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隆木中学望闻问切
隆木中学望、闻、问、切”分步走,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
陈起锋 张云燕 邵晓斌
江口中学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思发展,定标杆,“望、闻、问、切”分步走,积极推动“三思三创”活动的全面展开。
一望 加强理论政策学习,了解国家、省、市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和出台的重要文件精神,深入解读教育发展现状和艺术特色综合高中发展前景,立足当前形势,进一步理清学校科学发展思路,确定“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
二闻 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将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收集广大教职工、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整理调研结果,为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方向。组织全体教职工聆听师德标兵及教学标兵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树立崇高职业理想,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三问 行政领导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大局至上的意识,有没有改革创新的勇气,有没有奋发做事的激情,有没有破解难题的本领,有没有乐于奉献的境界;广大教师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学生至上的爱心,有没有诲人不倦的态度,有没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没有术专业精的本领,有没有服务社会的自觉。
四切 强化学校内涵提升,围绕下步工作重点,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找出影响学校发展的“症结”所在,寻求解决良策,把握发展脉络。同时,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开展教风、学风、考风专项整治活动,培育良好新风。
第二篇:隆木中学多举措紧抓春季校园安全工作
隆木中学多举措紧抓春季校园安全工作
张云燕陈起锋胡华平
为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隆木中学精心组织,悉心安排,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方面工作。
该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成立了以刘小平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专门制定了《隆木中学春季消防安全工作方案》、《隆木中学校车管理制度》、《隆木中学校园监控管理办法》等,用制度做先导,责任到人,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学校在学期开始第一周安排了“春季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从防震减灾、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四个方面,教给学生安全常识,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同时,利用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媒介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师生安全素质,在全校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心系安全的氛围,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学校为了加强了对走读生的管理,总务处完善了出入证管理制度。配戴出入证是学校保证校园及广大师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出入证上附有持有人照片,并注有本人的姓名。为防止拥挤踩踏事故,总务处从实际出发,在升旗仪式等大型活动时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逐次上下楼。
新学期开始,总务处全面检查了教学楼、宿舍楼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实验室、图书室等重要场所按规定配备了灭火器等,坚决消除管理安全隐患。
体育安全方面,教务处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切实加强体育课、课间操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技术要领、运动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同时,为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隆木中安排专人进行全天候值班,从根本上保证学校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除此之外,隆木中学还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协作,严格杜绝了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的出现,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一年之计在于春”。隆木中学通过一系列校园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校园安全意识,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了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使校园成为一个安全的乐园。
第三篇:望闻问切做好群众工作
“望闻问切”做好群众工作
周晓侣
电影《老百姓是天》有一句台词说道:“老百姓是天,我们就做好一方地,踏踏实实地为他们做坚实的后盾;老百姓是天,我们就做好一片海,干干净净地给他们做美丽的映衬。”这说明在新的形势下,群众观念只能强化,不能淡化;群众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笔者认为,广大党员干部更应从“望、闻、问、切”四个方面下功夫,找准问题,深挖根源,对症下药,努力做好群众工作。
“望”即察言观色。在群众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学会看群众的“脸色”行事。群众的表情是自己生活满意度的晴雨表,其喜怒哀乐愁反映出他们生活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咸,最为真实,自然而然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群众的笑逐颜开,是对我们工作的褒奖肯定;群众的一声叹息,是对不公遭遇的无奈悲伤;群众的批评建议,则是对政令的不满和期望。打开群众工作这扇门,不能让群众来看干部的脸色行事,而要让干部去看群众的脸色变化,从群众的脸色中看出问题、看出情绪、看出需求,找准问题之所在,主动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闻”即聆听呼声。学会聆听群众的呼声,才能收集真实全面的社情民意。只有静下心来听进去,才能掌握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群众的内心世界,才会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要深入村组、企业、厂区、职工宿舍,深入群众家中,贴近群众,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甘当群众的学生,认真倾听群众言语,让群众有机会把心声充分表达出来,把所思所想所盼全部说出来。要放弃个人主观的判断,抛开过往的经验,不以老师、领导者自居,保持客观立场,不偏听偏信,与人民群众同享喜悦、共分忧愁。“问”即注重引导。“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做群众工作要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对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尺。在与群众交流中,要善于提问,主动引导群众,让群众把心窝子里的话掏出来,一吐为快。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群众的内心需求,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党员干部在“问”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习惯的方式、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沟通交流。少用官样语言、政治性口号,少说官话、空话、虚话、套话、假话,积极引导群众情绪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切”即善于思考。目前,有些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等情况,这就是需要我们想办法、勤思考,多动脑筋寻求解决之道。群众的需求多种多样,群众的期盼各不相同,党员干部要切实摸清各类不同对象的思想“脉搏”,准确把握其客观需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其疏通思想、理顺情绪。做到群众需要了解掌握什么情况、知识和道理,我们就提供什么情况、知识和道理;群众需要搞清楚什么问题,我们就帮助其弄清什么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真正感到我们说的话“解渴”、管用,进而心悦诚服、乐于接受。(作者系湖南省常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第四篇:柘木中学规章制度
柘木中学校园规章制度
一、总 则
1、学生必须遵守校园管理制度,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讲究文明,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创造整洁、优美、安静、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2、进出校门应遵守门卫制度,主动接受门卫管理。
3、禁止喝酒、赌博、打架斗殴、聚众喧哗,树立良好道德风尚。
4、爱护校园公共设施,不准在门窗桌椅墙壁布告栏等处涂抹乱刻画,损坏应予赔偿。
5、住校生应遵守《寝室管理制度》,未经班主任同意学生宿舍不能留宿外人。
6、教室是进行上课、自习等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学生进教室学习,不准穿背心、短裤、拖鞋。
7、教室内随时保持干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8、未经允许不得将有关娱乐工具带入教室。
9、节约水电,教室无人勤关灯,寝室无人勤关水,不在教室、寝室内私自用电。
二、卫生制度
1、教室卫生:先洒水后扫地;教室内外地面干净;讲台、课桌凳干净,黑板用水洗干净;课桌凳纵横对齐;扫把摆齐;凳(椅)放入桌子下边;门窗干净;纸篓、畚斗空;抹布挂好;脸盆水桶放好;天花板无蜘蛛网,墙上无球印脚印,其他物品清洁并摆放整齐,不乱张贴。
2、个人卫生:
(1)穿戴整洁,朴素大方,提倡穿学生服;注意仪容、仪表,不穿拖鞋、背心、短裤或打赤膊、打赤脚进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上操等。
(2)头发干净整齐,男生不留长发,男、女生不烫发染发、少化妆、佩戴首饰,校内不穿高跟鞋。
(3)做到“四勤”“四不”:勤洗手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勤刷牙漱口;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
(4)保持环境清洁,不往楼下倒水,争创“无垃圾”班级,每人自备垃圾袋,自己垃圾自己负责。
3、包干区卫生:分到各班的包干区要求每天做到:地面干净,无大石块、木棍、果皮、纸屑等其他杂物。各层厕所要求干净。
三、上课制度
1、学生不得在教室内进行有碍于教学的活动。
2、上课铃响,立即在自己座位上,等待老师来上课。
3、上下课须按下列程序:
(上课)教师:上课 ;班长:起立; 教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教师:请坐下
(下课)教师:下课; 班长:起立,教师 同学们再见;学生:老师再见,班长: 解散
4、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适当笔记,勇于发问,发问时正确举手,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问或答问时声音响亮,用普通话。
5、实验课要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注意安全,爱护器材。
6、确有事迟到者应在教室门口立正并喊“报告”,经老师同意方可进入。
7、自习课不能擅自离位,不准谈笑等或做与自习无关的事。
四、寝室管理制度
(一)寝室纪律
1、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和就寝。
2、保证宿舍安静,严禁在室内酗酒、赌博、划拳和大声喧哗、吸烟、打架、床上蹦跳,熄灯后不得讲话、唱歌或做与睡觉无关的事(窜门、玩、借东西等)。
3、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他人寝室(男生),男生不得进入女生寝室,不得将校外人员带进寝室。
4、不得在寝室内或走廊上溜冰、跳舞、放鞭炮等,不准向墙上踩脚印。
5、未经班主任同意,不得出校门、上课时间(自习、做操、劳动或其他集体活动)不得在寝室逗留。
6、未经班主任或管理人员同意,不乱涂刻画,不在墙上乱钉钉子,不向窗外、走廊楼梯等处倒水,丢废物。
7、爱护公共财产,注意安全,严禁在室内用火、用电。
8、本寝室内由寝室长负责,其他成员应服从管理。
9、寝室每天必须及时上锁,钥匙由寝室长负责管理,不得采用任何非法形式进入寝室。
(二)寝室卫生
1、墙上整洁、无蛛网、鞋印、球印,无涂写痕迹,不乱张贴。
2、门窗、地面整洁、无果壳、纸屑等杂物,无积水。
3、床铺整洁,衣物叠放整齐、不乱挂乱乱放,被子叠放整齐叠好统一在右侧床头。
4、物品放置统一,桌面整洁,水盆放置统一,毛巾放置统一,碗、饭盒,热水瓶等放置统一,鞋子统一放在床下正中间,卫生清洁工具统一放在门后。
5、宿舍值日按值日表,每天早、中、晚三次,值日生缺席须有人代替。
6、门前无杂物,无积水。
7、不得往楼下倒水,女生不在寝室内洗衣物。
五、食堂制度
1、遵守就餐时间,不得提早在食堂门口喧哗吵闹。
2、自觉在窗口买菜买饭,不插队。
3、节约粮食,剩菜饭必须到在指定的容具内。
4、尊重工友,尊重他们的劳动,买饭菜打水要服从指挥,不顶撞、不无理取闹。
5、有意见可向食堂管理人员或学校总务处反应。
六、体育锻炼制度
1、对统一安排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早操、眼保健操和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竞赛,都要参加。
2、严格执行体育课常规。
3、参加课间操操做到快、齐、静,在指定地点排队,有序进场,有序退场,做操时动作到位。
4、参加体育锻炼,既要刻苦又要适量,既要勇敢又要小心,注意安全,严防意外。
七、集会制度
1、集合时各班应整队,清点人数。
2、进场要秩序井然,有序进场有序离场,不得拥挤。
3、开会时要保持安静,做好笔记,做到不谈笑,不吃东西,不乱扔,不中途离场等。
八、劳动制度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从劳动中培养热爱劳动的美德。
2、劳动时听从指挥、服从安排,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3、爱护劳动工具,爱惜劳动成果。劳动时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4、劳动中要注意安全。
九、安全制度
1、举止文明,严禁打架,辱骂他人;不得跟校外品德不良人员交朋友,不得叫校外人员殴打本校学生;不得携带管制刀具(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枪械。
2、严禁擅自爬跳窗户(大扫除要有班主任在场)、围墙、校门,不得攀滑楼梯、栏杆、树木、悬崖等。
3、校内严禁参加如玩具枪、飞镖、皮筋弹纸等对人身有危害的活动,参加校内体育运动、生物实验要注意安全,如单双杠、铅球、标枪、溜冰、滑板、有关实验等,对校内有危险的设施不靠近并告诉有关老师。
4、严禁将篮球、排球、足球带入教室,未经允许严禁在教学楼内进行各项活动:玩任何球类游戏及其他危险游戏(如打雪仗)。
5、严禁在楼梯、过道上人员集中处起哄、推搡。
6、注意饮食卫生,不买不吃霉变、腐烂等不洁劣质食品食用,不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物品(电器、药等)。
7、校内时间未经班主任同意不能出校门,校外时间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单独外出。
8、住校生在寝室中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老师,住校生熄灯后不得擅离本宿舍迟归或不归留宿他处。
9、未经老师许可,校园内严禁用火(特别是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严禁将易燃、易爆、易蚀、放射性、剧毒等危险用品带入校内;校园内严禁私自用电。
10.严禁擅自无组织地到江、塘、水库游泳、洗澡。
11.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上学路上或放学回家,骑车要注意安全,遵守靠右骑车的原则,不攀爬、牵引车辆,不双手离把,不超速、强行拦车,过
马路走人行横道,穿越国道线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在公路、桥梁上玩耍,不乘坐超载、无牌无证的交通工具。中学生不得驾驶机动车。
12、非常时期(学校施工、大暴雨、停水停电、火灾、流行性疾病等)学校另行规定。
十、考试制度
1、听从监考教师指导,严肃认真参加考试。
2、考前准备充分,准时进入考场,按规定位置就坐,按规定时间交卷。
3、考桌上只准放应带的文具用品,答题只准用正宗签字笔。
4、保持安静,独立思考,不准以任何形式作弊。
5、卷面不清应举手询问,不私下议论。
6、以任何形式作弊,根据情节轻重都应受到相应处分。
附:任何形式作弊是指交谈,传递书籍、纸条,在课桌上做记号,调换位置,换试卷,偷看等等。
十一、奖惩制度
(一)奖励、凡符合下列条件,给予奖励:
1、德智体全面发展,或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体育、科技、艺术等方面表现突出。
2、模范遵守校纪校规,维护学校利益,敢于向不良行为斗争。
3、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造成社会影响。
4、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有重要贡献者。
5、有其它先进行为者。
奖励方式 :
1、口头表扬。
2、通报表扬。
3、颁发奖状、奖品、证书、奖章、奖学金。
4、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班干部”、“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等光荣称号。
5、报上级机关给予嘉奖。凡受奖励的一律记录学生档案。
(二)处分:凡违反国家法律、《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者,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必要处分。
处分方式:
1、公开点名批评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全校公开点名批评: ① 不认真学习,经常旷课(课间操、集体活动等),经常不交作业。② 扰乱课堂秩序,破坏课堂纪律。③ 不听从教师的正确批评教育,故意顶撞,态度蛮横。④ 蔑视学校规章制度,明知故犯。⑤ 损坏公物,在通知、布告、黑板报上乱涂改。⑥ 故意破坏学校绿化。⑦ 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⑧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公开点名批评可由班主任或者有关部门提名,经政教处查实,予以公开点名批评,学校备案。
(3)公开点名批评不予撤销,经三次公开点名批评做警告处分。
2、警告处分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警告处分: ① 同学关系不和、矛盾,产生纠纷,首先引起打架事件。② 学习极不认真,任意旷课达15节以上,多次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教学秩序。③ 多次不听从教师的正确批评教育,态度恶劣。④ 考试作弊。⑤ 故意破坏绿化,情节严重。⑥ 偷窃他人钱财,敲诈、勒索、抢劫他人钱财。⑦ 多次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⑧ 参与抽烟、喝酒、赌博等违法行为。⑨ 住校生夜不归宿。⑩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警告处分可由班主任提名,政教处核实,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3)受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班主任同意,报政教室审核,可予撤销。
3、严重警告处分凡已两次警告处分的学生,经政教处查实,可给予该学生严重警告处分,严重警告处分适用于严重犯错误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班主任同意,报政教室审核,可予撤销。严重警告处分由政教室审批,公开宣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4、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且在学校及社会造成不良后果的学生,视情节轻重学校将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包括记过、留校察看、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1)记过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晏书记公布。
(2)留校察看处分,由政教室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晏书记公布,报校委会备案。
(3)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校长公布。
5、对犯错误的学生,学校应热情帮助为主,严格要求,处理时要慎重,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处分要适当,处分意见同本人见面。
柘木中学政教室
第五篇:望闻问切:深化课题点评
望闻问切:深化课题点评 绪言
一、望----细心解读文本 ⒈读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⒉读出研究规划和逻辑结构 ⒊读出研究局限和存在问题
二、闻---静心倾听汇报 ⒈理解发言者的内容 ⒉捕捉发言者的闪光点 ⒊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
三、问----耐心征询疑难 ⒈从课题研究的缘起处咨询 ⒉从课题研究的特色处设疑 ⒊从课题研究的困难处发问
四、切----用心点拨沟通 ⒈点拨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⒉点拨研究问题的梳理和解决 ⒊点拨研究案例的讨论和开发 结尾(无)
**************** 望闻问切:深化课题点评 牟群英 李哉平
【摘要】在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过程性管理中,科研指导者在“面对面指导”中都要用到课题点评。文章按课题点评“望→闻→问→切”的程序,对科研指导者的课题点评艺术做了探讨与总结。【关键词】课题研究 点评 沟通艺术
课题点评就是针对教师的研究开展面对面的引导,以帮助研究者寻求理论支撑,改善思维模式,达成研究理念到研究行为的转变[1]。结合实践,我们对课题点评中的“望→闻→问→切”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一、望----细心解读文本
文本是科研指导者和课题研究者双方交流的主要媒介与纽带,可以是申报方案、开题报告或研究报告。科研指导者必须首先深入解读文本,深刻理解研究者理性表达背后蕴含的实践问题与解决
意义。
⒈读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普遍存在着实践性强而学术性弱的特点,很多教师的选题都是基于现实性问题的提出。但是,该问题的探讨是指向于何种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可能贡献等问题,中小学教师则较少考虑。教师在文本表述的过程中也基本上呈现就实践论实践的倾向。科研指导者应读出文本中问题后面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即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基于何种理论的探讨,何种理念的更新,对实践的哪些改造,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会有怎样的体现。只有这样,科研指导者才能从总体上把握该课题的研究价值。
⒉读出研究规划和逻辑结构
研究规划是一项课题能否完成研究任务的关键,而很多中小学教师在确立研究问题后,很难将课题进行有效的规划,并寻找到理论和实践的契合点,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相应的实践研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科研指导者可从以下方面把握文本的规划与设计:研究内容是否具体且有较好的内在逻
辑;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是否一致;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研究实施计划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研究规划与组织的周密性和可行性。
⒊读出研究局限和存在问题
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经常存在两种现象:一是文本写得很好,但交流后发现做得很不实、很空洞;另一种是研究过程扎实,但是文字表达不完整、不充分。为防止课题研究的功利化倾向,同时也为了倡导课题研究的科学精神,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严打“假课题”,制止“虚项目”,扶持一些“做得好、写得不好”的课题,保护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热情,保证课题研究促进教育改革功能的发挥。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仅要“火眼金睛”挖掘一些课题研究背后总结的困难、经验梳理的问题,同时也要甄别混淆教科研秩序的虚假文本,并在后续的交流对话中指出其危害性。
当然,应该尽早把研究文本给科研指导者,以便他们有较充足的时间对此进行认真审阅。
二、闻---静心倾听汇报
科研指导者在解读文本的时候,由于受自身经
[2]
验所限,往往导致理解的局限。加上很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理论比较陌生,研究规范缺失,难以在文本中完整表达。这就需要科研指导者建立一个有利于教师表达的心理场,通过倾听研究者的汇报(常结合PPT)进一步了解教师的研究过程、做法及存在的困难,取得更加完整的信息,使后续的点评具有针对性。而倾听是交流的基础和前提。
⒈理解发言者的内容
科研指导者应全神贯注地倾听研究者的发言,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听取发言的过程中迅速对信息进行识别、归类和解码,充分了解研究者的观点和立场,准确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是科研指导者熟知的内容,倾听时也应表达出积极倾听的态度和诚意,尊重发言者。
⒉捕捉发言者的闪光点
一般情况下,课题研究者在表达时往往是边讲边想,来不及整理思路,有时候为表达一个意思,会讲许多无关紧要的内容。因此,科研指导者在专注倾听的同时,应鉴别发言者所传递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抓住重点,发现其创新之处和闪
[3]
光点,才能收到良好的倾听效果。
⒊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
中小学教师在课题研究之初,普遍存在着“试误”性,还没有熟练地掌握科学、正确的研究方法,加上对教育科研理论的敬畏心理,在表达时往往比较紧张,有忐忑不安的心理。科研指导者一方面要说明开展此类活动的目的,同时努力运用一些体态语营造平和、松弛的谈话氛围。如面向发言者微微颔首,与发言者保持适度的距离,以专注的眼神来表达对发言者的称赞和关注,使对方意识到你对其表达的理解。
三、问----耐心征询疑难
科研指导者通过适时提问,诱导教师解释课题的相关概念,阐述自己的实际操作手段和方法,使教师学会适度地推介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形成平等协商、分享经验的良好气氛,引发教师对研究的多角度思考,真正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也可从反馈信息中考察研究者的实际研究能力和对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
⒈从课题研究的缘起处咨询
“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这种问题事实上是一种关于研究缘起的讨论,是对研究问题的分析引导,目的是为了揭示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并在源头上剖析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科研指导者的征询会在一定程度上唤醒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回顾、分析、归纳和梳理,从而在讨论中获得对问题本质属性的认识,有助于深化课题研究。
⒉从课题研究的特色处设疑
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还带有一些“模拟”研究过程的痕迹。特别是初次尝试课题研究的教师,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研究特色毫无知觉、视而不见;或者仅仅是一种面上的表述,缺少质的特点的概括。而一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课题,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深入挖掘和巧妙运用,体现出一种朴素的理性光芒。提及对研究特点的疑问,可让中小学教师发现“草根”研究的优势与长处,引发研究者对问题切入点的反思,突出对相关问题的比较思考。
⒊从课题研究的困难处发问
在征询时,有一个问题必不可少:你在研究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难题?你是如何解决的?还有
那些疑问?这类问题是对研究内容的操作性、可行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讨论。研究者应对困难的过程性经验,对科研指导者与其他研究者会产生一定的启发,并能为同类型研究和其他教师提供借鉴。而科研指导者通过与研究者的交流,可直接了解其需求,并适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四、切----用心点拨沟通
点拨,作为课题点评对话的最后环节,尤其受课题研究者的重视。科研指导者需审慎表达观点和看法,既不能把“正确结论”强加给课题研究者,也不能希冀用点拨来换取研究者对问题的共识,而应使点拨成为信息共享、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和共同探讨的过程,并渐进完成对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计划的清晰化认识。
⒈点拨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课题点评中强调点拨,而不是指导,意在将对话双方视为知识的可能性源泉,通过对话活动将科研知识的公共属性转化为个人属性,将课题问题转化为公共难题,借助科研指导者和研究者的对话,集结集体智慧,实现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的把
握。点拨不是单纯的单向指导,而应消除中小学教师对科研指导者的理性依赖和盲目“受训”心理,引发对课题的深度思考。强调点拨,不光体现科研指导者的引领,还关注帮扶、助推研究者,这样研究者才会真正地反思自己的研究。⒉点拨研究问题的梳理和解决
对问题的认识、解读、界定、分解与梳理会伴随研究的全过程,也成为一项研究设计的逻辑起点或终点。在点拨的过程中,关注研究的问题,就要对问题进行清晰的梳理和解剖:问题的提出基于什么样的背景?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问题在实践中如何分层?问题的解决可能有哪些办法?问题的解决对教育实践会有怎样的贡献?
⒊点拨研究案例的讨论和开发
通过研究案例的探讨来说明教育理论,是容易被教师所接受的表达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科研指导者可事先到一线考察该课题研究情况,如走进课堂观察,提取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运用课堂观察到的典型案例中的研究因素来分析课题,有助于给教师提供研究的切入点和抓
手,能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打开研究思路。参考文献:
[1]赵连顺.从“独白”走向“对话”[J].教育科学论坛,2008⑼:40
[2]张丰.基层教育科研发展与管理[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82 [3]姚明远.教学中的“倾听”感悟[J].教育教学论坛,2011⑹:160 原文刊登在《教育科学论坛》2012年第11期第28-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