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方法
试论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方法?
答: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形象,即起促进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方法很多如:
1、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知识的“骨干”是联系支持,技能的中心。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越多就越能产生学习正迁移。从而顺利的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由于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学习正迁移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容易发现新旧知识技能间关系,这样就有利于新旧知识技能间的正迁移。
3、在教学中必须提供应用知识,技能的机会,促使学生灵活应用技能等。以上都是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有效方法。
八、课堂学习策略?
答: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的学习活动,课堂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其活动的效果。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要有一定的策略。第一、做好听课准备工作,它直接影响听课的的效果。听课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准备,学生听课过程中要记录相关的内容,准备好上课的课本、笔记本,以及其他学习方面的用具(2)生理准备。上课要靠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学生要调节好自己的胜利状态、使大脑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上
(3)心理准备。为提高听课效果,必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饱满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学习意志(4)知识准备主要通过预习来进行,预习有助于扫除听课中的支持障碍、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第二集中注意。从学生角度听课时要集中注意(1)要寄希望于课堂(2)积极进行思考(3)养成注意习惯(4)听课要有针对性(5)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6)正确处理和记笔记的关系。第三最重要的内容是弄清教师讲课的思路。第四为提高听课效率听课时还要把握课程特点和教师的特点。
九、试论学习中的自我监控策略?
答: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自我监控的策略。如:第一、学习活动前做好计划,对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去学习以及学习时间安排等,进行计划。对学习活动做好各种具体准备,调节好精力与情绪。第二掌握好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要清楚学习目标。对象与学习任务。选择并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听讲时弄清老师的讲课思路。采取理解记忆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控制自己去执行学业习计划。排除干扰。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第三,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之后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学习应采取补求个性的措施。学习活动后要总结自己或借鉴书本上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不断提炼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十、如何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答: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就是要使学生能够调控自己的行动,以道德意志去克服内外干扰为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通过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来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使学生懂得道德意志的意义。进一步增强意志锻炼的愿望和进行意志锻炼的决心和信心。
二、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道德意志锻炼,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制力。可有意创设一些困难情境。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条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意志行动进行自我评价。增强道德意志锻炼和自控能力。
三、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有差异的意志品质不同训练的策略也不同针对不同的意志品质。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锻炼他们道德意志的自制力和沉着、耐心的意志品质。只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锻炼道德意志的良好效果。
十一、试论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答: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是学生品德不良的行为。通过对学生不良品德心理分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
第二篇: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方法 平安
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方法
1.确立明确 具体 现实的教学目标 2.注意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编排
3.在进行教学中,具体分析所教授的内容适合何种迁移 4.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5.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6.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7.学生积极的态度。
第三篇:加强反思学习促进知识迁移
加强反思学习促进知识迁移
作者:卢瑞玲,郭俊风
摘要:反思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向思考,是对学习的学习。反思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回顾过去,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为了未来。反思学习的内容有对学习目标和结果的反思、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对深度学习的反思以及对试题的反思。常用的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工具有驱动性问题、反思学习表、网络反思学习的平台、电子学习档案袋(e-portfolio)以及试题。学习者进行反思学习能够提高元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加强深度学习、促进知识迁移。
关键词:学习者;反思学习;学会学习;深度学习;知识迁移
“反思学习”(reflective thinking)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向思考,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审查、分析、评价、调节的过程,是“对学习的学习”。反思与学习密不可分,反思是学习过程的精华,因为它能从学习经验(活动)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在反思学习中,学习者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的对象。反思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回顾过去——学习者了解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学习者从不同视角和层次探究学习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寻求更为适合、更加有效和高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因此,反思学习是一个“建构”或“重构”的思维过程,是一个“通向未来的过去”(back to future)。Alsop and
Ryan(1996)(]形象生动地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反思”:反思如同我们度假归来后翻阅度假时拍录的照片、录像,看看我们曾去过的地方,想想我们做过的事和遇到的人,追忆美好的感觉,回顾不惬意的场景,为策划下次度假提供借鉴。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成为众多学校的改革方向。经过近十年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已趋成熟,而对学生反思学习的关注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反思学习是21世纪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必须对反思学习给予更多的重视。
一、反思学习的意义
(一)提高元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反思”在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范畴。元认知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结果、风格、特点的认识,即人们通俗上说的“会学习”。元认知力强的学生不一定智商(IQ)有多高,但他们善于追寻自己的学习轨迹,发现自己在何种条件下、以何种方式学习效果最好。反思学习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反思增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以及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leamingto know)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确定为支撑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之J3],是信息时代公民生存、繁荣、发展的必备能力。
(二)加强深度学习,促进知识迁移
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使学生所学的新旧知识产生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使学生具有“知识迁移”(transferrable knowledge)发生的能力。知识迁移需要“深度学习”(deep leaming)[5],而反思是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因为反思不只是处理“是何”(what)、“如何”(how)的问题,更是处理“为何”(why)、“若何”(what的问题。在反复有意识地思考和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多种可能”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断让自己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刻,迈向深度学习,实现知识迁移。
二、反思学习的内容
(一)对学习目标和结果的反思
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不顾结果的学习是无效的。任何学习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引,以学生掌握为落脚点。因此,反思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反思学习目标是否体现本单
元(模块)的基本概念、定理、核心知识点,检查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发现有无疑惑不解之处,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反思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以及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学习者只有在新旧知识之间、知识与生活之间建立有机衔接点,知识的迁移才能发生。
(二)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反思是反思学习的核心环节。其内容包括对学习资源的利用、对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程度的控制、对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展示、探究等)的选择等所做的全面的审视、分析和评价,从中发现适合(或不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条件和方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即形成反思结论。
(三)对深度学习的反思
知识迁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特征,而使知识迁移发生的前提是深度学习。因此,反思必须触及深度学习。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才算是深度学习呢?深度学习不能局限于死记硬背教材和笔记本上的“事实性信息”(factual information),不能只会答“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如(how)”之类的问题。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在不断思考“为何(why)、若何(what if)”的过程中、在反复探究“多种可能”(other possibilities)和“别样选
择”(alternatives)的心路历程中、在构建自己新的“为何”(why)、“若何”(what if)的进程中提升思维品质,实现知识迁移。
(四)对试题的反思
各类考试是学生不可回避的现实。在考试结果仍是学生升学择优的主要依据的现状下,任何以牺牲学生中、高考利益为代价的教学改革都不能算是合理成功的改革。所以,与其被动应试——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打题海战,不如主动反思,研究试题,观察其知识体系,体会其能力要求,发现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在习得知识、强化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反思学习的形式
(一)自我反思
反思是一种冷静、主动、有目的的反省自己学习经历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审查、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方法。所以,反思最主要的形态是自我反思。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条件、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深度思考,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认知取向、薄弱环节,以便设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条件和方法。
(二)合作反思
一个人的反思意识与能力直接受其年龄、性格、学习能力、元认知水平、甚至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使反思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全面,需要借助同伴这面“镜子”,通过吸收、借鉴同伴的态度、看法和思维方式来丰富、修正、完善对自我的认识。合作反思的常规流程为:同伴间相互反思对方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一为同伴提供反馈意见一对同伴反馈意见的思考一对同伴的反馈意见作出反应一(交流讨论卜,共同提高。这里的“同伴反馈”(peer feedback)有别于“同伴评价”(peer evaluation),其目的不是评判同伴学习任务完成的好坏,或简单地给同伴的学习结果打分定级,而是为同伴提供具体的建设性改进建议„5]。换言之,“评价”(evaluation)的目的是“关于学习”,其指向是“过去”,而“反馈”(feedback)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其指向是“未来”,其功能与反思的本质相吻合。此外,成功的合作反思需要一个开放、民主、安全、活跃、信任的沟通环境做支撑,而“反馈”优于“评价”的地方正在于其有利于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
四、反思学习的工具
反思不是随便想想或简单地回忆,而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审视学习经验的有意识的活动。和认知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一样,反思活动也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成功的反思需要多种能力,如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选择能力、沟通能力等。反思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在养成反思习惯之前,学生一般不能自发、独立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脚手架”来辅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反思学习,展示他们的反思成果。
学生在进行反思学习时,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之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反思习惯的任务要由简单到复杂,从浅层到深层逐步进行。常用的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手段或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驱动性问题
最简单易行且操作性强的反思是问题引领。教师可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去“发现、探索、分析、评价、综合”的“驱动性问题”作为条件刺激来引领学生对自己或同伴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为了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思水平,引领反思学习的问题应尽量避免有标准答案的封闭式的问题,而要努力设计一些能驱动学生多元思维的、“非百度/谷歌式”的开放性问题,如“为何”、“若何”类问题。
(二)反思学习表
辅助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的另一种有效工具是反思学习表。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任务、活动、形式、策略以及需要了解的信息为学生设计各种反思表/卡/专栏/记录/问卷等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系统地呈现反思过程。
(三)网络反思学习的平台
正如合作学习的结果需要展示一样,学生的“思维轨迹”和“反思成果”也需要展示体验。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利用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自我反思、合作反思的平台已成为可能和必须。网络反思学习的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方便、快捷、持续、随时随地(anytime,anywhere)的分享、互动、互助、互学的机会,更是学生喜欢且擅长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玩中学、玩中用、玩中悟”。如几乎每个学生都在“玩”的“QQ空间”和“QQ群”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反思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空间撰写、交流“反思心得、学习报告、实验报告”,创建“纠错本、集优本、反思日记(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感受、经验等)”,上传、下载各种文本的反思学习资源(文、表、图、音,视频),等等。
(四)电子学习档案袋(e-portfolio)
学生学习档案袋主要由学生的作业、作品(包括反思作业和作品)以及重要的学习资源构成。学生在创建自己的学习档案时,会有意识地筛选出能代表自己重要的学习活动、反映自己学习水平的学习资料。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认真筛选、整理、分析、评价自己的学习资料。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反思学习的过程。通常的纸质学习档案袋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而电子学习档案袋还有另一个独特的功能,即多向交流展示功能。这一功能能促使展示者反复比较、评价、思考以至修正完善自己的作业和作品,以便把自己的成果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反复经历反思的过程,自己的反思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
(五)试题
试题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又一个重要工具。学生可以由被动做试题到主动研究试题,再到自己出试题,来锻炼反思能力,带动深度学习,促进知识迁移。
总之,知识迁移和深度学习被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能力(4],而反思学习是深度学习和知识迁移的必要前提。反思性思维也是现代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一个重要命题。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How We Think)一书中反复论证了“反思”与“质疑、探究、推理、评判、创新”等思维种类的正相关关系。今天,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些思维品质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也应该成为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1)
第四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上传: 胡雪梅
更新时间:2013-1-10 17:58:05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新课标实施后,对数学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此教育线上涌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等新口号。但是,我国的教育长期被传统教育思想所束缚,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教育定式,要想突破传统思想,实现新目标、新要求,无疑让传统教育者产生疑惑与迷惘。新课标的实施震动了前线的教师,也推动着学生参与这场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从新课标的对象来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然而,在传统教育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能力状况都不太理想。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值越来越高,这样使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出现超负荷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常常处于焦虑的情绪中,厌学情绪也越来越严重,大部分学生不讲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主学习应运而生。
一、促进自主学习的策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的源头就是质疑。孩子们的好奇心是最强的,常常会问“为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都会主动的思考、探索,身为教师的我们要紧扣儿童的心理特征,帮助孩子培养问题意识。但要注意抓住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欲望驱使下,学生能够主动请教他人、查阅资料,这不仅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还能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为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
下了结实的基础。
1、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通过精密的设计,讲了一些学生已经掌握或通过课本 就可弄明白的问题,因此,学生对知识的疑点就容易被忽略。日积月累学生会出现不愿思考,一味依赖老师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杜绝这样的问题发生,教师在教学前应先了解教学对象的班级情况以及知识结构。班级的学风、班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思维能力等都要纳入掌握的范围中,通过了解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环节,有利于突
出学生的疑点,有效的推动学生提出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
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设计问题时,了解学情后还要联系教材内容,问题情境不宜过多,选择合适的时候出现,主要用于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可作为拓展的目标出现。身为教育者,在教学上要创设更多有效的问题情境,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质疑、探究的时间。教学的重难点不一定由教师提出,通过对话、提问让学生自主发现、突破重点。
3、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新课程强调要给学生留下问题,不给学生留下问题的课不是成功的课,即传授知识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问题可以是课堂设计生成的,也可以是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得来的,这样的问题最能体现学生知识的薄弱点。课后作业不仅是巩固知识,还是知识点,疑点的突破,课后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收集疑难点。每节课或每天留出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或总结出来的结论在班上与同学交流。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引导、提示,使学生通过思考去解决问题。不管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的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让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促使他们自觉预习、复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加强学法的指导
教学上,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三流的教师教知识,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一流的教师教思想。即使一流的教师很难当,但我们也要争取成为二流教师,做一个教方法的教师。学习知识是一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成效,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技能是必须的。当学生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他们就可以独立解决生活上、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越来越强,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培养学生数学的触感
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发现、关注生活中的数,看到了8自然的想到2,看到了图形会想到它的周长、面积。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让学生联系生活去学习数学,从生活经验出发,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推
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增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
新知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难以突破的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得到解决,但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想突破难点最可靠的还是自己。教会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上,教师应渗透运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使学生学会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从而让他们突破在自主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
(3)注重学习中的反思
“经验+反思=成功”,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是人们经过很成时间的摸索
所形成的成功秘诀。教师的教学要反思,学生的学习也要反思。让学生反思与同学间的差异,把自己跟同学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取其精华掉其糟粕,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反思在课堂上的表现,这节课我表现怎样呢?有进步吗?孩子在家的自我管理能力显得比较重要,孩子能够思考在家里我该怎样学习,怎样分配时间,可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自我管理意识;反思自己的优缺点,优、缺点我们不能只看其一,我们不能做一个骄傲自满的人也不能做一个自卑缺乏自信的人,培养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优点发扬,缺点改之,使学生的人格魅力更加健全。从小培养孩子的反思意识,有助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突破自
己,发展得更加好。(4)善于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在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善于总结的人,能够找到更加便捷的学习方法。
学习数学不能靠死记硬背,找出规律、总结方法,才是学习数学的硬道理。
二、促进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1、关注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进名校,一是有优异的师资条件,二是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身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动态,遇到问题及时跟家长联系沟通,教育家长如何在家教育孩子,纠正他们“孩子由老师教”的错误思想,家校合作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教育公平,关爱唤醒学生自我意识
每一个孩子到学校接受学习的机会以及待遇都是平等的,不受家庭背景、智力因素等条件所左右。每一个学生都有差异,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教育孩子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热爱每一位学生,给他们提供同等的教育条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孩子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那为什么有些学生专门跟老师作对呢?细心一想这也是引起老师注意的一种表现。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我们的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是身心健康的人。多一些关爱,学生的心灵便多一些阳光,便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对学生关爱更能促使学
生自我转变。
(二)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
1、制定激励制度,促学习
只有竞争环境不足以推动孩子长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还要为孩子确定学习的目标,目标是一切工作的驱动力,科学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科学合理,并且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定得过高或太长远会磨灭孩子的积极性,小孩子难以坚持,最后只会半途而废。在确定目标的时候要注意,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切记好高骛远,订立超出实际情况难以实现的目标;短期目标更加合适,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说,长期目标难以实现,小学生的注意力、毅力都比较弱,时间过长的目标,学生难以坚持,觉得很难实现,短期目标适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制定的目标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目标的难度不宜过高,难度高学生必须要借助外力才能实现,目标虽实现,但学生的自主意识会减弱,依赖性会更强。
(三)构建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适合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提倡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现代的课堂推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模式是一个通过生生间自主探究、交流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思想,更多的发言机会。组织小组合作时要注意:
一、明确要求。合作的目的不能模糊,要求完成的任务一定要明确说明,附带的要求也要一一解析,使学生清楚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二、合理分组。要平衡组与组之间的差异,差异过大影响学生合作交流的欲望。
三、科学安排。小组合作的内容一定要有所讲究,不能随意一个内容都要进行小组合作,这样不但没有效果还影响课堂的效率,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有可研究性,避免走形式主义。小组合作时间要充足,所以比较耗时间,因此一节课一到两个合作活动比较合适。
培养孩子不能着眼于现在,为了孩子长期的发展应反思我们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采用符合孩子、社会发展需要的方法和策略,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每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第五篇:汉语语法教学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汉语语法教学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143-01
前一阵子,我们聆听了来自东北师大的史校长以及其他一些教授、专家的报告,其核心内容之一是号召每个教师都要拿起笔,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普遍性存在的问题、有启示意义的经历以及有关的思考、感想写下来,形成自己的关于教育教学的观点和看法,逐渐再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关于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四十几岁虽未到回味人生的年纪,但已到了品味教学生涯的年龄了。那些沉淀在记忆深层的往事,犹如浩瀚宇宙中的繁星,如果你能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接近他们,每颗星星也都会变得越来越明亮,最终像太阳一样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们说教育教学规律是隐藏在教育教学表象背后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星星一样,教育工作者只有发现他们,遵循他们,才能使教育教学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果。
下面是我学生时代的一次真实经历,也许对今天的教育教学有所启示。
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新学期第一天,班主任弓老师就向同学们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我们的语文教科书还没有到!学生们议论纷纷:那我们学什么呢?弓老师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已是初二的学生了,在教材没有来之前,我们也不能荒废掉语文的学习时间,我看这样:利用这段时间,我把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内容给你们先讲一下吧!”
从这天开始,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都在跟着弓老师学习汉语语法知识,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汉语中有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这些词性划分,也知道了各种词性在语句中所能担当的句子成分,并且对于句子成分的划分,有个口诀,至今不曾忘记: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而且能够准确地用语法家所规定的符号来把句子成分划分清楚,记得主语、谓语、宾语分别用 ‖、____、来划定,定语、状语、补语分别用()、〔 〕、〈 〉来划定。也知道了“的”、“地”、“得”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字。
后来语文书来了,并没有影响到教学进度,也许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吧。从我自身来讲,当时并未觉得怎样,只觉得对汉语语法有了比较清晰完整的印象,很有成就感。可现在回想起来,这段语文学习中的意外经历,其实对我后来的英语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当时,我所在的长青林场子弟学校是一个“帽中”,刚刚开设英语这门课程,师资力量极为缺乏,英语教师只能是来自“青年点儿”的初中毕业生,在县城里培训了三个月就走上了三尺讲台。主要使用翻译法来组织教学的。测试也不考察听力和作文,教学中也不注重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几乎没有在课堂上朗读过英语课文,所以只要学生能把单词,句型和语法掌握好了就可以得高分了。我学习英语只背单词和句型,而英语语法有很多是与汉语语法相通的,我只是稍加比较,找出二者的区别,就可以牢记了。因此,每次英语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100分满)。到了高中,那点语法底子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对英语句子结构的掌握真是一清二楚,每次英语考试成绩都是年级组前三名。英语学习变得容易了,自然会带动其他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回想起来,我真应该感谢那次语文课本晚来了一个月,感谢弓老师高瞻远瞩的教学智慧。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学习过程之中,有正负之分。正迁移有助于另一种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反之,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导致错误和困难发生,就是负迁移。就英语学习而言,汉语对英语知识的正负迁移并存,也就是说,汉语对英语学习既存在在促进作用,又存在着干扰或阻碍作用。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应该积极有效地利用正迁移,尽量避免负迁移,提高英语学习的质量、效率,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其实,英语和汉语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如英文26个字母中除了V之外,都能在汉语拼音中找到相同的拼写形式,英语48个国际音标中有多半在汉语拼音中能找到类似的发音,英语音标中辅音和元音相拼构成音节就相当于汉语中声母和韵母相拼了。我曾异想天开地认为英语只不过是汉语的一个语系分支而已。
只可惜后来我没有被英语师范专业录取,但在毕业参加工作后不久,学校领导就让我转行教英语了,因为农村的英语教师还很缺乏,一教就是二十多年。在这么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使用过人教版(小本)、人教版(大本)、仁爱版和外研版等几种版本英语教科书。在1993年,正式将听力列入教材和考察范围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与时俱进,把为交际而学习英语作为英语教学和学习的终极目标。但一直以来,几乎每届学生都在不停地问英语教师,“老师,啥叫名词呀?啥叫谓语动词呀?”等等很简单的问题,可想而知,他们又如何能理解像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这些概念呢?记得在十年前的一次年级期末质量分析会上,我就提出了英语语法教学需要语文教学上的语法支持。领导和许多教师很认同这一观点,可惜现在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语法教学列入正式讲授内容,学生的很多语法知识是从英语教师那里获得的,又转而去学习语文知识,这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使英语教学,特别是语法教学上困难重重,很多学生不是栽在单词上面,而是栽倒在语法学习上面了,因为他们对句子结构不清楚,对于像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无法理解,更不要说含有各种从句的复合句了。写作时也经常会出现许多“中国式英语”的语病错误,如有的学生学习了Christmas一词,就在给老师的明信片上写下Christmas Happy!这种现象称Chinglish(中式英语)。这是学生所在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对学习英语的负面影响,是负迁移,但学生不可能忘掉本族语,需要语文教师和英语教师密切配合,因为既然是语言,必然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而就语法而言,无论英语教师如何用英语句子做示范,也不如语文中用汉语句子解释得明白,毕竟中国学生有极其丰富的汉语句子和语感积累,所以很易于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转向英语句子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很容易找出二者所存在的差别,两者相比较,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学生会对语言学习产生强烈的自信心。
虽然现在英语教学不提倡语法教学了,但并没有完全放弃语法教学,相信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学习外语时,也始终离不开本族语法教学。如果有了本族语的语法教学相助,在学习外语时,就会得到迅速的同化理解,那么学生就会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完成听说训练,以达到学习外语的终极境界,为交际而学习外语了。
以上是我通过自身英语学习的经历以及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我的一些思考,对当今的语文教学提出的一点意见和建议,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广大同仁的思考,也能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共鸣以及广大语文教师的支持,共同为中国的外语教学献计献策,使英语教学不再成为老大难问题,解放学生,解放教师,同时对语文教学也有促进作用,毕竟汉语语法是咱们语言文化的精髓,是咱们的立篇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