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白领精神压力量表
中国白领精神压力量表的编制
[摘要] 目的 编制中国白领精神压力量表。方法 以2236名中国白领为对象。在文献研究、咨询案例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展量表的初步理论结构,对初测和二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证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结果 量表模型的检验拟和指标良好。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82~0.936之间。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量表信、效度指标良好。
[关键词] 白领;精神压力量表;因素分析;信度;效度前言
白领一般指具有较高文化层次,在单位担任一定专业技术和管理职责的中高层人员。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领阶层规模不断壮大,他们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近年来对该群体的关注日趋增多,研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自领精神压力问题是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早期Selye等(1967)发现:个体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会造成身心伤害。人们的压力反应体现在生理、心理、行为各方面,如何合理应对引起了广泛重视。
1967年,Holme和RaheCZ]编制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赋予每种生活事件一个“客观”刺激量——生活变化单位(LCU)。它最初被认为是评定压力的有效工具,但Sarason(1978)建议对压力采用自评方式,编制了生活经历调查表(LES),以等级评定法代替了LCU。SRRS没有很好区分压力事件和反应,其他一些研究也很少涉及压力反应这一普遍现象的测量。我国较有代表性的杨德森(1999)的量表主要依据SRRS的结构。根据当时国情对部分条目作了修改。但计算复杂,且对多次发生的事件易高估其影响程度。张明园(1993)强调生活事件的客观属性和群体价值取向,但忽略了个体感受的差异性。此外,国内其他一些生活事件量表也存在操作复杂、对某些生活事件不太敏感等局限。在压力应对研究上,代表问卷是Folkman和Lazatus的应对量表(WOC),把8种应对方式归为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应对两大类。国内近几年虽不少研究者编制了应对问卷,但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把条目仅分为消极和积极应对两种显得不够深入。因子条目的分布不均衡、构成也欠稳定等等。
近年来,研究者已不再局限于重大生活事件,开始意识到日常琐事的重要影响,如Kanner编制的琐事量表,国内还较少有琐事所造成的生活压力测量,本研究力图兼顾重大生活事件和日常琐事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
传统精神压力源通常分为心理、社会和生物性压力源。而近来已有研究者认为发展性压
力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压力事件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因环境变化带来的文化差异对人们造成的压力影响越来越多。且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为了自身发展、提升所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个体自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变化和不平衡所造成的冲突越来越多。因此,对文化和发展性压力源的考虑很有必要。
其次。以往的压力测量研究多仅从压力源的角度来预测受测者的心理问题。很难从多角度去分析并告诉受测者相应的合理处理方式,使压力量表的使用效果受限。本研究拟把压力视为一个整体过程,把压力事件所引起的直接反应及反应后的一般应对方式也纳入测量范围。
在涉及白领群体精神压力的研究中,大多使用修订的国外工具或以大学生等其他群体为对象编制的工具,其适用性还有待商榷。George E Vaillant等不少研究者都强调在工具的适用性上,应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特征来开发和使用心理评价工具,不可一概而论。
本研究拟针对以往压力研究的不足,编制适合评价我国当代白领人群精神压力的测量工具。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采用受过培训的大学生为主试。从北京市部分企事业单位分层选取被试(行业分布在医药、房地产、媒体、财务、教育、艺术等),初测发放问卷1200份,最终回收1104份,回收率为92.0%。收回的问卷中有效问卷1040份,有效率为94.2%。样本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二测发放问卷1320份,最终回收1256份,回收率为93.7%。收回的问卷中有效问卷1196份,有效率为90.6%。样本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2.2 维度确立
2.2.1访谈 ①对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访谈,记录他们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建议,进行具体的分析;②征询一般白领人士意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进一步抽取相关因素。采用结构化访谈方法对30名不同年龄阶段的白领人士和10名心理学专业人士分别进行深度访谈,从受测者和心理学专业人士两个不同角度来考察当代白领精神压力的内涵。然后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和编码,并统计其种类和频次。
2.2.2 文献回顾①搜索相关文献。分析已有的成年人压力理论和实证研究,从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概念和维度;②结合借鉴以往相关量表的维度。进行比较分析。
2.2.3 具体维度的建构最后,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结果和从事实践工作的心理咨询专家反映的实际情况,压力源含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文化和发展性压力源4个分维度;压力反应含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压力应对含退避、认知歪曲、合理化认知、放松转移、解决问题、求助和自责。
2.3 项目收集和编写
2.3.1 结构化访谈 对访谈录音进行转录和整理以后,选择与量表维度相关的描述编制成具体项目。
2.3.2 现有测量工具参考相关同类量表中的有关条目,如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等,对这些项目进行分类整理,将其作为项目编制的重要参考。
2.3.3 自编项目 有些具体评价维度,相关研究中没有出现比较合适的描述语句,采用自编方法。
2.3.4 量表项目的初步评价请23名心理学专业人士对量表项目和测量内容适合程度作出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量表的内容效度,编制了量表的评价问卷,如“请你就该项目与其维度的匹配成都做出判断,“1”表示“非常不匹配”,“2”表示“大部分不匹配”。“3”表示“不确定”。“4”表示“大部分匹配”,“5”表示“完全匹配”。
在专家评价中,只要出现两个以上等于或小于4分的。就需要对该题进行斟酌,并征求专家的意见做修改,删除那些维度不匹配,不典型又难以修改的项目。
第二是考虑项目编写的措辞。基本原则是①语句简短、明了;②通俗、易懂;③措词准确、切忌模棱两可;④用陈述句,不用疑问句;⑤少用或不用否定句;⑥适合中国文化和习俗的表达方式。
另外,邀请18名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企业在职人员试测,就项目的可理解性等提出意见,并校对量表语句表达的准确性,修改不易理解或有歧义的项目。
经过以上3个步骤对项目进行删除、修改后,最后量表初测版为115道题。
2.4 统计分析用SPSS 13.0与Amos 4 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项目分析
3.1 项目的初测分析与筛选
3.1.1 项目区分度分析 先用皮尔逊积差相关计算各项目与其分量表总分的相关,将相关系数低于0.4的删除;另外根据“决断值”(crmcal ratio;简称CR值)来计算区分度,即进行高分组(总分最高的27%)和低分组(总分最低的27%)被试每题得分平均数差异的显著
性检验,如果CR未达显著水平者予以删除(结果见表4)。
3.1.2 因素分析和其他生活事件等量表一样,由于生活事件的多样性,本量表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并不适宜从整体结构上做探索性因素分析,这里仅对各个分量表分别做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4的项目和与其他题目相关太高的项目(结果见表4)。
3.1.3 频数图分析对压力事件量表的得分作频数分布图。大多数图呈负偏态分布,因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重大压力事件的人不多。所以符合实际。压力反应量表中的频数分布图大多数呈正态分布,即人们3种反应的反应次数大都适中而不是过于偏向某一种反应方式。压力应对方式的频数分布图中,对于各问题解决、合理认知等积极应对方式的图形呈正偏态分布,即人们大都倾向于合理期待、解决问题。对于自责等则是偏负态分布,即大多数不是过分自责而是倾向于解决问题,与现实情况相符。
3.2 项目的二测分析见表5。
“向别人寻求物质上的帮助”一题在分维度上的负荷偏小,但是经过了再次访谈验证、质的分析等,确实是实际中有必要存在的项目,所以依然保留。
3.3 问卷合成最后根据项目分析结果和收集上来的反馈意见,删除CR值未达显著水平、与其分量表相关系数小于0.5、因素负荷小于0.4、与其他题目相关太高、以及被试反馈不易于理解和作答的项目,共筛选出86个项目,添加3道测谎题。正式问卷89道题目。结果
4.1 信度分析对正式量表进行施测,信度系数见表6,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较高。
4.2 效度分析
4.2.1 内容效度本量表的项目来源于文献和相关量表、心理专家访谈和对白领人群抽样调查访谈整理后的结果,并征求了部分专家的意见,从而保证了量表的项目能反映当前
我国白领精神压力的实际情况。另外,在正式量表形成的过程中,还多次征求部分被试的意见,请专家就项目内容进行了严格的质的分析(见2.3.4)。多次审查,修改,从而保证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4.2.2 效标效度 抽取87名40~60岁的企业在职人员,分析压力事件量表与《城市中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的关联程度,以考察本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
结果显示,压力事件量表与心理健康量表各维度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4.2.3结构效度对正式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讨论
在传统的压力源基础上,本量表加入文化、发展性两类压力事件来进行更完整的评估。个体对压力源做作出评估后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按这3个方面进行维度划分·结果表明该量表的信、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直接面对问题或逃避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起到缓解心理紧张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称为积极或消极,它们的效果也依据环境变化而变化。本研究不把转移等简单视为消极应对。而是根据使用频率等指标来综合评定。
在很多理论概念的讨论中把压力作为1个整体过程来考虑,但以往的压力评估却常把三者孤立起来研究。例如,仅凭某一段时问的生活压力事件来推断个体的压力状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没有很好的考虑到若1个问题指向型且压力反应偏向心理的个体虽然压力事件较多,但是造成的影响可能比情绪指向型、压力反应偏向行为的个体小。本研究对个体的压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考虑,对于测评的准确性有不少帮助。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把压力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考虑;②在压力事件中加入了随着社会文化变迁,日益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和发展性压力事件;③区分了压力事件、压力反应和压力应对。另外。本研究因为考虑到填写方便和统一化计分,全部设为客观题。而没有设置主观题填写,虽然方便快捷,但是也可能忽略某些复杂的过程和影响,怎样简便而具体,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思考的。
第二篇: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人们。(摘自百度百科)
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学生们也渐渐的感受到了不同方面不同大小的压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正确面对解决这些压力,成为我们最关注的事情,对于不同的解决方法直接有着不同的结果,那么我们更应该多关注当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为他们找到更好的解决压力的方法。
大学阶段面临着目标的选择,社会角色与个性意志,理想与现实,自我成熟感与自控能力之间的矛盾,加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应对得不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成为能力发挥和身心健康的障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能力、思想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我觉得学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应该进行了多一点的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通过对在在校大学生于不同年龄(17-24)不同性别不同系别的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普遍都存在过多过少的压力男生压力较女生过大些
(二)主要压力来自于平日的学习和对前途的担忧
(三)内向的同学更倾向于人际关系的压力
(四)学生在有压力的时候很少能够去找心理辅导老师倾诉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意见以便能辨正确的减轻学生们的压力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人生,要拥有明确的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目标才能前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让他们充分了解社会需要,专业发展以及自身特长,从而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不同的个体,帮助其树立适度的学习标准,制定恰当的学习措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会利用图书资料,学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还应培养良好的学风,形成团结、凝聚的学习氛围浓厚的集体。
(二)、提高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
人活在社会当中,不可避免要和其他人接触,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应适时发现学生交往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就矛盾和问题的出现要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和集体交往中的矛盾和问题,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要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注重培养豁达大度的气量,要求学生从个人行为的点点滴滴做起。另外适度提高学生的社交意识,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来进一步增强他们将来的就业能力,有效完成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三)、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五)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普及心理知识 让学生自己调节心理来缓解心理压力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来调节自身压力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给自己定位准确 扬长避短。尤其在刚入学的大学生身上 他们在中学阶段 一般有心理优越感 而入学后仅只是大学生中普通的一员。对此 大学生们首先要逐步接受自己成为普通一员的事实 接纳自我。
(2)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时 要对心目中的大学进行调整 使其回归到现实中 以减少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压力。并且要常问自己“来大学干什么”“今后要成为怎样的人”等 有利于角色定位 适应新环境。
(3)确立大学的学习奋斗目标。大学生入学后 往往会有意放纵自己 导致目标、理想、方向的迷失。这是诱发心理问题的病状 看到别人有条不紊地学习工作 便会产生压力。所以大学生必须给自己确立学习奋斗的目标 从心理等角度来讲 有一个明确目标 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 无形中会转移留意力 削弱心理压力的不利影响。有了明确目标 就有了内在驱动力 使人变得积极向上 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压力。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一种适合高校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要发挥好它的作用,就必须着力培养有本校特点的校园精神,如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等,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加深对网络文化研究和控制,决不让腐败没落的东西污染学生的身心,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文雅的氛围,保证学生在优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不断地提高认识、升华情操、磨练意志,从而铸就健康的经得起考验的心理品质。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
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做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第三篇:女性精神压力问题演讲稿
做更勇敢、更睿智、更富有灵性的职业女性
(认真对待精神压力问题)
作者黄布华
站在世纪之巅的女性她们在各领域中都有出色表现,淋漓尽致地发挥着温柔、细腻、善解人意等女性特质。回眸人类发展的轨迹,沧海桑田,万千巨变。“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观念早已成为陈年旧历,越
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到职场中,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在工作舞台上崭露头角、施展才能,女性更立体地接触外面世界进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女性的能力得到了发挥进而实现了自我价值;在电力行业中用她们的睿智和勤劳撑起了事业的半边天。但她们在职场地位日益提升的同时,也要面临诸多挑战;有人用“她世纪”来形容当代女性在社会中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职业女性的精神压力
职业女性最突出的一大生命指征就是精神压力。每个人都有心结。加了“职业”两个字的女性,似乎多了些许无奈。由职业衍生出来的心理问题也似乎多了几分特殊性。
心理疲劳随着阅历的增长,职业女性对工作的新鲜感逐渐减少,不少人出现了莫名的疲劳。她们担心这种来自心理的疲劳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削弱自己的竞争力。
惧怕寂寞。尽管生活和工作繁忙而紧张,可是,一旦闲下来,就会从内心渴望将心中的烦恼、幻想和情感向人倾诉。但是,又苦于找不到可靠的、有耐心的、能够沟通的听众。
缺乏自信,事业发展不顺利的时候,很多女性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不足,过多地消耗了她们的精力和时间,减弱了她们追求成功的动力。信息时代随时随地的知识更新,而这也正是许多职业女性所欠缺的,由此而产生恐慌。
目标游移许多职业女性爱跟别人比,总觉得自卑,处处不如别人。来自内心的干扰,容易使职业女性被外界的目标所迁移。
如何对待精神压力
职业女性必须认真对待精神压力问题,精神压力就是心理压力,应及时自我调节,度过每个“心坎儿”。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精力,能力有限,凡事不要勉强,把所有事情分清轻重缓急,尽量进行全面安排。同时,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讲究方法,寻求支持。在学会合理地安排生活、工作时间的同时,要相信家人和朋友、同事,不要事事亲历亲为,而是要发动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
生活有序,忙里偷闲。无论生活、工作再紧张再繁忙,也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有张有弛,重要的是,要尽量挤时间和家人在一起,约上朋友去郊游,彻底放松自己,享受自己的时间。
有了烦恼你就喊,及时宣泄,找人倾诉。心理压力最好的排解方法就是宣泄。当感到有悲伤、愤怒、急躁、烦恼、怨恨、忧愁、恐惧等情绪时,可以大声地喊出来或哭出来,同时要勇于向亲友倾诉,或是向心理医生唠叨,在他们的劝慰和开导下,不良情绪便会慢慢消失。注意饮食,合理调节。日常饮食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定时定量,别因为忙碌而放弃正常的饮食。营养不良只会影响精力,不仅不利于工作,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人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然而凡事应有度,不可杞人忧天,或终日为之忧心忡忡,无端愁思,尽量学会自我约束。即使确有值得忧虑的事儿,也不能整天闷闷不乐,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在工作中使女人更勇敢、更睿智、更富有灵性。
阳光与星光的交替,是她们送走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又迎来了多少个明媚的晨曦。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知荣辱,礼赞当代女性;树新风,用无私和真诚,支撑起电力事业的一片蓝天,用青春和汗水,奏响新世纪腾飞的序曲。树立爱国爱民的思想,做到手上有本领、心上有群众、肩上有责任、身上有正气,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励、自警: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更要以“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有多少职业女性,以她那勇敢、睿智、富有灵性的天天忙碌的身影,神采奕奕出现在我们身旁。在新时期文明灯塔的指引下,站在时代的最前列,领引时代风尚,推动着时代进步。
第四篇: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内容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内容
1、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内容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校 年级 班级
指导语:下面是有关你近来心理状态的一些问题,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目, 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每一个题目没有对错之分。请你尽快回答,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思索。
每个题目后边都有五个等级供你选择。分别按照程度的高低用1、2、3、4、5来表示。注意:①每个题目后只能选一个等级,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②每个题目都要回答。
从无
轻度
中度
偏重
严重
1.我不喜欢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
2.我心情时好时坏
3.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
4.感到人们对我不友好,不喜欢我 5 5.我感到苦闷
6.我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7.我学习劲头时高时低
8.我对现在的学校生活感到不适应
9.我看不惯现在的社会风气
10.为保证正确,做事必须做得很慢
11.我的想法总与别人不一样
12.总担心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齐
13.容易哭泣
14.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15.我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16.经常责怪自己
17.当别人看着我或谈论我时,感到不自在 5 18.感到别人不理解我,不同情我 5 19.我常发脾气,想控制但控制不住
20.觉得别人想占我的便宜
21.大叫或摔东西
22.总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23.必须反复洗手或反复数数
24.总感到有人在背后谈论我 5 25.时常与人争论、抬杠
26.我觉得对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27.我对做作业的热情忽高忽低
28.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我感到难过
从无
轻度
中度
偏重
严重
29.我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30.老师对我不公平
31.我感到学习负担很重
32.我对同学忽冷忽热
33.上课时,总担心老师会提问自己
34.我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35.我对老师时而亲近,时而疏远
36.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感到紧张
37.别的同学穿戴比我好,有钱,我感到不舒服 1
38.我讨厌做作业
39.家里环境干扰我的学习
40.我讨厌上学
41.我不喜欢班里的风气
42.父母对我不公平
43.感到心里烦躁
44.我常常无精打采,提不起神来
45.我感情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
46.觉得心里不踏实
47.别人对我的表现评价不恰当
48.明知担心没用,但总害怕考不好
49.总觉得别人跟我作对
50.我容易激动和烦恼
51.同异性在一起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5 52.有想伤害他人或打人的冲动
53.我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
54.我对比我强的同学并不服气
55.我讨厌考试
56.心里总觉得有事
57.经常有自杀的念头
58.有想摔东西的冲动
59.要求别人十全十美
60.同学考试成绩比我高,但能力并不比我强
2.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构成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由60个项目组成的,每个项目的评分按5级制的评分进行。每个项目后面共有5个等级共数十种选择,这五个等级是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与严重。
分别按照等级的程度用1、2、3、4、5组成。①无,表示没有意识到该项目有问题。
②轻度,表示意识到该项目存在轻度的问题。③中度,表示意识到该项目存在中等程度的问题。④偏重,表示意识到该项目存在较重的问题。
⑤严重,表示意识到该项目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
3.评分方法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是由60个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60,得出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分为10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都是由6个项目组成的。将每个分量表6项得分之和.除以6,就是该量表的平均分。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采用五级计分法,即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
4.判断心理健康的分数标准
为了简便判断心理健康的程度,我们根据大量测试中学生的结果,以2分为判断心理健康是否存在问题的标准分数线。
心理健康总分如果低于2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上是良好的。如果心理健康总分超过2分,表示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总均分在2-2.9分之间,表示心理健康总体上存在轻度问题。心理健康总均分在3-3."分之间,表示心理健康存在中等程度的问题。
心理健康总均分在4-4.99分之间,表示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存在较重的问题。心理健康总均分在5分,表示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从心理健康总均分来判断心理健康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指标。但是,心理健康总均分没有问题,不等于每一个分量表不存在问题。一个中学生在焦虑分量表存在问题,但从总均分上看可能反映不出来。因此,我们既要从均分上判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要从10个分量表去具体地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把总均分判断学生总体情况与分量表判断学生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既全面又具体地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共有60个项目组成。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有10个分量表组成。这10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60个项目的分数加在一起除以60,成为该量表的总均分,即从整体上衡量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下面我们把10个分量表各自包括的项目说明如下。①强迫症状
强迫症状反映受检查者,做作业反复检查,总爱洗手,反复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总担心自己的衣服穿得是否整齐,总担心考试考不好等心理状况。强迫症状是由6个项目组成的,它们是3、10、12、22、23、48项组成。②偏执
偏执是反映受试者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别人占自己的便宜,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适当,对多数人不信任,别人与自己做对等心理问题。偏执是由量表的第11、刻、24、26、47、49组成。③敌对
敌对反映受试者经常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经常与人争论,容易激动,有摔东西的冲动等等。敌对是由心理健康量表的第19、21、25、50、52、58项组成。④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
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反映受试者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对别人求全责备,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心理问题。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是由该量表的第4、17、18、45、51、59项组成。⑤抑郁
抑郁反映受试者感到苦闷,感到前途无希望,经常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等。抑郁是由该量表的第5、13、14、16、44、57项组成。⑥焦虑
焦虑反映受试者感到紧张,心神不定。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总觉得心里有事等。焦虑是由该量表的第6、15、34、43、46、56项组成。⑦学习压力感
学习压力感反映受试者感到学习负担重,上课怕老师提间,害怕考试,讨厌做作业,不喜欢考试等。学习压力感由该量表的第31、33、36、38、40、55项组成。⑧适应不良
适应不良反映受试者对学校生活不适应,看不惯社会风气,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的学习环境等心理问题。适应不良是由该量表的第1、8、9、29、39、41项组成。⑨情绪不稳定
情绪不稳定反映受试者情绪忽好忽坏,情绪忽高忽低,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教师、同学、家长时而亲近,时而疏远等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是由该量表的第2、7、27、32、35与53项组成。⑩心理不平衡
心理不平衡分量表反映受试者感到老师或家长对自己不公平,同学考试成绩比自己好自己难过,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不服气等心理问题。心理不平衡分量表由该量表的第28、30、37、42、54与60项组成。
第五篇:观察量表
理想是人生路上的灯塔
——六年级(下)第三单元习作课堂观察小结
一,准备工作:
课前召开的课前会议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听课模式,在会议中,由黄老师讲述教学流程,陈静老师负责记录课前会议,我们熟悉了课程内容、课程环节设置、并根据自己的课堂观察量表,选择了合适的课堂观察点,为有效的课堂观察做了充足的准备。
二,情景描述
师:我的理想是什么?
生: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一名足球赛解说员,因为他需要锐敏的思维,流利的表达,渊博的知识。
生:老师,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
师:为什么?
生:我还没有想好。
------
三:观察过程:
以
四,观察推论:
“作文课堂教学师生活动时间观察量表”记录了每个环节教师和学生分别的活动时间。由记录表来看,本次作文教学老师的活动环节十分清晰,共分为四个主体部分——导入、明确习作要求、畅谈自己的理想、写法指导。从师生的活动来看,课堂上关注了学生的活 1
动,各环节学生累计时间打25分钟学生畅谈交流的非常充分,为学生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师在安排“理想是什么”“树立理想的原因”“怎样实现理想”这三个步骤的时间安排来看,重点突出了“怎样实现理想”这一环节,解决了学生习作时最为困惑的部分。
从习作指导方法量化观察重视学生的读,思,说,写,评等多中方发的运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交流倾听,教师小结,任务落实到位。
PPT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量化观察中教学内容与文字提示出现的时机恰到好处,是教学思路的载体,文字的在现,正确引导学生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所学内容。
五,观察建议:通过以上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疏忽的地方;有些环节中问题处理时出现重复:如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是为了强调重点,我们可以从个教学侧面区加以阐述。在学生交流中应增加互评环节,在范文《我的理想》中的一段内容与学生提纲有所冲击,幻灯播放时再慢一点,内容现编上在精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