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楚雄市东华镇新街初级中学创建省级
楚雄市东华镇新街初级中学创建省级“绿色学校”
实 施 方 案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争创“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让环保走进生活,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种新的时尚,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体现。为了此项工作在我校得到持续发展,使我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得以深入开展,为创建省级绿色学校创造有利条件,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云南省绿色学校创建标准》为指导,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全面提高环境教育质量,打造绿色学校品牌,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拓展素质教育渠道,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优化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组织管理建设
(一)领导小组:
组长:马志伟(校长)
副组长:何正洲(书记)孙晓峰(副校长)李存旺(副校长)组员:李兴发杨作宏王啟跃徐联寿王建洪刘泽丽沈立明刘伟徐零评王兴发高廷亮董进斌黄正华朱建荣钱发海宋业宏王秋菊
(二)学校成立省级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李兴发同志当任,负责此项工作组织协调工作。
(三)分组机构及具体责任落实。
1、教育组:
组长:马志伟
配合部门:办公室教务处
⑴ 环境教育知识讲座(每学期一次);
⑵ 环境教育专栏(每月一期);
⑶ 环境教育影视宣传(每学期一次);
⑷ 督促各班专栏每期有一定的环境教育内容(每月一期); ⑸ 爱护环境宣传,每年1—2次。
2、教学组:
组长:孙晓峰
配合部门:教务处教科处教研组
⑴ 编制环境教育渗透资料,做到任课教师人手一册,便于老师备课上课;
⑵ 督促检查环境教育渗透工作落实情况,每学期对教案、课件作整理和统计。
3、环境组:
组长:李存旺
配合部门:政教处年级组总务处
⑴负责学校绿化面积率,绿化美化规划、调整、维护;
⑵植树节开展校园植树活动;
⑶美化校园劳动,除杂草等。
4、宣传材料组:
组长:何正洲
配合部门:办公室教科处团总支年级组
根据各组举行的活动时间和地点,及时拍摄活动内容,负责将学校及各组有关环境教育的资料音像、图片、按要求整理、归类、装订、归档。
⑴环境征文竞赛、环境知识竞赛(教科处、语文组、理化生)、班级创绿色学校专栏竞赛(政教处、年级组);
⑵创绿色家园网页制作大赛(政史地);
⑶环保科技活动。(团总支);
⑷环保教育观摩课,环保课题汇报会,环保论文评比,每学年举
行一次环保教育课录像制作展示(教务处、教科处)。
三、工作目标
近期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生态观、国情观、可持续发展观,使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职责,全面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
2、教育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知识,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
3、继续绿化、美化校园,确保校园绿化面积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愈加优越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4、通过学生“个体”环保素养的培养和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推进社会未来人才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
5、确保“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验收达标。
中长期目标:
抓住创建省级绿色学校这一契机,创新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模式、办学体制等,进一步积淀学校的办学内涵,力求将学校办成教育思想有建树、学校办学有特色,学生成才模式有新路,综合办学有实力的省级示范学校。创建阶段划分:
1、2011年3月:宣传发动阶段,组织有关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文件,熟悉考核验收标准。
2、2011年4月—2011年6月:组织创建阶段,各组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3、2011年7月:学校向上级提出创省级“绿色学校”考核验收的书面申请。各组进行工作自查,查漏补缺。
4、2011年12月:考核验收阶段。
五、工作措施
1、沟通上下关系,寻求支持、指导。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加大与州市教育局、环保局衔接力度,争取得到他们的专业指导,力求环境教育工作更具规范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工作效率。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工
作研讨会2次以上,明确“方案”中提出的总体奋斗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创建”工作计划,认真搜集“创建”资料和总结经验教训,大力优化校园环境,全面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确保绿色学校创建验收达标。
3、狠抓环保渗透教育。各科教师特别是理、化、生、地教师要把环境教育内容作为教学切入点,将其有机地渗透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课堂的潜移默化中既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又增强了环保意识。
4、开展环保活动,丰富教育内容。寓环境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根据环境教育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知识特点,充分利用课堂、第二课堂开展环保学习、专题培训、知识竞赛、环保演讲、卫生督查评比、环境观测、社会宣传、环保手抄报(或黑板报)比赛、环保书画展评、环保社区服务、环保小创作、疾病预防、自然灾害调查、环保先进个人评比表彰等活动,丰富教育内容,提高环境教育的社会效应。
5、培训教育骨干,加大师资队伍建设。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培训,在理、化、生、地等学科中落实专人进行环境教育;鼓励各学科教师学习《环境保护法》,激励他们参加环保方面的科学研究,论文交流,组建一支环保教育骨干队伍,以形成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环境教育新局面。
6、强化监督机制,推进常规工作。将环境教育工作纳入教师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以及教育教学评估方案;同时,在政教处、团总支的组织下,深化“卫生文明班级”评比工作,组建各班的环保小组,对全校的环保教育、环境保护工作实行民主监督、民主评议,全面推进环境教育工作。
7、重视工作经验交流、总结,积极申报验收。在环保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活动材料,认真总结活动经验,积极推广有益做法,切实做好申报准备工作,确保“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部门验收达标。
四、奖惩制度:
1、凡在争创省级“绿色学校”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学校将给予表彰奖励,名额不限。
2、在创省级绿色学校工作中,有明显失误,在年终履职考核,评优推先一票否决。
五、其它事宜:
1、此项工作意义重大,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严格按学校的相关要求,务必认真完成各项工作。
2、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创建工作。
新街初级中学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2011年3月10日
第二篇:楚雄市新村镇初级中学自检自查报告
新村镇初级中学2012年秋季学期教育收费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自查报告 楚雄市教育局监察室: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楚雄市教育局委员会《关于印发﹤楚雄市教育系统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市教党字[2012]68号)精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校道德领域中存在问题,不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树立学校良好形象,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实保障。新村镇初级中学近期对学校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特别是教育收费问题)进行了认真自查自纠。现将自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成立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学校班子在认真学习《楚雄市教育系统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实施意见》(市教党字[2012]68号)精神后,充分认识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育系统道德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学校依法办学行为,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是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工作的重要任务。这次检查很有必要。因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收费自查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李德兴(校长——负责本次自查工作安排部署工作。)副组长:周永先(书记——负责本次自查工作的督查工作。)组员:丁志国张学信王思辉王学明许泽宝王恩会 许世泽杨丽董学金 王思廷王言军(班子成员——直接负责人,分别负责七至九年级各种收费自查情况的收集督查工作。)1
学校下设教育系统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王学明老师担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学校基本情况
新村镇初级中学地处楚雄市西南部,距市府鹿城109公里,共有 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98人。全校在职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工人2人,临时工7人,退休教师2人。
三、自查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现将具体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1、教育收费情况。学校不收任何费用。学生自愿投保保险费和自愿购买教辅材料费由保险公司和新华书店(或委托人)直接向学生收取。学校接受镇纪检部门和学生家长监督,做到零收费,做到阳光收费。
2、教辅材料选择与使用。学校根据有关要求,从州教辅资料评议公告中,七至九年级选择1套教辅材料供学生自愿选用。在教辅材料的选用上遵循家长自愿,新华书店零售供书原则,没有出现学校和个人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统一征订和使用规定以外的教辅材料情况。
3、有偿家教情况。经自检自查,我校共有教职工49人,没有教职工从事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也没有教职工举办或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收费培训和补习班的行为。
4、学校不存在违规向学生和家长收取转学费情况,学校不收赞助等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费用,无违规办班情况。
5、学校没有多报、虚报和重报学生人数,没有弄虚作假骗取或挪用免费义务教育资金行为。
6、学校没有违规使用教育经费的情况。没有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收费行为。今后,我校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加强学习和宣传,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认真整改学校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特别是规范教育收费问题,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这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维护和发展好群众利益,消除社会矛盾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为民”“为生”意识,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积极推进学校民主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树立良好的教育整体形象,就一定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村镇初级中学
2012年11月12日
第三篇:东华司法所创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见成效
东华司法所创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见成效
东华司法所所在辖区隶属华亭县东华镇,有4个社区居委会、8个行政村,28个居民小组、44个生产合作社。2011年底,全镇总人口21123人。2008年被市上命名为规范化司法所,2009年东华镇调委会被表彰为全省‘十佳’调委会,2011年开展了省级规范化创建申报工作,司法所各项工作达到了六化的标准。
一、组织机构规范化。东华司法所原称东华镇司法所,由1997年7月25日华机编发(1997)22号文件批准设立,按2007年8月18日华机编发[2007]21号文件接受司法局垂收直管,统一悬挂了司法所标牌和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徽,更名为‚华亭县司法局东华司法所‛,所编行政机构股级建制,属县司法局在东华镇的派出机构,受县司法局和东华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
二、队伍建设规范化。司法所编制3名,实有人员4名,所长按副科级行政编制配备,事业编制2名,省厅定向招录行政编制1名,实行所长负责制,4名人员均达到非法律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要求;坚持岗前培训、业务学习和教育培训制度,学习和培育教育正常开展,全所3名党员组织关系隶属东华镇党委,正常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全所人员常用公文及法律文书撰写水平过关,均具有法律、法规政策宣讲能力,创办所刊《法制园地》定期刊发,法律宣讲活动长期开展。
三、业务建设规范化。一是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和网络健全,全镇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5个,调解员78人,建立了人民调解中心户长制度,健全了镇、村、社、中心户长四级民调网络,认真落实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制度,加强案卷质量评查和诉前司法确认工作,深入推进‚三调联动‛,做到了‚组织、制度、工
作、场所、经费、报酬‛六落实;达到‚标牌、印章、标识、程序、制度、文书‛六统一;坚持 ‚调解人员、调解原则、范围、程序、纪律”五公开,建成市级规范化调委会3个,去年元月份以来,成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79件,化解 155 件,调处成功率为96.8%。二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网络和机构健全,协助镇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和工作计划,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梯度推进,‚五五‛普法期间,建成全民学法和省级民主示范社区1个,受到法治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坚持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六五‛普法正常开展,镇机关、东升集团等一批学法用法典型培育工作已初具雏形,2011年全镇共举办大型法制宣传活动4场次,接受法律咨询251人次,受教育人数达1500人。三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经常化,整合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援助工作站资源, 建立健全了一套有利于促进工作、规范合理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制度,依托4名注册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正常法律服务援助工作,去年元月份来,共提供法律咨询125次,代写法律文书5份,基层法律工作者参与社会矛盾化解18起,代理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1起,诉讼法律援助案件8起。四是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社会管理工作创新推进,落实刑释解教人员集中排查、衔接核查、必接必送、季度回访、动态档案管理、‚四位一体‛责任帮教等制度,全镇40 名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到100%,安置率达到95%以上。社区矫正工作按照‚十四个一‛的要求,按照每一人档案,采取个性化方案,狠抓社区施矫、社会帮扶、考核评议、公益劳动等矫正措施,在工作推进中不断完善矫正方案,确保了非监禁性刑罚的执行。五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开展防邪教、社区戒毒、校园安全等专项活动,严格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责任制,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制度建设规范化。加强制度建设,将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调解中心、普法办、刑释解教办公室的各项制度充实完善并统一刊板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制定完善了学习培训、考勤请销假、考核奖惩、目标责任、请示报告、内部管理、公开承诺、廉洁自律以及例会、统计、档案管理、业务公示,信息报送等制度,工作流程规范等20多项制度,编印成册,真正实现了靠制度管人、管事,有效规范了行政行为。
五、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结合司法所国债项目,向镇政府以购代建镇司法所办公用房100.8平方米,办理了产权证,产权100%归县司法局所有。设置办公室、调解庭、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办公室、值班室、档案室等;添置了4台电脑,办公桌、沙发、档案柜、照相机、打印机、电话、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配备了警务用车,有常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业务书籍,所容所貌整洁美观,司法所工作人员挂牌上岗。
六、办公经费保障化。司法所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司法局报账支付。同时,县局统一为该所征订了《法制日报》、《人民调解》和《平凉日报》,镇政府每年为司法所征订《长安》等杂志,使司法所业务建设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华亭县司法局东华司法所/高和平)
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街办事处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转变“短期突击”为“持久作战”
——**街办事处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城总结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以来,**街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市、区两级政府关于创城工作推进会精神和工作部署,积极投身于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中。
一、落细“网格制”
为有效推进创城工作,**街街道迅速召开创城工作推进会,并根据上级创城工作要求,逐级推进网格化工作责任制。一是街道--社区网格化工作责任制:将辖区10个社区进行再分化、再细化,每个社区分成2-3个片区,每个片区指定一名片区责任人,将街道挂钩领导和下街干部纳入片区工作队;二是区直挂钩单位--社区网格化工作责任制:将区直挂钩单位领导及人员分布到社区的网格中,加强创城力量。通过建立网格工作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任区域和工作分工,实行挂图“作战”,逐渐减少薄弱环节,充分发挥“网格+”的作用,力促新桥创城工作出实效。
二、整改“具体化”
**街街道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将督查通报的问题点转化为创城工作的突破点,逐项进行专门的整改。开展无物业小区整治行动。针对无物业小区,绿地私用、车辆乱停放、脏乱差、散养家禽、废弃杂物堆积、违章搭盖等问题。**街街道组织一支专门的清理队伍,配合社区工作人员逐一开展清理工作。开展公益广告排查。针对辖区内的破旧、缺失、版面小、设置不合理等公益广告进行全面排查,对破旧、老化的及时更新、增设。根据排查预计更新、新增公益广告160余处。开展私设地锁、私建斜坡清除工作。对辖区内的私设地锁、私建斜坡等不规范现象进行地毯式排查,并及时清除东崇礼、竹香苑、丽水苑等小区内的地锁、斜坡及违章搭盖,美化城区环境。打造出梅园、竹香苑、龙泉康苑等创城精品样板小区,得到市、区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
三、力促“长效化”
**街街道坚持两条腿走路,扎实推进创城工作的“软硬件配套”工作:召开创城工作会从思想上做引领,适时总结阶段工作。从思想高度上引领社区的创城工作思路,及时进行阶段性创城工作总结。印发相关宣传资料。印制并结合入户、主题宣传活动等渠道向辖区居民、商户、沿街店面发放了共创文明倡议书、门前三包、整改通告等各类创城工作相关宣传资料累计5000多份。发挥舆论宣传报道的正面效应。适时宣传报道街道创城工作进度,树立正面、典型做法,充分发挥舆论宣传报道的正面效应。
下一步,**街街道将针对辖区重点、难点实行常态化整治;同时建立月分析会制度,对辖区被通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部署整改重点,不断巩固创城工作成果。
第五篇:初级中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
合阳县实验中学
创建省级文明校园规划
依照合阳县创建文明单位的整体要求,现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近期创建规划。
一、总体目标1、2012至2013学。学校各项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验实践课建设,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抓好新教材培训工作,建成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化的学校,实现省级文明校园的创建。完成普九达标任务。
2、进一步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努力建成省级文明校园。
3、积极创造条件增强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引入现代教育手段,坚持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建成学校局域网,增高办公自动化程度。形成课堂、网络、图书、多媒体等协同发展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二、总体特色
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思路:以人为本,以德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1-
校风:行知、树人、求实、创新。
教风:博学、严谨、引领、超越。
学风:坚毅、自信、善思、乐学。
办学目标:建设实验性、示范性、现代化品牌的学校。
校训:用行动实现理想,用思想塑造未来。
三、主要措施
1、组织与管理
积极探索和实施学校内部管理创新,加强民主监管,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以集体智慧和能量,推动学校在管理、质量、声誉、效益等各方面的进步。以人为本,挖掘教师潜能,调动一切可能因素服务全局工作。实现学校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及评价系统等的革新与创新,向合理、科学、高效、序列化程度上的深度转换。
2、课程实施
首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规定的必修课程。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使教育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必然要求,可适时适地开设有关农业生产上的技术课程,体现农村中学应依附的农业性,形成具有浓郁地方性质的鲜明办学特色。创造条件地开展一些具有一定实用性,针对性的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并尽可能推出成果,分步实施。
3、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最活跃并起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和建立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及教学研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三年学校依然把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做为校本培训的核心任务。大力实行“135”工程,即对刚毕业师范生及青年教师采取一年入格,三年合格,五年成风格培养模式。加快骨干教师培训和稳固工作,为学校长期发展和质量的提升强基固本。同时,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学校一来采取严把进人学历关,调进教师必须达到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二来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拓展和创造进修渠道,制定必要的优惠激励政策。预计2015学学校教师队伍基本消除中师学历层次。本科学历教师达70%。
4、学生的发展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新的教育形势下,大力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尝试,要充分分析当前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调整教育教学方法,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多元化思想的存在和应做出的积极应对措施。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创造条件给不同爱好的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生存能力的培育和引导。同时还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社会交往、生活生存等能力在学生成长中的渗入。
5、学校环境与办学条件
近三年来将借“双高双普”东风,抢抓机遇,继续加快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步伐。创造条件完成“普九”首批达标的任务。着力做好以下事情。(1)2012年完成师生灶房及餐厅的建设。(2)力求在2013年底完成全校所有教室电子白板的建设。(3)师生图书室报刊和藏书册数要逐年增加,扩大阅览室。(4)加大学校整体绿化、硬化步伐,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5)档案的规范和完善工作。
6、学校与社会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拓展学校的生存空间将成为近三年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主流导向和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这也是学校大发展的先决条件。为此,学校把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分步提高作为今后至始至终的追求目标。通过努力,到2008年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绝对人数突破50人。综合质量位次力争跃居全县中学行列的绝对先列。与此同时,加强职业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大部分毕业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理论方面知识,造就一批合格劳动者,提高学生生存能力,以促进并服务当地的经济建设。
二O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