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联系与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联系与运用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弊端较多。如学生记不住历史知识,缺乏历史思维的灵活性;师生普遍缺少深入思考和广泛阅读历史的时间和兴趣;也有少数学生因基础差而不愿配合“灌输式”的历史教学等。二是统编教材关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或世界的大历史,主要是从宏观角度阐述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因而往往在内容上重知识体系,空间距离远,缺少历史亲近感;在趣味上重结论、轻探究、没有地方特色;在范围上重全局,缺乏地方史和地域文化的联系等。这些都是课程改革要求解决的问题。
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因此,为了落实历史学科“传承人类理想和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目标,我们有必要探讨历史教学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确立了《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联系与运用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探索能让学生自觉挖掘身边的历史,从而佐证并全面理解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养成历史思维习惯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目的。具体地讲有两点:一是通过地方史的挖掘,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逐步将课题研究得出的教学方法和理论,通过典型示范,集中推广,带动更多的师生自觉参与历史新课程改革,打造历史高效课堂,为完成总课题目标而奋斗。
三、课题研究依据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但重温历史同样可以身同感受。因为历史学科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能力、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有着自身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材内容,探究身边史实,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究性学习,也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本课题研究结合了国内外知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等关于体验性学习的理论和情境教育原理,包括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柯尔保的“新情境体验概念”,以及成都五十中的“历史活动课中的体验与回味”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四、课题研究内容
“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联系与运用研究”课题,重点解决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如何使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与地方史有机地衔接起来,让学生学会从地方史的探究中去领会民族史或世界史;二是不断反思和总结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联系与运用研究的实施效果,形成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历史教学中适当渗透地方史教学的一般原则,课堂教学操作规程,以及师生在历史探索课中的地位和使用界定等。
五、本课题研究的模式构建
㈠、课题研究原则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确立了以下实施原则:一是寓教于乐、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课题探究活动,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增长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自主创新,合作探究;课题研究要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探究中实现教学创新;三是大胆实验,稳步前进。整个实验在总课题组指导下,按照实验步骤,冲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不断归纳总结,逐步提高研究水平,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修正理论的过程,形成既有特色又有实效的历史教学模式。
㈡课题研究步骤:
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联系与运用研究,其步骤分为四个阶段,即课题研究准备和资料收集阶段、教材与地方史的联系比较交流阶段、地方史与教材衔接整合阶段和教学运用阶段,四个阶段循环往复,既可以作为整个课题的研究步骤,又可以作为某一专题的研究实施步骤。在每个阶段的研究过程中,还要注重细节,从小处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提炼能力。
⑴课题研究准备和资料收集阶段:指参与实验的师生以历史的、开放的心态进入课题研究的情景,从本乡本土的历史探究中获得新体验,产生新教法、新学法。师生能否以积极的心态,从教材中走出去,深入乡间地头,是整个课题研究能否进行的前提。为此,课题组要努力为实验师生创设合适的探索环境。具体实施步骤有三点:一是将理论的教材知识生活化、指导学生从地方史中去寻找教材知识的背景;二是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不能现代的观点去苛求古人;三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途径、多角度地感性认识历史事件;四是将大量的第一手材
料集中起来,为分类研究积累素材。
⑵教材与地方史的联系比较交流阶段:指实验师生将自己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和感受与他人分享探讨的过程。这是形成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步骤。在这一阶段,通过小组讨论,大会交流和教师点拔等形式,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学会独立思考。至于能否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获得多少历史知识,并不需一律强求,要允许各小组的探究活动存在差异性。
教师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引导交流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利用课内课外活动,创设辩论的情境,促进交流的升华;还要组织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丰富交流形式,培养学生乐于交流,善于交流的能力。
⑶地方史在教学中的联系运用的经验整合阶段:通过回乡调查,收集材料,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大家对于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因此,师生合作整理,归纳出课题实验的原则和精华,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地方史在教学中的联系与运用研究的模式和成果,就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任务。
这是地方史与教材联系学习的关键过程,实验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探讨、交流、反思,在科学性、条理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形成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在实验过程中,坚持以史导论,时时联系史实,事事探究原理,确保历史结论建立在具体史实的基础之上;同时,整合研究成果,一定要注意评价的公正合理,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现象,用二元论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⑷成果应用阶段:这是本课题研究成果的验证推广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把课题研究中归纳出来的学习模式和方法,运用到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这一方法,自觉运用,获得体验。这样循环往复地学习,养成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历史教学的进步,是学生学习历史的进步。
值得提醒的是,成果的运用一要注意历史知识的新运用,不能僵化;二要注重历史调查,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简要过程
本课题研究过程分为调查论证、课题规划、分段实施、成果形成和全面推广等五个阶段。
㈠、在调查论证阶段,课题组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生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解,结果98%的同学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
地方史内容,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进入历史,走入社会,贴近生活;亲自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观,提高其人文素养。90%的同学愿意参加课题实验,他们认为,家乡的历史资源丰富,通过课题研究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新课程改革方向。
经过调查了解,课题组又聘请市教研室等部门专家进行论证。他们一致认为,本课题研究准备充分,内容具体,形式多样,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可以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㈡、根据总课题组要求,历史课题组结合自身的课题特点,拟定了课题研究规划。一是选定了实验对象,即本校2007级高一学生为主体,向2008级高一同学延伸。到2009级高一学生入校时课题进入总结推广阶段。二是确定了课题研究小组。在学校总课题组领导下,历史课题组本着全校历史教师参与,重点依托核心成员的思路,成立了以李明海、张光富等专家为顾问,以徐家森、张裕仁、王晓风,文光松等同志为领导,以李主权为课题组长,童传荣、伍锦平、王怀彬、徐成志、张全、阳冬云等老师为核心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三是组建了实验兴趣小组,布暑了实验任务。即课题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实验活动,收集整理资料,进行实验小结,最终完成课题结题报告;童传荣、王怀彬老师负责当阳革命史研究,阳冬云、徐成志老师负责当阳文化古迹的研究,张全、伍锦平老师负责当阳生态文化旅游史的研究,同时伍锦平老师负责图片资料的创作与收集整理工作。四是制定了课题研究制度。
㈢、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分段研究。课题研究开始时,我们针对实验对象,进行广泛动员,提高他们参与课题材实验的积极性,并分别成立了兴趣小组。然后进行培训,就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如何将地方小历史与教材大历史有机地联系起来,如何撰写实验小论文等问题,通过集体讲座与个别辅导传授给实验师生。三是分阶段分类别选定实验内容,安排实验活动。如在讲述《人民解放战争》时,我们就开展了“回乡访英雄”和参拜“襄西烈士陵园”活动,让学生亲临其境,体会先烈们、前辈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零距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四是实验活动结束后,立即安排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并藉此开展历史竞赛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㈣、在课题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采取分组讨论、反思修正、集中归纳、形成成果的方法进行课题总结,形成了一些经验成果,其中包括以学生自主探讨为主体的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当阳革命史、当阳古遗址探
访,当阳名胜古迹与旅游等资料汇编。
㈤、课题成果推广阶段。课题研究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之后,2009年秋,本课题组经学校总课题组领导同意,在全校高
一、高二年级进行课题成果推广,全部历史课堂教学都要有机渗透地方史内容,安排一定实践活动,让历史课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一门开放性的历史课程改革正朝着预定目标逐步前进。
六、本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㈠、本课题研究提高了高中生学习和探讨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的兴趣。原来许多同学认为历史学习枯燥乏味,只重结论,比较空洞,所以很难进入历史情境;现在他们感觉到从联系地方史入手,由浅入深,历史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了。
㈡、本课题研究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地方史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当阳是一个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地方,尤其以三国古战场长坂坡为中心的三国历史文化圈,素来闻名于世。本课题把这些历史资源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既可以降低教材难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扩大了课堂教学的范围,学生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已基本养成。
㈢、课题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课堂教学新模式。即教师导学——学生分组自主探究,从地方史中寻求历史证据——集体辨论——教师释疑——总结提高的高效课堂模式。事实证明,经过一段时间演练,学生采用这种模式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能力大大增强,师生负担降低,教好、学好历史课程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㈣、课题组成员和师生共同努力,在不断实践、总结和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运用价值的课题经验论文,以及《当阳革命史》、《当阳文物古迹资料汇编》、《当阳生态文化旅游史》等地方史资料,并有部分史料图片展示。
㈤、课题研究转变了历史教师的教学观点,培养了青年历史教师的主动精神,他们已迅速成为历史教学的行家里手,成为我校历史教学的骨干。
七、关于本课题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㈠问题:
1、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联系与运用研究,意在创设历史开放性课堂,要推广这一做法,目前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怎样大规模培训?怎样评价?
2、学生喜爱这种自主探究学习历史的模式,可是由于时间和安全因素的限制,要推广这一教学模式,究竟有多大的空间和时间支持?
3、由于现行高考制度正在改革之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应试效果究竟如何等,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本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的因素。
㈡、思考:
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联系和运用地方史来辅助教学,并非要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部分依然要加以继承,特别不能搞“撒手式”的形式主义改革。
2、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联系与运用研究,所探讨出来的一的些经验成果也不是唯一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途径,历史教学依然要不断创新。
3、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入地方史研究,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参与者、合作者、导学者,主要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调查研究,对比分析,总结提高。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这种探究学习模式的方式方法,而不能成为传播者、灌输者。
八、本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1、课题顾问:李明海张光富
2、课题领导:徐家森张裕仁王晓风文光松
3、课题组长:李主权
4、课题组核心成员:童传荣王怀彬伍锦平张全徐成志阳冬云
参考资料:
1、《历史教育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荣法基:《剖析新课题新教材——高中历史》,人教版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4、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
5、《中学心理学》,陈安福编
6、向成庚:《浅议地方史资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7、刘军:《高中生对历史课程的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8、王建丽:《浅议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第二篇: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个的生词量大450个则不拘一格
700个左右450
400个 九年级全册约500个2500个。牛津教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
况
树立起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中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著名
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Wilkins1976
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量越大1997 词汇的习得
200
2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研究的内容 ①平时加强阅读
②勤于思考体操。③做日常生活的有心人
2、研究预期目标 词汇是基础中的基础活中。1读音规则记忆单词的拼法。“多数单
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语音规则及运用1996
199
4210地记住单词的拼写形式。2后再来追忆或重新学习。3
到另一个。4
课程测掌握词的真正含义。
5六、国内外关于 《全日制义务教育“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
300究的课题。
112008年12月-2009年3 完成222009年9好准备。3
432009年4月-2008年9
①实施
②
2009年10
2009年11月-1
2提交结题申请。
八、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
4九、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经验总结、课题论文、读书笔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
十、课题研究的收获
1、开展了课
2、课题研究的开展
关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初步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英语词汇教学是我们进行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新的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目标教材的普遍使用,词汇教学更是困难重重。
新目标初中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新目标教材的生词量大,呈现则不拘一格,大多都隐藏在课文中,学生不易察觉。因此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学生,特别是小学英语学习没过关的学生来说,或者是英语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词汇学习成了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自然这些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记得我在教刚刚毕业的一批学生时,在他们刚刚入学时,我和黄主任进行了英语学科的入学测试,我们出的题都是非常简单的,其中就包括了二十六个字母的书写,可是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大部分的学生不及格,还有学生连二十六个字母都书写不上来,真是让我们头疼啊!一学期下来进行期末考试,结果有一半的学生不及格,有个别的甚至只有十几分,两极分化严重,学生觉得难学,老师也觉得难教。其中我想词汇这一关就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语法和词汇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部分,但一些新的理论提出了词的组合模式(句型结构)显示了词汇和语法两者可以进行有益的结合,所有的词都有它的句型结构,且有相同句型结构的词,有相似的词义。学习者在学习中应注意词汇与语法学习的不可分割性,并在学习中注意语言学习的四个重要方面:理解、准确、流畅及灵活性。只要我们掌握了学习词汇的方法,能够正确处理好词汇和语法的关系,那么攻克中考英语就不是很难的事情。基于这种现状,我们有必要进行关于学生如何识记英语单词这一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是,“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因此可见,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可见,要学好英语,就应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相当数量的词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说,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就是记单词,单词容易忘记。显然,词汇量的限制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因此,如何突破英语词汇学习的难关便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寻求一个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以扩大词汇量的方法,一直是英语教师研究的课题。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中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有研究表明: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有直接影响,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都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戴曼纯,2002);但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是语言问题的核心。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语言词汇量是永无止境的。
五、课题研究主要目的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忽视词汇教学即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本质。我们一线教师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耐心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识记目标,安排合理的识记时间,养成良好的识记习惯,并在实际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和高度重视。教师还要随时抓住并利用英语词汇内在的有机联系,有效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不断地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类,形成知识体系。通过总结规律,利用规律,学生在学习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时就会变得轻松愉快,事半功倍。同时,词汇教学不能脱离实用意义,教师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语言材料,让他们在语境中通过认知来接受词汇知识,给他们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把所学到的词汇运用到实际中去,如此反复实践,学生的词汇掌握、运用能力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外语交际能力也必然得以增强。具体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检查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具有良好的群体合作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通过让学生参与英语学习,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树立起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六、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本人在这次科研课题针对课题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研究词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2.研究词汇教学中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运用。
3.研究词汇教学的规律与基本策略。在此基础上,自己利用平时加强学生的阅读,特别要保证学生一定的英语阅读量,在吸收各方面知识的同时,加强对英语词汇的感性认识;还要勤于思考,学会构思,善于做“头脑风暴”。
七、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通过研究词汇教学理论书籍从中获取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为构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依据。要掌握英语必须学会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无论采用哪种英语教材、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英语词汇教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抱怨最多的就是英语单词难读、难记、难写,记住了又容易忘记,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因此,加强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探索英语词汇教学的新方法,总结英语词汇学习和记忆的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大量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及记忆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必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具体如下:
(一)实验假设
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尽可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尽量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以期待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研究角度
1.激发兴趣,丰富学生对词汇的多感官接触,提高课堂效率。
2.激活旧知,感知新词,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3.结合句型,在语言情境中加深对词汇意义的理解。
4.利用各种手段,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提高科学、合理地组织复习的意识。
(三)研究目的
1.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自己的“词汇银行”。
2.能全面掌握单词的音、形、义并能理解其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
3.能灵活应用词汇进行独创性表达。
(四)研究对象
我校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取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网上查询、文献法、调查法、发现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总结等研究方法。比如:上网收集信息、图书馆查资料、找学生座谈、上观摩课、课题组成员进行教研讨论、经验总结、撰写论文等,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
八、实验步骤及任务
1、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9月)
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程开发能力培训。明确目标,准备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方案,落实课题组成员分工。
2、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3年5月)
实施研究方案,根据活动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施,并及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与总结。
(1)实验中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做好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工作。
(2)研究课堂教学词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并不断调整,改进。
(3)定期做好实验总结,效果评价,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调整。
(4)做好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的操作体系。
3、实验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实验报告。请上级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推广课题成果。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由我承担课题的主要工作,包括人员的分工、落实,课题的具体操作、分析和总结;组内其他老师负责词汇研究的资料准备工作。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由本人负责,成立课题组,健全研究机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同时确立制度,制定课题管理程序,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以激励为杠杆,激活教师研究热情;经费保证: 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相关书籍、必要设备的外出学习、开展活动等的经费来源;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顾问,选派骨干外出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最终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论文、反思等形式出现。
(一)预期初步成果:《中学生英语学习问题及原因的调查分析报告》
(二)预期中期成果:《中学生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三)预期总结成果:《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培养》课题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结题论文等。
《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本课题所设计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和教学实验过程体现了英语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教育学的有关理论,英语词汇教学要走出为传统英语词汇教学论所禁锢的怪圈,就必须重视学生如何学习这一重要的方面。重视学生活动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渠道,深化英语词汇教学改革是基础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必须“充分发挥英语老师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特别鼓励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把英语老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落实在组织、激励、指导、调控学生的词汇学习活动上来,使学生从“学会”达到“会学”,学会认知和发展,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英语词汇教学要从“重教”向“重学”转化,就必须研究学生词汇学习方式的类别、结构、特性、应用条件和相互关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式,学会选择和优化词汇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们关注较多的是英语词汇教学的各种方法、技巧和策略。这些方面的研究与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息息相关,但不足的是词汇教学的方法技巧只是泛泛而淡,对于英语词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我校学生英语整体水平较弱,还不能完全贯彻全英语课堂授课,这为课堂英语词汇教学增加了一定得难度。因此,我们研究创新性的词汇课堂教学模式将为我校英语词汇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我校学生英语整体水
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预期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仅将会有利于高中学生,尤其是英语“学困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卓有成效地发展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丰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指导英语词汇教学实践,而且能够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二、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找出产生、造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有困难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和措施,从而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可操作的、有创新意义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生源较差的问题,探索出高中学困生英语词汇学习规律和学习策略,变革和优化学生的词汇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获得主动、和谐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目标:
(一)研究内容:
1、课堂词汇教学
(1)、强化语音教学,注重构词规律教学
(2)、注重词汇意义的教学
(3)、注重语境教学,用词造句巩固词汇教学,加强作文练习巩固词汇教
学
(4)、深入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辨别英汉词汇差异性
2、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
(1)、充分利用词典,了解和掌握词汇
(2)、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和掌握词汇
(3)、用上下文判断和掌握词义
(4)、不要孤立地记单词,要按词汇链记忆单词,更要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词汇
(二)研究目标:
1.本项研究以词汇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词汇教学策略,试图研究学习者在词汇学习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教师对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问题,将理论运用于词汇教学,改变传统词汇教学方法,通过分析研究词汇的特点,优化词汇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兴趣,运用所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开展各项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自身的英语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即进行与学习活动结合的学习策略的培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科学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词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探索出提高学生单词记忆效率的方法,解决词汇在教与学中的掌握问题,更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学习成绩。使学生掌握正确高效英语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能力。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词汇。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开发和拓展英语教学资源的能力,活跃我校活动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收集词汇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进行比较,研究提高词汇教学效益的方法。
2、调查分析法:对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学前考查,根据学
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3、采用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1.1--4)搜集整理资料阶段。负责人范军合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入理解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杨存柱、杨晓燕负责搜集相关资料,其他成员进行分类整理。课题组成员进行集体学习和讨论。
第二阶段:(2011.5-2012.1)研究探索阶段。负责人范军合制定学生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建立个案后深入调查研究,作好前测、后测工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保实验效果.全体课题组成员研究调查结果,通过课堂实践研究制定课堂词汇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案,祝海英、关玉香负责执笔完善三个年级课堂实施方案。每位成员进行课堂展示并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2012.2-2013.5)实践阶段。负责人范军合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班级实践创新词汇教学方法,并各自完成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测试结果、成果展示等材料的整理。每位成员进行课堂成果展示并撰写论文。
第四阶段:(2013.6—2013.12)总结阶段。范军合、祝海英、马均清负责汇集整理资料、成果汇总、论文汇编,撰写结题报告送审。
六、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有别于其它知识领域及单一教学方法的研究,它是把如何高效地、切合英语教学及学生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并指导教师正确地引领自己的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进而掌握享用一生的学习本领。它有其创新之处,一、本课题研究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它致力于如何协调英语听说读写各语言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为消灭传统教学模式并造成哑巴、聋子英语现象寻找解决办法。
三、本研究致力于帮助教师由课堂的主导者向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转化,寻求学生主导并由个体积极参与的方法。
四、如何在课堂上增加人性化氛围,实现人人平等,个个进步,每堂英语课都有收获。
七、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完成此项课题是可行的,因为
1、我们有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2、有一批专业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钻研敬业精神强的教师的参与。
3、被实验研究的对象是生源面相对比较狭小,初中毕业后近80%全盘进入高中段的学生。他们中家庭背景差别较大,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各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八、本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预期产生的效果:
本课题研究将达到如下的效果: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富有个性地学习方式;实现师生共同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成长,在主
动参与中探索,在主动参与中发展。
九、最终研究成果
研究结束时编印《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论文集》
第三篇:浅议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提纲)
一、开展地方史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二、开展地方史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2、是历史课程的重要补充。
3、进行爱家乡教育,进而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
4、激活历史教学。
三、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导入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的应用 、在作业中的应用
2、在第二课堂的应用
四、地方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有驾驭地方史的能力。
、教师运用地方史的前提是:对教材的基本知识要做到非常熟悉。、教师运用地方史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了解地方史。
2、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 、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④、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⑤、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取孤证)
3、要注意使用地方史资料的度的问题
浅议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讲话稿)
一、开展地方史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漳平区域文化属河洛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一个分支和必要组成部分,处于一个富有特色的多元文化区域,呈现了多姿多彩的悠久的历史文化。
1、有相当价值的文物古迹,如古民居、古庙宇、石刻、商周时期考古发现、宋代永福鳌头窑址、和平陶瓷、特别是奇和洞遗址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次落户我市)等;
2、有不少历史文献(传世作品、族谱、);如明主事戴时宗文章《开建漳平县治记》、赤水镇廪膳生曹文烨、曹鸣凤奏章《请分设宁洋县议》、《徐霞客游记》等;
3、众多历史人物,如北宋时,漳平和睦里新桥出了“刘氏三代三进士”,刘弼(1067)、刘棠(1091)、刘琮,父子孙三代人均高中进士,人文蔚起,领龙岩县科举考试之先。王景弘,著名航海家,明代永乐、宣德年间与郑和一同下西洋,八次扬帆率数万人下西洋,这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大创举,永载史册。民国时期侨界领袖陈性初等;
4、有丰富多姿的民俗文化。如巫术民俗、信仰民俗、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生产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等。
5、此外漳平还有红土文化、漳平地方的特色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地方史教学提供大量的素材。
由于现实和历史原因,漳平地方史研究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古文物保存观念淡薄且惨遭文革“大扫荡”;漳平地域文化有被边缘化的趋向;本土文化研究人员少,学术氛围不浓;史料收集渠道不畅,原始史料匮乏;诸多因素使我们感觉进行地方史教学的紧迫性。可喜的是,在局校的关心及文彬老师的努力下,今天“陈文彬历史工作室”挂牌成立,开展《融入山乡文化,点亮历史课堂》课题研讨活动,我们历史老师也有了机会为漳平的地方文化传承做一点贡献了。丰富的地方史料及工作室活动,为地方史教学带来了机遇,而漳平地方史研究现状就不失为一种挑战。今天在这里谈谈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抛砖引玉。
二、开展地方史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历史感觉起来离我们太遥远了,对于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事件,学生往往很少有兴趣感,对于他们来说,关注更多的无疑是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地方史是学生生长地的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地方文化史,就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注入情感,融入记忆。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触可摸的存在,同时也产生历史感,养成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从而达到:“通过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地方史资料,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该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研究性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地方史资料,使学生进入历史,走入社会,走近生活,亲自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对未来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是历史课程的重要补充。
中国历史卷帙浩繁,线索众多,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确定了课程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程度。中学历史课本选择了最重要的知识进行介绍,但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国家,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介绍,显然无法全景式地详细介绍我国历史,此时,地方史就可以发挥很好的补充作用,让历史知识更加细腻,让历史更加直观,让学生了解的更加详细透彻。
3、进行爱家乡教育,进而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
“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爱国主义并非空泛的口号,爱国必先爱家,只有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才能热爱她建设她;进而热爱我们的祖国。”学生学习本地方史,不仅可以很好地了解故乡的历史情况,了解昨天以更好地认识今天,积极地投身到本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而且还可以由近及远,通过地方史的学习更好地学习,掌握祖国的历史,受到更加生动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国情教育。
4、激活历史教学。
学生对地方史不会觉得陌生,相反,会觉得十分亲切。学生往往因为涉及自己家乡有著名的历史人物、事件而感到自豪,学习起来就会有更大的兴趣、更好的效果。教学相长,如果将地方史纳入到正规的教学范围,事实上,对教师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多年来,我们的历史教学仅存在知识的固化教学,没有老师的发挥空间。久而久之,老师的历史思维也停滞不前。地方史教学的出现,能够给历史教师提供一个个性化的思想和知识空间。如此,历史课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复活”。
三、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导入的应用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一堂历史课,头开得好,就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活跃课堂。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果能利用学生身边的历史来导入,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中外交往与冲突》时,就可以用王景弘事迹导入,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效果非常显著。、在教学过程的应用
地方史料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素材。这些素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弥补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内容只偏重历史学科的“知识系统”,呆板教条、单调枯燥等缺陷;可以拓宽学习和研究视野,从而使历史学习和研究显得更加饱满丰腴,富于情趣,活跃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如在讲述中国现代历史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时,就结合本地文史资料、长辈们的讲述,将本地几十年来几个不同时期的历史状况作了一个对比,使学生对该问题的观察视野拓宽了,很容易就理解了教材的内容,教学目的得以轻松实现。再比如教学八年级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革命史时,就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革命事迹。(注:漳平是当年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央苏区范围的一部分。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岁月里,朱德、罗荣桓、谭震林、粟裕等我党我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漳平这块红土地上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漳平的革命基点村31个,重点老区村48个,革命老区村36个,同时确认老区乡镇的比重为100%,老区人口占总人口的90%,属于全国一类老区县(市))、在作业中的应用
给学生安排作业,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挖掘历史素材,去发现我们身边的历史事件。安排作业,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选一个角度去调查研究。比如选“餐桌上的变化”:可以从三辈人的吃饭谈起。爷爷时期,挨饿受冻,填不饱肚皮。讨饭是常有的事,当然就谈不上吃好的问题了。爸爸的时代,处在农业合作社和改革开放时期,由生活不满足到吃饱、吃好的大转折时代。1958年到1960年的天灾人祸,挖野菜啃树皮吃糟咽糠,其后的六七十年代,喝汤吃红薯面艰难度日;改革开放后,首先是吃饱了,然后就逐渐吃好,白面肉食富足;今天生活档次提高,人们注意营养,开始注意食用绿色食品。
2、在第二课堂的应用
历史演讲会、寻访历史遗迹,采访革命前辈的课外活动、指导学生编写地方历史小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社会调查报告——身边的历史”等。今天我们来到了南洋参观学习,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水仙茶香飘四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课。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上网查阅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漳平水仙茶的种植历史、种植技术、制作工艺、销售情况、饮茶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漳平特色文化的了解。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其中,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学生在考察实践中对自己的故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充实了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史积极性,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
四、地方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有驾驭地方史的能力。
地方史是地方鲜活的记忆,其资源是丰富的,既有文字资料,如地方志、拓片、家谱、旧报刊等等,也有实物资料,如文物、遗址、古董、老照片等等,还有无形的资料,如传说、民谚、方言、老人的口述等。如何将这些地方史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并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我想应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运用地方史的前提是:对教材的基本知识要做到非常熟悉。这就要求教师能对这些知识点加以有效整合,从而构筑一个清晰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在掌握教材基本知识点之后,还需要明确教材每章节的重难点,根据每节课教学重难点知识点的需要,搜集与之相关的典型的地方史资料,来丰富教材主干知识,从而促使学生突破重难点。对教材的熟悉与理解是灵活运用地方史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我们充分了解了大的历史,并能准确把握人类历史演进态势,方可将地方史恰当地加以运用。
、教师运用地方史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了解地方史。了解地方史是运用的一个重要基础。只有当我们了解地方史,我们才可能谈得上运用。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丰富的地方史知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第一,阅读地方志,地方志是地方的百科全书,通过地方志,我们可以很快了解到地方的方方面面的情况。第二,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料室。第三,利用文保机构的考古发现资料,并将其列出一个清单。第四,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网络资源。第五,有必要做些实地考察,多了解地方,这样才可能讲得有味。当然,学习地方史,还需要对地方的地理环境了解,特别是对于地图方面,尽力不要出现地点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
2、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由于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因素。地方史研究出现不少问题如:盲目的认祖宗;研究方法上的东拉西扯、牵强附会;史料运用上的庸俗实用主义,如对野史的不经考证的信以为真;史学观的不真诚、不严肃。如文史研究者对村名、遗存事物的主观臆造,如风景区开发之需要而造出来的大人物足迹等。
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 、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④、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⑤、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取孤证)
3、要注意使用地方史资料的度的问题。
毕竟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要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地方史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好比是佐料或润滑剂,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知识点。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出现主次颠倒的现象,切忌出现一节课只谈地方史,而不谈大历史的情况。真正科学、合理的做法是将地方史与大历史有效整合,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地方史中的优良文化传统来感染、教育学生、启发学生。
第四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10个部分(也可分为8个部分):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
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3部分到第8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第五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英语词汇是我们进行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牛津教材的普遍使用,词汇教学更是困难重重。牛津初中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牛津教材的生词量大,呈现则不拘一格,大多都隐藏在课文中,学生不易察觉。因此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学生,特别是小学英语学习没过关的学生来说,词汇学习成了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自然这些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预备年级时,区抽测结果有一半多的学生不及格,有些甚至只有十几分,两极分化严重,学生觉得难学,老师也觉得难教。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词汇学习,从而获得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检查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具有良好的群体合作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通过让学生参与英语学习,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树立起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中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Wilkins,1976)。”有研究表明: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有直接影响,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都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杨梅珍,1997)。
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戴曼纯,2002);但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是语言问题的核心。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语言词汇量是永无止境的。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研究的内容
①平时加强阅读,尤其是要保证一定量的英语阅读,在吸收各方面知识的同时,加强对英语词汇的感性认识;
②勤于思考,学会构思,心中有谱;经常做“脑部体操”,即我们平时常说的“头脑风暴”。③做日常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
2、研究预期目标: 词汇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论是传统的还是显示流行的词汇教学手段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扩大词汇量。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有效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实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英语教学也就无效益可言。因此,词汇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它们,并教学生如何将词汇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研究措施及方法: 1.形音结合
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语音规则及运用读音规则记忆单词的拼法。“多数单词的拼写都是符合读音规则的„„只要把单词读准了,根据读音规则就可以把单词拼正确”(程世禄等,1996:93)。因此,能准确拼读单词,往往就可以记住单词的拼写形式,即做到发言正确,以形发音,以音记形。这样就能比较牢固地记住单词的拼写形式。2.运用记忆规则减少遗忘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则:遗忘进程并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一定的时间,几乎不再遗忘”(朱纯,1994:210)。因此,对刚学过的词汇应及时不断重现,不断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进一步理解,并在运用中强化记忆,而不应等到已经遗忘后再来追忆或重新学习。3.列表记忆
列表这个形式可用来对单词进行分类记忆,不一定画表格。分类可按主题内容把单词分成若干类,如:卧室用具、起居室、亲戚名称、人体部位名称、文具名称、交通工具名称、动物名称等等。这些词有些有某种联系,由一个会联想到另一个。4.加大阅读量,提高单词重现率
单词必须经过多次重现,才能记住。阅读是最有效的语言输入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能在具体的语篇环境中接触更多的词汇,增大输入量,重新与学过的词汇见面,再一次加深记忆,同时,这也是对词汇的一种运用过程。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用语言做事的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语境推测掌握词的真正含义。5.以旧带新
这是一种广泛的联想,在已有知识上建立新的知识。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多,有可能利用构词法分析讲解新词的意义。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自然地理解词义,借助构词法知识记忆单词,同时还可培养学生分析语言的能力。例如,由已认识的单词组成的复合词,利用词根、词缀组成的新词等。在记单词过程中,“以旧带新”起很大作用,它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旧的越多,新的越容易建立起来。
六、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是,“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因此可见,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可见,要学好英语,就应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相当数量的词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说,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就是记单词,单词容易忘记。显然,词汇量的限制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因此,如何突破英语词汇学习的难关便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寻求一个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以扩大词汇量的方法,一直是英语教师研究的课题。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3月)
完成课题研究设计方案,确定实验班级,做好实验前期的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现状的调查工作,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界定研究范围。
(1)运用实地观察法、学生座谈法、家访调查法、测试问卷法等,了解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的现状,并做好实验前的调查小结。(2)确定实验班级:八年级
(3)确定研究从学生的“词汇学习”方面的现状入手,由校内研究逐步过渡到校外,从相同的年龄段过渡到不同的年龄段学生的变化,逐步形成结论,完成研究工作。
2、实施阶段(2009年4月-2008年9月)
①实施研究方案,根据活动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施,并及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与总结。
②2009年9月对实施结果进行阶段性总结,写出经验与不足,为下一阶段活动的顺利实施做好准备。
3、调整阶段(2009年10月)
在完成第一轮实验的基础上调整方案,修改方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实施第二轮研究方案。完成一篇读书笔记、一篇案例(或教育故事,或随笔等),并上传。
4、总结阶段(2009年11月-12月)
分析、处理各种实验数据,结题报告或论文。完成一篇读书笔记、一篇案例(或教育故事,或随笔等),并上传。同时,提交结题申请。
八、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
1、要经常走进学生实际,关注研究中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好实施方案的调整,写好阶段性报告或论文或教学案例或随笔或教育故事等。
2、要认真、按时精读理论著作,吃透理论精神,来指导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及时写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并上传。
4、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可适当自编教材进行实践操作。发掘利用好校外教育资源,要争取家长、社会有关方面的理解、参与和支持,为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九、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经验总结、课题论文、读书笔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
十、课题研究的收获
1、开展了课题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会有不同的掌握词汇的方法,他们的思维活跃了,发言积极了,表演、辩论、演讲等能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2、课题研究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本人自身的专业成长。通过开展个人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发展,使我迅速成长,能够确立科学的育人观、教育观、质量观,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身心活动,使英语学科的实际应用性得以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又学会了课题研究的方法,揭开了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对课题研究不再畏缩,提高了本人的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