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西湖职校申报文明单位材料修改01版
珍惜荣誉再创佳绩
---武汉市东西湖职校申报2009—2010年度文明单位总结材料
2009---2010年度,我校继续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始终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遵循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将争创文明单位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扎实的教风,浓厚的学风。现将一年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1、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干部教师队伍的思想作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
为了搞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党委带领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继续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2、落实“八化”理念,推进标准化管理。
为了规范学校管理,我校提出了管理“八化”要求,即学校的管理工作“事务全面化、安排科学化、要求条理化、程序规范化、责任明确化、决策民主化、评价科学化、奖励制度化”,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正常、规范、有序。通过推行“八化”管理思想,进一步提高干部管理意识,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岗位职责,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更科学地管理,我们搭建了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平台,形成学校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记录表格文件,让干部知道如何落实工作,大胆管理,培养了中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工作能力,学会主动工作,打造一支懂管理、懂政策、有觉悟、勤政廉政的干部队伍。我们将一周一次的行政会开成“五会”,即:工作布置会、经验交流会、部门情况的通报会、工作办法的培训会、统一思想的生活民主会。经过一个学年的锻炼,干部们在管理能力、管理思路、明确个人工作职责、熟悉部门工作职责、工作程序方面有很大的长进。同时管理层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也在加强,主动为一线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舒心和谐的校园。
本年度,学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让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近一年来,教职工通过短信、邮件、口头、书面等方式向学校提出百多条意见或建议,有很多得到了采纳,并给部分合理化建议提供者以奖励。通过沟通情况,增进了解,及时有效地消除误解、化解矛盾,解放了思想,营造一个舒心和谐的校园环境。落实好关爱教职工的各项措施,制订各项奖励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加强考核的有效性,以工作绩效论英雄。力争做到工作到位,学校发展,待遇同步,分享学校发展成果。
二、结合文明争先建设工作,促进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学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注重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注重团队建设,把争先创优、政风行风评议、文明处室评比、师德建设活动、创教育规范收费示范校以及创国家发展改革示范校工作与文明和谐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1、争先创优活动。制定了详细的学校创先争优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支部书记会进行统一部署。建立了党员多功能活动中心,将全体党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和照片全部予以公示,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每位党员配有《东西湖职校党员“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以及“争当五模范党员”要求的身份牌,以此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角色意识、先进意识、服务意识。每个支部都设立了集体示范岗。结合各自岗位和具体职责,学校分三种形式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综合宣传,对社会进行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开展了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的评议活动,以此推进公开承诺的进展。
2、政风行风评议。在全面总结分析过去行风评议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坚持“四个结合”,即行风评议工作与认真搞好教育教学日常工作相结合,与学校创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工作相结合,与学校创先争优工作相结合,与文明创建,共建和谐校园相结合。确定了“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纠建并举,扎实推进”的原则,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撑。部门负责人和全体教职工分别签订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承诺书。利用学校网站、橱窗、党员公示栏等阵地,公布学校行评监督电话、定制行评意见箱等,诚邀社会各界加强对我校办学行为的监督。积极向上级机关汇报我校开展民主评议活动的进展和相关情况,主动邀请上级单位监督。召开各类座谈会,收集宝贵意见,及时给与回复。
开展自查互纠,以质量管理办公室为主,各部门组织自查,部门之间互查,及时反馈信息。组织第三方评议,收集学生、教师、家长、企业、社区等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评议,予以完善。
3、文明处室评比。在党委和工会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文明处室评比领导小组,制定计划,明确要求和职责。将教学业绩、班级建设、办公风气、规范教育教学等纳入文明处室评比内容,由评审小组负责日常检查督促工作,有记载,有通报,每月一次汇总。质管办负责抽查、督促改进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下通气,并督促该部门处室及时整改,并做再次检查。年末由领导小组和评审小组根据汇总情况,评出文明处室,并予以表彰。此举极大促进了处室建设,提高了教职工的文明素质。
4、师德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目标,以塑造“教师职业形象”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建立以党委牵头的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如动员会、座谈会、倡议活动等,加强宣传造势。有计划的组织培训学习,聘请专家、教授到学校讲学讲座,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到高校下企业锻炼学习,提高教书能力。每年开展师德评比活动,选取学校“师德十佳”,有部门推荐和个人申报相结合,组织各部门、教师和学生民主评议,并对师德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三、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创建学校育人平台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思路。
学校在认真办学的同时,十分重视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始终把提高办学质量和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过硬。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过每月一次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国旗下教育,从国情、道德规范、法律常识、文明礼仪、安全等方面进行教育,将理解大道理,贯彻大原则同正确处理身边小事联系起来,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并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等社会公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和学生心理辅导,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职校学生行为习惯较差,我校抓好了德育主任、班主任、政教处、学生会、团委队伍建设;利用各种阵地,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开展各种文体和学习活动,拓宽德育渠道。举办了纪念祖国60华诞系列活动、“12.9“爱国诗歌朗诵比赛、“路在脚下”演讲比赛、校园集体舞比赛、三人制篮球比赛等。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我们提出“一中两强三全”的安全要求,即全方位、全时段、全员参与,强化预防意识、强化责任意识,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如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中,我们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立了防控指挥部,每天由专人消毒,勤查体温,加强防范。与吴家山派出所共建学校警务室,每天安排领导和教职工值班,并在校内组建护校队。对内加强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上,坚持以“预防为主,教育在先,疏导结合”的原则,通过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及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安全问题。一年来,外来打架闹事的情况大为减少,校内冲突也少了许多。包括在学校周边隔栏售物的流动小贩也减少了。通过校级干部、中层干部以及教研室主任、德育主任的联合值班巡查,使学生白天的上课、晚上的晚自习纪律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学生学习环境大为改善。
3、加强实习工作,做好学生的就业安排
学校树立“出口畅则招生旺”的观念,认真分析和总结以往就业实习工作,积极拓宽用人渠道,学校提出了“用工规范,专业对口,待遇较高,本地为主”的安置原则,加大人力物力,加强就业指导,指派教师到实习点进行管理,学生就业情况良好。2007级就业率98%,对口就业率70%,2007级顶岗实习率95%,对口率75%。
4、加强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根据职校生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学校加强教学改革,以适用和够用为原则,进行教学内容处理,编写校本教材和讲义,突出技能训练,举办“学带优青教学示范周”活动,充分发挥其骨干引领作用。开展好第十二届技能节,提供展示学生专业技能的舞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让学生听得懂,学得进,愿意学,乐于练,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得到企业的认可。在教
学过程管理中,我们加强了课堂管理工作,除了教务处巡视外,还组织专业和学科教研室主任巡视。今年期末考试上就可以看出整体合格率都有较大的提高,学生参与各类竞赛也有新的突破,有省级、国家级奖项进入了我们学生的口袋。2009----2010年度,学校尽可能派出师生参加全国、省、市等各级各类竞赛,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成就。学生共1470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5人次,省级6人次,市级111人次,区级93人次,校级1255人次。教师共210人次获奖,其中省级3人次,市级94人次,区级43人次,校级70人次。
四、迎接各级领导考察调研和各项检查,学校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得到了高度评价。
2009年6月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到校调研“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参观了校园,听取了汇报,肯定了我校的办学方向正确,办学模式可取,办学特色鲜明,并为我校题词:突出职教特色,服务区域发展。武汉市副市长岳勇、武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靳雁讲话,区教育局书记李义国就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区委书记晏蒲柳同志、市教工委书记靳雁同志等各级领导先后来到学校调研指导工作,肯定了学校现在的成绩,对学校的发展寄予希望,同时学校还接受了省、市、区多个级别的检查共20多次,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性职校,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先进单位,省级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市级学习型组织试点单位,市和谐校园试点单位,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交通安全先进单位等荣誉,这是各级领导、部门对我校工作的全方位的肯定。2010年9月,学校成功申报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学校在创全国名校的进程中迈入了一大步。
五、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促进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学校取得系列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学校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思想需进一步解放,积极创新各种管理模式,使“质量管理运行工程”核心思想切实成为全校教职员工工作的指南。
2、德育工作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今年我校在全市德育论坛上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思路,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但囿于职业学校生源素质问题,德育管理思路还要进一步拓展。
3、教学工作中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批在省市有影响的名师。
展望未来,我校决心在市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保持并发扬我校在全市职教领域的优势地位,注重提高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中等专业人才,为争创全国品牌职校而奋斗。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2010年11月11日
第二篇:2013-2014东西湖职校工作思路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彰显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吸引力
——2013-2014学学校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
前一阶段成果:经过两年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学校办学实力逐渐增强,基础能力、实训实习条件都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实习基地的初步建设,使重点专业的校企合作与各类模式改革有了坚实的载体,教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提高,专业教师得到锻炼和培养,专业建设上了新台阶(5大专业全部跃升为省级重点),学校影响力也增强了。
下一步的主要思路: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彰显特色,继续提升学校办学吸引力。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导向,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核心,巩固改革成果,继续深化改革,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吸引力;提升内部管理(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等)效能,夯实三支队伍建设(管理队伍、德育队伍、专业队伍),全面推行文化建设,发挥党务、民主管理作用,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第二部分:工作思路与工作重点
一、强化学校内部管理
1.制度建设与落实
完善、审定各类制度并落实。初稿已经由相关部门修改、增补,即将组织审定工作。
完善、审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2.二级管理
强化专业的主体管理地位,将有关工作尽可能的下放到专业。使专业管理更能从实际出发,专业建设更加务实。
突出职能部门的服务和考核作用,使其代表学校服务专业,促进专业发展。
3.全员竞聘与人岗责
编制岗位说明,定岗、定责、定员、定薪,为下一步推行全员竞 1
聘做准备。人员的聘用先粗放型落实,在工作中不断完善,逐步使人岗责朝精细化管理推进。
4.信息化管理
公共服务平台:力争主干网达到100M(现为50 M),双线接入模式(电信、联通);有条件时启用网络办公系统。
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初步建立学生管理系统;完成班班通建设,各班级、实训场所等均配备信息化教学设备,授课方式、内容初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
二、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继续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之路,加强“校中厂”“厂中校”建设,在教学中生产,在生产中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接服务经济社会。
1.基础建设
生产实习基地:目前的道路、管网建设等基本完成。下一步重点为,一是根据规划和校企合作要求,搭建厂房,添置设施设备;二是后期文化(硬件)建设(绿化、标识、宣传栏等)。
实训场所:部分设备更新;相关教学软件添置。
2.彰显特色
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机制:继续引进合作企业,扩大生产实习基地合作规模;并以该基地为平台,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主动探索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生产管理、教学管理、教师锻炼等)。继续稳固与校外主要企业的合作关系,抓好校内教学与企业实习(含顶岗实习)的衔接与对接。
继续探索各类模式改革:主要抓好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方面要形成“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实习”——“校外生产实习(含顶岗实习)”渐进性培养程式。教学模式方面,以实训实践教学为主,继续推行项目教学、情景教学、仿真教学等。评价模式方面主要是利用好实习基地平台,强化第三方评价作用,扩大企业行业评价的份额。
提高对外生产、服务水平:继续抓好对内对外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技术服务市场工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重点专业要扩大范围和规模。各类培训服务的开展要将锻炼教师、培养学生结合起来。
探索学生创业工作:以现有创业基地为基础,相关专业要将其与专业(技能、特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开辟食品专业创业板块。
三、探索学生管理特色
1.德育队伍建设
重点为管理水平的提高;德育课题研究与推行,名师打造。
2.实施有效德育
融入情感、文明雅行、现代意识、向上品质、情趣志向等系列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学生管理与活动
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构建新的德育体系,加强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常态化,提升学生综合文明素养。
丰富校园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推行特色活动,形成序列化。开展校园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等)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提升综合素质,增强自信心。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学校、专业、班级3级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的机制,引导学生健康思维和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浓郁氛围。
4.招生与就业
招生:完成了招生计划。总结过去招生的特点,分析当前的现状,了解家长、学生的需要,寻求招生的新举措。
就业:就业办及专业要强化跟踪服务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生产实践能力提升。了解岗位与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对口率、稳定率和满意率。
招生就业部门负责组织,在对学生思想、(企业社会)行为、技能、社会能力等层面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书面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专业,及时调整教学。
四、提升后勤服务能力
1.基建维修
新食堂宿舍楼配套项目建设(食堂设备安装及调试、空气热源泵、消防水池等)。生产实习基地修建钢构厂房以及货物电梯。老食堂改造为室内羽毛球场。扩建篮球场。
2.财产管理
规范财产审批、购入、保管、使用、清查(盘存)、报销等程序(专业重点为耗材的购入审批、使用;设备使用与保养)。
3.优质服务
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一般性水电、桌椅维修当日内完成;提高食堂饭菜质量。
4.安全检查
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人。定期组织全校范围内的安检工作;负责或者协助各类安全演练;做好安检和消防工作的资料归档备案工作。
五、夯实专业队伍培养
核心工作为提升专业教师对接生产的技能水平,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为打造职教名师做准备。
1.更新观念
管理队伍要率先解放思想,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方向,带动全体教职工共同转变观念。教师要把这种观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
2.提升能力
要不断完善教师培训、下企锻炼机制建设,让下企调研、“比访”活动成为常态,以此推进观念更新,提升专业能力,适应发展需要,促进学校改革向前推进。
3.教研教学
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从教育教学改革出发,把教科研与自己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工作,使教科研落到实处。
六、全面落实文化建设
1.硬件建设
完善宣传氛围建设。校园绿化美化亮化(道路、花坛、花园以及建筑立面等)。设计校园文化系统(简称SIS,即School Idenity System,学校识别系统),分步实施,先期设置各类标识,大型指示牌、标牌、挂牌等。1号楼一楼大厅宣传设计与建设。启动1号楼一楼校史陈列馆建设工作。
2.软件建设
理念提炼:学校层面、德育层面、教学层面理念提炼。
活动文化:学校组织,专业落实各项文体类社团类活动。重点为“技能节”“我们的节日”“文明风采竞赛”“演讲比赛”“舞林大会”“十佳歌手”等活动。
制度文化:重点专业着力开展制度文化(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建设,特别是“学生”与“员工”角色的转换。
3.宣传报道
充分利用网站、报纸、画册、宣传栏等,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探索新模式新方法,使之成为宣扬亮点特色和招生的主要手段。
七、发挥党务民主效能
1.完善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把该项工作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学校“双创”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和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继续发挥专业支部的主体作用。务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构建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形成工作合力,更快地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2.师德师风师能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执教行为;抓好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树立身边典型的先进人物。
3.职工书屋建设
发挥其作用,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和实际需求,开设书屋、聊吧、信息室、健身房、音乐视频欣赏区等等,成为教职工休闲、健身、交流思想的综合场所。
2013年8月22日
第三篇:东西湖职校实习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实习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顶岗实习是中职人才“工学结合”培养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7]15号)的要求,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实习工作的要求,现将我校实习管理工作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实习管理工作自查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实习工作,就几个重点工作作了认真自查,结果为,我校不存在任何违反“六不得”的情形,我校从不通过中介机构安排学生外出实习。
我校从不安排学生从事有安全风险的实习活动,并在学生离校之前和学生、家长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安全责任书》和《顶岗实习审批表》,再办理顶岗实习相关手续。
我校在学生实习之前,要求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实习计划,要求学生实习单位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我校实习与培训处根据需求和合作企业联系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并要求企业不得安排学生从事有安全风险的实习内容,不得安排学生节假日实习或加班和夜班。企业来校宣讲双选,学生再校办理相关手续,并要求学生离校之前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签订符合规定、切实维护各方权益的实习协议,不存在违规签署合同、签署虚假合同等情况。我校还为实习学生统一购买实习责任保险,并把相关政策告知给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学生上岗以后,每月由实习单位按照实习协议约定,实习工资由实习单位以货币形式、及时足额直接支付给学生。
我校制定和实施《学生实习工作具体管理办法和安全管理规定》、《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性文件,使学生实习的质量、安全等有了可靠保障。安排了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专人驻厂管理,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业务指导和安全工作;实习单位、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家长)严格履行《规定》中安全职责。实习指导老师每月25号上交实习追踪本,了解学生在岗实习情况,并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待岗和调岗学生及时再推荐,确保每一名实习学生安全、稳定和成长。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由校长直接担任实习管理工作小组组长,系统负责人校长助理吴春华同志任副组长,统揽实习全局工作。实习与就业办公室作为组织与协调单位,主要负责对外与用人单位交流沟通、实习与就业基地的建设、组织面试等。各专业负责人和相关班主任作为管理的直接负责人,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实习与就业跟踪服务等工作。
我校在顶岗实习前,我校首先召开学生实习动员大会,并由学校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安排。前期准备,我校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开展实习管理工作,各专业制定了实习计划,明确了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纪律以及实习指导教师,并制定了实习教学计划。实习与就业办公室组织了系列岗前培训,培训人次超过3000 人次。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按照“相对集中,联盟单位优先,专业相对对口,优生优推,本地为主,双向选择”对学生进行推荐。
实行实习管理工作的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召开实习与就业的专题工作会议,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实习与就业办公室收集具体情况和相关数据,及时向领导和各单位通报,便于全面了解实习与就业的实时情况,并改进工作。2.健全制度,规范流程
制定了《东西湖职校实习就业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有序。对实习学生我们做到“一人一档,一企一档,一班一档”,便于以后跟踪服务管理。明确规范顶岗实习推荐程序,并于醒目处公示,主要程序为“约谈对口企业--明确企业需求--相关信息传达给相关专业班主任和学生--学生报名--相关人员审查--企业面试--合格人员名单公示--召开家长会--确定名单--签订协议--学生照相到位--跟踪管理”。3.跟踪服务,规范管理
实习现场管理,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以实习与就业办牵头,组织专业和班主任定期到企业走访,与用人单位和实习生的沟通;二是对于实习生人数较多的企业,由专业负责驻企业管理;三是主要责任人随时与学生联系。
通过以上方式,了解实习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学习、生活、安全管理等情况,关心、鼓励、帮助学生,为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使大多数毕业生工作安心、愉快、思想稳定。学生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积极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一些毕业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竞聘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文职和技术岗位,或被企业当作储备干部培养。实习生、毕业生普遍受到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好评,企业满意率达95%。4.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
参加实习的学生必须按照实习计划,认真完成实习的全部任务,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参加实习考核。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考核,主要由双方的实习指导教师一起负责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主要考核内容为工作态度、实习报告成绩、现场操作、完成作业、实习表现、实习效果、考勤等。考核等级为优、良、及格、不及格。把实习考核成绩作为毕业就业推荐的一个依据,实习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三、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打算 1.存在的不足
(1)实习与就业指导的力度不够。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所以部分学生的实习目标模糊、就业方向不明确,更谈不上职业规划。学生认识不到实习的目的,仅把实习看成是工作赚钱,不能摆正心态,更不能准确认识自己,不愿从事一线工作,拈轻怕重,这样就造成了工作不稳定、实习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
(2)实习精细化管理不够。虽然有多重管理形式,但总体来说还是有点粗放。学校受人员数量和资金制约,专兼职管理人员往往只 能起到巡视、监督、信息反馈的作用,学校对学生的整体管理和指导功能弱化,学生与企业的关系,在生活、学习中面临的种种困难无法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的质量。
(3)稳定性还待提高。我校学生顶岗实习基本专业对口,对学生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职业规划,吃苦耐劳精神差,学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后,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会有一些学生不能坚持到实习期满就离开企业提前返校结束顶岗实习。企业的用工是有计划的,而且,从招聘到培训,企业均要产生成本,现在的企业大部分都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学生一旦辞工,会造成生产线瘫痪,企业必将产生经济损失,也必将影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2.下一步打算
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就业渠道加大与用人单位合作力度,研究相关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稳定就业率。
首先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以学校校企合作联盟为依托,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重点探索学生实习管理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实习学生的最有效的管理办法,并首先在联盟企业中实施。做好合作企业的淘汰与甄选工作,主动与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的联系,并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其次,强化实习与就业的合作内容修订,并形成可以借鉴的工作方法。重点为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 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明确并落实双方职责,校企双方各负其责要写入协议或者校企合作协议;探索实习奖励制度,引导学生做好实习工作;除学习外,与企业一道共同关注学生的生活,保障食宿条件。
再次,认真做好实习生、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好的为学生、企业服务。结合《职业规划》等课程,引导学生开展职业规划,组织多种形式的就业与创业教育。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2017年4月11日
第四篇:东西湖职校2010年宣传工作计划
东西湖职校2010年宣传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东西湖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区语委办等上级部门的宣传工作精神为指导,把握正确的宣传和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工作重点,以争创国家示范校为重点,及时反映宣传学校亮点,创造良好舆论环境,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二、目标任务
1、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宣传各阶段重点工作、重要措施,广泛报道来自处室、部门、年级、班级的具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工作经验,宣传在课堂创新教育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继续搞好文明创建工作,结合政风行风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等,大力宣传精神文明,不断加强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建设,力争继续上省级文明单位台阶。
3、重点宣传党政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新途径,解读学校办学思想、管理思路。
4、抓好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计划全年在大型报刊发表文章4篇以上,在区教育信息网发布教育新闻40条,制作招生宣传 1
视频一部,制作学校大型画册一册,编写毕业生事迹书籍一本,编写新生指南小册子一本。
5、组织演讲、辩论、礼仪等比赛
6、做好各类突击性的报道迎检类工作。
三、具体工作
1、抓好校内宣传
校园网:加强校园网建设,更换主页,完善校园网各版快内容的上传,及时更新图片新闻和校园动态,使学校发生的重要新闻第一时间在校园网上得到反映。
校广播站:宣传教育政策法规,报道学校、班极和学生中的好人好事,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设立法制专栏栏目。
东职简讯:及时收集整理校园新闻,各类德育教学动态,在质量上还要不断提高,每周一期,周一校对完毕,周二下发。
校宣传橱窗:精心制作写真版高规格橱窗,13块版面,展示学校办学成果。
校园环境建设:楼号命名,功能分区,广告栏设计制作,班级文化氛围布置,实训场所配套布置等
2、加强对校外媒体宣传力度
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时向社会、家庭宣传。通过宣传,向社会展现学校的良好形象,让学生及其家长更加贴近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取得社会各界对学校的理解与支持。
加强与《湖北日报》、《长江日报》、《职教天地》、武汉教育电视台、东西湖电视台等新闻宣传媒体的沟通,及时报道学校大型活动,积极争取媒体对学校宣传工作的支持、指导与配合。
四、工作要求
1、各处室要强化资料意识和宣传意识。凡组织的各项重要活动,要有活动计划,有过程记录,还要有总结和报道。各处室必须指定专人收集、整理活动资料,撰写活动总结,作为校务公开资料。积极撰写新闻报道,完成宣传任务,积极为校内外新闻媒体提供新闻或素材。
2、各专业要指定专人做好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宣传专业管理的经验和成效。要引导班主任重视班级宣传工作,积极报道班级新举措新风尚,宣传好人好事。
3、各处室、教研组要定专人负责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大力宣传部门、教研组开展的各项活动,撰写部门、教研组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对教研组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做好宣传报道。
4、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健全通讯员队伍网络,明确分工,提高通讯员责任意识。加强对通讯员的培训,提高通讯员的素质。
36、及时做好统计工作,注意保存发表的报刊原件。学校宣传室建立定期新闻通报制度,挂在校园网上,两星期更新一次。
7、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师宣传工作方面的考核,充分调动教育宣传工作者的积极性。
东西湖职校
2010.2.26
第五篇:东西湖职校2012工作总结及2013工作安排
坚定方向,探索前进,在改革中促进发展
——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要点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2012年,在上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我校确立了“坚定思路、夯实基础、提升队伍、探索举措、强化管理”20字的工作思路,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继续推行专业化管理,尝试专任教师竞聘上岗模式;学生管理工作取得实效,校企合作与重点专业建设继续深化,电子、数控等五大专业相继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工学结合”为主的模式改革初显效果,学生职业技能在以实训实习教学为主的模式下稳步强化;招生工作与毕业就业等工作顺利完成,招生1656人;示范校和重点专业建设按照《实施方案》和《任务书》落实推进,任务完成率较好,形成阶段性成果20个;生产性基地建设取得进展,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企业签约,进驻园区;校园基础能力建设成效明显,校园功能分区取得阶段性成果,新食堂宿舍楼开始动工。
本,学校取得一系列荣誉:1月,获得“武汉市首批群众满意中小学”称号;5月,获得“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称号;5月,被中共武汉市委教育工委、武汉市教育局授予“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法律进学校”活动先进集体称号;6月,被武汉市教育工委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9月,被武汉市教育局、人社局授予“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十佳集体”称号; 10月,获得省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称号;12月,通过了武汉市教育系统“五星级民主管理”评估。
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明确方向,坚定发展思路
1.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学校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保证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教产结合服务。
(1)对外培训规模逐渐扩大
全年为社会(从业人员、社会人员、退役军人)进行工程机械驾驶培训,至11月份,累计培训近200人,考证276人,复审87人。企业内电工作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结业32名。承担东西湖区劳动就业局组织的出租车驾驶人员培训、考核600人。与武汉力硕职业培训学校联合办学,建设了工程机械驾驶培训基地,大量学员将进入。学校建立技能鉴定站事宜已开始前期摸底工作,并聘请专家来校指导。与区民政局保障科联系关于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经过护理专业教师的努力,实施性教学计划已完成。我校被武汉市劳动就业管理局确定为2012技能培训定点单位,学校四大专业涉及六个工种的培训工作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6月,被武汉市人事局和财政局授予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
(2)教产结合服务社会和学生
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培训学生。各专业教产结合项目和校中厂提供实习(生产)岗位600个,为企业和社会生产,为师生提供免费纯净水,轮训学生1840人次(一周以上),对外承接加工、改造等生产服务业务,生产产品(工件)数万余套(件)。纯净水生产线为食品专业轮训学生260人次,加工中心为数控专业轮训学生300人次,吉利航汽车修理厂、校内汽修实训厂为汽修专业轮训学生350余人次,校园超市为物流专业轮训学生500人次,各种外出演出活动和幼儿园教学为学前教育专业提供400人次实习机会。其中纯净水生产线年生产量为50944桶,汽修专业制作93副乒乓球桌、5副篮球架、防护罩50套、简易砂轮机20台。
2.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团队业务能力
——校内与校外培训。邀请了市、区著名德育专家来校进行班主任工作讲座,交流和探讨学习,先后组织班主任45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德育工作培训,组织了15人次德育主任外出考察学习。通过培训考察,开拓了他们的德育工作视野,学习了先进的德育管理理念与方法,对我校德育工作有比较明显的指导效应。下一步拟邀请区内区外专家蹲点指导学生工作。
——案例交流。我学校把案例交流作为德育工作交流的主要方式,对典型事例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案例,并组织班主任定期研讨交流。本编写了学生管理工作案例12篇,极大提高了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德育工作
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竞赛活动。开展了主题班会展示课观摩竞赛活动,各专业进行预赛,推荐优质课参加全校展示比赛,所有参赛者都精心策划,准备,制作课件,呈现了较高的水平,实现了活动的有效性,提高了组织、策划能力。
——德育队伍获奖情况。本学年有2人被评为省职业院校优秀班主任,2人被评为市中职学校优秀班主任,1人被评为市师德先进个人;德育论文获省级一等奖1篇、三等奖2篇,市级一等奖3篇、二等奖2篇。
(2)强化日常行为管理,对接职业道德教育 ——细致管理,制度育人。在这方面,有两大特点。
一是精细化管理。从管理内容上来看,涵盖考勤、卫生、活动、寝室等若干方面,共计有24套德育工作机制和预案。从获得信息的来源来看,有报告、统计、巡查和抽查,比如学生考勤管理方面,班主任每天将信息通报给专业德育主任,德育主任根据通报进行核实,再统一上报政教处汇总,政教处组织人员复查、抽查,并将结果予以公布,每周进行考勤数据分析,横向比较各专业数据,纵向对比本专业的考勤情况,指导专业考勤管理。从安全检查形式上来看,实行安全检查日报表制,由各专业填报,政教处汇总,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
二是制度化、企业化管理。我们推行“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理念,逐渐按照企业化要求管理学生。这种要求贯穿学生在校学习时段,进出校门必须出示有效证件,上课、到办公室必须亮明身份,符合企业“员工”和“学生”身份要求,遵守实训规程和社交礼仪,德育评价中还有来自实训指导老师的等级评定,力争全面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能力。
——正面教育,心理疏导。我们感受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帮其树立信心带来的好处。在实际工作中,不挫伤学生自尊心,了解原因,帮助学生分析利弊,以朋友的口吻给学生以建议与期望。坚持激励、肯定的方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少数学生采取跟踪管理的模式,定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进步情况。多鼓励,少批评,多帮扶,少指责,鼓励班主任和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创造条件将其优点表现出来。在这一
块,我校最大的特色是让大量的学生参与到日常管理中来。各专业各班推行“今天我是值日生”活动,让学生轮流值日,参与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一是定期聘请校内外心理专家讲座和指导,稳固正确导向;二是重点控制,在每月重点学生排查中,增设了心理状况一栏,对潜在的、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室开展集体的、个别的学生心理干预工作,帮助学生建立阳光心态。
——弱化监管,强化服务
在正面引导的背景下,弱化监管,强化服务,就是从单纯的监督监管学生,向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与学生建立感情方面转化,向服务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方面转化,为学生提供各类服务。
(二)夯实基础,增强综合实力 1.软件基础,思想政治素质建设
(1)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将党建工作与学校“创国家示范学校”“创全国文明城市”双创工作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点工作这个平台上来做。
首先是进一步发挥专业党支部的作用,将其逐渐变为工作实体,全权负责专业思想政治工作,除开展专业团队活动外,作为示范校建设负责人之一的专业书记组织领导专业改革建设,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在此背景下,比成绩,比贡献,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构建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形成工作合力,更快地推进各项工作。
其次是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此项工作的基础是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成就”,创设各种平台,发挥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让教师在工作中取得业绩,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强化宣传与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学校、专业和广大师生获得的成绩和荣誉,引导师生阳光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在互敬互帮、互比互进中创建文明校园和和谐校园。(2)强化师德师风师能建设
一是抓好制度文化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首先是学习制度,组织学校和部门、专业层面的师德师风各类学习,有制度,有事例,有校情(包括
专业、部门)通报。其次是交流制度,定期举行专业内交流会,推广好思想好做法,纠正错误行为。再次是培训制度,初步形成教师进修、下企锻炼的机制,主抓教师的业务,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定期邀请专家讲学、讲座。
二是抓好精神文化建设,树立身边典型先进人物。结合学校文化和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宣传身边的榜样,打造德育名师和专业(专技)名师。定期召开榜样教师汇报会和心得会,把好思想好做法传递给教职工。继续开设好“东职讲堂”,党委牵头,专业、部门负责,让更多的教师在这里交流经验,碰撞火花,“东职讲堂”逐渐成为我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6月,我校被市教育系统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9月,被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人事局授予“武汉市师德建设十佳集体”称号。2.硬件基础,校园基础能力建设
(1)完善实训场所建设。
——实训场所的建设。一是加强场所建设,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所有专业均有独立的实训场所,目前十个专业共有实训室102间(不含学前教育专业57间琴房),建筑面积12770平方米(不含生产性实训基地),占学校总建筑面积的17.6%;除了现有的教学实训场所建设以外,学校还正在抓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根据示范校建设要求和专业发展实际更新改造设备200余套、添置新设备91台套,目前全校共有设备2554台套,设备总值2100多万元(不含即将到位的市教育局支持学前教育专业的200万元设备),能够满足全校3000多在校生的教学和实训所用。
——实训场所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一是引入6S或8S管理要求,加强实训场所规范化的布置,使之达到准企业化标准;二是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实训场所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实训场所环境整治,设备维护保养等实训场所管理制度,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三是为了提高实训场所利用率,学校进行了实训场所资源整合,专业之间调整了实训场所布局,合理调整不同专业之间的实训课程安排,保障公共功能室的利用;四是继续推进明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通过长达二个多月的技能节活动促进学生加强技能训练。五是加强实训模式的探究。各个专业充分发挥现有设施设备作用,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群的需要和学生实际特点进行大胆探测,逐步摸索出各具特色的实训模式。
经过努力,目前全校所有专业的实训开出率达100%,实训场所的利用率达95%.(2)校园网建设开始启动。前期工作基本结束,50M宽带已经安装调试到位。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正在进行中。教学管理系统中以电子、数控等五大专业为主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初显成效,实现专业内部和省市兄弟专业互惠共享。
(3)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驶入快车道。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道路管网建设基本就绪,改造项目完工,新建项目正在招投标中。前期,武汉鑫天源饮水科技公司、武汉唯力克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吴家山吉利航汽修店三家企业已经与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入驻基地,开始接纳在校学生实训。随后拟引进4家左右企业入驻,主要由对方提供设施设备和管理技术,全部建成后,可提供生产实习岗位200多个。
(4)逐步完成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功能性分区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搬迁工作完成,校园学习实训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布局形成。新食堂宿舍综合楼已经打围开工,预计2013年底投入使用。校园美化绿化亮化规划已经制定,将于2013年初具体实施,继续完善生活娱乐设施条件。
(三)提升队伍,培养教师能力 1.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明确把“进一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作为重点,组织学习交流、参观考察,让教职工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方向,结合学生实际,形成职教观念,把这种观念带到实际工作中去,真正让学生听得懂、学得进。
一是外出考察学习。组织数百人次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宁波鄞州职业学校、刘国钧高等职业学校、成都铁路卫生学校等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和国外参观、学习、取经,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组织专业主任和专业教师等300多人次到相关企业调研,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需要和岗位要求,并以此指导教育教学。二是组织学习。组织专业教师进行系列培训200多人次,学习最新最前沿的理念和做法。多次邀请职教专家到校指导和参与示范校建设工作,指导、讲析如何制作落实示范校建设子任务,要求各专业主任和相关
老师,站在改革发展的高度,尽快投入到工作之中。三是典型交流,一方面通过人性化管理,充分建立全员参与的管理平台,发挥教职工主人翁的作用,共同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一方面通过专业交流会将其符合改革发展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新方法新举措予以推广。四是组织开展“访万家”活动,深入学生家庭走访,了解学生及家长的内在需求,宣传学校政策,密切家校关系。
通过以上举措,目前全校教职工已基本形成符合职教特点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教学观,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校企关系和谐,学校各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2.培训锻炼,提升素质
示范校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教师,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送到大专院校脱产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今年落实4名专业教师到高校进行国家级专业培训。二是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深入生产一线学习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有2人到企业参加国家级培训,电子电器3名教师到武汉美的空调企业时间研修1个月,数控2名专业教师暑期在武汉机床厂时间研修1个月,通过下企培训和研修教师既转变了观念,又提升了技能水平;(以上外出学习培训185人次)三是组织校本培训,学习新技能、新技术、新观念,让老师了解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教育,帮助老师建立职业教育的新认知,知道职业教育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培养教师成就感。四是组织了10多次全校性讲座,数十次专业内讨论。通过培训学习,专业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职业技能有了提高,形成的调研报告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技能实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五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评比和竞赛活动,借以促进教师主动钻研和提高。
仅今年1-10月份,教师在各类竞赛和论文评比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37人次。5名教师参加“创新杯”全国说课大赛,2人获全国一等奖,2人获国家二等奖,1人获国家三等奖,培养了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
(四)探索举措,推动改革发展 1.探索教学改革举措
在以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把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与示范校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是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实际,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处理,逐步构建“教师好教、学生易学、评价多元”的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依托专业与企业合作,强化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逐步形成校内实训——校内生产实习——企业实习(生产)逐层拔高的技能训练模式,各专业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强化实训教学,真正推行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推进项目教学法和基于工作岗位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组织大量教师到社会、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其需要和要求,了解生产新工艺,形成5个调研报告。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各专业通过选、增、删、改、编等多种方式,建设既满足岗位要求又符合学生特点的教材体系和特色教材,另外编写校本教材,改进课程设置,积极投入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共建项目,累计投入资金84万多元。
实训教学方面。在教学中树立“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指导思想,重视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除抓好课堂45分钟的技能训练外,还大量组织课外技能训练,明星小组、兴趣小组、校内技能检测与竞赛等活动有声有色;加强校内现在实训场所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本学年来有108个兴趣小组和明星小组,分别有1032人次和1068人次参加各类小组,开展活动800多次,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投入到技能训练之中,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学生获奖的层次不断提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168人次获奖,其中获得省级奖项31个,其中湖北省技能大赛获4个省一等奖,3个省二等奖,3个省三等奖。组织学生参加双证考试,本学年中有1178人参加考试,平均通过率91.8%。电子、数控、护理、汽修和学前五大专业共计形成20个阶段性成果(案例形式),5篇专业示范校建设中期报告,1篇学校示范校建设中期报告,示范校专题网建设有声有色,过程详细,内容丰富,获得专家好评,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2.探索德育活动模式
积极探索有职教特色的德育活动模式,创设各类条件,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展示学生才华,培养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引导学生阳光活动,快乐
学习。
(1)体育类活动。倡导“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4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主要开展了篮球、足球、乒乓球、女子毽球、拔河、跳绳、广播操等比赛,共4000余人次参与了各类活动,另外还开展了迎元旦趣味运动会,通过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团队凝聚力,增强班级间、专业间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管理与和谐校园创建。
(2)文艺类活动。倡导“让文艺影响生活,让艺术熏陶人格”。主要开展了“唱红色歌曲,颂爱国情怀”纪念“一二·九运动”歌咏比赛,经典诵读,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舞动青春“舞林大会”比赛,元旦联欢会等文艺活动,学生和老师参与热情高,报名积极,排练认真,参赛作品质量较高,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更丰富了校园生活,有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文明风采获多个省级奖项:一等奖2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18个,优秀奖22个。
(3)社团类活动。倡导“追求个性发展,展示个人才华”。以专业为单位,启动社团活动计划,前期建立了象棋、舞蹈、太极拳、演讲、写作等30多个学生社团,每周专门开设了半天作为社团活动的定点时间,由指导老师协调指导,由学生自行组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综合素质,增强自信。
(4)其他类活动。倡导“了解学校,了解中国,了解世界”。首先是爱校教育,新生进校第一课就是让其参观校园和各专业技能场所,各专业均设有专人(学生)介绍。这样能很好的教育学生,锻炼学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其次是晚自习活动管理,把每周设置专门时间观看校内外新闻作为学生信息获取的重要通道,通过看新闻(部分为学校自制节目)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和学校新闻,把技能节、学生活动等制作成光盘播放,让学生了解教育教学新动向。
活动让校园更加和谐,学生更愿意“呆在”学校。学生流失率处在2.4%左右的低位。校园环境整洁有序,学生出入校门主动出示校牌,主动向老师问好。
3.探索招生就业新路子(1)招生工作
今年招生形势比以往更加严峻,我校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就业质量和办群众满意学校作为招生宣传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还有三大强化措施:
一是分片包干。学校制定了分工负责,包片到人的原则,所有领导都挂点负责1-2个生源学校,与初中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同时,将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落实与蹲点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
二是宣传发动。组织宣传专班,宣传特色亮点;积极推行 “阳光招生”政策,公开、公平;组织学生充当义务宣传员,以身说法宣传;发放《招生简章》《新生指南》等宣传资料,全面介绍学校发展情况。
三是现场观摩。今年最重要举措是,利用体育中考、技能节学生技能展示等机会,邀请兄弟学校教师和本区初中学校师生来校参观、观摩,把职业学校最亮的“点”呈现给他们,同时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观摩活动使参观师生感受很深,影响较大。
在全省初中毕业生人数持续下滑、东西湖区初中毕业生比去年减少200人(本区应届毕业生为3000人左右)的情况下,我校今年仍招收新生1656人,其中本区外生源达600余人。
(2)就业工作
——建立密切型校企合作关系
在与学校合作的600家企事业单位中,挑选一部分企业,作为重点合作伙伴,建立密切型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60家(东西湖42家),其中12家的生产线(车间)作为我校对接电子、数控、汽修等重点专业的工学结合基地,接纳学生开展轮训或者流水线作业,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工艺和要求。
——建立教学化见习实习模式
在密切型合作企业的支持下,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把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作为教学内容和方式之一,使学生到企业实践成为实训课的重要内容,逐渐改变以往见习实习“看企业时间表”的状况。如安排2011级学生到真维斯物流园、爱立德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习活动。组织2010级学生到TCL、柯达、美的空调、武汉统一、智讯创源等企业短期实习。
——建立常态化岗前培训制度
逐渐形成岗前培训制度,主要内容为职业规范、综合素质、企业文化等,主要形式为讲座、研讨、军训、参观等。岗前军训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和团队意识;组织劳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邀请法律专家讲座,增强学生法律意识;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上课,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工作要求;邀请优秀毕业生讲座或就业创业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创造自己的价值。本邀请校内相关老师讲课100多节,35名企业经理、毕业学生等分别对学生授课。
——建立综合性实习管理模式
综合性实习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实习管理教师驻厂管理服务与教师下企锻炼培训结合起来,管理教师一方面管理服务该专业的实习生,帮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一方面跟班到生产线操作,提高其实践水平。二是把常驻厂管理和流动管理结合起来,除固定的管理人员外,以专业为单位委派组织教师下实习点管理服务,并了解企业用工情况。今年,共组织了48名老师280次下实习点,对稳定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家长和企业对此都表示满意。
2010级应推荐实习学生为1111人,目前已经推荐的为1089人,占应推荐人数的98.1%,并对382名同学进行了2次以上的再次推荐。学生顶岗实习对口率、稳定率、在岗率分别为76%、84%、97%;学生、家长、企业满意率95%。
4.探索新型教科研
(1)推广科研成果,编写出版教材,论文发表、参评获奖。
在去年市级重点课题《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之后,学校加强推广,到目前为止,学校教师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17本,其中正式出版特色教材13本,校本教材4本,展示了学校教师的科研实力。学校八个专业和三个学科参与了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目前已完成了基本积件编写任务。22名教师的论文参加省市区论文评比获奖,多名教师论文在刊物上发表。
(2)积极申报研究课题,认真开展教学科研。
今年又申请了市级重点课题《中职学校工学结合环境下实践教学模式的
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经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成为十二五首批立项重点课题。同时还申报了2个个人课题,已获批准。2010年申报的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的普通课题《中职学校文化课程职业模块教学策略研究》正在准备结题之中。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课题《武汉市中职学校准企业管理环境化育人模式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中职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实践研究》已完成研究报告,上交总课题组准备结题。
(五)强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1.管理体制改革推进
2011年,学校探索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在全校范围内公开竞聘系部负责人,明确系部负责人的人岗责,推行一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基层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初步实现了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目标。今年,学校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全员竞聘,目前已经实施了系部负责人岗位竞聘和系部教育教学教辅人员岗位竞聘2个批次的竞聘,专业的实体性进一步增强;同时,按照校系二级管理的需要,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指导下,在总结一年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学校重新拟定全校范围内人岗责和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细化日常管理规范,以此理顺学校、职能部门、系部之间的关系。职能部门的角色从策划指挥考核向提供咨询服务,开展督导考核方向转变。
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使学校在原有层级管理的基础上融入扁平化管理,减少了管理中间层,管理重心向基层转移,减少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学校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了。
11月底,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论证。2.信息交互平台建设
贯彻落实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指导,建设信息交互平台,了解、获取各类信息,及时处理问题,落实工作。
首先是配合校园网建设,搭建信息交互的硬件平台——东职办公平台。其次是畅通信息交互的方式,设置多种渠道获取相应信息。通过职能部门和专业收集关于管理、教学和德育方面的信息,实行日报表、周报表和月报表制度,了解学校各方面信息,及时有效调整工作,推进工作。最后是健全处理机制,提高执行力,提高管理效益。小问题责成系统或者部门落实处理,大问题由质管办调研、调查后,上报行政会讨论,再由质管办监督落实改进。3.强化民主管理氛围
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同时,积极搭建民主管理平台,发挥教职工聪明才智,促进教职工发展,使学校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首先是发挥教代会职能,群力群策。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广泛征集提案和建议,主要议题研讨、表决通过,对于议案提案、意见建议件件有答复,有落实。学校重大事项如财务预决算、重大工程、设施设备大宗购置等都要以各种形式予以公布,并收集反馈意见,注重调动和发挥群力群策。其次是推进校务公开,凝聚人心。公开的形式多样,如教代会报告制、校务委员会通报制、家长会议通报制、公开栏公告制、校情通报会制、网上公布制等等。再次是畅通渠道,促进民主进程。通过网络、意见箱、座谈会、调研会以及校务委员会获得群众意见、建议,利于改进工作。如学校党委组织了“民主人士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学生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以及“企业代表问卷调查”,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
11月底,学校参加了武汉市教育工会组织的民主管理“五星级”评定,受到专家的好评。
4.实施目标管理机制
对部门和专业实施目标管理。在全面摸底后,根据上一学部门和专业工作情况,拟定本的三级34项工作目标,包括教学管理类、学生管理类、内部管理类和改革创新类。学校与专业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实施目标管理,6大系统实施过程管理,专业负责具体目标实施,部门负责落实服务、指导工作,为专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工作中的问题与困难
1.校企合作要进一步深化
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企业的合作还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上,合作关系很多是松散型,如企业参与教学的力度不够(目前主要为企业
文化教育和聘请企业专家担任部分课程教学任务),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企业的深度参与,教学内容改革不是很彻底;第三方评价机制也不完善,企业参与教育教学评价力度不够;订单培养的规模不大,涉及的专业较少;联合生产才刚刚起步,“学校车间”建设正在进行中。这些都是下一步继续解决的。
2.实训和生产教学缺乏整体规划
培养师生的机制建设不完善,最重要的是缺乏整体性和针对性,教学见习、顶岗实习比较随意,教师和学生不能系统、科学的得到锻炼和培养。另外,实训教学的层级性、渐进性不强,还与生产过程的衔接度不高。
3.教产结合与对外培训需要扩大与深入
目前学校水生产线和电子、数控、汽修等专业加工中心已经迁至我校生产性实训基地,部分企业已签约入驻,目前生产规模不大。与企业合作的对外培训工作才起步。下一步力求在政府支持下有所扩大。
4.教师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我校在队伍建设方面有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专业管理队伍的中坚力量没有形成,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二是在全市、全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师不多,骨干、示范和引领作用不明显;三是教师的“学生观”“做中学”观念有待加强,相应的实践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三、2013工作要点
1.完成示范校建设,通过终期验收
严格按照80个子方案执行,完善定期商讨、评议制度,并及时修正、改进。在完成示范校基础建设后,着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建设。
2.加大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力度
借助示范校建设,依托五大重点专业建设,加大模式改革的力度。办学模式——继续扩大辐射能力。继续强化校企合作,引入行业、企业办学,促进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在教学生产中培训学生。完善与其他院校合作机制建设,力争在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有更深入的交流,互派教师参与教学,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培养模式——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将优秀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紧密结合。增加订单班数量,按照企业生产模式培养学生,将有此类班的专业扩大到5个专业以上。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专业按照企业化生产管理与实训,并将生产教学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之中。
教学模式——完善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依托校中厂、厂中校建设,把“做中学学中做”常态化、深入化,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现有的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方法。配合校园网、数字化资源库建设,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材的呈现方式。
评价模式——所有专业深入开展第三方评价模式改革,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构建完整的第三方评价机制,教学和结果评价第三方参与率为80%以上。3.继续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强化校中厂建设,完成生产性实训基地所有基础性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力求有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2013年底达到6家左右,开展生产教学,成为示范校建设和各类改革的载体。完成物质文化建设(厂区生产、标语等布置),企业文化建设按照企业模式结合学校、专业实际进行。强化厂中校建设,有条件的专业在相关企业建立生产实习基地。4.完成基础能力建设和校园规划
2013年底,完成新食堂宿舍楼主体建设,力争在2014年春季投入使用。校园规划完成并开始建设。
5.继续完善专业化管理改革及考评制度
继续推行专业化管理改革,实行专业领导小组竞聘制,尝试全员聘任制,竞聘上岗。落实专业和部门人、岗、责的具体内容,形成较为完善的专业和部门工作机制。初步形成部门和专业的考评考核机制,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尝试推行专业实体化,扩大专业的自主管理、考核和建设等权力,尝试实行经费包干制。6.教师队伍建设
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建设。一是继续转变教师观念,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学生观念、做中学的观念。二是培养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技能型教师。有
序安排专业教师下企锻炼与培训,熟悉生产要求与工艺,了解企业文化,提高其技能水平。三是启动打造有较大影响力名师的工作。注重教科研工作,鼓励教师培训学习,参加各类评比和竞赛。7.学生创业区全面运营
以专业为单位,有条件专业在该区建设创业基地,主要涉及电子类(及维修等)、加工类、计算机类(平面设计、维修,应用小软件等)、健康与咨询类、艺术类(绘画、十字绣、手工编等)。8.扩大对外培训和对外服务的规模
整合全区部分培训资源,力争年培训量达到5000人次。继续用好“校中厂”和(生产)实训室的有利条件,逐渐扩大生产范围,尝试开展深度加工与生产,更好的开展对外服务。9.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网络,设立一个大型信息处理中心(机库),更新、升级配套软件,并将50M校园网升级为100M,先期建设班班通。信息化管理建设重点为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等。10.广泛开展社团活动
在办好明星活动和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先以专业为单位组织社团活动,再逐步变化为学校领导组织社团活动。把社团活动与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开展职业规划类、摄影摄像类、演讲征文口才类活动。11.职工书屋及交流中心建设
打造职工书屋和教职工交流中心,开设书屋、聊吧、信息室、健身房、音乐视频欣赏区等等,成为教职工休闲、健身、交流思想的综合场所。
2012年11月
学生在实训场所实习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电子电器专业学生在2012年湖北省电工电子竞赛获奖
学校第15届技能节获奖明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