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方案

时间:2019-05-13 17:2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方案》。

第一篇:《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方案

《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方案

高淳县沧溪中学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农村初级中学,基础薄弱,教学质量不高。数学教学以“一言堂”、“填鸭式”为主要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以机械模仿、大量重复练习为主要方式,缺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理论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学生必须转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关键,更是我校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从教师教学观念和角色行为入手,试图解决:

(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必须适应学生的学,教必须为学服务。

(2)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课题研究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3)忽视学习过程的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意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注意和指导。本课题研究旨在改变这种现象,实行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

2、从学生学习方式入手,试图解决:

从单

一、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生动、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

(三)实践意义:

目前我校采用的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上,忽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实施新课程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

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发展多样性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倡导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建立双向互动共享信任的师生关系。注重以学法为中心,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终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锤炼。

(四)理论价值: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合作学习、开放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理论在农村中学的运用。

二、课题的界说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从这一定义中看出,学习方式主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而是高于策略和方法层面,影响并指导学生对具体策略和方法作出选择的有关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本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它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把学生看作是被动学习者,那么教师就会把学生看作是要靠他人的直接灌输才能学习的个体,就会让学生采取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主动的学习者,那么教师就会引导学生采取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观,然后才能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把被动的学习方式作为辅助,而把自主的学习方式作为主导,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彰显学生学习的价值,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研究的目标: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角色行为。

2、构建适应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方式:

(1)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

(2)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学习精神、自主探索精神。

(3)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新课标、新教材,领会新课标精神,更新教学观念。

2、研究我校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成因。

3、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①创设研究情境;②提出研究问题;③研究问题(研究体验与合作讨论双向互动);④解决问题;⑤提出新的问题。

4、小组合作方式的研究

⑴确定目标:①教学目标,②合作技能目标;⑵组内合作:①开拓学生思路;②纠正学生错误;③提供学生自我表现机会;⑶组织交流;⑷评价成效。5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如何开展。

五、研究对象

根据本校初中学生中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数学学习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形成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的原因,教师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竞争合作学习精神、自主探索精神。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新课改下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内涵研究。

2、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根据计划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发现。

4、调查研究法:设计问卷,对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选择进行现状调查。

5、经验总结法:针对调查结果,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6、8—2006、11)研究的准备阶段。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2006、12-2007、6)组织实施研究阶段。按计划实施研究,教师完成阶段性调查分析报告,典型的教案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进行总结。

第三阶段(2005.2-2005.12)整理和分析有关实验资料,进行中期评估。

第四阶段(2006.2-2006.11)针对中期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方案,深化研究,课题负责人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结集成册。

八、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努力使我校数学学困生变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探索、思考、实践、合作、应用的数学素养,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创设良好的基础。

呈现方式:调查报告、总结性论文、公开课教学案例。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及保证措施

组长:王树生,中学一级教师,沧溪中学教务处主任,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参与组织了学校的各项课题研究工作,参阅了大量的教学资料,接受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具备一定的教科研经验,负责课题的整体规划,内外联络等工作。

副组长:夏华头,中学一级教师,初一年级组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成绩突出,善于积累教学经验,负责课题的组织分工、方案的实施等工作。组员:孙云辉,中学高级教师,数学教研组长,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成绩突出。负责收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寻找理论依据。

组员:王华头,邵仕忠,李雪琴,蔡双娣都是本校的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成绩突出。负责课题的具体实验操作,资料收集分析、整理。

学校高度重事本课题的研究,一旦申报成功,将在时间与经费上大力支持。2006、9、26

第二篇: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韩立福“有效教学法”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内容摘要】 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模式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参与度不够。而实行韩立福有效教学法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由过去的一人学习变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由过去的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导;由过去的消极学习变成了积极主动学习。新课改已经逐步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一个个都成为新课改的受益者。

【关键词】 新课改;小组合作;先学后导;转变

犹记得传统的低效灌输式学习模式———老师首先在课堂中给学生传授知识,课后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和作业,然后定期考试和测评,长此以往,周而复始,便形成了“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老师是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者,学生是老师执行教学任务的随从者。课堂上,老师口若悬河,学生却无精打采,尽管教学氛围很是热烈,然而教学效果平平。在这种“先教后学”教学观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渐渐地变成了等待式、被动式学习,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自主学习能力。

课改前的学习生活,简单来说,就可谓是——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呆若木鸡!然而,这一切在实行韩立福有效教学法之后,有了极大的不同!

首先,课改后实行的是小组合作学习。老师把班里六十余人进行分组,共划分了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学生的优中差比例为1:2 :1,同时选择一名负责任,成绩好,思维敏锐,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其余每人则担任自己擅长科目的学科长。在学生以往的学习中,班上只设有班长、学习委员等,这样的角色只能让少部分人明确自己的角色,大多数却只能跟着别人走。在小组学习中每组都设有学科长,最后,还要集思广益起个能体现本组组员个性或者追求目标的组名。这样人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明确自己的责任,增强自信心,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以小组为单位评价,维护“差生”尊严,发扬合作学习精神。这有利于增加团对内部的合作精神,促使每位成员为团队荣誉而努力。小组评价不仅对小组合作结果评价,还对小组合作过程评价。体现了生生是“主体”、生生是“代表”、生生有“责任”的学习理念。

课堂上,为了捍卫本小组的荣誉,各学科长争先恐后的上台展讲,一个个神采飞扬,引得一阵阵掌声。展讲者,兴趣愈浓;听讲者,思维活跃。且看,讨论问题时,大家各抒己见,有的独到见解常使得同学们受益颇多。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每节课都是一场小小的辩论赛,亦是一个氛围浓烈的学习乐园。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采用的也是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先学后导”的教学理念。学生自己先参考资料预习,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预习与传统意义上的预习有着很大的不同,课改下的预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新知,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从而真正把知识融会贯通。遇到自己疑惑不清的地方,先用红笔进行标注,然后在组长及学科长的带领下踊跃讨论分析。若是遇到小组内成员间意见不合时,则交由老师在班里进行展讲补充。这就好像班里多了十个小老师,可以随时帮助老师解决学生疑问,督促学啥的学习,了解其他同学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并调动了大家独立学习、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我国多年来对教师角色概念的规范性解读,千余年来被视为“颠覆不破”的真理。然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走下讲台与同学们进行互动。“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进行展讲”这句极富启发意义的话,成了每节课老师口中必不可少的课堂调节剂。

最后,新课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改前的学生大都性格内向胆小怕事,上课时从来不勇于发言,更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看法。由于新课改的理念是让学生走向展台,做回课堂的主人,所以老师们都竭尽全力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起初,学生在听到“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进行展讲”这句话时,都只是四下观望,窃窃私语,很少有人能够鼓起勇气走向展台。即使偶尔有人肯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进行交流,也是面红耳赤磕磕绊绊。针对这种现象,老师们也绞尽脑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还会把每节课的展讲任务分配到人。这样几节课下来,学生看到有极少数人在展台上镇定自若侃侃而谈的神情时,心中不免羡慕。与此同时,老师则趁热打铁,一再鼓励学生并不断强调走上展台进行展讲的好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当老师再请人进行展讲时,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的走向展台,生怕不能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比如,语文课上,每次讲授新课以前,老师总是利用课余或早读时间将学习目标及预习提纲展示给学生,小组内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分析,再派出一个代表将本组的看法与大家分享。上英语课时,老师会让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英语话剧表演,这种做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同时又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课改之后一个人的学习变成了小组学习,一个人的课堂变成了一群人的课堂,一个人的探究变成了大家的团结协作,一个人的问题变成了大家的合作解决,一个人的成功变成了一群人的辉煌。课改前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的讲授学习知识,课改后学生采用“先学后导”的先进理念,自己先学习大部分知识,仅有一小部分知识是老师讲授的。课改之后学生的消极被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我敢表现、我要表现的积极主动性。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源于我们的课改,课改已经逐步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一个个都成为新课改的受益者。

第三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太白县鹦鸽小学:李安利

【内容摘要】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情境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归纳、创造。情境体验,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具体的数学事件当中去,参与到能获得到相应的数学认识的活动中去。这样不仅有助于获取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能够渐渐掌握数学学习的一样平常规律和要领。所以我们要以“新课标”精神为引导,活学活用,创造性地教学,让学生通过体验认识数学学习规律,增强学生学习数学信心,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动学习。

【关键词】 新课改 体验学习学习规律 活学活用

一、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活动中

新课改提出要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具体情境体验中学习,学习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获得数学体验。现行的教材在编排上结合了儿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趣味性很强,所以我们要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充分参与到数学场景中去,体验数学的魅力。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素材应回归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提取出与教材相对应的素材,让现实生活成为数学教材的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创设出形象的教学情境。让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充满生活化、鲜活有力知识。例如:比如在教图形这一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遇到的有哪几种图形,身边的哪些物品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圆形,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观察,有目的的思考。让学生把生活中找到的图形的带一些实物到课堂上来,三角形的东西有三角架啊,三角板等,圆的东西有硬币,手表等。然后问为什么有这么多图形呢,生活中的这些东西为什么要设定成这些形状。学生们都纷纷发表意见,圆形可以滚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还有在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们举出生活中哪里有数字呢?让学生们从生活中寻找数字,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比如公交车编号,电视频道,车牌,电子表这些东西都会显示出数字的。再比如:二年级学生在学生乘法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课件创设有趣的数据场景:农民伯伯在种了几颗香蕉树(课件展示:4棵香蕉树,每棵香蕉树上有3串香蕉),然后问大家,这里有什么乘法问题呢?学生们很快地说出这里有多少串香蕉,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完成之后,老师接着讲:有一天,一只小猴子路过这里,看到诱人的香蕉,于是就摘走了一串(课件展示小猴子偷香蕉,偷完溜走的画面)第二天,农民伯伯来到这里,一看香蕉少了,会说什么呢?学生们就纷纷讨论起来了。然后让学生们列出算式,算出现在还有多少串香蕉。这种教学加强了师生的交流,学生学习起来也觉得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对应起来了,就更好有学习兴趣了,同时这些交互问题也给了学生们想象的空间。通过这样的互动,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每个数学问题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们感觉到学习数学就是像是在了解身边事物一样的简单、从容,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二、在体验生活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知识也是整个数学的基础知识,所以小学生一开始对数学缺少认识,缺少对数学规律性的探索能力,从而学生们对数学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因此必须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操作,探索数学规律,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直接认识,通过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鲜活的生活实例,从而让学生自主联系现实生活构建新的知识模型。比如在教图形这一课程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遇到的有哪几种图形,身边的哪些物品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这种课前参与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布置作业时也尽量选择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并理解数学,从而提高对数学的感性认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课本为本,所以学习的内容不能仅限于课本,而是要不断地往生活延伸。

(一)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体验,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场景中去,直接面对现实的数学问题,在鲜活的事实基础上认知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收获相应的数学知识。情境体验在小学生的认知数学规律和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新课改实施以后,我们的教学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已经不存在了,替而换之是的师生互动、结合现实数学情景讨论的方式,还有新教材的内容也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特别是教材中安排的“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等这些显性的操作内容,教师应该重视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形成概念、推导公式、实践应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可以展现情境体验的内容,深刻联系生活实际,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动”起来,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必须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手来„„因为只有做了才会学会。在以往为老师讲解、板书、学生听讲、记录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动手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很少,所以也很难获得有效的数学体验、认知。现在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体验,在学生在动手中体验数学的存在。通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学生有机会通过切身体验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让学生能把课堂知识与社会事实等同起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要使他们对事物真正了解就必须通过形象的物体,让他们通过形象联系起抽象思维,针对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应用情境体验,把课堂知识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形象等同起来。

(二)在生活中使用数学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生活即是知识的根源,也是知识的归宿,所以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联想生活,而且要在生活中联想数学、应用数学,这样才能在生活实践中验证的我们的数学知识,使其最终为生活服务。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具备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数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应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抽象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所带来的乐趣。在平时的课堂上面多设置一些实践课,让学生都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给同学们。例如:在班级郊游的时候,让学生们算算车费,门票等要多少钱等,在学校运动会时,问学生如何得出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等,让学生们测量教室面积,体检时,让学生们算班级的平均身高,体重等。还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商店模拟,让一些学生扮演超市收银员角色,让其他学生扮演顾客,设定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擦的价格,让买的同学计算用不同面值的钱去购买,让卖的同学计算如何找零。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货币的面值,还能锻炼他们计算的能力。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这样,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但是学习还是要以课堂为主,联系现实生活为辅,即要让学生们觉得数学知识面不枯燥,又不脱离课本的教学内容,把新课标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新课标引导学生的发展。生活是数学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好素材。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性,真实性,就必须很好地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激发学生发现生活奥秘的兴趣。新课标的这点精神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更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从生活中提取数学素材,更好地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供学生探讨、分析。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对于素材的选取要具有实践性,教师要多提取一些联系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素材,使学生可以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学习体验,同时数学素材要具有趣味性,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情境符合学生的兴趣。其实新课程改革在逐渐转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同时,我们的教学课本也同样发生了具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教育越来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结果,更贴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考试考满分,而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三、在转变评价标准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往的课程评价标准偏重于学生的成绩,这种评价标准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与素质教育的原则相背的。新课改对课程评价改革是新课改内容的一个重要内容,新标准要求教师更关注发现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注重日常课堂评价

新课改强调注重对日常课堂的评价,反对盲目看重选拔评价。只有侧重日常课程的评价,才能更好地认识到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为教师的提供教学反馈信息,新课改要求评价标准必须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要让被评价者也参与到评价过程当中来,评价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目前与老师要求的差距,也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现阶段的情况,老师可以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样的实时的信息获得,才能加深师生之间的认识,一方面通过评价,老师可以给予积极、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在得知自己差距后,也能马上迎头赶上。在以往为升学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方式里面,平时的评价太少,没有办法立即获得学生的信息,往往影响了学生了正常发展。在平时的课堂互动中,可以多设定讨论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于积极、主动的学生多给予奖励,这样不仅在带动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了解教学效果的同时,课堂评价可以实时得知学生水平,也是验证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手段。新课程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学生为本,多给予积极、正面、鼓励性的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面发展。

(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为了让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发展,由于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性,对于不同的学生,发展目标、方向可能是不同的,所以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新课程要求制订多元化的评价,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才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的。特别是对于数学来说,高分低能的情况普通存在的,而有些学生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却是得心应手的。所以评价方式可以多一些,以课堂评价为主,结合作业分析作业情况、单元测试等评价方式,同时要让学生展开自评或互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做评价,可以起到让学生自省的作用。我们应当废弃不顾个体差异、只以升学为目的急功近利的评价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秀丽;浅谈新课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1期

2、李亚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练习的实施[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3、姚永芳;;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11年21期

4、柳桃珠;;小学数学利用生活情景教学策略浅议[J];吉林教育;2010年14期

第四篇:语文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中 卫菊珍

邮编 215011联系电话:0512-66817098

内容摘要: 语文新课程下,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课程和内容设计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

一.背景分析

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且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居多,局限性较大,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这次教学改革是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次教学改革要改的是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教与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明显特征和核心任务。

二.新课程下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对应于他主学习的被动性,两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不会视学习是一种负担,而视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相反,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1

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监控的学习。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建立和维护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找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整、信息搜寻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专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生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可以获得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并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现,必须实现三大转变:

(一)教学内容,应当从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

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如学完新课文《坐井观天》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了将会怎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有的和同桌互说,有的前后座凑在一起争论„„思考、讨论后,一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声吓得它忙向小鸟求救。另一学生说,青蛙看到了高高的山峰和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上面飞舞着蝴蝶和蜜蜂,青蛙陶醉了,它觉得以前的日子都白过了„„又一学生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我也很惊奇,很感兴趣,学生一般是顺着“青蛙跳出井口后将怎样”的思路进行想象,他怎么又让青蛙跳回井里了呢?因此我进一步发问道:“为什么呢?”这一学生继续说道:“青蛙跳出井口,来到一条小河边,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赶回去,又跳回了井里,并自言自语道: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我的心被震撼了,连连点头。是啊,河水里常漂有死鱼,菜市上也常有卖青蛙的,这都是有目共睹的,让青蛙跳回井里完全合乎情理。我不失时机,因势利导:青蛙是益虫,是庄稼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青蛙。一堂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做到了“语文学习不只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习生活,学习发展。”

(二)教学方法,应当从过去以知识量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习鲁迅小说《故乡》,让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经过思考、讨论,有同学说:文章写了杨二嫂把“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后来又拿了“我”家的“狗气杀”,说明杨二嫂有贪小自私的心里。有同

学说:杨二嫂的贪小自私的言行同她不参加劳动的坏习惯有关。原先她开豆腐店时,就“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招徕顾客,所以写杨二嫂,是对她好逸恶劳的坏习惯进行嘲讽。有同学说:过去的杨二嫂“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圆规”式的姿势,生活比较宽裕。现在变成了“圆规”,说明作者在对她讽刺、批判的同时,还寄托着一种同情。有同学说:文章写杨二嫂主要是为了突出闰土。像杨二嫂这样早先开豆腐店的小商人都变成这个样子,那闰土的生活就更不用说了。还有同学说:写杨二嫂这个人物,是为了全面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衰败、萧条的悲惨景象„„老师没有公布什么标准答案,同学们也没有拘泥于一个方面,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谈自己的认识、看法,不能不令人欣喜。

(三)教师角色,应当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新课程下,教师还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如初一新生入学时正值秋天,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我爱秋天》的作文。要写好作文,首先应该亲自去感受秋天。同学们一致认为去田野。我带着同学们来到田野,大家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摸,通过自主实践,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有的说“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的稻子成熟了”;有的说“好多好多菊花开了,有白的、黄的、红的”;有的说“一串红就像小鞭炮噼里啪啦地开了”„„在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又适当及时引导学生探究,如:当有的同学说:“向日葵的脸全向着太阳呢!”我及时引导:“是呀,那向日葵为什么向着太阳呢??有没有不向着太阳的?”同学们马上去观察一同说:“没有不向着太阳的。”可至于“为什么”就说不上来了。我嘱咐他们课后自己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又有同学有新发现了:“老师,这里有好多蚂蚁排着队搬东西呢!”我马上启发到:“那它们为什么要搬东西呢?它们是怎样适应气候变化的?课后仔细观察、研究,认真查阅资料,到语文活动课上交流。”

同学们通过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学习,积累了了关于秋天的好多知识,回到教室,没有同学感到无话可写,相反,都流露出亲身实地体验丰收的喜悦。

语文活动课上,既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解决语文、作文等课上出现的新问题,如以上问题:向日葵为什么向着太阳?蚂蚁生活是怎样适应气候变化的?又可以采用专题形式,下面以一节“词语积累”语文专题活动课为例。要求学生把课外自己从书报刊物上发现的优美词句亮出来共同赏析,然后分门别类地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甲同学首先发言:“请听一片断,晓梅瞪着艳羡的双眸,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万分崇拜洋妞,认定她就是电视剧中的小燕子„„这里面哪个词用得最美?”同学们都认为是“艳羡”,但就“艳羡”一词的意义却各执己见。有人认为“艳羡”即“羡慕”; 有人认为是“十分羡慕”,理由是“艳”是“羡慕”,“慕”是“羡慕”,相叠应是“十分羡慕”„„同学们争论激烈,但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我决定:各自去查找资料,独立思考,细心斟酌,真正弄清它的含义。第二天,同学们把结果带来了,有的同学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应用汉语词典》,有的同学查了《汉语大词典》、新《辞海》,有的请教博学的父母、老师,我当然也查阅了不少资料,最后得出结论:由“艳”组成的含有“羡慕”意义的双音词可分为两类:一是“羡称”。“羡”与“称”的词义各自独立,组合后的词义相加,即“羡慕、称赞”。二是“艳羡”“艳慕”,它们组合后的词义是重叠关系,即与原来单音词的词义相同,“艳羡”即“羡慕”。这一现象是词汇由单音向双音发展的结果,并不是表义的手段。至此,同学们通过独立、合作、探究学习完全理解了“艳羡”一词的意义。

实现上述三个转变,能够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是啊,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找答案,相信他们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相信他们讨论后能找到答案,相信他们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书目:

①《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周小山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初中语文》陆志平顾晓白编著东北

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语文课程新探》陆志平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⑤《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 雷实 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⑥《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傅道春 徐长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五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徐洞小学:王洪亮

数学家说,数学好玩;科学家说,科学好玩;我想,要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我们也必须让语文“好玩”起来。那么,教学方式就必然需要寻找出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目前的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教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教材特点的教学方式,向课堂要质量,是我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更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助力。因此,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课前预习、朗读课文、勤思考多质疑、勤读书多作文等习惯。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前奏,对学好新的知识有着启发性的作用,提前预习后,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能够生发更多的思考。朗读课文,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加深对文字的敏锐感觉,而语感的获得,必须通过扎实的朗读来完成。朗读时,能够把形象和情感糅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体味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气势、韵味和语言的优美。古语曾言: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思考质疑可以让学生有独立的见解,可以加深对文章和知识点的理解,更有助于教学相长。语文的根本就在一个文上,如何作出一篇好文,需要从平时抓起,多读书的同时,多练笔。养成写日记、做摘录、写随笔、心得的习惯,这样才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或学习中出现的某种情况,给予示范,或予以点拨,或组织讨论、辩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采用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语文内容,突破学习上的难点。由教师讲懂,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去读懂,虽然都是“懂”,但这二者的价值取向却大不相同。前者着重的是为教书而教,注重的是结论,而后者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在读书的过程中的成长,注重的是体验和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读,再读,反复读,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积累才是有效的,运用才会是自如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因为语文学习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阅读同一个文本,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正如谚语所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思考的成果都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意识,应该给予鼓励、提倡和培养。

开展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造潜能,整合语文知识和能力。开展有效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先根据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智能结构等方面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出发,实现语文与生活的沟通;注重跨学科领域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确保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行之有效,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顺利解决乌鸦怎样喝到水的这一教学难点,教师设计如下活动: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瓶子、石子,做实验,观察水上升的过程。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项实践活动重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感受直观刺激,从而产生快乐情趣,于无形中解决教学的难点,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的方法须根据学的方法”。经实践检验,新的教学方式附和语文新课标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教学质量。

下载《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下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的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物学习方式的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生物学习方式的探究 新的生物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深刻的影响和引导着生物教学实践的改变。生物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重传授知识向重学生......

    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

    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应当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优化教学方法,赏识每位学生并进行激励性评价来实现教学......

    新课改下的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合集)

    浅谈农村中学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尝试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小寨中学江歆敏 摘要:新课标、新教材给数学带来新的活力,农村中学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课堂教......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唐兴福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教师的教,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重复记忆、题海训练、强化储存,根本没有学生主体活动过程,新课程则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

    浅谈新课改下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浅谈新课改下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读有感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领域一直困扰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并且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转变学习方式__促进学生发展

    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在传......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方式创新之我见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方式创新之我见摘要:中学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面对新课标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初中政治教师应着眼于教学目的,立......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教学《不求甚解》想到的 南京晓庄学院附中 朱树静 我在上《不求甚解》这篇课文时,先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不求甚解”的意思导入,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