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长徐飞讲话
徐飞校长在西南交通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党政例会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时间:2013年11月11日下午4:00
地点:犀浦校区图书馆2楼第三会议室
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讲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才强校主战略,二是国际化战略,三是作风与改革,四是教师,五是教学,六是科研,七是民生。
一、人才强校主战略
早在2008年的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我们明确提出质量强校、创新强校、成果强校、特色强校和人才强校战略,我觉得提得非常好。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人才强校应该成为所有战略中的主战略。这个共识是学校党委的坚强意志,是学校在今后乃至相当长时间内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一以贯之的战略,五年做下去、十年做下去、几十年做下去,西南交大的面貌就一定会随之改观。可以这么说,我们之所以有今天这个地位,正是由于我们还有这么一支还是相当不错的人才队伍;同样,我们现在之所以和先进学校相比有如此大的差距,也是因为我们人力资源方面还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和余地。所以,我们提出人才强校主战略,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再也没有比人、比人才更宝贵、更重要的因素了。具体说,主要是强调三点。第一点是高端人才和战略科学家,第二点是青年人才,第三点是把这些人才用好、用足的手段和途径。高端人才主要是指院士、千人、杰青、长江等等这样领军级的帅才,这无需赘述。第二类人才是青年人才,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所以,我们现在对70后甚至80后人才倍加珍视,也更加在乎、更加关注。各位想想,即便是70后,今年已经是43岁这样不太年轻的年龄了。如何能使这些人才更有竞争力,可能是我们接下来要花力气去做的事情。
就是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二是育,三是逼。“引”就是引进、空降,完全由我们自己培养恐怕来不及。因为人才成长有自己的周期,也是急不来的。而周遭世界和外部竞争环境如此惨烈,容不得我们慢悠悠地熬五年、十几年的时间。所以空降、引进是必须的,这就是引。“育”,不言而喻,就是我们自己把本土的人才、已有的人才培育好,也就是把所谓的“土鳖人才”培养为栋梁之才。现在听到一个说法,说好像徐校长来了以后很重视引进人才,对现有人才关注得不够。对这种说法我本人不认同。对人才一定是一视同仁,唯才是用,不问出身,不唯血统。不能因为你是“海归”就高看一眼;也不能因为是“土鳖”就另眼相待;不能说我们筑巢引凤引来的就是凤,自己窝里面的就是鸡。自己窝里面的也是凤,一定要唯才是举。第三个就是要“逼”。人天生都有惰性,一定要传递压力,压力和平台并举。什么是逼?逼到什么份上?比如说,新来了一位Ph.D.或者Post-Doctor,学院要提明确的要求,1到2年之内应拿到基金项目,不管是面上基金还是青年基金;3到4年之内应成为跨世纪、新世纪人才;5到6年之内应成为杰青;7到8年之内应成为长江。即使因为某种原因(如非学术因素)最终没能成为长江或杰青,但至少应该具备杰青和长江的实力,这就是所谓的“逼”。下个月具体说12月16日(星期一)下午,要隆重召开西南交通大学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的工作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学校党委和行政、职能部处和院系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对相关的文件、配套措施及保障支撑条件的出台,更是动足了脑筋。我们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能够在全校上下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同时,吹响人才强校的集结号和冲锋号。
二、国际化战略
推进国际化战略,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在海内外公开招聘4个学院的院长,数学学院、物理学院、信息学院和艺传学院。刚才,王顺洪副书记简要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以后,只要条件许可,原则上各学院的院长都通过这种方式产生。海内外公开招聘,不是Local的概念,甚至也不是National的概念,而是International、Global的概念。从全球遴选有才华、有担当意识、有奉献精神、有学术号召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人才担任院长,打理团队。这是有关人才强校和国际化战略中的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关于海外院长。每个学院已有自己的院长,为什么我们还要花大价钱去遴选海外院长,即Dean for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负责国际事务的院长?主要是利用他们的人脉,利用他们的资源和网络,负责海归和千人的引进,在举办高水平的国际会议方面、在共建联合实验室方面,甚至推动校内的教授成为国际性著名学术期刊、著名学术组织的编委或者Fellow等方面,发挥这些海外院长的作用。海外院长甚至可以不唯一,如果确有必要,学院可以请2位乃至3位海外院长。比如说,一位负责北美事务,一位负责欧洲事务,另一位负责东亚事务。这方面的资金学校已经备好了,就看各个学院是否花得掉。而且,这部分钱花得越多学校越开心,因为花得越多表明找到的人才越多,人才工作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越有成效。当然,权责利是对等的,既然给了海外院长这样的津贴,那么根据合同约定,根据目标管理,就要拿数字来说话,拿绩效来考核。这钱没那么好拿,不管对于海外院长还是学院自身。第三,在条件成熟的院系中,推行学院和学科的国际化评估。我们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更不要夜郎自大,通过国际化评估来看看我们差距究竟有多大。以前,我们可能自我陶醉,自我感觉良好,我们的坐标系就是和铁路院校,和川内高校比,我觉得这样的对比没出息。用这样的坐标系格局太小,尺度太有问题。对标的尺度至少应该是全国尺度,甚至是全球尺度。所以,学院评估、学科评估不是一般的评估,甚至也不是教育部的评估,而应该是国际化评估。我们将聘请相关领域中的杰出学者,不管是华人还是洋人,担任学院和学科的评委,由他们来给我们诊断和把脉,望、闻、问、切,看看差距在什么地方。这么评不是为了自我矮化,而是要知道自家的锅底有多黑,找出差距,找到我们改革和前进的方向,以评促建、重在建设,这才是我们最真实的目的。土木是堂堂唐院、堂堂交大的第一个牌子,那土木学院要不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呢?土木学院应率先做国际评估!又比如说信息学院,能不能也参与国际评估?再比如经济管理学院,要成为全球精英商学院,就要通过三大国际权威商学院认证——一是AACSB,第二EQUIS,第三AMBA。AACSB是美国的国际高等商学院联合会认证,EQUIS是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的认证,AMBA是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的认证,这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实际上,国内外好一点高校的商学院都已经通过了这三大认证。当我们还在踌躇是否做时,别人已经做了,而且已经做完了;不仅做完了,而且做成功了,拥有三大认证资质。所以,现在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怎么做、怎么快做的问题。今天,给在座各个院长打个预防针,请你们做好准备。一开始学校会稳妥一点,先试点,比如请土木学院先进行国际评估;半年、一年以后,就可能在全校全面铺开。
三、作风与改革
西南交大是一所伟大的学校,我们的先人非常伟大,老唐院是多么的风光和辉煌!可是,这些年来我们衰落了。怎么知耻而后勇,怎么创造第二个百年辉煌,这是交大当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党委行政大抓作风建设,把久违了的精、气、神激活。我们倡导三句话。第一句话,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优。在座各位都是干部,都是领导,从一个会场切换到另外一个会场,天天都在开会,但很可能开会的效率非常低下。常常的情况是,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果而不优。会就要议、议就要决、决就要行、行就要果、果就要优!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优。这是我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第二句话,践行“做成”文化。你的辛劳、苦劳、疲劳我全认账,可是,你的功劳是什么?什么事情在你的打理下、参与下、策划下、推动下、组织下做成了,做成是硬道理。水烧到99度不叫开水,饭差一把火是夹生饭。中国足球为什么臭?就是因为临门一脚踹不进去,踹进去是硬道理。我们工作中不乏这样的情况,说了就算是做了。之前我曾问一位处长,交办的事情做得如何,他回答说电话打过了,言下之意我已做了。切记,说了不等于做了,做
了不等于做完了,做完了不等于做优了!西南交大必须倡导“做成”文化,这是第二句话。第三句话是“明日事,今日毕”。“今日事,今日毕”固然好,但我们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明日事,今日毕”。就是需要加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计划性、条理性和集成性。我特别想举苏州大学的例子。平常我们谈“985”、“211”谈得很多,苏大没有入我们的法眼,但去年,它的青年千人已经11个了。最近新一轮青年千人计划刚公布,苏大又冒出10个,现在总共21个,而我们西南交通大学多少个——只有2个,可怜的个位数。他们是怎么做工作的呢?绝不是碰运气,瞎猫撞上死耗子,当我们还在坐而论道的时候,他们就已在储备在联络。所以,我希望人事处最近拿一个名单出来,学校2014年的院士、千人、杰青、长江、万人、青千、青优、青拔等候选人是谁?今年,我们的院士申报工作非常不幸,但这没什么,继续再来。即便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今年算过去了,来年候选人在哪?2014年、2015年、2016年报谁?国内先进高校是怎么做的?形象地说,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睛盯一个,心里想一个,是4个“一个”。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惦着田里的。这就是为什么要说“明日事,今日毕”。很多成果表现在今天,功夫却是昨天和前天。“明日事,今日毕”要成为我们共同的理念,不仅是理念,更要在工作中践行,要未雨绸缪。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高瞻远瞩,尤其是一把手。在常委会上我曾问过“正职和副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区别有很多,但我以为最大区别在于,正职是做明天的事,副职是做今天的事。一个机构、一个组织、一个团队里,至少有1个人要做明日的事,要去做登高望远的事情。在座的各位都是正职,你们要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副职还可以等正职发号施令,正职没得等,要自己操心,睡不了安稳觉。
关于改革。今天11号、明天12号,我们期待已久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要闭幕,三中全会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改革的饕餮。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说法,当今中国最大的红利不是全球化的红利,不是人口红利,也不是政府主导下的投资红利,而是改革。而且,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讲,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推进中国的改革。俞正声主席近期也说,即将推出的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所以,我们应当用改革的精神推动今天的工作,也就是改革创新。这两个月来,学校已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比如,以土木学院为试点单位的学院综合改革,目前在推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在12月2日的校长办公会上,蒋葛夫常务副校长将牵头汇报土木学院的试点工作。接下来,资产处将作为学校机关改革的试点单位。重心下移,简政放权,提高效能,是机关改革的大方向。
四、教师
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来说,哪两件事情最重要?第一,入口;第二,职称。这两件事情做好了,西南交大的“Faculty”、教师队伍,我不敢说有多好,起码不会有多差。
先说第一关,入口关。从2014年开始,本校应届博士生,原则上不得留校。这个理大家认不认?不是说瞧不上本校培养的学生,这根本不关乎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是世界各国大学通行的做法。理念很简单,就是避免近亲繁殖。说干就干,2014年起就执行这条政策。
既然本校应届博士生不能留了,为了补充队伍,新的师资怎么来?首先是世界名校,全世界排名前100名校的那些Ph.D.,那些博士后;国内的首选C9。什么是C9?北大、清华、上交、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哈工大和西交大;退而求其次是985高校。如果学校不是985,更不是什么C9高校,怎么办?那就要求学校的那个专业在全国排前五位;若此,这类博士才要。入口关把住了,原材料就好了。川菜很有名,全国八大菜系排第一,一方面是烹饪水平好,另一方面是食材好,原材料好。总的来说,这是第一个,将入口关把好。第二个关,职称关。对老师最大的激励不是票子,甚至也不是位子、房子、车子,而是“帽子”。职称对老师的激励最大!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杠杆用好。从2014年开始,学校的职称评审,遵循五个“免谈”、三个“五分之四”和分类指导三项原则。注意,你们在向老师传达时,要把这三句话放在一起讲,完整表述,不可分开。下面我分别讲一下这三句话。
第一,五个免谈。第一个,即1960年1月1号以后出生的要升副教授或正教授,如果没有博士学位,免谈;第二个,如果评教成绩没进入前百分之三十,免谈。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的第一学术任务是做教学,上讲台。现实情况是,教学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当和别的工作特别是和科研发生冲突时,就变成不要了。所以,大家说教学是良心活。尤其是我们教务处、研究生院的老师,对评职称“重科研、轻教学”诟病最多。评职称的标准主要是论文、经费、项目、获奖、专利。即便涉及教学,也只是量的要求,即上了多少课,多少学时,没有质的要求。这种状况在2013年将画上句号,从2014年开始,若教学不好,没能进入前百分之三十,要升副教授、正教授,免谈。组织行为学告诉我们,组织在乎什么,员工重视什么。游戏规则这个指挥棒很灵光,我们希望借助这第二个免谈,真正推动全校上下重视教学。第三个和第四个免谈的价值取向是关于研究。我们一再讲,西南交大的建设目标,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对研究型大学而言,研究是王道!一个老师不做研究居然成了“Professor”,非常荒谬。因此,第三个免谈是,如果没有高水平的论文发表,免谈。第四个免谈是,如果没有主持国家级项目,免谈。第五个免谈,如果没有海外经历,免谈。具体来说,申请副教授如果没有半年以上的海外经历,申请正教授如果没有一年以上的海外经历,免谈。这个免谈规则背后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也很清楚,国际化。人才强校是学校的主战略、第一战略。如果问第二战略是什么?那就是“Internationalization”,就是国际化。要培养国际化的、具有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如果老师连国门都没有出过,都没有国际化的经历,很难想象这样的老师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这是我讲的第一点,五个免谈。
讲完这五个免谈,想必有人会很沮丧。“若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经历,没有主持国际级的项目,没有高级别的论文发表,在西南交大升职就无望了吗?”不!西南交大是所伟大的学校,历来崇尚“不拘一格降人才”。下面说的三个“五分之四”,就是体现不拘一格降人才。姑且不说有没有博士学位,夸张地说,哪怕没有任何文凭或学历,要申请学校的副教授、正教授,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的。当年,华罗庚仅是清华大学的图书管理员,可是熊庆来慧眼识英雄,让他做到清华大学数学系的“Professor”。先人尚且如此,难道今天的我们反而没有这种识见和胸襟?法律上,标准分为两大类,一是实体性标准,二是程序性标准。实体性标准有具体、明确、成文的规定,而程序性标准其实没有具体的要求,但需执行一定的程序。如果申请者不满足实体性标准,那么,可以走程序性标准这个通道。即申请者可以不满足实体性标准,但必须通过三个“五分之四”——第一个“五分之四”,学院一级的,教授委员会要有五分之四的投票通过;第二个“五分之四”,送出去的材料通讯盲审得到A(优)的比例,不能少于五分之四;第三个“五分之四”,在学校校级大评委中,得到的票数不能少于应到人数的五分之四。显然,不管是实体性标准,还是程序性标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有真才实学,有令人信服的真本事和成果。
第三句话,分类指导。现在学校四大板块,第一,工科板块;第二,理科板块;第三,人文社科板块;第四,生命板块。对于这四大板块,我们要分类指导,要实事求是,针对每个学科的规律、每个学科的评价标准,制定相应的尺子。艺传学院的老师可能会说,“我们不论发论文,论作品。比如,作品参加了法国巴黎的双年展,在艺术圈里,能参加这样的双年展就是最牛的”。OK,我们认账,就按这样的标准来评价。这就是分类指导,客观,实事求是。只要能说出所在学科同行公认的评价标准,学校就从善如流,言听计从。总之,对职称,客观严谨的表述就是这三句话。大家给各学院老师传达信息的时候,要准确传达,三句话一起说,不仅传递压力,还要传递盼头。要让每个人都有盼头,只要勤奋,只要努力,只要业绩突出,有“干货”,出类拔萃,都有前途。
另外,分类指导还有一层含义。比如我们数学学院、外语学院、物理学院等很多学院,承担
了学校量大面广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很多老师在研究方面相对弱一些。所以,我们将老师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教学科研并重型,是学校主体的一类,百分之七八十甚至八九十的老师应属于这一类;第二类属于教学型;第三类属于科研型。对教学型的老师,科研的要求就低一些,但对教学的要求很高。对教学科研并重型老师来说,要申请正教授,教学进入前百分之三十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申请的是教学型,那就要求其教学进入前百分之十,甚至是前百分之五。而且还进一步要求主编过国家级的规划教材,主讲的课程应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是全国或省级教学名师,辅导的学生获得国内外高级别大赛的重大奖项等。当然,我还是希望大部分老师是教学科研并重型。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不能把教学和科研人为地对立起来,这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问大家两句话,一是,当老师不教学干什么?二是,当老师不做科研教什么?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做科研也要站讲台。如果不站讲台,干嘛在大学待着,去科研单位、去设计院做研究好了。作为一个“Professor”,上课、教学天经地义。但若只上课,不做研究,就是“教书匠”,教授和教书匠的区别,就在于此。在今天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个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的时代,一个不做研究的教授居然能站得住讲台,匪夷所思。所以,一定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统一,尽可能做全能冠军,而非单项冠军。
五、教学
前面已经谈到,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的第一学术任务是教学,所以在认知上应高度重视教学。一所大学好不好,学生幸不幸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们骨子里、血液里是不是对教学真正热爱!我们要从这个高度来认识教学的极端重要性。
具体来说我们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抓通识教育。以前,我们过于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成才,而忽视了精神成人。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不可偏颇。否则,大学就堕落成为职业培训机构,不配叫“University”。大学是探索和传承普遍学问的场所,不仅强调有用之用,更强调无用之用,因为有用有所难用,无用无所不用,无用即大用。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博雅教育,属于无用之用的范畴,能对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根本的影响。我们很多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吧,最近我跟很多教授发了邮件,把《通识教育再认识》发给大家,请各位抽时间认真看看。
对教学,第二件事情是MOOCs,即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在这里我不展开讲了。前两天专门请了北京大学的校长助理来学校讲MOOCs。这个议题,冯晓云副校长也专门带着研究生院、教务处和相关部处、院系的同志,做了非常好的调研,形成了一个学校即将推广开的方案,并且得到了校长办公会的批准。我们希望我们能跟上MOOCs这一作为先导的教育革命大趋势,而不至于被边缘化。
六、科研
我们反复说西南交大的建设目标是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我们还是先谈认知。对研究型大学来讲,科研是王道!学校这些年来往下掉,掉的很厉害,一直处于一种“下降通道”,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研究方面,尤其是基础研究方面,与其他先进学校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跟大家说一个数字,全校全年的的SCI论文,才300多篇,这个数字抵不上某些C9高校一个学院所发表的SCI论文,差距就这么大。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把科研这方面工作搞上去,尤其是基础研究。这就是费“牛劲儿”抓科研的原因所在。项目当然重要,工程当然重要,平台当然重要,我们的“国实”(国家实验室)也固然重要,但是当下我们对科研对论文发表更加看重,一定要把这个短板补起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五个“免谈”里强调高水平论文的发表。至于什么是“高水平”,已有严格的界定,学校派了六支队伍来做这件事情,把“高水平论文”期刊列了一个清单出来,分成五大类。第一类叫A++,第二类叫A+,第三类叫A,第四类叫B+,第五类叫B。简单地说,A++是所在领域全世界最好、最权威的前5本期刊;A+是所在领域全世界最好的前40本期刊;A是所在领域全国最好的前5本期刊;B+是所在领域一级学科全国最好的前5本期刊;B是所在领域二级学科全国最好的5本期刊。等级非常明确,要升教授,要升副教授,多少篇A++,多少篇A+,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通过这些“指挥棒”,就是“逼”也要把学术研究水平“逼”起来。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五年十年过去,就能看到西南交大的变化。
另外,关于“国实”——轨道交通实验室(筹)的问题。之前筹划了四五年,现打算做一项工作把“筹”去掉。当然这要和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财政部做充分沟通。尽管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完全做主,但学校将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把现阶段西部高校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建设好,将其作用发挥好。刚才张文桂副校长已经作了说明,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倒是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说一下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近期获批的一个项目。最近,发改委已正式批准“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项目首期的500万元已经下拨。以前我们在谈交通的时候,虽说嘴上不说,但心里面想到的其实是狭义的交通,就是铁路,轨道交通、高铁、重载、城际交通或者城市交通。但这样理解“交通”太狭隘。今天的“交通”已不是狭义的“交通”,甚至也不是“中义”的,而是“广义”的——它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五位一体”,是“立体交通”、“大交通”、“综合交通”和“智能交通”。所以,全校要花大力量,把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交通做好。
七、民生
我们不是为辛苦而辛苦、为一流而一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全校师生的福祉,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一方面,学校党委给大家提要求,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也要尽最大力量改善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学校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提升全校师生的归属感、员工的尊严感、教师的成就感、学生的自豪感。总之,要提高全校师生的幸福感。但这“五感”的根本前提,是所有的师生员工,必须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老天爷很公平,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在西南交大工作,虽然辛苦,但“苦并快乐着”。因为班子很有战斗力,师生员工奋发有为,同事关系温馨、融洽、团结,大家心情愉悦。前面彭新实副校长和何云庵副书记都提到,今年,学校对离休的同志按照每人10000元、退休同志按照每人60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大家想想,离退休的老同志早在10年、15年、20年前就已经离休或者退休了。20年前是什么样的工资待遇,他们按照那样的水平熬过了10年、20年;而20年后的今天又是什么样的物价水平?他们的生活非常清苦、窘迫。所以,现在哪怕我们再困难也要勒紧裤腰带帮助那些老同志,要对得住他们,因为老同志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善待老同志,道理非常简单,他们也曾经年轻过,我们也即将像他们一样老去。所以,善待老人就是善待你我自己。这笔钱尽管是好几千万,但是该花还是得花,先把老人关照好,再积极创造条件关照年轻人。我们非常理解青年教师的窘境——他们正值事业爬坡、家庭负担重的阶段,孩子非常小,压力非常大。接下来,我们将研究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帮助青年教师,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学校的关爱。总之,我们共同努力,把西南交大建设成一所充满活力、朝气和正能量的校园,建设成“大爱”的校园。建设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性大学,是我们的共同梦想。我坚信,在大家的不懈奋斗下,“大师云集,英才辈出,贡献卓著,事业长青”的交大梦,一定能早日实现!谢谢!
第二篇:校庆徐校长讲话
XX校长在建校三十周年
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流光溢彩、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在全国人民喜迎十八大之际,XX学校迎来了建校30周年的盛大庆典。在此,我代表XX学校全体师生向专程前来参加校庆活动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XX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成长贡献了青春才华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以及正在为学校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全校教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深深的敬意!
3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XX学校来说,却是她从诞生到成长过程之中一段不平凡的经历。30年前,就是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XX县城关完小初中班、东关学校初中班完成合并,定名“城关联中”。当时,学校只有六口教室,一口办公室,招收了6个教学班300余学生,任课教师12名。教学设施极其简陋,教学条件非常艰苦。值得欣慰的是,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城区父老乡亲的大力援助下,XX学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办学规模、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学校占地40多亩,建筑总面积26000平方米,4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00多人。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音美功能室、地生功能室、实验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47口教室全 1
部安装电子白板,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从备课到上课,已经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当年艰难的创业经历已成为XX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凝炼成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学校精神。
30年探索,30年创新。30年来,XX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上世纪90年代后期,学校在内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大力推行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教育教学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进入21世纪,学校提出了“为学生发展立命、为教师成名立心、为学校辉煌立行”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略,进一步明确了“打造精品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全面实施校长领导下的年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学校中层领导全部下到一线,任课分级包学科,扁平化的管理体制,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0年磨砺,30年成长。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目标,积极推进以“师德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为内容的“三项工程”建设,通过“铸师德,塑师魂”、“名师磨课”、“岗位比武”等活动,完善机制,搭设平台,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目前,学校有省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人,泰安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星18人,新泰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星、教坛英才、优秀班
主任等93人。基本形成了“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特色教师——品牌教师”的梯级师资结构,实现了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学校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从八十年代的“目标教学”到九十年代的“三分教学”再到今天的“小组合作教学”,每一个时期,XX学校都不放弃对教学科研的追求,每一次变革,都是着眼于“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服务意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建校30年来,XX学校以优良的育人水平和较高的教育质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央教科所远程教育科研示范校、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近百项荣誉称号。我校累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近万名优秀学生。截至目前,我校竞走队在国内国际各级大赛中共获金牌195枚,银牌298枚。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回顾30年的办学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到,在这曲折前行而流光溢彩的30年里,推动学校发展的,是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执著追求,是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是砺志笃学、荣校报国的理想志向,是团结凝聚、和谐奋进的人文力量。面对新的征程,我们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勇为人先、争创一流的XX学校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学校管理,全方位深化教育改革,多渠道优化教师队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把XX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一流示范校。我们深信: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有社会各界朋友、各位校友和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有全校师生的顽
强拼搏,XX学校一定会越办越好!
最后,衷心祝福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福各位朋友、各位校友及各位老师合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2012年10月27日
第三篇:徐校长开学典礼讲话1
在芦溪中学2013年春季高二
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徐福胜
大家好!
日出东方,升腾起新的希望,春风和畅,放飞了不凡的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梦想。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2012-2013学年高二年级开学典礼大会。在此,我谨代表校党总支、行政,向高二年级的22位班主任和40多位一线科任老师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正在奋力拼搏的1300多名高二同学表示最真诚的祝福。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体芦中人勤奋工作、追求卓越的一年,是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一年。
这一年,不管是高三年级还是基础年级,都在全市期末考试质量检测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一年,学校还顺利通过了省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连续七届获得省文明单位,同时校务公开工作除获得省示范单位外,还被推荐为全国校务公开先进单位;这一年,学校的高考也荣获了全市高考特别贡献奖的称号。
“校荣我荣”,作为一名芦中人,我们为学校能取得如此长足的进步和辉煌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全体师生的努力,其中也包括勤勉垂范、无私奉献的我们高二年级全体教职员工和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高二全体同学,正是因为你们的精诚协作,学校才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党总支、行政,向大家再一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这个学期是高二的第二个学期,这意味着高中的旅途已经走过了二分之一,回望身后那串串足迹,我们不应去感叹岁月如梭,而是更应奋力去“只争朝夕”。
同学们,你有想过半年后将以怎么样的心情进入高三吗?是自信,还是害怕?你想过一年半后将以怎么样的心情离开学校吗?是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期待,还是带着遗憾落寞的心情离开?种种可能都决定于你现在的努力的程度。不管你原来的基础如何,只要你愿意把握剩下光阴,从此刻开始励志,从此刻开始做好规划,那么,我相信,我们高二年级的每一位同学未来一定是阳光灿烂的。
“龙岁才舒千里目,蛇年更上一层楼。”新的学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在此,我想提出“四好”期望,与老师们、同学们共勉:
“一好”:把目标定位好,能走的走,能跑的跑,能飞的飞。
有个广告词说得很好:只要你知道自己往哪里去,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本学期,年级组重新进行了编班,目的就是让同学们找准自己的定位,分层确定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一条高考之路。
文化成绩好的同学就去冲刺二本、一本,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可以去招飞、选飞,艺术生和特长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样也可以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
“二好”:把起点规划好,努力每一天,进步每一点,成就每一事。
新的学期,每个人就要有新起点。“新”对每个同学的意义是一样的。你有你的“新”,我有我的“新”。大家都有新的开始。“新”就是让我们有新的目标,新的计划,新的行动,新的成绩。“新”让我们有好的心情,新的状态,新的人生。
“三好”:把责任担当好,微小之事不懈怠,该做之事不推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好汉。”对我们学生而言,神马都是浮云,只有取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才是最给力的。哪怕你爸是李刚,分数也无法裸购,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我们必须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不拼爹不坑爹,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四好”:把身体锻炼好,生命至上,健康成长。同学们,生命是一切生活的基础,没有生命就没有健康,没有健康也就没有了一切。健康是“1”,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在它后面加上许多“0”,没有了这个“1”就都是零了。一个强健的身体会是你未来最大的资本。
老师们、同学们:“岁岁征衣尘未洗,处处都是向前人”,辉煌凝众志,重任催奋进。新的学年,新的挑战,我们每一位芦中人,都应该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学年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2013-3-11
第四篇:山东大学徐显明校长讲话
徐显明校长的讲话
刚才项部长说开学典礼上最重要的讲话是校长的讲话,他说了之后我就在思考,校长的讲话真的这么重要吗?我的想法是校友的讲话、老师们的讲话、同学们的致辞和校长的讲话同等重要。
在这儿我也要告诉同学们,当说“同等重要”的时候,其实我也犯了一个错误。这其实是被项部长前面说的话所引导,那就是以校长的标准来判断大家的讲话是不是重要,所以这个主体选择是错误的,因此我应该修正一下,不是“同等重要”,而是“各有各的重要”。
你们这一届新同学是幸运的,我要代表学校祝福你们。你们的幸运是能在山大110周年校庆的时候来到学校,来到一个老人最慈善的怀抱当中。这是你们的一个幸运,而之前那109届同学就没有这个幸运了。但你们更大的幸运则是刚才项部长已经反复说过的,你们是第一批进入刚刚落成的体育馆当中参加开学典礼的新同学。这是以往(是指从1958年山东大学由青岛搬到济南以后)五十三年的同学都没有享受过的。而五十三年前我们在青岛是有体育馆的,只是自从1958年搬迁到济南后就不再拥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室内场馆。但今天在这位杰出校友的努力之下,我们山大人终于又有了自己的体育馆。尽管项部长谦虚地说体育馆的落成与他无关,但我要强调的是,其实没有他就没有这座体育馆。
你们的另一个幸运还在于聆听了两位杰出校友的致辞。现在我重点介绍一下项部长,他是经历过“新”、“旧”两个山大的见证者。1956年他考入青岛的山东大学,而1958年他又随山大从青岛搬迁到济南,进入了济南的山东大学。今年他们这届校友写了一本书叫《我爱我的新山大》,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当时感觉这个“新山大”是指2000年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而成立的新山大。但当我翻开里面的内容,才发现他们讲的是1958年从青岛迁到济南的“新山大”。这本书里的每位作者都对母校充满了浓浓地爱恋,每篇文章都让我感动不已。所以项部长最后的一句话“能走得动的都回来看看“,极好地表达了大家的心声,因为他们是在用一生来爱自己的母校!
同学们如果想了解山大发展史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可以看看我在2009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那里面选取了每个时代的“精彩”故事,当然今天的项部长也是我六个故事主人公当中的一位。hotwind项部长刚才告诉大家,山东大学的学生情商很高,而且很多同学的智商也很高。当年他选择的专业是中文,可后来他做的工作是财政部长。100年校庆时他代表校友在校庆典礼上致辞,一位领导听过后做出这样的评价,“我参加过若干所大学的校庆,听过许多校友的致辞,但今天听到的却是最好的”。项部长的发展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育学原理,这个原理成为我们学生成才的一个范例。他说:我一个学中文的,后来和金钱打交道,身上沾染了一些铜臭味(他的语言很诙谐、幽默,今天大家已经领略了)。这是我们学长的自谦,但他的经历也告诉大家,学中文的为什么能够做财政部长,为什么国家每年几万亿的财政收入在他手里能够运转自如?他说这得益于当年读书时听过的数学课。文学院“冯陆高萧”四大名家的课是一定要去的,而数学课的学习却也在无形中给了他极大的帮助。所以这就告诉大家,你们选择了山东大学,就选择了一所综合性大学,只有在综合性大学里面你们的素质才能得到更全面地提升,你们的智商和情商才会有更大地提高。
今天我们不讲故事,讲道理。我不知道若干年后校长今天的讲话同学们还能记住多少。但毕业时你可以回忆一下开学典礼时校长的讲话,如果那时你能记住十句,今天的讲话就有点儿意义;二十年之后,当你再回母校时,如果还能记着其中的一句,那今天的讲话也是有
意义的;如果你一句也记不住,今天我就等于在做无用功。
今天我想和大家讲四句话:
一句是关于我们的母校,也就是校长要告诉你什么是一所全面的大学。我不知道同学们选择山大时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如果你是在全面了解学校后做出了选择,那你就是最理智的;如果不是这样你就需要全面地了解这所大学。山东大学的历史是最悠久的,我说的这个“最”不是挑战吗?有人或许会说1901年的北洋大学不是更早吗?它之前被称作北洋中西学堂,最早开始于1895年,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有人还说南洋公学不是比我们早吗?它开始于1896年,就是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当然更多的同学会说京师大学堂比我们要早,这个说对了,京师大学堂开始于1898年。但同学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有比1895、1898更早的学科,这个学科就是医学,它开始于1864年。所以大家算一下,1864年到今年是147年,如此悠久的历史使得山东大学被称作“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这就是我们的历史。
那为什么我们选择1901年作为校庆的起点呢?我的一个说法是这一年是我们主体学科确立的时间,也是清ΖF光绪皇帝御批“知道了”三个字,山东大学正式被批准的时间。所以从“知道了”这三个字开始到今年恰好是110年,同时也以山大主体学科确立时间标准起算,今年迎来了我们校庆110周年。
一百多年的古老学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难道最老的就是最好的吗?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历史上,中国国民教育史和科技史上能够留下来的几个“最”让大家了解一下,今天在主席台就坐的王文兴院士,他查了一下《Nature》上所刊载的中国文献,发现从1904年中国的大学开始在英国的《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最早的作者是谁呢?是山东大学的教授。所以山东大学是第一所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大学,这就奠定了山东大学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特别是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上的领先地位。
中国的大学现在要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的一条捷径就是实施国际化战略,就是要和国外的名校共同搭建学术平台,那最早的学术平台是谁搭建的呢?答案是山东大学的医学。我们的医学学科承袭了齐鲁大学的传统,而齐鲁大学就是由美国的纽约大学和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联合到中国办学,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医学。
不知道同学们如何评价办学规模。目前,山东大学是中国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世界上很多名校并不是以规模著称,而是强调精英式办学,历史也证明:高水平大学无一不是精英式大学。将来有同学可能要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那是钱学森曾经学习过的地方,那所学校目前在校生只有两千人左右。大家所熟悉的哈佛大学也不过两万人,耶鲁大学也不过一万多人,而现在山东大学的在校人数却是他们的数倍。可同学们是否知道,精英式办学的历史在中国是由谁开启的呢?是山东大学(也就是原来的齐鲁大学)开启的。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到趵突泉校区看一下,那里至今还保留着历经百年的建筑。百年前齐鲁大学在招生的时候,每个学生一间房,就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后院。但是大家今天进入山大,却要四个人、六个人,甚至八个人一个房间,这就是精英办学和规模办学的差距。由此看来,历史上,山东大学开创了精英方式办学的模式,它曾代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我们的历史。
刚才有位同学在致辞时,完整地把山东大学办学章程当中的一段话背下来了,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很惊讶。这表明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已经很好地融入到学校当中,已经知道肩负和秉承我们学校的使命。我想这句话我们所有的山大人都要学会,最好把它背下来,第一句是,“公家设立学堂(因为山东大学是公办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不是材料的“材”,做社会研究的老师可以比较一下,“才”和“材”到底那个更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我们是准备成才的材料,而将来是否成才,则需要到实践当中,在进入到社会当中才能体现出来的)。“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不是为体个人升官发财来铺平道路)。第二句是“诸生来堂肄业”,我们同学追求的是毕业,谁要是肄业就好像学习失败了一样,其实在一百年前不是这样,“肄业”是指学习的过程,你来到山东大学学习的过程,“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立身家”。这就是山东大学的历史使命,所以我们把“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这两句话截取下来,就成为山大百年的使命,而这种使命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从未动摇过。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份章程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份大学章程。正是因为我们的这份章程立意高远,所以两年之后光绪皇帝专门为这个章程下了一个御批,这个御批是通知各省(那个时间正是书院改大学堂的一个热潮)所有的书院在改大学堂的时候一律要附章程,而所有的章程都要以山东大学堂章程为准。这样我们的这一份章程不光是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份章程,也成为所有大学办学章程的典范。进一步讲,之后的大学堂都是模仿山东大学堂建立起来的。
我刚才说的这两份宝贵的文献,很遗憾,我们的博物馆里面只有复制件,而原件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由此更可见它的珍贵。同学们在了解了山大的历史以后,要为学校拥有如此深厚的学术传统和悠久的历史而感到自豪。我还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学校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规模宏大。今天出席典礼的是万名本科生,其实我们每年还要招接近六千名研究生,我们现在在校的还有两千多名留学生,所以我们的总规模是超过六万人的,中国的985高校超过六万人的只有三所,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和四川大学。所以山东大学又被称作中国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舰”。
我们学校的另一个特点,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大学。大家知道,大学可以大致分成三类,一类叫做专业性大学,它往往是和行业相对应的;另一类是多科性大学,它的学科要超过八个以上,但是它并不是全科大学;第三类被称作综合性大学,它要求文理医工农等十二个学科尽量齐全。而我们学校文、史、哲、经、法、管、理、工、医、农、军事、教育,正好十二个学科全部涵盖,所以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
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大学要尽可能地达到综合,因为越综合学生获得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除了你所选择的专业之外,在综合性大学里面学习还可以使你的素质得到综合性地提高,这才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好大学,在世界上总是以综合性为特征的。
我们的学校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我们的历史传统或者说是山东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国家领导人评价山东大学是一所“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大学。这八个字绝不是随意的评价。三十年代山东大学在青岛办学的时候,我们有三大声誉:第一个声誉是海洋学科远东第一。但这是来自西方的评价,因为西方始终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最远的地方就叫远东了,所以我们是远东第一,也就是亚洲最好。第二个声誉是我们的生命学科中国最好。我们的生命科学院今天坐在中间,正表现了山东大学是珍爱生命的。历史上我们有童第周,他后来成为中科院的领导,再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做过全国政协副龘主席,也做过山东大学的副校长和生物系的系主任。他在山东大学期间发明的“童鱼”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一所高峰,他也由此
被视为“中国的克隆之父”。第三个声誉是文史见长。三十年代闻一多做过山东大学文学院的院长,大家所熟悉的老舍也曾两次来到山东大学,一次是二十年代在济南的齐鲁大学担任教授,另一次是三十年代到青岛的山东大学担任教授。大家熟悉的沈从文,他的恋情就是发生在他任山东大学教授期间。还有梁实秋等人的许多故事都是在这个时期山东大学的文学院发生的。三十年代我们就有这三大美誉。
到五十年代,山东大学从青岛搬到济南来,我们为国家做的贡献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无人能比。1952年院系调整,山东大学当时有非常好的地质学科,但由于需要,地质学科当中的测绘专业被调整到武汉去,后来成为武汉测绘大学,现在成为武汉大学的一部分;我们的地质系被调整到长春去,变成了长春地质学院,现在变成了吉林大学的组成部分;艺术系一部分调整到南京去,就是现在的南京艺术学院,一部分调整到上海去,成为现在的上海戏剧学院。总理说孔子的家乡不能没有大学,要办一个曲阜师范学院,谁来办?山东大学去办。1950年河南省调整省会,从开封搬到了郑州,一个省会不能没有大学,总理又说要在省会里面办一所郑州大学,谁来办?山东大学去办。所以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山东大学被称为“大学母鸡”。
1958年山东大学从青岛迁回到济南,因为在济南不能办海洋,所以要把最有优势的海洋学科留下来,这又造成了我们的一大遗憾。现在的中国海洋大学就是1958年我们留下的。当时由于济南已经有医学了,就是当时的山东医学院(后来的山东医科大学,2000年成为了我们的组成部分),不能再把青岛的医学资源带到济南了,所以又留在了青岛,成为现在的青岛大学。在水产业方面,有被称作“中国藻类之父”的曾成奎院士,他所带领的学科现在已变成了国家海洋所,这个也被留在了青岛。所以五十年代山东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更是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最新的国际排名,美国的ESI(美国科学院综合性的学术数据)把中国对基础性学科所做的贡献每两个月做一次排名,山东大学在中国所有高校里面目前排在第八位。同时,学校目前有八个学科已经进入到ESI的前百分之一。这八个学科第一是数学,第二是物理,第三是化学,第四是材料,第五是工程,第六是临床医学,第七是动物植物,第八是生化与生物。以上就是我们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当然我们“文史见长”的优势也一直在保存着。
山东大学的文史在五十年代是领风骚的,史学的几场大讨论,大多都是由山大发起的。《文史哲》今年获得了国家的最高荣誉,是第一届期刊类的ZF奖。跟大家说一个更自豪的事,那些声誉比我们更高的大学的学报都只是获得了一个提名奖,而我们的《文史哲》获得了最高奖,所以《文史哲》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学报之王”。
当然要了解自己的母校,最好的入手处除了看我们的校史,除了听口口相传之外还要了解我们的校友,通过这些校友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母校。校友是最令一所大学感到自豪的财富。今年一著名大学建校90周年,我们一位校领导去参加它的校庆活动,他很自豪地讲我们为共和国培养了二十几位将军。一个大学能够培养二十几位将军确实令人肃然起敬,可我们的校领导也很会讲话,他这样说“我们是应该向你们学习,我们学校没有培养那么多的将军,我们学校只培养了一位共和国的元帅”。这位元帅就是罗荣桓,他是二十年代在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的。罗荣桓去世以后**为他专门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广为人知的“我再有难再问谁”。主席是把他当最知心的“思想库”来对待的。他参加过井冈山的斗争,参
加过长征,大约在二十年代就和主席在一起,是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驱。当然在军队里面我们还有一些杰出的校友,抗美援朝里最有名的空军英雄王海,他一个人打下了美国的六架飞机,后来成为上将,成为空军司令员。所以在对他的生平介绍时上面写了“山东大学”,后面还有一个评价,说“读过大学的,尤其是读过山东大学的,就是比不读大学的飞行员更聪明”。
一所大学应该引领社会,引领社会应该通过它的人文来表现。我们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有两个传说,这是山东大学最优美的故事。一个故事发生在我们校庆九十五周年的时候,一位“老学生”来参加校庆,他坐到主席台上,下面掌声雷动,他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是今天在座的最老的学生”,那时候他已经80岁了。他告诉大家他在山东大学求学的故事,讲完以后掌声经久不息,这位“老学生”就是季羡林。他的传世藏书给其他知名大学只送一套,但却给山东大学带来两套。大家要了解他在山东大学求学的故事可以看我2009年的演讲。可以说,山东大学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他原来是想继承叔叔的家业,做一个小职员,能打打算盘,不吃亏就可以,所以读书的时候没用功。他经常跑到大明湖里去探究,为什么大明湖里的青蛙不叫。当时山东大学的校长,也是著名的书法家王寿鹏启发他,“你非常聪明,如果你年末能够考第一的话,我给你写一幅字”。季老就是冲着他这幅字果然年终考了第一,校长也不失言,给他写了一幅字。校长又鼓励他,“如果你明年再考第一,我不光写字,还给你作画”。果然第二年他又考了第一,校长又给他做了一幅扇画。季老在把他的收藏品捐献给北京大学的时候自己只留下了两样,这两样是他始终带在身边的,即使在他留德期间也没有丢失。这两份东西就是他在山大求学时校长给他的两份奖励。大家再来看看他的学养,他登台的第一句话“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令我非常感动。人只有年龄的差距,没有辈分的差别。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当他回到母校的时候,因为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母亲,所以他称大家为“学弟学妹”,这也是一个典范。
第五篇:徐校长
大渡口中心校新庭支部开展
“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专题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大渡口镇党委和大渡口中心校党总支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专题活动精神,结合新庭支部各小学实际,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持群众路线、增强群众观点为主线,以密切联系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为核心,以进村入户访民情、扑下身子听民意、千方百计解民忧、办好实事惠民生为内容,认真总结群众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当前群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准确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完善做好群众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促进大渡口教育做扎扎实实工作。
二、目标任务
一是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重点是解决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特困教师、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等领域的民生问题;化解一切矛盾,不上交矛盾,为师生办一批好事实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二是着力解决干部思想、作风、能力方面问题,切实增强广大干部教师的群众观点、政策观念,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加强新庭支部组织建设,把专题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增强本支部党员干部教师队伍活力。
三、基本原则
(一)广泛参与。各党小组干部教师是活动的主体,同时吸收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积极参与,形成做好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形式多样。在活动中既要在每个阶段开展开门接访、集中走访,带案下访、定期回访和结对帮扶等规定任务,又要积极探索实践,不断丰富群众工作的具体途径和形式,增强活动效果。
(三)注重实效。各校要结合实际,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办好一批实事,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作风在一线转变。
四、范围和对象。
1、各小学所有教职工都要参加本次专题活动。支部领导带头,每人联系一个学校、一名家庭困难教师。每名教师要联系一名贫困留守儿童。
2、各小学定期进行接访,认真做好工作日志,每月反馈工作动态。
五、方法步骤
本次专题活动从2010年12月中旬开始至2011年6月底结束,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动员部署、集中教育阶段(2010年12月份)
1、制定方案。召开新庭支部支委会议,研究制定专题活动实施方案,成了领导机构,明确活动要求。
2、层层动员。新庭支部在12月26号召开党员大会,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3、集中学习。集中时间开展学习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文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25号);市委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书记童怀伟《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及《牢固树立政策》《池州日报》社论等重要文件精神;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要认真开展学习,撰写学习心得体会;邀请镇信访、维稳等部门负责同志开展有关政策、法律及业务培训;针对当前存在的部分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群众立场不坚定,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群众工作制度不健全、已有制度贯彻落实不力等问题,开展深入讨论,深刻分析原因,提高思想认识。
4、做好预案。提前了解情况,对师生和家长反映的突出问题要摸排梳理。
(二)深入基层、走访群众阶段(2010年12月下旬-2011年3月)
1、广泛征求意见。支部领导和各小学校长要深入联系村和学校、班级、教师、留守儿童中,认真了解教师、学生的实际困难,召开各种形式会议,向他们讲清专题活动的任务、目的和要求,同时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参与专题活动。
2、开展接访活动。一是开门接访,开展接访活动,支部领导和各小学校长每月不少于2次;二是集中走访,要深入基层,做到师生反映问题多的地方必去;三是定期回访。
3、认真做好“送温暖”工作。要结合专题活动,细化“送温暖”方案,走访慰问退休职工、困难教职工和一线教师,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三)解决问题,建章立制阶段(2011年4-5月)
1、切实帮助师生解决实际问题。由主要领导牵头,积极探索上下互动、左右联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2、健全完善体制机制。要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四)总结表彰、巩固成果阶段(2011年6月)
各校对活动进行总结并上报书面材料。支部专题活动领导小组进行检查验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满意度测评,主要看党员干部教师观念是否进一步增强,师生关注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进一步解决,基层组织建设是否进一步加强,教师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否进一步健全。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在专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新庭支部成立专题活动领导小组,由新庭支部书记叶长明任组长,徐国庆和钱奕俊任副组长,各党小组长任成员。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专题活动,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践行党的宗旨、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行动。各校校长作为本单位专题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排查问题,提出对策,完善措施,抓好落实。广大党员教师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活动有声势、有力度、有成效。
(三)统筹兼顾,求真务实。要把专题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创先争优活动、抓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把开展学习宣传教育和解决突出问题贯穿活动全过程。要切实保障专题活动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有人办事、有条件办事。要真正把财力、物力用在帮助群众克服困难、改善生活上,用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得实处。
(四)强化宣传,抓好落实。各校要及时报送本校专题活动进展情况,支部专题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反映各校活动工作动态,宣传报导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加强督促检查,严禁搞形式、走过场,对专题活动过程中,因组织不力、工作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群众满意率低的,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2010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