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小学现状分析与今后发展思路

时间:2019-05-13 19:1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京蒙小学现状分析与今后发展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京蒙小学现状分析与今后发展思路》。

第一篇:京蒙小学现状分析与今后发展思路

京蒙小学现状分析与今后发展思路

一、学校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兴和县新城区东南部,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是北京延庆县人民政府和我县共同投资建设的一所全日制小学,故命名为“京蒙小学”。学校占地面积40亩,于今年12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学生在校总数742人,住宿生138人,本学期我校有教学班16个,学校目前设有音乐室、实验室、广播室、体育器材室,其它辅助教学设施准备明年建设。

2、师资情况

我校教职工总数79人,教师有72人,保安3人,临时工4人。

(1)学历结构:72名教师中第一学历专科毕业有17人(大部分是04、05年毕业分配的教师),中师毕业有21人,其中80—90毕业分配的有13人,2000年后毕业分配的有8人,高中毕业和接班教师有34人。

(2)年龄结构:72名教师中30周岁以下有14人,50周岁以上有26人。

3、学生状况:

我校现有学生742名,其中农民工子女(农户)有713名留守儿童有335名,贫困生有361名。学生的主体是乡村来城务工的农民子女。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和内部设施及需解决,学校目前的教学设施还不够齐全,无论从场地设施、设备、周围环境及校园环境的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都要加快建设。现在除了多媒体和音、体、美器材外,教育设施设备

短缺很多,操场没有建成,学生体育活动受到严重限制,会议室的桌椅、监控器、学生和办公用的电脑都没有配备。

2、师资结构不合理,从学历结构来看,第一学历是专科的教师有17人,大部分是04、05毕业分配的教师,中师有21人,其中80年——99年分配的有13人,2000年后分配的有8人。其余大部分教师是民转公和接班教师。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教师少,老教师多,出现老化现象,因此,师资队伍的总体素质无论是从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法的改进,还是从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等方面来看,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部分青年教师是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进取心不强,努力目标不明确,办学方向模糊,思想认识不高,服务意识有待加强。还需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3、我校学生的主体是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子女,留守儿童、贫困生较多,这些孩子从小养成农村哪种无拘无束,粗放性的生活习惯,但从现状看,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品行习惯都需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等等都得非常不够,这些都需要作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4、学校的各项制度建设,评价体系,监督奖罚机制要进一步完善。

5、住校生管理难度较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住校设施、设备陈旧不符合国家要求标准。原北官学校住校生用的床都是从乡下教委要回来的,每学期都要维修,学校的食堂在90年代教育局定为危房,现在仍继续使用,宿舍住的人数超标,水房不达标,无餐厅,操作难度极大,纯属违规运转。

(2)住宿布局不合理,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不便,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

用于住宿部,因住宿区在原北官学校,每天接送学生配备8名教师,每天来回四次,连集队、点名共需2个小时,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在接送的路上有可能出现开小叉的现象,后果难以想象,存在安全隐患极大。

(3)、住校生和壕欠教委共处一个校园,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责任分工不明确,难以操作,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

6、办学经费不足。我校国家上拨的教育经费只能保障正常地学校运转经费,如新学校原来设施设备的更新、维修和办公桌椅等设备的购置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这都需要高债运行,办学艰难。

三、发展思路

1、办学理念: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幸福人生。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和谐校园是指学校的一种协调、平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学校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将育人和教书有机的融为一体,并做到人际关系和谐,校园文化和谐。

构建和谐校园的宗旨是为儿童的生命成长提供最适宜的土壤,更重要的是学校与家长和谐了,人民群众就满意,这样就能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率,也能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

2、办学方向:健康为天,习惯为先,环境为重,质量为本。

我校把师生的健康作为头等大事,良好的习惯,是成功保证,拥有一个好习惯就意味着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因此,健康为天,习惯为先是最正确的,最有远见,最合时宜的办学方向。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促使他们养成高

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激励他们勤奋的工作学习,积极向上,质量为本是学校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标杆,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办学目标:以师生的成长为发展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朝着”让人民群众基本满意,让人民教师基本幸福“的目标迈进。

校风:合作奉献务实

教风:严谨互助创新

学风:明礼乐学力行

四、重点建设项目

(一)学校管理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组织对学校的监督作

用,提高学校工作职能。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逐步提高领导班和各环节干部的管理水

平,努力使领导班子和环节干部真正成为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实实在在地解决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考核考评机制,调动激励广大教师工作积极

性,使学校管理逐步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4、进一步搞好校园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建设一

个环境优美,教育功能齐全,能满足师生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的和谐校园。

(二)、德育工作

以“构建和谐校园,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开展“三习”教育,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4、探索德育教育的思路办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学科教学中,搞好学科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结合。

5、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规范德育常规管理。

6、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和谐,平安校园。

(三)、教学工作

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在教学常规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坚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以学生为主体,把改进方法和提高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上。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2、要不断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在质量分析教学反思方面逐渐形成制度,形成质量监控的机制,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抓好教学各一切环节的常规管理,为提高质量创造条件。

3、学习新课标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方法得到指导,课堂教学和现代教学技术的整合得到较好的体现。

4、形成较完善的教育教学常规制度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检查评比方法,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激励性,形成质量监控的机制,使之对质量提高起到

促进作用。

5、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宗旨是“内强素质,为塑形象,打造品牌,争创一流”我们今后要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到兄弟学校参加教学观摩活动,有机会去帮扶北京延庆县参观学习,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真正把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教师队伍。

(四)住校生工作

1、加强住宿设备、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排除安全隐患,多方筹措资金,解决经费不足问题。逐步使住宿设备、设施达到标准化要求。

2、加强住校生的管理力度,逐步减轻住校生过重的路途负担,动员家长在学校周边租房进行陪读,减轻住宿拥挤现象,确保住宿生安全,有序、健康地成长。

总之,我们要以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学校品牌,提高学校声誉,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办学目标奋勇前进!

第二篇:花厅村现状调查及今后发展思路

花厅村现状调查及今后发展思路

我熟知花厅村的工作难度之大,脱贫致富的难度之难,为了该村的发展,为了给领导分忧,我毅然申请了到花厅村去,党组织安排我到花厅村作驻村干部并兼任党支部副书记。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走访了解,发现了比我心中的花厅村还要难,现就花厅村的现状及发展作如下汇报。

一、花厅村基本情况

花厅村由原花厅、大巷、金枷三个行政村合并,由11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落组成,依山伴水自然条件优越,基层组织健全。全村现有住户户,人口人,人均收入元。有党员人(其中60岁以上老党员人),共有耕地面积2033亩(田1010亩,土1023亩),荒山岩石非用地约占10%,森林覆盖率15——21%。三块石人工运河和童车河穿境而过,将境内划分为三大块。境内有的山坡贫脊,有的峭岩陡峭,有的平坦肥沃,属坝地、坡地、沟地混合型地貌。现仅有两家小型养兔场,一家农业观光企业,无村办企业。5、6、7社是蔬菜种植基地,其余各社仍是种植水稻、红苕的传统种植结构。基础设施功能比较薄弱,虽有场镇,却没公共厕所,仅有村小学一座。农村整个经济收入主要两大块:一是劳务输出收入;二是农业经济收入。

二、主要优、劣势

(一)主要优势

1、区位优先:离高速公路近,仅十余公里,为蔬菜鲜销提供有利条件;

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日照长,温差变化小,无霜期长,年平均温度18℃左右;

3、村址在初期人民公社旧址――花厅(现新林中学),历史沿革长。

4、境内有小场镇,有过境的玉潼公路,有人工运河,有童车河,水域面积大,为蔬菜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5、有较平坦肥沃的坝地,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6、有部份社有蔬菜种植的习贯和不太成熟的种植技术。

(二)主要劣势

1、交通运输难 山高路陡,沟壑切割,人工运河和童车河穿过,造成交通阻碍,出入困难,除玉潼公路外,再没有公路交通;

2、人畜饮水难 坡陡谷险,易受地质灾害,造成灌溉用水甚至人畜饮水困难,靠天吃饭的人中达1500余人。

3、集体经济不同寻常的穷 无村办企业,无集体经济来源,容易造成办事的吃、拿、卡、要;

4、干部发展意识落后 缺乏服务意识和全局意识;

5、蔬菜种植技术含量低下 无市场竞争力,无蔬菜经纪人;

6、无能人带动,缺乏党员带动(党员基本都在60岁以上)。

三.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花厅村而言虽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千载难缝的机遇,但也存在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因素:

1、道路交通难贫穷落后的致命要害

全村虽有较平坦肥沃的坝地,却这里不通公路,村民建房的转运费高达5000以上,农资、农副产品运输困难,有4个社(7、8、9、10社)不能通板车和摩托车,板车、摩托车得靠船运进运出。

2、没有农民增收的新思路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除5、6、7社有条件种植蔬菜外,其余各社仍然只有种植

水稻、红苕等传统农作物,效益十分低下,也有的村民试种过蔬菜,因运输问题也以失败而告终。至今村社干部还没有一条农民增收的新思路。

四、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镇建设规划滞后

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农村从居住都比较散乱。镇村建设规划,尤其是村庄建设规划明显滞后,这使新农村建设中的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面临用地成本高昂的问题。

街道以路代市极不安全,也不规则,既没有硬化,道两旁更无绿化,离新农村建设标准相差甚远。场镇建设只有农民自发的建设房屋,场镇的基础设施基本没有投入,致使场镇的诛多功能得不到发挥。

2、场镇环境质量差 没有专门的环卫人员和管理人员,场镇的垃圾随处可见,污水直接排放至人工运河。

3、村社财务不透明 村级公布的财务只见总账,没有细目,干部群众的疑虑多,社级财务几乎没有公布,有的社财务失去监督,开支大于村级,群众极为不满。

4、群众办事难 一是离街道办事处远,事大事小都得往街道里跑,比如新农合录入错误,这么小的事也得往街道里跑,仅往街道里跑还办不好,还得往县里有关部门跑,一些农民为这点事一天还办不好。二是到村里签字盖章难,干部服务意识淡漠,甚至出现吃、拿、卡、要的现象,甚至还比较严重,比如,有的单位需要村里证明某人是否还活在本村,盖个章都难。

5、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党员一年过不上几次组织生活,一年发展不到1名新党员,党内不民主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五、花厅村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提高村级班子整体素质 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提高村级班子整体素质,带领群众实现现代化的领导能力。政策和策略决定以后,人是决定的因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深化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我村全部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提倡村社干部带头、能人带动。村民由于知识面窄,见的世面少,思维单一,看问题的本质差,对各级组织和部门的大局安排缺乏认识,不易理解,这就需要我们的村、社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用获得的效益,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到从政策、从产业、从资源、从布局等各个方面对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二,“后发崛起、全面超越” 选准几条合适的发展路子,后发崛起,5年超越八角村,花厅村的地理条件复杂,仅靠一条路是不能富裕全村的。

1托展坝地蔬菜基地1000亩 ○1、2、3、4社是原花厅村,属坝地、坡地社作蔬菜基地的托展区,大力引进业主承包所有坝地种植蔬菜,同时争取国家投入解决交通运输难题。

2上档蔬菜基地1000亩 ○5、6、7社是原大巷村,是坝地社,也是老蔬菜基地社,进一步做好蔬菜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要对症下药、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培养一些种菜能手,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局部甚至全体村民探索出一套适合本社蔬菜生产的特色种植模式,建立健全蔬菜产业增收的新锁链。

每年培训4次以上的蔬菜种植技术和蔬菜经纪人,提高蔬菜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做好品种与市场的对接指导。

3开辟沟地蔬菜500亩 ○8、9、10、11社是原金枷村,属沟地社,村民都有种植莲藕的成熟技术,能产最早的和最好的莲藕,及时向县级有关部门(农业、水务、后扶)申报100亩浅水设施(池底硬化)种植莲藕示范项目,带动村民大规模种植莲藕;半坡以上引进业主承包坡地栽植巨桉,半坡以下种植坡地蔬菜,同时争取国家或业主投入,通过业主介入来要解决交通运输难题。

4办好一个蔬菜加工厂,为了充分利用新林中学的空校舍,大力招商引资,○

引进业主创办蔬菜加工企业,为失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为蔬菜生产添加一份新的“保险”。

5培训一批人 ○取得县级有关部门支持,因人制宜,开展失地村民的就业定向培训,让45岁以下的土地发包后的村民掌握1-2门技术,并对口到定向企业就业,从而增加村民收入。

第三 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方便 由于在较短时间内一时难以提高村社干部的素质,探索集中办公,民主决策的路子,以此杜绝“拿钱盖章”的现象和部份村干部独断专行的个人崇拜主义念头。由于离街道办事处远,群众办事极不方便,探索集中办公,代办部份手续,方便群众办事,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方便,让那些在办事上受困的群众早日享受到党和政府关爱的阳光。

第四 多方争取资金,不断完善场镇功能 场镇是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活载体,多方争取资金,不断完善场镇功能,早日硬化场镇道路、照亮场镇黑夜、规范场镇市场。

由于深入该村实际还不够深入,对情况了解不很全面,仅限于纸上谈兵、管窥之见,故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必须从实际出发,才不致于盲人摸象、一叶障目,产生不切合实际现象的后果。当然,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立马见效;也不可能一举成功,道路总是曲折的,总会有波折、有风险,我已经树立了一不怕苦、二不怕败的思想。但是,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绝对离不开党工委和办事处强有力的支持,恳请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全面支持花厅村的发展。

二○○九年七月

第三篇:民生保障现状调查和今后发展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其中都涉及到劳动和社会保障救助工作,把劳动和社会保障救助工作摆到了社会建设的突出位置,并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得到改善和增强。

劳动和社会保障救助工作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渠道,是将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将党的十七大精神及十七大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贯彻好、落实好,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的关键性的基础工作,是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建设的重要动力,是提升××整体实力、增强对外综合竞争能力,将我县建设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

结合我县实际,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宏伟发展目标,及贯彻好、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地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委十二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发展的角度来看,要统筹兼顾、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大力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牧区实用技能等级考证制度的推广,提高社会富余劳动者素质,保证广大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收入,增加财富,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和再生产能力;二要加强指导、依法行政,强化协调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和社会救助保障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公平;三要加快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确保全体社会成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救,使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高速、健康的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社会文明和社会祥和;四要转变指导劳动就业的工作思路,以“打规模、打品牌、。

基金仅于2005支出4.29万元。

4.职工失业保险方面:

①2003年参保人数2870人,2004年2651人,2005年2383人,2006年2400人,2007年2473人;

②2003年失业保险金实际征缴63.3万元,2004年87.8万元,2005年120.6万元,2006年17.2万元,2007年39.3万元;

③2003年发放失业保险金9.9万元,2004年54.5万元,2005年91万元,2006年70.1万元,2007年26.6万元。

5.社会就业方面:

①2003年登记失业人数169人,2004年523人,2005年598人,2006年653人;

②2003年新增就业人数351人,2004年123人,2005年282人,2006年386人,2007年405人;

③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2004年4.12﹪,2005年4.1﹪,2006年3.97﹪,2007年3.41﹪;

④2003年职业培训人数213人,2004年628人,2005年320人,2006年640人,2007年1491人;

⑤2003年职业介绍人数146人,2004年189人,2005年132人,2006年374人,2007年843人;

⑥200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5892人,2004年1100人,2005年10709人,2006年9009人,2007年11214人;

⑦2004年技能鉴定人数39人,2005年98人,2006年22人,2007年416人。

6.就业安置工作方面

2003年安置大中专毕业生人数89人,2004年78人,2005年133人,2006年220人,2007年211人。

(二)社会弱势群体保障与救助方面

1.社会救助工作不断深入

2003—2007年,共下拨救灾救济款物折合人民币747.4万元,154987人次灾民得到救济;农牧区特困户救助从4822人增加至现在的5000人,每人每年发放面粉100斤,共计50万公斤。

2.城镇居民最底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

截止2007年12月底,共为2987户、5271名低保对象兑现保障金2273万元,人均月补贴106元。同时,建立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专户,资金支出严格按照《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资金到位率、兑现率均达到100%。给城镇低保人员报销医疗费69万元。2007年给新录取的45名特困大中专生发放资助金10万元。

3.积极开展农牧区居民最底生活保障工作

①全县有1487户、5000名农牧区特困群众被纳入农村牧区低保范围,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的8%。以“一卡通”方式兑现上半年农村低保补助资金99万元,年均保障标准396元。其中,分类施保总户数1377户、3654人(60岁以上的老人908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281人,常年患病卧床不起的242人,无劳力的家庭人口2223人),救助金18万余元。

②近期开展的农村牧区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中,低保人数增加至7500人,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的13%。最低保障线提高到960元。并且,对享受农村牧区居民最底生活保障政策的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患病不起一年以上的人员,无劳力的家庭成员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在补助100元。

4.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建设

①保销低保人员医疗费226万元。

②为2987户低保家庭每年发放110万元的取暖救助金。

③投入医疗救助金70万元,有效缓解了低保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④认真实施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自2004年起,累计向省人民医院、高心所、天津泰达心血专科医院送治手术适应症孤残儿童334名,接受免费手术治疗,现已全部康复出院。

⑤扎实开展教育救助,全面实施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856户1630名低保家子女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总计补助2565元,免除学杂费15562元。

⑥全面贯彻落实《青海省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工作暂行办法》,五保户由原来的61名增加至现在的267户293人。供养标准由年人均580元,提高到现在的人均1138元,年发放供养资金33.3万元。

⑦2007年,筹措资金34.2万元对381户因灾损坏房屋的重灾户、五保户、特困户及重点优抚对象实施重建家园。

⑧投资362万元的社会福利院、民族殡仪馆已建成,总投资463万元的热贡敬老院正在建设中,年底可投入使用。

⑨认真贯彻执行优抚安置政策。2002—2007年,共安置退伍转业人员65人,安置率达100%。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方面

1.参合率达到预定目标,继续参合积极性稳步提高

2003年底全县共有47174人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84.9%;2004年底共有49408人参加,参合率达87.5%;2005年底共有51524人参加,参合率91.2%;2006年底共有55314人参加,参合率达96.7%,2007年底共有56659人参加,参合率达97.9%。其中自2004以来特困户(五保户)参合金由民政部门资助支付,特困人口(五保户)参合率达100%;

2.新型合作医疗筹资基金足额到位,收支略有节余

2003—2004新型合作医疗筹资基金收支呈现结余;2005基金收支略有透支,2005大病统筹基金超支12万元,超支部分从2004年结余资金中弥补,尚未动用风险基金;2006、2007基金收支基本平衡。

3.参合农牧民受益面高,得到实惠

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补偿政策,采取对住院患者降低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例,扩大用药范围等新举措,同时实施二次医疗救助,累计再次医疗救助166人,共计补助27.6万元,有效地遏制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出现,使参合群众收益率不断提高。

4.简化医药费用报付手续,积极实行住院费用垫付直报制

自2006年7月开始,积极推行便捷的医疗费用报销制度,探索手续简便的报帐方式,方便参合农牧民及时兑现住院医药补偿费用,在县内住院的参合农牧民医药费用实行医疗机构垫付报销结算制,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县疾控中心对参合农牧民的住院医药费用实施垫付直报,实现了住院患者“当天出院、当天报销”的工作机制,减轻了农牧民经济负担,打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

第四篇:森林防火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探讨

森林防火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探讨

森林防火工作事关国土生态安全,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省森林防火的现状,就如何从国情、省情和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实现森林防火状况的根本好转,谈一些认识。

1××省森林防火现状及特

1.1全省森林火灾概况

××省是森林火灾多发省区,1950~1987年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15849起,年均发生森林火灾417起,年均过火林地面积22.8万hm2。1987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特大森林大火,过火面积100余万hm2,烧毁房舍61.4万m2,死亡193人,烧伤226人,火灾损失极为惨重。之后的10多年比较平稳。进入21世纪以来,全省森林火灾又呈上升势头,2000—2006年,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1192起,其中重大森林火灾30起,特大森林火灾19起,森林受害面积78.3万hm2。

1.2全省森林防火呈现出的一些特点

(i)森林火灾受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呈波动性发生,重烧年份有5年左右小周期和10年左右大周期的规律。××省属于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两季干旱少雨,大风天数多,加之近年来受“厄尔尼诺”、“拉尼娜”的影响,干旱、高温等气候异常现象日益增多,林火次数和损失呈上升趋势。

(2)××省是全国开发较晚的林区,森林面积大,经营水平低,发生林火难以扑救,损失严重。占森林火灾次数5%的重、特大森林火灾,其损失却占全部森林火灾损失的95%以上。

(3)全省大部分林区以落叶松和白桦林为主,林相特点容易引发林火。同时,森林大多集中连片,或是与草甸相连,林区居民点也与森林、草甸交错,一旦起火,极易蔓延成重特大森林火灾,并造成火烧连营。

(4)全省的中俄陆路边境线长达851km,由于俄罗斯边境地区火点多,且不进行扑救,对我省威胁很大。

(5)全省部分北部林区是典型雷击区,干雷暴频繁,雷击火发生频率高。

1.3 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特征

(1)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责任有效落实。

(2)森林防火理念有新转变,“以人为本”思想稳步确立。

(3)森林消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扑火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4)森林防火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长效机制逐步健全。

(5)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2现阶段××省森林防火形势

近年来,不利气象条件的客观存在以及林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森林防火管理中的疏漏,全省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繁重。一是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和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新植幼林的大幅度增加,使高火险森林的面积在迅速扩大;二是林下可燃物负荷量普遍超标(达到40t/hm2以上),一旦起火,极易酿成大灾;三是人为火灾不断发生,火源管理防不胜防;四是防扑手段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森林防火基础建设还十分薄弱,林区道路网密度低,潜在着发生森林大火的危险;五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以及森林所有权与管护经营权的分别界定,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

3做好××省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

(1)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局看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森林火灾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事件之一,发生频率高,影响面广,损失巨大。森林火灾危及的不仅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直接威胁到林区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森林火灾烧毁的不仅仅是森林资源,也是国家宝贵的战略资源和储备能源。所以,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需要。

(2)从实现生态战略目标看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紧迫性。目前,我国生态建设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我国生态治理再过10~15年左右的时间将进入到“库兹涅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倒u曲线”的第二个拐点,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开始出现明显好转。只有做好“相持阶段”的森林防火工作,才能更好地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3)从气候发展趋势看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严峻性。世界气象组织新闻公报表明,1860~2000年间,全球地面平均温度上升了约0.6~0.9℃,其中11个最暖的年份均出现在1985年以后。目前全球仍然以每10年上升0.2℃的速度在变暖。伴随着气候形势的异常,森林火灾也日趋频繁,森林火灾的发生正从季节性向全年性转变,正从单一的人为火灾向人为火灾和自然火灾并重转变。因此,必须相时而动,未雨绸缪,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使全省的森林防火工作不断适应气候变化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4)从世界森林防火发展的走势看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必要性。近年来,世界林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森林防火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林火管理逐步迈向现代化。美国在全国建立了有完善的预警机制和扑火指挥功能的信息系统;加拿大建立了完善的森林防火标准体系和强大的航空护林

队伍,初发火扑灭率在95%以上;澳大利亚森林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独树一帜,而且计划烧除技术成熟并被广泛推广。要提升××省森林防火工作的水平,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根据我国国情、省情,认真找出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便在森林防火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4加强××省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

做好全省森林防火工作,实现扑救工作的科学化,严防特大火灾,严防火烧连营,严防重大伤亡,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1‰的总体目标。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与森林防火工作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与森林防火工作的自身规律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全省森林防火工作水平。

(1)积极落实预防措施,提高预警监测水平。一是加强安全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避免群死群伤事故。二是加强重点地区的巡查和监管,坚持依法治火,坚决管住林区火源,减少人为火灾的发生。采取“管疏结合”的工作方法,有效控制农事用火等人为火源。三是建立符合全省实际的森林火险等级监测预报系统,为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充分发挥卫星监测、飞机巡护瞭望观测、地面巡查和雷达探测的作用,对林区火情进行全方位和立体式监测,确保有火早发现。

(2)健全完善应急体系,增强火灾处置能力。一是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本着“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科学制定队伍建设规划,改变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不平衡的现状。加强扑火战法、训法研究,逐步完善灭火作战规定和执勤规范。加强森林航空消防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森林航空消防管理模式和手段,努力增加机源,扩大巡护范围,充分发挥森林航空消防快捷、高效的作用。二是完善各级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的内容定期组织演练,从实践中总结和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修订和完善,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三是加强指挥决策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可视化调度指挥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科学实用的指挥决策体系,切实提高扑火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加强对一线扑火指挥员的教育培训,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3)扎实抓好基础工作,提高综合保障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管理机构,加强森林防火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二是加强经费保障,将森林防火基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经费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森林防火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社会化投入机制,按照森林防火费用由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探索森林火灾有偿防控和救助模式。三是加强重点火险区的综合治理,全面统筹、总体规划、整体推进项目建设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装备配置,增加大型消防装备,加强装备使用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人与装备的结合能力。

(4)提高森林防火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是加强林火管理数字化信息的集成,通过森林防火指挥地理信息系统推算最佳预防和扑救方案。二是探索出能提前准确预测、防得住人为火源、打得了不同类型森林火灾的新办法、新手段。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水平。

(5)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新的工作思路,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由行政命令型向经济法律约束型的转变,由粗放管理型向集约管理型转变。一是结合全省实际,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预警监测、火灾预防和应急扑救体系,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科学性。二是树立森林防火属于公益性事业的理念,研究探索政府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准确定位和其应发挥的作用,逐步改变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探索依靠科技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森林防火的模式。三是针对林火具有双重属性的特点,科学认识林火的正负效应和森林防火的机会成本问题,研究和探索应对有害火和无害火的有效措施,改变不区分情况、不顾扑救成本、不惜一切代价扑救一切林火的做法。

第五篇:当归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

当归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

一、岷县县情及“岷归”特性现状

岷县位于甘肃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甘南草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全县总流域面积3578平方公里(536.7万亩),辖9乡9镇,310个村(社区)委会,总人吕45万人。总耕地面积62.7万亩,人均1.5亩。境内海拔2040-3765米,年平均气温5.7摄氏度,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岷县历史悠久,秦统一六国前,即建县制。岷县地理位置特殊,地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三市一州几何中心,国道212给贯通南北、省道306给横贯东西,自古就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有“茶马互市”的传统和“陇原旱码头”的美称。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自然资源,境内有中药材、草畜、农副产品、水电、矿产、旅游六大资源,其中中药材资源最为丰富,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贝母等名贵中药材238种,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全国有名的道地当归主产区。岷县当归又称“岷归”,早在1700多年前就是极为珍贵的贡品,因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最佳、产量第一而闻名于世,被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农展会甘肃馆内为“岷归”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把岷县誉为“药材之乡”。1989年“岷县”获世界博览会金奖;2001年岷县被中国农学会、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当归之乡”称号。

据兰州大学专家测定,“岷归”有挥发性和水溶性物质105种,其中挥发性油37种,以多糖为主的水溶性物质18种,氨基酸19种(其中8种为人体不能合成)、微量元素15种等。另据测定,“岷归”挥发性油中所含藁本内酯较全国其他产地当归、欧洲当归含量高出10%和20.7%,较日本当归含量高出21倍;其所含羟基脯胺酸、鸟胺酸、天冬氨酸是全国其他地产当归所没有的,胱氨酸、组氨酸、γ-氨基丁酸是日本当归所没有的。

“岷归”药用价值极高,除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通便、破瘀生新外,还有镇静大脑、护肤、减少色素沉积、抗辐射和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冠心病、脉管炎、脑血管病及白细胞减少有显著疗效,对肿瘤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二、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岷县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当归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围绕基地建设,加快“量”的扩张。2007年,岷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5.1万亩、产量5.2万吨,其中:当归10.1万亩、1.9万吨。据统计,全县中药材总面积已经占到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5.5%,全省的12%,全市的22.7%;中药材总产量占到全省的14.4%,全市的35%。其中当归总面积占全国的25%、全省的40%、全市的60%,已经成为全国、全省、全市的当归种植大县。

二是围绕初级加工,狠抓饮片生产。目前,岷县共有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大户371家,年加工各类中药材饮片2万多吨,占中药材总产量的40%,其中,当归饮片加工量占到总产量的60%。据有关资料推算,全球2006年约需当归总量2.2万吨,岷县当归饮片总产量占到全球总需求量的54%。已经成为全国、全省、全市当归饮片生产大县。

三是围绕提高科技含量,狠抓标准化生产。在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以后,岷县及时调整当归产业发展思路,狠抓标准化生产,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院校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科研攻关,在优质新品种(系)选育、规范化种植、有效成份提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制定了当归质量安全标准、当归生产技术标准、当归产地环境标准及当归标准操作规程。2002年岷县当归获原产地标记认证;2003年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2004年取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岷县当归”证明商标;2005年,通过了国家药监局当归GAP基地认证,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中药制剂生产线通过GMP认证,可生产当归浓缩丸、六味地黄丸、丹参冲剂、止咳冲剂等准字号国药21个品牌,生产的浓缩当归丸已收载国家标准。岷县顺兴和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已通过GMP认证。同时,我们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正在开展当归专用肥试验研究,并开展了当归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研究步伐正在加快,当归标准化生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四是围绕精深加工,培育产业龙头。据统计,全县已办理登记注册的中药材加工企业117户,其中年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企业有3户,200—1000吨之间的企业有6户,100—200吨之间的企业有20户,50—100吨之间的有88户。这些企业有固定从业人员5400多人,年加工能力在2万吨以上,实现产值8390万元,销售收入6200万元,上缴税金219万元。岷海制药、岷当公司等精深加工企业已成规模,康达公司、草春堂等企业正在加紧建设,岷归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

五是围绕销售流通,规范完善市场。近年来,我们实施了中国当归城建设项目和梅川中药材市场扩建项目,2006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当归节”,市场的功能正在发挥。另外,还新建了西江、闾井等农贸市场,全县以当归交易为主的各类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达到28处。同时,县上还积极扶持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骨干营销企业10多户、加工贩运大户2100多户,运销人员3万多人。据统计,全县年出口“岷归”2200多吨,占全国当归出口量的90%以上,在国内销售市场也占据50%以上的份额。目前,全县有以当归为主的5个品种16个系列的中药材产品远销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近千万元。

六是围绕健全服务体系,加强协会建设。为确保当归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积极扶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服务体系。通过采取强化宣传促协会、实施项目保协会、创建基地办协会、龙头企业带协会、政府引导建协会等措施,使全县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协会33个。特别是当归博物馆、当归产业协会和中国当归网站已正式建成运营,为岷县逐步建立起当归科技服务体系,攻克种植和加工领域的技术难关,提高当归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促进当归产业组织化、标准化等方面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同时,我们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调、中介牵头、农户参与的形式,积极构建企业和生产农户利益共同体,狠抓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订单落实,有效的解决了药农的后顾之忧和企业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2007年,顺兴和、瑞丰、金当归、汇利、永康泰等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企业+协会+农户”的形式,共落实当归等中药材订单8.9万亩,占全县药材种植面积的35%。龙头企业原料基地的建设,使岷县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走上了“以销定产”的探索路子。

七是围绕提高效益,打造优势品牌。为提高当归的市场竞争力,我们借助“千年药乡”和“岷归”两大金字招牌及其系列产品的地理标记注册保护,打造了一批区位优势明显的品牌,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2007年是岷县当归史上价格最好的一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据统计,全县中药材年纯收入达到5亿多元,人均达到950多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全县从当归等中药材加工生产领域获得的税收达7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0%左右。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和全县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

纵观我县当归产业发展历史,基本经历了种植、粗加工、标准化生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基本完成了“怎样种”的课题。形成了洮河以西川坝地以当归种植为主的优势产业片带等大宗种植的格局,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和集约化。同时,我们突破了当归麻口病防治、地膜栽培、熟地育苗、工厂化育苗和优质丰产栽培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第二个阶段,我们基本实现了当归的初级加工转化。全县培育了137个以当归为主的粗加工专业村社,加工农户达到2万多户,年加工能力3.8万吨。第三阶段,我们在“岷归”GAP认证、加工企业GMP认证、营销企业GSP认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使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实现了新的跨跃。

目前,当归产业虽然已经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但是还存在种植不够规范、加工水平比较低、市场不尽完善、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缺乏、协会作用发挥不够等困难和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解决。

三、岷县当归产业发展方向及对策

为依托“岷归”品牌,真正将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把岷县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和生产营销基地”的目标定位。按照中药材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保证品质,严格标准,着力打造优势品牌,以促进当归等中药材精深加工业为突破口,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岷县特色的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路子。

(一)以建立国家级药源基地为目标,加快当归规模化发展步伐。一是加快当归标准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洮河沿岸的市场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力度,力争把县城以西洮河沿线川坝地建成优质“岷归”栽培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当归适宜种植区进行标准化生产。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以企业为主体,农民为主导,采取订单种植、反租倒包等形式,在西寨、十里、梅川、岷阳、清水等乡镇大力实施当归GAP种植,加快“岷归”标准化生产步伐,大力实施以当归的中药材多元化、规范化种植,确保当归品质。二是加快当归种苗基地建设步伐。在麻子川、秦许、寺沟等乡镇加快当归种苗基地建设,提供优良当归种子、种苗,并建立岷归1号、2号种质资源圃,保护当归种质资源。真正把岷县建设成能够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以“岷归”为主的中药材优质种

苗繁育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和优质原料生产基地,使当归产业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

(二)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当归规范化进程。一是转变耕作方式。以新农药、新技术、新品种、地膜栽培等无公害栽培为突破口,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合理的轮作倒茬,确保药源基地的大气、土壤、水质等条件符合国家中药材生产环境要求,为当归标准化生产奠定物质基础。二是严把当归质量关。加快制定当归质量等级标准、病虫害检测标准,改变传统的加工工艺和种苗贮藏、筛选方法,从源头上保证当归的质量。三是加强当归生产经营管理。由当归产业协会牵头,把县内当归种植、加工、营销大户以及中介组织、精深加工企业联合起来,统一条码、质量、标准、包装、商标,统一品牌,规范管理,规模经营。四是加快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饮片GMP改造进程。以顺兴和GMP认证为契机,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积极推动县内其他中药材加工重点企业尽快通过GMP认证,占领销售市场,引领岷县当归饮片发展方向。

(三)以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一是加强检疫检验关。以检疫、检验为突破口,建立当归检验检疫中心,加强当归质量品质的检验,切实解决以次充好、假药、农药重金属含量超标、病虫害、色泽、亮度等影响质量的问题。二是规范完善当归饮片生产企业。以当归饮片加工企业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规范当归饮片加工营销,切实解决当归饮片加工企业多、加工户多、规模不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标准不

一、质量不稳等突出问题。三是大力扶持发展当归精深加工企业。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开发的领域,提高开发的层次,使当归加工由以饮片为主逐步向以有效成分提取、中间体开发、中成制药以及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拓展,特别要在市场终端产品开发方面做文章,不断提高当归企业的知名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的附加值。四是抓好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鼓励县内加工企业建立当归GAP原料基地,并积极与国内大中型制药企业加强合作,在岷县建立原料生产基地,落实订单,规范质量标准,提高当归品质。五是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当归的中间体提取、系列产品开发上积极探索,新建并发展一批能够强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

(四)完善市场体系,拓宽营销渠道。认真研究营销市场,以市场供求态势指导当归产业开发,以市场营销促进当归产业成长。加快当归城中药材交易中心和梅川中药材市场建设步伐,不断扩大客商容纳量和市场交易量。同时,借助兰渝铁路建设,及早着手建设岷县中药材仓储中心,积极培育期货贸易等营销形式。加强与全国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联络,在广州、深圳、玉林、成都、安徽、湖南等中药材营销基地设立办事处和代销商,使以当归饮片为主的中药材进入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把营销信息作为拓展市场的有效手段,进一步完善中国当归城、当归产业协会、当归研发中心、中国当归网站、当归博物馆的功能,完善市场和信息服务设施。对全国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市场定期进行专题调研,了解掌握当归的销售走向、趋势和我县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占有的市场份额,为搞好当归营销提供依据。

下载京蒙小学现状分析与今后发展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京蒙小学现状分析与今后发展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龙口市农机化发展现状与思路

    龙口市农机化发展现状与思路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效益不断增长,农民的人均收入也逐步提高。同时也给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快农机......

    浅议乐都县蔬菜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素的摄饮食。结束部分,着眼的都身。睡觉前运动分钟?居易大旆拥。本句话一袋牛振?明家迪生工作起?扩得泛比,你最的在天亮!昔日怀莲,使身长高可所方?的话时还发纪。 本浅蓝的像明净?准......

    罗源县观光休闲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

    罗源县观光休闲农业 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 (罗源县农办2011-4-18) 休闲观光农业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它是以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依托、以农业生产活动为载体、以......

    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及发展战略

    重庆金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及发展战略 根据集团公司全体股东对公司至2015年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今后五年集团公司的发展思路是:遵循一个方针:即企业经营方针......

    今后五年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澜沧建设“世界拉祜文化中心”和“绿色经济通道......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鄂尔多斯市蒙医研究所(蒙医医院)成立于1979年,是鄂尔多斯市规模最大、设备齐全、人才济济,整体功能较全的一所以蒙医为主体,科研为中心,医、教、......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2010-06-29 18:28:59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蒙医药基础理论研......

    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

    早在党的十六大,中央就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