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文言文阅读

时间:2019-05-13 02:0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文言文阅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文言文阅读》。

第一篇: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990年高考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完成14──20题。

田单①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②,立则丈插③,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枹鼓之,狄人乃下。

注:①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②蒉(kuì):草编的筐子。③丈插:即“杖锸”,拄着铁锹。④夜邑:地名。⑤淄上:地名。

14.“五里之城,七里之郭”指的地方是()

A.夜邑 B.即墨 C.淄上 D.淄、渑之间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正确词义是

15.上车弗而去()

A.道歉 B.告诉 C.感谢 D.告辞

16.先生之矣()

A.作标记 B.记住 C.记述 D.通“识”,知道

17.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⑥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

⑦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⑧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A.①⑥⑦ B.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⑥ D.②③④⑤⑧

下列句子的正确意思是

18.请闻其说()

A.请让我听听你的说法 B.请让我听你说一说

C.请你听我说一说 D.请你听听这种说法

19.明日乃厉气循城()

A.第二天就激励士气,巡视城中。B.第二天就激励士气,沿城墙巡视。

C.第二天就振作精神,巡视城中。D.第二天就振作精神,沿城墙巡视。

20.鲁仲子在战前预言:“将军攻狄,不能下也。”从原文本意来看,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A.先前田单织蒉杖锸,贫困窘迫;而今黄金横带,四处游乐,已经丧失斗志。

B.过去田单城廓狭小,背水一战;如今东有夜邑,西有淄上,因而尾大不掉。

C.眼下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现在情况是田单享有厚俸,溺于欢娱,只有士卒奋臂欲战,当时情况完全相反。

D.目前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当时情况是田单有死之心,因而士卒无生之气,现在情况完全相反。

1、正确答案:B2、正确答案:D3、正确答案:D4、正确答案:B5、正确答案:A6、正确答案:D7、正确答案:D

1991年高考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15-21题。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不与诸王等;太后犹谓不足,常以为言。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必拟乘舆①。常朝南殿,见典御②进新冰,钩盾③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诟曰:“至尊已有,我何无?”不知齐,率皆如此。识者多有叔段、州吁④之饥。后嫌宰相,遂矫诏斩之,又惧有救,乃勒麾下军士,防守殿门;既无反心,受劳而罢,后竟坐此幽薨。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注]①乘舆:帝王的代称。②典御:主管皇帝膳食的官员。③钩盾:主管皇帝果蔬的官员。④叔段:郑庄公之弟,受母姜氏宠爱,骄横自恣,后谋反时为庄公所败。州吁:卫庄公宠妾所生,受宠爱,喜争斗,弑桓公自立后,不修德政,虐待百姓,被杀。

1992年高考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8题。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沉滞者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蜀吴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次少之。

1、正确答案:C2、正确答案:D3、正确答案:D4、正确答案:D5、正确答案:A6、正确答案:A7、正确答案:D8、正确答案:B

1993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北京、湖北、湖南、云南、海南、贵州六省市用)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李)衡字叔平,襄阳兵家子,汉末入吴为武昌渡长。时校书郎吕壹操弄权柄,大臣畏之,有敢言者。……荐为郎,太祖①引见喜之,衡乃口陈吕壹奸数千言,太祖有愧色。后数月,壹事发坐诛,衡大见显用。……时帝为琅琊王在郡,家人淫放,衡数以法绳之。妻习氏常谏不可,衡不从。寻而帝立,衡忧惧,谓妻曰:“不用卿言至此,今奔魏何如?”妻曰:“不可,君本庶人,先帝赏拔过量,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逃叛求活北归,复何面目见士大夫乎?”衡从其言。衡欲为子孙储业,妻辄不听,曰:“财聚则祸生。”衡遂不言。后密使人于江陵龙阳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树,临死,敕儿曰:“汝母每恶吾治家,故穷如此。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绢壹匹,当足用耳。”衡亡后,儿以白母。母曰:“此当是种甘橘也,汝父每欲积财,吾常以为患,不许。七八年来失十户客,不言所之,当是汝父有此故也。恒见汝父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亦当比封侯。'吾答云:‘人患无德,不患不富贵,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今无乃是耶!”子访得之。

〔注〕①太祖:即孙权,三国吴开国皇帝。②琅琊王:即孙休,三国吴第三个帝王。

1993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11——18题:

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诗》云:‘秉彼蟊贼①,付畀②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③,以及蟊贼。’此除蝗也。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④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之曰:“聪伪主,德不胜袄⑤,今袄不胜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时议者喧哗,帝疑,复以问崇,对曰:“庸儒泥文不知变。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秦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啖毛。今飞蝗所在充满,加复蕃息。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且讨蝗纵不能尽,不愈于养以遗患乎?”帝然之,蝗害讫息。

[注]:①蟊贼:吃禾苗的害虫②付畀(bì):付与。③螟蜮:同①注。④刘聪:十六国时期汉国国君,无道。⑤袄(yão):同“妖”。

1994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新科目组试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8题。

裴晋公为相,布衣交友,爱恩子弟,报恩奖引不暂忘。大臣 有重德寡言者,忽曰:“某(a)与一二人皆受知裴公。白衣时,约他日显达,彼此引重。某(b)仕宦所得已多,然晋公有异地初,不以辅佐相许。”晋公闻之,笑曰:“实负初心。”乃问人曰:“曾见灵芝、珊瑚否?”曰:“以皆衡民之宝。”又曰:“曾游山水否?”曰:“名山数游,唯庐山瀑布状如天汉,天下无之。”晋公曰:“图画尚可悦目,何况亲观?然灵芝、珊瑚,为瑞为宝可矣,用于广厦,须杞、梓、樟、楠;瀑布可以图画,而无济于人,若以溉良田,游碾,其功莫若长河之水。某公(c)德行文学、器度标准,为大臣仪表,望之可敬;然长厚有余,心无机术,伤于畏怯,割多疑。前古人民质朴,征赋未分,地不不定期数千里,官司不过一百员,内无权幸,外绝奸诈,画地为狱,人不敢逃;以赭染衣,人不敢犯。虽曰列郡建国,侯伯分理,当时国之大者,不及今之一县,易为匡济。今天子设官一万八千,列郡三百五十,四十六连帅,八十万甲兵,礼乐文物,轩裳士流,盛于前古。材非王佐,安敢许人!”(《唐语林·识鉴》)

[注]①碾wèi):利用水力转磨的石磨。②(tuán)割:截割。

1994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①。”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②,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觊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觊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至哭踊,顿绝方苏。(《宋书·孝义传》)

[注]①白粲:白米。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

1995年高考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郑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床,于障后察之。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或妄瞋怒,母乃还堂,蒙被而泣,终日不食。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谓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为汝家妇,获奉洒扫。如汝先君,忠之士也,在官清,未尝问私,以身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其此心。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瞋怒,心缘骄乐,堕于公政!”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枲(xî,麻)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

1、正确答案:D2、正确答案:D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B5、正确答案:A6、正确答案:C7、正确答案:B8、正确答案:C

1997年高考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①,善才之。飞骑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瓘以笏挥令出,仁杰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②,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③,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注]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③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善才之。绳:捆绑。B.先涕泣不自。胜:控制

C.朕之深矣。恨:遗憾。D.今日为始。请:请求。

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飞骑番请见 仁杰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止免官 法是陛下法,臣守之

A.“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

B.“因”为“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

C.“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

D.“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

14.“以至是”一句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

A.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B.大怒,命促刑

C.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D.我为子不孝

15.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以下16——17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徒流及死,具有等差()

A.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 B.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相等的差别

C.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相等的差别 D.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17.①不惧比干之诛 ②高宗意乃解()

A.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②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C.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D.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②高宗的情绪之才缓解

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①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②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③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④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权善才得罪了飞骑,飞骑为了报复,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将善才的过错酿成死罪,从而引发了高宗和狄仁杰之间是否要处死善才的一场激烈争论。

B.由于狄仁杰坚持己见,拒绝执行高宗的命令,高宗为此十分恼怒,在这君臣双方相持不下时,侍中张文瓘挥动笏板,要仁杰离去,但仁杰仍然援引古例强行谏劝。

C.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D.狄仁杰认为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罚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张法令不可无常,使全国上下无所适从,只要法令没有改变,就不可将善才处以极刑。

1、正确答案:D2、正确答案:B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D5、正确答案:D6、正确答案:C7、正确答案:A8、正确答案:C

199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2题。

李若水字清卿①,洛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幸臣躐跻显位②,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行③。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④:“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临军挝破其唇,噀血骂愈切⑤,至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躐跻:越级升官。③扈从:随从护驾。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⑤噀(xùn)血:含血喷出。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D.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付府君。”

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将财物寄置界内避盗。

告先帝之灵彰其咎。

C.人竞贡新果。

大江南北谓忠烈未死。

D.一身获罪,活千室,何所怨乎?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在邦域之中矣。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

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C.苦请,(颍)遂便为留。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在郡中有多方面的发展前途

B.径将我入青云间———直接把我带入缥缈的云天中

C.启听淮北取籴———向上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来购买粮食

D.遂得商估往还———于是使得商贩之间能够自由交往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①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②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③每见则谈问玄理。

④仍致于听事梁上。

⑤遂上表陈状。

A.①③B.②④⑤

C.③④D.①②⑤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第1题:D

第2题:D

第3题:A

第4题:B

第5题:C

第6题:D

2000年春季高考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剌史,遂良复职,黜仁约为清水令。或慰勉之,仁约对曰:“仆狂鄙之性,假以雄权,而触物便发。丈夫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然,不能碌碌为保妻子也。”时武侯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不协而诬奏之。高宗临轩问仁祎,仁祎惶惧,应对失次。仁约历阶进曰:“臣与仁祎连曹,知事由,仁祎懦而不能自理。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则臣事陛下不尽,臣之矣。请专对其状。”词辩纵横,高宗深纳之,乃释仁祎。仁约在宪司,于王公卿相未尝行拜礼。人或劝之,答曰:“雕鹗鹰鹯[注],岂众禽之偶?奈何设拜以卑之!且耳目之官,固当独立耳。”后为左丞,奏曰:“陛下为官择人,无其人则阙。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之深矣。”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注]雕鹗鹰鹯:四种猛禽。

1.下列两句中加点的字的正确词义是()

(1)知事由(2)臣之

A.(1)稍微(2)怨恨

B.(1)稍微(2)遗憾

C.(1)很,甚(2)遗憾

D.(1)很,甚(2)怨恨

下列2、3两题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2.假以雄权,而触物便发。()

A.如果有了强大的权力,遇事就要发难。

B.如果有了强大的权力,遇事就要发作。

C.借助着强大的权力,遇事就要发难。

D.借助着强大的权力,遇事就要发作。

3.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

A.像仁会这样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

B.如果仁会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

C.如果仁会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犯了极大的罪过……

D.像仁会这样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犯了极大的罪过……

4.韦仁约谈到自己对王公卿相的态度时,运用了一些比喻与称代,以下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众禽”比喻王公卿相,“雕鹗鹰鹯”用以自喻,“卑之”的“之”称代王公卿相。

B.“雕鹗鹰鹯”比喻王公卿相,“众禽”用以自喻,“卑之”的“之”称代王公卿相。

C.“众禽”比喻王公卿相,“雕鹗鹰鹯”用以自喻,“卑之”的“之”称代自己。

D.“雕鹗鹰鹯”比喻王公卿相,“众禽”用以自喻,“卑之”的“之”称代自己。

5.以下各句中,能够反映韦仁约不甘“碌碌为保妻子”品格的一组是

(1)弹右仆射褚遂良

(2)当正色之地,必明目张胆然

(3)臣事陛下不尽,臣之恨矣

(4)于王公卿相未尝行拜礼

(5)耳目之官,固当独立耳

(6)振举纲目,朝廷肃然

A.(2)(5)(6) B.(1)(2)(4)

C.(1)(3)(5) D.(3)(4)(6)

6.对文中自“后为左丞”至末尾一段文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韦仁约的谦逊之辞。他认为自己尚不是合适的人选,但皇上既然选中自己,于是勉力整肃朝政。“美锦”用来比喻国家大事。

B.这是韦仁约的赞叹之辞。他知道没有合适的人选,官职宁可空缺;感谢皇上对自己的信任,于是勉力整肃朝政。“美锦”是指国家的经济财富。

C.这是韦仁约的自信之辞。他认为自己正是合适的人选,皇上又知人善任,因而知恩图报,整肃朝政。“美锦”用来比喻国家大事。

D.这是韦仁约的自得之辞。他认为由于有了自己这样合适的人选,官职就不必空缺,因而为感谢皇上而整肃朝政。“美锦”用来比喻国家的经济财富。

第1题:C

第2题:D

第3题:B

第4题:A

第5题:B

第6题:C

2000年秋季高考文言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至客舍,自放驴,取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探望。

B.不于何得此绢 :知道。

C.自放驴,取炊爨 :打柴。

D.后因他,具以白质 :使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见其客朱亥,俾倪,久立与其客语。

B.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他信,具以白质。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平生。烧尽北船,延岸上营落。

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与(2)相同,(3)与(4)不同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1.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2.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3.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4.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5.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6.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1、2、4 B.1、5、6 C.2、3、5 D.3、4、6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第1题:C

第2题:A

第3题:A

第4题:B

第5题:A

第6题:C

2001年春季文言文试题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徐九思,贵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空牒窃印者,九思摘其奸,论如法。郡吏叩头请,不许,于是人人惴恐。为治,于单赤①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讼者,抶不过十。诸所催科②,预为之期,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隶莫敢至乡落。县东西通衢七十里,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九思节公费,甃以石,行旅便之。朝廷数遣中贵③醮神三茅山,县民苦供应。九思搜故牒,有盐引④金久贮于府者,请给赏,民无所扰。岁侵,谷涌贵。巡抚发仓谷数百石,使平价粜偿直于官。九思曰:“彼籴者,皆豪也。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而以余谷煮粥饿者。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积九载,迁工主事,历郎中,治张秋河道。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泛滥为田患。九思议筑减水桥于沙湾,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则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则有所限而不至于涸。工成,遂为永利。

[注]①单赤:孤苦无依的平民。②催科:催收租税。③中贵:有权势的太监。④盐引: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视事,恂恂若不能。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

B.不许,于是人人惴恐。惴恐:恐惧。

C.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

D.甃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郡吏叩头请,不许。/谁大王为此计者?

B.请给赏,民无所扰。/天将酬长厚者。

C.使平价粜偿直于官。/万钟则不辨礼仪受之。

D.漕水溢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在舟中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A.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

B.而以余谷煮粥食饿者

C.其山谷远者,则就旁富人谷

D.而官为偿之,全活甚众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隶莫敢至乡落--衙役中没有谁敢到乡村中去

B.贫民虽平价不能籴--贫苦民众即使是平价也不能买进

C.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于是按时价卖出其中一半,把钱交入官府

D.谷多,则使称力分负以去--稻谷多,就计民众据自己体力分取背走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徐九思为民谋利的一组是

①九思搞其奸,论如法

②逾期令里老逮之而已

③有盐引金欠贮于府者,请以给赏

④巡抚发仓谷数百石

⑤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官

⑥少则有所限而不至涸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徐九思吏治严明,坚决处罚违纪官吏,尽管郡中上司求情也不赦免。治理百姓,则尽力施恩于孤苦无依的平民,严加管束邪恶奸猾的势力。

B.徐九思关心百姓疾苦,他翻修道路以方便交通,又在朝廷祭神扰民的情况下,请求动用府库中的盐税收入赏赐百姓,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C.徐九思处理政事灵活变通,灾荒年份巡抚平价卖粮,他认为只有富豪才有能力买粮,因而动用部分粮食无偿周济濒于死亡的饥饿贫民。

D.徐九思注意水利建设,为避免河水泛滥淹没良田,他兴建工程沟通漕河、盐河、使水溢时能泄水入海,水少时又不致干涸,使百姓永久得利。

第1题:D

第2题:D

第3题:C

第4题:B

第5题:C

第6题:A

2001年秋季文言文试题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故且缓攻即墨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城,遣使约降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所过城邑皆叛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选自《史记》,请进入www.xiexiebang.com,查找《史记》全译,查找“田单列传”,有详细的注释和译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城。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指败逃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纵反间于燕。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D.燕军扰乱奔走。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且缓攻即墨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疗梅也哉!

B、遣使约降燕。

故内惑郑袖。

C、田单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D、五千人衔枚击之。

相如持璧却立。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

B.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5.以下句于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已方同仇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第1题:C

第2题:A

第3题:B

第4题:B

第5题:C

第6题:C

第二篇:200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总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总

一、(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惇、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渊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节选自《宋史? 廖刚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A.顺昌民以刚为命 B.谓即如此,何以示惩

C.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D.刚喻从盗者使反业 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 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第三篇: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80分)

考生注意:填空、简答题的空格数是答案字数的最大限度,要求答题在准确的前提下,文字力求简明。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1分)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了路,就要桥。

(1)桥是路的一部分,没有路,当然就没有桥;桥不能没有联系的路而孤立存在。(2)桥的存在是为路服务的。(3)既然是为路服务。就要能满足路的要求:(4)第一,所有路上的车辆行人,都要能安全地顺利地在桥上通过。(5)第二,车在桥上走,要能和在路上走一样,不能因为过桥而使行车有所限制,比如减轻载重,降低速度,一车单行等等。(6)第三,路上交通运输,总是天天发展的,路还可以跟着改造、加强,桥就不那么简单,一定要造得比路更为坚固耐久。(7)满足了以上这些要求,桥和路才能成为一体、合为一家。(8)否则那就是“路归路,桥归桥”,不能密切合作,共同为陆上运输服务了。

桥和路不但要为陆上运输而合作,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过河的桥。下面要走船,水涨船高,桥要造得高,路也要着高。桥在过河的地位上要服从路,路在两岸的高度上,必要迁就桥。桥和路都是越高越难造的,但是为了行船方便,就把困难留给自己。桥和路跟船合作得好,这个困难就解决了。

不论行车或走路,总不要因为桥而使人感到不适,或是激烈震动,或是骤然改变方向,使桥形成一个

“关”,如果车在桥上走,如同在路走一样;船在桥下过,如同河上没有桥一样,有桥恍同无桥,这种桥就算是造得真好了。对行人来说,有桥也并非坏事,能在一座桥上走走,饱览河上风光,两岸景色,岂不令人心旷神怡!

1、第二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除引用外,还有(2分)

2、第二自然段在层次划分上正确的一项是(2分)A、(1)/(2)/(3)(4)(5)(6)/(7)/(8)B、(1)/(2)(3)/(4)(5)(6)/(7)(8)C、(1)/(2)(3)/(4)(5)(6)/(7)/(8)D、(1)(2)/(3)(4)(5)(6)(7)/(8)答:

3、第三自然段空格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虽然 但是 而且 B、如果 那么 况且 C、因为 不但 而且 D:由于 不过 因此

答: 4.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是: ;第三自然段的中心是:(2分)

5、第四自然段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3分)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19分)《礼记》中有一句颇有点辩证法精神的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对于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来说,这个规律是有启发性的。比如一首乐曲,光是一股劲儿的快,一股劲儿 的紧,从头到尾都是最强音,那就显得很单调,没有什么节奏感了。在《琵琶行》中所描写的 那支曲子,开始有“大弦嘈嘈如急雨,”的一段,接着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

难”的一段,后来又有“银瓶乍破水装进,”的一段,这倒是很合乎一张一弛的规律的,我相信,弹奏起来一定很优美动听,可惜我们谁都没有听到过。

一幅画,也是如此。布景成局,全凭有疏有密;有浓有淡,相间相成,方能错落有致。只密不疏,则必嫌迫塞。只疏不密,必嫌。只浓不淡,则嫌。只淡不浓,则嫌。(1)虽然不同的艺

术风格难免各有所偏,(2)一个作品总有一个作品的基调,(3)或以强烈见长,(4)或以柔和取胜,(5)但“单打一”的旋律和笔墨终究是容易使人感到单调的。

推而广之,写小说,写戏剧,甚至写评论文章,亦无不如此。假如小说中段段都是高潮,那么,高潮就反而不突出了;戏剧中场场都是密锣紧鼓,让观众的神经拉得像弓弦一投紧,就反而使人家不大想看下去了;文章中句句都加上着重点;主要的论点就反而不明确了。比如《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回,写到林冲发现陆虞侯来暗害他,特地买了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准备跟他拼个死活,可是作者在这里不肯急转直下,却又回过头来。写上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在大雪中出门买酒吃那一段比较轻松的笔墨,然后再转向高潮。我看,这些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浪墨,没有它们穿插在其中,就显不出一张一弛、一起一伏的妙用了。弛,正是为了张;伏,正是为了起。

有些同志不大懂得一张一弛、相间相成的道理,常常主张把作品中、文章中一些乍看起来似乎与主线主

题并无直接关联,而其实与主线主题颇有些内在联系的所谓“闻笔浪墨”大笔勾销。他们这样做,似乎是为

了艺术的完整性,实际上倒往往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把绿叶全部去掉,只剩下一朵光秃秃的牡丹花,那还有什么好看呢? 一张一弛的规律,不仅适用于作品的艺术结构,似乎也可以适用于艺术家和作家的创作过程。古人说,画家作画,有时候需要“解衣磅礴,有凌厉一切之雄”,有时候又需要“揎袖摩挲,有动不遗矩之妙”(见《芥舟学画编》)。这话说得有道理。,艺术创作,自然是极度紧张的劳动。不过,作者在精神上却不宜弄得过分紧张,太紧张,反而会失常态,疑是疑非,患得患失,产生不出好作品来。杜甫云:“五日画一水,十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这是真正懂得创作甘苦的经验之谈。有时候,稍为“弛”一下,倒是会对创作有好处的。

6.在第二自然段的空格中分别填上作者的姓名和诗句(3分)《琵琶行》的作者是 大弦嘈嘈如急雨 银瓶乍破水浆迸

7.填入第三自然段的空格中员合适的词语是(2分)A.繁缛 空松 单薄 B.单薄 繁缛 空松 C.空松 繁缛 单薄 D.空松 单薄 繁缛

8.第三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1)/(2)(3)(4)(5)B、(1)(2)(3)/(4)(5)C.(1)(2)/(3)(4)(5)D.(1)(2)(3)(4)/(5)9.第四自然段在论证过程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这是为了论证 的观点。(4分)10.第五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这句话,“牡丹”比喻

“绿叶”比喻(用文中词语回答)(3分)11.全文从文艺作品的 和文学艺术家的 两个角度论证了文艺创作的规律。(2分)12.文最恰当的题目是(3分)A.起与伏 B.张与弛

C.艺术结构与艺术创作 D、辩证法与文学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9题(20分)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段有力的洪

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岩削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乐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例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久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今,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南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技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 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 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臀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喝,然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

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 运行。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材,不生长的使成了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

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委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 不美丽!

13.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不论是逆境(如遇到巉岩前阻;遇到暴风雨),还是顺境(如

经过细细的平沙,遇到晚霞和新月),都要 的前进。(用本段词语回答)(3分)14.填入第三自然段的空格中最合适的词语是(2分)A.茂密 荫遮 B.茂盛 荫庇 C.茂密 荫庇 D.茂盛 荫遮

15.第三自然段是以 作为描写顺序的。(2分)16.在文中分别找出反问句、对偶句、排比句各一例。(6.分)(1)反问句(2)对偶句(3)排比句 17.第五自然段的作用是(2分)A.使文章更严密更全面 B.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C.使文章更通顺更流畅 D.使文章更概括更精练 18.文章把生命比作江水和小树,展示了生命是一个、的过程。(2分)

19、对本文的写作意图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B.解释生命是什么并说明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 C.阐明生命发展过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 D、要求人们珍惜并感谢充满了快乐与痛苦的生命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4分] 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幕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 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20.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是(4分)貌露而伟()姓名不著()如吾薪()易售 尝荷至演剧所()21.下面两个“若”字在句中的意思分别是(2分)若()为远相 若()真,青吾斧矣

22.与“故贱其值”中“贱”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范增数目项王 B.云青青兮欲雨

C.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D.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 23.与“不殴杀何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屑今为之虏矣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沛公安在 D.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24.本文叙述了两件事,表现了“髯樵”性格的两个侧面,一是,二是。(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25-30题(16分)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

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

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日:“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徙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25.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4分)子()之十三篇 皆中规矩绳墨()王徒()好其言 北威()齐、晋

26.下面两个“使”字在句中的意思分别是(2分)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

27.把下列句子中省略的词境入括号内(2分)可试()以妇人乎

2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卒以为将 译文

29.本文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除“列传”外,《史记)记述人物的体裁还有、(写两种)(2分)30.孙武拒绝吴王赦免宠姬的理由是(用文中词句回答)(3分)

二、写作(70分)(一)写作第一题[20分)31.请以“开考时刻”为题,写一篇二百五十字左右的短文。

提示:(1)“开考”的“考”,指的是1999年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2)适当描写场景,着重写出自已的心情。

(二)写作第二题[50分)32.阅读下面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700-800字的文章。

回 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如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参考答案

一、(一)

1、举例子 作比较 2.D 3.C 4.桥和路要为陆上运输面合作 桥和路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 5.怎样才是造得好的桥(或:造得好的桥的标准)(二)6.白届易 小弦切切如私语 铁骑突出刀枪鸣

7、C 8.D 9.例证法 对比论证法 弛,正是为了张;伏,正是为了起

10.主线主题“闲笔浪墨”;所谓闲笔浪墨(既没有引号,又没有”所谓”给1分)11.艺术结构 创作过程 12.B(三)13.快乐勇敢

14、B 15.时间(1)反向句 苦痛又何尝不美丽(2)对偶句 江流人海,叶落归根

(3)排比句 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桃花(被句号、叹号隔开的,只有两个分句的,均不算排比句)

17、A

18、流动(前进;发展)生长(成长)19.A(四)20、伟岸;高大;魁梧 明显;显露;出名,著名 柴;柴火 场所

21.你 假如 22.D 23.C 24.不见利忘义(不计小利)性刚疾恶(五)

25、你(或先生)规矩;法度 白白地;但,仅 称威;威服;威摄

26、派 使者 27.之(或兵法)

28、终于任命他为将军(重点词“卒”“以[之]为”“将”)

29、本纪 世家

30.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二、写作

(一)写作第一题

31、一类卷:感情真实。场景描写具体适当。语言凝练,有一定文采。二类卷:感情较真实。场景描写较具体。语言简明。三类卷:有一定感情。有场景描写。语言欠通顺;

四类卷;场景描写过多,写心情很少。内容空洞、文理不通。(二)写作第二题

32、一类卷:能够正确理解材料,联想自然贴切,立意正确,有新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流畅。

二类卷:能够较为正确地理解材料,立意正确。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晰。语言通顺。

三类卷:能够利用材料,立意基本正确;结构尚完整,条理尚清楚。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游离材料,泛泛而谈,观点无明显错误。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符合以下一项即属五类卷:观点错误。完全脱离材料。文理不通。全文不足400字。说明: ①错别字(含不规范的简化字)满3个扣1分,至多扣5分。②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

③卷面整洁与否。可酌情加减2—3分。

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之文言文阅读

上海高考 2008-01-08 19:30:26 阅读8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6题。(17分)

沂州山坡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

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一日入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而以小虎生擒而返。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

富家某,钦其勇,设是款之。焦于座上,自述其平生缚虎状,听者俱色变,而焦亦张大其词,口讲指画,意气自豪。倏有一猫,登筵攫食,腥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主人之猫也,听其大嚼而去。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亡何,猫又来,焦急起奋拳击之,座上肴核尽倾碎,而猫已跃伏窗隅。焦怒,又逐击之,窗棂尽裂,猫一跃登屋角,目眈眈视焦。焦愈怒,张臂作擒缚状,而猫嗥然一声,曳尾徐步,过邻墙而去。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主人抚掌笑,焦大惭而退。

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千斤之弩,不可以中鼷鼠。怀才者宜知,用才者亦宜知也。

2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5分)

(1)投亲不值()(2)而猫已跃伏窗隅()(3)可厌乃尔()(4)亡何,猫又来()

(5)曳尾徐步()

答案:(1)相遇。(2)角落。(3)如此:这样。(4)通“无”。(5)拖。

细解:先请看该文的详细注解——

[1]沂州:今山东临沂。[2]邑宰:县令或知州。[3]噬(shì式):咬,吃。[4]投亲不值:投奔亲戚而没有遇到。[5]辟易:因害怕而退却。[6]倏(shū书):突然之间。[7]攫(jué决)食:用爪去抓取食物。[8]乃尔:如此。[9]亡何:没过多久。亡,音义同“无”。[10]肴核:肉菜里品之类。[11]窗隅:窗户的角落里。[12]眈眈:注目而视。[13]嗥(háo嚎):野兽怒吼声。[14]“函牛”二句:容得下一头年的鼎锅,而不能用来烹煮小鱼。函,包容。鼎,古代煮东西用的锅。鲜,小鱼。[15]“千斤”二句:用千斤之力才能拉开的强弓,不能射中小小的鼷鼠。鼷(xī希)鼠,一种很小的鼠类动物。[16]“怀材”二句:具有一定本领才干的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使用人才的人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要求解释句中“乃尔”一词。其实,这个词在课文《孔雀东南飞》中早已学过。原句是“府吏再拜过,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这里的“乃尔”作“这样”解。全句的意思是“(自杀的)主意就这样打定了。”考题中的“乃尔”,正是解释为“这样,如此”。

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县宫经常派猎人捕捉老虎,(猎人却)常常被猛虎吃掉。(重点:“邑宰”“扑”、被动句式)。细解:需要提醒的还有补出省略“(猎人却)”,第二个分句的主语。另外“时”做状语,为“时时”、“经常”、“常常”义。

(2)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每天步行到山中,遇见老虎就赤手空拳将它杀死,扛着老虎回家。(重点:“辄”“负”)。细解:对于古代汉语中的时间名词充当状语。王力先生重点讨论了“岁”、“月”、“日”这三个表示时间的名词做状语的用法,他认为有三种用法:“第一,‘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的前面,有‘岁岁(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行,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第二,‘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当‘一天天地’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第三,‘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用来追溯过去的。”

25.写出与“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意思相同的一句成语或俗语。(不能用文中句子)(2分)

答案:如:杀鸡用牛刀、高射炮打蚊子等。

细解:(“术业有专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勇无谋,物尽其用”判错)

26.为什么焦奇能缚虎却不能缚猫?为什么怀才者、用才者都要知道这个道理?(4分)

答案:他用缚虎的方法去抓猫,分量不相当(或:方法不恰当)。怀才者知道这个道理才能发挥所长,用才者知道这个道理才能量材录用。细解:关键是“量材录用”。

《吴越春秋·子胥与渔父》译文(2004年春季上海高考试题)

【原文】: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浔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注]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

【译文】:位子胥到船上,渔父知道他的意思,就渡他到了千寻之渡口。

子胥渡过以后,渔父看他脸有饥饿的颜色,于是对他说:“你在树下等我,我为你取饭。”渔父离开后,开始怀疑他,就藏在深深的苇荡中,不久,渔父来,拿着麦饭、鲍鱼羹、盎浆,在树下寻找,没见到。因此用歌声来呼唤他,说“芦中人,芦中人,难道不是穷的士人吗?”如这样多次,于奇才从芦苇中应声。渔父说:“我看见你饥饿,给你取饭,你为何猜疑我?”子胥说:“性命属于上天,现在属于丈人,怎么敢猜疑你呢?”

两人吃完了饭,想离去,子胥就解下百金之剑,给渔父并说:“这是我前君的剑,上有七星北斗,价值百金,用这剑来报答您。”渔父说:“我听楚王的命令,得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五万石,进爵执圭。难道企图百金之剑吗?”于是推辞不接受。对子胥说:“你马上离去,不要停留,将要被楚国人抓获。”子胥说:“请问丈人姓名。”渔父说:“今天很凶险,两个贼相遇,我所谓是摆渡楚国罪犯的贼。两个贼相互理解,在于默契,为何问姓名呢?你是苇中人,我是渔父,富贵了不要忘了我。”子胥说:“好!”于是就离去,告诫渔父说:“掩盖你的盎浆,不要让它暴露了。”渔父说好。于今行走数步,回头看渔父,已经翻船自己沉到江水之中了。

第四篇:高考2014年文言文试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日:“《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学科网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学科网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答: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答: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第五篇: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语言表达简明

·语言表达简明

1、(1991年)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然后回答下面两题: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1)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2)把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愿意不能改动。

2、(1991年)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此人读后不解其意,因为对此信可有多种理解,请你就文意写出三种不同的解释。(2分)

3、(1993年)读下面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①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④是七十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术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1)应删除的两处语句是(写出画线处的序号)()()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出画线处的序号)(),这句可改为()

4、(1994年)根据下面说明,完成后面两题。

“育人财会职业高中”为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标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预聘毕业生”。该标题意思表达得不准确。请分别按以下两项要求对该标题进行修改。(修改后要符合刊登启事的本意,学校全称不得改动)

(1)保留“预聘”一词,不超过15字。()

(2)不用“预聘”一词,不超过13字。()

5、(1996年)下面是从一则乱办学的招生广告中摘录出来的话,除内容方面的问题外,在标点、语法、句意表述上也有不少毛病。读后完成文后两题。

我校是×××捐资百万美元(1)跨省办起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2),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3)由于办学成绩突出(4),国内外80多家新闻界报导了我校(5)。我校饮誉东南亚(6),除了越南、柬埔寨(7),某些国家都有姊妹学校(8)。

(1)有毛病的四处是(只填序号)()()()()

(2)选三处改正

a.(只填序号)(),改为:()。

b.(只填序号)(),改为:()。

c.(只填序号)(),改为:()。

6、(1997年)下面是某校黑板报上的一篇报道,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读后按要求答题。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找出文中的毛病,把改正结果填入方框中,依次标出序号(1)(2)……。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如将正确处改错要扣分。)

序号 原文 改正结果

7、(1998年)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四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内,只填4个。

一个人之所以(1)会变坏的原因(2)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3)更重要的(4)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5)受了坏人的影响(6)才逐渐变坏的(7);如果这个人能把握自己(8),能抵制多方面的(9)各种(10)坏的11)影响,那么12),他还会变坏吗?

删除部分:()()()()

8、(2000年春季)下面一则擦玻璃器的广告在语言表达上有毛病,请加以改正(不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本产品根据玻璃导磁原理而制造,是随着城乡高楼大厦逐年增多的今天,普遍存在着擦玻璃难和窗外擦玻璃危险等问题。为此,本公司特向用户推荐这一理想产品。

9、(2000年秋季)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记得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在考完了语文后,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①在 ②一次 ③期末 ④考试 ⑤中 ⑥在 ⑦考完 ⑧了 ⑨语文 ⑩后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

10、(2001年春季)下面一句话中,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可以删去的。请将可删去的序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由于人体②脂肪③密度④小于人体⑤肌肉蛋白和水的密度⑥,所以减掉一公斤脂肪⑦所减去的体积⑧远大于由脱水而减少的体积。

可以删去的是()

11、(2001年秋季)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2分)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下载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文言文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文言文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选用句式

    [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1990-2001年·选用句式1、(1991上海)下列语序调整后意义变化最大的一项是A、你仔细看——你看仔细B、有话跟你说——跟你有话说C、你去了就回来——你回来......

    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语言表达得体

    ·语言表达得体1、(1992年)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1)不变更原意;(2)人物、人称表达准确;(3)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

    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名句背诵

    ·名句背诵1、(1993)写出下列各诗词名句的下句:(任选四句)(4分) (1)蚍蜉撼大树,( )。(韩愈《调张籍》) (2)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4)问渠那得清如......

    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变换句式

    ·变换句式1.(1991年)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然后按要求做题。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把这段文字改......

    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语言表达连贯

    ·语言表达连贯1、(1990年)“她是……教练”中的“教练”前有如下六个修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列妥贴的一项是 ①优秀的 ②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 ③国家队里(的) ④篮球(教练) ⑤女(教......

    第七章 高考试题类编·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1990年)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1--2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斗牛空以奇杰。 那信江......

    高考文言文复习课件 传记类[范文大全]

    一: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及升降的词语 1、表官职的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高考文言文游记类阅读指导

    高考文言文游记类阅读指导一.游记的分类:记事描景《登泰山记》 抒情类《小石潭记》 言志类《醉翁亭记》 说理类《石钟山记》 二.景物描写:1、角度:(1)形状、声音、色彩 (2) 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