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取向

时间:2019-05-13 02:5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取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取向》。

第一篇: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取向

腐败现象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古今中外众多社会都存在,因此反腐败是整个人类社会和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车轮在快速前进,各类矛盾也层出不穷;社会在发生深刻变革,腐败也呈易发高发态势。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同时,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也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从未放松过对腐败的预防与惩治。经过多年理论上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的不懈努力,我们党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在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条件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路子——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系统回顾、总结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历史进程、科学内涵、价值取向和未来走向,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一、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历史形成与基本特点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我们党开辟了在不搞群众运动的情况下健康有序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新途径。这一时期,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重大决策和部署:如恢复、重建了党的纪律检查机构;认真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问题;开展了以打击走私、套汇、贪污受贿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为重点的专项斗争;用三年时间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全面整顿,推动全党“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在这一阶段,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尤其是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取得的重大胜利,对贯彻落实改革、开放政策,保护干部和群众改革的积极性,增强党员、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党的十六大,我们党逐步探索出一条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基本路子,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的基本框架。这一时期,明确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党的重要任务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重点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立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在党的十五大以后,又明确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大了治本的力度。这一阶段,反腐倡廉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新的成果与实效。特别是查办了湛江和厦门特大走私案,对腐败分子产生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在维护党纪国法严肃性的同时,也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三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规律,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惩防腐败的战略体系与理论构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

道路。这一阶段的实践,进一步揭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规律,拓展了反腐倡廉工作的视野,确立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着力点。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在于:围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注重把反腐倡廉的新鲜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由此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实效。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进程,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始终,是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这同时也是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工作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其一,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反腐倡廉实践。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指导思想;其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这是反腐倡廉工作在党和国家整个工作中的科学定位;其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这是反腐倡廉的本质要求;其四,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反腐倡廉的战略方针和主要任务;其五,坚持深化改革、拓展领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是反腐倡廉的动力和方式;其六,坚持发展民主、加强监督,努力使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这是反腐倡廉的根本途径。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架构。

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上的自觉性、主动性、自律性和开放性。与不少国家的执政党大都是在外力作用下才会查办自身的腐败丑闻不同,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是执政党主动抓的。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那样,“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我们说,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自觉的产物,其内在地蕴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修订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建立健全了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党内询问和质询、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实行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所具有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律性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依靠法制化、民主化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生动体现。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还具有开放性。我国已于2003年12月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并与40个国家签订了50多个司法协助方面的协议,在此框架之内,加强了同世界各国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合作。

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价值取向及其政治优势

从总体上说,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自始至终都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总的价值目标与实践指向。也即是说,反腐倡廉工作搞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是否有利于保证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与全面推进。这就要求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同时在促进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平稳健康地向纵深发展。当然,在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价值取向因各个历史阶段各有侧重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强调法治(制度)建设,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形成与发展的第一阶段所表现出的最为突出的特征。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

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制度层面解决和防止特权现象的论断。他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他提出要把反腐败的斗争纳入法制轨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邓小平所强调的廉政建设要经常化、法制化的思想,既是对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总的思路和方向,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形成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强调德(治)法(治)并重,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形成与发展的第二阶段所表现出的最为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采取了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犯罪、加快立法和强化惩治手段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的蔓延,但腐败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使得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完善总是落后于不断变化着的现实,而且法律能否得到执行和遵守以及执行和遵守的具体情况如何,最终需要靠人的道德操守和理性来加以实现。邓小平曾经强调要依靠教育和法制解决腐败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的思想。这里的“以德治国”是要通过学习和教育等方式,在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把公众要求的价值观内化为权力主体自身的价值需求和道德自律,以思想道德建设来唤醒人文关怀、提升人文素质。江泽民还提出反腐败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这其实就是要把反腐与倡廉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强调“以人为本”,这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形成与发展的第三阶段所表现出的最为根本的特征。从反腐倡廉建设的视角来看,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实际上也就是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使反腐倡廉工作体现保护人、体恤人、尊重人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其首先意味着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信号,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考虑,把满足人民群众发展的需要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和“答应不答应”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标准。其次,要求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围绕“人”。要始终把“人”作为反腐倡廉工作最积极、最能动的要素,正确把握人的思想行为蜕化、变质、腐败的根源和轨迹,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与监督,有针对性地做好关心人、爱护人、教育人、挽救人的工作,把预防腐败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纵观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条道路始终坚持着实践取向、科学取向和人民取向的有机统一。应当说,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这条道路所包含的理论、战略、方针、政策和制度是经过了实践检验并继续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其每一阶段的价值取向也都带有明显的实践性印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取向主要表现在,它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如果说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形成和发展的第一阶段其价值取向更偏重于“器物”(法制)的话,那么在形成和发展的第二阶段其价值取向则开始注意到“人”的因素,开始将“人”(教育)和“器”(制度)并重;而在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第三阶段,其价值取向则是在完善“器物”的同时,将“人”的外延扩大到全方位立体的人,并将“人”的内涵深入到人的需要的各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与西方国家反腐败道路相比,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政治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西方国家的反腐败一般依靠国家监督体系。而在我国,除了国家监督体系外,还有党内监督体系。中国的反腐倡廉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以执政党的力量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所体现的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坚强领导核心,也是惩处贪污腐败制度的坚定制定者和执行者。一方面党不断完善自己,如《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制定、党务公开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党积极完善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指导和规划,如2008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成为实施“中国特色反腐模式”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反腐模式”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从指导思想、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等七个方面对反腐倡廉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二是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形成政府各部门、社会各层面协同作战的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中国的各级政府部门都设有监督制约体系;司法、行政、党内均有专门监督机关;社会层面的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也在不断发展。反腐败工作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要把立法、执法、法律监督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实行综合治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反腐倡廉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是反腐倡廉最强大的动力。中国的反腐倡廉实践正是以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来加以推动的。坚持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使反腐倡廉工作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在实践中,通过加强组织协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整合反腐资源,依靠国家各有关反腐倡廉机构和部门的协同作战形成整体合力,这是中国反腐倡廉工作取之不尽的动力源。

三是将反腐倡廉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构建多手段、全方位的反腐倡廉工作体系。西方单纯依靠法律手段,反腐成本高、效率低。如果没有法律证据,对于显而易见的腐败行为也往往无可奈何。而我国在反腐倡廉方面,既有法律的手段,也有道德的手段,还有党的纪律手段等。中国的反腐倡廉通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和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在政治领域反腐倡廉,抓住了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在经济领域反腐倡廉,抓住了建立健全正确利益导向机制这个核心;在文化领域反腐倡廉,抓住了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在社会领域反腐倡廉,抓住了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根本。惩防并举、综合治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全过程性和全方位性,已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全面完善与未来走向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同时也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继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统筹兼顾,协调、可持续地向前发展。为了使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更加完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必须增强前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反腐

倡廉制度的规范、教育、约束、纠偏和惩戒功能。要切实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国家廉政立法,努力形成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体系。要高度重视发挥国家预防腐败机构的职能作用,抓好预防腐败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和政策制定。制度建设要努力实现六个方面的根本性转变:即对反腐倡廉要靠法制的认识由中央大力倡导向全党形成共识转变;法规工作目标由单项零散的规划向配套的法规制度体系转变;法规工作重心由侧重惩治向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转变;法规工作方法由被动应急向主动应对转变;法规工作内容由侧重制定新法向立、改、废、释并举转变;法规工作局面由主要依靠纪检监察机关抓向全党动手抓法规制度建设转变。

(二)切实完善监督机制。(1)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法规制度,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程序规则,明确用权界限,规范权力运行流程,保证党员领导干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2)在监督机制上,我们党将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党内监督,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3)继续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证党员民主权利。

(三)着力加大惩治力度。对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要及时立案调查;对一般性的不作为或乱作为问题,以及一些带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认真做出组织处理;对确有问题、不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采取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措施予以及时处理;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等部门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组织处理范围,规范组织处理程序,提高运用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的综合效果。

(四)有效加强国际合作。要适应中国反腐败实践的发展要求,注意考察了解和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这样做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反腐败法制建设的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从而为反腐倡廉实践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制度规范。目前,由于我国参与国际化反腐斗争的司法机制还不够健全,联系合作的渠道还不十分广阔,对于中国外逃的经济犯罪分子调查取证难、人员引渡难、资金返还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不少贪污腐败分子至今仍逍遥法外。今后我国在国际化反腐方面的任务艰巨而又重大,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司法机制,完善有关的法律制度,疏通国际化反腐的通道。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将反腐倡廉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进一步指明了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方向和道路。“反腐倡廉建设”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事业的新定位,这表明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从“反腐倡廉工作”到“反腐倡廉建设”,意味着我们党将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一项经常化的建设性工作深入持久地不断推进。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反腐倡廉新的实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第二篇: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侯长安: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2012年08月07日 11:57:21

来源: 新华网湖北频道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纠错】

新华网湖北频道8月7日电(记者 方政军)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日前在媒体撰写和发表文章《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文章摘要如下:

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表明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鲜明态度,体现了我们党对选择的发展道路的高度自觉自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最重要的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探索中进一步走向成熟

我们党历来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始终捍卫党的纯洁性,发展党的先进性。建党九十多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反腐倡廉建设新的实践,不断谱写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新篇章。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反腐倡廉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探索中进一步走向成熟。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为标志,反腐倡廉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

供了重要思想和理论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惩防并举、重在建设,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使反腐倡廉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以反腐倡廉建设概念的提出为标志,反腐倡廉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概念,并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这一新概括和新要求,不仅提升了反腐倡廉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实现反腐倡廉的常态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强调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标志,反腐倡廉目标更加清晰。党的十七大提出,党的建设必须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目标更加明确、清晰。

以“十六字方针”的提出为标志,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更加科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立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党的十七大强调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十六字方针”及“一个坚决、三个更加注重”,对惩治与预防的关系进行了科学概括,是对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提出为标志,反腐倡廉工作布局更加完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2005年,中央颁布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2008年,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经过探索,反腐倡廉主要任务形成了一个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两大板块(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和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六项基本工作(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的新格局,反腐倡廉内容更加全面,工作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以“三个并存”、“两个依然”的概括为标志,反腐倡廉形势判断更加准确。近年来,中央提出我们党面临“四种考验”、“四种危险”,并将反腐倡廉总体态势概括“三个并存”、“两个依然”。这是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准确判断,有利于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增强反腐倡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修订为标志,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加规范。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修订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建立和完善巡视机构,对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成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缔约国,使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合力进一步形成。

以“三大条例”的出台为标志,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规定等党内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惩治腐败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面对新考验新挑战,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形势,坚定必胜信心,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当今世界,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杜绝腐败,也没有一招制胜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国家,政治理念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状况不同,反腐倡廉的模式、措施也必然不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党取得的执政地位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决定了反腐倡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只有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腐倡廉道路,才能确保反腐倡廉建设的正确方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夺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定性胜利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形成的,是对反腐倡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把握,是一条必由之路。通过持续加大反腐倡廉建设力度,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力地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纯洁了党的组织和队伍,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才能夺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定性胜利。

以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我国崛起的速度加快但面临的遏制和分化压力与日俱增,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妄图利用腐败问题诋毁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动摇干部群众对党领导反腐败的信心,反腐倡廉建设面临更大的外部环境压力。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冲突将更加激烈,各种社会矛盾将更加凸显,反腐倡廉建设将触碰到越来越多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我们既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又要坚定信心,坚持正确方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法规制度,使反腐倡廉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以改革创新精神拓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强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大力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使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越走越宽广。

既不滞后于时代,又不急于求成。把握历史方位和时代要求,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提出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掌握好工作的节奏和力度,做到既不盲目超前急于求成,也不

落后于时代无所作为,使反腐倡廉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适应,做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既依靠专门机关监督,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在发挥纪检监察、人大、审计等专门机关监督作用的同时,积极适应民主政治进步、公民社会发育、信息化加快发展的新要求,创新公众监督方式,畅通公众监督渠道,拓宽公众监督领域,强化公众监督效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

既加强顶层设计,又强化制度落实。立足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的生动实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搞好总体规划,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内涵。同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敬畏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大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惩治力度,保证制度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

既整体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要求,切实做好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项工作,逐步建立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努力把腐败现象遏制到最低限度。同时,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持久的系统治理,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第三篇: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走特色反腐道路制度和监督保航

梁 志

摘要

在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到“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中国的反腐倡廉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郑筱萸、邱晓华、刘志华、杜世成、李宝金、荆福生、王有杰、王昭耀、吴振汉、韩桂芝、王怀忠、高严、刘方仁„„这些十六大以来被惩处的省部级官员,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从严治党的方针,惩治腐败、端正党风政风的坚定决心。近年来,中国政府确立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设的反腐倡廉道路。2010年12月2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份关于反腐倡廉的白皮书《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呈现出系统治理、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本论文将从改革和制度建设的角度,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进行浅析。

走特色反腐道路制度和监督保航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始终坚定不移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不断的总结和摸索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设的反腐倡廉道路,总结和探索这条道理的主要内容,对于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腐败是一个社会历史现象、世界性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但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腐败现象也开始蔓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多发,一些行业垄断、霸王条款等现象,如何加强在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重要“特色”在于,体现了执政党反腐倡廉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纪律性。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

一、加强制度建设

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温家宝总理说,当前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应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纪委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对策研究,高度重视新鲜经验的推广和理论研究新成果的运用。这一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两项工作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揭示了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最大限度地遏制和防止腐败,尽最大可能减少和消除因腐败造成损失和危害的根本目的;进一步强调

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两手抓、两手硬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进一步指明了反腐倡廉建设必须立足于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思想意识等源头上消除腐败

隐患和漏洞,从根本上治理和防止腐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规律,拓展了反腐倡廉工作的视野,确立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着力

点,为进一步深化有关预防腐败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机制制度改革创新敲定

了调子,打开了空间,扫清了思想认识障碍。

依法治腐,是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共识和思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党风廉

政和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探索出一条符合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有

效开展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的新路子。一些重要的法规制度不断出台,表明了我们党

对打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颁布到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和一系列《党内监督条例》和《党纪处分条例》的配套规定和办法。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已经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行”。同时反

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已经或正在实现六个方面的重要转变:即对反腐倡廉要靠法制的认

识由中央大力倡导向全党形成共识转变;法规工作目标由单项零散的规划向成龙配套的法规制度体系转变;法规工作重心由侧重惩治向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转变;法规工作方

法由被动应急向主动应对转变;法规工作内容由侧重制定新法向立、改、废、释并举转

变;法规工作局面由主要依靠纪检监察机关抓向全党动手抓法规制度建设转变。

二、公开透明权利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党内民主监督的实质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依照党章和其他重要党内法规,组织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党自身进行

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是党构建的自身免疫系统。党内民主监督在我国民主监督体系中起着引领作用,对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干部权力是最直接的监督,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加强群众监督。广大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主力,是监督举报的主体,是腐败案件线索的主源。实践证明,哪里的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发挥得好,哪里的腐败现象就比较少。为此,要着手制定人民群众监督条例,规范群众监督主体的职责、权限以及监督活动的范围、方式、程序等,把群众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始终相信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加强网络媒体监督。不久在北京的两会上,“网络问政”“网络民意”“网络议政”“网络舆情”成为参会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热词”。互联网正成为中国百姓实行监督权的新通道。借助网络监督的力量,一批腐败官员落马,即是明证。当今新闻媒体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的兴起,使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置身于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评说之中。党政干部应通过网络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积极认真对待广大群众包括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甚至质疑,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听取意见,接受监督。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在注重组织监督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民主监督问题,在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把民主监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网络监督为代表的民主监督方式,是新形势下的民主监督方式的转变,是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对这样的监督形势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利用,真正的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公开透明权利机制和民主监督是对新形

势下民主的肯定和落实。在深入贯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重点,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之中,我们中国特设反腐倡廉道路必将不断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实现与时俱进,最终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梁志龙

2011年3月15日

第四篇:论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

论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

摘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立足国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党的十七大上首次提出。中国的反腐倡廉道路始终坚持、继承自身优良的党的领导、惩治腐败、党的建设、群众路线等方针;始终与时俱进,用改革和发展的眼光,吸收各方面的文明成果和实质内涵,适应市场经济民主化、制度化的形式,具备了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也表现出我党开拓与伟大。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同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企反腐倡廉工作成效、坚持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的制约因素、坚持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的思考进行了简单论述。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立足中国国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要载体,坚持反腐倡廉工作机制,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通过全党及全社会的勇于创新和不懈努力,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新局面。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里,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同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坚持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近年来,国有企业反腐倡廉成效。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为反腐倡廉工作奠定了思想保证。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党中央,国务院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十六字方针,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迅速推进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主要有:一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反腐倡廉各项规定的不断出台,加强了反腐倡廉制度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廉洁勤政工作有了明显好转。二是创新性开展改革措施,加大源头治理预防腐败力度。如“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等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三是加大了腐败惩处力度。不少国企腐败分子原形毕露,并得到应有的惩处,有效及时的挽回了国有财产的损失。

四、大力加强国企党建工作。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弘扬和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起到正面的、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带动政风进一步好转。

二、坚持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的制约因素。

1、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落后。部分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速度快、变化大,经营更加专业化、一体化,而反腐倡廉制度不适应企业经营管理高效运作的需要,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仍存在滞后现象,如组织不健全、人员不到位、部门协调能力差、效率低,对关键岗位、重要环节、领导干部行为等 缺乏硬性约束,难以起到真正规范作用,流于形式。

2、反腐倡廉制度监管缺乏持久性。制度建立,关键在于监管和执行。部分国企在制度出台时“一阵风”,时间过了就出现了制度不执行和不按制度执行的现象,造成监管不及时、不到位。一些企业领导干部也慢慢放松警惕,不按程序办事、不接受群众监督,漏洞由无到有,由少积多,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国有财产的损失。

3、部分国企领导干部自律性不强。个别企业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防范意识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强。李源潮同志在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讲话中严肃地指出:“保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要强调自律,但光靠自律不够,还得靠有力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实践证明,那些立场不鲜明,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经不起外界诱惑,必然走上腐败之路,如任人唯亲、行贿受贿、私挪公款等消极腐败现象就不能消除。

三、对国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思考。

1、坚持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洁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国企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途径,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机结合,使广大干部职工继承企业发展中的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 良传统和作风,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良好风尚,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主要工作有:一是加强宣教,营造良好氛围。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广大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性开展丰富多彩、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宣教活动,如廉政讲座、反腐倡廉征文等,使廉洁文化入脑入心;利用各种传媒,用廉洁文化引导人、凝聚人,逐步提高企业廉洁文化素养。

二、重视培育,储备廉政人才。企业党政应注重廉洁文化人才培育,建立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人才库,成为任用、提拔领导干部的标准之一,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后盾。三是表率引领,规范执行权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也是廉政文化的主要体现者,他们的表率、引领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对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有直接影响。要教育企业领导干部提高思想意识,强化责任意识,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廉洁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以自己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全体员工积极建设企业廉洁文化,进一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健康发展。四是努力拓宽廉政文化建设领域,开展企业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一线班组的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潜移默化,使企业职工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积极向上、廉洁自律的精神风貌,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2、坚持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要继续健全廉政制度。管理无序、制度缺失是腐败滋长的温床,要实现企业“两袖清风、一腔正气”的良好环境,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要不断完善各项源头治理的各项机制,消除制度死角,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一是完善内控制度,建立企业规范运作机制,使企业运行程序化、透明化。二是健全权力运行制衡机制,合理进行职责分配和授权管理。按照相互制约、权力分割原则,关键岗位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进行科学配置,设计环环相扣的制衡制度,保证人事任免、资本运作、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管理关键部位在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上运行。三是加强监督,确保按制度行使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制度会形同虚设。俗话说“制度是腐败的防火墙,监督是腐败的灭火器。”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权利不受约束,必将腐败”。腐败分子——原江西省长胡长清说的“牛栏关猫,进出自由”。由此,可见制度监督的重要性。防止国企腐败,治理贪污,建立一套真正管用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一是形成有效监督的权利约束机制,杜绝国企主要领导在经营管理中是“一把手”,决策时是“一言堂”,财务上是“一支笔”现象发生。二要监督到位,形成合力,杜绝班子副职不愿监督,知情部门不敢监督,职工群众无法监督的现象。国企内部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参与企业决策、执行的主要过程,形成具 有全方位、多层次、及时性、前瞻性的监督。三是强化纪检监察审计队伍建设,培育一支上下结合、监督有效的专兼职监督队伍,发挥其实际作用。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一碗水端平”,不能因为是老领导、好朋友便有畏难情绪,“模糊行事”,这对企业个人会带来极不好的负面影响,把工作逼向死胡同,无法有效地开展下去。

3、坚持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要持续推进厂务公开制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是反腐良药。权力运作不仅应当循规依章、流畅运作,更需亮亮堂堂,让职工群众明明白白,这样才能建立一支团结高效、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强基固本。目前,厂务公开不规范主要有:一是贯彻制度不利,有章不循;二是公开不及时,缺乏时效性;三是厂务公开不能坚持,上面抓一转,下面动一动;四是热点问题公开,其它方面“懒得公开”等。针对上述问题,一要提高认识,加大责任追究,强化厂务公开的自觉性和严肃性。二要对厂务公开内容细化,形成上下联动的各级公开网络,是公开内容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在公开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问题的同时,还要及时准确的公开企业经营方面的其它问题,及时消除职工误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职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厂务公开要持之以恒,要注重公开效果,杜绝应付走过场现场。四是重点加大对工程建设、干部选拨、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公开,使厂务公开真正成为企业联系员工的桥梁和纽带。

4、坚持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衡机制。企业领导班子同处一个集体里,要完成任何一项工作都需同事间的集思广益、团结合作。如果没有合理的分工布局,权力资源过分地集中于某个环节、某个人,局部拥有过多的对集体的节制力量,就会在组织内形成权力的巨大落差。从组织的角度反观,把大多数重要权力委以极少数人担负,本身就是一种对领导干部的不负责任。有的国企从上到下,从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到机构调整、选人用人等基本上由一个人把持,时时处处、口口声声“我说了算!”。有些领导的权力行为往往不能从公众利益出发、以集体意见或支持人数多寡去权衡,而是习惯于以个人工作经验判断为依据、以个人好恶来取舍,个人化色彩过于浓厚。抛开党的集体领导制度而奉行个人决策制,不仅不利于民主建设,更不利于企业发展。一是要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决策程序。二要在科学分配、合理分担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现行决策机制,把领导干部实际权力分解,使之置于有效监督制约之下,防止和杜绝独权专断。三要盯紧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和关键部位,保证国企领导干部在这些环节少出事、不出事。四要营造民主管理、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五要把 “四个从严”(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落到实处。

5、坚持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作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反腐倡廉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要高度关注职工幸福指数,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让职工群众和广大党员参与到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防范可能发生的腐败问题和各种不良倾向。国企中,职工群众是腐败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是反腐倡廉工作中最值得信赖和依托的力量,所以职工群众是国企反腐倡廉的动力源,是清除国企健康机体的毒瘤,防腐治腐的主体力量。职工群众通过自己亲身感受,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领导干部,谁清正廉洁,谁贪赃枉法,因此只有依靠职工群众,才能稳、准、狠德惩治腐败分子。一要建立完善信访制度,认真督办好职工信访工作,提高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二是建立民主评议制度。三是加强企业公开招标、公示工作等。

四、常抓不懈,坚持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要在教育和预防上取得成效。

剖析国企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思想根源,无不是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信念理想蜕变,失衡心态滋长,世界观人生观扭曲,思想麻痹、免疫功能衰退所致。平时不注重政治学习,放松思想改造,面对金钱美色诱惑,在权力失去监督的 情况下,骄奢淫逸、贪念萌生,不惜代价也要以身试法,走上腐败的漫长不归路。这需要国企把工夫下在平时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上:一要加大廉政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反腐倡廉教育影响力。二要结合企业实际和领导干部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在岗教育,如学习国企干部犯罪入狱的典型事例,反思其因,通过反面教育达到警示作用。三是通过开展“电化教育”,以案说法,触动心灵,感悟真理,提高拒腐防变的抗压抗诱惑能力。

四、想方设法,拓宽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扩大教育影响力,如上党课,组织参观革命胜地,缅怀革命先烈等。

反腐倡廉工作,在坚决惩治的同时,更要注重预防。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度再严密也有钻空子的,再严厉也有顶风作案的。侵吞国有财产,私设“小金库”等;不注重党建、廉政文化建设,粗放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直观的反映出,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性。要坚持不懈的做好防腐工作,构筑反腐倡廉牢固堡垒,就要做到:一是落实好报告制度。企业职代会、工作会、总结会上,将廉政情况形成报告,书面汇报上级党委,便于上级党委掌握情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二是发现苗子,及时处理。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对有伤勤政廉洁风气的苗子,要针对性地进行廉政问话、谈话,使其在违规前立即收手,把这种苗子扼杀在萌芽状态。三是建立考核制度。上级党委、纪检要对企业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 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通报,有效遏制腐败现象发生。

坚持中国特色国企反腐倡廉道路,任重道远,十分艰巨。我们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体系指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国企腐败产生的深层次问题,稳步提升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工作,为企业稳定、健康、和谐发展保驾护航。(苏强)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就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那么,什么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基本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惟一正确的道路。

下载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取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价值取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略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科学内涵及其重要实践

    略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科学内涵及其重要实践 民进杭州市委会统战理论研究组副组长 周祖德 一.前言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内涵丰富多彩、体系日臻完善。整个体系以《党章......

    反腐倡廉论文: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反腐倡廉论文: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作 者:李京京摘要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各个时期的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逐渐走出......

    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与思想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关系研究 正确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内涵,并理解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取向 王敏勤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才算一堂好课,这是目前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一般说来,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除了要看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主要有如下......

    当代礼仪与价值取向(推荐5篇)

     中华礼仪与当代价值取向 今日中国,惩治腐败,端正党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敬老崇文蔚然成风。衷心祝愿各位馆老坚持传承、弘扬中华传......

    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

    丰城中学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 ——做科研型优秀教师 一、丰中青年教师是丰中文化的继承者,也是开拓者,应有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价值承担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一、 课题名称: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 二、 课题的研究人员: 顾问:邬春芹 组长:陈凡凡 组员:蒋静敏郭 丹戴玥张洪 韩 梅凌芝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1.价值取向: 指人们......

    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分析

    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分析 专业: 学号: 班级编号: 姓名: 有关人士预计,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劳动力就业问题,而21世纪失业大军的主体将是大学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