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踢球受伤的责任
原告:踢球受伤要求赔偿 法院:比赛伤人不属侵权
2005-03-03 11:09:38网友评论 0 条
去年12月10日,安徽淮北市杜集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踢足球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
20岁的张强与19岁的李新亮就读于淮北市某高中。去年9月15日下午,张强、李新亮一帮同学兴高采烈地到学校的球场踢足球。他们组成两队进行比赛,张强、李新亮各在一方,成了对手。球赛进行到激烈阶段,就在李新亮起脚射门时,张强飞身抱球,两人发生激烈碰撞,双双倒地。张强只觉得右胳膊一阵剧痛,痛苦地呻吟起来。周围同学见状,立即将张强送至医院。
经诊断,张强右胳膊折断。随后,医生为他进行了接骨手术。张强于去年10月6日出院,前后住院21天,共花费5600元。
此后,双方为赔偿事宜多次交涉,但未能达成一致。张强只好起诉到法院,请法院判李新亮承担医疗费、残疾赔偿金、护理费、营养费等共计3万元,并承担原告精神损害赔偿金5000元,计35000元。
法庭上双方辩论激烈,互不相让。张强坚持认为,自己的受伤与李新亮存在因果关系,李新亮属侵权,应承担赔偿责任。李新亮及其代理人对张强比赛时受伤没有异议,但认为张强要求赔偿是缺乏法律依据的。因此,对张强的经济损失,只能出于人道给予补偿。
法院审理认为:包括非正式比赛在内的所有足球比赛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和激烈对抗性的竞技体育运动。参加此项比赛的人员都应当意识到如下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可能伤及他人,也可能被他人所伤;自愿参加该项高度危险性的体育运动,应视为一种甘冒风险的行为,除非行为人有严重违规行为或者故意加害行为,对因正常比赛行为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行为人不构成侵权。
法院认为,本案原被告是自愿参加当时的非正规足球赛的,原告张强是在踢球的过程中与被告发生碰撞造成的人身损害,被告并无侵权的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故法院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张强要求被告李新亮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
被告李新亮出于人道,并顾及同学友好关系,自愿补偿了张强1500元。
赵书敏
(赵书敏 《中国中学生报》 第1149期)
在校踢球受伤 谁来赔偿
某子弟中学这天下午要举行一场班级之间的足球大赛,上午临近放学时,学校政教处的老师依照初二·二班与初一·二班的文体委员的请求,在学校宣传栏上公布了这一球讯。下午5点整,比赛在校内的足球场上正式开战,在上半场30分钟时李明(化名)回防时踢出的球,正好击中了迎面而来抢球的李辉(化名)的右眼,李辉因眼部疼痛难忍退出了比赛,随即被送往解放军第三医院,经医院诊断:李辉的右眼系外伤性黄斑裂孔,视力0.04。此后李辉曾多次前往北京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治疗,但都毫无效果。后经陕西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医技术室作出《法医鉴定书》,结论是李辉的右眼遭钝性外力作用,造成右眼钝挫伤,观其右眼仅存视力为0.25+2,属于五级伤残,劳动能力丧失约65%。随后,李辉向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起诉,称其在参加学校组织的足球比赛中受伤,致使右眼永远失明,给今后的学习、生活及就业都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对此,子弟中学及李明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请求人民法院判令二被告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等各种费用八万余元。
在法院审理中,子弟小学辩称,李辉所在的班级与李明所在的班级之间的足球赛并不是学校组织安排的,全校的教师无一人在场,纯属是学生放学后自行约定的一场比赛,李辉的受伤应属意外伤害,学校无任何责任,李辉住院治疗期间,学校还派人对其进行护理,领导亦去探过,还照顾其挑班留级,尽了学校应尽的责任。故请求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李明则辩称,自己在比赛中没有任何违反足球比赛规则的行为,主观上也无过错,参照国家体委有关竞赛惯例,不应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与李明所在班级的比赛是自发组织,并没有按规定正式通知学校,且原告之伤非学校所致,因此,学校的辩称理由能够成立,学校不承担责任。而李明的行为虽然无过错,但依照《民法通则》中的公平原则,李明应分担民事责任。遂判决李明分担李辉八千余元医疗费以及一半的诉讼费用,其余由原告自己承担。判决之后,原告不服,以《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和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学校负有监护不当的过失责任,向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
二审法院在审理时,经审委会讨论形成了三种意见:一是维持原判;二是学校承担40%赔偿责任,其余由李辉与李明分担;三是在第二种意见的基础上,赔偿范围应包括残疾生活补助费。由于意见难以达成一致,二审法院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请示。省法院在答复中认为,原审法院的判决在事实认定中明显不当,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百三十三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一条、第四十六条的有关规定,学校应承担疏于管理、教育,及在校未成年人在课外活动期间发生意外人身伤害的民事责任,另据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本案赔偿的范围应当包括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在校或在园期间履行监护、管理职责,使其人身免受不法行为的侵害。李辉在校被致伤时年龄为14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学校的课程表作息时间有记载,下午4:45至5:30为课外活动时间,而李辉右眼受到伤害时就发生在这一时间内,并非发生在放学之后。从案件的事实看,本案的那场足球赛虽不是学校安排组织的,但赛前校方是知道的并在宣传栏上公布了赛讯,比赛使用的足球也是从校体育组领取的,使用的场地是学校的操场,故该足球赛与学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另外,从监护的责任角度上看,学校负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对未成年人进行监护的责任,二审法院依据法规及省高院的批复,认定了两被告各自的责任并作出了判决,原被告均服判息诉。
(摘自《西部法制报》力棵 朱玉华 张爱玲文)
第二篇:龙龙踢球教案
课题:能说会写 龙龙踢球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口语表达在生活中的实践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能围绕自己的观点把理由说清楚。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教学难点:能围绕自己的观点把理由说清楚。
教学过程:
1.谈话导课,引发课题
生活中,爸、妈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同学们的事情,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当意见不相同时,同学们该怎么办?
又会怎样表达清楚自己的意见?你看课文中的龙龙小朋友就遇到了类似的事情。
2.阅读文字,明确目标。
3.小组演练,演结合。
4.班上表演,大家评议。
5.联系生活,适度拓展。
6.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龙龙踢球
妈妈反对
爸爸支持
有礼貌说清楚有说服力
第三篇:小班体育:踢球
小班体育:踢球
小班体育:踢球
一、活动内容:踢球
二、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两人合作玩用脚背你踢我接毽子的方法。
2.增强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一个毽子。
四、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小朋友来我们来找个位置和老师一起来做运动吧。
2.皮球,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玩皮球的方法,看谁的花样多,和别人玩的不一样。
3.教师边演示边对幼儿说:“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它就跳,滚一滚,到处跑,踢一踢,就前进。”
4.幼儿交流:你是怎么用脚踢球的?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手拿球,用脚踢球,另一人将皮球接住。用脚踢的幼儿可以改变皮球的方向、高低,尝试让另一人将皮球接住,接到后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5.幼儿分成两组,两两面对面站立,一人负责用脚踢球,一人负责接球。然后互换角色。
6.评选配合最佳的踢球能手和接球能手,让幼儿理解游戏时的相互配合协调的重要性。
7.进行放松活动:
教师和幼儿随着音乐做放松活动,互相捶捶背。
第四篇:雇员上下班途中受伤雇主责任如何认定
雇员上下班途中受伤雇主责任如何认定
即将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了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应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这就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先前在司法实践中曾引发诸多争议的有关职工工伤认定的时间和地点界限的基本范围。但该条例的效力范围仅及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包括其中的职工和雇工),亦即劳动法律关系下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对于基层人民法院处理的更多数量的雇佣合同法律关系下的“受雇工作”范围认定问题并不当然适用。也就是说,劳动法律关系下的职工,在上下班途中所受的事故伤害依法可以认定为工伤,可由用人单位按无过错赔偿责任原则承担赔偿责任;而一般雇佣法律关系下的雇员,在上下班途中所受事故伤害,能否被认定为受雇工作范围内受伤而要求雇主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目前仍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只能按照民法侵权赔偿的相关理论处理纠纷,前述条例规定最多只能予以参照。由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包含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各不相同,因此,雇员在上下班途中所受的伤害,是否认定为受雇工作范围,要视具体情况区别而论。
案例一:某甲在受某乙雇佣期间,骑自备的摩托车去某乙承包的工地工作,途中骑经一未正式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路段时发生了单方事故,某甲当场死亡。某甲的法定继承人遂起诉要求某乙承担雇主责任。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某甲虽然是在上班途中发生事故,但由于系自己骑摩托车上班,该行为产生的风险雇主无法控制,因此不能认定为受雇工作范围,故某乙不必为此承担雇主责任。最后某甲撤回了对某乙的起诉。
案例二:翁某受雇为沈某打工,翁某下班时乘坐沈某指派的拖拉机回家,途中发生事故受伤。现翁某起诉要求沈某作为雇主赔偿其相关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翁某乘坐沈某安排的交通工具,在下班途中受伤,应认定为在从事受雇工作时受伤,应由雇主沈某承担雇主责任。经法庭调解,最后由沈某赔偿翁某各项损失15000元。
类似的案情,同样在上下班途中,只是因为不同的上下班方式,导致了两案截然不同的处理结果,原因何在?首先,劳动合同关系中的用人单位或雇佣合同关系下的雇主对其职工或雇员所受伤害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的理论根据是:
一、用人单位或雇主的经济活动为意外灾害的来源;
二、一定程度上惟用人单位或雇主可能控制这些危险;
三、由获得利益者负担危险是公平正义的要求;
四、用人单位或雇主虽负担危险责任,但能通过商品价格、经营活动或责任保险制度予以分散。但毕竟劳动合同关系和雇佣合同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尤其是作为其权利义务主体的用人单位和雇主,在经济能力、用工规模、风险控制、负担及化解能力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司法实践中诸如农村建筑包工头等的雇主,往往因为在技术资质、经济力量方面的欠缺,未能登记注册成为正式的用工企业,从而未受劳动法律关系调整。因此,无视用人单位和雇主的上述差别,将两者风险负担范围等同的做法并不可取。针对上下班途中职工或雇员所受伤害能否认定为受雇工作范围的问题,理应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而有所区别。属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今后可按《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属于雇佣合同关系的,应在比照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中用人单位的义务的同时,适当降低雇主的风险承担义务,如此才能更好的体现民法的权利义务相一致及公平正义原则。
其次,具体到前述案例,按如下原则处理:雇员在上下班途中所受伤害不应认定为受雇工作范围,但雇员是在乘坐雇主安排的交通工具往返工作地点途中受伤的情形除外。结合两案例,区分雇员上下班途中乘坐的交通工具的提供人来认定是否在受雇工作范围,与雇主实际控制风险的程度相适应,又较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下的用人单位责任要轻,如此认定既符合情理,又有一定的法理基础,从而有利在司法实践中掌握和实施
第五篇: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受伤划分责任
论点为:发包方和无资质的承包方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将业务发包、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该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招用的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规定“具有劳务作业法定资质的承包人与总承包人、分包人可以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
《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分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五条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其中专业工程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所承包工程的专业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企业即专业分包工程承包人完成的活动。依照建设部《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的规定,专业分包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消防设施工程、建筑防水工程、送变电工程等60种方式的专业承包。每种专业承包对承包人都有相应资质标准的要求。
在劳务作业承包方面,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建筑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承包三个序列。获得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分包的劳务作业。虽然劳务分包作业是相对简单的劳动,但仍然要求劳务分包企业需要相应的资质。建设部在《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资质标准》(2001年3月8日)中对劳务作业分包的种类及其各种类资质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劳务作业分包共十三种,每种劳务作业分包公司分一、二、三级资质。二00三年八月建设部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为了规范劳务作业分包又发布了《建设工程劳务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从以上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来看,施工工程允许劳务承包,但是劳务承包有两个先决合法条件,一是承包人必须是有合法资格及相关资质的劳务企业资质;第二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如果有了这两个条件,劳务分包中的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责任由雇主承担;否则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应当判决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