既丰富有营养又能让人体味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吧。

第二篇:用另一种方式学习日语动词(定稿)

日语的动词变位与各种时态

动词在形式上的分类

一、综述动词

日语中动词的作用与汉语是一致的,只不过在词形和分类上有所不同。日语动词的特点是:

(1)日语动词分为四类:五段动词、一段动词、サ变动词、カ变动词。

(2)动词词尾发生变化,在ア、イ、ウ、エ、オ各段发生变化。(“段”指的是,在五十音图中横着读发音表。“ア段”即指:あ、か、さ、た、な、は、ま、や、ら、わ;其他段与此同理)。

二、动词在形式上的分类

首先我们来看看所有动词在构造上的特点:即动词都是以ウ段假名结尾。如:見る“看”、読む“读”、聞く“听”、来る“来”、勉強する“学习”、叫ぶ“叫喊”、死ぬ“死”、話す“说”、立つ“站起来、离开”。(分析、结论)

那么又是怎么通过动词的形式来判断它的类型的呢?

1、一段动词:

(1)首先看动词的词尾是否以假名“る”结尾,一段动词均以“る”结尾,如果是“る”结尾,那么这个动词有可能是一段动词,如果不是的话,那么肯定不是一段动词。

(2)第二步看假名“る”前面的假名处于哪一段(前面已经对“段”的概念进行了说明)

A如果是イ段(い、き、し、ち、に、ひ、み、り)假名,那么该动词就是“上一段动词”;射る“射”、見る“看”、報いる“报答”、B、如果是エ段(え、け、せ、て、ね、へ、め、れ)假名,那么该动词就是“下一段动词”;教える“教”、寝る“睡觉”、出る“离开,出去”、入れる“装进”。

有一些五段动词,在形式上完全符合一段动词的条件,但它们并不是一段动词,需要特别注意,这类动词共有16个:知る(知道、明白)、走る(跑)、帰る(回家)、切る(切),要る(需要)、滑る(滑)、減る(减少)、照る(照耀)、練る(推敲)、散る(花等落下、凋谢)、蹴る(踢)、焦る(急噪、着急)、かじる(啃,咬)、混じる(混合)、しゃべる(说)、せびる(央求)。

同学们在课下可以多找些动词来判断它们所属的类别。

2、サ变动词

サ变动词在日语中很容易辨认,具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看中文中,“政治”、“经济”、“学习”“研究”等双字词词汇很多,日语中也出现同样的情况。中文中“政治”、“经济”是名词;“学习”、“研究”通常作为动词来是使用;在日语中,“政治”、“经济”是名词,“学习”“研究”如果仅这两个字的话,同样是名词。然而日语中产生了“サ变动词”,即在“学习”“研究”这类动作性名词后面加上“する”,“学習する、研究する” 就变成了サ变动词。值得强调的是“する”本身就是サ变动词,在汉语中想当于“做”。

“サ变动词”的大多数是以汉语为中心的词汇。大部分的“サ变动词”中国人都可以看懂,也有些是不同的。如“勉強する(学习)、心配する(担心)、”等,这些词与我们的汉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所以应多加注意,千万不要望文生义。还有一些“サ变动词”是由外来语后接“する”变来的,例如:インタビューする。它的外来语部分来自英语的“INTERVIEW”,是“采访”的意思。

3、カ变动词

日语中的“カ变动词”只有一个词,就是表示“来”的“来る”。它在发生不同的词形变化时,读音也会对应发生改变。我们将在介绍各种词形的变化时,向大家介绍。

4、五段动词

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与记忆,我们把五段动词放在了最后介绍,如果大家能够判断出以上三种动词了,那么五段动词就不成问题了。因为五段动词没有特别显著的特征,所以大家在进行判断时,要先判断动词是否是以上三种(即一段、サ变动词、カ变动词)如果不是,那么它一定是“五段动词”。

总结:

根据动词词形进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动词在形式上分为四种:五段、一段、カ变动词、サ变动词。

2、分辨一段动词的要领是:词尾是“る”;然后“る”前面的假名在“い段”或“え”段上。在“い段”,则该动词为上一段动词,在“え”段则该动词为下一段动词。

3、很多“サ变动词”是一个表示动作的汉语词后加“する”构成的。

4、“カ变动词”只有一个,就是表示“来”的“来る”。

5、如果一个动词不是一段、サ变动词、カ变动词的话,那它一定是五段动词。

下面举出几个例子,希望通过这些动词的判断练习,大家能够体会出判断动词的方法。

愛する、会う、買い物する、扇ぐ、あかる(上,抬起)、明ける、遊ぶ、呆れる、欺く(あざむく)、味わう、暖める、演奏する、謝る、講演する、急ぐ、抱く、生きる、遠慮する(“客气”)、帰る(特殊)、来る、炒める、育児する、致す、威張る(いばる)、祈る、煎る(特殊)、移民する、来る、薄める、受け継ぐ、選択する、伴う。

动词在意义作用上的分类

关于动词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介绍几种最基本的、在考试中经常体现其作用的分类方法。

1、自动词和他动词

动词在日语中是一种核心词汇,不仅因为它起到很大的语法作用,也因为它在日语中所占的分量很重。虽然日语中动词的数量很多,但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分成两大类,即自动词和他动词。就是说一个动词不是自动词就是他动词。

自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也就是不带宾语的动词。如:起きる、歩く、走る、行く、来る、寝る、飛ぶ、泳ぐ、出る、たつ、死ぬ、等。

他动词即及物动词,它常常是带宾语的。如:ご飯を食べる、本を読む、日本語を勉強する、水を飲む、宿題をする、テレビを見る等。

由此可见他动词都可以带宾语,而日语中的宾语是由一个名词后接“を”构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区别并非是只看有没有“を”,因为日语中有一些自动词前面也有“を”,但这种情况下,“を”并不表示宾语,而是表示“经过或者离开的场所”,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学生が道を歩いている。(学生正在路上走)(表示经过的场所)

(2)飛行機は 空を飛んでいる。(飞机正在空中飞)(表示经过的场所)

(3)家を出掛ける。(出门)(表示离开的场所)

(4)大学を卒業する。(从大学毕业)(表示离开的场所)

在判断自动词与他动词方面,不像按形式判断动词那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需要同学们在记忆单词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判断。这种判断方法与我们判断汉语中的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时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当然,中日两种语言对动词的感觉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有时在日语中的自动词,拿到汉语中来就成了他动词。因此,我们在遵循一种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对于那些不符合我们习惯的动词要特殊注意。

由我们介绍的按意义对动词进行分类和按动词的形式分类,我们就已经可以从两个角度对动词进行认识与理解了。因此,今后当我们再遇到一个动词时,我们要有一种意识:即是,既要判断它是哪一段的动词(五段、一段、サ变动词、カ变动词),也要辨别出它是自动词还是他动词。判断前者是为了使我们明白应该怎样对它进行变形,判断后者是为了使我们认识到应该将哪些助词与动词搭配使用。这一点大家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加深体会。

ます(连用形)

(1)五段: 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い段,然后加ます。

(2)一段: 去词尾る+ ます。

(3)する: します。

(4)来る: 来ます。

て(连用形)

(1)五段: う、つ、る:去词尾 + って

く-> いて(但是:行く->行って)

す-> して

む、ぶ、ぬ:去词尾 + んで

(2)一段: 去词尾る+ て

(3)する: して

(4)来る: 来て(きて)

た(过去)(连用形)

与“て”变化相同,只是把て变成た就可以了。

ない(否定)(未然形:包括否定、使役、可能、被动)

(1)五段: 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あ段,然后加ない。

(2)一段: 去词尾る+ ない。

(3)する: しない。

(4)来る: 来ない(こない)。推量形(标日说得是意志形,我学的就是标日,但是日语老师说推量比较准一点)

(1)五段: 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お段,然后加う。

(2)一段: 去词尾る+ よう。

(3)する: しよう。

(4)来る: 来よう(こよう)。

ば(假定形)

(1)五段: 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え段,然后加ば。

(2)一段: 去词尾る+ れば。

(3)する: すれば。

(4)来る: 来れば(くれば)。

可能(未然形)

(1)五段: 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え段,然后加る。

这里发生了约音。若按末然形变化应该是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あ段,然后加れる,但此时发生约音,就变成了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え段,然后加る。

例: 書く:書ける

(2)一段: 去词尾る+ られる。

(3)する: できる。

(4)来る: 来られる(こられる)。

被动(未然形)(这个不要和可能态搞混了哦)

(1)五段: 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あ段,然后加れる。

(2)一段: 去词尾る+ られる。

(3)する: される。

(4)来る: 来られる(こられる)。

使役(未然形)

(1)五段: 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あ段,然后加せる。

(2)一段: 去词尾る+ させる。

(3)する: させる。

(4)来る: 来させる(こさせる)。

命令形

(1)五段: 将词尾う段变成相应的え段。

(2)一段:

(3)する:

(4)来る: 去词尾る+ ろ。しろ/せよ。来い(こい)。

第三篇:用寓言的方式学习寓言

用“寓言的方式”学习寓言

——以黄厚江《黔之驴》课例为例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魏本亚

黄厚江执教《黔之驴》令人耳目一新。究其实质,广而言之就是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小而言之就是用寓言的方式教学生学习寓言。黄厚江在江苏靖江“苏派语文研讨会”上执教过这篇课文,在江苏师范大学“国培班”上也执教过这篇课文,两个课例虽有差异,但是黄厚江追求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剖析黄厚江的这个课例,也许能给苦寻“语文味”的老师们一点启示。

一、何谓用寓言的方式 所谓用寓言的方式,就是把握寓言这种文体的一般规律。那么,寓言的规律是什么?这对一位初中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们从小学就读寓言,熟知寓言的基本特征。黄厚江老师在课堂中专门安排了一个环节,讨论寓言的特点:

师:哪位同学能够说说什么叫寓言,寓言有什么特征?我相信同学们从小时候开始一定读了很多寓言,对不对?你能想一想寓言应该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生: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都以动物为主。

师:很好。并不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个话用肯定的说法,换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大多数是虚构的。寓言往往主要是以动物为主要形象,是这样吧?寓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再想一想,有没有人想到的? 生:哲理性。

师:哎,告诉人们什么?一个道理,通过什么东西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故事。那么注意寓言的故事是大的还是小的,长的还是短的? 生:小的,短的

师:对,你看,这么大家一交流,寓言的特点就出来了,它往往是要讲一个小故事来讲一个道理,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往往是动物的多,几乎没有人。

在这个环节学生研讨了寓言的特点,得出的结论是寓言具有形象性、故事性、哲理性这样几个基本特征。这就教给了学生认知寓言的基本规律。

二、如何用寓言的方式学习寓言

根据寓言规律学习寓言这是语文学习的捷径。当下的语文教学太多的是模糊阅读方式,整体感知、局部推敲、研究总结、拓展延伸。似乎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阅读教学的所有问题。实践证明模糊阅读方式是低效的,因为它忽略了文体的阅读规律。我们不妨看看黄厚江设计的学习活动。

(一)研究三个形象

寓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往往都会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这则寓言有三个艺术形象,好事者、驴子、老虎。后两者的形象是十分鲜明的。把握这些形象对读懂这则寓言有实际价值。黄厚江老师在品读课文时不时地与学生研究三个形象。

师:课文里第一次写驴子的句子是哪一句啊? 生:“黔无驴”。师:“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什么叫“船载”啊? 生:用船装载。

师:用船装载,所以这个句子是写驴子的什么? 生:来历。

师:贵州是山区,怎么有驴子呢?哦,是这样来的。接下去写驴子什么?

生:放之山下。

师:放之山下,哦,放在山下,这是到了那边没用处,放在山下,这是写驴子的什么?这是写驴什么?写驴子的处境吧?对不对?哎,到了贵州它没用处,哦,放到山下去,闲着,啊,处境。接下去呢? 生:庞然大物。

师:庞然大物。庞然大物是写驴的什么? 生:形态。

师:在老虎眼里驴子非常非常大对不对?很重要,其它还有吗? 生:“驴一鸣”

师:哎,驴一鸣,对,驴一鸣,驴一鸣什么意思啊? 生:驴叫。

师:说叫声当然可以,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对驴子来讲,驴子在什么情况下叫的?老虎想侵犯它的时候对不对? 生:对。

师:它一叫把老虎吓跑了,对吧?还写了什么? 生:胜怒,蹄之

师:哎,蹄之。这个两个我觉得都是写它的特长哦,它的特长,一是鸣 生:一是蹄。

师:蹄本来是名词,这里是用蹄踢,对不对?所以就做动词用了。好,驴子特长,其它有没有写驴的,哪些句子啦?哦,还有“无异能”,下面有没有写驴的了?好像没有了,哦,最后一句是写老虎吃驴,也是间接地写驴。

经过上述研读讨论,学生可以得出结论,驴子是个庞然大物,具有一鸣、一蹄两种技能;老虎则善观察、善体验、敢行动。好事者在文中作用不大,作者着墨不多,故而形象也不太鲜明。

(二)研究三个故事

在这则寓言里包含三个形象,从三个形象的角度可以把这则寓言分解为三个故事。让学生读书分解故事实际上就是细读课文,弄清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经过勾画圈点,很快就可以讲出这三则故事,我们不妨看看师生研究“驴子故事”“老虎的故事”“好事者故事”。

生;我是一只虎,生活在贵州。以前我们贵州没有驴,可是有一个人把一个驴运到贵州,然后放到山下。我看到了它,以为它是一个很大的怪物,还以为它是一个神。然后我就躲在树林里看它。偷看它之后,我稍稍向它靠近,非常小心谨慎,但是还是不知道它有什么本事。然后又有一天,它突然叫了一声,我非常害怕。我就逃到远处,我以为它要吃我。过了一会儿,我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之后我熟悉了它的声音。然后我在它身边来回走动,还是不敢和它搏斗。再过一会,我便开始挑斗它,它很生气,踢了我一下,然后,我想它就这一点技能。然后我就跳跃过去,大吼,咬断了它的喉咙,吃了它的肉。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师:我们这位女同学尽管长得很文静,但是还是把老虎的这个威风讲出来了啊。黄老师让学生讲故事,看上去很简单朴实,这里却隐含着学语文玄机。语文学习需要读书、概括、讲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应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不得不调动自己的思维、驱遣自己的语言,进行必要的复述。这个过程也就是最好的语言学习过程。黄老师让学生讲故事,实际上也就把握了寓言故事性的特点。

(三)研究一个道理

寓言总是要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迪。读者一般将这个道理称之为哲理。大多数 2 教师喜欢合盘托出,把这个哲理告诉学生。最终学生记住了结论,并没有掌握解读寓言寓意的方法。黄厚江老师采取讨论的方法,力图教给学生解读寓言哲理的方法。我们看看黄老师的处理方法。

师:作者为什么以《黔之驴》为题,不以黔之虎为题?

生:我认为本篇文章最后是老虎吃了驴,然后这篇文章叫《黔之驴》,然后引出了一个故事叫黔驴技穷,它告诉我们人要有一身本领,不然就会像驴子那样被老虎吃掉。

生:作者用驴的愚昧来衬托老虎的机智。

师:黔无驴是从驴开始的,最后一句话“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是以老虎结束的对不对?看来有问题。柳宗元是通过一个驴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他主要是通过驴的悲剧下场来告诉世人一个道理,那这里就要涉及背景,柳宗元生活在中唐时期,很有真才实学,但有本领的人得不到重用。朝庭里拥有高位的人看上去很了不起,实际上没有什么本领,所以柳宗元就写了这个寓言来讽刺那些像驴一样的人,尤其是像驴一样把持着朝庭要害部门权利的人。其实刚才两个同学都讲了,说作者是用驴的愚蠢,蠢驴来衬托虎的机智,我也说用虎的机智来反衬驴的愚蠢。用驴的蠢来表现虎的智,用虎的智表现了驴的蠢,是什么写法? 生:对比

师:作者通过对比把他的爱憎之情表现得非常鲜明,他同情谁呢?赞赏老虎对不对?哎,他讽刺了驴,但我读的时候和他不一样,我们班同学有没有像黄老师一样,很喜欢驴,同情驴的有没有?一个没有?有一个,你是同情驴啊?喜欢驴啊?你说说为什么道理?

生:因为这个地方原来没有驴,可能就是以前有,后来因为火的原因全都消失了 师:我们来想一想这个题目的意思,怎么翻译? 生:贵州的驴子。

师:贵州的驴子,现在你们回头想一想这样的翻译好不好?好不好?

师:哦,黔之驴你怎么翻译成没有本事的驴子呢?这个跟原谅离得太远了,凭空想象那可不行,看来大家,你看一个题目的琢磨啊,哎,有很大空间,我以为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一头被……被什么?哎,被带到贵州的驴子,或者一头从外地来到贵州的驴子,黄老师为什么这么讲呢?我有我的想法,大家都说驴的下场是因为驴没有什么本领对不对?其实

驴的本领就是叫吗?这是讽刺吧?驴可以拉车,驴可以拉磨,在东北,在北方,家里,在旧社会家里有一头毛驴那可不得了的对不对?所以驴是有本领的,驴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生:好事者

黄老师从题目入手进行研究,让学生自我否定自己。把“黔之驴”翻译成“贵州的驴子”不合适,那么怎么翻译呢?学生在研讨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认识,题目应该是“一头被运到贵州的驴子”。驴子的悲剧表面上是好事者造成的,实际上是当权者造成的,因为驴子是一个隐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获得了深层次阅读认知。

三、用寓言的方式学习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黄老师的这节课受到了听课者的好评,大家认为这节课最像语文课,最有“语文味”。究其实质,是黄老师根据阅读寓言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寓言,故而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细细品味这节课,我认为读者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启发。

第一,语文课的第一要义是学习语言

语文课程的性质什么?近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3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

[2]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是新修订课标的表述,这些表述廓清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纷争,为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黄厚江老师这堂课上处处体现了学习语言这个本位。具体地说,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字音。他在学生读课文时,强调了学生容易读错的几个地方,诸如:慭慭(yin)然;以为且噬(shi)已也;稍近,益狎(xia)甚;因跳踉(liang)大(han)。

2.文言句读。在读书时,黄老师一再强调要读准句读,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去理解文意,还要揣摩字里行间的内含,比如最后一个句子“乃去”,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快了点,要读得稍微拉长一点,要把这个老虎吃了驴子以后心满意足的感觉读出来这个“乃”就要读得长一些。

3.成语。《黔之驴》有几个成语家喻户晓,很有应用价值。黄厚江老师不仅让学生找出相应的成语,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庞然大物”。而“庞然大物”这个词学生经常用错,黄老师让学生辨析“姚明是中国男篮的庞然大物”对不对,经过比较,学生发现姚明个子大但能力强,因此不能说他是庞然大物。庞然大物是指大而无用的东西。黄老师还让学生创造新成语,学生自创了:静观其变,黔虎之计,黔驴计多,黔虎食驴。

第二,语文课效率来自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来自语文学习活动。现在的语文学习活动往往流于形式,黄厚江老师却把学习活动做的有声有色。

1.读书活动。读书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黄老师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课堂上有自己默读、出声读、教师泛读、教师教读、学生齐读、学生浏览性阅读。学生读得充分。

2.研究形象活动。老师和学生一起,一句一句地去找寻形象的每一个方面。学生知道了驴子的特点是一鸣一蹄,学生还知道了老虎“视、近、倚、冲、跳”等特点。

3.研究三个故事活动。柳宗元写的一则寓言,在黄老师的课堂上变成了三个故事,学生在讲述三个故事的时候就已经细读课文,进行了概括整理加工。

4.研究寓言的哲理。这个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上文已经分析过,黄老师是带领学生围绕题目的理解进行的,学生不仅理解了哲理,也对课题有了新的认识。

5.学习成语活动。学生学会了《黔之驴》的三个基本成语,另外学生根据学习课文自己有创造了几个“成语”。

从上边的活动可以看出,黄老师课堂开展的是“语文”学习活动,不是那些为了哗众取宠的“非语文活动”。

第三,语文课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语文素养,这是大家的共识。温儒敏先生指出:“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

[3]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在黄厚江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统计发现,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有实践活动,在文章学(寓言特点)、文学(形象分析)、语言学(词语、成语)等方面都有涉及。可以说老师不仅仅关注课文本身,还关注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3]温儒敏:就语文新课标的学习谈九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2012(3).7。

[1] 4

第四篇:享受学习

3.3享受学习

教师:同学们,请为这几位同学精彩的演讲喝彩。他们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学习中的酸甜苦辣,的确,学习中有苦有甜,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你会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与愉悦。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享受学习”。

教师板书:

二、享受学习

一、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形,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学习的滋味,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过程:

教师:中学的生活丰富多彩,课业学习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初中的生活围绕学习而展开: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讨论分享、做作业、考试,这些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活动1:“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20)。

教师:回顾自己的经历,将自己的感受填在表中,并与同学分享。

思考:学习是你想做的事情吗?如果不是,怎样让学习成为自己想做的事情?

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表。2.小组分享填表结果,并讨论。3.各组选代表发言。学生回答: 学生A:学习是我想做的事,我的学习成绩很好,学得很轻松,没有任何压力。学生B:学习不是我想做的事,我感觉到学习有压力,难 2 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以后要向同学多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C:我不喜欢学习,学习压力太大,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埋怨。......教师:同学们,校园中的学习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舞台,在这里,我

们体会到了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我们将逐一品尝。活动2:“探究与分享”(教材P21上)。分析材料中“我”的感受,知道学习的滋味有苦有甜;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学习带给你的是什么滋味? 我真的无法用语言描述此时的心情,我想跳起来,大声地告诉所有的同学:“我 解出了这道题!”我多么希望所有的同学都来分享我的快乐!为了这道题,我整整

一个中午没有休息,连饭都顾不上吃,而且用掉了一大堆稿纸。在这个过程中,我

经历了困惑、疑虑、苦思冥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感到“山重水复”的时候,突然“柳暗花明”。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学生讨论:

学生A:这种感受我也有过,当费尽脑汁终于解出一道难题时,这时候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是无法形容的。

学生B:我没有文中的“我”那么有毅力,碰到难题我会绕道走。以后要向他学习。

教师总结:从刚才同学们的讨沦和谈自身学习的感受中,我们可以知道:学习中有甜也有苦。板书:1.学习中有甜。2.学习中有苦。

教师:同学们,既然学习就像生活,可以痛并快乐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享受学习,使自己更好地学习呢?

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 活动1:“探究与分享”(教材P22上)。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说说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扰,并分组进行讨论,由学生代表交流发言,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和解释。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离开了思维,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思维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不断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解疑,、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有助于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通过活动,能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过程:

多媒体出示图片: 你有哪些学习的困扰? 面对这些困扰,该怎么办呢?

1.针对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2.由小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3.教师归纳:(1)学习并不总是轻松愉快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2)接受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有时人们希望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3)学习中,总有一些困难是必须面对的。经历并克服了困难,我们会更懂得学习。

板书:

1.学习并不总是轻松愉快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2.要接受学习中的各种困难。3.要享受学生的过程。4.要欣赏学习的结果。

教师: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会学习呢? 活动2:“探究与分享”(教材P22下)。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说说自己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由学生代表交流发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教材中的两种情形,使学生知道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才能高效地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习惯,提高交流表达的能力,分享合作成功的快乐。比较这两幅图有哪些不同。

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回顾自己的一周,你的时间去哪儿了?你该怎样有效利用时间? 针对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1.比较这两幅图有哪些不同。

低效学习者学习中无自律、无计划,不重要的事情占据太多的时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高效学习者学习有计划,有自律。

2.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造成不同的原因可能有:低效学习者自我约束力差和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等。

3.回顾自己的一周,你的时间去哪儿了?你该怎样有效利用时间? 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反思,并制订计划,改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教师总结: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板书:5.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活动3:自我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课外拓展阅读,让学生从中获得感悟。而不是教师一味空洞地说教,让学生去被动接受。

呈现材料:

爸爸回来很生气地说:“今天跟老板说,要求涨工资。因为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都做了五年了,有丰富的经验,怎么能和新来的人拿一样的工资呢?” 妈妈问:“老板同意了吗?” 爸爸更生气了:“没有。他说.你不是有五年的工作经验,你只是把一年的经验重复了五次而已。” 出示问题: 1.“五年的工作经验”和“一年的经验重复了五次”有什么不同?

2.在你的学习生涯里,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学习不是日复一日地重复,我们要学会把过去的经验重整、修正、吸收和不断改进,才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教师:有关学习方法的内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3“方法与技能”。

教师总结:学习是自己的事。我们为自己而学,在承担学习的责任中成长。学习中,要善于运用正确的学习方式,做好课前预习,课中做好学习笔记,运用书中所讲到的“课堂记笔记策略”,只要我们不断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四、精讲点拨,知识整合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视频呈现知识结构及问题与答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影响。

精讲:“学会学习”和“享受学习”。点拨:“学会学习”主要告诉我们,校园中的学习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酸甜苦辣;“享受学习”主要讲述了学习并不总是轻松愉快的,要接受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要享受学习的过程,还要学会欣赏学习的结果,过乐学的生活。知识整合:

(一)体味学习1.学习中有苦; 2.学习中有甜。

(二)享受学习

1.学习并不总是轻松愉快的; 2.要接受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3.要享受学习的过程; 4.要欣赏学习的结果。

五、典型题目分析 难,好好享受学习的过程、欣赏学习的结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同学们,学习是自己的事,我们是为自己而学,我们在承担学习的责任中成长,为了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努力学习吧!简要分析题

材料:文化盐城,最是书香能致远。近年来,盐城市持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浓浓书香浸润盐阜大地,为创建和谐盐城“学习型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师倡导同学们和家 长一起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书香弥漫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盐城一道靓丽的风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我们中学生怎样才能做到享受学习? 【参考答案】中学生要做到享受学习:

1.首先要知道学习并不是轻松愉快的;2.其次要学会接受并敢于攻克学习中的各种困难;3.要懂得享受学习的过程;

4.要学会欣赏学习的结果;5.最后,享受学习,还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校园中的学习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舞台,在这里,我们体会了酸甜苦辣;学习就像生活,可以痛并快乐着;让我们勇敢接受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第五篇:享受学习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的第二框题,在第一框题《学习伴成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经历,分享学习中的苦与乐。以“体味学习—享受学习—学会学习”为主线,通过强化学生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增强自信心,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引发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探索学习方法的意识和积极性。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踏上一段新的旅途,然而,初中的学习完全不同于小学,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与学习任务的加重,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学习压力和焦虑,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有必要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调节心理压力,切实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面对学习中的各种困惑,学习过程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学习?如何才能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以及学习与结果之间是什么关系?则是本课需要帮助学生澄清的问题。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回味学习中的苦与乐,帮助学生树立不畏艰辛的优秀品质;通过分享学习过程中积极美好的瞬间,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学习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析观点的能力。知识目标:

知道学习中有苦有乐,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享受学习中的快乐。【教学重点】享受学习中的快乐 【教学难点】享受学习中的快乐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案例讨论

【教学资源】傅园慧的资料,比尔盖茨的故事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分享活动:”我学游泳的经历“主题分享 分享活动的侧重点:

你学习游泳的四个阶段会有哪些想法和感受? a.刚开始接触游泳的时候(无意识,无技能)b.决定开始学习游泳的时候(有意识,无技能)c.学习一段时间,初步学会的时候(有意识,有技能)

d.学会了很久,已熟练掌握的时候(无意识,有技能)展示学生学习游泳的心理感受,介绍关于学习的四个阶段。

学习任何新事物或技能都需要经历这四个工程。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很多的感受。那么,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呢?如何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本课的学习吧。学生分享自己学习游泳的经历

通过分享自己学习游泳的过程,感受不同阶段自己的心理变化,初步认识任何学习就要经历这四个过程,大部分同学出现的心理感受都相似,引发学生的认同,从而导入课题。第一目 体味学习

一、体味学习1.学习有苦也有乐

展示傅园慧图片,以及网友评论

小组讨论:虽未能获得冠军,但为何傅园慧却对自己非常满意?

自己尽力了,没有留下遗憾;感受到体育带给自己的快乐;她很享受和高手比赛的感觉;有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心态。经验分享:

你在学习过程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分享:我的精彩时刻

我真的无法用语言描述此时的心情,我想挑起来,大声地告诉所有的同学:“我解出了这道题!”我多么希望所有的同学都来分享我的快乐!为了这道题,我整整一个中午没有休息,连饭都顾不上吃,而且用掉了一大堆稿纸。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困惑、疑虑、苦思冥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赶到“山重水复”的时候,突然“柳暗花明”。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学习中有快乐

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出示傅园慧奥运前夕的故事

2016年4月份,在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选拔赛中,傅园慧第八排名垫底。随后,她选择到澳大利亚参加高强度的恢复练习。“那强度是她从五岁游泳到现在从来没有过的,从早到晚一直练习,她都是硬撑下来的,每天走路都走不动。”

傅园慧提到恢复训练时说“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我真的有时候都感觉我已经要死了,我当时的训练真的是生不如死。”

“每人的压力都挺大,学习有压力,有很累、很困难的时候,也有别人都无法理解你、误会你的时候,但就是不要放弃。”“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自己,因为当你跨过这条鸿沟,走过这片黑暗,必将浴火重生。”

思考:傅园慧在训练过程中的经历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习中也有辛苦

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的辛苦和困难,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做出努力。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有苦有乐,如何进行学习,才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学生看漫画,读材料

学生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通过傅园慧漫画,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思考问题。通过学生分享学习经历和感受,体会学习中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通过傅园慧奥运参赛前的经历,说明任何事情都需要辛苦的付出,培养学生坚持不放弃的品质 讲授新课 第二目 学会学习

二、学会学习

出示图片:同学的学习困惑

(课前可以进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哪些困惑或难题的小调查。教师收集上来之后进行分类整理,将典型问题呈现在PPT上。)

活动要求: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对策,老师进行总结。

小明的困惑之一:我从小就对数字推理感兴趣,所以理科我都很喜欢学,但是文史类的学科我就怎么都没有兴趣。我知道偏科不好,可我怎么才能学好文科啊? 提问:对此你怎么看?你的建议是?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策,老师进行记录归纳 分享故事:比尔盖茨的五把钥匙

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5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5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它的4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

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即便对有些科目内容暂时不感兴趣,也可以在坚持中摸索出适当的方法,逐渐培养起探究的兴趣。

小明的困惑之二:上中学后,学习的内容难了,科目多了,感觉时间总是不够用,没有休息、娱乐的时间。我该怎么办啊? 提问:对此你怎么看?你的建议是?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策,老师进行记录归纳 介绍知识:时间去哪儿了(教材第22页)

提问:1.比较两幅图有哪些不同,并分析原因。2.分享你有效利用时间的好办法吧。

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握一些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小明的困惑之三:中学的学习内容难度增大了,我遇到不会的题,不敢问老师,怕老师批评我;也不敢问同学,觉得不好意思。我该怎么办啊? 提问:对此你怎么看?你的建议是?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策,老师进行记录归纳

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同伴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带着问题、猜想或假设去探究;独立思考,不断质疑等。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不同特点的人也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学生提前进行思考,完成学习困惑小调查

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讨论,回答 读故事,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讨论,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结合问题进行讨论,回答

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讨论,回答

此部分意图在于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同龄人的接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故事,学生意识到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同龄人接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时间管理图表,直观有效,引导学生体会时间的重要,培养科学学习的意识

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同龄人接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转折阶段,可能我们会面临学习上的很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能保持积极的心态,掌握科学的方法,在奋勇争先中多一分从容,在拼尽“洪荒之力”后我们得到的会是学习过程中的无尽享受,加油吧,找到属于你的学习快乐。总结本课所学 板书

拓展空间 我的私人订制

借鉴同学们的锦囊妙计,整理自己的学习方法手册 整理自己的学习方法手册 借鉴他人 提高自己 附:

比尔•盖茨的五把钥匙

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

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5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5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它的4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其他的4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大陆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后,一下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考试结束,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后来,这道题被发回国内。这位学生在邮件中对同学说,现在我已知道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凡是回答这把钥匙的,都得到了这位大富豪的肯定和赞赏。

各位朋友,您是如何回答的呢?据说有同学在美国麦迪逊中学的网页上,发现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人生的五把钥匙都是我们所追求的,但是财富、幸福、荣誉、成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人生奋斗的回报和结果。只有兴趣是你最早必须带上的钥匙,有了它,也许你就会找寻到其他四把钥匙: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即使是比尔•盖茨,当初的创业和冲动,更多的是出于兴趣,而不是为了财富、幸福、荣誉、成功,只是高明的比尔•盖茨更善于利用这把钥匙,比任何人更快、更高地找到了财富、幸福、荣誉、成功。

下载用自由的方式享受语文学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自由的方式享受语文学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享受学习

    第二课第二框享受学习教学设计【新课导入】:1.多媒体播放:歌曲《小儿郎》(背景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小儿郎”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提问:小儿郎读书时的心情如何?......

    享受学习乐趣 提高语文素养

    享受学习乐趣 提高语文素养 宋长梅2011.6 阅读优美的课文,能使学生由衷地产生一种愉快、舒适的感受,为美文所动,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阅读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培......

    享受遵纪守法下的自由[推荐5篇]

    遵纪守法,远离犯罪 摘要: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家都知道:规与矩原指校验正方形和圆形的两种工具,后来引申为人们言行上的准则和规范。记得唐太宗曾说过:......

    享受学习——教案

    “享受学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之”——学生通过在各种情境中的探索和思考,辩证认识学习中存在的的苦与乐,知道学习的部分功能,对学习有着客观的认......

    享受学习 说课稿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享受学习》。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思想品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二框。根据新课改的要......

    享受学习(合集五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学习的滋味,懂得学习就像生活,有苦也有甜。 2.正确认识并接受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3.学会过乐学的生活。 能力目标: 1.反思和改善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

    努力学习,享受学习(★)

    ››第八周国旗下讲话把美丽带进校园››学雷锋,当志愿者,我能行(国旗下讲话四)››怀揣感恩之心绽放灿烂笑容第三周国旗下讲话››国旗下讲话——学会宽容,让心灵的天空更晴朗11......

    《享受学习》读后感

    好书需要慢慢读,需要反复读,而《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智慧教育》无疑就是这样一本值得我们反复读、慢慢读的好书。在读《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时会停下,细细品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