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摘要

时间:2019-05-13 19:2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摘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摘要》。

第一篇:论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摘要

论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摘要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也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逐步成为推动生产力

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基础部门,更应该注重文化的作用,尤其是精神

文化的巨大作用。在这种形式下,研究学校精神文化,了解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性,创造出

先进的学校精神文化,对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从这种意义出

发,结合学校精神文化理论和现有的学校状况,对学校精神文化在提高学生品德水平的作用

作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大家可以清楚了解到学校精神文化的相关理论和相关知识,从

而认识到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些学校校风、班风、个人作风不正的状况,运用这些理论,结合实际,创造出一种先进的学校管理模式——精神文化管理。

关键词:学校精神文化品德校风班风文化管理3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在推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教育则发挥了首当其冲的作用。学校作为

教育的最主要的阵地,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近年来,学校文化,尤其是学校精神文化,已

经成为许多学校领导者积极探索、努力建设的内容。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是整

个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学生,才能为国家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本人认为,学校精神文化是一种最有号召力、影响力和约束力的力量,可以从校风、班风和个人作风方面影响学生。本文从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形态、功能等方面入手,并辅以案例,详尽的分析了学校精神文化对提升学生品德

建设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学校精神文化,亲近学校精神文化,把

握学校精神文化,实践学校文化管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品德、推动国家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学校精神文化1.1学校精神文化产生的背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一

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在经济领域,美国企业都面临着日本企业的严峻挑战。这一现象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一些经济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以日裔美籍学者威廉.大内为代表的专家提出了Z理论,在全世界刮起了“企

业文化”的飓风。在日本,教育早早被高度重视;一些教育工作者深受企业文化理论的熏陶,把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引入到学校管理上来,在日本创立了学校文化管理理论。对于中国而言,八十年代,党中央提出教育改革的口号,一些教育专家模仿日本,提出了学校精神文化的概

念。

1.2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

学校精神文化是相对于学校物质文化而言的,是整个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外部影响、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东西,它主要凝聚在学校所拥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校风、教风、学风等深厚底蕴之中,具有前瞻性和

先进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综合力量,是整个学校文化的核心层面。

1.3学校精神文化的功能学校精神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陶冶激发功能。学校精神文化,尤其是学校的校训,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主体性的养成等,都会4

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二、约束规范功能。学校精神文化中的有些硬性的规章制度或行为准则,是学校根据自身

特点,对其内部各类成员的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因此,学校的制度文化为保证一所

学校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保证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提供了强大的约束规范功

能。

第三、导向凝聚功能。学校文化通过它的精神文化层面在潜移默化地于有意无意中影响、同

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一个学校特有的精神、传统、作风、团体氛围、群体士气同化与雕刻着每个成员,并由每个个体予以自觉地传递和传播从而更加强化并形成“势力”,对成员发挥着引导、规范、督促与保证作用,而且具有强大的力量。

二、学生品德建设2.1品德的内涵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2.2学生品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学生品德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

江泽民曾说:“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苦难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新一代接班人,我们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而且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培养造就亿万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并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确保我们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确保我们事业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直走下去,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加强学生品德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前进,和谐的环境是保障。没有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一切活动都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过程中,品德的作用极其巨大。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忠孝、仁义、诚信、明礼、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等,在缓解社会和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更需要每个公民加强品德建设,自觉履行义务。学生,作为公民中的一个大群体,必须加强道德教育,为学生学习、生活创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从而为他们进入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学生品德建设,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个学生在校表现如何,国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规定:“五讲四美三热爱”,这是对学生品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四有新人”,也是对学生的基本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界定。把德育放在所有素质的第一位,可见德育的重要性。在学校,学生只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进入社会,用人单位也偏爱那些道德高尚的毕业生。因此,学生在学校必须加强品德建设。

三、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品德的作用分析

学校精神文化作为学校竞争力的核心,对学校的影响是全方位、系统性、全过程的。下面从校训、校风和班风的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学校精神文化对提升学生品德方面的巨大作用。

3.1校训对学生品德的作用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中国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和基本道德素养。它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提倡的是“公能”教育,一方面是培养青年“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训练青年“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为国效劳的能力。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因此校训是反映学校教育价值观,弘扬学校精神特质的简洁训育词语,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表征。由于每个学校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取向的不同,反映学校文化的校训也会有所不同。如北师大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它不仅是北师大的学校行为,也是北师大的办学特色。当初,北师大为确定校训,学校曾邀请校内很多专家学者共提方案,启功先生自己也拟出不同训词,如最初为“师垂典则,范示群伦”,但一来稍嫌艰深,二来稍感平

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分享到: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复制 预览

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

第二篇:论学校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推荐)

论学校环境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学校环境主要由包括教师、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组成。学校的育人环境与孩子身心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离和社会教育的缺位,造成了特别是农村滋生了许多问题儿童,尤其以“留守儿童”为主。在这种客观现实存在和暂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尽最大努力打造好学校的育人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而深远。

1、教师师德建设

学校育人环境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教师,任何再豪华的校园硬件设施,也无法与“学深”“品正”的教师相比。

当前,农村教师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师德丞得进一步加强。教师本应淡泊名利、道德高尚、志存高远。然而,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教师忽视业务学习,授课照本宣科,工作敷衍了事,酗酒、赌博、甚至收受钱物。一些教师更是把讽刺、挖苦、体罚学生当作“教学手段”,使孩子身心受损。同时,个别教师与新课改格格不入。教学老一套,不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不能探究新知识、新教法,工作上敬业守时,而教学效率及业绩上却自我感觉“良好”。只要晋升到高级,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在校在岗位上等老、养老。

而作为学校,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让每一位教师接近优秀教师、先进典型,接近先进事迹。让其在感受中升华自我。

2、校园文化建设

目前,农村中小学此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偏于硬件建设,而不太注意隐性精神文化建设。注重了外部的美化,而忽略了挖掘以本校为主的自主品牌文化的打造。学校的育人理念还是以前的育人理念,管理趋于形式化,校园生活单调贫乏。有了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而缺少配套的“头脑”。另一方面,感觉校园文化建设就是美好校园,画几幅画、栽几棵风景树、搞几次活动。多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个形象、一个模式,缺少能体现本校育人理念、涵盖地域特色的文化建设。

3、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是在校生绝佳的实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场所。学校应抓住这块天地,充分利用好使之成为孩子学知识、练能力的发挥地。

目前,农村老教师较多,观念落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较慢。在教学中存在沿袭老一套教法的现象较为严重。学校安排布置班级文化,就以为是把“学习园地”布置一下,贴上些学生的优秀作文,挂上些学生的手工制作,就有了“班级文化”。再者,班级文化出现了公式化的倾向。他搞一个“书法天地”,我来一个“书法展示台”;他有一个“手工制作区”,我出一个“手工作品展示”。班级文化建设缺少新意,缺少了对本班学情、生情相结合的实用性。无法起到利用班级文化建设助推学生身心发展服务的目的。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体系,每个环节都要做好、做扎实。如何利用好它们的关系,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长期应思考的问题。

论学校环境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广阳镇竹园学校

赵学洋

2009-5-10

第三篇: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针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视非主流文化这一特殊现象和问题,认真梳理和审视了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校园主流文化以及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意识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关键词:非主流文化;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意识;价值观 Abstract:According to strengthen the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harmonious campus, we must face the mainstream culture in this special phenomena and problems, and to examine the non-mainstream cultures on campus mainstream culture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huge impact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the mainstream culture;campus culture;students;mental consciousness;Values

一、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的定义

大学生文化以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期待为标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社会要求和期待的,是广大学生所具有的,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在内的文化。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的正式要求,通常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作为主流文化共存互补的非主流文化在服从主流文化的前提下,以一种异端的方式来矫正偏离主流价值的取向,从而使文化沿着常态发展。大学生非主流文化是由大学生创造的,与学校精神宗旨、学校纪律、校园主流文化相分离的校园亚文化,是一种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的显性文化。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在层次上是一种通俗文化,是大学生在文化选择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随意性和非系统性、非正规性的特点。

二、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

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按产生的时期划分,大致可分为传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和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两大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多产生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大致有“课桌文化”、“宿舍文化”、“厕所文化”等。所谓课桌文化就是书写或刻画在课桌上的文字和图画,其内容或自我揶揄,或愤世嫉俗,或民间俚语粗言,形式上或是打油诗,或是图文并茂“;宿舍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装饰世俗化色彩浓厚,明星风采,美人泳装最具代表性,而第二特点是宿舍中的语言粗俗化并流行化,一些陋语秽言甚至黄色幽默笑话在宿舍频频使用、流传,熄灯后入睡前的卧谈会更是少不了情、爱及尤其是性“;厕所文化”表现形式和内容与课桌文化相似,但在某些内容上则更俗鄙乃至色情。上述三种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在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成为校园非主流文化的主体部分。第二类是从90年代中期以后,校园非主流文化在延续着原有传统的同时,又逐步产生出一些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大致有“影碟文化”、“网络文化”、“洋节文化”、“卡通文化”“、新新人类语言文化”等。看影碟,几乎是每一位大学生在读书期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消费、休闲娱乐方式,因此我们也可以在几乎所有的大学校园里或周边找到为数不少的影视厅、影碟出租摊点,又由于计算机在学生宿舍的普及以及播放影碟的设备的价格低廉化,使大学生们可以低成本地进行此项“文化消费”。上网,不仅是社会的时尚,也是大学生的时尚。网络文化则以异军突起的姿态,迅速地渗透到校园,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伴随着网络而来的一些负产品,如亦真亦假的网络爱情,信口开河的网络论坛,BBS特别是网络毒幽灵般的隐藏在网络中,成为部分大学生有意或无意的搜寻点击对象等等,也成为校

园非主流文化现象。“过洋节”,也是大学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学生们对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似乎特别的情有独钟、趋之若鹜,送花、寄卡、恶作剧,甚至上教堂,大学生们对此乐此不疲,过得津津有味。读卡通,则又是大学生们的一大爱好,多以日本、香港为原产地的卡通作品在相当部分大学生中流传,如《七龙珠》《、圣斗士》等,大学生们为卡通读物中线条柔和,造型夸张的美少男美少女所着迷。说新新人类语言,诸如“酷”、“忠厚”、“偶象”、“早恋”“、蛋白质”“、特别恐龙”等等,再加上许多中西合璧而成的词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有特殊的含义,非字面语义可以理解,而这样的新词则几乎在每一个校园里成为大学生们的通用语言。上述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的产生既有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因素,也有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特定的年龄阶段的因素。新生的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严格说起来并不是大学校园所特有的,它们只不过是社会大众文化现象延伸到大学校园里被接纳并使之个性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会的大众文化是与高雅文化相对而言的,是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其主要功能是娱乐,它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中性面目,也就是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再就是其商业性或商品的特点,惟一能对它进行支配的是市场规律和利益原则。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文化的民主化、普及化和平民化的进程,又由于大众文化以其中性的面目和舒缓、轻松、温情、渲泄、抚慰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这对于社会的秩序维护起着一定的镇静剂的作用。但毫无疑问,大众文化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上美学价值的商业文化,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它的中性、非现实性,它的一定程度的模糊善恶、挑战道德、渲染情欲、展示暴力等等对人们的引导甚至误导又是极广泛而快速的。显然,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正是大众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在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和大学生这个特殊年龄段青年人身上的个性反映。一方面,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的变迁带来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评估、调整和个性独立意识的增强,人们在社会变革中享受、使用着前所未有的活力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它的压力、无奈、冷峻,甚至残酷。社会心态需要一种能轻松、渲泄、抚慰的文化氛围来调节,来减压,因而大众文化应运而生,这种文化由于自身的定位和利益原则,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负文化”。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各阶层中最敏感、最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层面来说,较之其他层面对社会的变革有着更大的热情,这种热情使得他们容易成为理解、接纳甚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就总体而言,社会变革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主流文化的健康、清新的活力,但必须注意的是正是由于社会的转型、变迁,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转换,利益群体的分化与重组,思想文化领域的宽松与活跃,外来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影响,社会心理的多变和剧烈冲突,大众文化的大量生产,使新的社会现象、矛盾、价值观层出不穷,又使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当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反叛、无序、道德失落与思想困惑、混乱,校园非主流文化现象正是这种状态的折射和投影。而且,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竞争的不断激烈,使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压力需要缓解、宣泄,校园非主流文化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

三、校园非主流文化产生的原因

(1)客观因素。学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校园文化的演变不可能不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从本质上看,校园非主流文化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渊源。

①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环境还存在一些突出的消极面,给校园文化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以电视、报刊为核心的大众媒体,虽然可以塑造学

生的灵魂,成为精神凝聚力的重要中介,但也可能成为思想混乱之源、价值冲突的工具。一些影视片大肆渲染犯罪,暴力和色情,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很大。一些大众媒介将一些影、视、歌、舞明星和体育明星推崇到偶像地步,强调异国情调的个人享乐。

②社会变革的影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由于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等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总体来看,社会变革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激情下隐藏着一种浮躁情绪,表现出激情与浮躁并存,自身素质和期望目标不相适应,对尚未形成的价值评价体系不适应。于是,行为无序、道德失范与思想困惑、混乱便在所难免。校园非主流文化正是这一现象的折射和投影。

③教育本身的原因。校园非主流文化的滋长,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现状相对社会改革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的发展,课程的设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性”的教育不充分,不少大学生在适应社会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这些问题引起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现状 的不满。

其次,从招生到专业的安排设置,从教学科目到教学内容的统一管理,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呆板的管理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陈旧的教学内容,使部分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对自己所定的目标 不能坚持不懈。

再次,近几年高校扩招,使人员猛增,但校园环境建设明显滞后。有的院校建筑布局缺乏科学规划,有的院校的建设没有文化的内涵和格调,有的院校既看不到参天的古树,也看不到读书的学生,各种因素的影响,让一些学生感觉校园生活的单调、松散、无聊和空虚,他们为了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为了找回一个文化人的“文化”,校园非主流文化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④学校德育工作对新形势不适应。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还亟待加强,德育队伍和保障措施不够力度,经费投入措施不到位等,也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2)主观因素。大学生的年龄多在18至23岁之间,正处于人生的心理过渡期,也是大学生自我与社会关系紧张期,他们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敏感、单纯而富于幻想,对观察和感知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喜欢追根溯源、怀疑和争论,渴望早日了解复杂的社会。校园非主流文化恰好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机会。

四、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校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机制

1、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辩证关系

校园主流文化,是指社会要求和期待学校及其成员所具有的,包括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在内的文化。它体现着社会对学校在文化方面的正式要求,通常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下来。不为学校自身的意识所改变,是一种外界的文化,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才能对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影响。校园非主流文化,是指学校文化中社会要求和期待之外的文化。主要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虽然没有社会期待的根据,但也并不与社会期待发生冲突的文化,即侠义的“非主

流文化”。另一种则是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违背的文化,即“反主流文化”。本文所述非主流文化,包括这两种成分。因为社会所要求和期待的标准与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同一个社会,在不同的时期,对学校文化的期待也不相同,所以在高校文化中主流文化成分与非主流文化成分的区分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高校文化的组成部分,非主流文化具有高校文化的社会性、伴生性和现实性。社会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往往因为社会的体制改革、生产力水平、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深层次的变化。伴生性表现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外界的冲击,学校成员(主要指学生)的客观需求和主观愿望发生变化,非上流文化会伴生新的内容。现实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伴随外界客观变化产生,进而适应社会某些阶层或群体的要求,与社会现实文化有着广泛的、深层的交融。非主流文化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主要个性特征有来源的非组织性、功能的非强制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来源的非组织性表现为,—般情况下,非主流文化不是由学校外部社会预先规定的,也不是来自学校的组织管理机制,而是在学校成员内部自发形成的,是一种“内在的文化”,缺少组织和计划。功能的非强制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对学校部分成员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发的、内在的,是一种自觉的“功能文化”,不需要强制组织和强制措施。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非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不平衡的、不稳定的,其发展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不相冲突,并被社会所接受或认可,则有可能转变为主流文化;第二,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则被社会所扼制和局限;第三,既不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也不被社会明确认可,继续自发地发展。

2、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表现

通过对学校文化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高校非主流文化是外界社会文化影响和冲击学校文化的主要板块。其原因有三:第一高校文化中的非主流成分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层面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更为广泛,更为随机。第二,非主流文化的产生带有选择主体较强的主观性,受外界影响而引起变化的可能性较大。第三,高等教育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教育而言,培养主体有着更大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信息。因此,高校非主流文化是高校文化变化中最明显、最深刻、最广泛的文化区域。如果说主流文化的变迁,是学校文化变迁的主流性和方向性变迁,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那么非主流文化的变迁则是多维的、随机的、不可控的,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我们知道高校文化不可能只是社会期待的翻版,总要或多或少地混杂一些不符合或违背社会期待的成分因此,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其一,社会的期待本身与学校成员的期待总会存在一些差异或矛盾。其二,学校成员,尤其是学生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社会的要求与期待的标准和内容其三,学校成员的个性因素,学生出于好奇,更容易接受新生或相异的信息,相对于其他层次的教育而言这一原因在高校显得较为突出。这也是非主流文化容易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因素之一。其四,非本土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这是任何一个想发展、想进步的国家和高校都不能避免的因素。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那么非主流文化好比自然生态环境,在培养学生知、性、意、行的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校成员的言行以及学校的教育活动产生深层的影响。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是学校成员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在形式上,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成员的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内在的、自发的;在性质上,非主流文化对学校成员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主要取决于非主流文化内容的属性和学校成员的选择。

(二)校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1、非主流文化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冲击与排挤(1)负面网络文化的冲击

互联网中的消极、暴力、色情等非主流文化,被称为“社会毒文化”或“电子海洛因”。在我国,大学生成为网络青年的主要群体,上网成瘾使很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剧烈变化,严重的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网络游戏”、“虚拟交友”、“QQ爱情”、“网络迷信”等带来的颓废、萎靡更是举不胜举、防不胜防,经常见到有的学生上课精神恍惚,下课迫不及待地奔向网吧的场面。如今,网瘾危害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极易导致大学生的心灵扭曲和变态人格。(2)负面商业文化的冲击

市场经济中,商业化、市场化、交易化等规则本无可厚非,但商业社会也不是无规可遵、无序可循,其主流文化,比如诚信、守法、公平等人类的先进意识正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当中。而非主流的商业文化,诸如权钱交易、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巧取豪夺、不择手段等,也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学子们的头脑。这些恶俗的商业文化,将教育者辛辛苦苦为学生灌注的“诚信”理念不断消弱,成为令学校和老师深感忧虑的侵害学生心灵的可怕“病毒”。(3)负面生命文化的冲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与生俱来要承载许多责任、义务与使命,因为生命不光是个人的,更是属于家庭、属于社会的。然而这些先进的生命理念,在很多大学生思想中非常淡漠。他们把生命看得极其个性化,即“我是我自己的”,由此带来的是生命的自私和脆弱,缺乏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为他人奉献的牺牲精神,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困难。这些都说明了负面生命文化的危害确实值得社会和高校教育者警醒与反思。

2、非主流文化冲击下大学生的心理意识嬗变

(1)1.信仰迷失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原因,传统的理想教育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对主流意识和主流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造成对政治信仰认同的破灭。同时,家庭和社会官本位、商本位、钱本位的潜在影响也让大学生变得很现实,甚至连幼儿园里孩子们的理想都很“非主流”了,当孩子们的理想从过去的当解放军、当科学家变成了当处长、局长、经理、老板了的时候,大学生们的理想则变得更加现实而直接,即找一份好的工作或考研,当然,考研也大多是为了更有把握找到更好的工作。有学生说:“我们追求更多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追求的是职位而不是职责。”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对一所大学学生的问卷中,在回答“你信仰什么?”的时候,21%的学生答案是“钱”,43%答案是“能力”,12%认为是“权力”。7%的学生表现出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极度矛盾的心态。在回答其它一些问题时,明显地显示出了大学生实用主义意识的强烈。很多大学生对现实怀疑、困惑、信仰迷失,同时又不甘于这种迷失,因而显出痛苦而矛盾心态。

2.享乐意识这是一种游离于主流意识之外的、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放纵感官快乐之中的非理性主义行为,是一种对一切都无所谓,不再追求,不再思索,以无度的享受、无止境的消遣为人生最大意义和幸福的消极涣散、自我消解的生存方式。

“享乐意识”其实是一种感性快乐主义文化意识,既对拜金主义“搔首弄姿”,又与实用主义“顾盼生情”。这种文化和意识泛滥的直接结果是使人只会追求消

费和享乐,而抛弃了对人生意义、幸福、价值、精神的追寻,在大学生身上体现为价值观的平面化。现如今,铺天盖地的消费信息、鳞次栉比的消费场所、充满媚惑的消费宣传、花样翻新的消费时尚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煽起大学生的消费热情,诱导甚至支配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很多学生是“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文化消费跟着时尚走。”这种快餐式、无深度、平面化的消费心理,这种缺乏崇高感、使命感、道德感的消费文化,恰恰迎合了现代商业社会中大学生急功近利、寻求新颖、渴望享受、表现自我的价值观念的内在要求。也正是这种快餐式的消费文化和享乐心理把一部分学生塑造成了缺乏思想内涵、没有价值追求、失去思维主动、丧失批判精神、情绪反应浅显的平面人。

3.悖逆心理主流理想信仰的疑惑和迷失必然带来心灵崇尚的重新寻觅。有大学生说:“过分强调我们只能接受一种世界观才是科学的,信仰宗教就是迷信的,这造成了我们的逆反心理和反感”。他们认为,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是不明智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是育人,那么科学的意识形态教育就应该是吸取各家精华糅合起来的多元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精华的综合意识。他们认为,政治理论教育空洞高远,解决不了他们的现实问题,把伦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混在一起是错误之举,应该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文化道德修养。许多大学生认为理想化的境界是反对一切假想的中心或权威,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选择,他们说“我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怎么说”,“既然传统无法保证我们精神上的明朗,我们干脆对主流意识中一切绝对不可侵犯的传统制约采取拒绝”。这种怀疑、否定甚至是抵制的情绪表明他们中的很多人心中没有绝对的道德,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这些观点是部分大学生内心世界中非主流意识的真实写照,是悖逆心理和否定意识的具体体现,生动反映出大学生非主流意识的非政治化、多元化倾向。

4.暴力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2004至2006年的3年间,仅北京的高校,就有43名学子自杀,学历层次为在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大量严酷事件的接连发生和众多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暴力心理现状实在令人堪忧,光鲜亮丽的表象下,他们恰恰成为了心理健康领域的弱势群体。

五、应对非主流文化影响的策略

(一)对价值观影响的策略

面对非主流文化的变化和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改变以往站在主流文化的立场上审视和批判非主流文化的视角,站到一个更为中立的正确立场上,以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对待非主流文化。当前,社会文化的结构趋向开放式,内容趋向多元化,功能趋向综合化。区域文化将不可能完全、单一地局限于某一个区域。而是一个以广阔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并与之相交融的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形式、不同性质影响的亚文化。要从高校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正当需求,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所在。对于高校学生的文化选择,要彻底改变带有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加强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以内因优化,促进学生提高文化鉴赏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积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的育人因素。充分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直接的教育意义。有的非主流文化本身就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有的非主流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具有教育意义,对于非主流文化中直接明了的育人因素,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

重并充分利用。积极挖掘非主流文化中隐含的教育意义。有一些非主流文化或非主流文化中的有些内容表面上给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直接印象是没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需要人们去发现和挖掘。为此,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有效机制:首先是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不动摇的约束机制;其次是开放机制,即主导价值观要增强面向大学生的开放性和宽容性;再次是比较机制,对那些非社会主导价值观,应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比较和鉴别。二是文化凝聚机制:大学生作为一个尚未步入社会的高文化层次的群体,文化凝聚机制在其价值取向整合中起重要作用。文化具有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纽带、辐射、渗透等功能。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三是社区互动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从校内一个维度来进行,要善于利用社会的支持,发挥全社会特别是所在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将思想政治工作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建立高校和社区的互动机制,实现“多管齐下”、良性互动、取长补短的工作格局。通过以上机制尽可能排除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不利影响。

(二)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策略

要应对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影响,必须认真梳理和审视现阶段高校非主流文化及影响的新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1.现阶段高校非主流文化影响的新特点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市场化,现阶段非主流文化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在校园文化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逐步由以往的校园边缘文化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心文化靠拢和转移。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普及,非主流文化载体的虚拟化,使非主流文化信息总量剧增、信息内容剧变、信息渠道日益趋向多元化。相对于学校主流文化而言,非主流文化更具有较强的先锋性和超前性,由过去的无足轻重发展到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影响学生非主流心理意识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阶段高校非主流文化是十分复杂、多变和难控的。非主流成分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层面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更为广泛、更为大众、更为通俗、更易受外界影响而引起变化,因而非主流文化和非主流心理意识不管是内容、形式还是其实质,都具有不稳定性、不平衡性和无序性。如果说主流文化的变迁是学校文化的方向性变迁,是有组织、有意识的影响和渗透,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可预见性,那么非主流文化的变迁则是多维的、灵活的、自发的、随机的、零散的。这种零散和随机经常表现为偶尔随意思维,虽不构成严密的理论思想体系,因时、因地、因人、因势而变,但它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却十分巨大。少数大学生的非主流意识对主流意识系统形成强烈干扰,成为反主流、反社会的排泄渠道。现阶段,大学生的非主流意识正处于“十字路口”,茫然迷失是主要特征,但具有引导性和可塑性。

2.正确健康心理意识的引导及举措

(1)以理性的态度客观对待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意识的影响

面对当前高校非主流文化出现的新特征,面对当前社会文化结构的日趋开放,内容的日趋多元,功能的日趋综合化这个现实,区域的单一的主流文化将不可能再一支独秀,不可能再完全地、同一地、强制地发生最大作用,它必须要以广阔的社会文化为背景,要与多元化主体、多样化形式、不同性质影响的非主流文化相竞争、相融合。这就要求创造一个良好机制,在充分尊重不同文化类型存在价

值的同时,也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文化选择权。

正如其它文化类型一样,非主流文化也同时具有正负面的双重作用。负面的非主流文化和心理意识会消解主流文化原有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会导致某些大学生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片面追求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渴望自我实现,唯我独尊,在追求自我满足的同时,却卸载了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正如前面所讲,对于非主流文化也不能一概否定,它也有其合理的一面。非主流文化也可以承载积极健康的思想情趣,比如主流文化之外的大众文化中也不乏具有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文化娱乐。从积极的角度看,大众文化以生动活泼、缤纷热烈、通俗平易、贴近生活的一面,改变了以往单调、刻板的沉闷生活方式,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空间和缓释压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非主流文化,要对其进行分析和引导,不能简单武断地批判和打压,要看到它产生的必然性、形成因素的复杂性和存在的合理性。

(2)以科学的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意识

对于大学生的文化选择,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注重个人需求的满足,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但是,这种自主选择要与管理引导相结合,既要始终坚持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不动摇的原则,又要增强文化面向大学生的开放性和宽容性,即要以自主选择为主体,以管理引导为手段。要正确把握社会期待与大学生主观发展需求之间的差异,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和切入口,彻底改变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和空洞无味的说教,使其现实化、平易化、人性化、生活化,真正解决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据此,高校把对非主流文化的分析评价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教育者要对非主流文化中直接明了的育人因素格外注重并充分利用,对其中隐含的教育因素认真发现和挖掘,对非主流文化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思想上及理论上认真反思、分析、鉴别,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认真思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正确的文化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开展积极讨论,自觉地评论和自我教育,对非主流意识进行历史的、阶级的、科学的、认识论的分析,把“求乐”同“求美、求善、求知”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自觉抵制非主流意识中的消极因素影响。

(3)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大学生健

康心理意识的土壤高校作为大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文化场所,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尤为重要。校园文化具有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纽带、辅射、渗透作用,因此必须进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以“自由、科学、民主、创新”的大学精神为载体,为大学生提供灵魂支持,在校园中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引导大学生积极认识和积极对待各种非主流文化思潮的挑战。总之,既要满足学生健康的感性需求,又要引导他们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在精神愉悦的同时,使人格得到理性的提升。

(4)以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配合大学生心理

意识的净化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心理意识形成的重要依托。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不可能独立于尘世之外而存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它心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及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只从高校校园一个维度来进行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助,将健康心理意识的培育工作由校内拓展到校外。这就需要使文学

艺术、广播影视、社会管理等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加大整合力度,多管齐下、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取长补短,形成各方面力量的良性互动,从源头扼制不良文化和不良意识的滋生和蔓延,减少不良情绪的传染,净化社会心理环境。在这种良性机制下,大学生就更易于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而只要接受了先进的优秀文化,就能自觉地排斥非主流文化的消极影响。同时,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受到教育,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新问题的必然性,消除对社会现实怀疑和不满的消极情绪,克服失落感和盲目意识,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取向。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正是由于非主流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并且对大学生的心理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及时追踪和研究其发生的作用和应对策略,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李斌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第二版),2005-06-22.[2]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1.[3]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137.[4]尚定一.文化建构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策略[N].中国教育报(第一版),2005-09-27.[5]蒋夫尔.让不良文化远离校园[N].中国教育报(第二版),2004-10-07.[6]江畅,戴茂堂1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1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4371 [7]兰久富1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11 [8]陶东风1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1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2371 [9]李培超1环境伦理[M]1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75-761 [10]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课题组1当代中国青年思想道德状况与特点[J]1中国青年研究,2000,(4):61 [11]纪秋发1北京市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J]1青年研究,2000,(2):301 [12]刘智峰1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深重忧思[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1 [13]许纪霖1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M]1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2781

第四篇: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_ 学 号

年 月 日

目 录

摘要.....................................................2 ABSTRACT.................................................3 引言....................................................4

一、绪论................................................6(一)文化的概念.......................................6(二)翻译的概念.......................................6

二、分论................................................6(一)文化内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7 1 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7 2 历史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8(二)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6(三)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10

三、结语...............................................11 参考文献................................................12

摘 要

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核心,也是文化赖以语言传播的物质表达形式。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是信息和思想的交流,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再创造,而不是文字上的对译。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不言而喻,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本文在阐述文化和翻译概念的基础上,试从中西文化的相似和差异性,包括不同的文化内涵、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两种语言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因素;影响

Abstract

Culture is a complex conception.Languag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It is the core of culture.Translation is a transfer activity of two languages.It is the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thoughts, but not the direct translation.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mean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and culture.In fac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tool for us to communicate.This article tries to point out the problem, what cultural factors should be noticed during the translation, will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including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 life-style, outlook on values in foundation of explaining idea of culture and translation.Key word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Cultural Factor;Effects 3

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引言

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追溯其历史渊源,“文化” 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籍。西汉刘向《说苑·指武篇》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文化”的含义是指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冶和教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而言。现在所说的“文化”与古文中的“文化”涵义有较大的差异。今天我们所用的文化一词是外来语的意译,是19世纪末从日文中转译过来的。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s,是由colere 演化而来,而英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同由拉丁语的 cultus转化而来。文化一词拉丁文原义是“开发,开化”的意思。德语kultur本义指精神文化,实指宗教文化而言。英语culture的意义则与政治、法律、教育等社会生活有关。现在,我们可以对文化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文化定义有 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文化。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许国璋)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核心,也是文化赖以语言播的传物质表达形式。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文化差异导致不同民族对相同的客观现象和社会存在产生不同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则通过语言展现出来。

翻译是指用接受语(receptor language)复制源语言(source language)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首先在意义方面,其次在文体方面。(Eugene Nida)翻译就是指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是信息和思想的交流,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再创造,而不是文字上的对译。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都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王佐良)我们必须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翻译。翻译不仅要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更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一、绪论

在论述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造成哪几方面的影响之前,先对文化以及翻译的概念进行一个简单表述。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自然的人化即文化。西汉以后,文与化开始结合成一个整词,其涵义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二)、翻译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 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

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语义角度下的翻译着眼于两种语言间的意义对等,正如Nida(1986)指出的那样:翻译就是语义的翻译。

二、分论

(一)、文化内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地理、宗教、习俗等环境里的独特创造。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其根本任务就是传播和交流文化。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

1、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宗教多有“圣经”“洗礼”“修女”“教堂”“上帝”等词汇。而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多有“玉帝”“观音”“菩萨”“慈悲为怀”等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历史典故多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圣经故事。而中国文化当中的历史典故则源于如“盘古开天”“牛郎织女”“卧薪尝胆”等等。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多有“玉帝”、“菩萨”、“佛祖”等宗教词汇,与此有关的习语也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

例如: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 这句话中的doubting Thomas 源于圣经故事,Thomas 是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一。他生性多疑,后来在英语中常使用doubting Thomas 来表示多疑的人。理解了文化内涵之后,这句话就可译为:

你这个人真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2、历史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 而出现的翻译难题。只有对语义对等后面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真正达到信、达、雅三方面都“天衣无缝”的翻译境界。

再如,毛泽东《七律·送瘟神》诗词中有两 句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中的“舜尧”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两位贤明帝王,为人民所爱戴,代表圣贤。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容易懂,但对于英美读者来说,若采取音译,会使他们莫明其妙,因此必须增译注释。即使那样,仍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显得累赘,同时也使诗句失去了“诗气”。亚瑟·古柏在翻译该诗句时干脆用Sage-Kings代替, “Springwindsmovewillowwands,intensofmillions:Sixhundredmillionweshallallbe Sage-Kings!”这样翻译既简单明了,音韵铿锵,又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二)、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无论从历史传统还是就近、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来看,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都可以说是处于现代文化光谱的两极。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地缩短了这种差距,然而,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异则是绝对的、普遍的。

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历史上,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下面举几个例子,简单谈谈两种文化在生活方式上表现出来的不同。

从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来看,英语民族长期过着航海生活,因而英语中就有了大量关于航海,或源于航海的说法――这些在以大陆文化为根基的汉语中就没有对应词语。以下举几个容易搞混的例子:able seaman(“一级水手”而不是“能干的水手”);be left high and dry(“船高高地搁浅在沙滩上”,指“陷于困境”,而不是“高高在上”);give(sb.or sth.)a wide berth(“让出一条宽宽的水域”,指“远远地躲开”,而不是“让其自有发挥”);show one‘s(true)colours(“亮出自己的真正旗帜”,即“显露真面目”,而不是“显示颜色”)„„诸如此类的用法用于比喻性的句子中,就更难吃准,如:

反之,汉语有许多关于山川、四季、农耕等方面的习语,在英语中也难以找到现成的对应词;除非想创造某种“异国情调”,译为英语时往往要用意译的不办法。例如: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为诗,完全可以译为:The hills and streams have no end, there seems to be no road beyond;But dim with willows, bright with flowers, another village appears.但在一般杂文中,恐怕还是直接译出其涵义为好; 9

一种可能的译法是:One has a sudden glimpse of hope in the midst of despair.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语中虽有As you sow, so you must reap的说法,但不如汉语那么具体,实际上,英语中最常见

(三)、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价值观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人情等为人处世准则的观念。一般认为是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表现在两种语言中,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障碍,足以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中国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而对崇尚新教、个体文化价值的英语民族来说,这种亲属关系就笼统宽松得多。表现在两种语言中,英语一般只用uncle和aunt表示对非直系长一辈的称呼,对小一辈只用nephew和niece,而对同辈不分长幼用brother和sister,甚至不分男女概称cousin,这在汉语中是不容许的,因为汉语中对此类关系分得十分详细。所以在英译汉中,要找准汉语对应的词语,必须先弄清辈分和亲属、社会关系。而在汉译英中,这些复杂的亲属关系词语就要适当简化。

英语民族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体现在语言中,例如: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10

(英国人的家是他们的城堡),意味着没有理由不可以去无故打扰别人或没有预约不可以贸然拜访某人;Even reckoning make long friends(明算账,友谊长);Tell money after your own father(亲父子明算账)等,这些都表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中国文化中以谦虚为美德,所以对别人的赞扬、夸奖常礼仪性地予以否认。如“You speak excellent English,中国人常说“no, no”;而西方人崇尚自我奋斗,常会对别人的赞扬乐于接受并表示感谢,积极地回答“Thank you!”。

三、结语

总之,英汉两种语言虽有相同和相近的表达方式,但更多的是表达方式的个性特征。正是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中西文化差异才使人们产生出许多翻译的误解和困惑。要排除表面意思的迷惑,避免错误的理解,克服中西文化差异给英语翻译造成的障碍。

参考文献:

[1]Lyons ,J.1981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Cam2 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River ,W.and Temperley ,M ,1987 ,A Practi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New York :Oxford U2 niversity press.[3]王鸽平.关于《中国文化概况》中名词的翻译问题[A].语言 学与文化[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6]潘绍中.谈谈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翻译,2004,(3).[7]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杨自检主编,英汉比较与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1]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第五篇: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内容提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非主流文化”一词开始在网络中流行,深刻地影响 教师批注: 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青少年,作为思想最活跃、最不稳定的群体最易受非主流文 化的影响。本文对非主流文化的概念、存在、特征、变迁进行了阐述,客观辨析非主流文化 对青少年的消极或负面的影响,从而使我们能更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向上和富于创造 力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 非主流文化,青少年,价值观。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人们使用与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青少年开始青睐“鬼脸装”、选秀、中性装扮、饶舌歌曲、颓废文学等文化表现形式,并把这些当成“非主流文化”。可随着“非主流文化”追随者不断增多,倡导者水平参差不齐,“非主流文化”正被误读曲解,导致部分青少年出现病态审美的趋势,长久下去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据了解,非主流文化是一种青年体验型文化,强调原创、反传统、个性独立,诞生于上世纪的西方国家,目前世界上不少成熟的艺术家、文学家、导演和演员,青年时期都曾是非主流文化的忠实拥护者。但时下青少年关注的所谓“非主流文化”是近年来随“哈韩”、“哈日”风流入的,其中的独创成分和深入研究所占比例很少,更多的是从报刊杂志的海报中模仿明星的装扮,以此来标榜自己。

一、什么是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也称主流意识形态,或称“文化—意识形态”结构。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的文化形式。非主流文化,是指文化中社会要求和期待之外的文化或者可以理解为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易于流行的次文化或亚文化,主要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虽然没有社会期待的根据,但也并不与社会期待发生冲突的文化,即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另一种则是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违背的文化,即“反主流文化”。本文所述非主流文化,包括这两种成份。

二、非主流文化如何得已存在?

文化不可能只是社会期待的翻版,总要或多或少地混杂一些不符合或违背社会期待的成分。因此,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其一,社会的期待本身与成员的期待总会存在一些差异或矛盾。其二,社会成员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社会的要求与期待的标准和内容。其三,成员的个性因素,出于好奇,更容易接受新生或相异的信息。其四,非本土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这是任何一个想发展、想进步的国家都不能避免的因素。

三、非主流文化的特性、变迁及影响。

非主流文化具有社会性、伴生性和现实性。非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不平衡、不稳定的,其发展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不相冲突,并被社会所接受或认可,则有可能转变为主流文化;第二,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则被社会所扼制和局限;第三,既不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背,也不被社会明确认可,继续自发地发展。

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是社会成员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在形式上,非主流文化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内在的、自发的;在性质上,非主流文化对成员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主要取决于非主流文化内容的属性和社会成员的选择。

四、非主流与主流的关系。

非主流是主流的前身。非主流与主流的区别来自于它特有的新鲜感和活力。这个活力是指其对事物创造的能力,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但结局只有两种:

一、灭绝;

二、变成主流。大多时候,非主流早期难以被大众社会所接纳,这主要是因为非主流毕竟是少数人,历史其实也正是如此。但非主流对事物拥有的创造力往往会改写历史。在外国的历史上,著名的爵士乐与摇滚乐都曾经属于非主流,但随着专业人士与文化学者的不断介入,它们到后来都成了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这也表明,所谓主流文化总是在吸收非主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在世界的范围内,已经出现了研究都市非主流文化热的趋势。

五、当今“非主流文化”的一些特征。

在当今中国,随着《劲舞团》等低龄网游带来的漫画风格的非主流,到了中国后完全变成了青少年的精神寄托。一批批新生代网友开始将非主流文化改变为一种独特的网络现象,并自创了各种中国化的非主流方式。这些“非主流”文化有以下特征:

1:他们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衣着、言行。这种“非主流文化“甚至泛滥成了色情、暴力、荒废,完全没有个性可言,具体表现为女生照相的时候装可爱,用PS工具PP图,如果不认识的觉得大家都长的一个样。男生则多为惊悚照。

2:绝对热爱网络,从开始的挂QQ热追逐到踩空间热,QQ名字和QQ空间一定搞得非常花哨。并以QQ为基点,以劲舞团为中心,以互联网为平台,迅速扩张。并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火星文”;

3:空间里泛滥着伤感与颓废。在任何新鲜的非主流形式出现之后,大量的模仿者没有了现实的营养,他们也就逐渐变成了主流当中的一个“零部件”,成了一个流行语,被商品化,然后在世界各地的橱窗里展览、出售。

4:九十年代后的青少年希望用非主流对“成人权威”挑战,他们希望有自己的空间,不希望被打扰。

“非主流文化”在中国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青少年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非主流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低龄化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当作非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

六、作为身心和品德都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深受如下几种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1、非主流网络文化。互联网中的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冲击令人担忧,多少青少年在游戏、网恋和聊天中着迷、沉沦。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宽带网民数1.63亿人;其中18—24岁年轻人就占37.7%。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了整个网瘾青少年的20.9%。上网成瘾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发生剧烈变化。“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爱情”和“网络迷信”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非主流音乐文化。音乐本是最具教育作用的艺术门类之一,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幼儿园的儿歌,小学、中学、大学的校园歌曲,都曾起到过很好的引导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然而今天,主流音乐已经逐渐失落,非主流音乐却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校园大行其道。幼儿园和小学里小朋友们喜欢哼《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流行歌曲;而初中生、高中生则流行《黄蓉》、《喜唰唰》、《双节棍》等一些情感歌曲;大学生则吟唱诸如《不得不爱》以及《不要再来伤害我》之类的流行歌曲,那些积极向上的传统和主流的歌曲却难有市场。校园内外的这些非主流音乐,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有负面影响的。

3、非主流影视文化。现在,好莱坞的大片冲击着几乎整个世界,尽管我国党和政府也十分努力地“以好的作品引导人、教育人”,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商业的原因,各种非主流的影视作品、影视文化仍然充盈着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随时侵蚀着青少年,影响着他们身心的成长。

4、非主流商品文化。在我们目前的社会里,主流的商业文化尚在构建当中,非主流的商业文化仍然大有市场。虚假的商业广告,低俗的商业宣传,“性息”满天飞舞等,这些非主流的商业文化正在侵入孩子们的头脑,成了令家长和老师担忧的可怕“病毒”。

5、非主流理想文化。由于当今社会非理性、非主流的东西太多,拜金主义盛行,家庭和社会官本位、商本位、钱本位的潜影响,让青少年变得很现实,连幼儿园里孩子的理想都很非主流了。你问他们长大了要干些什么,许多孩子都会回答,长大要当科长、局长、书记,或者要当经理、老板什么的。

六、非主流生命文化。生命不光是个人的,更是属于家庭的,属于社会的,属于人类的。然而这些理念、观点许多青少年不去记了,他们把生命看得很个性化,“生命属于我自己”,常常成为青少年的“名言”。由此带来的是生命的自私,缺乏为人类为社会为他人的牺牲精神,以至于少数青少年视生命为儿戏,动不动就自虐和轻生,受不起挫折,受不了困难。媒体报道的一件件青少年自杀事件,都说明了非主流生命文化确实值得社会和教育者警醒和反思了。

七、要想最低限度减少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除了加强对青少年教育及优化环境外,关键因素在于提高非主流文化的人文精神。这种现代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人文理想,它不全属于知识的领域,而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信念的范畴。它在信念、信仰上引起的引领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使之呈现积极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势。可能有人觉得在当今中国提倡人文理想是否太奢侈了,可是过多对物质的追求,缺乏的恰恰是精神。要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我们不能不正视流行文化现象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对策:

第一,应当建立与市场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社会倡导的理想必须符合现实的人的发展水平,价值导向必须与现实的价值取向一致。价值方向和理想具有指导人们合理变革价值观念的作用,具有提升和塑造人的作用。自然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就很难取得效果。

第二,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非主流文化。文化改造与重建的目的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导民众适时地由传统文化教化出的“传统人”向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现代人”的过渡,为社会发展与进步培养出具有现代价值的建设者,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对非主流文化的引导应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当代青少年竞争意识、开放意识、进取意识等文化价值观念。第三,重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既要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吸取世界各民族的进步的科学文化成果。继承传统文化,要以站在现代化的高度对之进行重新阐释和转化为前提。吸取西方文化,分析批判当然是重要的,但必须有世界历史的视野和胸襟。

第四,规范非主流文化的发展。充分调动非主流文化内部的积极因素,使非主流文化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弘扬非主流文化的积极因素,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加强非主流文化的立法与执法,严厉打击各种黄色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

第五,价值观教育走进生活,意味着对青少年主体需要的尊重,意味着对青少年主体精神的弘扬。教育者不能再把他们当作成为受教育的对象,而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主体作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主体将其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参与到学习过程的一个内化和建构的过程。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促使学生内在需要与社会规范对话的过程。只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和学生的自我教育。任何时候价值观价值都不是目的,而应当看作通往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无论对我们自己还是对他人而言都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1)殷晓蓉:《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钟瑛:《网络传播伦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3)[加]克利夫贝克著,詹万生等译:《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下载论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摘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品德的影响摘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论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80多年前毛主席的诗词至今还在传送。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红一方面......

    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

    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姓名:巨妍学号:20101797 专业:对外汉语 学院:文学院 摘要: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里所有人员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总体文明样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

    论晚清文化以及影响

    论晚清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人物 摘要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晚清的中国社会是东方各种矛盾的焦点。民族危机,阶级对抗,中华文化冲突和交融所引发的社会剧变,对晚清王......

    论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论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 【摘要】:教师人格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教师人格的界定、对教师人格特征的进一步分析,再结合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探究出教师的良好......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论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翟万友内容提要:心理健康的目标即全面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在教育实践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完善其结构,使该心理系统的运行达到最佳......

    论教师评语对学生的影响

    彰显评语魅力 促进学生发展 摘要:作业评语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在学生作业愈发凸显个性的今天,一个丰富多样、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评语,越来越显得重要。教师在批写评语的时候应......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3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文化,以在高校中是否占主导地位,是否与社会期望相吻合为标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高校非主流文化是高校中仅为一部分人接受的......

    论易经对中国伦理文化的影响

    论易经对中国伦理文化的影响 沈阳大学历史系11届李鹤 沈阳大学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Ⅰ Abs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