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寻先进教育理念 感受名校名师风采-考察报告
探寻先进教育理念 感受名校名师风采
教育干部素质提升班考察报告
首先感谢市教体局和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培训和考察的机会,聆听了各位专家、校长的报告,圆满完成了第七期教育干部素质提升班培训、考察的学习任务。所听所到之处,专家对现代理念的解读,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领导的豪情和胆魄感染着每一位成员的情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内心感触颇深,收获多多。既在现代教育理论方面得到了充电,又亲自领略到了现代化教育程度颇高的上海的几所著名的现代化、示范性学校的办学模式,无论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还是在学校管理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自己今后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探讨适合本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工作思路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一、培训、考察概述 :
1、这次培训、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深入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了解上海市部分名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情况、办学特色,进而探寻各校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并学习其先进的经验。
2、这次学习考察的学校包括格致中学、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
3、这次考察的形式主要是:(1)听学校校长做办学思想理念实施方面的报告,(2)参观校园。
4、对两所学校教育的总体印象:无论是聆听几所学校校长的讲话还是深入参观他们学校,都能感觉到他们 “创建特色,追求学校的个性化、优质化发展”的教育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
二、学习、考察的两点认识:
1、校长成功之路是有路可循的。
在考察学习中,我们有幸领略了名校校长的风采,追寻几位校长成功的发展轨迹,我们能够从中感悟到名校长的成功机制和规律,其共同特点是,以专业化为目标,努力探索专业化的道路。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实现了从学校纪律维护者、学校管理者向智慧型领导者的角色转变。校长不再是“行政长官”,而是教育专家。“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的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是一时的目标,更好是永恒的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校长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逐步积累、逐步孕育的过程。在校长成长的道路上,欲速则不达,要有长期奋斗、持续努力的思想,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认准目标,终会成功。格致中学的校门左侧,一块椭圆型的大石头上
1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手迹“格致中学”,在有些斑驳的枣红色老建筑和青青翠竹的映衬下显得朴实而厚重。走进朴素的校门,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术之风扑面而来。周围枣红色与灰白相间的建筑群,环抱着一块绿茵茵的草坪,如一个科学巨人正襟危坐,娓娓道来格致百年历史和师生在这里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故事„„
始建于1874年的格致书院是我国最早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开展自然科学活动,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据格致中学张志敏校长介绍,上海百年名校只有两所学校是一百多年来没有改过校名、校训,没有搬迁校址并采用老建筑作为校门的学校,上海格致中学就是其中的一所。一百三十多年来,格致中学将“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作为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秉承“爱国、科学”的优良传统,弘扬“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以“生本、多元”的课程原则;“个性、和谐”的成长平台;“人本、创新”的管理理念作为内涵特质,培养“厚德、博雅、明理、懿行”的报国人才。在学校发展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创造学校文化,使其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并具时代特征。由此可以看出格致中学是经过历史锤炼而积淀形成的学校精神和核心价值。走在校园的每一个地方,让我深刻感受到这所学校精神绝不只是存在于表象,她已深入到每一个格致人的心灵和行为当中,在这里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学校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成功校长把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看作是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是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把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和奉献教育工作。
2、学校办学理念不是口号,而是学校工作的总方针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发现:名校的办学理念是深入民心的,是货真价实的,是令人信服的。其办学理念都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在逐步深入实施和完善。
这次我们学习考察了两所的学校:格致中学、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把办学理念实实在在的贯彻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办学理念就是学校工作的总方针。
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以情感教育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建设科学民主、情理交融的管理体系;开发以情感教育为核心、整合各方面内容的校本课程体系;确立注重情感经验积累与情感能力培养,融合认知与情感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亲密互助,依恋互爱的师生关系,创设有一中心特点的学校情感文化环境,为一中心的长远发展,为一中心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不断积聚厚实健康的精神营养和情感文化的土壤。
格致中学,始终坚持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校不仅在教学质量上超过部分区重点中学,一直名列全区初中之首,而且连年来学生在区、市和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奖数居全区前列,学生的学有所长、全面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可。
几年来,学校先后开展了《初中活动课程研究》、《开展学法指导,提高基础学力》、《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研究》、《分层递进教学研究》、《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初中牛津英语试验》、《初中学分制研究》等课题研究,做到了“年年有课题,年年出成果”。几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全国劳模、市劳模七人次,市级以上单项先进二十多人次。众多青年教师在市、区教学评比和基本功比武中屡屡获奖。这一切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考察后的反思: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取彼之长,可以补己之短。在培训学习、考察中我们发现:学校的管理层的素质越高,越是有办学特色;学校以树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培养一流人才为理念,人格本位,学生至上,构建了科学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通过领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反思:
反思之一:做教育必须有平和的心态。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沉下身子、平心静气做教育,应不惟有宽松之环境,亦有处变不惊之雅量、淡泊名利之胸襟。这几所学校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种平和而淡然。固然学校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它需要关注社会需求和期望,但实现教育的理想,唯有执着、投入、求真;唯有剔除几分浮华,才能更加靠近教育真谛;唯有抛开功利,才能在求真中大胆取舍;唯有懂得取舍,方能更加专注育人;唯有更加专注育人,才能把事做细、做实、做深;唯有把事做细、做实、做深,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这样也就离我们教育的理想更近了。
反思之二:“谁拥有了一批好教师,谁就占领了教育的制高点,就善于拥有了教育的明天。”
学校发展涉及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但其中关键因素首先应该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拥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才有教学质量的保障,教育改革才可能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几所学校校长很重视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努力将每一位教师引向教育科研的幸福路,以此造就了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群体。他们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默默做教育”。学校注重营造浓郁的研究氛围,并将教师个体的研究、学科组的研究以及学校层面的研究有机结合,形成一整套促进教师主动参与科研,争做研究型教师的有效机制,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反思之三:学校要重视对课程的管理。
多年来,在管理岗位上更多的是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觉得这就是天经地义,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作了很多工作。细思量,进一步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使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文化更加适合校本,更加有效服务于学校的育人追求和办学特色,课程的功效才能更加突出。那么近期,我们应该研究和实践的,就是做好以英语教材为中心、以《英语口语》读本每日英语、英语文化活动等的有机整合。做好生命教育教材与安全教育的有机整合,做好语文教材与经典读本、主题读物的有机整合,使之在实践应用中结构更加科学、功能更能互补、作用更加突出。
反思之四:“构建有效快乐课堂”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一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学会参与,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体现在这几所小学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尤为突出。教师都能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二是课堂教学落实细节,追求真实有效。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的程校长在介绍如何作文时,让在座的每个人感受到他们把教育教学落实在每个细节中。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在游戏中学,在问题中学,在情景中学,在交往中学。开展的活动,充分体现了“认真执着地做实事,踏实沉稳地做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该校的老师在作文教学效率上是很有自己的思考和方法的。三是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水到渠成。几所学校都有一系列的从学校出发的管理制度。我们发现,在这些制度管理下,每个学校的教职工凝聚力特别强大,老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工作,他们不仅有刚性的制度管理,也有人文的管理。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他们都运用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自我教育机制。他们的管理策略是:以神制形,以主题制全面,以过程制结果。他们提出:领导要在过程中加强管理,教师要在过程中优化教学,学生要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学校定期进行严格的、高透明度、有效期限的研究型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的评选工作,有配套的奖励制度。这样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把大家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集中到教育教学中来,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奋发向上,使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真正做到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水到渠成。
反思之五:打造校园主流文化,形成学校文化特色。
几所学校之所以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认可,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打造出了属于他们的品
牌,创出了他们的特色。我们认识到学校要发展,一是要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将自身的位置定好,想清楚要把学校办成怎样的一所学校。二是要认真分析学校的办学情况,找出学校的办学优势。我校近几年来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注重“阅读教学”与 “家长学校”,对此虽有初步的设想和实践,但与上海这几所学校相比,我们缺少深入系统的思考,校园主流文化营造氛围不够,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主流文化任重而道远。目前,我校应该整体规划,美化校园,将物质文化与学校精神文化相统一,将学校办学思想与理念融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校园成为学校文化的载体。
反思之六:明确教师发展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所好学校一定有一个蓬勃向上、善于研究学习的教师群体。目前,我们的教研已成气候,有较浓的研究学习氛围。特别是一部分年轻教师肯学肯钻,近两年进步很大。但是,我们认为不足的是,教师自我发展的目标还不是很清楚,学习和研究没有明确的方向,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下一步,学校应加强教师自我发展目标定向的引导,让每个教师清楚自己的发展目标,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制定好自培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自我发展。学校则根据教师的发展目标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培训。特别是对于中青年教师,他们的发展需要学校有计划地引领、鼓励和支持。
体会之七:确定特色教育理念,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我们经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也听说,一所好学校就有一名好校长。在这次学习与考察中,这两句话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不知是校长因学校而有名,还是学校因校长而成为名校,几所名校表现出来一些共同的风采值得我们揣摩和深思。
总之,此次参观考察我感慨万千,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客观地看到了我们的差距,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更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与全体同仁一道谋求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2010.12.28
第二篇:探寻先进教育理念 感受名校风采
探寻先进教育理念 感受名校风采
——山东名校学习考察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9月19日至9月23日,我同龙正勇股长、田仁俊主任、孙建明校长等十名同志,对山东五所名校考察学习。考察学习期间,我们采用听报告、看校园、问学生和访老师等形式考察学习,我们空余时间一起结合本县本校实际情况较深入的谈感受,说体会。对各校先进的办学思想、高效课堂的建构、素质教育的突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给每位组员留下了深刻影响,内心感受颇深。此次考察学习活动圆满结束,我受考察组成员的委托,特向各位领导作汇报,并通过汇报会与广大同仁一起探讨适合本县本校的教育发展,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考察学习活动的概述
1、本次考察学习的目的: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深入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了解山东省部分名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情况,办学特色,进而探寻各校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
2、这次考察的学校有:农村中学名校杜郎口、城镇公办名校清怡中学、城镇私立完全中学名校昌乐中学、城镇私立中学名校黛溪中学、城镇国有私立中学名校竟业园中学。
3、这次考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1)听学校校长做办学理念实施方面的报告,(2)参观校园,(3)观摩课堂,(4)考察学习组交流探讨。
4、五所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印象:深刻的感受到他们“创建特色,追求学校的个性化,构建课堂的高效,重视课程管理,德育铸就学生成长,打造校园主流文化,健康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理念,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
二、考察学习的认识
1、学校成功之路是有路可循的。
在考察学习中,我们有幸领略了名校的风采,追寻五所学校发展的轨迹,我们从中感悟到名校的成功机制和规律,其共同特点是,以校长专业化为目标,努力探索专业化的道路,成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逐步积累,逐步孕育的过程,欲速则不达,要有长期奋斗和持续努力的思想,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更要有敢为敢为的精神,认准目标终会成功。
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经过了一个由“乱”到“治”,由“治”到“改”,由单项改革到整体改革的日臻成熟之路。
第一阶段(绝境中的挣扎:让学生“动”起来)
1997年4月-2000年7月——改革酝酿阶段
1997年4月,崔其升被调到困难重重的杜口中学,敢于创新的他,首先从稳定教学秩序入手,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子。1999-2000年,以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突破口,每个班级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时间模式为“0+45”(教师不讲,学生自学,开始一个星期,带有强制性)害怕失败的教师谁也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0+35”(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全程、积极参与),经过部分骨干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心存疑虑的教师们慢慢开始逐渐接受。
第二阶段(整体推进:把课堂还给学生)
2000年8月-2003年7月——改革攻关阶段
2000年8月-2003年7月,定期举办教师论坛,名师带动工程起步,拜师学艺,课堂大比武,促进教师全员提高。邀请教学研究人员来学校作辅导报告、评课指导,提高全体教师的能力,开拓视野。改革带来变化,变化带来一片欢笑声:课堂上,学生积极
举手发言,声音响亮;热烈讨论,激烈辩论;争问抢答,欢声雀跃;多种角度,实践创新;笑逐眼开,欢乐课堂。课堂学生活动面达80%。2003年7月,县教育局对全县21处初中综合考评,杜郎口中学跃升至第二名,学习教学成绩始终保持在全县前三名。
第三阶段(日臻成熟:“336模式”的诞生)
2003年7月至今——模式初步成型阶段
2003年10月,县局召开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和教育科研会议,分别邀请市局有关专家王秋云、冯明才、张兴利到会作学术报告。会上,县教育局作出“远学洋思,近学杜口”的决定。
2004年11月,全市初中教学工作会在我县举行。杜口中学24个教学班的课堂同时向400多与会者开放展示,引起轰动。会后,王秋云主任和聊城大学教育学院的学者到考察调研,他们的评价是“当今教改,唯我杜郎。”
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使学校连续多年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特别升入高中以后的学生,明显看出优势,茬平一中前百名的学生中,这个学校输送的学生所站比例具有很大优势。“三三六”自主学习新模式谱写出杜郎口中学的新篇章。
山东济阳竟业园学校曾走出过当地多位高考“状元”、中考“状元”,然而学校并不满足于此。2005年在山东省素质教育新政的东风下,校长已经不再躺在升学率的功劳薄上,而是报目光投向课堂改革,开始向课堂要效率,走轻负担、高质量的探索之路。站在更高的层面理解教育。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建立了“教学情境创设、导学案、学习小组、竞争榜、课堂预习、课堂深挖”六大模型。提出了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文化、民主对话的课堂文化、思维深挖的课堂质疑文化、严谨有序的课堂机制文化、竞争合作的团队文化、进取自新的团队文化。济阳竟业园学校高效教学模式已于2006年被济
南市教科所确立为市级重点课题,所取得的课堂教学经验也在全市推广。
2、学校办学理念不是口号,而是学校工作的总方针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们发现:名校的办学理念是深入民心的,是货真价实的,是令人信服的。其办学理念都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在逐步深入实施和完善。这次我们学习考察了五所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把办学理念实实在在的贯彻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办学理念就是学校工作的总方针。
昌乐二中以“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为办学理念,在这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努力地打造学生的自主学习力、自主管理力、自主生活力 “三力”建设,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自治、自理能力。
(1)、高效学习小组:每班共9个小组,每组6人,小组内部根据成绩合理搭配,采用AA、BB、CC组内分层学习模式,C层为待优生。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A组点评,B、C展示。小组设正组长和副组长,正组长负责学习,副组长主要抓卫生和常规,另设学科组长,也叫分组长,使每个人都有职务,这样既防止少数人工作负担过重,又利于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平时活动为单位开展,例如收作业,平时的评价也是如此,表彰小组而不是个人。小组建设的核心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建设很注重评价,每节课由学科班长评价出优秀小组,每周一汇总,评选出本周优秀小组,颁发最佳小组组牌,下一周坐在教室最佳位置或者奖励有权参加班级组织的游学活动。由班主任负责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定期召开学习小组论坛。
(2)、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是班级管理的根本。该校通过“三驾马车”来拉动班级的正常运行。“三驾马车”分别是“班级行政管理”、“ 高效学习小组”、“ 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班级行政管理团队包括: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值日班长全班轮流当,值日班长负责当天的全部事务,每天晚上评价一天的学习和纪律情况。每周
有值周班长,负责本周的的一切事务,周一与本周的值日班长研究布置本周每天的工作,周六召开班会总结全班一周的学习和纪律情况。常务班长负责辅助值日班长和值周班长的管理,统筹管理整个班级。
(3)、搞好家校联系,共同教育学生。学校以“给每位学生过生日”的形式和家长交流学生在一学期的在校表现,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定期召开家长会,报告学校教育学生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
(4)、积极构建学校和班级的主流文化,打造学校文化艺术节、学校美食节、班级文化走廊、校园华尔兹舞蹈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感受和体验,正好诠释了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
(5)、学校实行待优生导师制度,对于班级后十名的学生分配到每个任课教师,教师要对这个的整个在校情况进行了解,待优生的评价纳入班级评价,同时待优生的学习状况纳入导师的绩效量化。
三、学习、考察后的反思: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取彼之长,可以补己之短。在培训考察学习中我们发现:学校的管理层的素质越高,越是有办学特色;学校以树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培养一流人才为理念,人格本位,学生至上,构建了科学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通过领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反思:
反思之一:做教育必须有平和的心态。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沉下身子、平心静气做教育,应不惟有宽松之环境,亦有处变不惊之雅量、淡泊名利之胸襟。这几所学校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种平和而淡然。固然学校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它需要关注社会需求和期望,但实现教育的理想,唯有执着、投入、求真;唯有剔除几分浮华,才能更加靠近教育真谛;唯有抛开功利,才能在求真中大胆取舍;唯有懂得取舍,方能更加专注育人;唯有更加专注育人,才能把事做细、做实、做深;唯有把事做细、做实、做深,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这样也就离我们教育的理想更近了。
反思之二:“谁拥有了一批好教师,谁就占领了教育的制高点,就
善于拥有了教育的明天。”
学校发展涉及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但其中关键因素首先应该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拥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才有教学质量的保障,教育改革才可能成功。几所学校校长很重视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努力将每一位教师引向教育科研的幸福路,以此造就了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群体。他们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默默做教育”。学校注重营造浓郁的研究氛围,并将教师个体的研究、学科组的研究以及学校层面的研究有机结合,形成一整套促进教师主动参与科研,争做研究型教师的有效机制,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反思之三:学校要重视对课程的管理。
多年来,在学校更多的是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觉得这就是天经地义,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作了很多工作。细思量,进一步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使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文化更加适合校本,更加有效服务于学校的育人追求和办学特色,课程的功效才能更加突出。那么近期,我们应该研究和实践的,就是做好以高效课堂研究为中心、以高效课堂和大德育有人的有机整合。做好学科教材与德育教育的有机整合,做好课程开发和教师成长的有机整合,使之在实践应用中结构更加科学、功能更能互补、作用更加突出。
反思之四:“构建有效快乐课堂”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一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学会参与,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体现在这几所学校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尤为突出。教师都能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二是课堂教学落实细节,追求真实有效。昌乐二中在认识学生学习的时候,认为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在竟业园学校中我们观摩课堂,在自主预习中学生就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交流中再解决一些问题,最后
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很少。使学生在自主中学,在合作中学,在问题中学,在情景中学,在交往中学,这难道不比我们“满堂灌”、“填鸭式”传统课堂教更快乐高效?
三是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水到渠成。几所学校都有一系列的从学校出发的管理制度。我们发现,在这些制度管理下,每个学校的教职工凝聚力特别强大,老师们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工作,他们不仅有刚性的制度管理,也有人文的管理。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他们都运用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自我教育机制。他们的管理策略是:以神制形,以主题制全面,以过程制结果。他们提出:领导要在过程中加强管理,教师要在过程中优化教学,学生要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学校定期进行严格的、高透明度、有效期限的研究型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的评选工作,有配套的奖励制度。这样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把大家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集中到教育教学中来,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奋发向上,使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真正做到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水到渠成。
反思之五:打造校园主流文化,形成学校文化特色。
几所学校之所以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认可,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打造出了属于他们的品牌,创出了他们的特色。我们认识到学校要发展,一是要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将自身的位置定好,想清楚要把学校办成怎样的一所学校。二是要认真分析学校的办学情况,找出学校的办学优势。我校近几年来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注重物质文化轻视精神文化,对此虽有初步的设想和实践,但与山东这几所学校相比,我们缺少深入系统的思考,校园主流文化营造氛围不够,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主流文化任重而道远。目前,我校应该整体规划,美化校园,将物质文化与学校精神文化相统一,将学校办学思想与理念融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校园成为学校文化的载体。让学校主流文化成为课堂文化、教研文化、激励文化、学习文化、自主管理文化、德育文化,让校园文化为教师教科研
服务,为学生积极展示和健康成长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构建大德育服务。
反思之六:明确教师发展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所好学校一定有一个蓬勃向上、善于研究学习的教师群体。目前,我们的教研中理论轻问题的研究已成一种风气。特别是一部分年轻教师教研为职称评定服务风气很甚。但是,我们教师自我发展的目标还不是很清楚,学习和研究没有明确的方向,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下一步,学校应加强教师自我发展目标定向的引导,特别在加强学校高效课堂实施的技术层面上值得认真研究,让每个教师清楚自己的发展目标,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制定好自培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自我发展。学校则根据教师的发展目标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培训。特别是对于中青年教师,他们的发展需要学校有计划地引领、鼓励和支持。
反思之七:确定特色教育理念,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我们经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也听说,一所好学校就有一名好校长。在这次学习与考察中,赵丰坪校长的一句话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在积极实施学校办学理念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让学校最后一个顽固教师想通了再改革”。几所名校校长改革的决心值得我们揣摩和深思。
此次参观考察我感慨万千,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客观地看到了我们的差距,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更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与全体同仁一道谋求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最后,我想借用中科院院士王选同志的一段话结束我的回报,“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需要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第三篇:感受名师风采,启迪教育智慧
感受名师风采,启迪教育智慧
有幸于2012年11月26日至28日三天时间参加了由省教科所组织的小学数学竞赛暨观摩课研讨活动。分别听了全省各市区推选的刘艳等十五名老师的竞赛课,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们领略到数学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精典的点拨与启发,启迪台下人的无限思索,学术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我们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润泽灵魂。
大部分老师的共同点在于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设计精妙,环环相扣,对知识点层层深入、点点剖析,并且非常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下面我就以这次听课为为契机,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课前热身,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各位老师在没有跟学生见面的情况下,都能用自己独到的方法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看似简单、平淡,但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两三分钟交流,激趣引领,从一定程度上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制造了必需的学生心理磁场;千方百计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运动场!比如,老师的开场,“孩子们,见到你们真高兴。初次见面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礼物。四句话,第一句,我很棒(说给自己听)。第二句,我俩很棒(说给同桌听)。第三句,我们很棒(说给同学听)。第四句,我们真的很棒(说给所有人听)。
二、课堂导入多样化,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在这次赛课中,各位老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例如三年级《可能性》一课中,张掖市甘州区的萧云老师和兰州市酒泉路小学的刘艳老师就各有特色。萧老师是利用摸奖游戏导入,而刘老师则是用了一个富有哲理和趣味的美国征兵广告引入。这些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活与数学的有机结合,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数学问题。
三、注重探究与交流,改变了数学概念的教学方式。
真正有价值的数学,一定是进入学生内心的数学,而不是浮于一些文字之上。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对数学概念的把握,理解它的定义是必要的,但体验它的实际意义与建构心理表象更是不可忽视。这个认识源自张老师《奇妙的图形密铺》的教学。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张老师没有直接奉献真理——而是从生活中找了一些客观形象而且常见的密铺图形让学生初步感知,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教师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动手拼一拼,然后交流,展示,再分享。最后通过欣赏埃舍尔的作品升华和提高认识,最后在应用密铺做小小设计师。“让学生在做中学”,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密铺的定义和密铺的方法。整个新课的学习,教师看似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强化了定义概念,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了密铺。数学教学也真正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就在不经意间,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密铺,感受了生活中的美,最后还通过欣赏埃舍尔的作品也升华了学生的认识,这充分说明张老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动态生成的课堂,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他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节轻松、活泼、实在的数学课,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概念教学”的新“天窗”!
四、注重心理教育,教学中润物细无声
听金川公司龙门学校王老师讲课,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轻松有趣,她那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生动逼真的课堂教学情境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就很赞同张老师表扬学生的方式。如一个同学做数学题目用多种方法做对了,他说“你说的真清楚,就像一名小数学家。”“你真厉害,老师很佩服你。”另一个同学做错题时,他是这样说的“在我们的学习中每一个都是探索者,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在科学探索中,失败往往比成功更需要勇气„„”这样的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更加理解其中的含义,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
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她在《可能性》一课中从美国征兵广告到隔空猜物所有环节都是让学生在自然的过渡中完成教学的,整堂课“自然但不随便,规范但不死板”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
题,上好一堂课,我们能留给孩子什么?刘老师给了我一个答案,那就是在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要让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充分的发展,刘老师的课堂教学真正让我感到“润物细无声”,体现到了数学课堂上,刘老师富有亲和力的教态,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大力改进的方面。
五、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听了王老师的《统计》,感觉很兴奋,课上的太完美了,课上解决了很多问题,始终一环紧扣一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王老师这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我想大概就是特级教师的教学境界吧。课堂40分钟,始终紧紧地抓着学生的眼球,每一道题的引导非常到位,点拨亲切自然,而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原有水平。
张老师的《奇妙的图形密铺》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打破了“只重结果”和“只重过程”的两种极端模式,本着“从有限的材料中,挖取更多的内涵”理念来进行教学,才能促成教学的有效。在课堂上充分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敢讲敢说的能力。听了张老师的课,我感觉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我们以往所追求的“高质量”、“高密度”、“高强度”的课堂,也不是空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泛
泛而谈的形式化教学。真正的有效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还体现在兴趣的培养上,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探究活动。
通过这次课堂观摩与讲座学习活动,我对《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仔细回味名师们精彩的引领: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和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作为数学老师尽可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分享数学思考的乐趣同时,也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篇:感受名师风采
名师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2014年4月19日—2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保山举行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短短的两天里,观摩了4节示范课,聆听了4个专题讲座。此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让我充分地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和魅力,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设计、朴实的教学风格,让我感触颇深,下面我就和大家共同分享我的感受:
一、注重情感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位老师的师生课前交谈,看似简单、平淡、多余,实则利用课前短暂的两三分钟组织教学,激趣引领,从而一定程度上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制造了必需的学生心理磁场;千方百计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运动场!
二、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
每位教师都渴望自己的课堂精彩,那么,看一节课精彩不精彩,究竟是看老师呢,还是看学生?我想,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衡量有效教学的关键指标就要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生的学习。“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内在需要和基础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老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更重要。在李洪娟老师教学《数学思考》中,李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去思考数学,数学地思考数学。正如管尤跃老师说的小学数学教学如水,教学要像
呼吸一样自然,让孩子在懂之前去思考,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
三、注重心理教育,教学中润物细无声
听徐斌老师讲课,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轻松有趣,他那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生动逼真的课堂教学情境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徐斌的《平均数》一课从学生熟悉的“套圈问题”入手,通过问题情境中的要素变化,在女生的一次一次的不服气中,不知不觉中经历着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实现了“无痕化”教学。通过这次与徐斌老师的近距离接触,逐渐理解了他所追寻的“无痕教育”正是教育艺术的极致体现——润物细无声。
四、注重探究与交流,改变了数学概念的教学方式
真正有价值的数学,一定是进入学生内心的数学,而不是浮于一些文字之上。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 与“升华”,对数学概念的把握,理解它的定义是必要的,但体验它的实际意义与建构心理表象更是不可忽视。这个认识源自许卫兵老师《认识小数》教学。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许老师没有直接奉献真理——把小数的概念告诉学生,而是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教师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动手画一画,通过数形结合,将小数和分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小数,整个新课的学习,教师看似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拨在关
键处,强化了定义概念,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了小数,找到了小数和分数的联系。这节轻松、活泼、实在的数学课,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概念教学”的新“天窗”!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上四位老师都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积极地投入思考之中。难度极大的,师引导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疑难,这样更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例如: 席争光老师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不断地让学生思考中奖的可能性,赢的可能性,遇到难题时,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中七星彩的可能性。不论是独立思考,还是小组合作,都注重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进而深入理解。再加上学生头头是道的讲解,就更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次课堂观摩与讲座学习活动,我对《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仔细回味名师们精彩的引领: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和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作为数学老师尽可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分享数学思考的乐趣同时,也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
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五篇:感受名校风采校训
感受名校风采:中国100所大学校训
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 北京理工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北京邮电大学校训: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北京工业大学校训:团结勤奋严谨创新 北京交通大学校训:知行
北京林业大学校训:养清松正气,法竹梅风骨 首都师范大学校训:为学为师,求实求新 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中央民族大学校训:团结、求实、文明、创新 北京语言大学校训:敬教、乐学、育人、报国 中国农业大学校训:博大精深 北京科技大学校训:学风严谨崇尚实践 中国地质大学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中国传媒大学校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训:诚信、博学、求索、笃行 北京体育大学校训:爱国拼搏求实创新 国际关系学院校训:忠诚勤奋求实创新 北京电影学院校训:尊师重道,薪火相传 石油大学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天津
南开大学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天津大学校训:实事求是 上海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同济大学校训: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华东理工大学校训:求实、勤奋 上海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东华大学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上海财经大学校训:经世济国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训:勤奋、仁爱、求实、创新 重庆
重庆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西南政法大学校训:博学笃行厚德重法 西南大学校训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 河北
燕山大学校训:博学,厚德,求是 河北大学校训:实事求是笃学诚行 河南
郑州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山东
山东大学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中国海洋大学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安徽
中国科技大学校训: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合肥工业大学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安徽大学校训: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江苏
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东南大学校训:止於至善
中国矿业大学校训:开拓创新,严谨治学 苏州大学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团结、俭朴、唯实、创新 南京理工大学大学校训:团结、献身、求是、创新 南京农业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南京师范大学校训:正德厚生、笃学敏行
河海大学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中国药科大学校训: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浙江
浙江大学校训:求实创新 湖北
华中科技大学校训:团结、务实、创新、进取 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实拓新 武汉理工大学校训:团结、严谨、求实、创新 华中农业大学校训:团结勤俭求是奋进
华中师范大学校训:博雅笃行自强创新(求实创新、立德树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训:博文明理,厚德济世 湖南
中南大学校训:敬业勤奋求实创新 湖南大学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
湖南师范大学校训:勤勉严谨求实创新献身教育团结奋进 广东
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 华南理工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暨南大学校训:忠信笃敬
华南师范大学校训: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云南
云南大学校训: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为国求贤 四川
四川大学校训: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电子科技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西南交通大学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西南财经大学校训:严谨、勤俭、求实、开拓 四川农业大学校训: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西北工业大学校训:公、诚、勇、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西北大学校训:公诚勤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诚朴勇毅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训:规格严格,工夫到家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训:大工至善大学至真 东北林业大学校训:学参天地、德合自然 吉林
吉林大学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东北师范大学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校训:团结进取求实创新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辽宁大学校训:明德精学笃行致强 东北财经大学校训:博学济世
辽宁师范大学校训:厚德博学,为人师表 新疆
新疆大学校训: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校训:求真务实 福建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甘肃
兰州大学校训:勤奋、求实、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