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学科能力培育研究综述
历史学科能力培育的研究综述
近几十年关于历史学科能力培育的研究可谓收获颇丰。据不完全统计,出版的专著主要有(苏)莱纳:《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苏)扎波罗热茨著:《历史学科培育能力与技巧的方式与方法》,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出版。聂幼犁:《中学历史教育论》,学林出版社,1999年出版。于友西、叶小兵、赵亚夫等著:《素质教育与历史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白幼蒂著:《培养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探索》,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出版。于友西、叶小兵、赵亚夫等著:《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齐健、赵亚夫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出版等20余部。论文方面主要有黄慕洁、白月桥:“关于历史教学培养智能问题的讨论评述”,《历史教学》1982年第12期。单同心:“历史教学和智力的关系”,《史学月刊》,1982年第1期。聂幼犁:“中学历史学科的能力问题初探”,《历史教学问题》,1984年第1期。周孝梅:“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历史教学》,1985年第4期。吴震屏:“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能力的初步尝试”,《中学历史教学》,1987年第2期。叶小兵、彭莘:“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历史教学》,1991年第6期。聂幼犁:“关于历史学科高考能力目标问题”,《历史教学》,1992年第1期等40余篇。未正式发表的论文有叶小兵:《论中学历史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中国知网,1998年5月。夏小平:《浅谈初中学科学习能力培养》,中国知网,2007年11月等50余篇。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限于篇幅与信息的不足,难免有所遗漏,敬请方家补正。
一、历史学科阅读理解能力培育
关于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培养有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1)指出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中学各科教学中都要培养的一种能力。同其他的学习能力一样,阅读能力绝不可能是天生具有或自然形成的,必须经过学习和训练才能具备。《试析高中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2)认为在历史教学(1)于友西、叶小兵、赵亚夫等著:《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67~68页。
(2)李芳琳著:“试析高中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教育交流》,2009年第6期。
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浅析高中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3)分析了阅读理解能力培的重要性,说明了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并且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需要。
张鹤在分析近年高考试题后指出,培养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可以用这两种方法:㈠积极引导,加强阅读的导读活动㈡创设情境.重视阅读的实践活动。(4)《如何培养历史学科的阅读能力》(5)认为这四种方法:㈠‘常规式’阅读法,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历史课文。㈡‘问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回答问题。㈢‘读图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从地图上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㈣‘线索式’阅读法,如时间线索。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提到阅读的原则有:㈠运用与学生兴趣相连的材料和方式㈡注意到与阅读材料相联的争论和有价值的问题㈢进行阅读技能上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态度和增强他们的信心㈣强
(6)调阅读是与其他语言行为进行交流的过程的一部分。陈玉萍《简述历史学科能
力的构成与培养》提出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㈠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㈡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㈢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㈣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7)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相关文章主要有:范淑英《历史
学科能力的培养》(8)等。
二、历史学科创新能力培育
关于历史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有韩毅《创造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培养》(9),(3)李堃:“浅析高中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7
期。
(4)韩毅:“创造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培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31期。
(5)吐尔逊﹒艾亚尔著:“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6)黄建明:“用创造性思维点击历史学科能力”,《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0年第5期。
(7)齐健、赵亚夫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出版。
(8)詹海:“历史学科创造能力的培养”,五莲信息网,2003年10月。
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核心和基础。从历史学科自身规律来看,只有掌握了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才能从头绪纷繁而又交错影响的历史事件中得出正确的规律认识。吐尔逊﹒艾亚尔《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0)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应该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有思想,有见解,创造性的人才为目的。黄建明的《用创造性思维点击历史学科能力》(11)认为,素质教育不仅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更应当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教育。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2l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历史高考与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上的结合点。
至于如何培养历史学科创新能力,齐健、赵亚夫等《历史教育价值论》(12)指出,历史教育的创新性应当是以学生对历史学习成就的渴望、学习信念的养成及将所学知识化为自觉的探索行为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问题和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现代的社会公正意识。詹海《历史学科创造能力的培养》(13)则提出考查历史创造能力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捕捉、搜集、提供新的信息材料的能力;二是运用新思维方式方法的能力;三是获得新认识和新成果的能力。杨连科《新课改下历史学科创新思维精神培养之浅论》(14)认为,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原则;第二,要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蕴含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善于发掘教材的开放性问题;第三,要研究适合历史学科不同教学目标的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叶永广提出了历史学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来解释创造性思维。(15)杨志才则认为,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创新思维与学生创新思维的辩
(9)杨连科:“新课改下历史学科创新思维精神培养之浅论”,《都市家教》,2009年第7期。
(10)叶永广《历史·影视·教育》,学林出版社,2004年出版。
(11)杨志才著:《给历史老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12)李娇红:“联想式教学方法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试题与研究》,2009年第22期。
(13)吴婉红:“‘历史材料搜集、整理’开放式考试——培养历史学科能力新探”,《教育导
刊》,2001年第20期。
(14)齐健著:《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场》,首都师范大学才出版社,2008年出版,152页。
(15)王春雷:“高中生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年第2期。
(16)李英贤:“论历史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系统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2
2期。
证关系;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双向创新思维的统一性;正确处理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和科学性的关系。(16)相关文章有:李娇红《联想式教学方法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17)等。
三、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培育
在这个信息时代,整个社会信息化进城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获
(18)取和加工处理信息。“大致说来,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一种‘学生为自己作主的学习,’是一种具有‘我要学’的积极态度的主动性学习,一种具有‘我能学’
(19)的自信品质的独立性学习,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如何培养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生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一文指出,一是创设自主学习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二是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感受历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三是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李英贤则指出,应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一)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3、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2、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
4、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四)开发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21)
四、历史学科史料整理能力培育
关于历史学科史料整理能力培养有陈玉萍《简论历史学科能力的构成及培养》(22),指出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吴婉红《“历史材料搜集、整理”开放式考试》认为史料的搜集整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查正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史料的搜集、整理、运用》(23)认为,培养历史学科史料搜集整理能力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7)陈玉萍:“简述历史学科能力的构成及培养”,《中国基础教育学院》,2009年第10期。
(23)查正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史料的搜集、整理、运用”,《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5期。
(24)杨明:“简论历史学科能力的构成及培养”,中学教育网,2006年10月。
(一)分析史料特性,点播搜集方法。老师可以通过就地取材法、按图索骥法、广采博取法起到引导的作用;(二)剖析主题类型,指点整理门径。史料主题一般有链接型、辐合型、放射型三种类型,认真分析后逐一整理;(三)解析能力要素,切磋运用技巧。教师可指导学生对已归类的史料进行释读性运用、解析性运用、批判性运用。杨明在《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中提出教师提供提纲;学生要亲力亲为;形式以图表为佳。“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二)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
(24)思考问题。(三)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五、历史学科其他能力培育
关于历史学科其他能力培育,主要文章有:许金玲《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5)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胡小玲《高中学生历史图片收集与解读能力培养
(26)(27)的探索与实践》;刘保富《历史教学中应试能力的培养》;张秀云《试论高
校历史教学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28)等。
六、小结
纵观对历史学科能力培育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学者们对培养历史学科能力长时间的探索与尝试,他们的研究对于我们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历史学科能力培育研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而应对这个领域进行更深更广的探索。依笔者浅见,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历史学科能力:第一,培养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第二,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从不同角度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第三,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愿学、乐学;第四,培养学生史料整理能力,以便获取所需历史资料;第五,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教会学生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看出规律。
(25)许金玲:“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河南教育》,2009年第9期。
(26)胡小玲:“高中学生历史图片收集与解读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万方数据,2005年。
(27)刘保富:“历史教学中应试能力的培养”,《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第10期。
(28)张秀云:“试论高校历史教学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科技信息》,2008年第34期。
第二篇:新农民政策能力培育问题研究
新农民政策能力培育问题研究
刘东杰
摘 要: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有知识、有思想、会技能、懂政策的新农民。其中,懂政策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求具备一定的公共政策能力。将公共政策能力作为新农民培育的一个维度或方面,对新农民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政策能力;新农民;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是农民,其中具有一定思想、知识、技能和政策素养的新农民是中坚力量。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但是,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知识型”、“技能型”新农民,轻“政策型”新农民的现象,相应的,在新农民的培育过程中,“农业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内容要远远多于“公共政策”,特别是“三农政策”的比重,这一定程度带来对该文件的理解肤浅化、片面化。“政策型”新农民,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具备较强政策能力的新型农民,在当前我国农民群体中所占比重较小,而近些年来,国家各种涉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亟需相当数量的具有一定政策素养的本土农民人才积极参与政策过程。而目前存在的新农民素养结构的失衡,必定会对我国各项涉农政策的顺利推行和取得良好效果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如,有些新农民只知带领大家“科技致富”,却忽视相关农业科技政策、环境政策,给农村生态带来了破坏。因此,要使新农村建设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划远景,和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就必须培育和造就一批具备较强政策能力的新农民,或者,对现有新农民加强政策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一、新农民政策能力的内涵
公共政策能力概念最早出现在公共管理领域,用来探讨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权威主体制定、执行、监控、评估和终结政策的效率、效果和效能问题。这是一种对政策能力的狭义上的探讨和运用。公共政策主体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1],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将政策能力的研究对象局限于权威的政策主体范围内。作为参与政策过程的更为广泛的普通公众,也应当成为政策能力研究之一维。新农民作为我国广大政策主体,特别是农民政策主体的精英分子,在当前党和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理应成为重要的政策能力主体被加以研究。
新农民政策能力是指,新农民介入政策过程的效度,及其自身具备的政策敏感性、政策认知力和政策运用水平。具体来讲,新农民政策能力包括四个维度: 1.介入政策过程的效度。效度是指效力和程度。可作为新农民介入政策过程——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各个环节——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新农民介入政策过程越深、对政策过程影响越大,则表明其政策能力越强。当前,我国普通农民,包括党和国家政策倡导大加培育的新型农民,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介入效度都还很较低。这既源于几千年的“冷漠型”政治文化的惯习影响,也与许多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过分强调“经济指标”,而忽视农村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的导向有关。农民群体参与政策过程,特别是参与涉农政策过程,既是其合法权益的彰显,也是其健全政治人格得以发育的重要途径。长期的二元结构,造成了一种既定思维:农村落后于城市;农民落后于市民。这为我国整体政治民主的建设和推进带来了巨大的思想障碍,严重地阻滞了乡村政治民主的发展。新农民作为近年来在农村突起的一支精英队伍,无论思想眼界、知识涵养、技能水平,抑或是政治素养,较普通农民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这与党和国家对新农民承担的重任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
2.政策敏感性。政策敏感性是指在“某政策框架内做出反应的程度”[2],具体而言,就是政策主体对某项政策的反应速度、程度。政策敏感性越高,则反应速度、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政策主体只有具备较高的政策敏感度,才可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政策,也才能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运用政策。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政策敏感性不高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华中师范大学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民生、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等发展规划多处涉及‘三农’问题。然而,农民对‘十二五’规划的知晓度与了解度都处于较低的状态。仅有50.8%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目前农民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知晓度与了解度都还较低,国家政策难以‘入户’。”[3]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农村居民包括新型农民在内的广大农民群体政策敏感性还较弱,对于国家大政方针的反应速度、程度较低。
3.政策认知力。政策认知能力是对政策精神、具体内容、适用范围、解决事项及预期效果的一种认识和把握能力。一项政策制定出来后,政策主体只有能够明晰地了解其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以及涉及到哪些标的团体等,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和运用该项政策。但囿于兴趣、知识涵养、理解能力、政策敏感性等局限,当前很多农村居民,包括部分新型农民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认知能力还较低:不了解政策具体所指,望文生义、主观演绎、牵强联系等曲解或不解政策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政策认知能力是合理运用政策的前提,缺少了这一步,任何努力追求政策合理运用的想法都是幻想。
4.政策运用水平。政策的介入、敏感性、认知能力最终都是要服务于政策的合理运用。换句话来讲,即政策的运用水平是建立在前三种政策能力基础上,深受其制约的。政策运用水平的高低,关涉政策主体的个人利益和政策标的团体的公共利益。一项制定科学完善的政策,要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用,不仅取决于政策权威主体依法严格执行,更需要作为政策对象的标的团体的参与配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政策标的团体参与政策执行,解决关乎自己的事务,就是一种对政策的运用。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更多的是关注关涉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公共政策。我国农民群体整体政治素质不高的现状将长期存在,得以扭转尚需时日,因此,公共政策特别是“三农政策”在农村的有效执行,就应更多地寄希望于新农民的政策运用水平上。这个群体合理地运用现行政策,能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使更多对政策反应迟滞的农村居民在效仿中,逐步提高参与政策的能力,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农村推行更为顺利。
二、新农民政策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当前,新型农民群体的数量在我国总的农村居民中的占比还很低,这也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发文要求重视农村人才工作的原因之一。新型农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这个群体总体数量和素质将会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对新型农民培育的总体政策环境已经建立,也基本上形成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人才培训培育方式。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虽然目前教育培训方式多元化,但总体的培训课程结构却有待完善:农业科技类内容占比过大,部分培训课程脱离农村实际,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培训内容往往被忽视或轻视。这就带来了在农村培养“政策型”新农民的难度。具体来讲,目前新型农民政策能力提升存在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的滞后。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肉食者谋之”的落后政治参与意识仍有较大市场。不参与政治,专事生产生活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一贯行为选择。虽然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以来,我国政治民主建设走向了正轨化,制度化。但这种根深蒂固的政治文化心理仍难以在朝夕间得到改观。在这种“冷漠”或者被动的政治心理遣使下,我国广大农民,即使是具有一定思想开放性的新农民的政治态度仍倾向于保守,因此他们总体上对国家政策过程的介入效度、敏感性、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仍处于较低层次;二是在我国部分政府机构中,特别是基层政府机构中,重经济建设,轻政治、社会建设的思想仍在主导着“公共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政治建设的进程。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阶级斗争为纲”,做出逐步实现国家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重大方略后,“经济建设为本”的思想迅速的成了官民意识的主流。这种认识,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确对促进经济快速的发展、崛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经济体制改革相较滞后的政治领域出现了“掣肘”经济发展的不利状况。如果目前我们仍普遍固守单一的“经济建设为本”思想,就有可能出现社会发展的“短腿”现象。
2.政策知识的匮乏。公共政策科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经政府和学界的多年推动,目前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显学”,但其理论影响力仍多局限于学界。在我国政府政策过程中,相关的科学化的政策理论虽也常用,但不可忽视的是,本土化、适合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特色的政策理论仍很匮乏,或者,虽然存在着相关理论,却因主客原因难以得到有效的借鉴运用,政府决策中的“一言堂”、政策执行中的“异化”现象等都是佐证。科学的政策理论在政府中尚且成为稀缺资源,更遑论政治民主化进程滞后的广大乡村。缺少了科学的政策理论,面对周全公正的政策,即使农民有参与的欲望,也会因“无知的畏惧”而却步。新农民虽然是农民群体中的精英分子,但其也往往会面临着政策科学知识匮乏的窘境,不知如何着手参与政策过程,提高政策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政策知识的匮乏现象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认为政策理论就是具体政策,或者将政策知识肤浅化的人群广泛分布,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农民介入政策过程,增强政策敏感性,提高认知能力进而合理运用政策的能力。
3.政策运用的效用未得彰显。“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4]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往往也是遵循着对社会总体价值进行公平、公正分配的价值的。有了科学合理的政策,要使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不出现偏差,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则不仅需要权威政策机构的严格依规执行,也需要作为政策作用对象的公众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具体的政策过程中去,起到监督、促动和规范政策运行的效力。由于受消极的参与意识、政策知识的匮乏、国家相关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政策主体,包括新型农民对政策的运用效果并不明显:有的不了解政策运作的科学过程,难以介入;有的虽介入但缺乏对政策的确切把握,难以实现自身合理利益的维护;有的对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政策缺乏敏感性认知,以致错失政策时效等。政策运用效果不彰显,既是前面提到的各项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同时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弱化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对科学政策知识获取的积极性,形成一种不良循环。
4.相关培训制度的缺失。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民群体的素质提升逐步重视。“2004年2月教育部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远程开放教育的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为农村第一线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5];2006年中央1号文件就提出,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年,“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2012年中央1号文件再一次强调培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应的,各地也开始着实中央文件精神,制定了本地切实可行的农民培训规划,“将农民送入课堂,将知识带进田间”。各地基层党校、电大、农广校以及其他农业职业培训教育机构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和培训特色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知识培训等。但是,由于各地具体的培训制度的缺失,还普遍存在着财政拨款的不足、培训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培训流于形式等问题。在众多的培训机构中,设置“公共政策”课程,对新农民进行“政策知识”培训的较少,大多都集中在职业技能的培训上。这使得国家对农民的培训过于偏重技能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群体的政策能力的提升。
三、破除新农民政策能力提升障碍的路径
新型农民虽然是整体农民群体中的佼佼者,但他们的整体政治素质与我国城市居民相较还有一定的差距。就单纯的政策能力而言,城市居民由于环境、受教育程度、信息渠道等原因,对于国家各项政策的接触、认知和运用能力普遍要高于农村居民,且有扩大的趋势。如何缩小这种差距?这需要破除新农民政策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1.树立积极的政治观。观念的破除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单纯的通过教育和外在约束消除一种观念是极其困难的。但利用新观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替代旧的观念,虽需耗费一定时间,但往往所遇阻力较小,效果也最明显。新农民群体过于注重技能知识的培训,而轻视政策素质培养的观念意识,源于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和国家一定时期内的工作重心导向。当前,要使新农民真正具备积极的政治意识,主动参与政策过程,首要的就是从思想上破除“远政治”的旧观,树立重“权利”,“亲政治”的与时俱进的时代政治观,只有这样,新农民参与政策过程才会是出于自愿,参与的效果也会较好,故而也能更容易提升其政策能力;对于部分存在“以经济建设为本”,轻社会建设观念的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政府,要消除或替代这种观念,首要的是使其认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调整职能结构,转变政府角色为契机,逐步以新的工作内涵和范围引导观念的嬗变;其次,通过公共职业精神的集体教育培训,使抱有旧观的公共管理者真正能认识到自己的观念与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之间的不相适应,从而能以一个负责任的“公共人”主动抛却落后观念;最后,在软手段无法起到理想效果的时候,可考虑制定必要的惩戒规范,通过具有权威性的制度约束,迫使抱有旧观的公共管理人员,“不得不”以新观念主导自己的行为。当然,对于存在落后政治观的新农民抑或部分政府机构,要确实树立起积极主动的“政策参与观”,仍有较长路程要走。2.加强政策科学知识的传播。政策活动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导。没有正确的政策理论指导,政策过程容易走向偏差。提升新农民政策能力,保证其参与的科学性、合理性是重要前提。因为,只有科学地参与政策过程,才会有较高的政策参与效度;只有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知识,也才能更透彻的理解政策内涵、精神;只有具备一定政策理论素养,也才可能更容易掌握政策规律,发展出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只有具备科学的政策理论,也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政策,获得较好的政策效用。但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当前对科学的政策知识、政策理论有一定掌握的农民群体包括新型农民在内,数量偏小,难以对公共政策在农村的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如何加强政策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成为当前新型农民提升政策能力的一大问题。这需要相关制度、机构、人事和财力的跟进。首先,必须建立新型农民政策知识培训的常规制度,使其培训内容、培训周期常态化;其次,设立相应的政策本土化研究机构。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环境复杂,因此,必须做好政策本土化工作。设立相应的政策农村本土化研究培训机构,将宏观的、原则性的政策具体化为本地适宜的政策,进行宣传培训,从而,为新农民对政策的理解运用扫除障碍;再次,要加大农村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培养,在农村传播政策知识,需要一批了具备一定政策理论功底、了解农村现状、懂得农民需求的人才参与,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最后,公共政策科学知识在农村传播,需要有必要的财力保障。国家各级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财政保障机制,使新农民政策培训不至于经费掣肘。
3.增强典型示范作用。运用政策并取得效用满足,是政策标的群体参与政策过程的最根本动机。政策运用效果不佳必将弱化新农民参与政策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其政策能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适时塑造典型,以示范的力量引领更多新农民参与到政策过程中来。这需要通过国家媒体宣传、定期的会议讨论、典型表彰大会等形式来实现。首先,充分利用官方各类媒体:报纸、电台、网络等,将典型的影响力推向高度。其次,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组织相关新农民参与讨论,总结典型的经验,寻找自身的差距,从而在比照中,自觉树立典型标杆意识;最后,通过表彰大会的形式,让典型承载荣誉,以此刺激更多的新农民积极投身到公共政策在农村的运行过程中,在提升自身政策能力的同时,助推政策效用的叠加。
4.健全培训制度。培训制度不健全,是新农民培训中的一个制度性问题。前面也提到,虽然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农民培训的文件,但总体上都是宏观的,原则性的,虽具备较强的方向性,但缺少具体的操作性。虽然也有地方,例如江苏、山东等省份,响应党和国家文件,出台过相应的农民培训制度规划,但具体的执行效果并不太理想。未来,党和国家应当牵头地方制定各地适宜农民培训计划、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培训课程制度、培训师资供给制度、培训效果考评制度和培训的机构设置制度等。培训课程制度,就是要设置合理的培训课程结构,使这种结构制度化,保证公共政策课程在总的课程中占有一定比例,避免过于偏重技能性培训课程的现象;培训师资制度,要求培训师资的选配、使用、更新以及作用的发挥有一套可行的制度保证,这可解决新农民培训中存在的教师力量薄弱、配备随意性,以及教师不称职等问题;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考评制度,是使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培训效果的好与坏,需要加以考评,否则,会出现庸师占位、资金糜费、培训流于形式等不良后果。建立考评制度,对培训效果较佳的课程及师资总结其经验,给予表彰,并加以推广。对培训效果较差的课程及师资,要找出问题源头,调整课程或给予相应惩戒、更换师资;最后,要整合或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当前,党校、电大、农广校、农民学院及农林类高职院校是我国农民培训的主要载体。但这类载体存在着培训内容交叉、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文件,将此类机构的相关资源整合利用,发挥集约效力。另外,也可以在农村设立非官方的培训机构,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发动非政府组织在农村设立农民专业培训学校等。
结论:由于长期关注城市发展,以致国家对农村欠账太多,职业农民的素质培训更是长期被忽视。当前,在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制定出台了系列的农民培训文件,这是对农村人才工作的重要支持。但是,对农民包括新型农民的政策能力的培训,当前还缺少相关文件支持、各项制度的保障。对于这一点,相信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会逐步重视起来。参考文献: [1] 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9.[2][美]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3] 首个《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发布 农民对惠农政策缺乏了解[EB/OL].http://www.xiexiebang.com/info/detail.jsp?id=84700.[4 [美] D.Esston.The Political System.New York:Kropf,1953:129. [5] 章康龙.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J].杭州:观察与思考,2012(5):45.作者单位:中共淮安市委党校 科研处
第三篇:历史学科
历史学科“考前60天”教学复习基本要求
1.强化阅读对提升成绩的作用
(1)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原则上每节课安排15分钟左右时间用于阅读,每天安排30分钟左右时间用于课外阅读;阅读内容主要选自“高频考点”中新颖的历史材料和问题。
(2)现代文、文言文、译文的不同要求:根据考纲要求,上述三类材料安排适当的比例,三类材料单位阅读时间应有阅读量的差异。
阅读:每分钟500字符/分钟,图片按100字符计;
审题:按阅读时间3倍计算;
书写:50字符/分钟,答卷书写时间可按正常所需时间的2倍计算。
2.强化历史学科“四项能力”基础能力的培养
强化历史学科“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四项能力”中,要强化“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基础性作用。该项能力占高考能力考查的50%左右,又是其他三项能力的基础。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阅读与提取有效信息上。阅读能力成为历史学科的基础能力。
3.检查落实
(1)学科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量化统计,查找影响阅读质量的因素,寻求解决的途径。
(2)将通过听课、教(学)案检查、学生调查等检查落实情况。
考前60天历史学科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上述两项要求主要针对历史学科薄弱环节而提出,它制约学生成绩的提升,亟需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由于学校间差异较大,不做统一要求。
第四篇: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组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
一、阅读是获取能力的重要途径
应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
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
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 其次,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最后,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
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
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四、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把已掌握的历史知识与原理迁移到新材料、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为此教师精选精讲典型例题,并作深刻而全面的剖析,寻找答题有关规律;认真审题,精选与题目有关的素材;深层次挖掘教材,充分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增加这方面训练。
以上四个方面中,阅读理解与整理归纳是基础,表达与运用是结果。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除学生因素之外,教师还必须进一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加强业务学习,尤其是教学理论的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是教学能力培养能否成功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五篇:历史学科小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高中历史学科校本课程设计与编写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该小课题的提出基于生命化理念下高中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这一大课题,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活动,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实践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一些老师对于如何选择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如何科学合理仍存在问题,甚至将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与德育实践课、班会课混淆,难以真正体现学科性,基于上述因素,本将课题研究目标确立为校本课程设计与编写的实践研究。在此基础上,本学期课题组老师们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对于这一课题研究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研究价值:本课题是在承接原有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针对课题实践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很多课题组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编写缺少深入理解和理论提升,只是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没有很好地区别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本质差异,教师在进行校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是空喊口号,很难真正落实校本性,校本课堂缺少生机与活力,一些课题组老师能够开发校本课程,但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设计与编写缺乏科学性,针对这一现状,本学期将课题研究的题目确定为校本课程设计与编写的实践研究,一方面可以有效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归类整理,科学编写,形成作品,实现资源共享。
三、优势保障:这一小课题研究是在原有大课题研究基础上进行,就原有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深入研究,课题组成员中绝大多数为科研骨干力量,研究热情很高,加上学校对于小课题研究的大力支持,主客观优势能够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四、研究策略:这一部分小课题采用分组研究与阶段汇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课题组成员按照原有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有序分组,确定负责人,定期进行交流,汇总研究情况,及时整理研究资料,确保小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五、本学期课题研究内容: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组织活动,带领学生接触社会,探寻历史,发现身边的历史,真正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萧红等历史人物探访;秋林大列吧、塞克等食品的来历;索菲亚教堂的渊源;我们的冰灯雪雕;孔庙、金上京的发展等学生耳熟能详又缺乏详细了解的话题,可以作为我们开发校本教材的突破口,为学生预留时间,设计好主题,发动学生自己探寻,集中汇总后汇报的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多了更多的生活气息。
六、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本学期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各课题学校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情况如下:
1、3月,课题组进行了关于本学期小课题研究的主题培训,课题负责人宣读了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研究任务,要求学校按照小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4-5月,课题组结合研究任务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实践,5月原定在122中进行课题研究阶段展示,因课题组教师高三教学任务繁重没有积极准备而搁置。对此课题组对XX中学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帮助教师在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研究,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研究的具体任务,将未完成的研究任务放在假期完成。
3、7月4日,XX中学的课题研究小组展示活动如期进行。XX中学课题组XX老师经过一个学期的精心准备,带领学生走近文庙,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开发出《走近文庙 感受经典》一课,将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德育实践、道德讲堂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了祭孔的神圣与庄严,知晓了“独占鳌头”的涵义,了解了孔子思想的精华,体验了成人礼和开蒙礼,经历了经典文化的洗礼,更清晰了作为中国人在传承经典过程中的作为,在诵读经典与乐曲中将校本课推向高潮,气氛热烈,效果明显。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明确主题、确定方案的痛苦过程,在明晰思路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成长,教师通过自我开发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尝试着从教学走向课程;学生在亲历后自我感知,体验感悟,经历着从幼稚走向成熟。全身心经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真正让老师尝试着走向了课程开发,课程研究意识有所增强。
4、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编写科学化的主题培训。7月4日由课题组成员XX中XX老师针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系列问题和校本教学设计编写的科学化相关内容进行了主题培训,将校本教学设计规范化,提出了统一的规范格式,要求全部课题组教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注重科学性、合理开发,自主开发。
七、本学期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部分学校未按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根据小课题研究方案,本学期在认真完成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仍有XX中课题组未按照要求进行研究成果汇报。虽然情况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高三教学任务繁重,但是其他课题组成员研究热情不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内部通报的同时,将逐一落实校本课程开发,下一学期将进行课题小组集中汇报展示。
2、部分课题组教师研究热情不高,功利化明显。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教师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将课题研究报告
化,结论化,忽视过程性材料的积累,为进行真实有效的研究。对此,课题组在进行科学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研究小组的检查和监督,帮助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3、校本教学设计汇编有待完成。
在本学期小课题研究应该将开发的校本课程编辑成册,但因未做好充分准备,在已经整理的基础上定于假期各小组将开发内容汇编草稿上报,9月初将草稿整理修订,形成初稿。
八、课题下一阶段研究概要及要求:
1、召开课题研究会,部署下一阶段课题研究任务,分工到组,责任到人。9月组织XX中学课题组交流汇报;10月各学校将上报校本课“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的教学设计定稿;11月汇总已开发的校本课程,编审校对形成系统校本教材草本,作为大课题校本教材编写内容的一部分存档归类;12月份召开小课题总结会,针对小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和设想,布置下一小课题研究内容。
2、针对性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推脱、应付现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些教师专注于考试课程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参与度不高,仅靠部分骨干力量支撑。下一阶段将重点针对这一状况逐一落实,学期末要求课题组所有成员逐一落实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利用假期进行资料整理和教学设计,开学初上报教学设计草稿,课题组统一审稿并汇编。
3、做好小课题研究汇总工作,确保小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归类整理工作,帮助教师科学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推进小课题研究。
在一个学期研究的过程中,有收获过程中的艰辛,更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认真进行研究的老师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紧密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得学生在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增进了对学科教师的情感,也提高了历史学科教学的学习热情。这与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初衷不谋而合。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还会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再接再砺,争取更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