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希贵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主要观点
李希贵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主要观点
把人民教育“语文主题学习”专辑中,北京市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在反思中重建--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思考和探索》一文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以学习借鉴。
向规律靠拢―――“语文主题学习”的内涵
“主题学习”主要是围绕某一主题选择几十篇主题相关、相近、相似,甚至相反、相连续性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读本。选择文章时,兼顾古今中外,兼顾不同的年代、文体等等。每一篇文章后面的阅读提示,也尽可能围绕单元的重点的难点编写,这就是“主题学习”编排的框架、思路。
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所以我们老师不要讲得太多,主要让学生自已去学习。方法上提倡百花齐放,提倡用不同的风格把主题学习做好。
为此,需要澄清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语文主题学习”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课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课内就应该学好基本的语文,具备能够为未来的职业奠基的基本素养。
对于文章,老师的指点不需要精雕细刻,不要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否则,学生会觉得语文深不可测。把语文搞成好像一般人学不了的东西,对学生太危险。
衡量实验学校和实验老师的标准,就是一个学期的课内能不能把7本书让学生读完。世界上各国的调查数据也告诉我们:这个阅读量完全也可以通过课堂时间完成。比如上海市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4000万字,9年读完400本,平均每人每年要读45本左右。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达64本,这不仅是学生,也包括成年人。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苏联,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达55本,现在美国已经全面启动了全民族读书计划,每年要达到50本。
第二,改变长期以来用理科学习的方式学习语文的现状。数学是举一反三,我们做了一个例题,然后就会了10个题目。这是理科学习的方式,语文学习的方式应该是反三归一,通过大量的阅读,最后感悟出点什么,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像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书读多了,感受慢慢就深刻了,积累就丰富了,认识就加深了。
第三,怎么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要思考怎样把生活的活水引到课堂里。(于永正老师指导学生作文,题目为“记一次考试”案例)。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条件,把生活精品化,把课堂变成了学生能够产生感受和体验的生活,学生自然就有话可说了。有的教师非常会做事情,一般没有体验就不让学生作文。
从“语文主题学习”这个角度,我们统一以下三个思想:
第一、一个学期课内阅读100万字,一个学生课内阅读200万字。
第二、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
第三,没有体验先不要写作,特别是小学和初中。“语文主题学习”需要强调的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一定要给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不同的读物,要允许和尊重孩子有自已的爱好。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让他理解不同的事物,一定要基于他的生活,要允许孩子有自已的看法。特写的年龄阶段,认识水平需要从认知身边的事物开始提高。
孩子们有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成人的想法和感情来代替他们的想法和感情,那也是愚蠢的。
“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读的是你给他的书”
“一定不要把好的东西在不恰当的时间送给孩子”
第二个观点:“降低阅读起始的期望,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不要一外出旅游就一定要学生写游记,或者看了什么书后就一定要写读后感)
第三个观点:“面对教材和包括《丛书》在内的读本,老师和学生一定要有批判思维”。
第二篇:学习李希贵心得体会
读《教育家之路:李希贵篇》心得体会
当学校发给我们老师两本《教育家之路》时,我看到了那么多的教育家,其中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而让我眼前一亮的却是对李希贵老师的介绍。因为我在去年看过李希贵老师的两篇著作,即《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学生第二》。现在再一次看到对他的介绍时,更加佩服。
第一,钦佩他的教育的理性与管理的智慧。
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是对当前教育界“学生至上”热潮的一声棒喝。他认为,学生成了我们的顾客,成了我们的上帝,我们把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学生身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健康,忽视了教师的发展。对一位校长或者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关注学生首先应该从关注教师开始。的确是的,教育是生命培育生命,爱心滋养爱心,温暖传递温暖,尊重撒播尊重,智慧启迪智慧的崇高事业,“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关爱都必须经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当一个公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就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同样,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培养教师在学校的“幸福感”。这是多么富有理性与智慧的教育管理。
第二,钦佩他的“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还是在高密四中当校长时,也算有了一些成绩,于是,不断有一些到四中参观考察的人,总是喜欢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四中的“真经”到底是什么?他说只是“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的确,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有这样一则故事: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说:“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回家要做一件事情:把你的胳膊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坚持每天都做,你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起来,觉得做这个很容易。一星期
后,苏格拉底问学生:“坚持每天都做的学生请举手。”班内有80%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班内举手的学生只有一半了。一学期下来,苏格拉底问学生:“这一学期,坚持每天都回家甩胳膊的同学请举手。”这时,班内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这位学生就是古希腊另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因此,世上最简单的事情是“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最不简单的事情也是“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教师每天批改作业给学生写几句批语,是件简单的事情。但能每天做好,每月做好,每年做好,而且挖空心思、有的放矢,而不是冠冕堂皇敷衍塞责,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一句简单的批语给学生带去的是温馨,是提醒,是鼓励,是鞭策,同样也是我们老师的匠心独运。学生很容易发现,这里面蕴藏着教师的真诚与爱心。
每个学期开学伊始,作为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但实际上呢?除了班主任,哪个课任老师能在一周之内,准确无误地叫出你所任课的每个班级里的每个学生的名字?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做教师的又怎么能尽快拉近师生间距离,又怎么能尽快地熟悉学生呢?我们老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试想,老师叫不准学生的名字,张冠李戴,认错学生,又怎么能让孩子们做到“亲其师”,进而“信其道”呢?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记住记不住学生名字的问题。记住学生的名字,其实架起的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唤起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学会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其实这不是什么难题,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要求,但要把简单的事情真正做好,看似简单其实还真是很不简单。所以我们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做到“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那就先让我们教师一起“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吧!
第三篇:李希贵文章读后感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
武药小学熊晓萍
有幸拜读了李希贵先生编著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刚借到这本书时,内心也并没有多少想读的欲望,只是被书的标题所吸引,早就从文献上看到中国教育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学生的创造能力非常强,尤其是美国,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共培育了4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了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近几年来,从美国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是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仅2003年产生的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就占了半数左右。科技含量如此高的诺贝尔奖,在我们‚望洋兴叹‛的时候,美国为何就如此‚霸道‛了?难道他们在垄断经济的同时,也垄断了思维,垄断了发明创造吗?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教育方式,让美国人变得如此有才能?
带着这些疑问,我好奇地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浏览本书目录,一个个新颖的标题映入我的眼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家常饭‛与‚法国大餐‛、为什么要让学生都在课间挤厕所、美国的教师怎样布置作业、美国人也会耍心眼、中国式的无所谓、主人意识:从棒球场到教室……这么多新鲜的名词,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这个问题还用回答吗?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了,然而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专家却向我们的教育专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因为他在观看我们带去的教学录像时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摄像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老师?为什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为什么所有教师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时,却没有字幕,无意的疏漏为什么发生在学生身上?难道连我们编辑录像的工作人员都这样看不上学生吗?为什么课堂上的老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一个地提问题,其他学生这时候还能学习吗?
‚很好,坐下!‛戴维先生模仿了一位教师用手指往下一点的动作说:‚学生回答了问题还不知道坐下吗?为什么老师还要这样手指一点,说一句‘很好,坐下’呢?要知道,这样做,小孩子连点面子都没有了,这不是在扼杀小孩子的自主能力吗?‛‚中国的老师不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吗?主人在课堂上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吗?
是啊,许多时候我们对一些严肃认真的事情,只是口头说说而已,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了。也许我们并不缺少理念,真正缺少倒是躬行实践。李希贵还写到:在美国海军学院考察,发现他们介绍学校的专题片自始自终讲述的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过程,画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看上
去颇有些激动人心,不像我们在国内学校见到的专题片,除了居高临下来视察的各级领导,就是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剩下的就是名师获奖证书的大荟粹、各种荣誉的大展览……和学生有关的内容不过是一些出类拔萃者出来风光一下罢了,是啊,怎么平时我们就没有注意到呢?看来老外看问题的视角真的有些不一样。
静下心来想一想‚以学生为中心‛的口号只与课堂有点关系,校园里其他的一些举动似乎与学生没有多大干系。这或多或少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吧!
‚事无巨细‛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在阅读完本书后,我的体会尤为深刻.对比中美的中小学生守则,你就会感受到这一点。对礼貌的要求:
美国:每次都有礼貌地称呼老师;中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对学习上的要求:
美国:按时或早些到校上课,有问题要举手;如果缺课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必须把所缺的课补上;如果有急事离开学校,应提前告诉老师并请教将要学习的内容;必须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如果学习有困难,可以与老师约定时间寻求帮助,老师将会乐意帮助你;缺课或迟到,必须带有家长揭示其原因的便条;对于缺课,唯一正当理由是自己生病、家长去世或宗教假日,别的理由都为视为违规;教师
提问时,如果没有指定特定的学生回答,任何知道答案的学生都应举手回答。
中国: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比较一下中美对孩子学习上的一些要求,不难发现,美国的守则‚境界‛的确低了些,但是他们说得实实在在,全是可以比照着见诸行动的细节,如果孩子照章行事,也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们的要求的确很好,但总觉得有些空,有些大,孩子无从做起。回想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在检查时居然让小学生背守则,有什么意义呢?说的实在,才能做得实在。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只有放在实实在在的情境中才能感受真切,凭空背诵,虚无缥缈,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教育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也需要从说些实在的话开始吧!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提醒吧!
1、立刻行动做作业。每天放学后都要留出特定的时间做作业。你可能刚到家时想休息一下,但也一定要给自己充足的做作业的时间,这样,你就不会被晚饭打扰或因为太累而完不成作业。
2、如果你厌烦了一项作业,真的不想去做它,你可以给自己一点小奖励。例如,努力学习了45分钟之后,你可以吃点小点心或打15分钟的球,过后再回去学习,然后再休息一下。
3、如果需要帮助,一定要开口,可以给朋友别人打电话或向家人求助。如果这些人不能帮你忙,你可以第二天向老师问不懂的问题,你可以把老师的电话提前记住,到时向老师打电话求助。如果你没有老师的电话,记住:你的妈妈一般会有。
4、练习,练习,再练习!你在某科目上提高技能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如果你在数学、科学、社会学、语言、阅读方面遇到麻烦,多做些练习可以使你得到提高。
说得多么细啊!学生照着做就行了,美国老师不仅在作业要求上注意了细节,在课堂上他们更注重了细节。
还有,在美国,对于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学校很少从道德层面对他们进行评判,更没有歧视和放弃他们,而是把他们当作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需要获得特殊的关照、需要用特殊的方法来实施教育的群体。更让人叹服的是,美国不仅仅把这项工作看作是解决学习障碍学生的问题,而且上升到民族命运的角度来认识,他们认为这是拯救美国未来的伟大工程!
看得越多,我内心的感触越深,对教育家李希贵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这也给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他的书里,我们不仅能了解西方发达教育的理念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模式,更难能可贵的是,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教育上缺少的细腻和灵性,感受到了中国未来教育的曙光。
虽然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会通过了解发达国家的教育现状,反思我国教育的缺憾,拓宽我们的教育视野,丰富我们的教育情怀,提升我们的教育品位,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终有一天,我们的教育改革一定会走向成功!
第四篇:学习李希贵教育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李希贵教育经验心得体会
最近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 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
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反思几年来的教育历程,重新审视教育,我感觉教育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一天一天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而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
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个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己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让我们走出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误区。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第五篇:《开讲啦》李希贵——学校是什么
《开讲啦》李希贵演讲稿:学校是什么?(第90期)演讲时间:2014-04-19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开讲啦》第90期的励志演讲稿 李希贵简介:
李希贵,男,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1980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省高密第四中学做语文教师,26岁任高密四中副教导主任,28岁任高密四中副校长,31岁任高密四中校长,36岁出任高密一中校长,38岁任高密市教委主任,42岁就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2006年调教育部负责筹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07年开始出任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从25年前进入教育界至今,在教师、校长、局长的三种角色变换中,李希贵人生的关键词始终如一:读书、思考、改革。
讲稿内容如下:
过去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给学校定义的时候,学校是什么?学校是学生来学习的地方,但是我们没有问问孩子,我们的学校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我想展示一个泼水节的照片,从狂欢节到泼水节,我们事实上是通过这样一些课程,来叫学生能看得见老师真的希望和你们平等,它带来一个最重要的,值得我们欣慰的事就是,我们的学生真实了!但是学生真实了以后,他和你交流的问题就不一样了。去年秋天,我们高一一个男生给我发过一个短信,他说,校长,请你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在初三的时候,曾经暗恋一个女生,但是这个女生呢,中考的时候没有考到十一,她考到其他学校去了,现在我每当闲下来,大脑里满是她的形象,问我怎么办?这也是我工作了三十多年了,接到的第一个关于这种问题的短信,所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会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真实的内心,我们也会真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