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党委办公室工作的做法与成效
县委办,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办公室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解放思想,转变作风,自我加压,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中枢纽带职能和参谋助手作用。在职能发挥和自身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抓调研、出点子,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提供智力服务是党委办公室工作的核心内容,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发展这个中心不断提升调研工作水平,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智力资源,为领导提出高质量、有价值的决策建议。
一是超前谋划,在决策前加强调研。主动跟紧县委中心工作,围绕全局性重大问题,超前进行调查研究,积极为县委科学民主决策提出参考性建议。特别是在全县企业改制过程中,面临家规模企业生存发展问题,名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我们积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历史、生产现状,深入职工了解其生活、心态,提出了“招改结合,盘活存量,三方共赢”的决策建议。实现了企业起死回生,职工重新就业,社会保持稳定,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突出献计献策的超前性,完成了农业产业化与区域布局、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农村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等调研课题,积极为县委建言、献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通盘考虑,在决策中当好参谋。在决策中我们始终尽可能把握事物全貌、统筹兼顾,为领导提供祥实的决策依据。在国有企业改制中,我们充分考虑职工安置、债务化解、安全稳定等工作,为县委决策提供了全方位的智力支持。在打造“嘉陵第一桑梓”的策划中,我们的建议既考虑了经营城市又注重古城保护;既注重景点的再造又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人文资源的结合;既注重古场景的设置又注重新农村建设。为我县旅游产业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开局打下了基础。
三是深入挖掘,在实施后提炼总结。我们及时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把一些典型做法速迅推广。企业成功改制,我们总结提炼“百分之百触动产权、百分之百转换机制、百分之百转变职工身份、百分之百盘活存量资产”改制原则,全面完成了19户规模以上企业的改制任务。“四个百分之百”做法得到了南充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XX召开的全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现场会以推广。在发展农业产化过程中,我们及是总结提炼了“企业托养”、“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加工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新型利益连接模式。在市丘区经济工作XX现场会上以推广。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我们及时总结“中坝现象”提炼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六帮六建”的工作经验。迎来了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在XX的召开。“中坝村现象”及“中坝经验”迅速走向了全国。
第二篇:家长培训主要做法与成效
家长培训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在抓家长学校常规管理方面,我们作到了一提高,二聘请,三落实,四活动,五保障。
“一提高”:自从创办家长学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副校长主抓,并由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代表、家长代表组成了家长委员会,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又从教师中选拔出一名优秀教师任专职教师,专门负责家长学校工作,设有专门的办公室,并在学校阶梯教室配备了电脑、大屏幕投影等,作为家长上课的教室。家长学校工作已列为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中了。
“二聘请”聘请社会上有知名度的离、退休老领导为家长学校的名誉校长,聘请知识面广、有经验的老师为兼职教师,每位班主任为活动联落员,这样就组成了一支稳定的、家教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全校形成了指挥灵活、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使家长学校工作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辅导”:即每学期三次集中辅导,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开学初召开家长学校开学典礼,介绍学校的基本概况,公布家长学校的各项制度,教学计划。学期中以《家长读本》为辅导内容,联系实际开讲座,布置课后作业。期末知识测试,对本学期面授、刊授、自学的内容进行验收。每次答卷既有基本题,又有理论联系题,评出优秀试卷进行表奖。
“四活动”: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把学校办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是我们家长学校的办学宗旨,家长的参与合作,有利于学校的自身建设和发展。每学期召开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座谈会,征求家长在学校办学方向,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展示学生作业及特长表演。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向家长开放的窗口,让家长充分了解子女在校表现的同时,参与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我校“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每学期抓住节目、纪念日的庆祝契机,教师与学生同台献艺,邀请优秀家长参加活动,使家长感受到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伙伴关系。每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邀请家长到学校担任监考员,使家长体会到学校狠抓教学质量的决心。每学期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一次,请优秀家长介绍从家长学校学到的教育子女的好方法,推荐给大家尝试,同时表彰本学的“优秀家长”。
“五保障”:一是学校设有家教办公室,家长上课的大教室,并配备电脑、多媒体等较先进的教学设备:二是有一支业务精湛、教子有方、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每位辅导教师授课时都能理论联系实际,多方位,多角度多视角地为学员们授课,师资力量保障;三是在教学中一直使用《家长读本》一书,学员人手一册,这套教材编写有层次,案例分析典型,是一套深受家长欢迎的好教材:四是制度齐全,并制订了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有了制度保障;五是资金投入保障,有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布置教室、购置教学备品,外出学习,表彰优秀学员等。
(二)讲座引路,全面推开
为了办好家长培训,几年来,我们采取了以定期专题培训、集体面授为主,特色系列活动为辅等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合理的教育手段,加大对学生家长的培训力度,不断普及家教知识,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水平。按照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学校每年要进行2-4次的面授,每学期培训时间不少于6小时,通过专题报告、系列讲座、家长开放日、家教咨询、《家教小报》等形式,有计划地完成教学计划。具体做法可归纳为“五明确”、“四个结合”、“三个落实”、“二个保证”、“一个开放”。“五个明确”是: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每节课的课前调查内容,必须有针对性;明确普遍现象与个别现象的存在及原因;明确讲解内容与课后作业相结合;明确社会、学校、家长各自的职责。“四个结合”是:对家长的系统教育与结合学生、家长、学校实际而进行的专题讲座相结合;定期对家长的系统教育与向家长发有关问卷调查、宣传资料等函授教育结合;每学期对全校家长的集中培训与班级召开的家长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的分散指导相结合。“三个落实”是:家长学校的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的落实。“二个保证”是:保证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率达到95%以上;保证家长学校的教学质量。“一个开放”是: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向家长开放一次。
家长们参加学习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他们从教育孩子毫无经验到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一过程的转变。翻开家长心得,无论是长篇大论,还是寥寥数语,都能看出来自不同素质家长的肺腑之言,这些话让我感动,也让我们的工作更有力量。
(三)以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切实提高家长的教子水平。
十九世纪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接受时间最早、内容最广、影响最深的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此,把未成年人培养好、教育好,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
近几年来,宝安区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扎实开展家庭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良性局面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强大合力,在全省走在了全面。宝安区每年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家庭教育宣传周,我校根据区家长学校的部署,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以每一届家庭教育宣传周的主题为口号,创造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了宣传周启动仪式、名家大讲堂、国学经典诵读、家庭亲子论坛、亲子手抄报、亲子书信互动、张贴相关标语做好组织宣传工作、“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会感恩”中英文演讲比赛、创建“学习型家庭”及“书香型家庭”、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庭学习论坛活动、真情“面对面”风采展示活动、系列“家校互动”交流活动等。
通过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引导家长们形成完整的家庭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人才观,引导家长们重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让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家长应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营造一个与孩子共同求知求识的家庭氛围,以促进两代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学识等方面的交流与互补。让家长了解了最新家庭教育信息和动态,感知肩上责任的重大。指导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及“书香型家庭”,使家长们养成了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重视家庭的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家庭不仅成为一个温馨的港湾,更是浩瀚无边的学海。
事实证明,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家长反响较好。我校也因此受到了宝安区教育局及宝安区家长学校的好评,连续三年被评为“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先进单位。
(四)以“创建学习型家庭”及“书香型家庭”作为新一轮家庭教育的重要工作
“创建学习型家庭”是一种新型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实现家长学校实验研究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把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 及“书香型家庭”活动作为实现家长学校工作的新突破。实验中我们深深感到“创建学习型家庭” 及“书香型家庭”的过程,是家庭成员成长的过程。在创建中,家长是主体,家庭成员中既要发挥“大手”牵“小手”的帮带作用,也不能忽视“小手”对“大手”的推动作用,同时学校的指导、引领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每个家庭才能全程、全员的终身学习。
1、成立“创建学习型家庭” 及“书香型家庭”领导小组
实验中,我们选出一部分家长与学校共同组建“学习型家庭”及“书香型家庭”领导小组,作为指导“学习型家庭”及“书香型家庭”的核心。定期举行联席会议,学习有关文件,了解创建工作内涵,提升理论指导含量。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共同商量创办《亲子手抄报》,通手抄报向实验的家长发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倡议,家长们自愿、购买《家长读本》一书,百余名家长参加了实验,每个家庭制定了“家庭学习计划”。
2、培养学习型教师队伍
“学习型家庭”及“书香型家庭”创建工作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的专利,作为教师,不管是为人子女,还是为人父母,都应在自己的一片天空下,身先士卒的创建“学习型家庭”。为此,学校把读书活动带进校园,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校创建“学习型校园”的一大亮点,成为“学习型家庭” 及“书香型家庭”创建的特色之一。首先,学校积极创设学习环境,大力营造文化氛围,在教师中大兴读书之风,成为创建学习型校园的开端。在读书活动中,教师们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建立个人微博及电子图书馆,争分夺秒挤时间学习。他们蕴藏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潜能得以展示。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做了很好的铺垫。
3、不断扑捉实验中的闪光点,让更多的家庭分享
针对家长在实验中的存在的片面性,对创建“学习型家庭” 及“书香型家庭”理解的不够全面,有的家长认为放弃了自己的继续学习机会,陪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学习,才是合格父母等,我们组织召开了“合格父母之经验谈”的家庭教育研讨会,通过成功家教经验,使家长们对“学习型家庭”及“书香型家庭”有了新的认识。在学生中开展了“学习给了我快乐”征文活动。孩子们畅谈了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活动中,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进行提高家长素质实验研究并非一个讲座,一次讨论,几次活动就能解决的,这是一场家庭教育的变革,是需要持续发展的活动。
4、加强课题研究,提升家长教子水平。
2006年10月起至2009年10月,我们承担了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这一课题的理念,已经植根在广大一线教师的头脑中,对课题一些概念的界定有较科学全面的认识。(2)学校已初步建立起问题学生转化的评价标准,为一线教师的教育管理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3)一线教师已经将研究如何转化问题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4)课题组成员以及教师已经撰写了大量有研究价值的专题论文。(5)家长明确了管理意识,提高了教育孩子的管理方法。
(五)积累经验,不断进步
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大胆尝试,不断改进,在改进中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提高了家长的整体素质,形成了科学育人的家庭氛围。
形式多样的培训、咨询、辅导,使广大家长懂得了科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及科学育人的方法,为创建家校的优育环境创造了条件,我们家长学校每学期上2次课,听课率每次都在95%以上 ,作业完成率100%,提高了家长的素质,改进了家教的方法,有些家长戒烟酒戒赌,以身教来加强对子女的家教:不少家长对子女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使子女能乐于接受:有些家长放弃晚上看电视的习惯,辅导孩子学习。通过创建“学习型家庭”及“书香型家庭”建设,不少家长扩大了对子女的教育面,由原来的单纯知识学习教育,扩展了做人的教育,也即由片面教育走向了全面教育,如:敬老教育、礼仪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家教质量的提高,家庭育人环境的明显改善,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面貌大有改观;学生们遵纪守法、学习勤奋、热爱劳动、文明礼貌。家长们积极配合学校做工作,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及“书香型家庭”,现有A级达标家庭35%,部分家庭正在达标中。
2、教师的家教经验逐渐丰富
学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德育经验和家校结合教育经验,自身的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他们每个人都记载了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笔记1-2万字,教育观念比较更新,每人都设立了家访活动记录簿、学生谈话记录簿、课题实验活动记录簿,每个班级都设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家庭教育情况登记表和家校联系册,教师们积极开展个案跟踪调查, 并及时总结家教经验。
3、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家长学校的创办,使学校与家庭得到了及时的沟通,学生的优缺点得到了及时反馈,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网络。孩子们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健康地成长。学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仅从学校门口日渐减少的接送学生车辆数量,便足以说明:此外,从校园的整洁卫生,学生的文明举止,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无一不说明家长学校的开办给我们带来诸多益处。
3、家长学校的创办,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提高
家长学校的创办,在不同阶段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它为学校整体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实践证明,良好的家庭环境的营造和科学的家教手段的实施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具有奠基性作用,而且对其终身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有信心,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辐射作用,借助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东风,进一步探索办好家长学校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实现新一轮家庭教育革命,为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勾勒出最完美绚丽的画卷。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
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
郎溪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从2006年开始启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从村容整洁入手,逐步延伸,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工作,出现了一大批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示范点,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新农村建设氛围空前高涨。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郎溪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分管县长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需要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如果没有群众的积极性,那么各项工作将难以开展。我们坚持把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现场观摩、广播、电视、宣传栏、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重点宣传新农村建设中的好典型、好做法。对全县乡镇干部、示范村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综合示范点理事会会长进行了系统培训,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各乡镇村都先后组织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各示范点理事会会长及村民代表进行实地考察观摩,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新农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把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出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统一思想,营造氛围,形成合力。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村镇建设发展。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 “规划先行、无祥规不建设”的总体要求,2007年编制了郎溪县村庄布点规划,并于2010年重新修编,对每年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求先编制建设规划再建设。在规划编制工作中,突出地方特色,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四)项目整合,社会参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撑。
新农村建设群众是主体,但离不开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注重项目整合,将一些涉农项目向新农村示范点倾斜。目前已整合项目有:农村能源沼气、农村重大公共卫生改厕项目、农村人饮工程、文化书屋、财政奖补“一事一议”等配套项目。同时我们还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动员本乡镇,特别是本村一些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捐款捐物建设家乡,鼓励在郎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营造村企共建氛围。安排县直单位结对帮扶支持新农村建设。
(五)健全机制,注重长效,着力提升全县新农村建设水平。
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及其办公室自身建设,确保人员、经费、工作到位;整合资源、加大帮扶,发挥政策扶持作用;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一是完善各项制度,制定了《郎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及指导组工作职责》、《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工作列会制度》、《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驻村指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和要求》、《新农村建设管理考核细则》、《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二是完善综合示范点申报确点、动态管理机制;三是是完善督查指导机制,实行示范项目建设通报制度;四是建立健全考核验收机制,完善以奖代补制度,据实兑现奖补。同时,引导新农村示范点从卫生保洁、经济发展、理事会建设、筹资投劳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
二、取得的成效
(一)示范工程稳步推进,示范效应明显增强。
2个示范镇、23个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稳步推进,前五年建设的综合示范点逐年巩固提高,出现了一大批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点,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新发镇通过五年的努力,已基本达到示范镇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正在积极探索“整乡(镇)推进”工程;新增示范镇(十字镇)示范工作按照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要求正在扎实开展、稳步推进。23个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已建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点104个,全县示范点筹措建设资金2390多万元,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参加新农村建设达10万多人次,编制示范点村庄建设规划121个,集镇总体规划修编7个,村经济发展规划11个,示范村经济发展规划或“一村一品”发展规划13个,成立村民理事会117个,建立了镇村文化活动场所142个,组织开展送电影、送文化下乡活动502场次,完成村庄内道路硬化49.4万平方米,实现改水3.4万人,完成卫生改厕5704座,新建沼气池3755口,修建排水沟近46.8公里,清除垃圾、淤泥10.9万吨,拆除废旧房屋、厕所、围墙等路障4286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示范工作扎实有效。
五年来,我县新农村示范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点,充分发挥了良好的带动示范效应,也成为展示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农业产业化较快发展,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我县以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为主攻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安排农业和农村工作,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农业产业化较快发展。以推进食品工业发展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积极推进食品工业的发展,认真做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优扶强工作。根据我县实际,以粮食、特色蔬菜、茶叶、肉禽类加工和特色酱制品加工为重点,坚持市场导向和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截止2010年我县现有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市级26家、省级7家。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了“一村一品”专项调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拟定了《郎溪县关于加快“一村一品”建设的实施意见》。三是积极组织红新制茶、瑞草魁茶场、庆丰茶叶合作社等企业参加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活动。其中“龙溪湖剑茶”和“瑞草魁”茶叶荣获2010年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金奖。四是推进名优农产品标识认证工作。目前我县省级名牌农产品25个,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22个。
2、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94个,其中种植业25个,畜牧业34个,渔业10个,农机服务业5个,其它20个,现有社(会)员4230人,带动农户47186户。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6.28万亩。村务监督、“三资”清理工作取得实效。目前,全县111个村(居)完成了“三资”清理工作任务;13个乡镇(含开发区)均成立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111个村(居)实行了“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3、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一是落实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和种粮大户补贴等政策。二是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科学制定补贴方案。三是高度重视农民负担监管工作,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通报并督促进行了整改。
(三)民生工程不断深入,惠民行动进一步深化。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县农村低保人数12704人,全年发放补助资金1181.62万元。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标准(1541人)每人每年1200元,集中供养标准(358人)由每人每年2200元提高到2400元,全年发放供养资金294.1万元。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奖励(特别)扶助,审核确认符合政策规定的575人,补助资金46.26万元全部发放到位。安排补助资金683.67万元,直补大中型水库移民11384人。1590名农村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享受生活救助360元。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1440万元;发放免费教科书63831人次,价值439.8万元;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费616人,计42万元。发放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共计260.35万元,受惠学生2591人。举办各类农民科技培训班748期,培训农民10.18万多人次,实施阳光工程培训5682人次,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达到60%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5661人。新农合参合率96.57%,补偿累计受益301654人次,累计补偿支出3003.43万元,占2010年筹资额的73..73%。4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和72个村卫生室新建项目已完成。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建设或修缮工程已全面完成,岗位培训工作由市卫生局统一组织实施。全县水稻投保面积为35.58万亩,达到实际种植面积的96%以上,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逐步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涉及到5个乡镇敬老院建设,新增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床位300张。2009年提前建设完成全县10个20户以上已通电广播电视盲村“村村通”建设任务。17个“农家书屋”工程全部完工。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已全部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在8个行政村实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水泥场地全部建成,健身器材安装到位。15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3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全部建成,所需设备配套到位。1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村清洁工程全部完工,已投入使用。
(四)基层组织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和谐新农村创建不断推向深入。
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体系,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及时全面地进行党务、政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不断巩固基层组织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群团等组织作用,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村、文明户、“巾帼示范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努力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探索村民理事会等民主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发挥村民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农村基层各类矛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现阶段及下一步工作
(一)大力开展中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和拆迁安置,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抓一批中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作用,推动城镇化进程。
(二)创建美丽和谐村庄、文化特色村和214省道新农村示范带
围绕宣城市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212工程(建设200个美丽和谐村庄、10个文化特色村、20条新农村示范带)。打造一批美丽和谐村庄及文化特色村,认真开展好214省道示范带的创建工作。
(二)工作重点
1、继续抓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建设,确保完成201122个示范点建设任务。
2、加强郎溪县美丽和谐村庄、文化特色村和新农村
示范带创建工作。
3、抓好23个示范村“整村推进”。
4、探索示范乡镇“整乡(镇)推进”。
5、抓好老点的巩固、完善和提高。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7、进一步完善联系帮扶和协调机制。
8、加强新农村建设观摩培训工作。
9、加强财政资金项目监管力度,合理使用奖补资金。
10、继续开展新农村建设考核工作。
第四篇:县政协青少年工作做法及成效
县政协青少年工作做法及成效
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关怀青少年的政策措施,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主动承担、积极作为,为青少年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用职能发挥推动青少年权益保障
号召县政协委员充分发挥委员职责,对委员履职提出“五个一”要求,即每年撰写一件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参加一项调研视察、办一件民生实事、写一篇理论文章或新闻稿件,利用民主协商环境,积极为青少年成长、权益保障等方面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在每一年的政协全委会上,都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政协委员,就保障青少年权益、防止性侵、实行“双减”、心理问题干预、健康成长、教育资源均衡等方面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自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关于青少年发展和权益保护提案有20余件,成功立案14件。提案内容从净化社会环境、保护视力健康、预防青少年犯罪、加强学生骑行电动车下上学安全管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感恩教育等多方面来提建议、谋发展,积极为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建言献策。
二、用工作开展为青年才能发挥搭建平台
(一)优化委员年龄结构,为年轻委员畅通履职通道
2021年9月顺利完成了县政协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会成员和67名政协常委。进一步优化了政协委员结构,将37个乡镇(街道)年轻的党委副书记纳入政协委员序列,县政协委员30岁以下人数占比为10%,比上一届增加9.84个百分点,驻渠市政协委员30岁以下人员有1人,突破以往惯例,政协委员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发展,总体得到优化,为政协注入新鲜活力,为群众发出时代新声。
在县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6名年轻同志的发言建议入选《大会发言》,3名年轻同志作现场发言,为年轻同志能力的发挥、突出的表现提供了一个能够得到全面展示的机会。会议闭幕后,其中一名年轻同志被县委县政府交流使用。
(二)优化机关年龄结构,为年轻干部培养提供土壤
大力优化机关年龄结构,调入5名85后充任委室副主任,选优5名“三个一年”90后选调生在机关一线开展工作。政协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成长与培养,亲自与年轻同志一对一见面谈话,时刻关心鼓励爱护发掘年轻人的潜力,并多次表示愿意为年轻人的发展创造机遇、提供土壤。
县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筹备工作中,赋予年轻人沉浸式开展工作的条件,让年轻人们积极参与大会会议材料的起草,深度参与会议筹备的各种细节,主动参与会议筹备与各部门的协调,不断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平时工作中,县政协积极为年轻人提供多面发展的机会,让年轻同志们深入学习、快速熟悉政协各项工作。
在“四心”问题作风整顿过程中,县政协创新开展“正四心、应五问、做铁牛、争一流”学习研讨会。会上,让年轻同志多发言、发好言成为主席会和党组的共识。青年干部也用实际行动,让年轻的思想与反对机关不良的惯性作风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年轻同志的发言,得到了主席XX同志的高度评价:“年轻人的很多思想、很多想法,让我们都耳目一新、收获匪浅”。年轻同志的发言,也得到了机关同志们的一致肯定。
三、用实际行动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一是慰问留守儿童。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主席会成员每年在“六一”节前后,集中开展对青少年儿童的慰问,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他们发放慰问金。县政协还发动有关部门和部分委员企业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向部分乡镇留守学生捐赠电脑、书包、书籍、文具、体育用品等。二是助力爱心助学。及时落实市政协“双百爱心工程”助学金2.25万元,组织重庆分会为10名大学贫困新生捐赠助学金5万元。围绕资助百名贫困学子目标,开展“三百活动”,向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在外乡友发出倡议书,发动异地商(协)会及政协委员捐款30余万元,帮助103名贫困学生梦圆大学校园。争取市政协帮扶资金60万元援建了XX镇天堂村“爱心幼儿园”。三是关怀困难家庭。组织政协委员捐赠学习用具、衣物棉被等物资(折价)5万余元,帮助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困难。积极开展“扶危扶困献爱心”活动,协调资金60万元,看望群众、困难党员和留守儿童300人次。第五篇:个体私营企业党委办公室党建工作经验与做法
与时俱进求实创新
积极探索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子
在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是一个新的领域和课题。近年来,我委在**市委组织部、市新经济组织工委和市工商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精神,以抓好“固本强基”工作为目标,以先进性教育为主线,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归宿,将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基层党建一切工作的始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组织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活动内容,积极探索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党委被市新经济组织工委授予**市两新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完善组织机构,夯实组织基础,强化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选好配强班子。随着特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壮大。在成千上万的个体私营企业劳动大军中,不少是来自内地的中共党员。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在我市3万多户个体工商户和1万多家私营企业中,登记党员身份的员工就有1000多人。大多数党员因为没属地化管理而成为“口袋党员”、“隐身党员”,无法过上组织生活,无法交纳党费。为解决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市工商局党组向市委组织部提出了成立“**市个体私营企业党委”的建议,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于1999年11月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共**市个体私营企业委员会”。
党委成立以来,市工商局党组高度重视,把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成立之初,就指定分管个协、私协工作的副局长兼任党委书记,并按上级有关要求选好配强党委班子。2001年机构改革后,及时对党委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选派了市工商局调研员、市个协、[找文章到文秘资源-/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私协常务副会长担任党委书记,秘书长担任副书记,同时在优秀的企业支部委员中挑选3名企业主担任党委委员,还由协会副秘书长和办公室主任分别担任党办主任和副主任,组成了一个有代表性、有战斗力的班子集体。为加强协会工作,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林舜荣同志亲自兼任市个协、私协会长,使个私协会和个私党委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我市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突出组建发展,夯实组织基础。几年来,我委坚持把“抓组建、打基础”作为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根据党员结构、党员数量、党员分布等情况,采取“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因企制宜、积极稳妥”的方法,充分利用市工商局和市个私协会的资源,广泛发动个体私营企业做好基层党组织组建工作,做到凡符合条件建立独立支部的100建立起来,凡不符合建立独立支部的则成立联合支部,有效地将党员100纳入组织管理。几年来,党委共组建党总支1个、独立党支部76个、联合党支部12个,建立了1000余名党员的基层组织。在开展组建新支部工作中,党委注重选配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骨干担任支委成员,体现了基层组织先进性,为加强基层的党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03年后,我委按照市委的“以属地化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遵循“组建、规范、移交”的原则,做到组建与移交并举。先后向各属地党组织移交了独立党支部58个、党员571名,联合党支部12个、党员195名。既发挥了“蓄水池”和“造血”的功能,又达到加强管理、“固本强基”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工作机制,推进规范管理,提升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一)落实“固本强基”,狠抓基层党建。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工作部署,我委切实抓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一是抓好思想建设。我们通过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的主题实践活动等工作,采取党内知识竞赛、学习讲座、座谈讨论、参观考察、观看教育片、组织专题生活会等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观念,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加强。尤其是去年7月份以来,按照**市委和市新经济组织工委的工作部署,全体党员参加了**市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委紧紧围绕“关键是取得实效”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突出非公特点,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分类指导,既按时保质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规定动作”,又结合私营企业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创新自选动作,突出实践亮点,切实做到了学习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
进,较好地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目标任务,并逐步探索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全系统18个基层党组织的191名党员全部参加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学习覆盖率、参学率均达到100%。经测评,群众满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占32%、“满意”占68%。二是抓好组织建设。我委在抓好支部组建和属地移交的同时,注重抓好
基层党组织及党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按照上级党委的工作要求,认真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和党员普查登记工作;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了班子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对因工作需要出现支委成员变动的,及时进行调整、充实,确保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连续性,党员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三是抓好作风建设。我委认真组织各级班子成员学xxx省、市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党章》等,全面贯彻执行“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并结合开展行风评议和“三树立、五落实”主题教育,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切实转变学风和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在个体私营企业中树立了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组织管理。几年来,我委在坚持“五个一”制度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是建立了党员管理登记制度。及时将党员的各种信息资料登记入册,建立党员登记卡,掌握党员数量和流向动态,加强党员的动态管理。二是建立了党员联系汇报制度。各党(总)支部采用电话、传真、信件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党员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党员思想、工作、学习、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加强了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沟通联系。三是建立了主题实践活动制度。根据不同时期党建工作的重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党员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开展了旨在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内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同心协力为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努力工作,受到了企业主和党外群众的好评。同时,建立健全了党支部责任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信息上报等规章制度,并配有“一册三簿”。从而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党员管理工作日趋制度化、规范化。
(三)严格发展标准,规范组织程序。我委严格执行新党员发展工作制度,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认真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尤其注重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妇女中发展党员。几年来,共发展新党员102人,为基层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仅2004年,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有40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20人,列为发展对象的12人,转为正式党员的4人,2005年,吸收为预备党员的有6人,在新党员发展工作中,我委还注重在新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对符合入党条件的私营企业主进行培养、考察和发展,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开展“固本强基”示范点活动。我委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建设的意见》要求,认真抓好示范点建设,树立一批“听有内容、看有形象、学有经验”的先进典型。我委从54个党支部中选取基础较好的**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并坚持以“班子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评价好”为目标,加强示范点的建设。党委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具体措施,制订了《**市个体私营企业党委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在具体工作中,党委及支部所在企业十分重视示范点建设工作,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示范点硬件、软件设施;支部加强了班子建设,及时调整充实班子成员,优化了班子结构;在抓好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党委每年组织本委所属各党(总)支部书记到示范点参观学习,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各支部以“三好”为目标,积极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完善组织制度,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为党员办实事、为企业求实效、为群众谋实利,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开展创建党员之家活动。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企业党员的沟通联络和教育,我委开办了设备较齐全的“党员之家”,从市个协、私协拨出专款10多万元,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和党员电教室,配备了电教设备和图书教材,给广大党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活动载体。属下各党(总)支部也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了创建“党员之家”活动,先后建立“党员之家”55个、配备电视机55台、购置各类学习书籍2000多册,基本上形成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员之家”的良好局面。我委还根据加强企业党员登记工作需要,在协会的各服务窗口设立了“企业党员联络点”。各党(总)支部经常组织党员开展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组织活动,联合工会、团委、妇委等组织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体活动,既推进了“党群工作一体化”,又提高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我委积极引导企业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理念,组织开展了“比、学、赶、帮、超”和“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等活动,鼓励广大党员在急、难、险、重岗位上大显身手,争当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如**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有效地开展了“党员示范岗”活动,将创样板工程的任务落实到党员工作岗位上,与岗位工作责任挂钩,大大地激发了党员的工作热情,既争得了样板工程,又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委坚持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热心党建好业主”等活动,涌现出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建荣、**市“优秀共产党员”杨明华、“优秀流动党员”李凯、君仁和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几年来,共表彰“先进党支部”29个次、“优秀共产党员”108人次、“优秀党务工作者”45人次,“热心党建工作好业主”4人次;同时积极协同市工商局、市个协、私协在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中广泛开展争创“光彩之星”、“青年文明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荣获全国“光彩之星”称号的新海利实业公司、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的新东升集团公司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个体私营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五)开展讲奉献送温暖活动。在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同时,我委坚持引导私营企业主和广大党员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扶贫赈灾、解困救济、助残助学、便民利民等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多做好事、多做贡献。如在开展向重庆三县对口扶贫捐款活动中,广大党员模范带头、慷慨解囊、捐款捐物,连续3年结对资助特困户46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去年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委系统各级领导和党员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5户,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及资助折合人民币达9万多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18件,充分体现了个体私营企业广大党员“济贫困、献爱心”的精神风貌。同时,党委还组织开展了“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的送温暖活动,对本委下属有特殊困难的党员群众,每年都安排一定的解困救济费给予重点资助。特别是在2003年“非典”和2004年初“禽流感”疫情肆虐时期,及时从市个协解困救济基金中拨出专款25万多元,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遭遇特殊困难的党员和会员单位进行慰问,使他们深深感受到协会大家庭的温暖,深深体会到党组织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四、创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职能,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守法经营。针对少数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法治意识淡泊、违法违章经营行为时有发生等情况,我委主动配合协会的教育服务职能,经常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现代企业管理、业务技术技能等各类教育、培训、理论研讨和知识竞赛活动,引导广大个体私营企业提高素质、守法经营、向现代企业过渡。几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80多场次,参加人员达2.6万多人次,使国家的经济管理法规深入企业人心,净化了市场环境,维护了有序的市场秩序。
(二)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实效。为使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党委班子经常下基层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支部建设、党员发挥作用等情况,协助企业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得到了企业主的支持、党员的认同和群众的欢迎。各党(总)支部也注重与企业主加强沟通协调,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支持。如**卓凡集团公司党支部支委一班人坚持统筹兼顾,把企业生产经营与企业党建工作融为一体,做到党建工作、经营发展两手抓,两年前,针对集团公司属下的天地人间公司经济效益下滑、出现经营亏损等不利情形,党支部发动公司党员和员工寻原因、找问题,集思广益、出谋献策,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向公司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公司领导采纳支部建议后,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公司效益随之大幅攀升。公司董事长林锡周深有体会地说:“支部工作扎实有效,广大党员模范带头,这是我们公司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强化服务职能,扶持企业发展。我委牢固树立“只有服务到位,才能管理到位”的理念,在加大组建力度、推进规范管理、丰富党内活动的同时,积极协助个私协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业务,坚持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协会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及时研究改进工作,制定服务指南,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手续,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宽领域、专业化的服务。仅2005年,市个协、私协共为会员单位加具各种审核意见1600多份、出具各种证明材料3100份,及时为个体私营企业人员办理子女入学入托、因公出国(境)证件、员工入户、工作调动等有关手续提供便捷服务,切实为广大会员和党员排忧解难。近年来,党委也配合协会加强了企业的维权工作,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依法维护广大个体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广大个体私营企业深深感到协会、党委是自己真正的“娘家”。由于我们把党委工作与协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构筑了信息平台、架设了沟通桥梁、提供了“贴身”服务,使党组织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对促进我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几年来,我委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个体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和上级党委的工作要求,紧跟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抓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不断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加快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把**建成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行示范市做出新的贡献。