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 《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梳理
《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梳理
第一章绪论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揭示幼儿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和规律;研
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
1、幼儿学习特殊性。
2、幼儿教学特殊性。①幼儿教学非正
规性;②幼儿教学目标重在发展;③教学模式以过程模式为主。
3、幼
儿的教材更广。
4、幼儿学习即活动。
5、良好人际关系在幼儿教学中
很重要。
幼儿教育心理的任务:
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
2、形成有中国
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
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第二章学习与幼儿学习
学习的准备:学生开始一项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身心发展水平对于
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程
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分类:
㈠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运动技能的学习;
5、态度的学习。
㈡布卢姆的分类:
1、认知领域的学习;
2、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
3、情感领域的学习。
㈢ 我国的分类:
1、知识的学习;
2、智力技能的学习;
3、动作技能的学习;
4、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2、经典条件作用;
3、操作条件
作用;
4、模仿
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
1、观察模仿学习;
2、操作学习;
3、语言理解的学习;
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5、交往中的学习;
6、游戏活动。
婴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1、主动的学习者,但主动性也容易被扼杀;
2、从兴趣
出发的学习积极性;
3、学习的无意性和内隐性;
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
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
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
不容忽视的个体差异性。
第三章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㈠、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人和动物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
将最终从众多尝试性反应中得以保留,形成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就
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学习的实质就是经过尝试错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㈡、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由于行为结果的作用,导致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发生改变的学习形式。
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和惩罚是增强或减弱反应概率的手段。强化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
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替代强化:不必亲身经历,只凭所见即产生学习的现象,称为替代学习。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特点:1.并不依赖直接强化;2.具有认知性 ;3.并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观察学习四个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复现过程;
4、动机过
程。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㈠、罗杰斯
罗杰斯的学习观:
1、人生下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2、意义学习。
3、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
就发生了。
4、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5、在安全氛围中的学习效果最好
人本主义学习的基本观点:
1、学习目的:使学生成为完善、有用的人,整体人格得到发展。
2、学习过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3、学习原则: 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能
自我教育、发展的潜能。
4、如何促进学习:
(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3)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
(4)从做中学。
评价人本主义:
贡献:
1、强调学习目的是促进人格的发展。
2、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
3、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
局限:
1、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
2、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
三、认知学习理论
核心观点: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有机体
主动通过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或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
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是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极其编码系统(认知结构)的过程。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
则。
其特点是:(1)由学生通过独立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的方式来获得经验。(2)着
重于学习过程而不是着重于学习结果。
发现法学习的优点:
①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技能。
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因为通过发现可以带来满意和内在奖
励。
③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因为发现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现的技巧。
④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因为学生需要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知
识。
发现法学习的局限:
①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②“任何科目都可以按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是
不可能的。
③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极少数学生;自然科学的某些知识;一般教师
很难掌握。
④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
⑤发现法适合用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学生,因为他们主要以概念形成方
式获得概念。
㈡、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
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
1、逐渐分化原则,即强调从一般到具体;
2、整合协调原
则;
3、先行组织者策略。
评价
贡献:
1、立足教学实际,将认知心理学与教学相结合,提出有意义
学习理论。
2、倡导逐步分化的演绎教学,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局限:
1、偏重知识掌握,忽视能力培养。
2、教学思想不符合技能的掌握。
3、没有给发现学习应有的重视。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㈠、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知识是生成的(建构的))
2、学生观(学习者是主体)
3、学习观: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第四章学习动机
动机:动机是激发、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动机的类型: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按照动机的起源分);
2、外在动机
和内在动机(按照动机的起因不同分)。
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方法: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
2、重视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
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
馨的氛围;
4、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5运用适宜的反馈激
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迁移: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促进幼儿学习迁移的策略:1.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迁移的影响;2.幼儿学习
迁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3.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
发生迁移;4.提高幼儿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第六章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和适宜性教学(了解)
第七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社会性: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为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和表现的心理特征,如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
依恋:指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依恋的类型:①安全性;②回避性;③放抗性。
各种类型依恋对象(母亲)的特点:
安全型依恋:(1)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和需要非常敏感并迅速回应;
(2)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来适应孩子;
(3)积极的情感表达,充满爱抚;
(4)积极鼓励孩子探究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
(5)喜欢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
回避性依恋:(1)对孩子的信号和需要不敏感;
(2)对孩子不感兴趣,不喜欢与孩子的身体接触,甚至躲避孩子的接触;
(3)对孩子怒气冲冲,常以生气、发火的方式对待。
反抗型依恋:(1)好像对孩子感兴趣,也愿意接触孩子,甚至亲密的身体接触;
(2)对孩子的信号、需求常常错误理解,或捉摸不透,不能及时、恰当做出反应;
(3)对待孩子的行为、态度多变,随自己的情绪、心境而定;
(4)有时不守信用,哄骗孩子以求脱身。
早期依恋与儿童日后发展的关系:
1、依恋对婴儿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
2、依恋
对儿童心理各方面发展具有广泛影响 ;
3、早年依恋对儿童的影响具
有长期性,可以预测今后依恋的发展。
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
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推断。
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
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对他人观点的推断。
3-6岁的幼儿: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能够认识别人的情感,并且产生
相同的情绪反应,体验别人的情感的能力,包括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
儿童社会认知影响因素:
1、幼儿自身因素对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
2、同伴对幼
儿社会能力的影响;
3、教师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
4、文化差异与
幼儿的社会能力。
促进:教师应指导幼儿用正确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师应给予幼儿轮流
活动的指导;
3、教师应给予幼儿角色扮演的指导;
4、教师还要给予
幼儿分组配对的指导。
同伴发展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1、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1)是个体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后盾,归属的需要;
(2)对社交能力、行为、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3)有助于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2、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3、对儿童的认知、学校适应、学习等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同伴关系的类型:①受欢迎型;②被拒绝型;③被忽略型
幼儿社会性教育原则:
1、情感支持原则;
2、行为实践原则;
3、榜样性作用原
则;
4、一致性原则;
5、随机教育原则。
第八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培养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包括:
1.对问题的敏感度,即发现新问题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应变能力和适应性;
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不同寻常的思想的能力;
5.再确定性,即善于采用多种方法和机制的能力;
6.洞察力,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并进行意
义变换的能力。
幼儿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意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具有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品质。
幼儿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1、过于重视模仿和知识的灌输;
2、限定幼儿的思路;
3、过分苛求秩序
幼儿创造性的教育与培养:
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2、营造宽松的活动环境;
3、有意识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想
象力。
第九章幼儿语言学习与教法
一、读写萌发理论
读写萌发:是指幼儿读写能力的获得是一个自然萌发的过程,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的。
主要观点:1.语言发展包括听、说、读、写,是自然的发展历程,始于婴儿
期,重点在生活情境中了解文字的使用的意义。
2.根据研究,幼儿不需指导,只要有文字的刺激就能学习。故而
环境中的学习远重于课堂教学。
3.口说和书写都是采用相似的学习策略。
4.尚未接受书写训练的幼儿,平时早已出现涂写乱画的行为。
二、全语言教育
全语言教学观是一种逐渐发展、自然累积的教学观念,而不是单纯根据某一家的学说形成的,它是综合各相关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所发展出来的一套
完整的教学观。
主要观点:第一,全语言教学观。
第二,以幼儿为中心的语言学习课程。
第三,让幼儿成为早期的阅读者和书写者。
第四,成人要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书。
第五,教师的态度是语言学习的关键。
启示:1.通过有意义的情境
2.提供具探索性的读写教材
3.提供自然情境下的阅读与涂写经验
4.儿童犯读写上的错误时,应温和指导,持鼓励的平常心
5.统整性的语言教学,将听说读写相互配合6.营造阅读的气氛,在真实、自然、完整、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使幼儿自发的发展读写能力。
7.勿太早进行读写训练,当幼儿握笔能力尚未发展时,过早的教导不但达不到
效果,还会影响感官的发展,顺利的握笔写字约在5岁半开始。
8.写字的动机诱发比会写字更重要。
3岁前婴儿语言学习的途径:模仿强化
促进婴儿语言处理的有效策略:1.积极回应;2.运用非语言交流;3.使用儿化语
4.帮助婴儿拓展语言;5.适应每个婴儿的发展与需要;6.运用
图画书和讲故事;7.使用语言游戏;8.创设良好环境
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促进:
1、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语音;
2、帮助幼儿进
行阅读准备;
3、培养幼儿的言语能力;
4、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1)、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2)、防止幼儿养成使用不良阅读方式的习惯;
5、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第二篇: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
一、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03)年,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动机(2)能满足幼儿得到认可与支持的需要(3)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生成(4)能促进幼儿主动性与创作征与教师角色的认识。(1)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养护”不仅指对幼儿生理、生活上的照料,而且包含着对以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作为主要标志。
2、欧文1816年就在苏格兰设立(幼儿学校),这是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幼儿教育实验。
3、福禄培尔将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命名为奖(幼儿园),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即“(恩物)”。
4、蒙台梭利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创办了(“儿童之家”)。
5、卢梭是
6、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他的著作(《爱弥尔》)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7、建构主义有多种流派,比如(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等。
8、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实验幼儿园的(奥苏贝尔)方案,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方案的代表。
9、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作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10、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最主要的两派理论是(信息加工学习论)、(认知结构学习论)。
12、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主要因素有(兴趣)、(好奇心)、诱因。
13、布鲁纳的三种表征系统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符号表征)。
13、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14、幼儿学习能力包括(智力)、(先前知识)、创造能力等。
15、操作学习作为学习方式,可分为(手把手的操作)、尝试错误的操作、(模仿示范的操作)(、反复练习的操作)。
16、柯尔伯格是(道德发展)心理学的建立者,他运用(实证)方法建立起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
17、多彩光谱评价是(加德纳)和费尔德曼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一项针对儿童学习的评价方法。
18、婴儿学习的发展表现出三个不同层次:(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经典或操作条件反射、(模仿)。
19、评价幼儿学习水平的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20、社会能力的构成主要有三个维度:(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21、教师的教学心理素质主要由教学观念、(教学效能感)、(教学控制点)、教学监控、情感投入等专业素质组成。
二、名词解释
1、支架式教学:教师引导
是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就是支架式教学。
2、掌握学习:也可称完全学习、精熟学习,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它是指学习者必须掌握本阶段的学习任务,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继续学习,没有达到标准水平的儿童要接受额外时间的指导,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3、动机:是指激发、引起个体活动,引导、维持已引发的活动,并促进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作用。
4、学习迁移:是指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后来的学习或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5、幼儿社会性:是指个体在幼儿阶段,由于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对待自己与对待别人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改变的历程。
6、行为实践原则:是指教师在幼儿社会性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向幼儿传递社会认知观念、技能、知识,而且必须为幼儿提供大量实践的机会,并对其行为实践进行指导。
7、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或是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8、习得性无助:是指在经历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景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体验。
三、简答
1、讲解式教学的特点是什么?奥苏贝尔强调讲解式教学。他认为这种教学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要求师生之间有大量的相互作用。二是要有大量利用例证。三是教学是演绎的,从最一般的蕴含的概念最初呈现中引出特殊的概念。四是有序列的。材料的呈现有一定步子,这些步子中首先是先行组织者。
2、简述一下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1)科学研究与阐述幼儿学习与教学的特征与规律
(2)预期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变化,预测教育教学的效果(3)运用科学教育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并有效控制与干预幼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3、简述交往活动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学习和发展。(1)能满足幼儿的认识性
性的发展
4、简述幼儿的学习动机的主要特征。
(1)内在动机以好奇与兴趣为主(2)外在动机逐渐增长(3)较稳定的学习成败归因的形成5、简述一下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1)资源利用模式(2)补偿模式(3)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模式(4)个别教育方案
6、简述一下全语言教学理论。(1)全语言教学观(2)以幼儿为中心的语言学习课程(3)让幼儿成为早期的阅读者和书写者(4)成人要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书(5)教师的态度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
7、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8、简述一下实施幼儿学习评价的意义。(1)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水平(2)有助于为教师开展个别化的适宜性教学提供依据(3)有助于家园合作,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4)有助于改进教育过程
四、论述题
1、论述一下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
(1)设置“问题情静”,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在面临认知冲突时,儿童的认知兴趣与求知欲会被激发起来,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即在活动内容与幼儿已有的认知结构间产生一种“矛盾”,还要设计有趣的活动内容,让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其“心、手”都动起来。(2)重视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形式多样的游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淡化教育痕迹。(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4)让幼儿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获得成功与快乐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5)运用适宜反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当幼儿成功时,教师给予内部归因评价,失败时给予外部归因评价,有助于幼儿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2、谈一下你对幼儿年龄特
他们积极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健康的人格、个性品质、社会性品质与行为以至知识技能等多方面心理发展予以积极的关注与呵护。教师是幼儿权利的保障者。教师要维护、保障儿童主动活动、学习与发展的权利,教师的教学必须严格遵照最大限度减少教育者的积极干预原则。教师为幼儿发展创设适宜的气氛与环境,包括良好的物质环境与温馨健康的精神环境。
(2)教师是幼儿的榜样。教师是儿童中与生活中的亲近者与权威者,是儿童主要的学习榜样,教师要在各方面为儿童示范,积极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
(3)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教师为幼儿与社会的交往创设桥梁,为幼儿参与社会生活搭建平台。
3、论述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征。
幼儿的创造性学习是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创造性人格特征与创造性思维过程,它强调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自我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幼儿是主动地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积极的探索者与追求者。
2、创造性学习离不开学习动机。幼儿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动机系统所激发的,其心理因素主要是需要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及其情感因素。
3、创造性学习追求有创意的学习目标,创造性学习目标主要不是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能力与水平。
4、幼儿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自我表现性创造。
第三篇:幼儿教育心理学
导论 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幼儿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教育情景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规律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教育的本质?是造就和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幼儿教育?以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和非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在幼儿园情景中传递各种经验、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系统,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典型形式。教师及其活动与幼儿及其活动的交互作用是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恰当的教育与教学措施。其次,幼儿必须受教师或成人的合理指导,而非自然、自发地进行学习。总之,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1,研究幼儿心理的形成规律2,研究如何应用规律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1,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条件,即心理规律,从而使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2,研究如何应用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去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学原则。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1导论2幼儿心里发展与学习3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4幼儿的心理健康及维护。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形成科学的世界观2提高幼儿教育的效能3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4综合创造性原则5教育性原则。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观察法2作品分析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进行考察,然后分析处理,从而了解,判断被观察者心理和行为活动的一种方法。观察法的作用?第一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进而客观地评价幼儿。第二,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有效观察的条件?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2做好观察记录3消除观察误差。几种基本的观察形式?1轶事记录2时间取样3实践取样4核查表。作品分析法的作用?1通过对幼儿的活动作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第二基于对幼儿作品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改善或干预方案,以提高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或矫正幼儿的身心疾患。
第二章 幼儿教师心理 幼儿教师的角色?1国民素质的奠基人2幼儿人格的塑造者3幼儿心理卫生的保健者4幼儿教育科学的研究者。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一幼儿教师的品德,二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三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四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幼儿教师的品德?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恪守职责。2团结互勉,善于合作:首先,幼儿教师与同事之间要团结协作,互勉共进。其次,幼儿教师应与幼儿家长密切合作。幼儿教师的个性特征?1广泛而浓厚的求知兴趣2积极而稳定的情绪3坚强的意志4健全的性格。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1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广博的知识2坚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1观察能力2与幼儿沟通的能力3创设教育活动的能力(1)正确的教育观念(2)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4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关系的措施?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二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三掌握沟通的技巧:1使用适当的语言2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3进行有效的提问。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训?成长?第一阶段关注生存阶段第二阶段关注情境阶段第三阶段关注学生阶段。布鲁巴奇提出四种有助于反思的方法?1记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交流讨论4行动研究。幼儿教师的培训?1讲授法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4讨论法5演示法
第四篇: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强化:正强化是当幼儿做出某种积极行为时,得到了教师的奖励性刺激。;负强化是当幼儿做出某种积极行为时,他原先不喜欢的厌恶性刺激得到了接触。两种强化技术塑造与消退。2什么操作性条件反映,应答性条件反映:个体主动发出的、收到强化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由外在刺激而引发的反映称为“应答性反映”。
3学习:是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4自我效能感:只指儿童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某一种行为的主观判断。
5习得性无助:是指经历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类似的情景时个体产生了一种无能为力的行为表现。
5关于幼儿学习困难、障碍:是指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6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习惯化是个体不断的收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反应逐渐减弱的一种现象。去习惯化是对熟悉刺激的反应恢复和增加。
7替代学习:不必亲身经历,只凭观察所见,即产生的学习的现象。
8班级管理只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使班级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协调过程。
9微格教学:只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20世纪60年代 10教学实践: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注意力缺乏,活动过多、冲动性强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常见、最复杂的心理行为障碍之一。
12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向的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儿童具备了进行另一种学习活动的良好准备状态,一种学习节约了另一种很学习所需要的时间。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或是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13补偿模式:通常幼儿在某一方面会有所不足,改由另一方面的长项去补偿。
论述题
1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如果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答1新手—动机阶段2适应—观念困惑的阶段3稳定—行为缺失阶段4停滞—缺乏动力阶段5更新—动机增强阶段
2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及其幼儿教学实践的启示:每个儿童所具有的独特能力的组合存在着质的不同,难以从量上加以排序分类。每个儿童都拥有相对于自己或者是他人的智力强项。启示:教育旨在帮助儿童发现、培育自己的智力优势,并加以强项带动弱项学习,建构自己的优势智力组合,实现自身全面、和谐发展。
3惩罚对于负强化吗?惩罚对于幼儿身心发展有何重要影响,如何让恰当使用惩罚措施。谈谈看法。
4创造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5如何理解蒙台梭利的感知训练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6庞丽娟将幼儿同伴关系分为哪几种类型,如何帮助被忽视性的幼儿更好的融入到同伴集体中:
第五篇:第一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
一、填空题: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原则。
3、观察法的基本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幼儿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
二、名词解释:
1、教育
2、幼儿教育
3、观察法
三、问答题:
1、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
2、为什么说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4、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
5、观察法有何作用?有效观察的条件有哪些?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2.幼儿教育即以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与非幼儿园教育。
3.观察法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
1.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2.客观性 发展性 实践性 综合创造
3.轶事记录 时间取样观察法 事件取样观察法 行为核查 情景观察法(情景测查法)
4.观察法 访谈法 测量法 实验法 问卷法 作品分析法
三、问答题
1.(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提高幼儿教育能效
(3)提高教师素质
2.略
3.第一,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条件,即心理规律,从而使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第二,研究如何应用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去设计教育与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学原则。
4.(1)导论
(2)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3)幼儿的心理健康
(4)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5.观察法的作用:(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
(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有效观察的条件:(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
(2)做好观察记录
(3)消除观察误差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理论知识复习试题
(三)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福禄倍尔 D.卢梭
2.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A.主动性 B.活动 C.兴趣 D.创造力
3.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福禄倍尔
4.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
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教、学、做合一
5.《爱弥尔》这部著作明确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观,其作者是。
A.裴斯泰洛奇B.洛克C.卢梭D.福禄贝尔
6.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教师的教学任务有三个,分别为。
A.观察指导、示范、准备
B.观察指导、准备教具创设环境
C.制定教育目标、准备教具、示范
D.制定教育目标、创设环境、示范
7.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黄炎培 D.梁漱溟
8.教育家在勃兰根堡创设了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
A.杜威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福禄倍尔
9.幼儿园一词是诞生的。
A.1837年 B.1840年 C.1842年 D.1903年
10.1903年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在创立。
A.武昌B.北京C.上海D.广州
11.我国幼儿园是对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6 B.2 C.3 D.4
12.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A.教育 B.文字 C.交流 D.生存
13.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何时。
A.福禄倍尔创设幼儿园后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
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 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14.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何时开始实行。
A.1995年1月1日 B.1996年7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3年7月1日
15.“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这话出自。
A.苏霍姆林斯基 B.杜威 C.陶行知 D.蒙台梭利
16.1928年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试验,创办乡农学校的是。
A.陶行矢 B.晏阳初C.叶圣陶D.梁漱溟
17.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D.1998年
18.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A.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19.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A.张汉良 B.张之洞 C.张宗麟 D.张雪门
一、单项选择题
1.C.福禄倍尔建立了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并命名为幼儿园。
2.D.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3.B.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和谐教育,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
4.C.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5.C.卢梭所著的《爱弥尔》。
6.A.这三个任务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任务。
7.A.陶行知主张乡村教育、平民化教育。
8.D.福禄倍尔建立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幼儿教育机构b
9.B.1840年由福禄倍尔提出。
10.A.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11.C.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进行的教育。
12.A.教育是对人进行的社会活动。
13.A.幼儿教师逐渐从教师中分离出来。
14.C.1994年开始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15.A.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个观点。
16.D.梁漱溟创办了乡农学校。
17.B.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正式实施。
18.B.“感、前、具、形”四个阶段。
19.D.张雪门在我国北方和台湾的幼教界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