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大学教育比较论文

时间:2019-05-13 18:0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外大学教育比较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外大学教育比较论文》。

第一篇:中外大学教育比较论文

中 韩 高 校 考 试 评 价 制 度

姓名:王成杰

学号:0916301117

院系:万方科技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中外大学教育比较

中韩高校考试评价制度

【摘要】:通过对中韩两国考试评价制度的分析及比较研究——主要是对中韩两国高等学校学生成绩评定制度的部分介绍与比较,展示两国所构建的量化与非量化相结合的高校考试评价体系及人才综合评价模型,其意义在于希望能为当今社会培养、选拔人才而提供新的衡量标准。

【关键词】:评价,比较,学分制,素质教育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教育制度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是社会制度中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韩国人崇尚文化,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十九世纪80年代,韩国首次引进了现代的学校体系,到了1945年,大韩民国成立以后,韩国政府致力于建立现代式教育体系。1953年,政府制定义务教育制度,韩国公民能够免费受到为期六年的初等教育。众所周知,过去30年来的经济增长主要基于韩国人的很高的文化素质。如今,在世界上韩国的文盲率是最低的。

一、中韩考试评价制度之历史渊源

从唐朝起,中国的儒家教育和科举考试制度就已确立并延续至今,而且对韩国古代的考试制度 有着直接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创立,极大地影响着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教育、文化,对于韩国古代取士制度 的演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韩国在高丽时代,即根据寓居于高丽的中国后周官员双冀的建议,在958年开始实行科举,比中国晚了371年。到了朝鲜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备。朝鲜科举制度亦借鉴中国科举制度,但并非全部照搬,而是根据本国的实情,而有所独创。高丽科举制度最初是借鉴中国唐朝,其后全面借鉴中国宋朝,而其末期又借鉴中国元朝。但也不失结合高丽的社会现实,而与中国唐、宋、元之科举制度既有相同亦有相异。

例如,在考试内容方面,中国的科举制度历经自隋至清十几个朝代,虽然各代、各科考试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大体来说,不外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帖经和墨义;其二,诗赋和杂文;其三,经义;其四,策论。策论有经史策和时务策两种,以历史典章,重大的理论问题或现实社会问题为题,让考生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丽科举考试则表现了它的多变性。公元958年(高丽光宗九年)高丽始创科举时,制述科(亦 称进士科)仅考诗、赋、颂及时务策。但两年后,只考诗、赋、颂,而不考时务策。公元964年(高 丽光宗十五年)复考诗、赋、颂及时务策。公元987年(高丽成宗六年)仅考诗、赋和时务策,而不考颂。公元1004年(高丽穆宗七年),高丽改革科举法,考试效仿唐、宋分为三场;初场考经义,中场考诗、赋,终场考时务策。公元1019年(高丽显宗十年),则以论代对策。公元1110年(高 丽睿宗五年),仅试诗、赋、时务策。公元1127年(高丽仁宗五年)复仅试诗、赋、论。公元1136年(高丽仁宗十四年)规定“凡制

述业,经义、诗赋连卷试取”。公元1139年(高丽仁宗十七年),高丽又借鉴宋范仲淹庆历新政之改革措施,定为三场考试程序:“礼部贡院奏:范仲淹云,‘先策论以观其大要,次诗赋以观其全才;以大要定其去留,以全才升其等级,斯择才之本,致理之基也。’我朝制述业(科)于第三场迭试策论无着韵偶对者,因此诗赋学渐为衰废,今后初场试经义,二场诗赋,永为格式。且国学未立前,初场试以帖经,立学以后,兼试大小经义,举子难之。今后除兼经义,只试本经义。公元1154年(高丽毅宗八年)”,高丽又改为初场迭试论策,中场试经义,终场试诗赋。公元1344年(高丽忠穆王元年),高丽又更改科举法,初场试六经义、《四书》,中场 试诗赋,终场试策论。综上所述,高丽制述科之考试内容有诸多变化,但其总体趋势是重视经义和策论。

总之,中国科举考试中使用的一系列方法,是试题形式的重大发展,是今日考试的填空、简答、论述、作文等题型的源流,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创造和应用的这些考法,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客观测验遍及全球的今天,仍是各国考试中普遍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韩国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中国的影响。中国的科举考试,在考试方法与考试组织方面,集古代考试之大成,极大地影响着人类考试评价活动的发展,其中的经验教训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首次使考试成为独立于学校教育的社会活动,对我们研究考试的社会性质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行中韩两国高等学校学生成绩评定制度的相同点

系统的正式教育评价活动起源于中国隋代开始的科举制度,这点已经为世界所公认。考试作为 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手段由来已久。科举制本质上是用一套完整的考试方法来挑选人才的活动。当前我国考试仍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学校,还是以考试为手段,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育效果。目前中国和韩国的大学仍以传统考试方法为主,如以笔试为主,有的时候还采用口试、操作等方式。但这些方法仍存在试题量小、试题的随意性、缺乏对真正能力的评价等缺陷。

中国和韩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都采用了评语和评分两种方法。评语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也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状况及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等;评分一般采用 百分制。评定学业成绩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考试(或测验)来取得学生学业成绩的质量指标,即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数据;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熟练程度及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创造性以及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学期间具体用何种考试,由要评定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来定。如考查学生的成绩和教学效果,一般通过日常性、阶段性和总结性三个阶段来进行。日常性是通过平时检查、观察、课堂提问、书面测验和作业、实习等;学年、学期的阶段测验以及期末、毕业等总结性测验。

另外在学校教育中为了保证完成学习的数量和质量,两国跟随世界的潮流采用了学分制来管理 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及考核是否完成了规定的教学目标,并用它来表明学生的学习数量和质量。学分制的计算方法,中国的大学和韩国的大学有所不同。学分制在中国,是1919年由蔡元培先生首先提倡并在北京大学实行。1922年11月《大学系统改革案》规定,政法大学可以实行选课制。1931年实行学年学分制,即规定大学4年修满132学分方准毕业。这项制度既保证了各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又有利于给学生提供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特别是保证了基本课

程的必修比例和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这一制度在高等学校中一直延续到解放初,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上还采用学时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做法。1950年学习苏联和教学改革中废止。1978年武汉大学等少数学校开始试行学分制。1980年12月,原教育部在天津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逐步推广学分制的意见。1980年北京大学法 律系法学等三个专业实行学分制,要求在4年学习期间必须修满158个学分。目前中国大部分高等院校不同程度地实行学分制,并把最低毕业学分定为158学分。以宁波大学为例,四年制本科学生的最长年限为6年,毕业最低分数为160学分;5年制本科学生的最长年限为 7 年,毕业最低分数为200学分(医学类为215分)。学分的计算则包括以下内容:(1)课堂讲授课程、学生自主学习(2)大学体育、实验、实训、上机课程(3)综合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4)学年论文(5)毕业设计(论文)(6)创新学分、技能学分。韩国的大学学分的计算大体上则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纯粹理论课程(2)理论和实习并行课程(3)纯粹实验课程(4)现场实习(5)毕业课题研究。

从上述的学分计算的内容上看,两国高校基本上摆脱了以课程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 要指标的古老评价模式,把更多的实用主义与进取精神引入到高校的学分制度。作为教学改革的主体,两国的各个大学都在不停探索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有效的方法。从学分制的运作模式来看,学分制在教育过程中,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给他们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

三、现行中韩两国高等学校学生成绩评定制度的区别

韩国的学分计算的内容大体跟中国差不多,但现在韩国的大多数大学实行社会奉侍(以下称社会福祉活动)的学分认定,这与中国的大学学分的认定相比多了一个项目,中国的大学则越来越注重创新学分。以韩国的同德女子大学为例,关于社会福祉活动的学分认定有着详细的运作模式。同德女子大学是从1994年新生的第二学年开始把社会福祉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并给出了学分认定。之所以作为必修课,是因为学校并没有把这种福祉活动当作对社会的简单服务,而是当作一种对大学生的教 育方式来进行操作;并没有把社会福祉活动当作是一种随意的付出,而是当作一种认定学分的学习过程。社会福祉活动可分为两种:即“努力福祉”与“教育福祉” :

1.努力福祉活动:做饭做菜、其他厨房活动,外卖配送、打扫卫生、洗衣服、搞环境卫生、整理屋子、做泡菜、代读、代笔、朗读、修改衣服、沐浴、制作学习用具、擦玻璃、看婴幼儿等。做业务助手、帮助盲人等残疾人也属于努力福祉的范畴。

2.教育福祉活动:文学讨论、戏剧指导、中学生学习指导、小学生学习指导、幼儿学习指导、儿童游戏指导、朗读童话、画画指导、科学实验、韩国文字指导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艺术指导,比如关于美术、钢琴、电脑、书法、合唱、民歌、乒乓球、插花艺术、健美操、陶瓷艺术、吉他、算盘、假面舞、四物艺术、舞蹈等方面的指导。

韩国把社会福祉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无疑是想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行,通过社会实践而培养 学生的耐力与助人为乐的精神。中国的一些大学也有德育学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大多数大学开设德育课程,但单纯依靠教育则收效甚微,于是,一些大学为了 把德育教育形成成果,而把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作为一门必修课,如江西财经大学就实行“品行

修养学分制”,规定学生的品行修养课每学期一学分,每学分细化为100分,得75分以上者就可得到1学分,不足75分不得学分。如果有一个学期低于60分,则减去1学分,有两学期低于60分,则不予毕业。他们还建立了“德育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品行修养进行记录、管理。他们的做法促进了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和加强品德修养的自觉性。

中国的学分制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也可自主决定自己的毕业时间,即大学生被允许提前毕业、推迟毕业或停学创业。那么,大学生也被允许在校学习期间可以投身于现实社会,深入各行各业第一线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似乎与韩国的大学生社会福祉活动类似。但中国与韩国的社会实践相比之下,尤其重视创新,在学分制平台上,学校是将以学生的发明、设计、论文等创新成果用学分的形式进行奖励和考核,根据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并将它作为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评奖、推优、保研等工作中作为关键的衡量标准之一。中国的高校设立创新奖励学分,可直接调动学生创新的欲望和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和 形成。

中韩两国传统的学业成绩评价制度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重结果轻过程,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但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并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是中韩两国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侧重点有些不同。从同德女子大学的关于社会福祉活动的学分认定中可以看出韩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看起来繁琐而简单,像一些生活当中琐碎的家务,但是韩国的一些高校还是把这些作为一个必修的课程。

韩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属于必修课,但大部分中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不属于必修课的范畴。只有个别的中国高校因为对创新学分的过分重视,而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到必修课当中。2005年《中国培训》第二期登过这样一则新闻:江西理工大学 2004 年从入学的本科生起,开始推行“创新学分”,完成这种“创新学分”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在学习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有自己独特的创见,被相关部门认可后即可得分。该校本科生毕业前必须修完190至200个学分,“创新学分”只占一分,但如果没有这个“创新学分”将不能获得大学毕业证书。学校设这样一个学分,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思考问题或进行科研学习时主动往创新方面靠拢。也许中国高校推行“创新学分”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是因为它是针对中国高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弱这样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用“创新学分”对学生毕业实行“一票否决”,似乎有些过于极端。

四、结论

在过去,受中国的影响,古代的韩国几乎是照搬中国的科举制度,但到了现在,受国外考试制度的影响,中国和韩国的考试制度都有了自身不同的变化。两国的考试制度让学生有了较大的选课自由度,学生根据相关的制度可以实行跨系、跨专业甚至跨学院、跨学校选修相关课程,不仅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当然,若要实行健全的考试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计划,即对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要有适当合理的比例。但是一些硬件设施也不容忽视,如查询论文所需的丰富的图书馆藏以及国内各大院校和国外论文数据库、视听教育工具、发明设计所需的工具及实验室等等。中国和韩国的高校都在力求实行社会实践的学分,虽然称法不一样,但引导学生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但这首先需要学校有关方面做大量的工作,不能只靠学

生自己走出社会联系社会实践的部门,而是学校建立一个专门的行政部门,帮助学生刚接触社会时少走弯路或避免在身心上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而且在社会实践学分的获得上应该不是学校部门出面打分,而是接收单位给予公正而客观的评价,然后学校根据接收单位的评价给出合理而正确的学分。除了取得实践学分之外,在校期间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尤为重要,也许在第四学年学分的评定上可以借助英国的大学考试制度。英国有一个考试制度叫校外考官(external examiner)制度,校外考官提出学位试题,并担任参加口试学生的考官,最后与校内考官一起组成成绩评定委员会,通过具体而详细的商讨,给予学生公正的成绩评价。这种校外考官制度促使各高校保持一定的学问 水准,并随时可以交换各高校的教育内容和关于学生的有价值的情报,而受到了广大的好评。对于学生文化知识掌握状况的评价,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考试也许是最好的方法,但如何丰富考试的方法,两国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韩国]郑麟趾.《选举一[M]// 高丽史:卷七十四》 文史哲出版社,1972.[2] [中国]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 昆仑出版社,2004.[3] [中国]索丰.《韩国基础教育》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4] [中国]张幼斌.《国外高等学校考试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2005.[5] [中国]邓再辉.《借鉴国外经验,改革高校考试》 当代教育论坛,2005.

第二篇:浅谈启发式教学 中外教育论文

浅谈启发式教学

摘要:从古至今,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界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个性和技能,启发式教学无疑能体现这种学习效果。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苏格拉底

孔子

生物教学

古往今来,启发式教学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与推崇。那么,何谓启发式教学呢?现代人的理解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的历史渊源

纵观历史,许多教育家都提倡过启发式教学,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国界的教育大师是西方的苏格拉底和我们中国的圣人孔子。

首先是苏格拉底,雅典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哲学史上和教育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是长期为人们所尊敬的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它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其实,苏格拉底法也就是一种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主张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无论在西方哲学史还是在教育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被看做是启发式教学的渊源,就比如卢梭、布鲁纳等人提倡的“发现法”,也明显受到苏格拉底方法的启发。

而对于苏格拉底本人,可以说是将启发式教学思想在他的的教学中运用得淋漓尽致。苏格拉底教学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

曾经就听闻过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一个故事。一个学生问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便问:“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学生回答道:“是恶行。”苏格拉底又问:“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学生说:“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说:“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回答说:“是善行。”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学生此时说:“这是善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得不佩服苏格拉底思维的严密性和辩证性,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问答式的启发教学使学生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获得新知识。再来说我们中国,“启发”源于古代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精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时,学生心求通而尚未通,谓之“愤”;口欲言而未能言,谓之“绯”。孔子强调:不到学生心求通而尚未通之时,不启迪他;不到学生口欲言之时,不开导他。也就是说,要先让学生达到“愤”“绯”这种边缘状态,然后启发、开导,才能促进学生“领悟”,并收到举一反三之效。在孔子看来,学生品格的养成与学问的充实,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思考的结果;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启发和诱导上;学生的自觉学习处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前提的;孔子以后,《学记》里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同样也是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主张增强而不是压抑学生的自主性;主张指明学生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

那么,其实两位大师在教学中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

启发式教学思想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古今教育思想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和方法是过去的教学理论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来体现主导作用,强调学生智能的充分发展,系统知识的学习必须与智能的提高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有效学习。现代启发式教学是创设一种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通过引导、指导、开导、启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潜在的内因进行学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创新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个性和技能。

三.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启发方式,常见的有的分类为期望启发、提问启发、迁移启发等,也有的分类为归纳式启发、类比式启发、演绎式启发、实式验启发;各种启发式方发之间也是互相交融的。

那么作为生物教学专业的学生,对我们生物课堂教学而言,启发式教学方法是被广泛运用的。具体谈一下以下几种方法在生物中的应用。

㈠期望启发式

作为一门相对前沿的学科,期望启发对于生物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初中的生物教育,学生们还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可以对学生进行期望启发,即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用生物学科的独特魅力来吸引他们,使他们将兴趣作为学习生物的目的。例如可以用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来吸引他们,并举出目前在生物领域的一些新发现加以说明,如: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克隆工程、转基因食品等,通过这些备受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使学生将学习生物作为一种期望、一种目标。这是从大的期望来启发学生,其实也可以从小处入手进行启发,生物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靠近生活性和切身关系性的特点,所以可以通过联系解释生活实际去吸引学生的兴趣。

㈡提问启发式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没有疑问,就不会产生思考,就没有收获,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也就没有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的强弱提出富有启发性思维的问题,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和引申处提出“为什么”,以引导学生探究。提问要问在关键处,问到点子上,既有分量,又要难易适中。陶行知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根据教学情境巧设问题,往往有柳暗花明之功,点石成金之效,而简单、肤浅的是非问答,是毫无启发意义的教学方式,无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在生物教学中,比如教师在讲“细胞器”之后提出问题:人的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和肾小囊壁上皮细胞相比,哪一种细胞器比较多?学生七嘴八舌回答“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时,教师通过提问二者的功能及耗能情况来引导学生们找出答案,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

总之,启发式教学是一门教学思想、教学艺术,它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启发的实际和力度,去不断运用、改进、完善,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启而得发”。而今,其实,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有着诸多不足的,所以,对于我们这代人,可以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

参考书目:

《中国教育史教程》,赵厚勰,李贤智;

《外国教育史教程》,赵厚勰,李贤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

第三篇:中外动漫论文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媒体 融合 知性 品牌

摘要:2004年以来,中国 动漫产业 发展 如火如荼,但遗憾的是至今只有湖南三辰卡通集团制作的蓝猫系列真正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获得了相应的社会效应和 经济 效应。积弱已久的中国动漫产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获得一席之地,不能单从数量上进行盲目扩张,产品已经不再是竞争的焦点。创建品牌、构建品牌文化才是培育市场、争夺市场、最后占领市场的根本途径。

(一)中国动漫发展史-黄金时代(1926-1966)

谈到中国动画,不能不提及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他们可谓中国动画片的鼻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于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紧接着在1930年又摄制出《纸人捣乱记》。此后,万氏兄弟便不辞劳苦、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中国动画的创作。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万氏兄弟拍摄了大量的抗日作品如《血钱》、《航空救国》、《民族痛史》、《新潮》,和提倡国货的《国货年》、《漏洞》,以及一些儿童寓言片《鼠与蛙》、《飞来祸》、《龟兔赛跑》等20余部黑白动画短片。直至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万氏兄弟被迫中断了动画创作。而以钱家骏为中心的当时的一批动画人也绘制了以抗日为内容的动画短片《农家乐》,随后又绘制两部短片。中国动画片在创作初期就时刻与时代气息紧密相联。同时最早一批的动画人也显示了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

(二)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

2004年,中国动漫终于迎来了产业的春天,从政府到社会各界对这个行业投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政府以行政手段加大发展动漫产业的力度,这在我国动漫发展史上是第一次。7月首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落户上海。年底又相继批准了北京动画频道、上海炫动卡通卫视、湖南金鹰卡通卫视三个动漫上星频道,正式命名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9 个,动画 教育 教学研究基地4个。截至目前为止又新增北京、成都、广州三个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6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并且从2005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主办单位由国家广电总局以招标方式确定,目前已在杭州举办了两届。同时专家学者纷纷撰文,畅谈产业发展对于中国动漫的重要意义,如中国动画学会秘书长张松林先生的《落实政策措施,推进动画产业全面繁荣》、《动员起来,为振兴中国动画产业创建新功》,北京电

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的《创造中国自己的动画产业》,上海社科动画课题组负责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郭虹的《中国动画的出路在于产业化》等等。在国家政策的推动、社会各界的关注、业界的努力下,一时间,动漫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各个城市纷纷建立动漫产业基地,举办动漫展,制作动漫作品。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四个城市的动漫受众消费状况抽样调查中可以发现,消费者最喜欢的还是日本、欧美的动漫作品,其中最喜欢日本动漫的占73.6%,最喜欢欧美动漫的占6.0%,最喜欢国产动漫的仅为7.3%,值得注意的是,支配选择喜欢国产动漫的理由多为“支持国产动漫”.这个时代的动画作品也许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好的;也许不是最精美的,但却是制作最认真的;也许不是与国际接轨的,但却是最突出中国传统特色也时常因此获得国际奖项的。

(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长期以来,品牌似乎都是具体的物质产品紧密相连,对于动漫产业而言,这似乎是一个很年轻的概念。实际上,从国外动漫产业的 发展 来看,“迪斯尼”连续数年入选《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10大最有价值的品牌。迪斯尼公司,作为世界动漫第一大品牌,从当初3200 美元起家的小制作公司,到如今成长为一个包括媒体 网络、影视娱乐、主题公园、旅游 业、消费品和互联网集团的大型传媒帝国。其中,“迪斯尼”这个品牌的创立和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动漫产业体系来看,按照国际惯例,动漫市场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动漫影视作品的播出市场;第二个层次是动漫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第三个层次是动漫形象所衍生的产品,包括服装、玩具、文具、食品、儿童用品等。而且,后一个层次都比前一个层次的收入要大,周期要长。为了实现向后一个层次的延伸,核心部分就是创造动漫形象品牌。对于品牌而言,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天然地和文化相联系。离开了文化的品牌只能是冷冰冰的符号,除了识别功能之外,不能在心理和情感上为消费者带来满足,从而失去与消费者真正的沟通。伟大的品牌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它能够取得大部分顾客的认知,而是它创造了一种文化,一种可以让顾客奉为终身的品牌信仰。综观任何一个世界名牌,其背后都凝聚着文化的积淀。

当然创建品牌,构建品牌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动漫产业而言,用品牌文化的思想武装自己,将民族文化 艺术 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结合,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才能真正确立中国动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 参考 文献 ]

李彦亮(2006).品牌文化营销探析.金融 与经济,2006年第4期,第56-58

张松林(2005).落实政策措施 推进动画产业全面繁荣.载于崔保国主编,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第392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菲利普•科特勒(1997),《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中外民俗论文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无论从饮食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也真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形成了与西方饮食文化风格迥异的自成体系的文化带。

饮食文化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饮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饮食文化分为饮文化和食文化。在饮文化中,中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相似性。例如,中国人喜欢喝酒,并且可以通过酒的力量作为一些在意志正常的时候不敢或者不能做的事。比如朱元璋对他的功臣石守信等人的“杯酒释兵权”,还有李白的诗仙称号也是因为他“斗酒诗百篇”。西方人也崇尚酒文化,强调酒神精神,他们渴望一种自我、本我超我的融合。酒吧文化应该是他们酒文化的突出表现,工作闲暇之余,放松自己的精神,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而人性文化在逐渐落败的现代社会,未尝不是人际交流的大平台。中西饮文化中都将各自的饮食文化向精神的层面发展。但是又存在不同:中国人强调的是饮的实践,强调实践后的狂迷状态,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狂迷本身,他们往往靠理性思维来获得这一精神享受。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更趋于感性,而

西方更趋于理性。

作为食文化,中西的差异性则较大。在中国,粮食,米饭,面条往往比菜占的比重大。一般中国的菜指的是蔬菜,肉食,而这些只有在节日里才可尝尝鲜。这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转化到文化这个层面上,菜其实应该是大于饭的地位的,中国讲究“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的菜系就分的很细,有川菜,粤菜,湘菜等等,中国人在吃上是很叫真的,于是在做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中国菜形成了原料涉及范围广,品种多、样式丰富的特点。中国能跻身世界四大菜系,也是有理由的。而西方的食文化就没有这么厚的传统,他们的食文化可以说是快餐文化,他们对食物更注重健康、快速和卫生,与中国人讲究的色香味实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

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分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

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结论:

悠久而深厚的民风民俗积淀是难能可贵的,深入探究分析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古鉴今,有助于理解风俗文化背后的故事,对于我国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与西方的风俗文化比较分析,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和侧面对我国的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现在国际化与全球化将中西文化交流进行到更高的阶段,中西文化正从差异走向交融,为世界文化的繁荣添彩。

第五篇:中外音乐史论文

音乐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音乐,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音乐在生活中存在之深、存在之微妙,几乎如空气一般陪伴你我左右。人的一生,音乐为伴,儿提时,我们伴着母亲的《摇篮曲》酣酣入睡;稍大些我们唱着“队歌”,“团歌”光荣的在国旗下宣誓;口袋你的MP3、车载CD、手机铃声、街头的喷泉、大自然的声响......生活离不开音乐,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伴随人的终身,音乐让生活更美好。

当一首音乐响起时,它总是夹杂着作者的感情,用一个个可爱的音符组成的旋律来牵动着五线谱的潮起潮落,有激动人心的,柔情舒缓的,悲伤感人的,还有轻松快乐的,甚至是百感交集的,它让人陶醉于作者的感情中,每一首歌都有它的故事,并不是凭空拈造的。音乐是无国界的,它能穿越每个人的心灵,融化一切仇恨。国歌是激昂的,悲愤的,民族音乐是优美的,乡村音乐是淳朴的,爽快的,而流行音乐却是轻松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沉浸于音乐世界的人心胸往往比较开阔,感情比较细腻,情绪比较平稳,更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因此比较容易与人相处。同时,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热爱生活。

音乐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能够填补和慰籍每个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音乐就如一眼甘甜的泉水,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需要浇灌的土地;音乐是一种艺术的表达,陶冶我们个人情操的同时,让我们体味音乐要向我们传达的真正意义,传达关于对生活的更为深刻的理解。

音乐是丰富多彩的.有欢乐的也有悲伤的.有高昂的也有低沉的.有激烈的也有缠绵的.但最美的能给人以心灵尉安的首推是抒情舒缓的音乐.音乐是生活中的老师,有时候能给我们的人生进程带来很大的帮助,高兴的时候它会让我们手舞足蹈平添更多的欢乐,失意的时它会抚尉受伤或悲哀的心,使我们从困境中走出```

音乐是爱情的使者,给步入青春的人们带来斑烂的色彩,是爱情的纽带给相恋的人儿做了月下的老人,把一对对的情侣踏着喜乐的节奏弹着欢快的歌声送入了温暖爱巢.使相爱的人如愿以赏,把美好的生活进行最大最为壮观的喧染把对明天的憧憬乘着歌声的飞扬奔向未来!

音乐可以充当太多真善美的角色,在生活中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人类陶冶情操的良方,是文明传播的阶梯。

曾经听人说喜欢音乐爱好者都是性情中人。我觉得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因为热爱生活的人都会对音乐一往情深,把内心世界溶于歌的活泼流淌之中,把对自然的一切予以赞赏歌颂!音乐与生活不可分割,和命运密切相连接,它会把忧滤丢尽到远远的海洋!它会把幸福深情的寄托给高山寄托给蓝天。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当音乐悄然走进我的生活,一切 似乎都变得那么美好,音乐,它不仅是艺术,它还是生活中我们对心灵的感悟。

我喜欢有音乐伴随的生活,喜欢夜晚躺着静静的看着书听着MP4,喜欢心血来潮时拿着麦克风K几首歌,更喜欢听着摇滚歌曲一边看着人家迈着欢快的舞步。流淌的歌曲给我的心灵带来清新的陶冶.音乐是生活的歌,也是人生路上的“挚友”.有音乐的生活是美丽的.清晨起床的时侯,我喜欢听一些轻快、优美、宽广的歌、乐曲,如《春江花月夜》等,能使人精神饱满,驱走睡意,对一天的工作充满信心,给一天的学习生活带来全新的感受与无限活力。

吃饭的时候,我会听一些轻音乐最理想,它会增强我的食欲。

当我感到自己身心疲惫、不堪重负的时候,我会坐下来,静静地一些自己喜欢和歌曲或乐曲,那美妙的音符感染我的情绪,使我忘记烦恼,帮我赶走疲惫。

当我忙完了一天,准备上床休息时,我会选择一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情绪平和的钢琴曲或弦乐曲,然后一边听、一边浏览书报,这样,一天的紧张情绪就会逐渐松弛下来。

音乐是一种艺术,一种流动的艺术。生活不应该离开这种艺术,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需要音乐的加入。

我喜欢音乐,因为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之多,令我迷醉不已。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值得我去品味。但平心而谈,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富有感情——就像那首《梁祝》的旋律,从一开始的凄美、缠绵,渐渐转化到高潮中的激烈、忧怨,然后再一次重现一开始的那种凄美、缠绵之音,是何等的凄恻动人!

在各种音乐中,我更倾向轻音乐,那有着柔和惬意旋律的轻音乐。中国的轻音乐一般都是古典音乐,而且一般都还是以一段凄美、激烈的爱情为背景的。相比较,其它西方国家的轻音乐就不同了,像瑞士的班德瑞,他的唱片《仙境》、《琉璃湖畔》等就有十二张了,都是轻音乐。班德瑞的每一首乐曲都是如此轻柔,使欣赏者感到舒适。

交响曲,是另一奇峰,完全不同于轻音乐。说到交响乐,就不能不提贝多芬了。那首《命运交响曲》是何等的振奋人心!那强烈的节奏,那强劲是乐音,那高昂的乐调,无一不令人为之震撼。《月光曲》却不同于《命运交响曲》。《月光曲》轻柔、温和,听后使人心旷神怡,让人仿佛真的见到了海上月亮的缓缓升起,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也许,音乐就是一种魔法,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情绪,这应该就是音乐的魔力吧!

音乐赋予生活动感,生活因音乐而美好!音乐,让生活更精彩!

下载中外大学教育比较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外大学教育比较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外礼仪论文

    观 影 学 礼 —从《公主日记》中学习服饰礼仪 电影《公主日记》讲述了一位十五岁女孩米娅一直与母亲一起生活在洛杉矶,但在她十六岁生日这天,米娅见到了自己从未谋面的奶奶克......

    中外论文[大全5篇]

    从【等待戈多】联想多元文明 国际学院 沈宇 32920132200931 本来并非想写宗教题材的,但恰好前些日子阅读台湾小说【法师三定律】(笑狮弹剑著)感触很深,就当对这本小说的眉批读后......

    中外民俗文化论文

    2009至2010学年第二学期公选课《中外民俗文化》课程论文 姓名:黎威 学院:会计学院 学号:2008054144035 评分: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讲究吃的民族,无论从饮食的广......

    中外饮食论文

    说起饮食文化,小编为你好好说道说道。西方饮食文化是指西方人在较长时期内,通过对饮食品的生产、制造、加工、消费、实践等过程中,在饮食方面所创造和积累的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

    中外教育简史

    中外教育简史-阶段测评1 1.单选题 1.1 5.0 孟子的人性论是(a)。 您答错了 a性善论 b 性恶论 c 善恶相混 d 性无善无恶 这是常识,必须掌握。 1.2 5.0 汉朝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c)。......

    中外教育趣闻

    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 浅谈中外教育之差 孩子们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不是因为美国学校比中国学校创造力教得好,只是美国学校扼杀学生创造力的程度没......

    中外教育的比较

    中外教育的比较 中国教育是一个雷区。傻子也知道,中国的孩子真苦,中国的教师真累,中国的教育真危险。与国际潮流相比,中国教育呈现出三个阴错阳差,让人心灰意冷,无力挣扎。 一......

    中外教育简史

    杜威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其基本主张有: 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 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增长; 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4、课程组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