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学习的相关论述和后人对孔子学习观念的解释(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16:0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对学习的相关论述和后人对孔子学习观念的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对学习的相关论述和后人对孔子学习观念的解释》。

第一篇:孔子对学习的相关论述和后人对孔子学习观念的解释

第二单元我们研究的是学习究竟是什么,这个单元,囊括了教育学视野中对学习的定义,还有西方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与认识,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学习的概念是一带而过的,因此,我选择了2.1.3节中的研习任务1.获取并整理孔子有关学习的论述还有后人对孔子学习观念的解释,在此,我将总结出孔子对学习的相关看法,还有给出我的个人见解。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孔子先生,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从小我们就常常子曰子曰的背,不知道我们是不是真的懂得了其中的真意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孔子这个伟大教育家的思想家的世界里。

《论语》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弟子将《学而》列为开篇首章,大有深意。就连南怀瑾的《论语别裁》 首章也是“学而为一”,可间接说明了孔子为学思想的重要性。当然,只有自己是好学者,还有成功的学习者,孔子才能成为那么成功的教育家。

1.好学。

孔子是懂得谦虚的人,但是唯有好学这件事情他可是一点儿也不谦虚的。他说: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孔子自谓本性的良善或有人及之,这是孔子不敢自居的,但是好学精神是别人不及的,好学是后天的努力功夫,任何人愿意学习就可以学习的,以此来激励后人要有好学之心。

2.“求道”。

“好学”作为孔子学习思想的主要特征,它的精义在于求道。但“求道”这个词语是十分抽象的,有人认为求道就是终日沉思默想体悟大道理,但结果却是陷入歧途或者并无所得。孔子或许也尝试过这种方法,他也发现了其中的弊端,因此他给出解决的方法,“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我想大家都明白其中的真意,空想,或者单纯的想要顿悟是很困难的,只有学习才是真正的“得道”之法,但不要认为任何学习都可以得道哦,孔子罗列出两种不良的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于如何协调学与思,孔子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这两句话可以知道,学习不能只被动的接受所学的内容(这和书中的结构主义有点相像),这样不能使知识有益于自己心灵的发展,思想的提升,即使你学的再努力,也不能入道,只有学习已有的知识,联系旧知识结合现实人事生发新的人生思考才能进入正确的求道途径。即,学与习的有机结合才是正确的求道方法。

3.成功的学习者。

孔子曾自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说明孔子不仅精通于礼乐知识,也十分熟悉平民生活。孔子认为,人们不要乐于某种生活技能上,而不再追求学习别的生活技能,要回了一样又学另一样,这样才能知能众多,这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习的诚挚态度,还有不满足好学的求学精神。想要做一名成功的学习者还得不问等级身份向一切人学习。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当然要“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仅仅对别人言行举止的妥当与否做出准确判断,虽然能获得认识能力,但这知识低层次的学习,还有要“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的实践能力,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4.仁。

“仁”是孔子做学问的最高目的,从《学而》第一篇,就可知道,学习目标和追求的境界有三:1.悦己 2.乐人 3.修身。悦己,即学习的动力应该来源于自己内心的需求。比如在《论语别裁》中,南怀瑾对文学革命的看法是,当你深刻了解了其文学的弊端,才有资格批评,因此,要深刻学习才有资格评论,这就是你内心的需求了,只有满足了自己内心的需求,你

才能感觉到悦己。这样,你才能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寻求你所需要的知识。乐人的意义在于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服务社会,把力气放在作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上面,这样你就有愿为社会付出的德行,想为社会服务,就必须有服务社会的能力,想要拥有这个能力又必须学习,学习已达到修身的目的,但修身是“君子不求人知,只求己能。”即要达到无功无名的境界。哈哈哈哈,晕了没?总之,我个人认为,你要有学习的兴趣,即有欲望去学习,去了解你不懂的东西,有兴趣就会专研,学会了,当然希望有所成就,理所当然想为社会贡献,如果这时候还不够资格,你更会不断学习,到最后,终身为社会服务,终身学习,达到了自己在学习的海洋里,在为社会无私奉献的情景下,达到修身养性的境界。

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很多也很精辟,由于篇幅问题,我只给出了学习的核心问题和学习所追求的三个境界,关于如何学习,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网上的资料。还有南怀瑾的《论语新裁》这本书的见解独特,他认为现在很多的《论语》的朱熹的孔子思想,因为从汉唐以来大家都用朱熹批注的《论语》,有很多意思曲解的问题,建议让大家看原版的论语,自己体悟。《论语新裁》见解独到也十分有意思,建议大家看看南怀瑾的这本书。

第二篇:孔子研究性学习

我眼中的孔子

指导教师:

研究主要涉及学科:语文、历史、政治所属班级

一、研究背景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孔圣人被称为“万世师表”,以其美好的品德、渊博的学识为世人所敬仰。

1、提出的问题

真实的孔子到底是怎样的?

2、确定的课题是?

我眼中的孔子

二、研究意义

我们接触到的孔子总是以儒家代表人物的身份出现,通过阅读古籍、查阅资料、观摩电影,能从中概括出一个很不一样的孔子。

三、研究目标

总目标: 我眼中的孔子是什么样的?

1、思想家的孔子

2、教育家的孔子

3、作为普通人的孔子

四、研究内容

我眼中的孔子(任选以上目标中的一点或几点完成)

五、课题分组及任务

小组长

六、研究计划

周次该周任务方法和手段承担小组 ?孔子的“礼”文献法(阅读《论语》)、共同承担 ?孔子的性格文献法(读《论语》、观看电影《孔子》)共同承担

七、可行性论证

所需条件存在困难解决办法

书籍、教室、电影古籍阅读较为困难老师讲解,自己查阅等

八、预期成果

表达形式

幻灯片展示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

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活动形式参加人员签名 2013/5/3办公室自己阅读,老师讲解

2013/5/10教室观看电影,分享观后感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摘要

课题名称:我眼中的孔子课题组长:

研究周期:从10周到14周共4周研究过程分条摘要

1、思想家的孔子(礼、仁)

2、教育家的孔子(杏坛授业,万世师表)

3、作为普通人的孔子(幽默、豁达、乐观、正直)

结论和生成的问题

一、不知礼,无以立也。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义:儒家学说是以“仁”释“礼”,“仁”、“礼”合一,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再由个体自觉推广至整个社会,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文化精神的根基。

二、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 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 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的教材。

三、我眼中的孔子

亦庄亦谐,幽默的达人;

学问渊博,毕生好学的通人;

和蔼温逊,循循善诱的良师;

敢爱敢恨,正直守中的真人;

写作时参考的资料: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第三篇:孔子的学习理论对外语学习的启迪2014-4-25

孔子的学习理论对外语学习的启迪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道义

摘要: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精通教育,他的学习理论是他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和依据。虽然他这些论点距今已有2500多年之久,然而仍然闪耀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对我国现代教育继续产生作用。本文试图引用孔子的一些学说说明外语学习中的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等原则,以及孔子的“博学”方法对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外语学习;循序渐进;学——思——行;五多:多学、多看、多听、多记、多问

“孔老夫子与外语学习有何联系?”人们看到本文标题也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岂不知在西方国家,引用孔孟学说论证他们的观点的学者却大有人在。而我这个从事外语教育多年的人每每在国外遇到此种情况时往往会感到尴尬,因为我读了他们英文的孔子语录却不知其汉语原文。我这个在红旗下长大的知识分子没有受过“论语”、“四书”、“五经”等国学教育。可是,我不甘于这种愚昧状态,决心补上幼时所缺的一课。阅读之中颇有感触。我们这些善于引用西方语言学家的理论的外语工作者,却不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国学宝库中取宝。使我感到惊讶的是,孔子的许多言论与现代语言教育的观点何其相似!这又使我感到兴奋,因为我们从此可以改变外语教育“言必称希腊”的状态了。

这里,我仅举孔子有关学习方法的一些论述为例,说明现代语言教学中一些基本原则实际上继承了这位古代伟大教育家的治学思想。

孔子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可以概括为学——思——行的发展过程,具体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审问属于学的功夫,慎思、明辨属于思的功夫,笃行属于行的功夫,这一分析基本上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过程。语言是吸收知识、获取信息、进行交往的工具,因此语言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语言教学中,我们一向强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倡学以致用,在用中学习,而不是以单纯学习语言知识为目的。这就是说,不可过分依赖知识而忽视通过语言实践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反对另一种倾向:主张简化知识,甚至否定知识,认为讲授知识必然会削弱能力的培养。为纠正偏向,提出“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以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主张是适宜的。这与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有共通之处的。

孔子认为,学习知识要同发展智力相结合,二者不可分离,不可偏废。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这说明,光读书而不思考,书本上的知识就无法理解;但是光思考而不读书,也会思而不解,都是徒劳无益的。

孔子倡导学以致用,认为学习知识和本领是为了实际应用。这也算是,“笃行之”的一个方面吧。学习六经、六艺,不是为了装饰自己,而是为了从政,用以治国。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这就好比中小学学了六年外语,耗费了上千个课时,结果,见到外国人,还不能说,也听不懂,写不成。能读些东西,但是速度慢,理解不准确,岂不是得不偿失。这显然是教学方法不当所致。正确的做法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去学习。孔子提出了“能近取譬”和“近思”的方法,就是利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经验,由已及人,由近及远去学习,去思考。目前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特点是,明确以语言使用作为教学目的,从语言的实际意义出发来教学语言形式,以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目的。因此,教材和教学都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以利于在课堂内外开展各种交际活动。学生能够把语言形式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自然会感受到“学了就能用上”的快乐,于是,也就越学越有劲了。

孔子博学的方法有五多:多学、多看、多听、多记、多问。多学指的是博览群书,即“君子博学于文”(《雍也》)。孔子认为多看、多听、多记是学习的基本功。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这也符合语言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输入要大于输出。对于看和听,他强调“视思明”“听思聪”(《季氏》),看不明白或听不清的地方,作为疑问要弄明白,不可糊里糊涂过去。在多学、多看、多听的过程中,孔子认为必须同时进行记忆,如果只学不记,那就等于不学。他本人因为随时用心记忆,养成了良好的记忆习惯,所以具有较强的记忆力。现代语言教学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视其为语言教学的目的,也是必要的教学途径。要求学生活动眼、耳、口、手、脑等感官进行操练,练习语言的基本功,提高听、说、读、写熟练的程度。

尽管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对外语教学没有专门的研究,但是他的博学的方法与当代所用的教学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尤为突出的是,中国人善于记忆。古代人苦读圣贤,参加科举考试,背诵是一大基本功。即使到了今天,无数父母仍以背诵唐宋诗词当作儿女们的第一课。虽然,孩子们起初并不十分理解诗词含意,但他们的记忆力却受到了训练,待他们长大以后,逐渐能够完全理解其背诵的内容。此外,由于汉字必须一笔一划地记,无拼读规则可依,这也促使中国学生发展记忆力。善于记忆,这对外语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外语的语音和语法都有一定的规则可循,然而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进行大量的听和读,如能“过目不忘”“过耳不忘”,那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应该反对死记硬背,但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的背记是不无好处的。诚然,现在人类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贮存信息,但这种人工智能也得由人来发展。电脑代替不了人脑。而人应该多用脑思维、记忆。记得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所谓熟读、背得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凑,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的过程,即背记——理解——灵活运用的过程。可以说,孔子的“多记”至今仍有现实的意义,我们应继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不可让学生过早和过多地依赖先进的设备,代替自己的记忆或计算,以致出现功能性文盲的现象。

关于“多问”,孔子有许多名言,例如“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这几句话有两层意思。首先,孔子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因为有疑是学生思而不解的表现,说明学生肯动脑筋。他主张有了疑问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来解决,不要不假思索地去问别人。只有充分发挥了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以后再问人解惑,知识才能理解得深,记得牢。其次,孔子提倡诚实、谦虚的学习态度,认为爱学的人必须抱着眼睛向下的态度向别人请教。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为政》)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而且还要求毕恭毕敬地求教,必须“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季氏》),这样才能求得知识。学而无问难以成为学问。多问才能发展思维能力。才能求得学问。以上这些至理名言相传数千年,但仍嫌贯彻不力。我们的学生往往听讲认真,也能回答教师的问题,但终归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听完一位外籍教师的演讲以后,该提些问题的时候了,常常是一片静寂。问及原因,回答是:似乎设什么问题,或有问题但不敢提,怕说错了被人耻笑,等等。我以为,老师长期不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甚至怕自己被问住而不鼓励学生发问,将造成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会使我们的民族缺少思辩能力和创新精神。现代语言教学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语言规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敢于提出问题。其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于在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孔子还提出为大家很熟悉的“举一反三”、“由博返约”等原则。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一次,孔子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子贡答道:“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说:“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治长》)[1]这说明孔子很推崇概括推理的思维形式。他还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博是拓宽知识基础,约是概括归纳提高,没有博,就不能正确地概括归纳,就谈不上约;相反,没有约,不把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归纳,形成基本的概念、思想和观点,知识仍然是零碎的,杂乱的。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举一反三”“由博返约”是语言教学中一贯遵循的原则之一。首先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学生接触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但这时往往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摹仿阶段,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发现语音、语法、构词等方面的规律,进行归纳、小结、概括,使他们掌握这些规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长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实现学习过程中由博返约的认识飞跃,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现代语言教学中还有一些原则,也可以从孔子的学说中找到根源。语言学习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孔子早就说过“欲速;则不达。”(《子路》)语言学习必须注意贯彻巩固性原则,重视系统的复习巩固。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学而》)这就点出了“学习”二字的含义,就是学过之后要及时复习、练习和演习,保持和巩固知识,进行基本训练,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此学到了知识和本领,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语言学习何尝两样?学生一旦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经过概括、推理的积极思维过程,就能从单纯摹仿而跃至运用自如的地步。对于学习迁移这样一个现代世界各国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重大课题,孔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发表了精辟的论点,那就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的教育思想涉及教育目标、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值得我们长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此文尽管肤浅,但在下斗胆抛出,以引起讨论,求得真知灼见,实现“古为今用”,促进外语教育,并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注释]

[1]孔子对子贡说:“你与颜回相比,谁强些?”子贡回答说:“我嘛,怎敢跟颜回相比呢!颜回懂得一个道理,就可以推知出十个道理;我听到一个道理只能推知出两个道理。”孔子说:“你的确是比不上他。我赞成你说的比不上他。”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2]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编务组.孔子教育思想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张正东.敢问路在何方——话说中国英语教育之路[N].教师辅导报(教研版),2006-11-29.2010-12-02 人教网

第四篇:对孔子学院的看法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Chinese Bridge

Confucius Institute is a non-profit public institute with a mission of promoting and teach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well as supporting local Chinese teaching internationally, and facilitating cultural exchanges.Chinese Bridge is a good platform and stage for people who learn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e to show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ural skills.They both have significance in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its influence on the world.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number of Confucius institute, its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grows greater and greater in terms of culture and politics.In cultural exchanges, it operates within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secondary schools around the world, providing funding, teachers and educational materials in order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make foreigners know more about it and strengthen cultural influence.Considering that, we can view it as a way of culture export and opening up.To some extend, it serves as an symbol of advancing China’s soft power internationally and help foreigners have a correct altitude toward China, because culture reflects a nation’s value and connotation.As Confucius institute establishes around the world, it will make China well known and well understood by those who have prejudice against China.And China will shape good national image to create 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To further promote its publicity, Chinese official authority held Chinese Bridge annually.It is a Chinese proficiency competi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ho've spent several years studying at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m demonstrating their excellent Chinese language ability through sections including speech-making, a talent show and a Chinese knowledge quiz.Many participants regard it as an opportunity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China’s state situation

better and enhance their language and cultural skills.What is more, Chinese Bridge can be a famous cultural brand for exhibiting the glamour and charisma of Chinese culture and provide those who want to seek chances of working in China with self-recommendation stage.However,there are some controversy against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China’s Confucius Institutes for they regard Confucius Institut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overseas propaganda set-up.” The statement has been seized upon by critics as evidence of a politicized mission.Many foreign scholars have characterized the CI program as an exercise in soft power, expanding China's economic, cultural, and diplomatic reach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while others have suggested a possible role in intelligence collection.The soft power goals also include assuaging concerns of a “China threa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untry's increasingly powerful economy and military.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Confucius Institutes have to emphasize on that one important goal of the Institutes is to influence other countries' view of China rather than culture invasion and threat.To have those who have prejudices against China and Confucius Institutes understand better, Confucius Institutes need time and efforts to prove that it is a culture exchanges’ platform rather than an official propaganda for promoting political influence.Despite those prejudic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Chinese Bridge as cultural spreading medias exert the function of exporting culture and importing tal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Chinese culture.They both have a long way to go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all over the world and help others understand what China is.

第五篇:对孔子学说的感想

对孔子学说的感想

三中初一(16)班卢春阳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以,和人讲道理为主,和平解决问题。但是,我不怎么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中国有句古话: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例如说,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到处宣扬儒家学说,讲究以德教化人民,跟那些爱挑起事情的国家和不法分子讲道理,可是,各个国家都没有采纳他这个意见,因为,各个国家都是为了土地支配权而斗争,如果使用孔子学说,这国派去一个代表,谈判!“你说咱们两国,你在这,我在那!”“不行,我在这,你在那!”“我们不同意!”咔嚓!杀了。很难去谈判,所以,两国只有打,谁赢,这块地归谁!

还有,我认为,孔子的学说很单一,把中国人的思想都禁锢了起来,没有创新精神,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好像,中国人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固然重要,可没有创新不行,中国人的学习很机械搞点创新也行啊,可是,老一辈咋学,小一辈还咋学。一点创新没有!而且,人们都有点学傻了的感觉,最近网上的新闻就说,那名牌学校大学生,有的自理能力差,两天就退学了,为什么呢?他适应不了大学这个小社会,更别说大社会了,领导一看,只会学习,别的不会干!居家也不是好丈夫(妻子),你不会干,我也不会!孔子的学说对社会,对国家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孔子学说的弊端在某些方面也不小!

下载孔子对学习的相关论述和后人对孔子学习观念的解释(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对学习的相关论述和后人对孔子学习观念的解释(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

    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天下第一人。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古代率先打破“学在官府”的......

    学习孔子心得体会[五篇模版]

    学习孔子的心得体会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学习孔子的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内容: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接下来就跟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吧!篇......

    浅谈孔子的学习方法论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在长期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中,对如何搞好学习有深切的体会,对学习的规律有较为科学的把握,对学习的辩证法也有相当精到的总结。认真清理......

    学习孔子教学法心得体会

    新前程美语中学 学习孔子教学法 心 得 体 会 陈灵刚 2015.4.28 学习孔子教学法心得体会 今年4月15、16日我校聘请闫合作老师来我校手把手的教老师们学习中式教育——孔子教......

    关于孔子学习的名言

    关于孔子学习的名言 学习孔子的名言就是要去净化心灵,培植善念。学习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入世哲学;有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有以天、地、君......

    英语论文:孔子对今天的影响

    Class:1 Name:Liuyang Number:41204013 Confucius’ impact on the worl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ousands of years in China, Confucianism became the Chinese tradit......

    孔子的智慧对世界的影响

    孔子的智慧对世界的影响 文学院13广告 吴安琪 20134024020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的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是我国儒家学派......

    对孔子美育思想的一点看法

    对孔子美育思想的一点看法 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 陈方敏 美育,即审美教育。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以来才从西方引入(王国维、蔡元培首倡“美育代宗教”),但在中国古代,就一直有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