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学前教育复习要点
第一章 比较学前教育概论
第一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
一、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前学科阶段、学科奠基阶段、学科形成阶段、学科发展现状。
1比较教育起源于旅行见闻。
2法国的朱利安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他是最早提出进行国际教育研究、建立国际教育机构的建议者之一,被誉为“比较教育之父”。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内容
1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相交叉而产生的,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2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①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目的及目标;②五大洲各主要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规;③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任务及内容;④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机构及课程设置;⑤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师资与培训;⑥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⑦影响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⑧各国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⑨学前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⑩国际组织对世界学前教育事业的作用和贡献。
第二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对象和特征
比较学前教育的对象:①不同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过程;②外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③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④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趋势。
比较学前教育的特征:①跨学科性;②开放性;③可比性。
第三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①增强对外国学前教育的认识,开阔视野,增进了解;②借鉴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为本国学前教育的改革提供参照;③有助于了解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④有助于促进各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相互理解、交流和合作;⑤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化。
2比较学前教育的方法。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为世公认。即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描述阶段:即通过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事实进行客观叙述。解释阶段:指的是“对教育对象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阶段,它要求一开始就弄清这些现象的复杂性和两可特征。并置阶段:即分类。整理描述和解释的教育事实,按具有可比性的形式分列,将教育现象一个个排列起来,或者将获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对象国的资料加以对比。此时需要统一概念,提出假说,并确定比较的标准。比较阶段:即对并列的材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验证假说,并作出定论。
3比较学前教育的方法:①参观访问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②现场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对象之中,身临其境,参与各种活动,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③问卷调查法。是指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群向他们发放经过设计的问卷,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④文献整理法。是指通过查阅重要的学前教育文献、文件资料,并对文献的线索加以整理,了解外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详细情况的一种方法。⑤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异同点,以揭示各国学前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⑥分析法。是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有关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分析,去除无关的现象和因素,从而达到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实质性认识的方法。
第二章 欧洲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1德国的义务教育始于6岁。德国是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进入18世纪,德国主要实施强迫教育。18世纪末,泛爱主义出现于德国。1871年,以别劳夫人为核心的教育协会总会成立,该协会致力于开展运用福禄贝尔教育原理进行全面教育改革的运动。
2.19世纪上半叶,德国各邦的幼儿教育政策是:(1)将幼教机构视为私人或团体的慈善设施而予以鼓励设立,并加强监督管理。(2)在幼儿学校及托儿所中加强对贫民子女的宗教、道德教育,把这作为抵制当时革命运动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3)认为贫民幼教设施不应像英法的幼儿学校和托儿所那样进行读、写、算等正规学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给予幼儿家庭式的照料和安排,开展室外游戏以保持身体健康。这些总的政策倾向是“控制但不援助”,与英法等国的“控制但援助”的政策形成了反差。
3相关法规:1946年,《关于德国学校民主化的法律》,6月12日起生效。规定“幼儿园作为非义务的教育机构,属于国民教育体系”。1970年《教育结构计划》中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其列入学校教育系统。”
4联邦德国教育行政体制分四级:①联邦德国政府教育机构;②各州教育部;③地方行政公署及其所辖教育处;④县市教育局或教育科。
5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教育事务的重要手段。6德国教育督导的主要职能:①业务监督;主要指对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情况的监督②公务监督;既是指对教师任职情况、工作态度的监督,以决定教师的晋升、解职,同时也指对学校组织和日常工作的监督。③法律监督。是指根据各州颁布的有关教育法律条款,衡量和检查教师的情况,同时也指对地方行政部门在处理设立学校、提供教育用具等一系列教育外部事务中的工作情况的监督。
7德国教育监督的工作内容有:①学校的规划和建设;②课程和教学;③教师管理;④学生管理。8德国学前教育的四种主要形式有哪些?普通幼儿园、学校附设幼儿园、学前班、特殊幼儿园。
9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每班至多不超过20个人。德国幼儿园的传统。
10白天的母亲是由联邦德国青年、家庭、健康部于1974年核准设立的一种幼儿保教形式。由政府提供少量经费,让一些年轻妇女在照管自己孩子之余,再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已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11林间幼儿园。2000年慕尼黑一个自然公园被开辟成了“林间幼儿园”。创始人赫本黛拉。
12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实践: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创制了“恩物”。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幼儿自我活动的原理。幼儿生产活动和勤劳教育。宗教心、道德性的发芽及教育法。
13德国幼儿园课程的新思路: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加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并进一步挖掘其个性特征。②混合编组而不是按年龄分组。③加强幼儿的积极性和生活经验。④强调保育员是孩子的伙伴。⑤课程应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即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锻炼其尝试的能力。
14幼儿的课程被视为体验领域,包括游戏、生活教育、语言教育、动作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图像感性与劳作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等八个方面。
15德国学前教育的优势:提供真实、自然的生活、学习与活动环境;一日生活中注重孩子自我需要的满足、自理能力及独立性的培养;自由发展的特点与规则意识的统一;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灵活、计划的协调;学前教育机构中融合教育的普及开展。
16德国培养学前儿童教师的机构有:技术学院、大学、培训学院。
17德国家长如何在孩子成长关键时期给予指导?①孩子出生后,父母便给孩子一个银行账户(在德国5马克即可开一账户)。为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财以便懂事后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和打工钱。②从蹒跚学步起就开始注重孩子坚强性格和参与意识的培养。孩子跌倒后,父母不是赶紧去扶,而是不断地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为陶冶情操,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特别是手工活动,如家庭布置、花园布局以及机器维修。③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遇到的个人问题和烦恼增多,父母注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既说出自己的观点,又尽量去理解孩子。④在择业问题上,尊重孩子意愿并加以适当引导,确保孩子有一个自己喜爱的职业。
18德国家庭和社区的作用:①推行婴儿读书计划;②开展对父母的教育活动;③实施家庭助手计划;④补贴家庭教育金额;⑤组织家庭互助活动。
第二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1.欧文幼儿学校:19世纪初期,英国才有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发起人是罗伯特 欧文(RobertOwen ,1771---1858年),他于1816年在新拉纳克正式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为工人阶级子女(1—6岁的儿童)提供教育,以培养善良的性格。
2.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始人是麦克米伦姐妹。
3.由于战时需要,英国出现另一种幼教机构——日托中心。战后继续发展,保留至今,属社会服务性质。
4.20世纪初,在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广泛传播的背景下,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蒙台梭利方法以及新教育的其它方法逐渐影响到英国学前教育,英国幼儿教育界非常重视革新幼儿教育方法。
5.19世纪50年代,福禄贝尔幼儿园开始在英国发芽、生根。英国的幼儿教育出现两种制度并存局面:一种是幼儿学校及收容幼儿的小学,仍以贫民和工人的子女为对象;另一种则是幼儿园,以中上层阶级的子女为对象。但在19世纪,英国也出现了少量招收工人子女的慈善性质的免费幼儿园。第一所免费幼儿园由马瑟爵士(Sir William Mather)于1873年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开办。同时,英国传统的幼儿学校也逐渐受到福禄贝尔运动的影响。
6.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蒙台梭利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对英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的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都受其影响很大。
7.英国教育部门为学前教育规定的任务是:
1、给幼儿以必要的医疗保护(免费医疗);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进行与幼儿年龄相称的学习。其学习内容是:游戏、唱歌、舞蹈、讲故事、绘画、手工(以泥、沙、木材为原料的简单手工作业)、谈话、看图讲述、礼貌教育和习惯培养以及极简单的读、写、算教学)
8.在英国,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的法律文件是《费舍法案》
英国主要有以下几种幼儿教育机构:①幼儿学校和幼儿班;②托儿所;③日托中心;④学前教育中心;⑤学前游戏小组;⑥家庭保育;⑦联合托儿中心。
英国0~5岁儿童课程指南分为六个领域:①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②交流、语言和读写;③数学发展;④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⑤身体发展;⑥创造性发展。
英国幼儿教师一般要求制定以下三种教学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及日计划。教师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的问题有:①自身对幼儿发展的理解及对幼儿学习特点的认识;②自身对上述九门学科的知识准备与经验;③孩子现阶段所具有的能力、知识与理解力;④个别幼儿的特殊教育需要。
英国幼儿教师师资所学的课程如下:普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实习。
英国家长通过以下形式了解、参与幼儿园活动:①父母联系卡;②父母屋;③布告栏;④参与家庭教育讲座;⑤成立家长委员会;⑥参与学校的工作;⑦参加各种辅导班。
英国广泛利用社区教育资源:①组织春游活动;②玩具图书馆。它是学前教育社区化的一个具体体现,符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原则。
玩具图书馆:原名玩具馆,英国第一所玩具馆是由一位老师和以为母亲共同筹建的,他们把不同的家庭组织起来,使儿童能够交换玩具、扩大玩耍的范围。
第三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1792年,法国启蒙教育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出版了儿童教育小说《爱弥儿》,法国的学前教育因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而发展。
2.在法国,最早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奥柏林的“编制学校”。
3.19世纪中叶,在别劳夫人的努力下和法国政府的支持、协助下,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在法国掀起了热潮。
4.1881年,法国通过《费里法案》,提出国民教育的三个原则:免费、义务、世俗化。同年8月2日,改托儿所为“母育学校”。
5.法国是欧洲唯一接受2岁幼儿入托的国家。
6.法国幼儿教育的职能,承担着教育、诊断、治疗三个职能。
7.法国幼儿教育的功能有:教育性、社会性、补偿性。
8.法国幼儿教育的原则:自愿性、免费性、教育性、非宗教性。
9.今后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①为幼儿建立多文化教育课程;②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相互作用的环境;③研究幼儿学习电脑的问题;④研究家庭教育问题;⑤研究残缺幼儿教育问题。
二、法律与法规
1.法国是最早制定旨在保护和教育幼儿设施法令的国家。
2.1881年,《费里法案》颁布。该法案明确指出,国民教育三原则为“免费、义务、世俗化。”同年8月2日,将托儿所等幼教机构统一改称为“母育学校。”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
3.1886年10月,颁布《戈勃莱法案》,明确凡超过2000人的居民区都开办幼儿学校,免费招收2-6岁的儿
童。
4.1975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哈比改革法案》,将发展幼儿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列为1976-1980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学前教育发挥教育、补偿、诊断治疗、与小学衔接的四重作用。
5.1986年,国民教育部在《幼儿学校:作用与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幼儿学校的总目标在于使幼儿的各种可能性得到发展,已形成其个性品质。使“受学校教育”成为幼儿学校的首要目标。
6.1989年的《教育方针法》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对美感的启蒙、对身体的意识、对灵巧动作的掌握和对集体生活的学习,发展幼儿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个性,同时还注意发现儿童在感觉、运动或智力方面的障碍并及早诊断。
7.法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只要形式:①母育学校。是法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主要形式,也成为“幼儿学校”。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受教育部或地方当局管辖。②托儿所。是法国学前教育中最古老的一种形式,隶属于保健部门。③幼儿班。④温和过渡班。是幼儿进入正规幼儿教育机构前的一种过渡性质的机构。⑤小小俱乐部。主要解决幼儿既想参加活动,又不愿离开家长的矛盾。⑥保育室。⑦流动车。⑧儿童假期中心和休息中心。
三、课程
1.法国《幼儿学校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①开放的大课程观;②丰富的经验型课程;③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④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观;⑤结构化学习。
2.法国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有三方面:①发展和谐的人格,促进幼儿情感的成熟和社会化。②促进身体的发展。③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启发思维、想象力和好奇心,拓展视野,养成初步的粪便和鉴赏能力。
3.法国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活动:①身体的活动。②口语和文字表达及沟通活动。③艺术及美育活动。④科学与技术活动。
4.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为了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法国幼儿学校开始实施跨两校(幼儿学校和小学)的新教学组织形式。
四、师资培养
1.任用资格:教师基本上由师范专科学校毕业,须获得大学第一阶段“普通高等教育文凭”后才能进入师范学校。
2.职前教育:培养教师的新方法有:①将师范学校学制延长为三年;②以适应培养成年人的单元制来代替传统的按教学大纲和课表上课的方法;③学习结束时授予大学普通学习文凭;④全省师范学校要在培养新师资的同事,承担起在职教师终身教育的工作,并成立教学研究中心和资料中心。
3.1989年,宣布成立统一的、专门化的高等师范学校-----大学学院。大学学院的教学计划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教育实习。规定课程的内容有四方面:①教育理论与实践;②学科教学;③初等教师的行政与社会作用;④选修课。
4.在职培训。1982年成立的“学团”由政府组织、以长期计划为主的教师进修主渠道。“暑期大学”的培训期较短。1985年“全体国民学习计算机计划”。1997年,“紧急计划”,以在教育领域推广信息与通信技术,使所有的教师都能认识到电脑的重要性。
五、家庭与社区的作用
法国家长以何种方式参与幼儿教育:①参加、支持家长委员会;②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③利用接送时间与园方交流;④组织幼儿参观展览、郊游等活动。
第四节 俄罗斯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俄罗斯学前教育史分三阶段:①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学前教育。1764年,由进步教育家别茨考伊主持开办了第一所儿童教养院:莫斯科教养院。这时代涌现的教育家有:被称为“俄国社会民主政治先驱者”的别林斯基,被称为“俄国儿童学之父的乌申斯基。②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学前教育。③苏联解体后的俄联邦学前教育。宗教开始间接渗入教育领域。
二、法规与法制
1.旧俄罗斯的学前教育法规及体制。
2.苏联的学前教育法规及体制。①苏联学前教育的法规。1917年11月12日,苏俄教育人民委员部学前教育局成立;11月20日,颁布《关于学前教育的公告》;1959年,颁布措施,把托儿所与幼儿园两个阶段
学前教育合并为统一的“托幼机构”。②苏联学前教育的体制。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庄幼儿园;疗养幼儿园;幼儿之家和学前儿童之家;特殊儿童幼儿园;还有一种“体弱儿童幼儿园”。专门接收体质差常生病的孩子,对他们进行特殊照顾,以降低孩子的发病率,提高母亲的出勤率。此外还有家庭托儿所等形式。
3.苏联解体后的俄联邦学前教育法规及体制。1996年颁布的《俄联邦教育法》显示了俄罗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动向:①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②鼓励多种形式办学。③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经费资助体系。④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和学生的教育权利。⑤实行优惠政策,稳定教师队伍。⑥加强道德教育。⑦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
三、课程
1.俄联邦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发展儿童智力,向儿童传递人类文化遗产,为儿童提供学习民族艺术品的机会,发展儿童的美感等。
2.学前教育的主要途径:游戏活动、自由活动(此形式体现了儿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学活动、特殊活动(相当于我国的艺术活动)、交往活动(主张儿童和教师应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能够平等进行合作、交往,从而促进儿童道德感的发展)等。
3.俄联邦还很注重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师资培养
1.民主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0年前后在斯莫尔尼女子学校增设了2年的师范班,是俄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
2.1908年,基辅的福禄贝尔协会开设了三年制的“女子师范专科学校”。
五、家庭与社区的作用
俄联邦对学前儿童的家教指导具有何特点?①重视发挥祖辈家长的作用。设立“祖母学校”。由教育心理专家、医务工作者和学前教育工作者担任学校的教师,为祖母和外祖母普及儿童家庭教育知识。②考虑幼儿家长的兴趣和需要。③有机的结合儿童发展的情况。
第五节 意大利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意大利最初的幼教机构称为“幼儿收容所”。第一所幼儿收容所由阿波蒂1829年在克雷莫纳创办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威吉乌斯在他的《儿童教育论》一书中总结了胎教、幼儿养育等问题。
2.19世纪,意大利诞生了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命名为“儿童之家”。蒙台梭利方法重视儿童早期经验,主张通过感知的运动的协调促进智力发展等思想符合当今儿童心理学的见解。
3.当代的杰出代表瑞吉欧。1990年,瑞吉欧的幼儿学校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
二、法规与法制
1928年,学前教育机构被称为一种“预备级学校”;1968年2月18日,首次提出公立幼儿学校的概念;1991年6月3日,“教育事业导纲”承认了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系统的第一个非义务的教育阶段的角色与功能;2000年2月10日,重组全国的学校系统,把学前机构更名为“幼儿学校”。
三、课程
意大利学前教育课程及其实现的方式与途径是建立在对游戏、探索、研究以及社会生活重要性的认识上的。
(1)蒙台梭利教育方案。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日常生活练习:蒙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选出符合教育目的且适合身心发展的活动作为练习的主要内容。首先是从事生活的初步动作练习(坐、站、抓、握)等;其次是照顾自己的动作练习(如穿衣等)、再次是管理家务的工作(如擦桌子等)。感觉教育:是蒙氏教育内容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部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语言教育:内容包括读和写两部分。数学教育:首先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计数活动;其次帮助幼儿学习10以内的四则运算;最后帮助幼儿学习十位、百位、千位的迸位活动和多位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平方、立方等概念。文化科学教育:前人所创造的文化财富----文化科学知识,包括简单的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等。
1.蒙氏教育法包括三要素: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适合幼儿的环境就是“有准备的环境”,包含以下
要求:秩序;自由‘真实与自然;美感与安全。
2.蒙氏教育方案的优点:重视儿童的内在需要,强调借助于能满足此内在需要的环境与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局限性:孤立的感官训练,忽视创造力的培养而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儿童实际的生活经验,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等。
(2)瑞吉欧教育方案。主要是以项目活动的方式开展的,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项目活动:指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大家感兴趣的某个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探讨,在共同的研究、探讨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项目活动的要点包括团体讨论、实地考察、探究和展示等。
瑞吉欧的课程方案具有独树一帜的六个特点:①弹性计划。②合作教学。③档案支持。档案指的是对教育过程及师、幼共同工作结果的系统记录。这些记录对教师把握儿童的发展轨迹以及总结、评价已完成的活动和制定下一步活动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④小组工作。⑤深入研究。⑥图像语言。鼓励儿童用符号性的视觉表征活动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相互交流。图像语言已经与儿童的工作、学习相融合,称为孩子的另一种语言。
评价瑞吉欧课程方案:优点:在于它的教育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要求。汲取多种教育理念的营养,在吸收外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从而创造出植根于意大利文化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四、师资培养
意大利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主要由师范学校和师范学院承担。
五、家庭与社区的作用
1.瑞吉欧社区参与的两种形式:幼儿学校的社区管理模式;公立学校中的咨询委员会。
2.意大利幼儿学校让家长参与的9个重要机会:①班会;②小组会议;③个别讨论;④主题会议;⑤专家座谈;⑥工作会议;⑦实验活动;⑧节庆活动;⑨其他活动的机会。
第六节 欧洲国家学前教育比较
1.欧洲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共同点:①在正式的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之前,家庭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②在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都出现了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③各国幼儿教育几乎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战后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④各国幼儿教育发展进程不一,但彼此影响。
2法规与法制。法规:都有一些对本国幼教事业起重要作用的相关法规。体制:就行政与管理来说,大体可分两类:即国家统一管理与非国家统一管理。
第二篇:当代学前教育复习要点
第一章 比较学前教育概论 第一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
一、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前学科阶段、学科奠基阶段、学科形成阶段、学科发展现状。1比较教育起源于旅行见闻。
2法国的朱利安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这一术语。他是最早提出进行国际教育研究、建立国际教育机构的建议者之一,被誉为“比较教育之父”。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内容
1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相交叉而产生的,是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揭示学前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2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①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目的及目标;②五大洲各主要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规;③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任务及内容;④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机构及课程设置;⑤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的师资与培训;⑥五大洲各主要国家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关系;⑦影响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⑧各国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⑨学前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⑩国际组织对世界学前教育事业的作用和贡献。第二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对象和特征 比较学前教育的对象:①不同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过程;②外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③当代外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④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趋势。比较学前教育的特征:①跨学科性;②开放性;③可比性。第三节 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①增强对外国学前教育的认识,开阔视野,增进了解;②借鉴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为本国学前教育的改革提供参照;③有助于了解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④有助于促进各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相互理解、交流和合作;⑤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化。
2比较学前教育的方法。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为世公认。即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描述阶段:即通过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事实进行客观叙述。解释阶段:指的是“对教育对象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阶段,它要求一开始就弄清这些现象的复杂性和两可特征。并置阶段:即分类。整理描述和解释的教育事实,按具有可比性的形式分列,将教育现象一个个排列起来,或者将获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对象国的资料加以对比。此时需要统一概念,提出假说,并确定比较的标准。比较阶段:即对并列的材料进行全面比较分析,验证假说,并作出定论。3比较学前教育的方法:①参观访问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②现场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对象之中,身临其境,参与各种活动,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③问卷调查法。是指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群向他们发放经过设计的问卷,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有关信息的方法。④文献整理法。是指通过查阅重要的学前教育文献、文件资料,并对文献的线索加以整理,了解外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详细情况的一种方法。⑤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异同点,以揭示各国学前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⑥分析法。是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有关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分析,去除无关的现象和因素,从而达到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实质性认识的方法。第二章 欧洲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1德国的义务教育始于6岁。德国是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进入18世纪,德国主要实施强迫教育。18世纪末,泛爱主义出现于德国。1871年,以别劳夫人为核心的教育协会总会成立,该协会致力于开展运用福禄贝尔教育原理进行全面教育改革的运动。
2.19世纪上半叶,德国各邦的幼儿教育政策是:(1)将幼教机构视为私人或团体的慈善设施而予以鼓励设立,并加强监督管理。(2)在幼儿学校及托儿所中加强对贫民子女的宗教、道德教育,把这作为抵制当时革命运动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3)认为贫民幼教设施不应像英法的幼儿学校和托儿所那样进行读、写、算等正规学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给予幼儿家庭式的照料和安排,开展室外游戏以保持身体健康。这些总的政策倾向是“控制但不援助”,与英法等国的“控制但援助”的政策形成了反差。3相关法规:1946年,《关于德国学校民主化的法律》,6月12日起生效。规定“幼儿园作为非义务的教育机构,属于国民教育体系”。1970年《教育结构计划》中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其列入学校教育系统。”
4联邦德国教育行政体制分四级:①联邦德国政府教育机构;②各州教育部;③地方行政公署及其所辖教育处;④县市教育局或教育科。
5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教育事务的重要手段。6德国教育督导的主要职能:①业务监督;主要指对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情况的监督②公务监督;既是指对教师任职情况、工作态度的监督,以决定教师的晋升、解职,同时也指对学校组织和日常工作的监督。③法律监督。是指根据各州颁布的有关教育法律条款,衡量和检查教师的情况,同时也指对地方行政部门在处理设立学校、提供教育用具等一系列教育外部事务中的工作情况的监督。7德国教育监督的工作内容有:①学校的规划和建设;②课程和教学;③教师管理;④学生管理。8德国学前教育的四种主要形式有哪些?普通幼儿园、学校附设幼儿园、学前班、特殊幼儿园。
9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每班至多不超过20个人。德国幼儿园的传统。
10白天的母亲是由联邦德国青年、家庭、健康部于1974年核准设立的一种幼儿保教形式。由政府提供少量经费,让一些年轻妇女在照管自己孩子之余,再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已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11林间幼儿园。2000年慕尼黑一个自然公园被开辟成了“林间幼儿园”。创始人赫本黛拉。
12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实践: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创制了“恩物”。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幼儿自我活动的原理。幼儿生产活动和勤劳教育。宗教心、道德性的发芽及教育法。13德国幼儿园课程的新思路: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加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并进一步挖掘其个性特征。②混合编组而不是按年龄分组。③加强幼儿的积极性和生活经验。④强调保育员是孩子的伙伴。⑤课程应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即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锻炼其尝试的能力。
14幼儿的课程被视为体验领域,包括游戏、生活教育、语言教育、动作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图像感性与劳作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等八个方面。15德国学前教育的优势:提供真实、自然的生活、学习与活动环境;一日生活中注重孩子自我需要的满足、自理能力及独立性的培养;自由发展的特点与规则意识的统一;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灵活、计划的协调;学前教育机构中融合教育的普及开展。
16德国培养学前儿童教师的机构有:技术学院、大学、培训学院。17德国家长如何在孩子成长关键时期给予指导?①孩子出生后,父母便给孩子一个银行账户(在德国5马克即可开一账户)。为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财以便懂事后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和打工钱。②从蹒跚学步起就开始注重孩子坚强性格和参与意识的培养。孩子跌倒后,父母不是赶紧去扶,而是不断地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为陶冶情操,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特别是手工活动,如家庭布置、花园布局以及机器维修。③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遇到的个人问题和烦恼增多,父母注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既说出自己的观点,又尽量去理解孩子。④在择业问题上,尊重孩子意愿并加以适当引导,确保孩子有一个自己喜爱的职业。
18德国家庭和社区的作用:①推行婴儿读书计划;②开展对父母的教育活动;③实施家庭助手计划;④补贴家庭教育金额;⑤组织家庭互助活动。第二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1.欧文幼儿学校:19世纪初期,英国才有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发起人是罗伯特 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年),他于1816年在新拉纳克正式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为工人阶级子女(1—6岁的儿童)提供教育,以培养善良的性格。2.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始人是麦克米伦姐妹。
3.由于战时需要,英国出现另一种幼教机构——日托中心。战后继续发展,保留至今,属社会服务性质。4.20世纪初,在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广泛传播的背景下,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蒙台梭利方法以及新教育的其它方法逐渐影响到英国学前教育,英国幼儿教育界非常重视革新幼儿教育方法。
5.19世纪50年代,福禄贝尔幼儿园开始在英国发芽、生根。英国的幼儿教育出现两种制度并存局面:一种是幼儿学校及收容幼儿的小学,仍以贫民和工人的子女为对象;另一种则是幼儿园,以中上层阶级的子女为对象。但在19世纪,英国也出现了少量招收工人子女的慈善性质的免费幼儿园。第一所免费幼儿园由马瑟爵士(Sir William Mather)于1873年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开办。同时,英国传统的幼儿学校也逐渐受到福禄贝尔运动的影响。
6.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蒙台梭利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对英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的保育学校和幼儿学校都受其影响很大。7.英国教育部门为学前教育规定的任务是:
1、给幼儿以必要的医疗保护(免费医疗);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进行与幼儿年龄相称的学习。其学习内容是:游戏、唱歌、舞蹈、讲故事、绘画、手工(以泥、沙、木材为原料的简单手工作业)、谈话、看图讲述、礼貌教育和习惯培养以及极简单的读、写、算教学)8.在英国,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的法律文件是《费舍法案》 英国主要有以下几种幼儿教育机构:①幼儿学校和幼儿班;②托儿所;③日托中心;④学前教育中心;⑤学前游戏小组;⑥家庭保育;⑦联合托儿中心。英国0~5岁儿童课程指南分为六个领域:①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②交流、语言和读写;③数学发展;④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⑤身体发展;⑥创造性发展。
英国幼儿教师一般要求制定以下三种教学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及日计划。教师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的问题有:①自身对幼儿发展的理解及对幼儿学习特点的认识;②自身对上述九门学科的知识准备与经验;③孩子现阶段所具有的能力、知识与理解力;④个别幼儿的特殊教育需要。英国幼儿教师师资所学的课程如下:普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实习。英国家长通过以下形式了解、参与幼儿园活动:①父母联系卡;②父母屋;③布告栏;④参与家庭教育讲座;⑤成立家长委员会;⑥参与学校的工作;⑦参加各种辅导班。英国广泛利用社区教育资源:①组织春游活动;②玩具图书馆。它是学前教育社区化的一个具体体现,符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原则。
玩具图书馆:原名玩具馆,英国第一所玩具馆是由一位老师和以为母亲共同筹建的,他们把不同的家庭组织起来,使儿童能够交换玩具、扩大玩耍的范围。第三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1792年,法国启蒙教育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出版了儿童教育小说《爱弥儿》,法国的学前教育因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而发展。
2.在法国,最早在历史上留下记录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奥柏林的“编制学校”。3.19世纪中叶,在别劳夫人的努力下和法国政府的支持、协助下,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在法国掀起了热潮。4.1881年,法国通过《费里法案》,提出国民教育的三个原则:免费、义务、世俗化。同年8月2日,改托儿所为“母育学校”。
5.法国是欧洲唯一接受2岁幼儿入托的国家。
6.法国幼儿教育的职能,承担着教育、诊断、治疗三个职能。7.法国幼儿教育的功能有:教育性、社会性、补偿性。
8.法国幼儿教育的原则:自愿性、免费性、教育性、非宗教性。9.今后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①为幼儿建立多文化教育课程;②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相互作用的环境;③研究幼儿学习电脑的问题;④研究家庭教育问题;⑤研究残缺幼儿教育问题。
二、法律与法规
1.法国是最早制定旨在保护和教育幼儿设施法令的国家。2.1881年,《费里法案》颁布。该法案明确指出,国民教育三原则为“免费、义务、世俗化。”同年8月2日,将托儿所等幼教机构统一改称为“母育学校。”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3.1886年10月,颁布《戈勃莱法案》,明确凡超过2000人的居民区都开办幼儿学校,免费招收2-6岁的儿童。
4.1975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哈比改革法案》,将发展幼儿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列为1976-1980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学前教育发挥教育、补偿、诊断治疗、与小学衔接的四重作用。
5.1986年,国民教育部在《幼儿学校:作用与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幼儿学校的总目标在于使幼儿的各种可能性得到发展,已形成其个性品质。使“受学校教育”成为幼儿学校的首要目标。
6.1989年的《教育方针法》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对美感的启蒙、对身体的意识、对灵巧动作的掌握和对集体生活的学习,发展幼儿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个性,同时还注意发现儿童在感觉、运动或智力方面的障碍并及早诊断。
7.法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只要形式:①母育学校。是法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主要形式,也成为“幼儿学校”。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受教育部或地方当局管辖。②托儿所。是法国学前教育中最古老的一种形式,隶属于保健部门。③幼儿班。④温和过渡班。是幼儿进入正规幼儿教育机构前的一种过渡性质的机构。⑤小小俱乐部。主要解决幼儿既想参加活动,又不愿离开家长的矛盾。⑥保育室。⑦流动车。⑧儿童假期中心和休息中心。
三、课程
1.法国《幼儿学校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①开放的大课程观;②丰富的经验型课程;③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④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观;⑤结构化学习。2.法国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有三方面:①发展和谐的人格,促进幼儿情感的成熟和社会化。②促进身体的发展。③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启发思维、想象力和好奇心,拓展视野,养成初步的粪便和鉴赏能力。3.法国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活动:①身体的活动。②口语和文字表达及沟通活动。③艺术及美育活动。④科学与技术活动。
4.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为了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法国幼儿学校开始实施跨两校(幼儿学校和小学)的新教学组织形式。
四、师资培养
1.任用资格:教师基本上由师范专科学校毕业,须获得大学第一阶段“普通高等教育文凭”后才能进入师范学校。
2.职前教育:培养教师的新方法有:①将师范学校学制延长为三年;②以适应培养成年人的单元制来代替传统的按教学大纲和课表上课的方法;③学习结束时授予大学普通学习文凭;④全省师范学校要在培养新师资的同事,承担起在职教师终身教育的工作,并成立教学研究中心和资料中心。
3.1989年,宣布成立统一的、专门化的高等师范学校-----大学学院。大学学院的教学计划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教育实习。规定课程的内容有四方面:①教育理论与实践;②学科教学;③初等教师的行政与社会作用;④选修课。
4.在职培训。1982年成立的“学团”由政府组织、以长期计划为主的教师进修主渠道。“暑期大学”的培训期较短。1985年“全体国民学习计算机计划”。1997年,“紧急计划”,以在教育领域推广信息与通信技术,使所有的教师都能认识到电脑的重要性。
五、家庭与社区的作用
法国家长以何种方式参与幼儿教育:①参加、支持家长委员会;②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③利用接送时间与园方交流;④组织幼儿参观展览、郊游等活动。第四节 俄罗斯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俄罗斯学前教育史分三阶段:①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学前教育。1764年,由进步教育家别茨考伊主持开办了第一所儿童教养院:莫斯科教养院。这时代涌现的教育家有:被称为“俄国社会民主政治先驱者”的别林斯基,被称为“俄国儿童学之父的乌申斯基。②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学前教育。③苏联解体后的俄联邦学前教育。宗教开始间接渗入教育领域。
二、法规与法制
1.旧俄罗斯的学前教育法规及体制。2.苏联的学前教育法规及体制。①苏联学前教育的法规。1917年11月12日,苏俄教育人民委员部学前教育局成立;11月20日,颁布《关于学前教育的公告》;1959年,颁布措施,把托儿所与幼儿园两个阶段学前教育合并为统一的“托幼机构”。②苏联学前教育的体制。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庄幼儿园;疗养幼儿园;幼儿之家和学前儿童之家;特殊儿童幼儿园;还有一种“体弱儿童幼儿园”。专门接收体质差常生病的孩子,对他们进行特殊照顾,以降低孩子的发病率,提高母亲的出勤率。此外还有家庭托儿所等形式。3.苏联解体后的俄联邦学前教育法规及体制。1996年颁布的《俄联邦教育法》显示了俄罗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动向:①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②鼓励多种形式办学。③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经费资助体系。④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和学生的教育权利。⑤实行优惠政策,稳定教师队伍。⑥加强道德教育。⑦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
三、课程
1.俄联邦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发展儿童智力,向儿童传递人类文化遗产,为儿童提供学习民族艺术品的机会,发展儿童的美感等。
2.学前教育的主要途径:游戏活动、自由活动(此形式体现了儿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学活动、特殊活动(相当于我国的艺术活动)、交往活动(主张儿童和教师应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能够平等进行合作、交往,从而促进儿童道德感的发展)等。
3.俄联邦还很注重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师资培养
1.民主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0年前后在斯莫尔尼女子学校增设了2年的师范班,是俄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
2.1908年,基辅的福禄贝尔协会开设了三年制的“女子师范专科学校”。
五、家庭与社区的作用
俄联邦对学前儿童的家教指导具有何特点?①重视发挥祖辈家长的作用。设立“祖母学校”。由教育心理专家、医务工作者和学前教育工作者担任学校的教师,为祖母和外祖母普及儿童家庭教育知识。②考虑幼儿家长的兴趣和需要。③有机的结合儿童发展的情况。第五节 意大利的学前教育
一、发展简史
1.意大利最初的幼教机构称为“幼儿收容所”。第一所幼儿收容所由阿波蒂1829年在克雷莫纳创办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威吉乌斯在他的《儿童教育论》一书中总结了胎教、幼儿养育等问题。
2.19世纪,意大利诞生了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儿童的幼儿学校,命名为“儿童之家”。蒙台梭利方法重视儿童早期经验,主张通过感知的运动的协调促进智力发展等思想符合当今儿童心理学的见解。
3.当代的杰出代表瑞吉欧。1990年,瑞吉欧的幼儿学校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
二、法规与法制
1928年,学前教育机构被称为一种“预备级学校”;1968年2月18日,首次提出公立幼儿学校的概念;1991年6月3日,“教育事业导纲”承认了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系统的第一个非义务的教育阶段的角色与功能;2000年2月10日,重组全国的学校系统,把学前机构更名为“幼儿学校”。
三、课程
意大利学前教育课程及其实现的方式与途径是建立在对游戏、探索、研究以及社会生活重要性的认识上的。(1)蒙台梭利教育方案。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日常生活练习:蒙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选出符合教育目的且适合身心发展的活动作为练习的主要内容。首先是从事生活的初步动作练习(坐、站、抓、握)等;其次是照顾自己的动作练习(如穿衣等)、再次是管理家务的工作(如擦桌子等)。感觉教育:是蒙氏教育内容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部分,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语言教育:内容包括读和写两部分。数学教育:首先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计数活动;其次帮助幼儿学习10以内的四则运算;最后帮助幼儿学习十位、百位、千位的迸位活动和多位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平方、立方等概念。文化科学教育:前人所创造的文化财富----文化科学知识,包括简单的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等。
1.蒙氏教育法包括三要素: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适合幼儿的环境就是“有准备的环境”,包含以下要求:秩序;自由‘真实与自然;美感与安全。
2.蒙氏教育方案的优点:重视儿童的内在需要,强调借助于能满足此内在需要的环境与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局限性:孤立的感官训练,忽视创造力的培养而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儿童实际的生活经验,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等。
(2)瑞吉欧教育方案。主要是以项目活动的方式开展的,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项目活动:指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大家感兴趣的某个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探讨,在共同的研究、探讨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项目活动的要点包括团体讨论、实地考察、探究和展示等。
瑞吉欧的课程方案具有独树一帜的六个特点:①弹性计划。②合作教学。③档案支持。档案指的是对教育过程及师、幼共同工作结果的系统记录。这些记录对教师把握儿童的发展轨迹以及总结、评价已完成的活动和制定下一步活动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④小组工作。⑤深入研究。⑥图像语言。鼓励儿童用符号性的视觉表征活动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相互交流。图像语言已经与儿童的工作、学习相融合,称为孩子的另一种语言。
评价瑞吉欧课程方案:优点:在于它的教育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要求。汲取多种教育理念的营养,在吸收外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从而创造出植根于意大利文化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四、师资培养
意大利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主要由师范学校和师范学院承担。
五、家庭与社区的作用
1.瑞吉欧社区参与的两种形式:幼儿学校的社区管理模式;公立学校中的咨询委员会。2.意大利幼儿学校让家长参与的9个重要机会:①班会;②小组会议;③个别讨论;④主题会议;⑤专家座谈;⑥工作会议;⑦实验活动;⑧节庆活动;⑨其他活动的机会。第六节 欧洲国家学前教育比较
1.欧洲各国学前教育发展共同点:①在正式的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之前,家庭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②在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都出现了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③各国幼儿教育几乎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战后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④各国幼儿教育发展进程不一,但彼此影响。
2法规与法制。法规:都有一些对本国幼教事业起重要作用的相关法规。体制:就行政与管理来说,大体可分两类:即国家统一管理与非国家统一管理。
第三篇:学前教育管理复习要点
2013学前教育管理复习
1.学前教育管理特征、发展趋势
2.一体化
3.分层管理
4.条例管理
5.机构设置的原则、依据
6.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
7.戴明环
8.园所规章制度建立的意义
9.条例管理的作用
第四篇: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2.学前教育学 :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3.幼儿园 :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4.家庭学前教育 :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5.社会学前教育 :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6.观察法 :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7.文献法 :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 :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况的研究方法,也是学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9.实验法 :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建议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幼儿教师基本工作职责是什么,现代幼儿教师应承担哪些角色?
现代幼儿教师用哪个承担的角色有:(1)教育者(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3)幼儿游戏的伙伴(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之心朋友(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2.简述确定幼儿园活动主题的主要依据。
在主题选择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幼儿。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等。(2)主题自身的特点。(3)教师。(4)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3.简述幼儿园教学评定的内容(1)评定教学目标;(2)评定教学内容;(3)评定教学过程;(4)评定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5)评定教师
1.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学的分支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规律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然而,近年来学前教育学科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的看法是:“理论性太强了”“枯燥无味”"学了也没用。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各种实施形式的特点,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知道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学前教育观有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学前教育目标、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学到了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知道怎样进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怎样做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还学会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总的说来,学前教育学意义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有助于掌握正确的教育规律。
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四、有助于促进习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1.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了洋洋的眼部。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答:(1)违背了全面发展原则,体育活动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2)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教师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安全事项,并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3)违背了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爱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4)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过程,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敢、拼搏、合作、进取等意志品质。在孩子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
2.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答:科学的儿童观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的,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儿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的一种关于儿童的观点和看法。”但遗憾的是,这种科学的儿童观并没有在我们教育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被人诟病已久的传统的儿童观还牢牢占据着统制地位。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我们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观点,现代儿童受到家长的宠爱和疼惜,现代儿童观,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特的人格。儿童与成人同样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儿童的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尊重,儿童是全方位的,不断发展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求。成人及社会应承认儿童所具有的各种发展的需求,并尽可能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不仅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的发育,还要给他们提供充分参加文化艺术娱乐和休息的活动机会。要使其获得该社会条件下最充分的发展,现代儿童观又明确个体差异就是对待不同的儿童要有不同的方法。就要因人而异。但同时也要给其尊重和让幼儿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还明确指出,男女平等受到平等对待与教育,不会再象古代教育那样。儿童的教育观在改变,这也说明了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
案例分析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
(1)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2)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答案要点:(1)这里的环境布置一般指的是户外环境布置,儿童好动的天性使得他们格外渴望一个宽阔、自由、舒适、丰富的户外环境,主要包括户外场地、游戏设施、庭院绿化和建
筑小品等几个部分,一个安全的、精心设计的户外环境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情感健康、社会性、交流能力、谁知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2)我们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如在游戏设施设置时可提供沙水,在庭院绿化时可铺设一块绿地等
幼儿园对父母做了个调查:“您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做什么的?”父母主要有以下几个说法:
A.帮父母看孩子的;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B.陪孩子一起玩,让他快乐;哄孩子高兴的呗。
C.主要是照顾孩子,也教一点知识;培养和教育孩子。
根据材料分析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P21
1答案要点:教师扮演的“指导者”角色,具体表现为:(1)引导。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2)指导。指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4)教导。教导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P282(主要从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进行论述)
答案要点:案例中李红和张霞老师两位老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应该遵循四个基本原则: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则。在本案例中,两位老师犯的就是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错误。幼小衔接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放到幼儿园,因此,可以从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和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等方面入手做好衔接工作。
请根据以下中班活动中的师幼对话来探讨师幼关系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这样的师幼互动是否有效?(2)体现了哪些师幼互动的理念?(3)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为什么?
案例1:“小兔旅行记”(某幼儿园中班活动)
老师:“小兔子挂在树上,谁会来救它?”„„
案例2:“筷子夹小熊”(托班)材料有:筷子一双,塑料碗两个,塑料熊7个(红色大中小各一个、绿色大小各一个、蓝色大小各一个)老师问:“你喜欢用筷子吗?”„„
(1)第一个案例中的师幼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思考解救小兔子的其他办法。但是略显得蜻蜓点水,不够深入。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有效和儿童进行了充分的互动,达到了教育目的.(2)都体现了一些积极师幼互动的特征:1)体现互主体性;2)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积极行为为主,减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3)教师和幼儿间平行、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4)分享也是优质师幼关系不可或缺的特征。
(3)第一个案例中教师可以再进一步追问儿童每种小动物解救小兔子的具体细节。和每个儿童都进行比较深入的师幼互动。
第五篇:当代外国学前教育
期末作业考核
《当代外国学前教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文献法
答:文献法是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 法。
2.美国幼儿园
答:幼儿园以公立为主,公立幼儿园绝大部分附设于初等学校,成为初等学校的一部分。美国的幼儿园招 收5岁儿童,以半日制为主,重点是向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发展儿童的良好习惯,培养儿童同别人合 作的精神。
3.保育所 答:保育所是日本的幼儿教育机构,是作为福利设施对缺乏保育条件的家庭的婴幼儿乃至少 年进行保育的机构,由厚生省管辖。
4.和田实
答: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副教授,他的核心思想是自由保育论,批评恩物中心的保育。基本观点是(1)诱导保育。(2)游戏是基于幼儿自然本能的自发活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答:1.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
2.百种语言。
3.强调“互动关系”和“合作参与”。
2.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职业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答:在美国,培养学前教育师资采用多层次,不同规格的办法。一般来讲,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由教育性的学院或科系完成。主要分职前教育与在职教师培训两种。职前培训即为培养新师资所进行的专业教育,在职教师的培训即对教师所进行的继续教育。职前教育的层次是职业中学、初级学院(两年制)、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在职教师培训主要是对教师进行短期教育。
3.日本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答:1.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2.幼儿园与保育所之间很难保持联系和统一课程,3.国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保育所教师的工资较高,造成私立幼儿园无足够合格的教师;
4.迅速都市化造成儿童游戏活动的安全地带减少,对儿童健康有害的环境污染加剧。
4.简述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答: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该模式的教育目标是以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儿童学业技能、道德知识和社会规则,形成今后成功接受学校教育必须的行为、读写算等技能。方法主要是强化。
5.乌索娃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什么?
答:1.将教学原理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并加以具体化。
2.确定了苏联学前教学的任务和内容。
3.提出学前教学的新方法——指示法。
4.确立幼儿园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必修作业。
三、论述题(共30分)
论述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答: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目标 :
1.发展每个儿童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2.帮助每个儿童发展自信心。
3.帮助每个儿童形成集中注意的习惯。
4. 形成儿童永久的好奇心。
5. 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坚持性。
6.发展儿童的心理安全和秩序感。
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内容包含日常生活练习、感知觉练习和初步的知识学习(书写、阅读和数学)三个部分。
1.日常生活练习。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获得一些生活技能,开始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活动中,学习按照顺序来做每一件事情,通过自我指导来获得独立性。
2.感知觉练习。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官的练习,增进儿童的经验,让儿童在考察、辨别、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扩大认知范围,为智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初步的知识学习。初步的知识学习包括儿童可以学会的阅读、书写和算数。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方法 :
蒙台梭利学校使用的教育方法是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是一个相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所谓
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适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能引发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的环境,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的环境。教师的角色应成为环境的提供者、自由的保障者、发展的协助者。
蒙台梭利教具大体可分为四类:生活训练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和文化艺术性教具。教具具有“自我纠正错误”的功能,使幼儿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