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小学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_历史论文
谈小学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_
小学历史课本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觉得,要在小学历史课上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老师除了要准确地把握住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适当地增补一些乡土教材,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课教学的始末外,还应注意做到:
一、激发学生情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情感”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因素。学生的感情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来再现当时当地的情景。例如教学《中日黄海大战》一课时,为了突出邓世昌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勾起学生回忆影片《甲午风云》黄海大战的生动场面,再让学生议论,教师归纳时指出邓世昌入水后曾被随从救起,但当他看到全舰战士都牺牲了,再次跳入大海殉难,临死前还高呼杀敌不绝,这种义不独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着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是过去的东西,它主要靠教师语言的讲述,使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和概念。因此历史教师的语言应准确、精炼而富于感情和启发性,才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教学《百日维新》一课时,教师要生动形象地讲述史实,绘声绘色地展现意境,戊戌六君子代表人物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献出生命,“(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请保留此标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铿锵语言,在教师敬重、慷慨、深有感情地讲述后,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以表达谭嗣同不畏艰难,为人民、为国家敢于献身的精神,激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崇敬。
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历史课必须改变照本宣读、一讲到底的旧模式,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教学诱导他们步步深入。教师犹似一位导游者把众多的“小游客”带到历史的百花园中去欣赏“奇花异景”。在教学中,我们在新课讲授前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思考题,在课堂上自学课文。对教材有初步理解后,教师再铺开叙述,启发提问,让小学生对历史的来龙去脉步步深入理解。例如讲解《大泽乡起义》一课,我们列出三个思考题:为什么秦末会发生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这次农民起义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这种按教材重点难点出示思考题,逐段阅读课文,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然后教师铺开叙述,既可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可把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允许学生根据自己课外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补充,只要不是野史,只要围绕本课教学内容,就鼓励他们讲。他们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从书》等书中,学到不少知识,在课堂内外谈论。我们还开辟了“历史第二课堂”、“历史之窗”,让学生在这个园地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进而也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第二篇:谈历史论文的写作
谈历史论文的写作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梧桐先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明史研究专家,这是他给该校历史系本科生做报告的讲话稿,我转发给同学们以帮助大家掌握历史论文的写作方法。蓝色字体是我添加的。
为何写论文?
作为历史系,我们在四年中需要学习史学的基本理论,中国通史的基本脉络、世界通史的基本脉络,作为民族大学,还必须掌握我国民族历史的基本概况。有所学,就必须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史学研究,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便是锻炼我们进行史学研究能力的手段。
论文的准备工作
一、确定选题
要明确选什么样的题目,我们就必须先明确对史学论文的评价标准,一般说来是从如下三个方面评价的:
一是学术价值,即此论文在学术上能解决什么问题。二是科学性与否,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
三是社会价值,通俗的话语来说,就是现实意义,即本篇论文能给我们当下以什么借鉴。
在论文撰写中,我们务求达到社会价值与学术家价值的统一,但这对于本科生的学年论文要完全达到以上标准要求是高了些,但是必须以此作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在本科生论文的选题中还需注意几点: 一是要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研究课题。
二是必须考虑主观条件是否具备,即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篇论文。三是客观条件是否具备,你能否看到论文所需的材料。比如你要撰写的论文材料在国内根本没有,只在国外某个图书馆里才能见到,那这样的选题明显是不现实的。同时也要看自己是否有充裕的时间来完成论文。
对于选题的入手,历史学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理论上所有过往的事情都是历史学的研究范围,论文的选题可小可大,小的可以考证某个地名的历史沿革与某个具体历史事件的史实,大的可以探讨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脉络。我认为大家撰写本科论文务必考虑从小处入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有位严中平研究员,他曾说过,不管是从科研的正常步骤还是从个人的学术成长来说,都应该先个别,后一般;先局部,后整体;先断代,后通史;先分析,后综合;先具体,后抽象;要先搞清局部的具体的史实,之后在进行抽象的总结。对于确定选题的具体情况,有三种,一是可以选着一个题目,围绕题目寻找材料,整个撰写论文过程中都不更改论题。二是先定一个大方向,将资料收集齐全,看过一遍后,定下一个选题。三是搜集好材料后,先就自己想法撰写论文,在论文完稿后,再给论文定下一个题目。三者皆是可以的。
我给同学们的选题有些属于一个大方向,尤其是题目后面带括号的,还有“三农”政策的那几个题目,大家也可以根据资料的收集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去写,比如“三农”只其中的农业、农村、农民,或者是写三者的焦点问题即“土地问题”,具体题目大家可以另外定。
二、资料的收集与鉴别
说到这,就要谈到资料的收集与鉴别了。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资料可大致分为三种:文献材料、文物材料、考古材料。
(一)利用前人研究成果
收集资料的第一步应是翻阅前人的研究成果,前人就你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引用的文献都已经标注出来了,这就是一份很方便的参考文献检索表,你大致翻阅前人研究成果后,该看什么文献,也能大致清楚了。在翻阅前人研究成果之外,还要注意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检索目录,查找索引,以便于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论文。
前人研究成果是指后人研究历史的相关的著作、论文。
(二)资料收集的原则
在资料的收集中,我们应遵守以下的原则:
一是“竭泽而渔”,与此有关的材料我们都应该弄到手,并翻阅一遍,虽然这一点很难做到,但至少要能避免大的遗漏。二是尽量使用第一手材料,什么是第一手材料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鉴别原则:当时人记当时事,当地人记当地事,当事人记亲历事,符合以上之一标准的便可视作第一手材料。
比如研究唐史的必须要看《资治通鉴》,但是研究秦汉的就应该去翻的是《史记》、《汉书》,因为《资治通鉴》也是依据这些材料所写的。当事人记亲历事时也要考虑一个记事人主观思想的问题,因为他在记载亲历事件的历史时,极有可能更改或删掉于自己不利或无法证明自己观点的史实,比如梁启超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历史学大家,但是他的《戊戌政变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就有许多的错漏,许多都是出于梁启超本人的需要,而更改了对于事实的记载。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学会与其他的材料相对比照而判断。
(三)如何辩伪和考订资料
在收集齐全资料后,要对资料进行辨伪和考订,如何考订呢? 在此介绍几个方法: 内校法,即通过对比材料本身,看资料本身的前后是否矛盾。
外校法,通过与其他文献对比来校正史料。民国学者王国维先生有二重证据法,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参考本国其他民族语言或者国外文献的记载。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当时王国维所处的年代,又许多西方的新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传入,这些都可以用来比照中国历史的事实。
史源法,寻找材料记载的源头,避免中间流传过程的讹误。顾诚先生曾有一篇文章叫《李岩质疑》。李岩在郭沫若那篇文章,就是那个延安整风文件之一的那篇1中有个知识分子李岩,他认为李岩是个重要人物,对农民起义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顾诚先生通过对李岩材料的详细考证,证明了李岩是个乌有先生。
(四)对待资料的态度
对待原始文献与材料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定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绝对不可以为了论证自己观点虚构篡改材料,甚至虚构材料。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直火得不行,但它其中是有很多问题的,黄仁宇有一先入为主的观念,即只有地中海才能有资本主义萌芽,故为了服务于这个观点,他在材料 郭沫若文为《甲申三百年祭》,其中关于李自成农民军败亡和李岩在其中的命运有大段论述,其文虽短,影响却超越历史学本身,成为了近现代文化史上的“甲申现象”,经历长久学术争论,背后还有复杂的政治背景,近年曾有甲申三百年祭研讨论文集《甲申三百年祭 风雨六十年》,郭沫若纪念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四川郭沫若研究学会合编出版,值得参考,各大图书网站皆有售。1的选择上便有许多问题。比如在材料的引用上,它所引的《神宗实录》上的某些内容其实与原文是不符的,有些地方还有断章取义之嫌。
(五)阅读资料与引用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中,要随时对有用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进行笔录和摘要,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记笔记,可以做卡片,也有些学者认为卡片太小了,也可专用一张纸来誊写。在抄写的时候,一定要标注材料的作者,出处,版本,来源于哪本书的哪一页,因为你在做文章注释的时候,是要标明出版社和页数的,如果笔记的时候没做好,你要引用的时候,又得回去翻,是十分麻烦的。
四 论文的写作
下面谈到论文的具体写作,先说如何拟题。
题目:题目应直接标明研究内容,比如《牛耕的起源》这样的题目就让读者十分明白,研究的是牛耕,而且是牛耕的起源。题目也可以表现出坐着的倾向性比如,郭沫若先生有过一篇《替曹操翻案》,曹操这个人物不管是在京剧中还是小说中,都是奸臣的形象,郭沫若此文标题就表明了他的倾向性,他是要为曹操说好话,翻案的。
引言:有些地方也叫绪言、前言,引言的撰写务必点出你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前人已经有什么成果,重要的是要能吸引读者,让读者翻的时候,看到你的引言,就感觉到:“哦,这个问题我也搞不清楚,此文值得看看。”这样的引言才是成功的,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内容:在正文的撰写中,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分析问题,将你要考证的史实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清晰,而后阐述。
对于不方便采用这类方法的,也可以采用按问题归类叙述的方法来写。有一次,一个在安徽凤阳的明史研究论坛邀请我过去,问陈先生,方不方便写作一篇朱元璋与明代文化方面的论文。我在此文中是按照问题的分类来的,要分析朱元璋与明代文化的关系,首先得谈的肯定是经济问题,在文中我先论述的是朱元璋与明初的经济发展与恢复,明代的文化与明代的经济发展是有重要的关系的。之后我论述的是朱元璋的治国思想对明代文化的影响,最后谈到了朱元璋在位时期他的文化政策,即他在科举、文化、教育上制定的具体政策,对明代文化产生了饿怎样的影响。2
陈梧桐,《朱元璋与明代文化》,《燕赵文化》2004年第2期,见于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原文与陈梧桐先生所述具体内容2最后的部分是结语与余论,在结语中需要对全文的核心观点进行总结,不过本科论文篇幅较短,观点表述不应十分散乱复杂,有时并不需要结语,但像硕士、博士论文,这样篇幅的,往往就需要一个结语来提炼核心观点。
余论中,往往提及与论文研究课题有关,不是本文有义务涉及或有讨论的,但却对于读者理解论文研究课题有帮助的文章,有必要的要点名。当然结语与余论部分,并不是必需的,如果你想要的话,可以加上。
资料注明的方法:注释的方法,有页下注、夹住、文末注,夹注一般只有报刊采用,学术论文所引大多内容较长,如果夹住的内容及前后括号横跨几行正文,就显得不太规范,文末注在阅读的时候并不利于读者,翻到有注释的地方,往往要翻到后文再看,很不方便。现在采用页下注是比较多的,在页下注中,我们必须注意格式的统一,比如: 《明史》卷二十九,《刑法志》XX页。《明史·刑法志》,XX页。
这两个注释方法在全文一定只能取其一,不然是严重的违反规范的,大家可能在看论文的时候,经常发现前后注释不一,这很明显的是用了他人的材料,连注释一起弄过来的时候,改都没有改,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上面那两个在页脚下面文字就是注释,页下注。
五 论文的文字表达
宋代学者吴缜[注七]提到史学著作的评价有三个标准,一曰事实,二曰褒贬,三曰文采。
[注七]:吴缜,字廷珍,四川成都人,北宋史学家,生卒年不详。曾知蜀州(今崇庆县)。著有《新唐书纠谬》、《五代史纂谬》。其《新唐书纠谬》20卷,对《新唐书》指证错误多达400余条,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详见百度百科,吴缜词条。
章学诚认为“史所载者,事也,必籍文而传,故良史某不攻文。”这句话说的是历史都必须用文字表现出来,所以好的历史学家都必须在文学素养下下些功夫。
有所差异,但指导思想是一以贯之的,陈梧桐先生在此文中行文十分严密,论述结构明晰,条理性强,可供作为论文思路的范例。韩愈又说“宏其中,而肆其外”,即史学论著内容要深刻,外在的文采也要能吸引人。
文字表达不能强求每个人都达到很高的水准,但是我们至少要做到表达准确、简介、不罗嗦,刘知几就说“文约而事多”,文章既要简洁而又要事情表述清晰。这点说来简单,其实做到要功夫。我看许多学界人所作的论文,根本就没有重点,通篇看了几遍,都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都有着啰嗦的毛病。所以我们写论文的时候务必求清爽。
六 提纲、初稿与定稿
在论文撰写之前,要写一个大略的提纲,这之前要做一项工作,即把获得的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排比,这样能更便于我们看出事情发展的规律,也便于我们思考文章脉络。
关于初稿,司马迁有一句“宁失于繁,勿失于略”[注八],宁可有繁多、啰嗦的缺点,而不可以有缺漏。在初稿中,资料可多一些,论证可详细一些,这样对于日后论文的修改是大有裨益的。最后我们要达到的标准是观点要鲜明,资料要可考,逻辑要严密,文字要生动。
最后,到了定稿这一阶段,我们要做一下几个工作:
1.核对全文所引用的资料,包括资料是否有错漏和资料的页数。2.要检查论证过程与结论之间关系是否紧密,逻辑是否成立。3.检查文章篇章结构是否合理,读来层次感觉是否清晰。4.文字的表述是否简明通畅。
5.要统一全稿正文和注释的格式,前后文名词必须统一,比如前文你使用了社会价值,后文又用了现实意义,那么二者必须取其一。
第三篇:高中历史论文: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
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在初中课程改革实践以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有太多的东西不了解,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掌握,但一下子又学习不完、掌握不了,因而,在历史教师心中也就留有太多的迷惘与困惑。“路在哪里?”不仅从心底发出的哀怨与呼唤。在课程改革中,确实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去了解、去掌握。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历史课程改革与教学以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公民为根本目的他们向往与追求真、善、美,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或者说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其中,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坚毅、严谨、求真、求实,怀疑、批判、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能和谐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热爱生命,尊重人格、人权,讲究人性、人道。体会最深的是,一旦接触到教学实际,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一组组关系错综复杂,真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无疑,坦然面对、正确理解、尽快理顺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就成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那么,哪些关系是首先要去理顺的呢?
一:领会课程理念,改变旧观念。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初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初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遵循初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三)初中历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二:三维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是课程学习的基本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过程与方法”旨在强调历史的认识过程以及得出结论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指通过历史学习与感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精神、优良的人格品质、科学历史观、开放的世界意识,等等。与以往的历史教学目标(即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相比,历史三维课程目标有很大的变化: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方面有相通的地方,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大大缩小,而历史探究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它特别重视历史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受,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它着力扭转以往思想教育中的泛政治教育化倾向,力求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格道德品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依托学科知识,用心爱心专心
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三维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就不难处理,三维课程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怎样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仿效。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去探索,去行动,使新课程理念能够体现在其教学行为上。这种探索、行动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提高、不断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困惑、困难、误区,但只要确立新课程意识、把握新课程理念,就会在实践中予以调整、改进。在一定意义上说,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的发现误区、分析和研究误区、形成应对误区措施、办法的过程。旧的误区消除了,又会出现新的误区。当然,这不会是简单的重复,新的误区的出现常常意味着新课程进一步开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课程的课堂上存在的误区就是新课程实施中面对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才能使教师将新课程理念加以内化为个人的信念,才能使新课改切实向纵深推进,才能真正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如果看到新课程的课堂上存在着误区(有时是不是误区还很难说)就大惊小怪,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那么就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就会使新课程的实施在低层次上徘徊。人们经常说,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也许能够说,新课程的课堂上,没有误区才是最大的误区。人们谈论新课堂误区,几乎都要列举一条“滥用现代教学手段”之类,常常要责怪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种种弊端。而事实上,以多媒体课件为特征的教学技术远远没有达到“滥用”的程度,即便对某一个教师来说最多也是偶一为之。能够独立制作供自己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的老师少之又少,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机会也非常有限。也许,不用这些“花里胡哨”手段照样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现代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并不单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感受现在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的魅力,领略一种特有的氛围,使学生受到一种感染和熏陶。所以现在教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使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四: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
《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单一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过程,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历史课程还必须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逐步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合理地、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课程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启发学生思考的内容,多些“论从史出”,少些结论的灌输,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可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采访历史见证人,撰写家庭简史和社区简史,举办专题展览等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发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要注意师生互动方式;要设计两三种
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履行组织、指导、示范和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力求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建议、课型选择、参与社会实践和鼓励学生动手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与此同时,以往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要求和有效做法仍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
五:传统教学要求、做法与课改教学要求、模式的关系
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对传统的扬弃,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初中历史课改也不例外。从依托学科知识,利用学科教学理论、方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讲,以往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合理要求和有效做法仍有生命力,还是要坚持的。如注重历史主体知识的落实、历史线索的梳理,注重历史概念的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的归纳,注重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归类与多角度分析,注重讲、练、评的有机结合,等等。当然,一些教师一讲到底、照本宣科、满堂灌、题海战术的那些做法肯定是不能再搞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因为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历史教学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这方面,一些课改的先进地区,一些优秀的教师早已进行过探索,有不少东西值得我们借鉴。从理论上讲,课改背景下的历史课应该是全面开放的,它应力求教学理论多元化、教学素材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功能多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应该在合作探究的天地里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该使学生和教师以平等的地位、平和的心态共同去学习、领悟、探讨历史,最终使师生在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领域里都敢想、敢说、敢写、敢做,能想、能说、能写、能做,善想、善说、善写、善做。当然,这种美好局面的到来需要一个长过程。在现阶段,不能忽视教师在思维方法和价值观方面的引导,不能离开教师在内容、概念方面的讲解,理智的做法应当是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融会贯通。
应该说,一名比较出色的初中历史老师是一位能抓住每一节课的关键点的水手。而这样的历史老师并不是天生的,总是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分不开的,与在高中历史教学研究领域里始终坚持不懈地高标准.严要求分不开。谁抓住每节课的45分钟,重难点,谁就能赢得上课的主动,赢得学生的欢迎,在工作中不断体味到幸福和成功。
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安九红
第四篇:谈中学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
谈中学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历史课本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觉得,要在中学历史课上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老师除了要准确地把握住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适当地增补一些乡土教材,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课教学的始末外,还应注意做到:
一、激发学生情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情感”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因素。学生的感情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来再现当时当地的情景。例如教学《中日黄海大战》一课时,为了突出邓世昌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勾起学生回忆影片《甲午风云》黄海大战的生动场面,再让学生议论,教师归纳时指出邓世昌入水后曾被随从救起,但当他看到全舰战士都牺牲了,再次跳入大海殉难,临死前还高呼杀敌不绝,这种义不独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着每一个学生。
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是过去的东西,它主要靠教师语言的讲述,使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和概念。因此历史教师的语言应准确、精炼而富于感情和启发性,才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教学《百日维新》一课时,教师要生动形象地讲述史实,绘声绘色地展现意境,戊戌六君子代表人物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献出生命,“我自横刀向天笑”的铿锵语言,在教师敬重、慷慨、深有感情地讲述后,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以表达谭嗣同不畏艰难,为人民、为国家敢于献身的精神,激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崇敬。
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历史课必须改变照本宣读、一讲到底的旧模式,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教学诱导他们步步深入。教师犹似一位导游者把众多的“中游客”带到历史的百花园中去欣赏“奇花异景”。在教学中,我们在新课讲授前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思考题,在课堂上自学课文。对教材有初步理解后,教师再铺开叙述,启发提问,让中学生对历史的来龙去脉步步深入理解。例如讲解《大泽乡起义》一课,我们列出三个思考题:为什么秦末会发生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起义的经过是怎样的?这次农民起义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这种按教材重点难点出示思考题,逐段阅读课文,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然后教师铺开叙述,既可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可把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允许学生根据自己课外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补充,只要不是野史,只要围绕本课教学内容,就鼓励他们讲。他们从《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从书》等书中,学到不少知识,在课堂内外谈论。我们还开辟了“历史第二课堂”、“历史之窗”,让学生在这个园地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进而也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第五篇:历史论文——谈中国近代史中的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中的洋务运动
前言:在中学时,我们已经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对中国近代史的洋务运动已有了基本了解,而在该学期的历史课中,老师生动的讲解再次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下面我将从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内容、结果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分别作以分析阐述。
一 洋务运动的产生及性质
1840年的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强大敌人的挑战,而中国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沉睡的中国里,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他们从事研究了解西方情势,并提出模仿西法“师夷长技以治夷”的呼声。英法联军的嚣张狂妄和大肆侵路,更激起朝野若干士大夫的觉醒,开始具体的推动“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等多方面的活动。他们在中央以奕忻、桂良、文祥等为代表,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吏,引发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洋务运动。这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一部分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 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不在中央,在握有实权的督抚方面。二 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此期间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的洋务活动,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创建海军、办学堂、派遣留等。洋务运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60年代到70年代为第一阶段,创办军事工业阶段;70年代到90年代为第二阶段,虽然还继续创办军事工业,但重心转为创办民用工业。军事工业:由于当时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洋务派急于用新式武器来剿灭。因而在“自强”的旗号下,洋务派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仿造西式武器的军事工业;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船舶修造厂。至1890年,洋务派所办近代军事工业共有24个。这些企业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
民用工业: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时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费来源,还有原料、燃料以及运输等问题,因此他们提出“要先富而后强”的口号,从70年代开始,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开始创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主要的民用工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中兴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刺激了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创办海军:1875年清政府决定建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计划十年建成。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海军实力最为雄厚。1885年,清政府为统一掌握海军大权,成立海军衙门。1888年北洋海军扩建为北洋舰队。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新式学堂的出现:洋务运动兴起后,对翻译、科技、军事、外交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洋务派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在兴办工业的同时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最早创办的是1862年在北京开设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同文馆,至1896年创办的新式学堂达20多所。并选派了大批留出国深造,中国出现了第一批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些留美回来后大多热心报国,成为栋梁之才。如詹天佑、邝荣光、唐国安等。三 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但这次运动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改变轻视科学技术的态度
中国古代历史上科学技术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清政府的统治者长期以来昏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顽固派抱着“中国文化独尊”论不放。洋务派的从中国被动挨打、屡遭屈辱的现实中看到了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落后。洋务运动更重要的贡献在于从此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使国人不再一味以追求仁人先贤之道为惟一理想,奠定了“科学”的根基与土壤。设立的新式学堂第一次将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带进课堂,从而培养出我国第一批造船、航海,机器制造以及近代医学等方面的人才,让国人重新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为祖国的独立与富强作贡献!
2、洋务运动引起思想领域的一次变革: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于是开办民用企业。在官办企业的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重农轻商”的观念。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为清朝自强带来新的活力,使中国的现代化商业萌生并渐渐成长。历史表明只有农工商都为本,国家才会富强。
3、对中国军事的影响:中国近代海军开始出现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清政府决定决定每年拨银四百万两作为海防经费,是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开端。七十年代中期,清政府内部爆发了一场关于海防和塞防的大争论,这场争论直接推动了清王朝国防建设的近代化。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统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与国防的近代化。清军队战斗力有所加强,对外国的侵略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
4、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政府开始重视外交,致力于培养外交人才。不仅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还培养了中国了第一批外语和外交人才,从此中国外交官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清政府的外交有了起色。也让国人明白外交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必行之道。
总结:100年前的洋务运动,是中国人拥抱西方物质文明的一次努力,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们在洋务运动期间进行的各项改革,使中国向近代化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是中国社会从未出现过的近代 化实践活动,这种实践对中国的影响是不可抹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