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家学区教育均衡发展论文
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周家学区路亚宁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我们的基础教育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各方面较为突出,教育分配很不平衡,而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就我乡目前小学教育的现状来说看,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学校多,学生锐减,办学规模很小。大多数学校在百人以下,教师为6至7人,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加之教师老龄化严重,128名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上44人,英语教师非常短缺,学校工作难于开展;教师课头多,一个人承担许多项工作任务,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钻研教材,教学质量提升缓慢。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县城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师资水平等方面。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政策向农村倾斜,对于新录用上岗的青年教师先分配基层学校,但是由于乡村人口少,生源少,人员很难搭配,导致了教育发展的失衡。
2、学校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如桌子头小学与燕家小学相邻,桌子头小学房屋破旧有些已成危房,仅有50多名学生,教师5人,学校经费少,经费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燕家小学有新建两层教学楼1幢,有些教室桌凳闲置。二年级教室里只坐9名学生,全校学生100名,教师6人,两校完全可以合并。惠塬小学二年级3个学生坐在40平方米的教室,仍然是每班每节都有一个教师上课,设备、师资浪费严重。较小的学校按班级数配备教师,教师数量少,教学工
作无法正常开展,有些学校英语课无人带,相当数量的学校音、体、美等课程没法开设。按班级数配备教师,师生比又非常低,达不到规定的标准。
3学校管理不规范,管理水平低,由于学校规模小,教师工作任务多,校长、教导主任带两门以上基础课,学校管理落实得不到保障。
4.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大多数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实验设备、配套教具和文体器材几乎空白,远教设备无法使用。室外活动课仅有1个篮球,基本上是自由活动。有些学校虽然远程教育设备正常,但由于培训跟不上,多数教师不会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师信息闭塞、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学生无效作业多,课业负担重,根本谈不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新课程教学要求相差甚远。尤其是一些偏远学校和川区学校,显得特别严重。年轻教师分配不进去,学校大多数是45以上长期在家门口任教的老教师。
5、后勤服务跟不上,教师不安心。由于学校生活设施简陋,后勤保障和服务功能差,有些村长时间没有水,师生用水成为困难,农村小学教师留不住,强留下来也不安心教学工作。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以人为本,以农为重,要求我们真正解决失衡的城乡教育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问题。和谐社会既是物质生态、制度结构的和谐,更是人的和谐,而和谐人群的形成依赖于和谐教育。我们应该追求教育投入的均衡与增长,以现代公平理念为指导,重视教育立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
段,实现社会公平及社会和谐发展。
2006 年9 月我国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写入国家法律。在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必须依靠政府补偿性的倾斜政策对弱势地区、弱势人群予以特别关注。同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根源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新兴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直接导致他们收入水平低,生活困难,成为新经济穷人。只有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使农村教育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通过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资金,取得更大的办学效益。同时通过城乡学校互助,拓宽当地农民的视野, 转变落后观念,促使学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 以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我们应该继续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加以整合,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快教育布局调整,进行教育布局调整是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如果进行了教育布局调整,撤并村小学,建办乡镇中心小学,办学规模达到1000人以上,教师达到100人以上,将十几所学校的资源合并一所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办学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也能有所发展,教学质量会得到很大提升。或者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
近入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4至5所学校就近合并。农村小学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矛盾,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步伐,优化师资队伍,解决教师冗员问题,加强教育管理,实施素质教育
其次,努力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健全教师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大胆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改变农村学校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现象。学校之间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和学习各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每年互派管理人员到双方学校进行挂职锻炼,实现共同发展。同时发挥特色名校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将其优质资源向城乡、区域学校进行辐射。转变办学观念,进行新课程改革,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
再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分层次培养青年教师,形成合理的师资队伍梯队。教师的素质是教育之本,但是目前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政策鼓励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推进教师交流制度,派出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挂职,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传送给农村学校,开展课题示范,进行教学专题研讨,提升偏远地区农村教师滞后的教育理念,并充分利用教育网、远程教育等手段,达成教师备课、学生练习、音像资料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县城优秀教师与乡村学校青年教师结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应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吸收最新教育信息。而且应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放宽评聘职称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针对农村学校举办的优秀活动设立专项基金予以鼓励。
最后,加强学生相互交流,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运用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等多种手段扶困帮贫,每年帮扶一定数量的农村贫困学生。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内部制定结对互助计划,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通过学校间的互动机制,共同参与信息互递、教研观摩、师生活动。互助团体内部以科研为龙头,提升教育理念,成立师生结对互助,规范学校结对互助行为,确保互助行为的可持续性。建立专项基金奖励生活困难、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构建城乡一体化德育网络,让城乡学生都受到教育。同时加强农村学校文化建设,树立其文化个性和特色。最后,全面推进农村学校布局的结构调整。通过相对集中的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农村学校的建设标准,又可集中农村可贵的优秀教师,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步撤销规模过小、布点分散的学校,推动学校布局合理化,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办学水平,改善以往教育投资分散等诸多弊端。总之,在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像我们广大的乡村小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均衡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应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促进速度慢、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加快发展。也要坚持教育均衡的内涵发展方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提高办学水
平,高质量、抓特色、扬优势,进一步扩大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周家学区简介
周家学区简介
周家学区共有六年制小学16所,101年教学班,在校学生2215名,现有教职工120名。
近年来,学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实施危改工程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周西小学、梁家小学、芦堡小学于2005年实施了危改项目,西庄小学于今年实施了危改项目,拆除危房,新建校舍,建成了标准化的农村小学。同时,积极落实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了所有学生的学杂费,今年共免除学杂费494175元,春季发放免费教科书1400套,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6%,秋季发放免费教科书2076套,占在校学生总数的94%,没有出现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退学的现象。“两基”水平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四率”均达到100%。
学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彻底改变了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创办规范加特色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和学校建设,加大学校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使周家乡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趋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校舍建设实现标准化,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第三篇:北营房学区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兴隆县北营房学区中心校
按照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要求,对照本地教育工作自查情况,现将我学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北营房学区中心校位于兴隆县北部,距县城30公里,毗邻鹰手营子矿区,辖北营房镇和李家营乡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全学区总面积271平方公里,总人口25626人,其中农业人口24949人,有行政村17个。
学区内有中学一所,现有 12 个教学班,在校生 502 人,现有教职工 64 人,其中特岗教师2人,专任教师 55 人。
小学8所,单人校点1处,53个教学班,在校生1014人,教职工114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
二、各校达标情况
1、北营房中学10项指标均达省级评估标准。学校生均占地面积25.3㎡;生均建筑面积12.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764.94元;电脑配置生机比10:1.5,生均0.15台;生均图书52册,每年新增图书300册以上;教学及辅助用房20个;拥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1个;师生比1:7.8;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高一级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85.5%。
全学区8所小学10项指标基本情况为:生均占地面积29.36㎡;生均建筑面积7.1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500.2元;电脑配置生机比为1:4.35,生均0.23台;生均图书32.4册;有科学实验室8个;师生比为1:8.9;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高一级学历教师比例为91.7%。各校不达标项目一是煤岭沟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两项分别为标准的73%和92%;二是北展希望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为标准数值的78%;三是杨家庄小学、赵家店小学、潘家店小学2015年9月法定报表数据专科以上教师比例分别为76.9%、75.0%、83.3%。2016年1-6月,杨家庄小学退休1人,赵家店小学退休2人,潘家店小学退休1人,最新数据为杨家庄91.7%、100%、90.9%,事实上已经达标。除以上6项外,学区内小学其余指标均已经达标。
2、北营房学区非常重视区域内中小学校际均衡发展,特别是近四年,从办学条件投入、新增师资方面向偏远校、薄弱校倾斜,多方面提高薄弱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目前整体发展水平均衡程度较高。学区内小学综合差异系数平均值为0.285,已经达标。
三、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2013年以来,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学区确定了配齐音体美器材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大力提升薄弱校办学条件两个努力方向,以求重点突破、均衡发展。四年来共投入2948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几年来,相继有北营房中学教学楼加固、教师周转房、北
营房中学食堂改造、北展希望小学和姚栅子小学新建、杨家庄小学扩建等大型项目相继竣工,北营房中学宿舍楼项目已经进入装修阶段,北营房镇中心幼儿园项目6月中旬开工建设,李家营乡中心小学乡中心幼儿园(周转宿舍)项目也已经完成图纸设计,开工在即。已完成工程总计投资1900多万元,落实新项目资金700多万元,总计达2600多万元,可以说是区域教育历史上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
同时,全学区中小学仪器器材配备总金额也达到了320多万元。所有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于2014年初基本完成,至2015年底,各学科仪器、器材按配备目录基本配齐。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和艺术体育方面,9所农村中小学装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目前全学区实现了所有中小学多媒体网络设备班班通和专用教室多媒体网络室室通,而且近半数是大屏触控一体机; 4年共新购和更新计算机320多台,全部实现了按最大班容量学生用计算机人手一机和教师办公人手一机;同时几所较大规模小学的音乐美术器材配备均达到并超过了均衡发展标准。目前学区内已经有中学、北展、姚栅子、煤岭沟、杨家庄5所学校建成了高标准的音乐舞蹈合一教室和美术教室,配备了电子琴80多台,有5所学校配备了钢琴或电钢琴,美术素描写生用具齐全,体育器材也基本配齐,为艺术体育教育促进工程的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障。2015年新落地农村少年宫项目一处(北展小学)。另有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投资28万元。
(二)加强薄弱学校师资配置,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在干部队伍上建设上,学区加强了对各校干部队伍的管
理,落实考核和奖惩措施,建立了区域内的校长交流机制,并通过系统的培训指导,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是重视师德建设,强化依法从教和爱生敬业;二是积极落实新教师补充机制;三是做好区域内教师交流使用和向偏远校支教的工作;四是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五是启动“青蓝工程”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012年以来,全学区共退休教师12人,招聘补充新教师15人,另有特岗教师14人,新进教师定向偏远薄弱学校,区域内教师队伍专业化、年轻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3年间教师学区内交流就达63人次,达到了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学区内支教6人,目前仍有4名骨干教师在最偏远的潘家店小学和赵家店小学支教。
学区制定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对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管理、使用和考核,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按教研室要求落实各学科工作室制度,目前全学区有市及市以上骨干教师5人,县级骨干教师27人。2012年起学区牵头实施 “青蓝工程”,新入职教师与骨干教师拜师结对子,给任务,压担子,定目标,使新教师尽快成型、上路。
学区把师德师风建设置于首位,践行“五爱”,弘扬“五特”精神,不仅多年来从无教师违规纪现象,而且在当地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加快素质教育进程,深化内涵特色建设 学区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点实施“农
村中小学艺术体育促进工程”,加强特色化学校建设,几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学区在各校实行“全员德育”教育模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每月一主题” 已成为常态化。以新课程改革为主阵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体艺工作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学区深入推进“体艺2+1”项目,组织阳光体育等活动,落实好音体美课程,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兴趣小组的建设,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做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提高办学品位;强化良好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抓好学生的劳动习惯的养成;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2012年起,学区内各校着手进行打造农村学校特色项目,首先重点发展了一批特色活动,如北营房中学的“音乐浸润校园”,北展希望小学的“文学艺术进校园”,煤岭沟小学的“多才少年、多彩校园”,姚栅子小学的“活力课间”,赵家店小学的“传统体育回校园”等,学区各校校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2014年,北展小学的音乐表演在全县“一校一品”联查中获得广泛赞誉,2015年,姚栅子小学的独轮车运动引起了全国性的广泛关注,两发新华社通稿,新华网、凤凰、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均予以详细报道,同时图片和文字见诸于《农民日报》、《承德晚报》、承德电视台等国家和省市新闻媒体,活动风采展示视频网络播放达100多万次。12月17日,孩子们的风采又刊登在《光明日报》上,成为兴隆素质教育的一次最佳风采展示。赵家店小
学还把特色体育活动“抖空竹”开发升级成校本课程,并代表兴隆县参加承德市校本课程展示获第一名,代表承德市参加省展赛再获一等奖。作为市区之外一所不足百人的农村小学获此殊荣,这在全市还是首次。
2015年,在兴隆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北营房学区中小学田径代表队双双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小学代表队还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两人次破全县纪录。作为全县最小的学区,平均身高最小,2014年总分倒数的代表队,创造了兴隆学校竞技体育比赛的一个奇迹。目前全学区有4所中小学被认定为县及县级以上素质教育示范校。
(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学区坚决落实精细化管理、无缝隙管理和学生习惯养成等5个导向性实施方案,使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学上以“不放弃每名学生”为核心,以“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升”为重点,强化“双基”,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继续试行单元整体教学制度,确定了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方向,从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入手,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情细化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成效。2015年9月,学区所有小学全面推行分科任课制,非双轨校从教师跨学科任课同一年级变成跨年级任同一学科,一方面让老师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便于学习、研究、培训、提高,另一方面减少了包班教学的随意性。
中小学坚持探索合作探究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学坚持“面向全体、重心下移、高分带动、分层提升”的教学工作指导方针。在学生学习管理工作中,强化自主学习管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在扶优补差方面,采取承包制,校领导、科任教师对目标生、学困生、偏科生进行分层承包,进行跟踪指导。校班子成员每天都要深入年级组、班级及时了解情况,对学习成绩薄弱班级、薄弱学科进行跟进管理,帮助教师分析原因,寻找提质策略。小学继续开展幼教与小学、小学与初中教育的有效衔接研究,建立小学家校一体化的辅导机制;学区和各校积极尝试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式,试行了学业水平等级考级制,如汉字规范化书写、朗读水平、课外阅读与积累,口算与速算、英语的口语表达、综合学习习惯等级评定,统一制定考级标准和操作规范,取得了一定成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2015年共有在研课题23项,当年结题2项。全年共有23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40多篇论文获奖。
中小学教学质量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中学成为县级初中质量名校,在当地有极佳的社会声誉,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呈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困生的数量和比例明显缩小,二是薄弱校的教学成绩提高明显,三是教学常规管理体系日趋科学化。
(五)强化安全教育工作,注重协调联动建设平安校园 学区和各中小学都成立了安全工作委员会,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业务必管安全”和“三级包保”工作机制,完善“三查一总”,建全责任体系。倡导安全教育常态化,坚持每天放学“一分钟安全教育”,每月一次公共安全教育课,每月一次疏散演练。加强主题安全教育,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密切联系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开展消防、食品卫生、道路交通、防溺水、管制刀具清缴、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家校合力。中学落实了“五值班七巡视一候课”制度、定期隐患排查制度、疏散演练、班主任十查、班级量化考核等40余项学生管理制度,做到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实现了时时有人管,段段有人查。中学和各小学2015年先后被省、市、县授予 “承德市平安学校”、“承德市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四、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目前均衡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近年来办学条件虽得到彻底改善,但距标准化建设尚有一定距离。个别学校还有一些项目和标准略有差距,特别是煤岭沟等两所小学的占地面积不足问题和各校运动场地面积不达标问题。目前学区已经上报,相关政府部门已经有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列入本地教育发展近期规划。如北展希望小学计划向前扩展40米,增加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设标准200米跑道运动场一块;煤岭沟小学向东征地1500平方米,建设运动场,院内新建校舍500平方米专用教室。在李家营中学旧址建设李家营乡中心小学,占地面积10005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设计为一所寄宿制标准化中心小学,形成李家营乡内一所中心小学(完全小学)辐射5个校点的办学格局,项目建成后,李家营乡小学教育布局将更加合理,学校硬件水平全面实现标准化。
综合四年来看,北营房学区内两个乡镇教育发展的速度是空前的,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将继续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促进教育均衡
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管理,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四篇:双城学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根据《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州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16年)的通知》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现将学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双城镇共有16个行政村15所学校其中完全中学全镇义务教育阶段现有学校16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14所公立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3966人,其中高中1409人,初中生869人,小学生1488人
二、自查情况
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全县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制定了《康王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全面加快了创建工作的实施步伐。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教育管理
我校根据县局制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领导机构及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制订了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
(二)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乡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
(三)布局调整
学校布局趋于合理,规模适中,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薄弱学科的加强,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的共享。彻底清除了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推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办学条件
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特别是2006年“两基”迎国检以来,我校更是加大了投入力度,修建厕所、操场等,同时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备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
1、教学设施:校舍建筑面积共计17680平方米,彻底消除土木结构校舍,无D级危房。
2、图书仪器设备: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分类比例达到规定标准。
3、体、音、美、卫及电教设备:校体、音、美、卫及电教器材配备达到二类标准,(五)教师队伍
全校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女4人,共有学生202人。
1、专任教师合格率:全校11名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9人,中师学历2人,岗位合格率为100%。
此外,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六)普及程度
1、入学率:入学率100%。、辍学率:近三年来,没有辍学学生,辍学率为0。
2、完成率: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为100%。
(七)素质教育
近几年来,我乡坚持一手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手抓教学质量,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不忘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使我乡的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八)义务教育延伸
我乡学校相对分散,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经济基础差,家长意识不高等给我乡的学前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已彻底得到解决,学前一年入班率达到100%。
户县康王村小学 2010年10月29日
第五篇:学区均衡发展迎检材料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杨市学区均衡发展自评报告
杨市学区在市教育局、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均衡发展,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总结如下:
主要成绩
一、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近几年“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周转房建设”、“班班通工程”的创建,各学校的校舍、教学装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备基本均衡。三年来,各校共投入资金613.7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77万元)进行项目工程的实施。刘岭中学投资150万元新建学生公寓,新建塑胶运动场总投入50万元,自筹资金320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房,同时还改造了校门、维修了围墙、改造文化广场、维修东教学楼、学生厕所等。综合大楼也将于今年动工。如今,整个校园给人以严谨气派,爽心悦目的感觉;所有建筑,高矮适度,错落有致,三区分明,功能齐全;校园内道路平坦,纵横交错;路旁绿树掩映,一派勃勃生机。基本达到了校园内路如线、树成林、绿满园的境界。杨市小学投入资金98.35万元新建一幢学生公寓,投入资金45万元征地10300m2,扩大校园面积,黄脑小学利用政策补助资金5万元,新建了一栋93㎡的教师周转房。刘市小学投入资金21万元,新建了一栋116㎡教师周转房,改造了教学楼、运动场、围墙等。佘口小学利用财政拨款11万元对教学楼进行了门窗更换,墙体粉刷,教学楼前场地进行了硬化,添臵了新课桌凳120套。
刘岭中学、杨市小学在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的基础上,新建了电子备课室,刘岭中学装备了“班班通”。全处5所中小学装备12万余册图书,小学、初中生均图书分别达30册和40册以上,中小学建成了标准的理、化、生、劳技及自然实验室。
二、加强教师管理,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臵,通过“效能建设”“行风评议”“创先争优”等活动,深入开展“爱岗、爱生、敬业”师德教育活动,引导教师做充满爱心、品格优秀、业务精湛、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09年以来我处有1名校长被评为市“十佳校长”、3名教师被评为市“十佳教师”,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
2、鼓励校长、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育特色和办学风格。刘岭中学在校长李德峰的带领下打造高效课堂,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展示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成为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张名片。杨市小学大力推行规范管理和细节管理,做到“日事日清、月事月结”。
3、规范教师管理。一是按师生比要求,各学校的教师编制数足额;二是教师的学历提升速度比较快。通过在职进修、函授、自修等渠道,教师的学历提高工程收效明显。目前,中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90%、100%,高层次学历比例分别为40%、30% ;三是校长岗位培训率达100%;教师积极组织参与省市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如省农村素质提高培训、通识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顶岗臵换培训等,鼓励教师参加职后提高培训,如学历提升培训、计算机、普通话培训。
三、实施联片联校管理,联合带动,实现校际发展均衡化 发挥品牌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探索互动发展新模式,开展校际结对,建立协作机制,实行资源共享。以市局“区域一体化”办学联片为依托,实施联片联校管理。
(1)、刚性联校全覆盖。杨市小学成功合并黄脑小学和佘口小学,充分利用杨市小学的优质师资和优质管理,以一带二,共同提高,校际差距逐渐缩小。2011年,刘市小学成为刘岭中学的附属小学,至此,我处5所中小学全部实现联校办学。
(2)、建立片区大校本研训模式。通过学校交流、片区教研、校长论坛、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得以输出,且充分发挥了名师辐射指导作用,促进了校际师资的均衡提升。
(3)、挂职锻炼、对口支援。在学区内大力实施校长交流、中层干部交流、教师交流,充分发挥优秀校长和名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推进每一所学校教师队伍的优质均衡。
四、学校管理水平不断优化,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次。
1、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形成德育序列。挖掘效本课程资源,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刘岭中学和杨市小学都开发了校本课程,丰富学校德育元素,让学校处处育人,社会实践丰富德育内涵,建立德育基地,全方位育人,如清洁家园、六一文艺汇演、清明诗会、经典诵读、祭扫烈士墓等开展月主题教育;刘岭中学建立导师制、杨市小学实行“双卡双带”,关注留守孩子成长,温暖学生心灵;家长学校建设日益成熟,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把学校、社会和家庭紧紧连接起来,刘岭中学、杨市小学双双被评为“示范家长学校”。
2、规范办学行为:
1、落实课程计划:(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我处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规定,学校不折不扣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没有删减课程、增减课时。(2)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学区内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有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落实。
2、采取四项措施,规范招生行为:第一,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坚持就地就近入学,规定招生范围。第二,规范办学行为,入学不考试,不分重点班、实验班,减少大班额现象,杜绝择校现象。第三,严格转学手续,区域内中小学严禁非正常转学。第四,严格实行标准班额办学,小学每班45人,中学每班50人。
3、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⑴制定制度、签订责任状,学区学校出台减负规定,学区与校长、学校与教师签订减负责任状。⑵严格执行省规定的作息时间及学生在校时间。⑶严格控制作业量,规范教材和教辅资料管理。
4、做好控流保学工作,确保中小学学生入学率达100%,小学生巩固率100%,初中学生年巩固率98.2%。
3、后勤管理进一步精细化。一是健全完善了制度,使食品卫生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重点抓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寝室文化建设。特别是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统一要求,各校实行了采购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确保食品采购、加工、饮用无质量问题。
4、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校园平安。加强安全教育,分类别、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开展科学避险演练,通过实地实际演练,让学生掌握科学避险知识和技能。结合校园防暴要求做了人防、物防、技防的建设:配备保安、成立了巡逻队、购买了警具、安装了监控设备,设臵安全标识,有效改善学校安全防范条件。加强排查,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学区定期组织开展学校和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包括校舍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周边环境、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同时对查出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并督促限时整改到位。
二、存在问题
1、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2、项目资金、办学经费制约着发展。
3、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4、学校之间发展不够平衡。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